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白垩系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壮 石万忠 +4 位作者 王任 骆福嵩 夏永涛 覃硕 张晓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6,共16页
以岩心观察、物性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单井、连井沉积相分析、地震精细解释及优势砂体识别等方法,从油气来源、油气充注特征、输导体系及储盖组合等4个方面对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白垩系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模式... 以岩心观察、物性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单井、连井沉积相分析、地震精细解释及优势砂体识别等方法,从油气来源、油气充注特征、输导体系及储盖组合等4个方面对塔北隆起西部地区白垩系碎屑岩油气成藏规律及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白垩系油气具有“陆源”特征,石油主要来自库车坳陷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天然气主要来自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区内深部三叠系海相烃源岩贡献极小。(2)研究区白垩系油气充注持续时间长,成藏时期晚,早期生油,晚期生气,油成藏于中新世(4.0~22.0 Ma),气成藏于晚中新世—中上新世(3.5~11.0 Ma),受2.6~3.5 Ma构造隆升影响,气藏成熟度较低。(3)研究区油气输导体系较发育,天山南地区以断裂和不整合面作为主要运移通道;顺北地区以不整合面和巴西改组薄层砂体为运移通道。(4)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在舒善河组和巴西改组,含砂率一般高于60%,与其上部发育的连续泥岩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优质储层的分布受沉积相控制,天山南地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砂坝及滩坝,顺北地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朵体,目前探井未钻遇朵体最高部位,油气显示相对较差;顺北地区储层物性更佳。(5)研究区天山南与顺北地区因断裂活动强度及储盖组合特征存在差异造成了二者的油气藏类型不同,前者以低幅度构造、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后者以规模较小的岩性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陆相烃源岩 辫状河三角洲 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碎屑岩储层 下白垩统 天山南地区 顺北地区 库车坳陷 塔北隆起西部
下载PDF
天山南坡山前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以拜城县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鲁元波 严成 +2 位作者 宋春武 李雅娟 来赪雲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6-1357,共12页
为探明天山南坡拜城县山前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对地形与土壤因子的响应,本研究选取了拜城山前荒漠草地典型区域进行调查,采用优势度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法,研究山地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地形和... 为探明天山南坡拜城县山前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对地形与土壤因子的响应,本研究选取了拜城山前荒漠草地典型区域进行调查,采用优势度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法,研究山地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地形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调查样点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东坡调查样点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大于草本,西坡和北坡调查样点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大于灌木;(2)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坡向(SA)>坡度(SG)>坡位(SP),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大小为:3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SMC-2)>土壤总孔隙度(STP)>0~30 cm土层土壤水分(SMC-1)。地形和土壤因子对不同植物群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3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和坡向是影响天山南坡拜城县山前荒漠草地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天山南坡 寒旱地区 CCA分析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地区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代芹 王晓强 +2 位作者 李杰 朱治国 方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8,共5页
通过分析南天山地区2005-2008年近8期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了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提取与地震活动有关的信息,并对重力场变化与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力场变化与构造环境变化有关;地震孕育发生阶段重... 通过分析南天山地区2005-2008年近8期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了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提取与地震活动有关的信息,并对重力场变化与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重力场变化与构造环境变化有关;地震孕育发生阶段重力场出现一定范围的区域性重力异常;地震往往多发于重力场变化正负值交替的零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地区 重力场 流动重力 动态演化 地震活动
