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albed Methane Enrichment Regularity and Major Control Factors in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outhern Junggar Basin 被引量:2
1
作者 YUAN Yuan SHAN Yansheng +1 位作者 TANG Yue CAO Daiy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85-500,共16页
There are abundant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CBM)resources in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southern Junggar Basin,and the prospects for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promising.To promote t... There are abundant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CBM)resources in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southern Junggar Basin,and the prospects for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promising.To promote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BM resources of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in this area,we studied previous coalfield survey data and CBM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Then,w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as content and methane concentration vs.coal seam thickness,burial depth,coal reservo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and roof and floor lithology.In addition,we briefly discus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CBM accumulation.First,we found that the coal strata of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are relatively simple in structure,and the coal seam has a large thickness and burial depth,as well as moderately good roof and floor conditions.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conducive to the enrichment and a high yield of CBM.We believe that the preservation of CBM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structure,burial depth,an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Furthermore,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ults,the coal seam of the Xishanyao Formation in the synclinal shaft and buried at depths of 700-1000 m should be the first considered for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ed methane enrichment REGULARITY MAJOR control factors Xishanyao Formation western area of the southern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ulti-level detachments and identification of deep-seated anticline
2
作者 CHEN Zhuxin LEI Yongliang +2 位作者 HU Ying WANG Lining YANG G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2期281-289,共9页
Based on forward modeling of detachment fold,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 to analyze multi-level detachment structures and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deep-seated anticlines using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The st... Based on forward modeling of detachment fold,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 to analyze multi-level detachment structures and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deep-seated anticlines using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The steps include the conversion of the time-migrated seismic image into depth domain image using a constant velocity field,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pth seismic image, measurement of each structural relief area and each height above reference level, plotting of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chart with piecewise fitting etc. The area-depth correlation can help the division of structural sequences, the definition of detachment level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ectonic