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auses and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Sen Li XingHu Wei +3 位作者 JinGuo Huang XiZhi Wang GuanYao Lu HuiXia Li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09年第1期80-90,共11页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is a fragile ecological zone with widesprea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in terms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is a fragile ecological zone with widesprea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in terms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During geological time periods, the region’s changing environment governed the natur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whereas during historical and modern times, anthropogenic processes have been superimposed on these natural processes. Human activities have accelerated and exacerbated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wa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al period in which human activities began to exert a particularly strong influence on rocky desertification. Since then, the effect of anthropogenic factors has increasingly exceeded the effect of natural factors.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in southern China’s karst region combines surface ec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vegetation degradation and loss, soil erosion, surface water loss, and bedrock solution) with a reduction of the land’s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leading to degradation that produces rocky desert. Controlling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quir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t provides employment alternatives to agriculture and thereby promotes the rehabilitation of rocky desertified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topography rocky desertification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Type and distribution of Mid-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karst reservoirs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SW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HUANG Shipeng JIANG Qingchun +6 位作者 FENG Qingfu WU Ya LU Weihua SU Wang CHEN Xiaoyue REN Mengyi PENG Hu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2期293-300,共8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s of conventional logs such as natural gamma(GR), density(DEN), acoustic interval transit time(AC), compensated neutron(CNL), dual lateral resistivity(Rlld, Rlls), and caliper lo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s of conventional logs such as natural gamma(GR), density(DEN), acoustic interval transit time(AC), compensated neutron(CNL), dual lateral resistivity(Rlld, Rlls), and caliper log(CAL), combined with drilling data,cores, thin sec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65 wells, the reservoirs in the Mid-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of southern Sichuan Basin wer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fractured-vuggy, pore-vuggy, fractured and fractured-cavity. The main reservoirs in high productivity wells are fractured-vuggy and pore-vuggy. The reservoirs of Maokou Formation are generally thin,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upper reservoir segment(layer a of the second member to the third member of Maokou Formation, P_2 m^2 a-P_2 m^3) and the lower segment(layer b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Maokou Formation, P_2 m^2 b). The two reservoir segment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wo grain beaches during the sedimentation of P_2 m^2 a-P_2 m^3 and P_2 m^2 b, the vertical zonation of karst, and the fractures. The upper reservoir segment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e lower one in development degree and single well productivity, and is much thicker than the lower one. It is thicker in the Yibin-Zigong-Weiyuan-Dazu area, the southwestern area of Chongqing and the southeastern area of Luzhou, while the lower segment is thicker in the Neijiang-Zigong-Luzhou area and the Dazu-Luzhou area. The areas with big reservoir thickness at tectonic slope or syncline parts are the favorable explora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ichuan Basin Mid-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karst reservoir cavity fracture grain beach logging response
