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储气能力”建设的技术基础与发展思考
1
作者 胡勇 王梦雨 +3 位作者 罗瑜 李隆新 彭先 赵梓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为保障国家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2019年国家能源局启动了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级“气大庆”的建设项目,将四川盆地天然气储气调峰和战略应急保供能力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安全高度。此外,中国石油在“十四五”期间确立了打造“西南储气中... 为保障国家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2019年国家能源局启动了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级“气大庆”的建设项目,将四川盆地天然气储气调峰和战略应急保供能力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安全高度。此外,中国石油在“十四五”期间确立了打造“西南储气中心”的战略目标,积极攻关各项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库技术难题,已初步形成“西南储气中心”建设格局。为此,在分析四川盆地建设储气库面临的挑战基础上,系统梳理总结了中国石油近17年在四川盆地的发展规划、建设现状、技术进展等方面的成果,并对打造“中国西南储气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且拥有与全国天然气管网互连互通的完善管网设施,能够为盆地储气库建设提供坚实基础;(2)提出了复杂盆地气藏的“十指标”选址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储气库库址优选技术;(3)形成了储气库建库运行七大特色技术,健全了碳酸盐岩气藏建库主体技术系列;(4)构建了国内首个储气库地质体、井、地面完整性管理评价技术体系,保障了储气库安全稳定运行。结论认为,为支撑国家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级“气大庆”建设,提出了“中国西南储气能力”建设的概念,其核心是以中国石油初步建成的企业级“西南储气中心”为基础,走出单一油公司储气库建设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协调、跨企业的储气库协同共建共享共营机制,全面推动四川盆地整体储气能力建设,保障国家天然气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储气能力 四川盆地 地下储气库 复杂气藏条件 选址 完整性管理
下载PDF
川西南峨眉山玄武岩中蚀变绿泥石的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任杰 郗爱华 +5 位作者 郑江 武浩宇 李亚 成炼 葛玉辉 姜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7-889,共13页
在火山岩和碎屑岩储层中普遍发育大量绿泥石,影响着物性。为查明火山岩中蚀变绿泥石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本次工作选取川西南峨眉山典型剖面、ZG1井、ZG2井以及YT1井等系列玄武岩样品进行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结... 在火山岩和碎屑岩储层中普遍发育大量绿泥石,影响着物性。为查明火山岩中蚀变绿泥石的成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本次工作选取川西南峨眉山典型剖面、ZG1井、ZG2井以及YT1井等系列玄武岩样品进行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中绿泥石大致可分为显晶质、隐晶质和微晶3种结晶类型,总体上属于富铁种属的铁斜绿泥石(辉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形成于富铁的还原环境;隐晶质与微晶和显晶质绿泥石分别受到岩浆期后热液和来自深部的多期次构造热液叠加蚀变的控制,形成主要表现为Fe^(2+)对Mg^(2+)的成分置换,反映流体具有从碱性向弱酸性-中酸性过渡的变化规律。绿泥石的形成过程对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影响具有双重作用:岩浆期后热液的充填结晶充填减少了火山岩原生孔隙并降低储层物性,对火山岩储层起到破坏性作用;多期次构造热液的溶蚀迁移沉淀则产生了新的微孔,对火山岩储层起到建设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微区成分分析 峨眉山玄武岩 火山岩储层 川西南地区
下载PDF
川西南支格阿鲁“牛牛”音乐调查研究
3
作者 俄木沙马 曲木子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牛牛”是川西南彝族音乐中的一种唱腔,常在婚嫁、集会、节庆等场合由民间艺人或“斯摩”(说唱大师)专门唱述,唱述内容有创世纪、英雄史诗、民族史、家族史和婚嫁歌等,“牛牛”音乐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因此,从川西南支格阿鲁“牛... “牛牛”是川西南彝族音乐中的一种唱腔,常在婚嫁、集会、节庆等场合由民间艺人或“斯摩”(说唱大师)专门唱述,唱述内容有创世纪、英雄史诗、民族史、家族史和婚嫁歌等,“牛牛”音乐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因此,从川西南支格阿鲁“牛牛”音乐的本体特点和传唱视角出发,运用文献和音乐材料,探求支格阿鲁“牛牛”音乐的基本内容、曲式特点、演述方法和社会作用,初步构建彝语北部方言区“牛牛”音乐的理论探究模式和基本方法,这对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有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支格阿鲁 牛牛音乐
下载PDF
Seismic mo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s in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
4
作者 雷建成 高孟潭 俞言祥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7年第5期532-543,共12页
The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 is divided into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and Sichuan Basin region (SCBR) according to tectonic backgrounds and seismic damage distribution features. 96 modem destructive earthqu... The Sichuan and adjacent areas is divided into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and Sichuan Basin region (SCBR) according to tectonic backgrounds and seismic damage distribution features. 