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环境视野下南方湿热地区高密度小学校园布局比较分析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应小宇 沈丽颖 +5 位作者 韩鑫裕 高婧 秦小颖 陈佳卉 皇甫凡雨 王虹宇 《华中建筑》 2023年第5期51-57,共7页
针对深圳高密度城区的学位紧缺问题,在“新校园”模式改革与探索背景下,经济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使得中小学的建设模式发生改变,建筑布局的集约化对校园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深圳近四年高密度小学设计实践的研究,依据深圳设计规范与提... 针对深圳高密度城区的学位紧缺问题,在“新校园”模式改革与探索背景下,经济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使得中小学的建设模式发生改变,建筑布局的集约化对校园风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深圳近四年高密度小学设计实践的研究,依据深圳设计规范与提升指引,结合南方湿热地区气候特征,归纳演绎出34种高密度小学典型布局模式,进行风环境模拟,得到不同模式下总图布局与平均风速比、风速离散度、风舒适面积比的关系,进而分析不同总图布局与校园风环境性能的相关性规律,为风环境视野下的南方湿热地区高密度小学设计提供方法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校园 风环境 南方湿热地区 总图布局 新校园行动计划
下载PDF
南方湿润地区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宁博 李奇临 +4 位作者 李艳灵 吴宗俊 方佩 宋培 李仁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3-700,共8页
为筛选适于模拟中国南方湿润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经验模型,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4个区域,选用36个辐射站点逐日数据(1994—2016年),采用最小二乘算法优化3种基于温度模型(T_(1),T_(2)和T_(3)模型)、3种基于日照时数... 为筛选适于模拟中国南方湿润地区太阳总辐射的经验模型,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4个区域,选用36个辐射站点逐日数据(1994—2016年),采用最小二乘算法优化3种基于温度模型(T_(1),T_(2)和T_(3)模型)、3种基于日照时数模型(N_(1),N_(2)和N_(3)模型)和2种混合模型(M_(1)和M_(2)模型)的经验参数,并在日、月和年尺度上评价各模型在4个分区的精度.结果表明:在日、月和年尺度上,日照时数模型精度最高,其次为混合模型,温度模型精度最低,日尺度R^(2)分别为0.847~0.898,0.654~0.904和0.435~0.687,月尺度R^(2)分别为0.529~0.857,0.368~0.858和0.334~0.766,年尺度RE为-1.78%~21.86%,-32.88%~24.14%和-37.54%~72.36%;日照时数模型中,N_(2)和N_(3)模型精度最高;混合模型中,M_(2)模型精度最高.因此,N_(2)和N_(3)模型在南方湿润地区模拟效果最好,该研究可为气象资料有限条件下精确计算南方地区太阳总辐射R_(s)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南方湿润地区 温度模型 日照时数模型 混合模型
下载PDF
秦岭南北地区绝对湿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潜在蒸发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冲 穆兴民 +5 位作者 马文勇 于新洋 刘宪锋 李建国 刘思洁 王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基于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利用绝对湿度计算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大气绝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量,并进一步分析了绝对湿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潜在蒸发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秦岭... 基于秦岭南北地区1960—201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利用绝对湿度计算公式和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大气绝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量,并进一步分析了绝对湿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潜在蒸发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地区绝对湿度由南向北顺次递减,具有较好的海拔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季节平均湿度以夏季为最大,冬季最小。(2)近52年绝对湿度除巴巫谷地表现出不显著下降趋势外,其它子区均呈现出增加趋势。1986年和1998年是湿度变化的转折点,1960—1986年以微弱下降为主,此后直至1998年震荡上升,1998年以后呈下降趋势。(3)年尺度和春、秋两季,除巴巫谷地外,湿度和潜在蒸发量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夏季和冬季,除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不显著正相关以外,其它区域也均为负相关。年度和春、秋两季两个指标负相关的紧密程度随着区域的南移而逐渐减弱。1960—2011年间,年度和季节尺度潜在蒸发和绝对湿度呈反向变化趋势;而在1960—1989年间,两者同向变化;1990—2011年间,年度和春、冬两季潜在蒸发上升,而同期的绝对湿度则是先上升再下降。(4)实际蒸发量的增加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湿度)增加,反过来抑制了水面蒸发(潜在蒸发量)。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和巴巫谷地部分地区绝对湿度和潜在蒸发量为互补关系,由北向南随着水分限制作用的不断减弱两者逐渐转化为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北 绝对湿度 时空变化 潜在蒸发量 互补关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秦岭南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Ⅰ)——近52年秦岭南北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蒋冲 王飞 +1 位作者 穆兴民 李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56-63,共8页