下载PDF
A New Species of Odorrana Inhabiting Complete Darkness in a Karst Cave in Guangxi,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Yunming MO Weicai CHEN +2 位作者 Huaying WU Wei ZHANG Shichu ZHOU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Odorrana is described from a completely dark karst cave of northeastern Guangxi, southern China. The new species,Odorranalipuensissp. nov.,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a combin...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Odorrana is described from a completely dark karst cave of northeastern Guangxi, southern China. The new species,Odorranalipuensissp. nov.,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its congeners by a combination of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medium size (SVL: 40.7–47.7 mm in males, 51.1–55.4 mm in females);tips of all but ifrst ifnger expanded with circummarginal grooves; smooth, grass-green dorsum with irregular brown mottling; pineal body invisible; throat to upper abdomen with gray mottling; dorsal surfaces of limbs with brown bands; dorsolateral fold absent; tiny spinules on lateral body, temporal region, an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edge of tympanum;white nuptial pad present on ifnger I; males lacking vocal sacs; females having creamy yellow eggs, without black poles. Uncorrected sequence divergences betweenO.lipuensissp. nov. and all homologous 16S rRNA sequences ofOdorrana available on GenBank i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4.9%. Currently, the new species is only known from the type loc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orrana lipuensis sp. nov. karst cave GUANGXI southern China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二叠系岩溶孔隙型石灰岩储层成因与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3
4
作者 肖笛 黄天海 +5 位作者 张本健 刘冉 高兆龙 李明隆 杨文杰 谭秀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7,共16页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方向逐渐从构造高部位往向斜区拓展。但是,传统认识认为向斜区岩性一般较致密,寻找向斜区优质储层成为其油气获得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为例,基于钻井...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勘探方向逐渐从构造高部位往向斜区拓展。但是,传统认识认为向斜区岩性一般较致密,寻找向斜区优质储层成为其油气获得勘探突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为例,基于钻井岩心、薄片、测井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综合分析,开展了向斜区孔隙型石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并建立了储层发育模式,指出了天然气勘探新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南部向斜区茅口组发育岩溶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泥晶—亮晶生屑石灰岩和亮晶生屑石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生物体腔孔、生物铸模孔及粒内溶孔等组构选择性溶蚀形成的孔隙;(2)研究区茅口组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07%,平均渗透率为0.273 mD,孔隙度与渗透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为典型的孔隙型储层;(3)茅口组储层段的铝、钪、锆及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锰和铁含量也较低,碳同位素值位于中二叠世海水沉淀方解石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内,氧同位素呈现出一定的负偏;(4)茅口组岩溶孔隙型储层的形成与沉积期微地貌及高频层序控制的准同生期岩溶有关,溶蚀流体主要为大气淡水。结论认为,岩溶孔隙型储层在盆地内普遍发育,且该类储层远离不整合面,受沉积古地貌、沉积相带控制的准同生期岩溶改造,因此,天然气勘探思路需要向“有利沉积相带规模控储”方向转变,向斜区将是盆地内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型储层 岩溶储层 准同生期岩溶 中二叠统茅口组 四川盆地南部 向斜区
下载PDF
