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ck Deformation,Component Migration and 18O/16O Variations during Mylonitization in the Southern Tan-Lu Fault Belt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Xiaoyong LIU Deliang +2 位作者 FENG Min YU Qingni WANG Kuir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7-311,共15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loss, fluid flow and component variations in the ductile shear zone of the southern Tan-Lu fault be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fluids 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loss, fluid flow and component variations in the ductile shear zone of the southern Tan-Lu fault bel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fluids flowing through the shear zone during mylonitization, accompanied with the loss of volume of rocks and variations of elements and oxygen isotopes. 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 for mylonitization in different mylonites ranges from 446 to 484℃, corresponding to that of 475 to 500℃ for the wall rocks.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ial stress during mylonization has been obtained between 99 and 210 MPa, whereas the differential stress in the wall rock gneiss is 70-78 MPa. The mylonites are enriched by factors of 1.32-1.87 in elements such as TiO2, P2O5, MnO, Y, Zr and V and depleted in SiO2, Na2O, K2O, Al203, Sr, Rb and light REEs compared to their protolith gneiss. The immobile element enrichments are attributed to enrichments in residual phases such as ilmentite, zircon, apatite and epidote in mylonites and are interpreted as due to volume losses from 15% to 60% in the ductile shear zone. The largest amount of SiO2 loss is 35.76 g/100 g in the ductile shear zone, which shows the fluid infiltration. Modeling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fluid/rock ratio for the ductile shear zone range from 196 to 1192 by assuming different degrees of fluid saturation. Oxygen isotope changes of quartz and feldspar and the calculated fluid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variations of differential flow stress in the ductile shear zone. With increasing differential flow stress, the mylonites show a slight decrease of δ^18O in quartz, K-feldspar and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lonitization ductile shear zone component migration oxygen isotopes southern Tan- Lu fault belt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the CO2 Degassing during Contact Metamorphism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The Model and Example from the Shuanshan Area of the South Tan-Lu Fault Belt
2
作者 YANG Xiaoyong LIU Deliang +1 位作者 CHEN Yongjian DAI Jinx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62-576,共15页
The paper studies CO2 degassing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act metamorphism in the Shuangshan area, southern Tan-Lu fault belt a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CO2 degassing. The res... The paper studies CO2 degassing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act metamorphism in the Shuangshan area, southern Tan-Lu fault belt and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CO2 dega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CO2 degassing is controll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 rocks, includ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penetrability, porosity and connectivity. Compositions, size and depth of intrusive rock also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2 degassing, i.e., they generated numerous cracks in the country rocks, and thus allowed the easy flow and accumulation of fluids. The