96 modem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n SWCR and 40 in SCBR are gathered respectively. All their magnitude parameters are check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 relations between epicentral intensity and magnitude as well as relation between sensible radius and magnitude, the near and far field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features are represented and controlled. And then the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 along major axis, minor axis and mean axis are established separately. The system-atic deviations of surface wave magnitude between China seismograph network and U.S. seismograph network are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By making use of the new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bedrock horizontal grou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in west U.S.,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 of bedrock horizontal grou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 trum in SWCR and SCBR are digital transformed based on the attenuation model considering acceleration saturation of distance and magnitude in near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China region (SWCR) sichuan Basin region (SCBR) seismic intensity ground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下载PDF
川西南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秋燕 张茜 +5 位作者 曹孟会 陶宇蝶 周敏 黄海泉 瞿素萍 黄美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1,82,F0003,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对川西南5个地区(峨眉山市、洪雅县、宝兴县、盐源县和盐边县)凤仙花属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在对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收集凤仙花属植物22种,分布在... 本研究通过对川西南5个地区(峨眉山市、洪雅县、宝兴县、盐源县和盐边县)凤仙花属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在对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收集凤仙花属植物22种,分布在海拔700~2 600 m地区,其中大多数分布于海拔1 400~2 600 m地区,占本次调查总数的68.0%;且多生长在山间路旁、草丛、林下湿地等湿度相对较大的地方;株高20~140 cm;花色有白色、紫色、黄色、粉色等,以黄色为主,占本次调查总数的54.0%;叶长1.85~14.95 cm,叶宽1.32~4.64 cm,叶面积2.55~33.79 cm~2;种子直径1.87~5.00 mm,千粒重0.840~8.578 g;综合分析,可将22种凤仙花分为3个等级:Ⅰ级(>3.5分)有9种,可优先大面积开发应用,Ⅱ级(3.0~3.5分)有3种,可适度推广应用,Ⅲ级(<3.0分)有10种,可小范围或暂不开发应用。综上所述,川西南地区凤仙花属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花形奇特、花色丰富艳丽、观赏价值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凤仙花属植物 地理分布 形态特征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川西南森林可燃物分布调研及潜在火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春 向冬 +3 位作者 郭瀚文 孔林毅 高云骥 马阿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6,共9页
以川西南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了凉山州木里县6种植被类型不同层次的可燃物特征和空间分布,运用BehavePlus软件模拟探究不同燃烧条件下潜在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燃料床厚度较低,林下层无灌木和草本的林分可燃物模型无法形... 以川西南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了凉山州木里县6种植被类型不同层次的可燃物特征和空间分布,运用BehavePlus软件模拟探究不同燃烧条件下潜在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燃料床厚度较低,林下层无灌木和草本的林分可燃物模型无法形成稳定蔓延的地表火,而林下覆盖有灌木层或草本层的林分模型可燃物垂直分布连续性较好,可形成高强度地表火,同时能形成稳定燃烧的遍燃型树冠火。地表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高度、树冠火转化率等潜在火行为均随风速和坡度增加而增加,且增长幅度与燃料床厚度和高度相关,树冠火蔓延速度随风速增加大体呈指数型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可燃物模型 川西南森林 潜在火行为 BehavePlus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二叠系变形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
7
作者 许晨昊 陈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6-58,共3页
1研究区域地质概况1.1研究区构造位置概况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的西缘,其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碰撞聚合密切相关,是在印支期至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在上扬子区长时期的、时强时弱的、此起彼伏的和愈来... 1研究区域地质概况1.1研究区构造位置概况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的西缘,其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碰撞聚合密切相关,是在印支期至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在上扬子区长时期的、时强时弱的、此起彼伏的和愈来愈强的挤压作用下形成的(郭正吾等,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大兴场构造 构造演化 三维构造建模
下载PDF
川西南云南松林可燃物载量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鲜明睿 党巍 +2 位作者 代斌 刘波 林国刘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69,共6页