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如杰 乐平 +4 位作者 张莹 李小波 黄楠 赵黎明 范庆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塔河油田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开发初期产量高,后期暴性水淹和快速见水井多,产量递减快,针对此类特征,目前尚未建立较好的模拟方法。结合断溶体油藏岩溶特征、地震特征、实钻井井储关系以及三带结构提出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根据... 塔河油田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开发初期产量高,后期暴性水淹和快速见水井多,产量递减快,针对此类特征,目前尚未建立较好的模拟方法。结合断溶体油藏岩溶特征、地震特征、实钻井井储关系以及三带结构提出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根据此认识,通过融合断层自动提取技术和蚂蚁体属性,得到断裂指示因子,用以刻画栅状断片储集体,利用张量属性刻画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建立双重介质组分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栅状断片结构是断溶体油藏的主要导流通道;断裂指示因子比断层自动提取技术和最大似然更适合表征栅状断片结构,并在通水源处与张量属性匹配度高,在其他区域匹配性差;与单重介质模型相比,基于栅状断片结构的双重介质模型拟合精度更高,更能反映断溶体油藏生产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普台南区块 断溶体油藏 暴性水淹 栅状断片结构 地质建模 断裂指示因子 双重介质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川中-蜀南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油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预测
6
作者 江青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四川盆地茅口组早期勘探一直聚焦蜀南和川东高陡构造带及裂缝发育区,近年来老井复查揭示川中-蜀南地区非构造高部位,特别是斜坡-向斜区的油气显示活跃,但是斜坡-向斜区油气储层分布及发育模式认识不清,区域茅口组岩溶储层油气勘探部署... 四川盆地茅口组早期勘探一直聚焦蜀南和川东高陡构造带及裂缝发育区,近年来老井复查揭示川中-蜀南地区非构造高部位,特别是斜坡-向斜区的油气显示活跃,但是斜坡-向斜区油气储层分布及发育模式认识不清,区域茅口组岩溶储层油气勘探部署方向不明确。利用岩心观察、CT成像、测井解释、地震预测等方法,针对川中-蜀南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开展攻关。结果表明:茅口组发育2套颗粒滩体,下部茅二段b亚段颗粒滩发育一种受水平潜流带控制的岩溶储层新类型,即孔隙-孔洞型,与茅口组上部茅二段a亚段至茅三段颗粒滩发育的裂缝-孔洞型岩溶储层一起,构成了川中-蜀南地区茅口组的有效岩溶储层;茅口组岩溶储层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过程,具有“现今背斜构造区早期规模富集、晚期差异调整,斜坡-向斜区原位保存”大面积成藏的特点;结合关键成藏期古地貌、颗粒滩体和现今构造,最终优选威远—古蔺一带附近茅口组2个有利勘探区带,同时建议油气勘探目标可从传统的仅为上部的裂缝-孔洞型岩溶储层类型拓展到上下2套储层兼顾,特别是不发育断裂且构造稳定的向斜区,新发现的孔隙-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茅口组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本研究可为四川盆地茅口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蜀南地区 岩溶储层 茅口组 油气勘探 颗粒滩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古地貌恢复及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坦 贾梦瑶 +4 位作者 孙雅雄 丁文龙 石司宇 范昕禹 姚威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岩溶古地貌是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类型、分布范围及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恢复岩溶古地貌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速率法和地层厚度对比法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不整合界面的剥蚀厚度... 岩溶古地貌是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类型、分布范围及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恢复岩溶古地貌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采用沉积速率法和地层厚度对比法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不整合界面的剥蚀厚度进行了精确计算,并根据剥蚀厚度的地区差异及古地貌指示,对岩溶古地貌单元进行了进一步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仅在局部地区形成角度不整合。早中二叠世,上扬子地台内部沉积稳定,构造运动较弱,沉积速率法与地层厚度对比法相对更适用于研究区的岩溶古地貌恢复。②研究区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剥蚀厚度为0~120m,其中北部剥蚀最强烈,如LG1井区、W4井区代表了岩溶古地貌地势的最高位置,向东南方向剥蚀强度逐渐减弱,地势逐渐降低;剥蚀最薄弱地区位于LS1井东北部,代表了岩溶古地貌地势的最低位置,整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东北部最低的地貌格局。③研究区茅口组古地貌特征控制了岩溶作用的发育强度,可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等3个二级岩溶古地貌单元以及溶峰盆地、溶丘洼地、丘丛谷地、丘丛洼地、丘丛沟谷、峰林平原、残丘平原等7个三级古地貌单元,其中岩溶斜坡易形成良好的储集空间,为油气圈闭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法 地层厚度对比法 古地貌恢复 岩溶储集体 茅口组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南部
下载PDF
蜀南自贡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成因及地震预测方法
8
作者 王雷 纪学武 +6 位作者 屈卫华 孙增玖 柯钦 孙国翔 查小军 陈迎楠 李瑞珍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48,471,共13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大量非构造圈闭钻井获得高产,证实了岩溶储层是茅口组岩性气藏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但岩溶储层的成因及地震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不同地区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对蜀南自贡地区茅口组构造特征、... 近年来,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大量非构造圈闭钻井获得高产,证实了岩溶储层是茅口组岩性气藏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但岩溶储层的成因及地震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不同地区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对蜀南自贡地区茅口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岩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得出以下5方面认识:①台内滩相是岩溶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自贡地区茅口组台内滩相主要在茅三段和茅二b段发育;②东吴运动差异抬升是研究区岩溶储层的主控因素;③断层形成于茅口组沉积之后,茅口组顶部岩溶储层受后期局部持续风化控制,茅口组内部岩溶储层受后期断层改造控制;④距茅口组顶距离不同,岩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同,茅三段表层型岩溶储层物性与茅口组顶部波峰振幅呈负相关,茅二b段内幕型岩溶储层物性则与茅口组内部波峰振幅呈正相关;⑤表层型岩溶储层在平面上不依赖断层且具有一定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南自贡地区 茅口组 岩溶储层成因 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 东吴运动 内幕型岩溶 表层型岩溶
