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ostratigraphy and analysis of structurallithofacie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Cenozoic basin 被引量:5
1
作者 ZHENGYanpeng LIUChenguang +2 位作者 LIANGRuicai LIUBaohua WUJinl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B06期56-63,共8页
In this paper,the upper structural layer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Basin (SYSB)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based on the latest obtained high-resolution single-channel seismic profiles.Combined with the bore... In this paper,the upper structural layer of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Basin (SYSB)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based on the latest obtained high-resolution single-channel seismic profiles.Combined with the borehole data,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vement of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since middle-late Tertiary are discussed.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acoustic-base indicated by shallow seismic profiles represents the basic shape of the SYSB in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ome typical profiles crossing the basin about seismostratigraphy,gravity and magnetics,the basin about seismostratigraphy,gravity and magnetics,the basin edge fault and some basin inner structure are identified.Furthermore,the acoustic-base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of basal lithofacies:Eogene basin basement,Paleozoic basement,Mesozoic basement and magma intrusion bas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层学 岩相结构 新生代 大洋盆地 中国 黄海盆地 地震剖面 第三纪 渐新世 岩浆
原文传递
Geothermal field and thermo-tectonic evolution in Souther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被引量:7
2
作者 YANGShuchun HUShengbiao +3 位作者 CAIDongsheng FENGXiaojie GAOLe LUJingm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22期2466-2471,共6页
Based on the available borehole temperature data and measurements of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n 10 core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8 heat flow value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va... Based on the available borehole temperature data and measurements of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n 10 core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South Yellow Sea Basin, 8 heat flow value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values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heat flow are 28.6℃/km and 69 mW/m2, respectively. The thermal history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inversion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using the temperature-gradient method,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st paleo-heat flow occurred at the end of the Mesozoic, and then the basin began to cool to present day. Tectonic subsiden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asin experienced at least four episodes of quick subsidence since the late Paleozoic and tha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was quite strong and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场 热传导率 南黄海盆地 温度梯度法
原文传递
苏北—南黄海盆地工业固定排放源CO_(2)地质封存源汇匹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莫航 刘世奇 桑树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8-130,共3页
围绕“双碳”目标,各省根据自身地域与产业特点,陆续开展碳减排方案研究。作为最发达的省份之,江苏省巨大的经济产值伴随着大量的CO_(2)排放,如何处置这部分CO_(2)成为减排的关键。CCUS作为减少化石能源发电和工业过程中CO_(2)排放的关... 围绕“双碳”目标,各省根据自身地域与产业特点,陆续开展碳减排方案研究。作为最发达的省份之,江苏省巨大的经济产值伴随着大量的CO_(2)排放,如何处置这部分CO_(2)成为减排的关键。CCUS作为减少化石能源发电和工业过程中CO_(2)排放的关键技术以及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可大幅减少江苏省工业碳排放的同时,确保能源结构由煤炭为主体的化石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南黄海盆地 CO_(2)地质封存 源汇匹配模型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下载PDF