研究川西南云南松林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区域森林可燃物估算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布设的669个样地的可燃物调查数据,选择多种函数进行建模并评价其拟合效果,对不同类型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 研究川西南云南松林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区域森林可燃物估算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布设的669个样地的可燃物调查数据,选择多种函数进行建模并评价其拟合效果,对不同类型可燃物载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松样地的可燃物总载量均值为75.50 t/hm^(2),最小的为人工低郁闭度幼龄林,最大的为天然高郁闭度成过熟林。2)可燃物载量中,占比最大的是乔木层,其次为枯落物层,占比最小的是草本层。3)通过模型运算表明:通过乔木层可燃物载量能较好地估算林分可燃物载量;5种模型中,以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4)与可燃物载量相关性较高的影响因子有林分断面积、平均胸径、郁闭度、林分密度和坡位。川西南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介于5~10 t/hm^(2)之间,存在较大的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应当加强对枯落物的定期清理以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可燃物载量 影响因子 川西南
下载PDF
川西南段大邑地区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钟川楠 孙玮 +5 位作者 李泽奇 徐宏远 邓宾 吴娟 宋金民 常雨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11570-11583,共14页
川西南段大邑地区所处的区域,其深层处于勘探的空白区,深入探讨该区海相油气成藏条件,不但能更新该区构造地质认识,也能为川西深层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基于研究区及周边钻井岩心、岩屑及地震等资料,对川西南段大邑地区深层油气地... 川西南段大邑地区所处的区域,其深层处于勘探的空白区,深入探讨该区海相油气成藏条件,不但能更新该区构造地质认识,也能为川西深层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基于研究区及周边钻井岩心、岩屑及地震等资料,对川西南段大邑地区深层油气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南段地层剥蚀至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泥页岩,该套烃源层广泛分布,为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大邑深层发育多套储层,包括灯影组白云岩、栖霞组和茅口组白云岩、峨眉山玄武岩组玄武岩、嘉陵江组与雷口坡组白云岩,露头和探井都显示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③纵向上发育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和巨厚的陆相碎屑岩盖层,具有很好的封挡条件。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中普遍可见储层大量沥青,说明形成过古油藏;④桐湾运动和加里东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在研究区叠加形成优质输导体系,加之大邑背斜带形成的有利纵向沟源断裂输导体系。大邑构造带古圈闭保持完整,与油气运移相匹配,有利于天然气的保藏,是未来深层天然气有利的潜在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段 大邑构造带 油气成藏 深层勘探 输导体系
下载PDF
五种杀菌剂对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10
作者 杨春林 杨志刚 +4 位作者 席亚东 胡强 杨子威 张梅 颜学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34-38,共5页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在四川西南山区茶园发生较重,严重影响当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促进山区茶园茶饼病精准用药和科学用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菌剂对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各处理对茶叶生长指标的影... 茶饼病(Exobasidium vexans Masse)在四川西南山区茶园发生较重,严重影响当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促进山区茶园茶饼病精准用药和科学用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菌剂对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各处理对茶叶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茶饼病的流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7%寡糖·吡唑酯和33%锰锌·三唑酮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两次施药后平均防效分别为86.17%、80.41%和89.07%、86.03%;25%吡唑醚菌酯次之,两次施药后平均防效为77.65%和82.48%;27%寡糖·吡唑酯水乳剂和33%锰锌·三唑酮对茶叶的百芽质量、茶芽密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茶叶理论产量较对照增加111.95%和78.31%。综上,27%寡糖·吡唑酯和33%锰锌·三唑酮可用于川西南山区茶饼病的防控,供试药剂在春夏高温季节使用对茶树安全,无药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山区 茶饼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一次暖性西南低涡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承之 张焱 +6 位作者 李强 罗娟 廖芷仪 吴政谦 胡春梅 刘婷婷 周盈颖 《暴雨灾害》 2023年第1期24-36,共13页
2021年8月7—8日,四川盆地中东部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是重庆2021年度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暴雨过程。采用多源观测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在低槽移入四川盆地诱发暖性西南低涡背景下,... 2021年8月7—8日,四川盆地中东部出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是重庆2021年度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暴雨过程。采用多源观测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发生在低槽移入四川盆地诱发暖性西南低涡背景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跳跃性和极端性特征。大暴雨先后形成于西南低涡中心东南部、西南低涡东侧和西南低涡南侧暖湿的边界层辐合线附近。各阶段大暴雨均由移动缓慢、维持时间达3~6 h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形成,暖湿不稳定和弱垂直风切变为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涡度分析表明,西南低涡的发展主要源于低空辐合及垂直涡度输送效应,但暴雨区的正涡度发展与西南低涡并不完全相同,水平涡度倾侧效应较为显著。第一阶段暴雨区正涡度主要源于对流层中低层西南低涡中心附近显著的低空辐合、涡度垂直输送及水平涡度倾侧效应;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暴雨区正涡度主要源于边界层辐合及边界层以上的水平涡度倾侧效应,边界层辐合触发暖湿大气中的中尺度对流活动促进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大暴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暖性西南低涡 中尺度对流系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引种育苗初探