下载PDF
塔河—天山南地区早白垩世亚格列木期源汇系统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苏娟 康仁东 +1 位作者 邢凤存 刘晓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在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天山南地区早白垩世亚格列木期源汇系统及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揭示出以雅克拉断凸为界,地层整体具有顶薄翼厚、南北分带的特点,从南、北两侧向隆起超覆,隆起顶部部分地层缺失... 在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天山南地区早白垩世亚格列木期源汇系统及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揭示出以雅克拉断凸为界,地层整体具有顶薄翼厚、南北分带的特点,从南、北两侧向隆起超覆,隆起顶部部分地层缺失。该区源汇体系明显受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北部、南部和东部三大物源区,塔河和库车两大物源汇聚中心,围绕塔河汇聚中心形成了雅克拉断凸带短物源形成的扇三角洲群,亚肯、于奇、吉拉克、阿克亚苏及托普台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群。雅克拉断凸对沉积体系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源汇系统 亚格列木组 上白垩统 塔河-天山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美静 刘杰 +1 位作者 程国秀 石鸿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6,113,共4页
根据钻井、测井与分析测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天山南地区古近系岩石类型以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铁泥质、钙质和石膏等填隙物含量高,分选、磨圆中等,具有成分成熟度高、... 根据钻井、测井与分析测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天山南地区古近系岩石类型以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铁泥质、钙质和石膏等填隙物含量高,分选、磨圆中等,具有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中等的特点。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微孔及裂缝等,其中以溶蚀孔隙为主,粒间孔次之。孔隙度主要为4.5%~17.5%,渗透率为0.1×10^-3~10×10^-3μm2,总体属于细孔喉的特低孔一特低渗透储层。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等,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储层物性好,是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天山南地区古近系储层发育的最主要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天山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新生代冲断构造 被引量:21
6
作者 尚新璐 陈新卫 +1 位作者 吴超 罗金海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3-550,603,共9页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 ,东段 (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 )以 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 利用新近获得的地球物理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冲断构造特征。天山南缘冲断带西段 (巴什布拉克构造带 )以倾伏的短轴背斜为特征 ,东段 (乌恰—阿图什—喀什构造带 )以 3排枢纽近平行的线性背斜为特征。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中褶皱相对不太发育 ,西北段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 )的前锋不是原来普遍认为的乌帕尔断层 ,而是其北部隐没在克孜勒苏河之下的一条无名逆冲断层。在乌恰以西 ,由于南天山与西昆仑相距较近 ,肖尔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与巴什布拉克构造带的前锋相互交切改造 ,不显示明显的早晚关系 ;在乌恰以东 ,南、北两条冲断带基本被喀什深洼陷阻隔。两个冲断带都在上新世中 晚期成型 ,第四纪以来仍受到强烈改造。西昆仑北缘冲断带主要以无序的方式扩展 ,天山南缘冲断带则主要以后展的方式扩展。冲断带的前锋断层主要是盲冲断层 ,这使得冲断带内 ,特别是南天山南缘冲断带内的背斜圈闭得以比较好地保存下来 ,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冲断构造 天山南缘冲断带 喀什地区
下载PDF
天山山区近40年秋季气候变化特征与南、北疆比较 被引量:45
7
作者 袁玉江 魏文寿 穆桂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4-679,共6页
利用新疆1959~1998年的秋季温度降水资料,分析天山山区近40年来秋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所得结果如下:(1)天山山区秋季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但其秋季降水在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南、北疆不同。(2)秋季温度空间分布... 利用新疆1959~1998年的秋季温度降水资料,分析天山山区近40年来秋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所得结果如下:(1)天山山区秋季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但其秋季降水在干湿变化阶段上与南、北疆不同。(2)秋季温度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北疆为最好,南疆最差,天山山区居中。秋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同步变化性以南疆最好,天山山区最差,北疆居中。(3)20世纪60~90年代,天山山区表现为波动升温,而南疆和北疆表现为持续增温,均以90年代温度最高,80年代是三大区域秋季降水最多的年代。60,70及90年代,三大区域的秋季降水均低于30年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40年 秋季气候变化特征 与南北疆比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 被引量:92
