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辽中凹陷南洼走滑断裂带成藏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奎 余一欣 张江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共10页
基于辽中凹陷南洼油田实钻等资料,对处于同一构造带的东部走滑断裂带和西部走滑断裂油气成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两个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等分析油气成藏差异性的主控因素,最后总结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东部走滑断裂带主力含油层系为新... 基于辽中凹陷南洼油田实钻等资料,对处于同一构造带的东部走滑断裂带和西部走滑断裂油气成藏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合两个断裂带的构造特征等分析油气成藏差异性的主控因素,最后总结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东部走滑断裂带主力含油层系为新近系馆陶组,为重质原油,油品性质较差;西部走滑断裂带油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营组,整体为中—轻质原油,油品性质较好。②东部走滑断裂带长期活动且晚期构造活动强度较大,油气突破东二下亚段厚层泥岩沿断裂运移至浅层储盖组合较好的馆细段富集成藏,馆细段组合表现为“薄泥盖厚砂”,相对开放的地质环境,后期水洗氧化和生物降解致使油品性质较差;西部走滑断裂带为早断早衰型断裂,消亡于古近系,晚期活动强度弱,油气主要被封存于东二下亚段厚层泥岩下伏的东三段,“厚泥盖薄砂”优质储盖组合呈相对封闭的地质环境,油品性质较好。③东部走滑断裂带属于“早期成藏—中期调整—晚期富集”的油浅层气成藏模式;西部走滑断裂带属于“早期充注—中期富集—深部成藏”成藏模式。本项研究成果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辽中凹陷南洼 郯庐断裂 走滑断裂带 成藏差异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辽东湾坳陷辽中南洼构造发育演化特征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吕丁友 李伟 +2 位作者 郭睿朋 吴奎 张江涛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4期25-32,共8页
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连片资料,通过对辽中南洼断裂体系和地层发育特征的精细解释,明确了辽中南洼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探讨了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辽中南洼发育走滑和伸展2类断裂,主干走滑断裂整体NNE走向,深浅均有发育;伸展断裂主要发育... 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连片资料,通过对辽中南洼断裂体系和地层发育特征的精细解释,明确了辽中南洼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探讨了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辽中南洼发育走滑和伸展2类断裂,主干走滑断裂整体NNE走向,深浅均有发育;伸展断裂主要发育在深部,被走滑断裂切割改造。受控于走滑和伸展作用在不同地区的作用强弱差异,辽中南洼整体东西分带、南北分段,自西向东辽中南洼可以划分为西部斜坡带、中部走滑带和东部斜坡带,东、西两个斜坡带为典型的伸展半地堑,走滑断裂条数的变化、中央走滑断裂的走向弯曲造成了中部走滑带的南北分段性。辽中南洼新生代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古近纪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沙三段—沙一段沉积期、东营组沉积期、新近纪—第四纪4个阶段,经历了伸展断陷、构造转型、走滑—断拗转换、走滑—拗陷的构造演化过程,体现了伸展和走滑作用强弱的时间差异。辽中南洼现今复杂多样而又独特的构造特征并不单纯受控于单一构造背景,而是形成于伸展和走滑应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断裂体系 新生代 辽中南洼 辽东湾
下载PDF
辽中凹陷南洼走滑伴生构造带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奎 徐长贵 +1 位作者 张如才 王冰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6,共7页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结合勘探实践,对渤海辽东湾坳陷辽中凹陷南洼走滑伴生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走滑断层和伴生调节断层与油气分布的密切关系。辽中凹陷南洼内部依附于北东向的走滑断层发育了单断、双断(...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结合勘探实践,对渤海辽东湾坳陷辽中凹陷南洼走滑伴生构造带的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走滑断层和伴生调节断层与油气分布的密切关系。辽中凹陷南洼内部依附于北东向的走滑断层发育了单断、双断(多断)和断尾等3类走滑伴生构造带,每种类型走滑伴生构造带不同位置对应形成了挤压型和伸展型2个亚类,不同类型的走滑伴生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构造发育特征。辽中凹陷南洼走滑伴生构造带具有明显的控藏作用,在挤压应力和伸展应力的作用下分别形成了断背斜类和断块类圈闭;伴随着主走滑断层所形成的调节断层油气运移活跃,而处于挤压应力环境下的主走滑控圈断层闭合程度更高,对油气侧封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形成了优越的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伴生构造带 发育特征 控藏作用 辽中凹陷南洼 渤海
下载PDF