下载PDF
赣南青塘岩溶盆地系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9
作者 何文城 刘前进 +1 位作者 黄旭娟 汪明有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3期472-477,共6页
基于赣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青塘幅)项目,通过地面调查、地下水样采集、实验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等手段,研究青塘岩溶盆地系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盆地内不同地下水取样点δ^(18)O、δD及d值差异明显,δ^(18)O值的变化... 基于赣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1∶5万青塘幅)项目,通过地面调查、地下水样采集、实验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等手段,研究青塘岩溶盆地系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盆地内不同地下水取样点δ^(18)O、δD及d值差异明显,δ^(18)O值的变化范围为-6.55‰~-4.45‰,均值为-5.85‰;δD值的变化范围为-38.25‰~-27.90‰,均值为-34.47‰;d值的变化范围为7.70~14.15,均值为12.34。对青塘岩溶盆地内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研究,揭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第四系地下水与岩溶地下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地下水与地表水存在一定的关联,为该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氢氧同位素 氘过量参数 大气降水线 青塘岩溶盆地 赣南
下载PDF
我国南北方岩溶差异 被引量:13
10
作者 卢海平 张发旺 +3 位作者 赵春红 夏日元 梁永平 陈宏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317-319,共3页
本文在论述岩溶发育因素的基础上,详细比较了我国南北方岩溶区埋藏类型、岩溶发育形态、含水介质、含水系统、水文地质结构、补径排和水化学特征的差异。
关键词 南方岩溶 北方岩溶 岩溶差异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 被引量:52
11
作者 王世杰 张信宝 白晓永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1-648,共8页
对热带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任美锷先生提出的喀斯特地貌演化理论展开讨论,并遵循地貌类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的相似性,提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根据喀斯特地貌的气候类型,南方喀斯特地区分为... 对热带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任美锷先生提出的喀斯特地貌演化理论展开讨论,并遵循地貌类型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的相似性,提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区纲要。根据喀斯特地貌的气候类型,南方喀斯特地区分为: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和非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根据喀斯特地貌形态组合,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再分为:黔中高原浅碟型峰丛洼地,黔-桂斜坡带漏斗型峰丛洼地和广西峰林平原等3个亚区。根据区域地貌形态,非热带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再分为:川西、滇西北中高山,滇东高原盆谷,北盘江高原峡谷,黔渝川鄂湘接壤的中低山槽谷,湘中、湘南、鄂东中低山丘陵区等5个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喀斯特 地貌分区 纲要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94
12
作者 熊康宁 池永宽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0,共8页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两个极端的景观形式,既有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等原始喀斯特生态系统,同时又存在遭受严重人为干扰的次生喀斯特生态系统。喀斯特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并有逐渐恶化...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两个极端的景观形式,既有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等原始喀斯特生态系统,同时又存在遭受严重人为干扰的次生喀斯特生态系统。喀斯特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并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集中体现在:土壤脆弱性、水文脆弱性、植被脆弱性、人文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利用不当将影响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口压力大,耕地问题,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石漠化,生物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季节性干旱与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保护与改良耕地,发展立体生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划分石漠化等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能源结构,治理环境污染,重建喀斯特生物多样性,建立灾害预警机制等对策,保证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喀斯特 生态系统 脆弱性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水土流失现状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波 周忠发 刘梦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6-239,共4页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有着不同强度级别的水土流失现象,局部区域还伴随石漠化的发生。