12
作者 兰霞 程晓玲 +3 位作者 崔玉婷 何帅 程显斌 晏奎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做好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初步选育工作,进一步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分别引进28个杨树无性系,选取布拖县开展苗期试验;以地径和苗高两个主要苗期生长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该区域生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方差分... 为做好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初步选育工作,进一步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分别引进28个杨树无性系,选取布拖县开展苗期试验;以地径和苗高两个主要苗期生长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该区域生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年生各杨树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差异较大,以地径和苗高两因素为依据,南林312苗期表现最优,从而为杨树优良无性系在川西南二半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二半山区 布拖县 杨树无性系 引种
下载PDF
川西南-滇东北地区晚二叠世早期海陆过渡相沉积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探讨
13
作者 李雁龙 胡杰 +2 位作者 孟標 黄德智 桂宾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4期591-596,共6页
川滇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一般以玄武岩或玄武质角砾岩与下伏的中二叠统灰岩呈不整合接触。为进一步揭示峨眉山玄武岩的初始喷发时限、古地理环境,对川西南-滇东北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及下伏的阳新组开展了详细的路线地质调查、实测... 川滇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一般以玄武岩或玄武质角砾岩与下伏的中二叠统灰岩呈不整合接触。为进一步揭示峨眉山玄武岩的初始喷发时限、古地理环境,对川西南-滇东北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及下伏的阳新组开展了详细的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古生物化石观察等地质调查工作,研究了在金河-箐河深断裂以东的四川峨眉山市挖断山、乐山市沙湾、美姑县柳红、普格县西罗等13个地区的陆相峨眉山玄武岩组与阳新组(茅口组)浅海相灰岩之间发现的一套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地层。认为该套地层单元厚度薄,区域上层位相对稳定,与上覆、下伏地层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是中二叠世晚期研究区整体不均衡隆升、残余海盆向陆演化的沉积过程响应,控制了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的最初时限,其岩石组合和古生物化石指示了川西南-滇东北地区在阳新世冷坞期早时处于滨海→湖泊→沼泽相演化的古地理特征,应建单独的地层单位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早期 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 岩相古地理 川西南-滇东北
下载PDF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川西南嘉陵江组嘉_5段为例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宏 谭秀成 +3 位作者 李凌 罗冰 马昌林 杨立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利用岩心、常规及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嘉陵江组嘉5段储集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识别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储集层:粉晶云岩储集层和砂屑灰岩储集层,两类储集层的形成环境、储集空间、孔渗性能、孔喉结... 利用岩心、常规及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嘉陵江组嘉5段储集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识别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储集层:粉晶云岩储集层和砂屑灰岩储集层,两类储集层的形成环境、储集空间、孔渗性能、孔喉结构等均不相同。云坪微相内发育的粉晶云岩储集层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具有良好的孔喉配置关系,储渗性能极好,为本区最优质储集层;砂屑滩微相内发育的砂屑灰岩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为较孤立的粒内溶孔及铸模孔,中孔微喉的配置关系导致储集层多表现为高孔低渗特征,渗透性能较差。储集层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储集层为典型的相控型储集层,碳酸盐岩台地内部次级微地貌起伏使得储集层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白云石化作用及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溶作用是形成优质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集层 溶蚀作用 白云石化 主控因素 嘉陵江组 川西南
下载PDF
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47
15
作者 宋学贵 胡庭兴 +3 位作者 鲜骏仁 李伟 武卫国 肖春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67-2172,共6页
通过原位进行了对照(CK)、低氮(LN,50kgN.hm-2.a-1)、中氮(MN,100kgN.hm-2.a-1)和高氮(HN,150kgN.hm-2.a-1)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95%需要4.72~6.33年,分解率最... 通过原位进行了对照(CK)、低氮(LN,50kgN.hm-2.a-1)、中氮(MN,100kgN.hm-2.a-1)和高氮(HN,150kgN.hm-2.a-1)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95%需要4.72~6.33年,分解率最高的为CK,最低的为HN.经过365d,各处理的分解率均低于CK,仅HN与CK间差异显著(P<0.05);C残留率均高于CK;N和K残留率均显著高于CK(P<0.05);P残留率均高于CK,仅LN与CK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凋落物的C/N升高3.9%~23.7%.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元素的迁移模式为富集-释放,C、P和K元素则表现为直接释放.N沉降对凋落物中养分元素的释放及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N沉降对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从正效应转向负效应,且负效应随沉降浓度的增加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凋落物分解 养分释放 C/N 常绿阔叶林 川西南
