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东坑盆地早侏罗世侵入岩的锆石SHRIMP测年——兼论赣南粤北地区成岩后期构造热事件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心起 吴淦国 +2 位作者 狄永军 邱骏挺 周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69-3484,共16页
在确定粤北霞岚杂岩形成于早侏罗世的基础上,本文报道了赣南东坑盆地含湖杂岩和临江盆地玄武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含湖杂岩由正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辉长辉绿岩组成,SHRIMP锆石U-Pb年龄值花岗闪长岩193±2Ma,混有正长岩的辉长辉绿... 在确定粤北霞岚杂岩形成于早侏罗世的基础上,本文报道了赣南东坑盆地含湖杂岩和临江盆地玄武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含湖杂岩由正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辉长辉绿岩组成,SHRIMP锆石U-Pb年龄值花岗闪长岩193±2Ma,混有正长岩的辉长辉绿岩196±1Ma,属于早侏罗世产物。野外可见花岗闪长岩中正长岩包体与基性岩包体共存、以及基性成分渗入正长岩包体中的现象,可能表明存在多次结晶作用。含湖以东约8km处的花岗斑岩186±3Ma。临江盆地的玄武岩则有2570Ma、1730Ma、800Ma、430Ma、190Ma等多期多组捕获锆石的年龄,最迟为早侏罗世,但不能与含湖杂岩构成燕山早期的双峰式火成岩组合。多组~195Ma的火成岩表明,早侏罗世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间歇期可能时间不长,即印支期的挤压在早侏罗世已经转向伸展垮塌,或者即将开始从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对赣南东坑盆地含湖杂岩和粤北霞岚杂岩钾长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为132~137Ma之间,表明中国东南部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带后退引起的后缘扩张和动力学背景从挤压到拉张的构造转换事件影响,及由此所引发的大面积火成岩对早期火成岩成岩后期构造热事件扰动。这一认识可以促进对赣南粤北地区早侏罗世构造属性及其后续构造演化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年龄 40Ar/39Ar测年 早侏罗世 岩浆活动 构造热事件 赣南粤北地区
下载PDF
赣南-粤北地区晚白垩世早期长英质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2
作者 巫建华 徐勋胜 刘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96-1305,共10页
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早期广泛发育红色沉积岩系,沉积岩系底部常见玄武岩夹层,但赣南-粤北的长塘、仁居、寻乌盆地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体,底部也夹有玄武岩层,构成"大量流纹岩-少量玄武岩"的双峰式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表明... 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早期广泛发育红色沉积岩系,沉积岩系底部常见玄武岩夹层,但赣南-粤北的长塘、仁居、寻乌盆地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体,底部也夹有玄武岩层,构成"大量流纹岩-少量玄武岩"的双峰式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表明,长塘、仁居盆地流纹岩和寻乌盆地碎斑熔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96.8Ma±1.4Ma、95.5Ma±1.3Ma、96.7Ma±1.1Ma,属晚白垩世早期。鉴于版石盆地火山岩系为长英质火山岩组合,且中部凝灰岩和上部流纹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2.5Ma±1.3Ma和131.4Ma±1.3Ma,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长塘、仁居和寻乌盆地的火山岩系不能与版石盆地的火山岩系对比。赣南-粤北长塘、仁居和寻乌盆地长英质火山岩地质时代的确认,证实余姚-丽水-政和-大浦-莲花山断裂以东和以西"大量流纹岩-少量玄武岩"构成的不对称双峰式组合具有不同的地质时代,显示出东早西晚的特征,这对于研究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英质火山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晚白垩世早期 赣南-粤北
下载PDF
赣南—粤北白垩纪火山杂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源区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树明 巫建华 周维勋 《江西地质》 1999年第2期93-99,共7页
赣南—粤北白垩纪火山杂岩来自两个不同的岩浆源区,中、基性岩类源自幔源区,酸性岩类源自壳源区,两者互有影响,组成过渡性岩浆杂岩建造,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微量元素特征。本文在讨论两个不同岩浆源区火山杂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 赣南—粤北白垩纪火山杂岩来自两个不同的岩浆源区,中、基性岩类源自幔源区,酸性岩类源自壳源区,两者互有影响,组成过渡性岩浆杂岩建造,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微量元素特征。本文在讨论两个不同岩浆源区火山杂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它们的岩浆源区性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火山杂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岩浆源区
下载PDF
湘南粤北铅锌矿床闪锌矿的标型特征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接标 张术根 +2 位作者 左亚飞 冯雨周 卢敏晨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96,共14页
湘南粤北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是我国最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之一。本文选取湘南粤北地区MVT和岩浆热液型两类铅锌矿床的闪锌矿样品,对闪锌矿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硫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成矿温度、硫的来源... 湘南粤北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是我国最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之一。本文选取湘南粤北地区MVT和岩浆热液型两类铅锌矿床的闪锌矿样品,对闪锌矿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硫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成矿温度、硫的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为揭示成矿作用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MVT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低温、氧化-弱还原、较低压力环境,硫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热卤水和沉积物变质脱水;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中高温、弱还原、较高压力条件下,硫源主要以岩浆硫为主,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为混合流体。结合矿体与岩体的形成时间、空间分布、大地构造背景,认为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由燕山早期(180~150 Ma)古太平洋向大陆俯冲、岩石圈加厚,爆发大规模花岗质岩浆岩侵位,导致铅锌成矿;MVT铅锌矿床由燕山晚期(130~90 Ma)欧亚大陆岩石圈伸展减薄产生的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泥盆系的原始矿源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粤北 闪锌矿 标型特征 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