amount of CO2 flux in contact metamorphism is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metamorphic reaction and time-integrated fluid flux. The value (0.729- 2.446×10^4 mol/cm^2) of CO2 flux suggests that CO2 was provided mainly by the contact metamorphic reaction. The generation and releasing of CO2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metamorphism, and XCO2 in fluids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dolomite zone to calcite zone, but in the zone of grossular, fluid flux is the largest and XCO2 sharply decreases due to involvement of magmatic water. This study presents evidence that a large amount of industrial-scale CO2 can be produced during contact metamorphism.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tudies, a cone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response CO2 degassing for the contact metamorphism, and it can be used to explore CO2 accumulations beyond the oil-gas basins. This model can also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inorganic genesis of CO2 accu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ct metamorphism CO2 degassing CO2 accumulations tan-lu fault belt
下载PDF
秦岭-大别及邻区背景噪声的瑞利波层析成像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文秀 付媛媛 +4 位作者 高原 廖武林 何亚娟 蔡永建 申学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59-2968,共10页
秦岭—大别造山带西起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至郯庐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本文收集陕、豫、皖、赣、湘、鄂、渝等区域地震台网的16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连续两年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用双台站互相关算法获得瑞利面波经验... 秦岭—大别造山带西起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至郯庐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本文收集陕、豫、皖、赣、湘、鄂、渝等区域地震台网的16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连续两年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用双台站互相关算法获得瑞利面波经验格林函数,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并根据面波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秦岭—大别及邻区周期8~35 s范围内相速度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大别地块在14 s相速度分布图中呈现低速异常,与8 s相速度分布图中的高速异常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大别HP/UHP(high pressure/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影响仅存在于上地壳.25 s相速度图中,大致以太行一武陵重力梯度带为界,东部以高速异常为主,西部以低速异常为主,反映了地壳东薄西厚的结构特征.14~35 s相速度分布图显示郯庐断裂带南段东西两侧的显著差异,佐证了郯庐断裂带发生大规模左行平移运动时,其南段可能切入壳幔边界.同时,郯庐断裂带南段可能存在一个热物质上涌的通道,熔融的热物质通过该通道上升,混入大别地区的中下地壳,造成了红安一大别造山带的差异隆升.南秦岭与四川盆地东北部表现为低速异常,是否与青藏高原物质东流或者南秦岭的拆沉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成像 秦岭-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南段 瑞利波层析成像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沙溪含铜斑岩体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晓勇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6,共5页
对郯庐断裂南段沙溪含铜斑岩体中黑云母和斜长石单矿物的高精度40A r/39A r同位素测定,获得40A r/39A r平均坪年龄为132.62 M a±0.28 M a,40A r/39A r等时线平均年龄为132.59 M a±0.46 M a,而最小平均视年龄86 M a左右可能表... 对郯庐断裂南段沙溪含铜斑岩体中黑云母和斜长石单矿物的高精度40A r/39A r同位素测定,获得40A r/39A r平均坪年龄为132.62 M a±0.28 M a,40A r/39A r等时线平均年龄为132.59 M a±0.46 M a,而最小平均视年龄86 M a左右可能表示后期的一次热事件,可能对应于斑岩体与Cu-A u矿化有关的热液活动。这些年龄值比前人在该区及邻区获得的K-A r和R b-S r年龄更精确地代表沙溪含铜斑岩体的侵入时代。132.6M a左右的年龄代表着该区含铜(金)斑岩体的侵入时代,可以证实铜(金)斑岩型矿床是在稍后的大规模热液蚀变条件下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体 铜(金)斑岩型矿化 ^40AR/^39AR年代学 沙溪 郯庐断裂南段
下载PDF
中天山南缘乌瓦门地区发现蛇绿混杂岩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向民 董云鹏 +3 位作者 徐学义 夏林圻 张国伟 马中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4-307,共4页