江苏省及近海区域CO_(2)地质封存储层条件分析
4
作者 朱前林 陈东宝 +3 位作者 龚懿杰 陈浮 桑树勋 刘世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6,共12页
对江苏省及近海区域地质进行了分析表明,下扬子地块发育的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为该省CO_(2)地质封存潜在目标场所。文章通过地层及岩性资料分析了CO_(2)封存适宜地层,在此基础上,根据钻井与地震测量剖面资料,阐述了各构造单元的800~350... 对江苏省及近海区域地质进行了分析表明,下扬子地块发育的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为该省CO_(2)地质封存潜在目标场所。文章通过地层及岩性资料分析了CO_(2)封存适宜地层,在此基础上,根据钻井与地震测量剖面资料,阐述了各构造单元的800~3500 m深度范围存在的CO_(2)封存适宜地层的厚度,探讨CO_(2)封存空间适宜性。结果表明:盐城组下段、三垛组、戴南组、阜宁组一段与三段、赤山组砂岩具有较好CO_(2)储存空间;苏北—南黄海盆地的赤山组分布较少,盐城组、三垛组、戴南组、阜宁组地层分布范围较广;金湖凹陷、高邮凹陷、溱潼凹陷、海安凹陷、白驹凹陷、阜宁凹陷、盐城凹陷、南二凹陷、南四凹陷、南五凹陷、南七凹陷、南二低凸起具有较好的CO_(2)封存储层潜力;洪泽凹陷、临泽凹陷、涟南凹陷、涟北凹陷、南三凹陷、南六凹陷CO_(2)封存储层潜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储层条件 苏北盆地 南黄海南部盆地 CO_(2)储层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古近纪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胜利 卢华复 +2 位作者 李刚 陈建文 陈国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503,共9页
南黄海北部坳陷为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中的一个。北部坳陷中的东北凹陷为向下逐段变缓、北倾的威海正断层上盘沿断层向北运动导致上盘断层转折褶皱作用而在上盘之上形成的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发生过程中,东北... 南黄海北部坳陷为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中的一个。北部坳陷中的东北凹陷为向下逐段变缓、北倾的威海正断层上盘沿断层向北运动导致上盘断层转折褶皱作用而在上盘之上形成的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发生过程中,东北凹陷同时接受沉积,形成生长地层,其详实记录了凹陷的发育过程。通过对生长地层的研究,南黄海北部坳陷东北凹陷总的伸展量为10 012 m,平均伸展速率为0.225 mm/a。这些数值同亚洲大陆东缘的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和东海盆地等古近纪伸展盆地内部单个凹陷的伸展速率具有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层 转折褶皱 生长地层 伸展速率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从扬子地区海相盆地演化改造与成藏浅析南黄海勘探方向 被引量:38
6
作者 徐旭辉 周小进 彭金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3-531,545,共10页
南黄海盆地位处下扬子地块东延部位,发育巨厚的海相中、古生界地层。通过研究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的盆地原型演化及其主要烃源岩区域发育特征,指出南黄海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应发育有类似扬子地区的-C1、O3-S1、P1、P2等4套主要烃源岩... 南黄海盆地位处下扬子地块东延部位,发育巨厚的海相中、古生界地层。通过研究扬子地区海相中、古生界的盆地原型演化及其主要烃源岩区域发育特征,指出南黄海地区海相中、古生界应发育有类似扬子地区的-C1、O3-S1、P1、P2等4套主要烃源岩,尤其要重视在扬子台内广泛发育的后3套区域烃源岩。同时,通过对扬子地区中新生代历次构造变格对海相中、古生界的改造特征及其主要油气成藏类型,以及南黄海盆地的构造特点等分析,认为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区是勘探海相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区。该区海相中、古生界烃源基础好、实体保存完整、埋藏相对浅,更重要的是构造相对稳定、后期变形弱,可能发育有类似苏北黄桥地区的海相原生残留型油气藏。盆地北部坳陷因紧靠苏鲁造山带,海相中、古生界遭受了强烈变形甚至变位改造,在晚期断陷叠加区有可能形成类似苏南句容地区的重建型油气藏。而勿南沙隆起因长期处于中新生代强烈褶皱隆起带,海相中、古生界应以发育原生破坏型古油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中 古生界 盆地原型 改造与成藏 扬子地区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铲式正断层几何形态定量预测与应用——以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明健 张训华 +2 位作者 王安国 吴志强 王蛟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共7页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中深部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于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及其滑脱深度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对上盘深部地层产状、内部构造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确定主控正断层在深部的几何形态,以研究区内2条典型的主控正断... 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中深部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对于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及其滑脱深度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对上盘深部地层产状、内部构造缺乏正确的认识.