辽中南洼西斜坡断-盖耦合类型及其控藏作用——以旅大A油田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虹霖 吴奎 +2 位作者 张如才 王冰洁 柳永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为弄清辽中凹陷南次洼西斜坡的油气分布规律,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对旅大A油田的盖层与油源断裂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明确了研究区断-盖耦合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断-盖耦合类型差异悬... 为弄清辽中凹陷南次洼西斜坡的油气分布规律,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对旅大A油田的盖层与油源断裂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明确了研究区断-盖耦合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断-盖耦合类型差异悬殊,断-盖耦合关系对油气富集层系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中:北部A-1构造断-盖耦合类型为封闭型,油源断裂与盖层耦合关系较好,有效断接厚度较大(278 m),大于有效断接厚度封油的临界值(100~150 m),油气被完全封盖在盖层之下的东三段储层;而南部A-2构造断-盖耦合类型为半封闭型,油源断裂与盖层耦合关系差,有效断接厚度小(98 m),部分油气沿油源断裂垂向运移,在盖层之上的东一段和东二上亚段储层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断接厚度 断-盖耦合 控藏作用 辽中南洼 旅大A油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走滑转换带特征及其对大、中型油田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冰洁 王德英 +2 位作者 王鑫 惠冠洲 薛明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7-1358,共12页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发育走滑转换带,是大、中型油田形成的有利位置。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结合勘探实践,对该区走滑转换带的特征及构造圈闭的形成、古近系砂体展布和油气垂向运移这3个成藏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依附于5条...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南洼发育走滑转换带,是大、中型油田形成的有利位置。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结合勘探实践,对该区走滑转换带的特征及构造圈闭的形成、古近系砂体展布和油气垂向运移这3个成藏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依附于5条走滑断层,研究区形成了断边走滑转换带、断间走滑转换带和断梢走滑转换带3种类型,每种又可分为压扭型和张扭型2个亚类,对应形成增压型和释压型构造圈闭;②压扭型走滑转换带发育的构造圈闭规模大(即增压型的构造圈闭面积大),为大、中型油田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圈闭条件;③走滑转换带古近系砂体在走滑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迁移性,导致其在横向上分布范围更广,可接受来自不同位置烃源岩的原油充注,在平面上形成多构造含油的特征;④走滑转换带伴生调节断层发育,有利于油气的垂向运移,最终形成多层系和多断块含油的特点。综上所述,辽中凹陷南洼走滑转换带控制了大规模构造圈闭的形成、控制了古近系砂体在横向上的分布以及原油在垂向上的运移等大、中型油田形成的基本成藏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条件 运移条件 走滑控砂 走滑转换带 辽中凹陷南洼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辽中南洼旅大16-3地区走滑型源-汇体系发育特征及沉积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宛良伟 吴奎 +2 位作者 王伟 加东辉 王启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4-43,共10页
前人关于源-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陆相伸展盆地中,而对走滑型源-汇体系研究较少。本文以辽中南洼旅大16-3地区为例,综合钻井和地震资料系统分析该区走滑型源-汇体系发育特征及沉积响应。研究表明:研究区源-汇... 前人关于源-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陆相伸展盆地中,而对走滑型源-汇体系研究较少。本文以辽中南洼旅大16-3地区为例,综合钻井和地震资料系统分析该区走滑型源-汇体系发育特征及沉积响应。研究表明:研究区源-汇体系的形成和演化受走滑作用控制,表现为增压型走滑转换带控制了局部物源体系的发育,释压型走滑转换带控制了有利汇聚体系的形成,走滑水平位移造成源-汇体系的横向错动。局部物源体系和有利汇聚体系的耦合控制了旅大16-3地区东三段砂体富集,源-汇体系横向错动造成该区东三段砂体迁移叠覆且期次明显。本文研究成果有力支持了旅大16-3油田的勘探评价,对于走滑相关沉积盆地源-汇体系及砂体预测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南洼 旅大16-3地区 走滑型源-汇体系 发育特征 沉积响应
下载PDF
渤海辽中南洼共轭走滑格局与新生界火成岩发育特征
7
作者 柳屿博 郭涛 +3 位作者 樊建华 徐坤明 王鑫 王冰洁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82-89,共8页
鉴于新钻井首次在渤海辽中南洼新生界钻遇厚层火成岩且成藏,因此深入分析该区火成岩构造成因及储层条件具有现实勘探意义。本文利用地震、钻井、壁心薄片等开展研究。分析认为辽中南洼发育两组共轭走滑断裂系统,即:(1)北东向与北西向断... 鉴于新钻井首次在渤海辽中南洼新生界钻遇厚层火成岩且成藏,因此深入分析该区火成岩构造成因及储层条件具有现实勘探意义。本文利用地震、钻井、壁心薄片等开展研究。分析认为辽中南洼发育两组共轭走滑断裂系统,即:(1)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系构成的直角式共轭走滑;(2)北东向与近南北向断裂系构成的锐角式共轭走滑。其中,北西向断裂系为左旋走滑活动,属于盆地基底断裂,对辽东湾地区构造变形具有控制作用。上述两组共轭走滑断裂活动引发的块体破碎、旋转及局部反转为新生界火成岩发育提供了通道。开展火成岩岩性、岩相分析,认为目标区火成岩发育爆发相、溢流相、侵出相和火山通道相,其中,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层系可作为较好储集体。综合分析认为辽中南洼新生界火成岩领域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南洼火成岩 共轭走滑断裂 构造火山作用 北西向走滑断裂 火成岩储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