新发现的乌瓦门蛇绿混杂岩出露于中天山南缘断裂带中,主要表现为以变质粉砂岩为主的基质中混杂着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块体。基质主要为泥盆纪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千枚岩和变质粉砂岩,块体有肢解的蛇绿岩岩... 新发现的乌瓦门蛇绿混杂岩出露于中天山南缘断裂带中,主要表现为以变质粉砂岩为主的基质中混杂着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块体。基质主要为泥盆纪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绿泥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千枚岩和变质粉砂岩,块体有肢解的蛇绿岩岩块、片麻岩岩块和大理岩岩块。肢解蛇绿岩岩块主要有含辉纯橄岩岩块、辉长岩岩块、基性火山岩岩块和硅质岩岩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 中天山南缘断裂 和静县乌瓦门地区
下载PDF
南秦岭构造带中段晚中生代陆内变形特征与侧向挤出构造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虹 胡健民 +1 位作者 武国利 田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06-1927,共22页
南秦岭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南部,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在晚中生代阶段,南秦岭构造带内发育一系列平行造山带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对于这些走滑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变形特征、变形叠加关系以及动力学机制等方面的认... 南秦岭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南部,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在晚中生代阶段,南秦岭构造带内发育一系列平行造山带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对于这些走滑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变形特征、变形叠加关系以及动力学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充分。构造研究显示,南秦岭构造带内的宁陕断裂和安康断裂均发育大量平行于断裂带的 A 型褶皱群和近水平的拉伸线理,表明南秦岭构造带经历了以走滑剪切变形为主的构造阶段。运动学特征表明,宁陕断裂以左行剪切变形为主,而安康断裂则以右行变形为特征。选择典型岩石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来限定断裂活动的时代,其中:宁陕断裂带内同构造花岗岩脉的锆石 SHRIMP U Pb 定年结果为(186.0±4.0)Ma;安康断裂带内云母矿物的40 Ar 39 Ar 定年结果为161.2~173.5 Ma。虽然宁陕断裂和安康断裂的运动方向不同,但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了两条断裂发生走滑变形的时间都是早中侏罗世,从而共同构成了南秦岭构造带中间块体整体向东挤出的构造特征。同时也表明,相互碰撞的大陆在碰撞之后将很快转变为以平行造山带侧向挤出和走滑位移为主的陆内变形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构造带 陆内变形 侧向挤出 宁陕断裂 安康断裂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玉溪—临沧剖面宽角地震探测——红河断裂带及滇南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夫运 潘素珍 +5 位作者 刘兰 刘宝峰 张建狮 邓晓果 马策军 张彩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47-3258,共12页
云南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中小地震几乎遍及云南南部,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滇南地区跨越多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和多条地震带,其中红河断裂带是跨越该地区的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作... 云南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的特点,中小地震几乎遍及云南南部,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滇南地区跨越多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和多条地震带,其中红河断裂带是跨越该地区的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作为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两大地块的分界断裂,对人们认识板块相互运动及其深部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震局于2010年启动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项目,在云南省中西部跨越红河断裂带布设一条近东西向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本文利用该东西向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来研究红河断裂带及滇南地区详细的地壳结构及其孕震背景.研究结果表明:沿测线地壳结构呈西薄东厚的特征,以红河断裂带为界,断裂带以西地壳较薄,约34km,以东地壳加厚至44km左右;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断裂带西侧速度较低,东侧速度明显偏高.由震相特征及获取的地壳结构可以看出,红河断裂带两侧由浅至深速度结构的异常特征说明该古缝合带两侧块体地壳结构岩性的巨大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南段 红河断裂带 印支地块 华南地块
下载PDF
2013年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震构造机理及青衣江上游流域地貌的响应 被引量:17
8
作者 梁明剑 郭红梅 +1 位作者 李大虎 孔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8,共8页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7.0级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文中通过分析震区青衣江上游流域地貌的构造响应与典型的震灾特征,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机理。对穿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青衣江上游水系地貌特征及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 2013年4月20日发生在四川芦山的7.0级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文中通过分析震区青衣江上游流域地貌的构造响应与典型的震灾特征,研究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机理。对穿越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青衣江上游水系地貌特征及流域盆地面积-高程积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流域地貌发育对龙门山断裂带的新活动具有明显的反馈作用。在芦山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建筑物呈条带状分布,并产生大量次生地表张性地裂缝、串珠状砂土液化等地表破坏现象,其展布方向均与震区中的主断裂和背斜隆起相平行。余震分布表明,芦山地震与本区的双石—大川断裂、新开店断裂和大邑断裂的新活动有关。龙门山断裂带为典型的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前展式发育特征,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就具有该特征。综合龙门山南段的地貌响应过程、芦山地震的地表破坏及余震分布特征,认为芦山7.0级地震应为龙门山断裂带持续向SE逆冲扩展、地壳挤压缩短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发震构造机理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青衣江 地貌响应