shortening,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deep-seated structure. The segment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is a feature of multi-level detachment structures, while little or no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area and height is an indicator of non-deformation or pseudo-anticline. Regardless of the uncertainty of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the segment slopes will correspond to the differential shortenings of multi-level detachments,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adjacent segments will give the height of detachment surface above reference level and then help define the detachment level in original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This method can make use of time-domain seismic data to determine the geologic structure of complicated structure areas and assess risks of deep exploration targets. 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southern Junggar and eastern Sichua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EVEL detachments ANTICLINE time-domain seismic section area-height relationship COMPLICATED structure southern junggar basin eastern SICHUAN FOLD belt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硫磺沟地区头屯河组沉积特征及其铀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琪 吴柏林 +4 位作者 周玉 杨佐怀 王苗 张效瑞 林周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5-654,共20页
为了准确客观评价准噶尔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潜力和成矿远景,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调研,钻井和测井等资料分析,对盆地南缘各地层进行分析,探究准南砂岩型铀矿的沉积与分布规律,重点对硫磺沟地区中侏... 为了准确客观评价准噶尔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潜力和成矿远景,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调研,钻井和测井等资料分析,对盆地南缘各地层进行分析,探究准南砂岩型铀矿的沉积与分布规律,重点对硫磺沟地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_(2)t)进行研究,建立等时地层桥架,分析头屯河组沉积期的物源方向、砂体厚度、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系,明确头屯河组的空间展布及主砂体发育特征。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已知的准南铀矿化分布和头屯河组岩相岩性地球化学性质综合分析,认为:硫磺沟地区头屯河组可细分为下段下亚段(J_(2)t^(1-1))、下段上亚段(J_(2)t^(1-2))、上段下亚段(J_(2)t^(2-1))和上段上亚段(J_(2)t 2-2),自下而上为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体系,其中下段下亚段的大型辫状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成矿层位,其次上段下亚段(J_(2)t^(2-1))也是潜在的找矿层位;砂体沿NWW向展布,往NE向逐渐变薄,与主体矿化趋势方向一致,目的层物源主要来自于该区的西南方向;矿化受盆地后期改造及油气保护作用明显,剥蚀程度中等;铀矿化受新构造运动的断褶带的背斜构造核部两翼地层控制。因此,准南硫磺沟地区头屯河组具备有利的砂岩铀矿的成矿和找矿条件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准噶尔盆地南缘 头屯河组 成矿远景 沉积 硫磺沟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部农区野生饲用植物资源研究
4
作者 陈威 王超 +2 位作者 潘成南 吴星月 阎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南部农区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了该区域野生饲用植物的科属组成及其生活型和生态型特点,并对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饲用植物34科145属214种,优势科有禾本科(38属71种)、藜科(18属22...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南部农区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了该区域野生饲用植物的科属组成及其生活型和生态型特点,并对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饲用植物34科145属214种,优势科有禾本科(38属71种)、藜科(18属22种)、菊科(15属21种)、豆科(14属19种)、苋科(8属11种)、十字花科(8属10种);生活型植物以草本植物(1~2年生124种,多年生62种)为主,占86.92%,木本植物有28种,占13.08%;生态型植物以中生为主(183种)。依据适口性可将该区野生饲用植物划分为优、良、中、低4个等级,其中优等95种、良等77种、中等36种、低等6种。营养成分丰富且适口性较好的饲用植物主要集中在禾本科(21种)、豆科(17种)和藜科(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饲用植物 组成 饲用等级 营养成分 准噶尔盆地南部农区
下载PDF