为了确定主控正断层在深部的几何形态,以研究区内2条典型的主控正断层为例,综合利用断层浅部资料、上盘当中对比标准层资料及倾斜剪切角,采用倾斜剪切法对断层深部的几何形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倾斜剪切法模拟的主控断层深部几何形态与现实情况符合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将该方法推广到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的地震解释中,可以提高解释准确度,加深对该地区构造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南部拗陷 铲式正断层 倾斜剪切角 浅部地层 定量预测 几何形态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明健 张训华 +2 位作者 王安国 肖国林 王蛟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7期46-50,65,共6页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块的东部,中、古生界研究程度较低,迄今为止尚未系统开展过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研究,从而制约了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本次研究结合陆上下扬子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的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开展了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块的东部,中、古生界研究程度较低,迄今为止尚未系统开展过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研究,从而制约了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本次研究结合陆上下扬子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的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开展了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龙潭组—大隆组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龙潭组—大隆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发育海相碎屑岩沉积,沉积体系整体呈NE向展布;自NW向SE方向水体逐渐变深;研究区的东北部发育河流相,向SE方向过渡为三角洲相、沼泽—澙湖相和前滨—临滨相,东南部为陆棚相;该套地层泥岩和煤层发育,属于良好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南部坳陷 龙潭组—大隆组 沉积相展布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下三叠统沉积相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明健 张训华 +1 位作者 王安国 王蛟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10期51-56,共6页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向海洋的延伸,中三叠世以前为统一的海相盆地。目前陆上地区下三叠统沉积相展布已经基本搞清,但是海区研究程度较低。结合陆上下扬子地块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的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开展了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下三...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地块向海洋的延伸,中三叠世以前为统一的海相盆地。目前陆上地区下三叠统沉积相展布已经基本搞清,但是海区研究程度较低。结合陆上下扬子地块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际的钻井、地震资料分析,开展了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下三叠统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三叠统沉积体系呈NE向展布,由NW向SE水深逐渐变浅,依次发育台缘斜坡相、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局限台地相暗色泥岩和泥质灰岩发育,为有利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南部坳陷 下三叠统 沉积相展布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9-553,共5页
北部凹陷位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部,是一个在中生代—古近纪强烈块断裂陷作用下形成的北断南超式箕状凹陷,泰州组和阜宁组2期湖泊相沉积的暗色泥岩是凹陷内的主要烃源岩;仪征运动、吴堡运动等多期具有旋回性的构造运动作用,沉积上导... 北部凹陷位于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部,是一个在中生代—古近纪强烈块断裂陷作用下形成的北断南超式箕状凹陷,泰州组和阜宁组2期湖泊相沉积的暗色泥岩是凹陷内的主要烃源岩;仪征运动、吴堡运动等多期具有旋回性的构造运动作用,沉积上导致多种储集体、生油岩互相叠置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构造上产生了如背斜、断鼻和断块等圈闭类型。深凹中泰州组等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断层、不整合面上的风化带和砂质岩运载层等,自深凹向上、向南、向斜坡运移,形成岩性、背斜、断鼻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凹陷自成一独立的含油气系统,平面上含油气圈闭沿千里岩断裂带和斜坡枢纽带呈串珠状展布,是南黄海盆地最有利的勘探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油气勘探 含油气系统 北部凹陷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热史、埋藏史研究及其对南黄海南部盆地油气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安定 唐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7年第4期234-239,共6页
渐新世构造抬升和新近纪地温梯度减小使得盐城组的沉积未对苏北盆地烃源岩起到增温、增熟作用。始新世、古新世地层厚度决定了阜宁组烃源岩的成熟度,戴南组的沉积厚度或残余厚度是影响区内烃源岩成熟度的关键因素;而烃源岩的成熟度控制... 渐新世构造抬升和新近纪地温梯度减小使得盐城组的沉积未对苏北盆地烃源岩起到增温、增熟作用。始新世、古新世地层厚度决定了阜宁组烃源岩的成熟度,戴南组的沉积厚度或残余厚度是影响区内烃源岩成熟度的关键因素;而烃源岩的成熟度控制了凹陷的资源潜力,这是苏北盆地各凹陷油气分布贫富悬殊的主要原因。南黄海南部盆地与苏北盆地属同一构造域,二者在沉积、埋藏、后期改造、成藏期及成藏要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上述认识对该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南五凹、南四凹是资源潜力相对较好的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南黄海南部盆地 热史 埋藏史 烃源岩 成熟度 凹陷资源潜力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对冲挤压变形与拉张断陷叠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建军 牛华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0,共6页