下载PDF
阿尔泰山脉南部线性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9
作者 孙桂华 李锦轶 +3 位作者 杨天南 李亚萍 朱志新 杨之青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6-987,共12页
在阿尔泰山脉南部发育长轴呈NW-SE走向的小型线性花岗岩,它们的围岩分别为遭受强烈左行韧性剪切变形的泥盆纪和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构造变形特征显示,这些线性花岗岩是与该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同时侵位的。本文报道了对采自其中的阿勒... 在阿尔泰山脉南部发育长轴呈NW-SE走向的小型线性花岗岩,它们的围岩分别为遭受强烈左行韧性剪切变形的泥盆纪和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构造变形特征显示,这些线性花岗岩是与该区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同时侵位的。本文报道了对采自其中的阿勒泰南黑云母花岗岩和沙尔布拉克南二云母花岗岩样品的锆石进行SHRIMPU-Pb定年的研究结果,根据地质、岩石学和构造变形等方面的特征和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特征,笔者把沙尔布拉克南二云母花岗岩的(275.1±1.7)Ma年龄解释为该岩体的侵位时代,据此推测该区左行韧性剪切作用可能开始于275Ma前后。结合已有资料,还对阿尔泰山脉南部二叠纪的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脉南部 线性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额尔齐斯断裂带 二叠纪构造演化
下载PDF
藏南定日地区主中央冲断层与藏南拆离系的特征及其活动时代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焰 Wolfgang Siebel +1 位作者 李剑 肖序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6-644,共9页
低喜马拉雅结晶杂岩构成了北北东向阿伦背斜的核部,该背斜东、西两翼由高喜马拉雅结晶杂岩组成,这两者之间的界线为主中央冲断层(MCT1)。MCT1原为向南逆冲的韧性断层,后遭受北北东向褶皱作用而转变为正断层。高喜马拉雅结晶杂岩顶部被... 低喜马拉雅结晶杂岩构成了北北东向阿伦背斜的核部,该背斜东、西两翼由高喜马拉雅结晶杂岩组成,这两者之间的界线为主中央冲断层(MCT1)。MCT1原为向南逆冲的韧性断层,后遭受北北东向褶皱作用而转变为正断层。高喜马拉雅结晶杂岩顶部被藏南拆离系下部的韧性正断层所截,与其上覆的北坳组分开,北坳组顶部又被一脆性正断层将其与上覆的藏南特提斯沉积岩分开。这条韧性正断层称为STD1,其上部的脆性正断层称为STD2。独居石U-Th-Pb测年结果和构造分析表明,藏南定日地区的高喜马拉雅结晶杂岩就是借助这2条韧性断层MCT1与STD1在大约13Ma时从藏南中下地壳折返至地壳浅部的,然后再遭受近南北向的褶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定日地区 主中央冲断层 藏南拆离系 断层活动年龄 喜马拉雅造山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断裂输导石油效率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永河 吕延防 +1 位作者 付晓飞 杨典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0-436,共7页
为了评价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断裂输导原油效率,通过定义断裂输导系数和分析原油成藏过程有效性,建立了断裂输导石油效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断裂输导系数沿着褶皱冲断带呈带状分布,高效断裂输导区主要位于托斯台背斜、独山子... 为了评价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断裂输导原油效率,通过定义断裂输导系数和分析原油成藏过程有效性,建立了断裂输导石油效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断裂输导系数沿着褶皱冲断带呈带状分布,高效断裂输导区主要位于托斯台背斜、独山子背斜、安集海背斜、霍尔果斯背斜及其以南、吐谷鲁背斜、清水河断鼻和齐古背斜等地区。高效断裂输导区内,第一排构造带断裂输导效率最高,第二排构造带次之,第三排构造带相对最低。研究区独山子油田、霍尔果斯油田、吐谷鲁油田、齐古油田等均分布在高效断裂输导范围内,表明高效断裂输导是准南褶皱冲断带原油成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褶皱冲断带 断裂 输导系数 输导效率 评价 原油
下载PDF
滇南及临近地区基底结构——镇康—泸西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潘素珍 王夫运 +7 位作者 段永红 邓晓果 宋向辉 段玉玲 孙一男 张彩军 杨宇东 臧怡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17-3927,共11页
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云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频繁,展开对该区的探测与研究对人们认识地震孕震背景及板块相互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行... 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的云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地震活动频繁,展开对该区的探测与研究对人们认识地震孕震背景及板块相互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行业专项的支持下,2011年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滇南沿镇康—泸西一线布设一条近东西向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该探测剖面跨越三江褶皱系、扬子地台、华南地块等多个地质构造单元,同时穿越南汀河断裂、澜沧江断裂、红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等多个重要断裂带.