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的速度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阿力甫江·热合木吐力 潘龙 +3 位作者 李献民 林娟 马晶晶 窦强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4,共6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表起伏剧烈,表层与深层地质结构不能满足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假设条件,成像效果不理想,地震解释深度与钻井实测深度误差较大。为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处理质量,利用双平方根算子速度建模的优势,探索了一种基于起伏基...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表起伏剧烈,表层与深层地质结构不能满足常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假设条件,成像效果不理想,地震解释深度与钻井实测深度误差较大。为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处理质量,利用双平方根算子速度建模的优势,探索了一种基于起伏基准面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减小了共中心点道集水平基准面校正对波场产生的畸变,为叠前偏移提供了接近真实观测面的速度场,实现了时间域与深度域基准面的有效统一。新方法地震资料处理效果好,偏移成像归位准确,聚焦性好,测井与地震的深度误差明显降低,可供类似复杂山地地震资料处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南缘 偏移成像 双平方根算子 基准面 复杂山地 速度建模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沉积相演化与盆地格局 被引量:92
6
作者 方世虎 郭召杰 +4 位作者 宋岩 吴朝东 张志诚 王美娜 范瑞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7-356,共10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在早、中侏罗世,沉积相逐渐从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为主过渡到以河流—湖泊相为主,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其中三工河组沉积时期盆地沉积范围达到最大,西山窑组沼泽相发育,车排子—莫索湾凸起自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开始构成相对高地并遭受部分剥蚀。早、中侏罗世的盆地边界至少位于后峡以南附近,此时不存在地理分割明显的天山山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相从辫状河—滨浅湖相为主迅速演变为以辫状河—冲积扇相为主。在此期间盆地边界明显向北迁移,天山山脉明显隆升并造就天山南北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博格达山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纪 沉积相 天山 盆地格局 侏罗纪盆地 相演化 中侏罗世 早白垩世早期 西山窑组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 被引量:48
7
作者 李勇 曹代勇 +3 位作者 魏迎春 王安民 张强 吴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72-1482,共11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气体富集和主控因素认识不足,制约了开发。基于对准南地区构造、沉积、水文、物性和含气量分布的精细解剖,总结了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准南煤系主要发育在天山山前断褶... 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中低煤阶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气体富集和主控因素认识不足,制约了开发。基于对准南地区构造、沉积、水文、物性和含气量分布的精细解剖,总结了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准南煤系主要发育在天山山前断褶带,EW向断层和背斜密集;煤系沉积以冲积扇和河流相为主,煤层层数多且与砂岩叠置发育;煤层倾角大(部分地区大于50°),风氧化带深延(大于400~600 m);构造切割作用明显,多个水文地质单元发育;煤岩孔径较大,孔隙连通性好。针对研究区"深部低煤阶、急倾厚煤层、多层砂煤组、构造断煤区"的特点,提出了符合东部阜康等地区"急倾斜煤层自吸附-水力封堵型",中部构造密集区"断冲褶皱带多煤层压力封闭型",和西部大埋深地区"构造-岩性圈闭煤系多源气混合型"富集成藏模式。在煤层气开发中应优选相对构造高点和缓倾斜,并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稳定过渡带。多层次模糊评价表明东部四工河—乌鲁木齐河区段的煤层气资源、储层和保存条件均相对有利,可优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低煤阶煤层气 深煤层 富集成藏 开发有利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山窑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姜科庆 田继军 +2 位作者 汪立今 彭雪峰 王威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4-1212,共9页
在对大量钻孔资料、测井资料、野外露头及古生物化石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山窑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识别出SQ1和SQ2两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地层叠置样式、沉积旋回特征细分为6个... 在对大量钻孔资料、测井资料、野外露头及古生物化石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山窑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共识别出SQ1和SQ2两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地层叠置样式、沉积旋回特征细分为6个体系域。通过沉积基础图件、沉积环境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西山窑组沉积演化特征:SQ1层序中,河控三角洲发育,在湖缘及泛滥平原区形成稳定的泥炭沼泽,且聚煤作用时间长,强度大,分布广,形成了稳定的厚煤层;SQ2层序中,由于构造变动频繁,后期剥蚀严重,导致聚煤作用逐渐减弱。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西山窑组的沉积环境特征和煤层聚集规律的分析为下一步的煤炭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西山窑组 沉积特征 聚煤规律
下载PDF
盆地内大面积砂体分布的一种成因机理——干旱气候下季节性河流沉积 被引量:22
9
作者 高志勇 周川闽 +3 位作者 冯佳睿 崔京钢 郭美丽 吴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7-438,共12页