8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4 位作者 宋岩 吴朝东 张志诚 王美娜 范瑞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在早、中侏罗世,沉积相逐渐从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为主过渡到以河流—湖泊相为主,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其中三工河组沉积时期盆地沉积范围达到最大,西山窑组沼泽相发育,车排子—莫索湾凸起自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开始构成相对高地并遭受部分剥蚀。早、中侏罗世的盆地边界至少位于后峡以南附近,此时不存在地理分割明显的天山山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相从辫状河—滨浅湖相为主迅速演变为以辫状河—冲积扇相为主。在此期间盆地边界明显向北迁移,天山山脉明显隆升并造就天山南北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博格达山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纪 沉积相 天山 盆地格局 侏罗纪盆地 相演化 中侏罗世 早白垩世早期 西山窑组
下载PDF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 被引量:140
9
作者 汪新 贾承造 杨树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2-384,共13页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汇聚作用和持续碰撞使中亚内陆沿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发生变形 ,山脉前沿发育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中段库车河地区发育 3~4排东西走向的逆冲 (掩 )断层和相关褶皱 ,逆冲 (掩 )断层由北向南扩展 ,...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汇聚作用和持续碰撞使中亚内陆沿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发生变形 ,山脉前沿发育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中段库车河地区发育 3~4排东西走向的逆冲 (掩 )断层和相关褶皱 ,逆冲 (掩 )断层由北向南扩展 ,断层和褶皱的形成时代自北向南逐渐变新 ,北部山前带的变形发生于前中新世 ,南部秋立塔克背斜带和亚肯背斜带的变形时代为上新世 (5 2± 0 2Ma)。通过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 ,作者提出了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方式和演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库车褶皱冲断带 库车河地区 构造几何学 变形分析 构造运动学
下载PDF
《回疆则例》农业立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平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2年第1期117-130,共14页
《回疆则例》是清朝对天山南路地区立法的代表性成果,其中有农业方面的管理条例。这些条例对维吾尔社会中负责管理农业事务类伯克权限与员额设置做出规定,对伯克霸占水源、操控粮价等侵害农民利益的作法立法严禁,对兵民侵扰农业生产的... 《回疆则例》是清朝对天山南路地区立法的代表性成果,其中有农业方面的管理条例。这些条例对维吾尔社会中负责管理农业事务类伯克权限与员额设置做出规定,对伯克霸占水源、操控粮价等侵害农民利益的作法立法严禁,对兵民侵扰农业生产的行为也予以惩治。《回疆则例》中的农业立法体现了清朝对天山南路地区农业和农村事务的管理,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疆则例》 天山南路地区 农业立法
下载PDF
两次乌恰M_S5.1地震前后南天山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
11
作者 朱治国 李杰 刘代芹 《内陆地震》 2011年第3期263-268,共6页
利用南天山流动重力网2009~2011年的测量资料,研究了乌恰两次MS5.1地震前后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在两次乌恰MS5.1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表现出"活跃—平静—活跃"特征,两次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异常上升和下降变化... 利用南天山流动重力网2009~2011年的测量资料,研究了乌恰两次MS5.1地震前后重力场的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在两次乌恰MS5.1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表现出"活跃—平静—活跃"特征,两次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异常上升和下降变化过程中,且震中位置处于重力变化高梯度带且靠近"0"等值线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乌恰Ms5.1地震 重力场 流动重力 南天山地区
下载PDF
清代天山南路地区刑事重案审理中伯克的职责和权限——基于档案材料的考察
12
作者 王东平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51-161,共11页