探测剖面长600km,沿线共布设11个炮点和400余台三分量地震数字仪进行爆破和接收.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0km范围内变化,速度横向不均匀性明显.在测线西端地表速度约4.6km·s^-1,基底深度较浅,起伏变化不大;地表速度在三江褶皱系下降至4.3km·s^-1,而基底埋深达7.0km左右.在扬子地台基底埋深有一个缓慢的变浅,基底深度约5.0km,地表速度约4.5km·s^-1.测线在东端进入华南块体,基底深度迅速变浅,甚至出露于地表,地表速度增至约5.2km·s^-1.在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地方与该区分布的断裂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红河断裂带两侧速度等值线及界面形态变化剧烈,该特征在首波的记录截面图上也能清晰的体现.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区强震发生背景及深部动力学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南段 有限差分方法 时间项方法 红河断裂带
下载PDF
南大巴山前陆冲断褶皱带断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保存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业鑫 丁俊 +5 位作者 余谦 王剑 熊国庆 门玉澎 熊小辉 邓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9-1180,共12页
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位于城口断裂与铁溪-巫溪断裂之间,为研究该构造带断裂对烃类运移及构造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本文对该构造带内断裂流体的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断裂流体碳氧同位素整体较围岩更... 南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位于城口断裂与铁溪-巫溪断裂之间,为研究该构造带断裂对烃类运移及构造对页岩气保存的影响,本文对该构造带内断裂流体的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断裂流体碳氧同位素整体较围岩更为分散,δ^(13)C_(PDB)介于-2.9‰~3.9‰之间,属正常海相碳酸盐层的碳同位素值,坪坝断裂附近δ^(13)C_(PDB)呈明显亏损,具外来流体混合的特征。流体包裹体为含烃的气液二相盐水包裹体,气相成分为CH_4,液相为H_2O。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城口断裂附近最高,主要为311~336℃,频率峰值温度为328℃;往南叠瓦带流体均一温度主要位于183~269℃之间,峰值为230℃,断褶带峰值为213℃,滑脱褶皱带为170℃,整体表现为向盆内方向降低。盐度主要为4.43%~8.6%NaCl。研究表明,城口断裂作为大巴山构造带南北分界的主干断裂,古流体的形成温度和热演化程度最高,且从盆地向北至城口断裂,各构造带流体的热演化程度、成岩温度、古流体压力均逐渐升高,说明随着构造活动的增强,构造带中的流体更为活跃,持续时间更长,导致流体形成的深度和温度变化较大。构造带内的流体总体上形成于封闭体系,在主构造应力的驱动下,盆地深部含烃流体沿断裂向浅部运移,并与浅部地层流体发生混合,运移通道整体处于封闭状态;而构造带内的一些次级断裂,因其形成的时间以及向下延伸的深度不足以触及下古生界烃源岩层,因此其对流体封闭性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断裂流体 断层封闭性 南大巴山前陆冲褶带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典型强震震前跨断层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长云 郑智江 +1 位作者 李腊月 畅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60,共14页
基于南北地震带中南段18个不同震级的典型震例震前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特征,结合《中国震例》已有研究结果,定性分析了各地震震前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的类型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8.0级以下地震,震前2-3年异常数量明显增多、震... 基于南北地震带中南段18个不同震级的典型震例震前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特征,结合《中国震例》已有研究结果,定性分析了各地震震前跨断层形变观测异常的类型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8.0级以下地震,震前2-3年异常数量明显增多、震前1-1年半左右异常达到峰值、震前部分场地异常恢复的特征对区域强震预测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中期或短期前兆意义;震前跨断层场地异常震中距和异常类型对强震震级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无论是跨断层异常类型、空间分布,还是异常的时间进程特征均与区域强震发生地点没有显著的统计关系。汶川MS8.0地震前出现趋势异常多、中短期异常较少、外围异常多和中心异常少的特征;异常最早出现在7-8年前,震前3年左右明显增加,震前部分异常恢复;异常以趋势异常和速度变化为主,没有破年变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地震预测 南北地震带中南段
下载PDF
准南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及其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自明 董臣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2-468,共7页
通过大量地面地质、地震和非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分析了准南前陆冲断带的构造分段特征。认为乌鲁木齐—米泉断裂和红车断裂等盆内大型基底断裂是控制构造分段的主要因素,其形成演化决定了构造分段特征的出现或消失;盆缘调节构造是造成... 通过大量地面地质、地震和非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分析了准南前陆冲断带的构造分段特征。认为乌鲁木齐—米泉断裂和红车断裂等盆内大型基底断裂是控制构造分段的主要因素,其形成演化决定了构造分段特征的出现或消失;盆缘调节构造是造成次级构造分段的主要原因。准南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对该区主要烃源岩与生储盖组合的形成及分布、对油气成藏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冲断带 构造分段 基底断裂 构造调节带
下载PDF