我国西部新疆地区侏罗系—下白垩统大面积、厚层状砂岩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大面积厚层状砂体及泥岩红层沉积的成因机理受到长期关注。结合现今准噶尔南缘多条季节性河流的沉积体系、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并对比郝家沟—头屯河剖面、玛... 我国西部新疆地区侏罗系—下白垩统大面积、厚层状砂岩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大面积厚层状砂体及泥岩红层沉积的成因机理受到长期关注。结合现今准噶尔南缘多条季节性河流的沉积体系、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并对比郝家沟—头屯河剖面、玛纳斯河剖面上侏罗统齐古组、喀拉扎组的岩相组合、岩石颜色、砂泥岩沉积构造、沉积序列与古环境分析,认为干旱气候下头屯河组上部—喀拉扎组的季节性曲流河—季节性辫状河沉积是上侏罗统大面积厚层状砂砾岩体及厚层状泥岩红层沉积的重要成因机理,进而建立了季节性河流的砂体构型和成因模式。准噶尔盆地南缘季节性河流沉积砂体构型和成因模式的建立,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古代季节性河流沉积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砂体 干旱气候 季节性河流 砂体构型 准噶尔南缘 中上侏罗统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怡然 吴天琦 +6 位作者 田继军 杨曙光 王长江 张国庆 韦波 李乐 樊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8-297,共10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泥页岩分布情况、厚度、面积、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矿物岩石成分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二叠系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以及石炭系是页岩气发育的...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泥页岩分布情况、厚度、面积、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矿物岩石成分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二叠系芦草沟组、红雁池组以及石炭系是页岩气发育的有利层位。经过对有利层位的页岩气富集条件分析,并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等值线、泥岩厚度等值线和总有机碳含量(TOC)等值线进行叠加的分析方法,最终确定霍玛吐背斜带西北缘、沙湾凹陷和莫南凸起三者过渡区域的侏罗纪地层,阜康凹陷与阜康断裂带过渡区域的侏罗纪地层,柴窝堡坳陷达坂城凹陷和永丰凹陷二叠纪地层埋藏较浅处,以及齐古断褶带石炭纪地层埋藏较浅处等4处为页岩的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准噶尔盆地南缘 形成条件 有利发育区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多滑脱构造分析及深层背斜判识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竹新 雷永良 +2 位作者 胡英 王丽宁 杨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基于滑脱褶皱正演模型的分析,提出在时间域地震剖面中开展多滑脱构造分析和深层背斜真实性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均匀速度场对时间偏移地震剖面进行时深转换、对获得的伪深度域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和测量、利用测量的构造起伏面积和深度... 基于滑脱褶皱正演模型的分析,提出在时间域地震剖面中开展多滑脱构造分析和深层背斜真实性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均匀速度场对时间偏移地震剖面进行时深转换、对获得的伪深度域剖面进行构造解释和测量、利用测量的构造起伏面积和深度开展分段相关关系分析。基于构造起伏面积-深度相关关系可开展构造层划分、滑脱面和构造缩短量厘定以及深层构造真假判识。构造起伏面积-深度的分段性是多滑脱构造的典型特征,而面积-深度的线性不相关可指示地层未褶皱变形或存在假背斜构造。在不考虑面积-深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分段的斜率可指示各滑脱构造层的差异缩短量;相邻分段的交点指示了滑脱面与参考面的间距,进而厘定原始时间域剖面中的滑脱面位置。该方法的提出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利用时间域地震资料、明确复杂构造区的地质结构和评估深层勘探目标风险等,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川东褶皱带应用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滑脱构造 背斜 时间域地震剖面 面积-深度法 复杂构造区 准噶尔盆地南缘 川东褶皱带中图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7
12
作者 耿英英 刘章月 +1 位作者 黄少华 何中波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为了进一步拓展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找矿空间,文章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地区的最新勘查进展,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蚀源区铀源条件、古气候环境及有利沉积建造、有利目标层位砂体及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砂岩型铀... 为了进一步拓展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找矿空间,文章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地区的最新勘查进展,从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蚀源区铀源条件、古气候环境及有利沉积建造、有利目标层位砂体及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研究认为:北天山的富铀地质体和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底部砾岩层为该区铀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形成于温暖潮湿气候的含煤碎屑岩建造,为铀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容矿空间;构造掀斜为含铀含氧水的渗入改造提供了构造条件,也为大规模的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最后提出在头屯河地区强构造变形区寻找第二成矿斜坡带的找矿新思路,将找矿方向从不利于保矿的山前褶皱冲断带转移至第一排构造带末端的单斜区,主要的找矿目标层位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和下白垩统清水河组,找矿类型为古层间氧化带型叠加油气-潜水氧化型和潜水氧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南缘 砂岩型铀矿 头屯河地区 成矿环境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部四棵树河地区新近系龟壳状结构石膏脉的发现及成因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晓东 杨少春 +3 位作者 向奎 刘金华 张世奇 魏晓晴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原生的石膏脉通常呈层、片状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南部四棵树河地区野外地质考察中发现有龟壳状结构的石膏脉晶体。