在清代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刑事重案需由驻扎大臣负责审办,阿奇木伯克不能擅自受理.本文依据清代档案中保存的大量天山南路地区刑事案件审理的材料,结合其他文献,从司法审判活动的重要环节入手,对阿奇木等伯克参与刑事重案审理... 在清代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刑事重案需由驻扎大臣负责审办,阿奇木伯克不能擅自受理.本文依据清代档案中保存的大量天山南路地区刑事案件审理的材料,结合其他文献,从司法审判活动的重要环节入手,对阿奇木等伯克参与刑事重案审理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对其在案件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指出,阿奇木等伯克虽然不能擅自受理刑事重案,但却是此类案件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协助驻扎大臣审理案件.伯克是清朝在天山南路地区进行司法活动时依靠的群体,在刑事重案的审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伯克 天山南路地区 刑事重案 审理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艾力夏提.玉山 刘代芹 +5 位作者 李杰 王晓强 方伟 朱治国 帕尔哈提.再努拉 李瑞 《内陆地震》 201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利用南天山地区2010~2013年间的10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以相邻两期流动重力值作为单元,计算出监测区重力场变化量,分析了该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地震孕育和发生与重力场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重力场总的变化趋势具有... 利用南天山地区2010~2013年间的10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以相邻两期流动重力值作为单元,计算出监测区重力场变化量,分析了该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地震孕育和发生与重力场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重力场总的变化趋势具有以巴楚、麦盖提为界西边重力场增强,东边重力场减弱的特征,区域内重力变化极值区多出现在南天山与西昆仑交汇区,重力场变化梯度也较大,塔里木盆地重力场变化梯度较小,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重力场 流动重力 地震活动
下载PDF
1990-2011年南天山地区冰川面积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刚 杨太保 田洪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7-263,268,共8页
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资料,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解译和目视解译方法得到南天山地区1990年、2000年、2011年三期冰川边界,并应用GIS技术系统研究了南天山地区冰川近21a来的面积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1年期... 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资料,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自动解译和目视解译方法得到南天山地区1990年、2000年、2011年三期冰川边界,并应用GIS技术系统研究了南天山地区冰川近21a来的面积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1年期间,南天山地区冰川面积变化了-13.2%。大规模冰川分解使得小规模冰川的总面积和条数均有所增加,朝西向的冰川退缩速率最大,为-15.9%。与1990—2000年时段对比发现,近10a来,海拔大于3 800m的冰川退缩速率加快。通过地面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南天山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均表现出增加趋势,海拔最高的巴音布鲁克站线性升温率为0.25℃/10a,降水增幅为1.2mm/a。与西风区其它现有研究对比,发现南天山地区冰川的强烈退缩可能主要受到气温升高的影响,降水的增加对其影响不大。此外,地形条件和冰川规模等都是影响冰川波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RS与GIS技术 冰川面积变化 气候变化 西风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雅克拉凝析气田亚格列木组沉积微相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利侠 高亚宾 +3 位作者 张浩 邵光玉 印婷 丁辉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66-71,共6页
据岩心观察和测井、录井、钻井资料分析,结合测井相、骨架剖面微相,对亚格列木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及沉积相演化模式进行研究,认为雅克拉凝析气田目的层亚格列木组分为上段和下段两个沉积阶段,下段到上段沉积时期,发育水进背景下的水... 据岩心观察和测井、录井、钻井资料分析,结合测井相、骨架剖面微相,对亚格列木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及沉积相演化模式进行研究,认为雅克拉凝析气田目的层亚格列木组分为上段和下段两个沉积阶段,下段到上段沉积时期,发育水进背景下的水进型扇三角洲到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水进型扇三角洲主要发育辫状水道和扇中水道间微相;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2个亚相,发育的沉积微相有辫状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及河口坝。研究区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辫状水道等优势沉积微相砂体较发育,砂体厚度较大,为物性较好的储集相带,是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地区 亚格列木组 沉积微相 测井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天山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红涛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50-55,共6页
天山南地区构造上呈EW向展布,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层和岩性均较复杂。结合取心、薄片分析及成像测井资料,对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标定,在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发育特征。同时,初步建立了天山南... 天山南地区构造上呈EW向展布,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地层和岩性均较复杂。结合取心、薄片分析及成像测井资料,对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标定,在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储层发育特征。同时,初步建立了天山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地区 碳酸盐岩 测井评价 解释标准