基于GIS与遥感技术,对遗产地内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遥感调查,分析了其空间分布与特点,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遗产地主要受生态环境、成土物... 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有着不同强度级别的水土流失现象,局部区域还伴随石漠化的发生。基于GIS与遥感技术,对遗产地内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遥感调查,分析了其空间分布与特点,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遗产地主要受生态环境、成土物质与速度、土壤流失难易、环境异质性及人地矛盾关系的历史等因素控制。该研究为荔波遗产地进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依据,有助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世界自然遗产 GIS与遥感 水土流失 驱动力
下载PDF
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与水资源保障对策 被引量:13
14
作者 夏日元 卢海平 +3 位作者 曹建文 赵良杰 王喆 栾崧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9-1153,共15页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 【研究目的】中国南方岩溶地区干旱缺水等问题异常突出,岩溶地下水赋存和分布的复杂,开发利用率低,基于多年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系统总结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征,研讨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方法】基于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特点、地下水系统类型、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的叠置性和时空分布不均性分析,提出南方岩溶区水资源保障对策。【研究结果】南方岩溶区可从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地下水资源安全保障作用,一是掌握地下水赋存分布规律,发挥分散供水和应急供水作用;二是加强调蓄工程建设,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三是建立与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结论】南方岩溶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具有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岩溶地下河与管道流系统、岩溶大泉系统以及分散排泄地下水系统多种类型,规模大小不一,开发利用形式多样;在垂向上具有叠置性,水空分布严重不均;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在地球科学系统论的指导下,查明岩溶水资源赋存分布规律,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因地制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案,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系统 水资源特征 可持续利用 保障对策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岩溶区 中国南方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57
15
作者 肖笛 谭秀成 +5 位作者 山述娇 陈韵骐 夏吉文 杨坚 周涛 程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92-2002,共11页
中二叠统茅口组是四川盆地南部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在中二叠世末期由东吴运动引起的地层暴露和风化淋滤的影响下,茅口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了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但其岩溶古地貌迄今未得到准确恢复,影响了对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的正... 中二叠统茅口组是四川盆地南部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在中二叠世末期由东吴运动引起的地层暴露和风化淋滤的影响下,茅口组海相碳酸盐岩发育了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但其岩溶古地貌迄今未得到准确恢复,影响了对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的正确认识。本文以录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依托,通过地层精确划分、对比以及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在茅口组顶部侵蚀面上、下地层中优选并确定了长一段顶面和茅三段底面两个全区稳定分布的、近等时的地层界面作为恢复岩溶古地貌的基准面。在分别编制研究区残余地层等厚图和印模地层等厚图的基础上,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和印模地层厚度法,运用Surfer软件分别恢复了研究区龙潭组沉积前的岩溶古地貌和长一段沉积后茅口组顶部潜山地貌。这两种方法恢复的茅口组顶部古地貌所反映的地形起伏变化和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可以划分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以及溶丘、残丘、丘丛、浅洼、浅谷等次一级地貌单元。指出岩溶台地主要以泸州古隆起为核心向四周展布,整体地势较平缓,山体多呈圆丘状,低矮坡缓,不发育峰丛地貌;岩溶斜坡分布于岩溶台地外围,其中的岩溶缓坡主要展布于研究区北部和东部,岩溶台地西缘则表现出岩溶陡坡地貌;岩溶盆地分布于研究区西南部的宜宾、沐川、绥江等地区,地势平坦,以平原地貌为主。茅口组岩溶古地貌单元与大型储集空间及油气产出状况关系的分析表明,岩溶古地貌控制了岩溶型储层的发育与分布,进而控制了天然气产量的分布。指出岩溶缝洞型储层在岩溶台地和岩溶斜坡上基本同等发育,岩溶台地为重点勘探的有利区带,岩溶陡坡带则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恢复 风化壳岩溶 岩溶储层 茅口组 四川盆地南部
下载PDF
鲁中南地区双村岩溶水系统地下水中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庆令 李清彩 +2 位作者 谢江坤 史启朋 陈丽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7,共8页