根据秦岭南北54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日数据,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的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采用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气温、降水、潜在蒸散和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其... 根据秦岭南北54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日数据,利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的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采用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气温、降水、潜在蒸散和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多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逐步上升,1993年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1993年以前秦岭以南地区降温更明显,1994年起绝大部分站点气温显著(P<0.01)上升,秦岭南北无明显差异;2)多年平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1995年以前各区降水量均表现出下降趋势,秦岭以北地区降水量下降更明显,1995年以后70%以上站点降水量增多,秦岭以北地区有变干趋势,秦岭南坡微弱变湿,其余地区整体升降趋势不明显;3)潜在蒸散量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各子区蒸散量呈现较为一致的下降趋势(P<0.05),但无明显转折点,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相对于秦岭以北蒸散量下降更明显;4)湿润指数由南向北递减,秦岭以北地区以暖干化为主,而秦岭以南以暖湿化为主,季节尺度上,4个子区表现出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春季和秋季绝大部分站点的湿润指数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则以上升趋势为主;5)湿润指数与日照时数、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蒸散量呈显著水平(P<0.01)的负相关关系,与最低气温和风速相关关系不显著,降水量和空气湿度的增加会对湿润状况的改善起到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潜在蒸散量 湿润指数 秦岭南北
下载PDF
1955-2012年南北疆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趋势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何毅 杨太保 +2 位作者 陈杰 冀琴 徐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利用新疆境内的12个国家标准气象站1955—2012年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数据,通过气候趋势分析、气候突变分析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近60a来南北疆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60a来南北疆的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以北疆增温幅度较... 利用新疆境内的12个国家标准气象站1955—2012年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数据,通过气候趋势分析、气候突变分析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近60a来南北疆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60a来南北疆的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以北疆增温幅度较南疆明显;不同温度指标的增幅大小排列为:年平均最低温度(Tmin)>年平均温度(Tmean)>年平均最高温度(Tmax);2)南北疆的年平均温度(Tmean)、年平均最高温度(Tmax)、年平均最低温度(Tmin)均有突变发生。其中,北疆的突变时间均在1987—1989年,南疆的突变时间均在1993—1994;3)南北疆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如气温变化明显,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北疆降水量变化相对稳定,而南疆呈增加趋势;南疆的年均降水量在1981年发生突变;而北疆的正反序列曲线均未超过95%置信度线,未出现突变点;4)北疆年均相对湿度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而南疆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南北疆相对湿度总体经历了"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从全区来看,进入21世纪南北疆相对湿度均急剧减少;5)Morlet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南北疆的气温均存在4a和8a的明显周期,降水量、相对湿度均存在3a,6a和16a左右的周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和降水 相对湿度 MORLET小波分析 南北疆
下载PDF
闽南温湿气候的花菇栽培研究
6
作者 吴政声 吴秀美 +1 位作者 吴奋勤 林付师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9-91,104,共4页
分析、研究花菇生产的三要素———菌株、温度和湿度 .针对闽南温暖潮湿的不利条件 ,筛选高产和花菇率较高的优良菌株 ,辅以合适的生产季节和严格选择生产场地 ,科学地进行出菇管理 ,对北纬 2 7度以南的闽南地区花菇栽培的难题提供了解... 分析、研究花菇生产的三要素———菌株、温度和湿度 .针对闽南温暖潮湿的不利条件 ,筛选高产和花菇率较高的优良菌株 ,辅以合适的生产季节和严格选择生产场地 ,科学地进行出菇管理 ,对北纬 2 7度以南的闽南地区花菇栽培的难题提供了解决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温湿气候 花菇 人工栽培 菌株 温度 湿度 生产场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