通过对周边地区露头实测、探勘、取样及盆地腹部钻井取心资料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龟壳状结构石膏脉形成的古环境背景... 原生的石膏脉通常呈层、片状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南部四棵树河地区野外地质考察中发现有龟壳状结构的石膏脉晶体。通过对周边地区露头实测、探勘、取样及盆地腹部钻井取心资料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龟壳状结构石膏脉形成的古环境背景、盆内沉积证据、龟裂成因和充填石膏成因进行系统研究。准噶尔盆地在三叠—新近纪为内陆浅水湖盆沉积,南部山前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受湖平面升降及构造综合控制。研究区发育大量红层沉积,盆地岩石的"先成岩、后胶结"为龟壳状结构石膏脉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综合认为,龟壳状结构石膏脉的形成可能是经"两期盐湖、四个阶段"的作用而成,主要分为一期盐湖作用的原始状态阶段和龟裂状态阶段、二期盐湖作用的龟裂注溶盐水状态和龟裂充填石膏状态。龟壳状结构石膏脉的发现可推测盆地腹部存在天然储层裂缝改造区,为预测有利区带提供地质依据,并对中国西北地区新近纪干旱沉积环境指示具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部 四棵树河地区 新近系 龟壳状结构 龟裂 石膏脉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中侏罗统层序地层格架与聚煤规律 被引量:35
14
作者 田继军 杨曙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4,共7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基于对勘探资料以及古生物、地表露头剖面等的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中侏罗统划分为5个3级层序,并以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下—中侏... 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基于对勘探资料以及古生物、地表露头剖面等的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中侏罗统划分为5个3级层序,并以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下—中侏罗统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下—中侏罗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沼泽等主要相类型,系统分析了沉积相的构成、演化与分布规律,明确了经典层序格架下的聚煤作用特征。认为层序构型控制了煤层的垂向分布,煤层主要发育在低位末期和高位初期,沉积环境控制了煤层的横向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侏罗系 层序 沉积 聚煤规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无灌溉造林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启民 刘康 +4 位作者 武卫疆 朱玉伟 王永红 褚奋飞 李剑凌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奇台县沙区典型样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南缘无灌溉造林区土壤水分呈规律性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春季冰雪融水是土壤水分的重要补给阶段,对土壤垂直分布影响较大,其他季节降雨少且雨量小...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奇台县沙区典型样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南缘无灌溉造林区土壤水分呈规律性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春季冰雪融水是土壤水分的重要补给阶段,对土壤垂直分布影响较大,其他季节降雨少且雨量小,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主要集中于地表30 cm的范围。另外,不同部位不同坡向的含水量及变化程度也不同,背风坡明显好于迎风坡,因此,可根据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地进行无灌溉植被恢复,现有的调查研究工作也证明植被可自然恢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无灌溉造林地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准南东湾背斜构造解析与变形时间厘定
16
作者 李静 梁则亮 +3 位作者 庞志超 冀冬生 欧亚平 高遥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51-355,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获得重要发现,深层隐伏褶皱备受关注,构造变形时间和期次对勘探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剖面,精细刻画东湾隐伏背斜几何形态,确定东湾背斜为滑脱褶皱。通过面积-深度方法计算确认,东湾背斜形成于古...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获得重要发现,深层隐伏褶皱备受关注,构造变形时间和期次对勘探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剖面,精细刻画东湾隐伏背斜几何形态,确定东湾背斜为滑脱褶皱。通过面积-深度方法计算确认,东湾背斜形成于古近纪安集海河期,构造缩短量约475~1239 m,滑脱层深度约9 km。东湾背斜被晚期霍玛吐断层削顶,断层位移量约8.4~11 km。霍玛吐断层始于晚中新世,为一条地震活动断层。研究表明东湾背斜经历两期构造,背斜形成于古近纪,与准南侏罗系烃源岩生排烃时间匹配,有利于油气充注,成藏条件极为有利。霍玛吐断层是晚期活动断层,不利于油气保存。东湾背斜位于霍玛吐断层下盘,未受到霍玛吐断层破坏,油气保存条件良好。构造定量分析得到东湾背斜精确的变形数据,对准南油气勘探尤为重要,同时丰富了准南山前构造研究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东湾背斜 缩短量 变形时间 面积-深度方法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夏盐南部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伟 方石 +4 位作者 路建国 张永波 刘明杨 谭建华 相加林 《世界地质》 CAS 2018年第2期507-517,共11页