准南逆冲褶皱带逆冲断层构造活动与油气运聚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庚 李伟 李本亮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1-535,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逆冲褶皱带为新生代以来一直活动的逆冲构造带,因此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必须以此为重点而非古逆冲带。据地面地质、地震和钻井数据分析,准南逆冲带的逆冲断层倾角主要集中在30°±5°和50°±5°.... 准噶尔盆地南缘逆冲褶皱带为新生代以来一直活动的逆冲构造带,因此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必须以此为重点而非古逆冲带。据地面地质、地震和钻井数据分析,准南逆冲带的逆冲断层倾角主要集中在30°±5°和50°±5°.应力分析表明,主压应力与断层为30°±5°夹角,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比最小,表明存在最大的流体压力,断层周围的流体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流动,断层成为流体运移的通道。而为主压应力与断层倾角在50°±5°夹角时,断层重新活动需要更高的流体压力,导致断层封闭性相对较好。准南逆冲褶皱带在构造挤压作用下逆冲断层向北扩展,作为断层滑脱面的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泥岩形成更高的构造超高压,同时造成安集海河组之下紫泥泉子组砂岩水平渗透性远大于垂直方向渗透性,可以发育有利储集层,成为南缘地区主要勘探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南缘 逆冲褶皱带 逆冲断层 断层倾角 超高压 油气运聚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新生代断裂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卢华复 王胜利 贾承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8-174,共7页
准南有三条走向东西右列的新生代冲断褶皱带,是天山北麓右行走滑兼走逆冲断层的尾端冲断扇构造。各冲断褶皱带的西端与天山北麓断层相接触处形成最早,在中新世中期开始形成,主体在中新世晚期约10Ma开始形成,其末端在第四纪才开始形成,... 准南有三条走向东西右列的新生代冲断褶皱带,是天山北麓右行走滑兼走逆冲断层的尾端冲断扇构造。各冲断褶皱带的西端与天山北麓断层相接触处形成最早,在中新世中期开始形成,主体在中新世晚期约10Ma开始形成,其末端在第四纪才开始形成,表现出挤压的构造动力和变形自南向北扩展。准南逆冲构造带的初始时间比天山南麓的库车逆冲构造带晚约8Ma,说明天山造山带因为塑性较高,构造动力传播是耗时的,这与塔里木盆地刚性高、瞬时传递的特征形成对照。瞬时传递构造应力和耗时传递构造动力在空间上的交替出现是印藏陆陆碰撞导致陆内变形传播形式的基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南 前陆冲断褶皱带 构造动力耗时和瞬时传递 生长地层 盆山耦合 天山北麓冲断-走滑断层
下载PDF
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光旭 李臻 +1 位作者 杨迪生 王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8,共10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情况,开展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周边地层发育、地表水流变更、地震解释剖面的基础上,以理论地质学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内头屯河三叠系—新近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地面...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复杂构造情况,开展了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研究。在广泛调研天山山体演化、周边地层发育、地表水流变更、地震解释剖面的基础上,以理论地质学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内头屯河三叠系—新近系的标准地层剖面、地面地质详查资料、重要地震勘探解释剖面、综合研究报告等资料,研究了喜马拉雅期齐古断褶带平面构造特征、齐古断褶带剖面构造特征,分析了齐古断褶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划分出了齐古断褶带的构造模式。研究认为:齐古断褶带构造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掀斜阶段、断褶阶段、滑脱阶段和楔入阶段。为齐古断褶带下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齐古断褶带 天山 构造演化 挤压隆升
下载PDF
贵州南部印支晚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津义 彭金宁 +2 位作者 王彦清 刘光祥 高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67,共6页
贵州南部构造变形分带明显,贵阳—贵定—三都以北,断裂带呈近南北走向分布;包裹体数据证实,现今断裂带主活动期在印支晚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符合雪峰山由东向西推覆产生的递进(衰减)变形的总体规律。断裂带岩组样品揭示,岩石主要受... 贵州南部构造变形分带明显,贵阳—贵定—三都以北,断裂带呈近南北走向分布;包裹体数据证实,现今断裂带主活动期在印支晚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符合雪峰山由东向西推覆产生的递进(衰减)变形的总体规律。断裂带岩组样品揭示,岩石主要受到了上盘面理向下盘面理的挤压扭动作用,断层性质多为压性。断裂带以脆性形变为主,伴生少量韧性变形;贵阳—贵定—三都以南,属于雪峰山由东向西推覆作用下的中弱或弱变形带,且受垭紫罗挤压、走滑构造带共同影响,形成北东走向宽缓的背向斜构造格局。这反映了在地史演化过程中,该区北东部所承受的构造应力与西南部之间存在的巨大构造差异。现今,在构造弱变形带内的安顺凹陷、长顺凹陷可能是油气运移聚集最为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数据 X射线衍射数据 断裂带岩组特性 断裂带 构造形变 贵州南部
下载PDF
郯庐走滑断裂带消逝端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玉秀 官大勇 +1 位作者 张宏国 麻旭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58,153,共3页
郯庐断裂带发育郯庐走滑断裂,把渤南低凸起错断,并在渤中凹陷内消逝。走滑断裂分为上下2套断裂系统。走滑断裂平面上为雁列式排列的2支断裂,剖面上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走滑断裂带控制了渤南低凸起北侧构造格局及油气成藏。断裂早期活... 郯庐断裂带发育郯庐走滑断裂,把渤南低凸起错断,并在渤中凹陷内消逝。走滑断裂分为上下2套断裂系统。走滑断裂平面上为雁列式排列的2支断裂,剖面上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走滑断裂带控制了渤南低凸起北侧构造格局及油气成藏。断裂早期活动使该区形成2个古构造脊。古近系及其下部圈闭在古构造脊上继承发育,以断背斜类型为主;新近系圈闭分2类,郯庐断裂的晚期强烈活动促使了油气垂向运移及再分配,对晚期油气成藏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负花状构造 走滑断裂 断层分维 渤南低凸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