下载PDF
天山南地区碳酸盐岩成藏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泽昕 《辽宁化工》 CAS 2021年第1期100-102,106,共4页
天山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南北供烃、两相烃源,油气资源以凝析气和气层气为主,后为常规油。该地区分为海相、陆相两种油源,油气主要由该区北部的库车前陆变形带三叠-侏罗系泥岩烃源岩区、南部满加尔坳陷的寒武-奥陶系下统的碳酸盐岩烃... 天山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南北供烃、两相烃源,油气资源以凝析气和气层气为主,后为常规油。该地区分为海相、陆相两种油源,油气主要由该区北部的库车前陆变形带三叠-侏罗系泥岩烃源岩区、南部满加尔坳陷的寒武-奥陶系下统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区产出。以天山南地区中两大类烃源岩储层中的碳酸盐岩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确定碳酸盐岩成藏条件为目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油气成藏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测井方法等理论为指导方向,对天山南地区碳酸盐岩成藏条件进行系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 天山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天山南坡牧区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赛里克.都曼 沙吾列.沙比汗 +2 位作者 麦利亚.依尔斯别克 吐尔洪.吐尼亚孜 吐逊.衣米尔 《草食家畜》 2014年第4期60-64,共5页
粮饲兼用玉米(Zea mays)是指既可在成熟期收获籽粒,还可用秸秆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的玉米[1]。试验采用了3个优质玉米杂交品种,以当地推广品种新玉9号为对照,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玉29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 粮饲兼用玉米(Zea mays)是指既可在成熟期收获籽粒,还可用秸秆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的玉米[1]。试验采用了3个优质玉米杂交品种,以当地推广品种新玉9号为对照,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玉29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最高,为14 342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9.05%,居第一位;新玉13号、新玉35号产量分别为14 138.02 kg/hm2和12 959.13 kg/hm2,居第二、三位,均高于对照品种新玉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坡牧区 粮饲兼用玉米 品比试验 增产
下载PDF
天山南坡牧区粮饲兼用玉米品比试验结果初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赛里克.都曼 沙吾列.沙比汗 +2 位作者 麦利亚.依尔斯别克 吐尔洪.吐尼亚孜 吐逊.衣米尔 《草业与畜牧》 2015年第4期40-43,共4页
粮饲兼用玉米(Zea mays)是指既可在成熟期收获籽粒,还可用秸秆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的玉米[1]。试验采用了3个优质玉米杂交品种,以当地推广品种新玉9号为对照,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玉29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 粮饲兼用玉米(Zea mays)是指既可在成熟期收获籽粒,还可用秸秆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的玉米[1]。试验采用了3个优质玉米杂交品种,以当地推广品种新玉9号为对照,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玉29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最高,为14 342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9.05%,居第一位;新玉13号、新玉35号产量分别为14 138.02kg/hm2和12 959.13kg/hm2,居第二、三位,均高于对照品种新玉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南坡牧区 粮饲兼用玉米 品比试验 增产
下载PDF
天山南区块白垩系—第三系低阻气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琪祥 路清华 朱永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区块白垩系—第三系碎屑岩气藏为高含凝析油的天然气藏,储层普遍具有低电阻率特征,其中下第三系苏维依组、库姆格列木群和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气层电阻率值一般为1~3Ω·m,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气层电阻率值一般为4~...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区块白垩系—第三系碎屑岩气藏为高含凝析油的天然气藏,储层普遍具有低电阻率特征,其中下第三系苏维依组、库姆格列木群和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气层电阻率值一般为1~3Ω·m,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气层电阻率值一般为4~9Ω·m。气层电性特征表现为:①接近或略高于水层电阻率;②低于围岩电阻率;③具有"高阻侵入"特征,即侵入带电阻率一般大于地层电阻率(Rxo〉Rt),反映在3条电阻率曲线上具有RFOC〉RILM〉RILD的特征。通过钻井录井、测井及试油气资料分析认为,储层复杂的岩相岩性和气藏流体特征为低阻气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地质条件;高含水饱和度及高地层水矿化度是形成低阻气层的主要原因;高地层温度可能对储层具有一定的降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气层 成因分析 白垩系 第三系 天山南区块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