利用岩性、测井曲线、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储层反演,揭示了夏盐南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各砂组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湖泊、扇三角洲和重力流;物源主要来自研究区北部和东部两个方向;研究区东部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中西部地区发育重力流;其中,三工... 利用岩性、测井曲线、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储层反演,揭示了夏盐南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各砂组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湖泊、扇三角洲和重力流;物源主要来自研究区北部和东部两个方向;研究区东部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中西部地区发育重力流;其中,三工河组二段上部和三工河组三段半深湖相对发育,三工河组一段上部重力流最发育;三工河组二段下部滨浅湖相对发育。整体上水体由深变浅再变深与该时期气候演化耦合,且气候是研究区沉积演化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夏盐南部 三工河组 沉积相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复杂山前带构造建模技术探讨——以准南阿什里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学良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585-589,共5页
山前带构造变形强烈,地表条件复杂,受地质、地表条件影响,地震剖面反射不清,构造解释困难。文中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地震等基础资料,建立了准南山前带阿什里地区多个初始构造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运用平衡剖面技... 山前带构造变形强烈,地表条件复杂,受地质、地表条件影响,地震剖面反射不清,构造解释困难。文中充分利用野外露头、地震等基础资料,建立了准南山前带阿什里地区多个初始构造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运用平衡剖面技术验证,最终确立了相对合理的构造地质模型,并将构造样式划分为逆掩推覆带、山前变形带和前缘变形带。其中山前变形带又可分为上、下2个构造层,上构造层为侏罗系组成的宽缓背斜构造,下构造层为三叠系和二叠系组成的早期冲断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前带 构造建模 平衡剖面 构造样式 准南阿什里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上乌尔禾组储集层伤害机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伟 沈秀伦 +4 位作者 寇根 魏云 蒋官澄 杨丽丽 张远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地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砾岩储集层岩心极易泡散,不易评价破胶压裂液对储集层的伤害,无法确定造成储集层伤害的主控因素。应用X射线显微CT技术对岩心样品进行连续扫描,重建岩心三维孔隙变化;应用球棍模型和阈值分割...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地区二叠系上乌尔禾组砾岩储集层岩心极易泡散,不易评价破胶压裂液对储集层的伤害,无法确定造成储集层伤害的主控因素。应用X射线显微CT技术对岩心样品进行连续扫描,重建岩心三维孔隙变化;应用球棍模型和阈值分割法,表征岩心不同截面上的孔隙变化。结果表明,储集层被破胶压裂液伤害后,平均孔隙半径减小了42.1%,平均喉道半径减小了32.7%,平均喉道长度减小了19.1%,平均孔喉比减小了45.3%,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降低了7.7%和33.8%,岩心在破胶压裂液驱替伤害后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降低,渗透率变化较大。破胶压裂液与储集层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储集层伤害的主要原因,而黏土矿物中的蒙脱石水化膨胀、微粒运移等是造成储集层伤害的具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玛南地区 玛湖1井区 上乌尔禾组 砾岩 破胶压裂液 储集层伤害 黏土矿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地区煤层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彭文利 薛冽 +2 位作者 马效杰 蔡义峰 张塞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地区现有的煤炭勘察资料、油气探井资料、地震资料和煤岩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中下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和八道湾组(J1b)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气性、成藏条件等。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地区... 依据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地区现有的煤炭勘察资料、油气探井资料、地震资料和煤岩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中下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和八道湾组(J1b)煤层分布特征、煤质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气性、成藏条件等。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地区侏罗系煤层层数多(6~12层)、厚度大(10~60 m)、分布稳定,煤质较好(镜质组含量>50%),演化程度较高(Ro>0.65%),煤储层物性好,吸附性能较好;煤层气成藏条件较好、资源丰富,埋深2000 m以浅煤层气总资源量约为3711.1×10^8 m^3,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研究区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值得作为有利的煤层气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齐古地区 煤层气 储层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