南黄海盆地是中国近海至今尚未获得油气重大突破的(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叠合盆地之一,受对冲挤压性质的印支运动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区域已沉积的古生界及下中生界发生构造形变及抬升剥蚀,形成了不同程度、不同规模、不同走向... 南黄海盆地是中国近海至今尚未获得油气重大突破的(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叠合盆地之一,受对冲挤压性质的印支运动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区域已沉积的古生界及下中生界发生构造形变及抬升剥蚀,形成了不同程度、不同规模、不同走向的逆冲推覆断层及相应的挤压背斜构造。针对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与新生界构造叠加特征问题,运用地震剖面结构分析方法,将区域与局部地震剖面结构分析相结合,通过区域断裂特征解释确定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并结合不同层系地层变形特征,综合确定不同构造层系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挤压时期,南部坳陷位于南北对冲挤压弱变形带,主要发育相对完整的挤压背斜构造,在晚期拉张时期,南部坳陷在早期挤压变形的基底之上,发育了近东西走向的系列断陷。最终形成早期挤压构造与晚期拉张断裂构造叠合发育区带为研究区油气勘探突破有利区带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挤压 拉张断陷 南部坳陷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晚白垩世-第四纪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振鸿 胡明毅 +2 位作者 汤济广 薛丹 孙春燕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14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受盆地差异成因机制的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类型及构造演化有多种认识,并存在很大争议。通过重新划分构造单元和构造层,深入研究构造特征;将建湖隆起延伸入海,首次提出将南二凹陷划分为南二凹陷北和南二凹陷南两个凹陷;建立盆地构造... 受盆地差异成因机制的影响,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类型及构造演化有多种认识,并存在很大争议。通过重新划分构造单元和构造层,深入研究构造特征;将建湖隆起延伸入海,首次提出将南二凹陷划分为南二凹陷北和南二凹陷南两个凹陷;建立盆地构造格架,明确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及性质,以张引作用为主与挤压隆升相间,构成多期构造旋回;揭示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确定阜宁组为烃源岩发育有利层位,南五凹陷为烃源岩分布最优区域,并认为南五凹陷可以存在二次生烃;进行油气成藏模式对比,从而优选南五凹陷为最优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南部坳陷 构造演化 构造运动 油气控制
下载PDF
南黄海南部盆地南二凹陷构造格局及含油气前景新认识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炳伟 江建虹 +6 位作者 王先勇 张亚丽 刘东奇 王新 徐浩伦 翁文胜 黄淑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南黄海南部盆地南二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凹陷。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凹陷面积为1053km^2,中—新生界陆相地层最厚5500m,生烃量仅0.91亿t,勘探潜力十分有限。为了弄清南二凹陷的规模、与相邻构造单元的接触关系、内部结构、充填序列等... 南黄海南部盆地南二凹陷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凹陷。以往的研究认为该凹陷面积为1053km^2,中—新生界陆相地层最厚5500m,生烃量仅0.91亿t,勘探潜力十分有限。为了弄清南二凹陷的规模、与相邻构造单元的接触关系、内部结构、充填序列等基本地质问题,以2012年该区域新实施的630km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进行了地震解释及综合石油地质条件评价。结果表明:南二凹陷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南断北超”断陷湖盆;凹陷面积大于1700km^2,是南黄海南部盆地最大的凹陷;南二凹陷中—新生界陆相地层最厚7500m,古近系最大厚度5000m,初步估算古新统阜宁组资源量为2.9亿~3.6亿t,显示了良好的含油气前景;南二凹陷北部斜坡带发育鼻状构造带,其紧邻生烃洼陷,是海、陆相油气汇聚的主要指向区,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南部盆地 南二凹陷 新生代 构造格局 资源潜力 油气勘探前景 古近系 阜宁组
下载PDF
南黄海南部盆地前第三系烃源岩成熟度及生烃期次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树春 蔡东升 +2 位作者 冯晓杰 袁玉松 胡圣标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6期370-375,共6页
根据盆地热史及剥蚀量的恢复结果对南黄海南部盆地前第三系(主要为二叠系)烃源岩的成熟度及生烃期次进行了研究.古生代-中生代所经历的持续高热流过程以及早侏罗世-中侏罗世间大的抬升剥蚀,对该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的成熟度及生烃状况造成... 根据盆地热史及剥蚀量的恢复结果对南黄海南部盆地前第三系(主要为二叠系)烃源岩的成熟度及生烃期次进行了研究.古生代-中生代所经历的持续高热流过程以及早侏罗世-中侏罗世间大的抬升剥蚀,对该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的成熟度及生烃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高峰期为三叠纪;后续埋藏过程对大部分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没有明显影响,但南四凹及南五凹地区二叠系烃源岩因新生界沉积厚度较大而于新生代再次生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南部盆地 前第三系 烃源岩 成熟度 生烃期次 剥蚀量 热史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南黄海海域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明 陈建文 +2 位作者 雷宝华 施剑 刘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4,共12页