我国对水质的评价大多局限于各项指标与饮用水源标准的比较,关注的是超标情况,而对相关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关注甚少。本文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鲁中南地区的双村岩溶水系统中2种化学致癌物[As、Cr(Ⅵ)]和7... 我国对水质的评价大多局限于各项指标与饮用水源标准的比较,关注的是超标情况,而对相关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关注甚少。本文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鲁中南地区的双村岩溶水系统中2种化学致癌物[As、Cr(Ⅵ)]和7种非致癌物(Hg、F、CN^-、NO2^--N、NH4^+-N、NO3^--N、酚类)引起的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个别采样点的NO3^--N、NO2^--N含量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由基因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Cr(Ⅵ)〉As,由躯体毒物质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表现为NO3^--N〉F〉NO2^--N〉Hg〉CN^-〉NH4^+-N〉酚类,且致癌毒物质的危害远远超过非致癌毒物质,Cr(Ⅵ)为首要污染物。研究区地下水的个人健康总风险值介于5.0×10^-5~10.0×10^-5a^-1之间,风险等级为Ⅳ级(一般),其作为饮用水源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地区 岩溶水系统 地下水 致癌物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中国北方与南方岩溶塌陷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可强 王滨 +1 位作者 郭璐 杜汝霖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7-64,共8页
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气候因素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决定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岩溶塌陷在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强度与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论文在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国南北方岩溶塌陷的... 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基本地质条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气候因素等方面存在一系列差异,决定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岩溶塌陷在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强度与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论文在详细对比分析了中国南北方岩溶塌陷的地质条件、岩溶地下水动力条件、岩溶塌陷类型、发育特征、规模及强度以及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基础上,发现了南北方岩溶塌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北方区域构造上为较单一的断块隆起山地和沉降盆地,其岩溶水文地质单元规模大,地下水动力作用相对较弱,塌陷类型以古岩溶塌陷为主,塌陷机制除常见致塌模式外还有一种地震效应致塌模式;而中国南方区域构造上多形成较紧密的褶皱,其岩溶水文地质单元规模小、地下水动力作用较强,以现代岩溶塌陷为主,塌陷机制除常见模式外还有冲爆致塌和酸液致塌两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中国南方 岩溶塌陷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4 位作者 沈忠民 张兵 蔡家兰 罗爱军 朱宜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9-795,共7页
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以非溶蚀岩为对比参照物,系统分析了各类岩溶岩的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岩溶过程中的87Sr/86Sr值... 南大巴山前缘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划分为弱溶蚀岩溶岩、中等溶蚀多孔状岩溶岩、强溶蚀角砾状岩溶岩和强溶蚀交代的次生灰质岩溶岩等4种类型,以非溶蚀岩为对比参照物,系统分析了各类岩溶岩的锶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岩溶过程中的87Sr/86Sr值,具有从渗流-活跃潜流带的正偏移,至静滞潜流带逐渐转化为强烈负偏移的演化趋势;在同一岩溶水流体的水-岩反应体系中,基质组分相比角砾对87Sr的富集作用更强,而次生灰质岩溶岩相比白云质岩溶岩缺乏富集87Sr的锶同位素分馏效应;不同成因类型和溶蚀强度的岩溶岩具有高87Sr/86Sr值特征,主要与参与古岩溶作用水-岩反应的古陆地下水富87Sr壳源锶的注入以及白云质基质岩对87Sr具有强富集作用有关。各类岩溶岩锶同位素特征,可为预测和评价研究区黄龙组古岩溶储层发育条件及时空展布规律提供地球化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储层 锶同位素 地球化学 岩溶流体 黄龙组 南大巴山
下载PDF
鲁中南泰安纸坊泉域岩溶水强径流带成因及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启军 李伟 +3 位作者 王雨山 吕琳 刘元晴 马雪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88,195,共8页
近年来,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泉水流量衰减、干涸,水源地超采,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泰安纸坊泉域为例,探讨了泉域内岩溶水强径流带分布、成因类型及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合理开发、保护岩溶地下水的... 近年来,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泉水流量衰减、干涸,水源地超采,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加强研究。以泰安纸坊泉域为例,探讨了泉域内岩溶水强径流带分布、成因类型及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达到合理开发、保护岩溶地下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岩溶水强径流带是有巨大调蓄功能并发育于浅部地下水积极交替带的网络状强岩溶富水带,其地下水动态稳定,成井率高且识别特征明显,是本区岩溶水水源地开采的理想场所。研究强径流带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其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鲁中南地区岩溶地下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南地区 岩溶水 纸坊泉域 强径流带 成因 水文地质特征
下载PDF
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名录Ⅱ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兴亮 姜山 邹方伦 《贵州科学》 2002年第3期75-76,共2页
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 10 5种 ,已报道了 8科 2 0属 44种。本文报道该地区非褶菌物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6 1种和变种 ,2 7属。其中 2 8种为贵州新记录。所有标本保存在贵州科学院真菌标本室。
关键词 贵州南部 喀斯特地区 非褶菌物 名录 多孔菌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