南黄海盆地占据了下扬子板块的主体,自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受到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太平洋板块多个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多期盆地演化阶段的叠合盆地。分析了南黄海盆地前人钻井资料及最新二维地震资料,并与下... 南黄海盆地占据了下扬子板块的主体,自元古宙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受到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华南板块、太平洋板块多个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多期盆地演化阶段的叠合盆地。分析了南黄海盆地前人钻井资料及最新二维地震资料,并与下扬子苏北盆地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对比,认为整个下扬子区域受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影响,经历了中生代前陆盆地演化阶段。下扬子陆域部分地区发育相对完整的中生代沉积,记录了华北—扬子板块之间洋壳消减、陆陆碰撞、前陆盆地发育及碰撞后活动。而在下扬子对应海域延伸部分的南黄海盆地中,仅在盆地北部烟台坳陷东北缘通过钻井证实有侏罗纪前陆盆地地层,钻遇地层仅发育侏罗系上部陆相沉积,在地震剖面中可以解释出侏罗系下部海陆交互相地层,向上转变为陆相沉积地层。对比下扬子陆域与海域地层发育情况,华北—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对于下扬子整个区域的影响因地而异,在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时期南黄海盆地内沉积缺失,南黄海海域区处于广泛抬升状态,印支运动期间地层挤压活动强烈,烟台坳陷内海相地层中逆冲断层广泛发育。在南黄海盆地东北缘,前陆盆地侏罗系地层发育于南倾边界断层的上盘,认为南黄海盆地侏罗纪前陆盆发育的构造背景受到同期北侧千里岩超高压变质带从深部折返影响,随着千里岩隆起带的快速抬升,为南黄海盆地北缘提供了沉积空间及物源,沉积了大套的侏罗系前陆盆地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二维地震剖面 前陆盆地 构造背景
下载PDF
南黄海南部坳陷中新生界成藏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戚家振 黄建军 +1 位作者 王迪 黄苏卫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39,共6页
南黄海盆地自开展油气勘探活动以来,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油气发现,整体研究程度偏低。为实现研究区成藏有利区带的预测,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区域二维地震测线解释,结合野外露头剖面资料、钻井资料等,对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 南黄海盆地自开展油气勘探活动以来,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油气发现,整体研究程度偏低。为实现研究区成藏有利区带的预测,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区域二维地震测线解释,结合野外露头剖面资料、钻井资料等,对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烃源岩的发育、构造圈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南五凹烃源岩最发育,南四凹及南七凹次之,且中新生界阜宁组为主力生烃层系,以生油为主。该研究对于南部坳陷中新生界烃源岩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价,并预测了南五凹陷是最有利的生烃凹陷,邻近南五凹的有利构造圈闭易于成藏,优选出南部坳陷I类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对南部凹陷进一步的勘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盆地 南部坳陷 烃源岩 地质资源量 有利区带
下载PDF
基于多方法手段的开山岛海域淮阴-响水口断裂走向研究
18
作者 臧小豹 薛怀友 戴俊成 《安徽地质》 2015年第2期83-86,共4页
淮阴—响水口断裂为江苏地层分区的重要界线,其陆域位置研究历来已久,但海域位置至今尚未明确。本次研究利用多方法手段,首次确定了淮阴-响水口断裂在南黄海海域的具体位置走向,并明确了开山岛地层归属。
关键词 断裂 淮阴—响水口断裂 苏北—南黄海断陷盆地 下扬子地台
下载PDF
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敏强 高顺莉 谭思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4,共11页
南黄海广泛发育海相中、古生界,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大,但一直未取得勘探突破。通过与上扬子四川盆地类比,最大的差异在于后期构造改造的强度不同。南黄海盆地遭受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致使早期生成的油气被破坏和改造,不利于油气保存... 南黄海广泛发育海相中、古生界,资源量丰富,勘探潜力大,但一直未取得勘探突破。通过与上扬子四川盆地类比,最大的差异在于后期构造改造的强度不同。南黄海盆地遭受多期次强烈的后期改造,致使早期生成的油气被破坏和改造,不利于油气保存,在南黄海区内寻找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带,是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取得油气突破的关键;综合南黄海残留地层分布、石油地质条件、构造变形特征等的研究结果,对南黄海中、古生界最具现实勘探意义的区域进行了优选,认为崂山隆起中南部弱变形区是南黄海中、古生界实现勘探突破最有利区带,下古生界是下一步重点的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潜力 勘探方向 有利区带 石油地质 中、古生界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古生界烃源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估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谭思哲 陈春峰 +2 位作者 徐振中 侯凯文 王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南黄海海域广泛分布了海相古生界,区域地质研究表明,南黄海海相古生界主要发育4套烃源岩层系,分别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泥质烃源岩,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高家边组泥质烃源岩,下二叠统栖霞组灰质烃源岩和上二叠统龙潭-大隆组泥质烃源... 南黄海海域广泛分布了海相古生界,区域地质研究表明,南黄海海相古生界主要发育4套烃源岩层系,分别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泥质烃源岩,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高家边组泥质烃源岩,下二叠统栖霞组灰质烃源岩和上二叠统龙潭-大隆组泥质烃源岩。通过对这4套烃源岩沉积特征及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开展了烃源岩地化特征和生烃潜力的评价。评价结果认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下二叠统栖霞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烃潜力高,为好-最好烃源岩;上二叠统龙潭组、大隆组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高,但有机质组成以陆源有机质为主,为较好烃源岩;奥陶-志留系为一般烃源岩,在此基础上,计算南黄海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量为2.75万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资源潜力 古生界 下扬子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