下载PDF
川西南山地高山栲种群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费世民 彭镇华 +5 位作者 杨冬生 周金星 何亚平 王鹏 陈秀明 蒋俊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5,共7页
研究川西南山地区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动态和种群的幼苗状况,讨论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成苗的贡献。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 研究川西南山地区两个高山栲低密度种群的种子雨模式、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动态和种群的幼苗状况,讨论种子产量、种子存留和种子对成苗的贡献。结果表明:1)种子雨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但种子下落的高峰期存在样地间差异;2)该地区高山栲的种子产量很低,种子雨散落的密度不大(2.3~2.8个·m-2)。3)在种子雨过程中,地表种子库各组成的动态不同,霉烂种子和萌发种子为零,完好种子和虫蛀种子有轻微的波动,完好种子的存留密度为0.13个·m-2;和它们相反,地表的壳斗和败育种子存在积累效应。4)动物捕食是地表种子损失的主要原因,两种群分别占91.3%和97.83%,地表种子的存留率仅为8.7%和2.17%。5)研究样地的高山栲种群低的种子生产量、地表种子存留率和幼苗建成困难等3个环节都限制了高山栲种群的实生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栲 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川西南地区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生烃下限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兰生 李子荣 +5 位作者 谢姚祥 陈盛吉 邹春燕 张鉴 谢邦华 万茂霞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9-46,共8页
围绕碳酸盐岩烃源岩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问题 ,选用川西南地区二、三叠系碳酸盐岩气田为研究对象 ,采用气藏地球化学与油气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正演和反演的相互比较印证 ,利用先进的地球化学分... 围绕碳酸盐岩烃源岩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问题 ,选用川西南地区二、三叠系碳酸盐岩气田为研究对象 ,采用气藏地球化学与油气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正演和反演的相互比较印证 ,利用先进的地球化学分析手段 ,进行了油气源对比 ,从自然剖面上研究了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碳分布 ,从理论上推导了碳酸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 ,并计算了生烃量 ,然后根据地质背景及油气勘探开发实践 ,与资源量进行了对比 ,从而确定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的有机碳下限值为 0 .3 %。同时还讨论了碳酸盐岩烃源岩在生烃机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地区 二叠系 碳酸盐岩 生烃下限
下载PDF
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28
18
作者 宋学贵 胡庭兴 +2 位作者 鲜骏仁 肖春莲 刘文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8-172,192,共6页
通过原位进行低氮(LN,50 kg N/hm2·a)、中氮(MN,100 kg N/hm2·a)和高氮(HN,150 kg N/hm2·a)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该森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612.21±77.82 mg ... 通过原位进行低氮(LN,50 kg N/hm2·a)、中氮(MN,100 kg N/hm2·a)和高氮(HN,150 kg N/hm2·a)处理,研究了川西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模拟N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1)该森林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612.21±77.82 mg CO2/m2·h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108.95±17.01 mg CO2/m2·h出现在2月,年均土壤呼吸速率为348.00±157.83 mg CO2/m2·h,年均土壤呼吸通量为8.31±3.77 t C/hm2·a.采用双因素关系模型(Rs=aebTWc),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共同解释了该常绿阔叶林2005年10月~2006年7月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68.6%~73.9%,其拟合结果优于以土壤湿度或温度为参数的单因素关系模型.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导因子是温度,其地表温度变化响应的敏感程度Q10值为2.12,以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为参数时,Q10值为2.51.(2)N沉降处理3个月后,该森林中HN和MN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309.43±17.24 mg CO2/m2·h,303.82±11.50 mgCO2/m2·h)均显著高于CK(269.28±13.78 mg CO2/m2·h)(P<0.05);处理4个月后,HN的土壤呼吸速率(272.42±13.25 mg CO2/m2·h)均显著高于MN(239.65±10.33 mg CO2/m2·h)、LN(229.10±9.90 mg CO2/m2·h)和CK(234.51±12.77 mg CO2/m2·h)(P<0.05);但处理7~10个月时,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N沉降初期明显促进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后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Q10值 氮沉降 常绿阔叶林 川西南
下载PDF
川西南寒武系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夏吉文 李凌 +1 位作者 罗冰 周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25,共5页
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寒武系分布广泛,主要由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及其过渡岩类组成。根据钻井、录井和测井等资料以及沉积相标志的综合分析,指出本区寒武纪早期(筇竹寺期和沧浪铺期)发育海相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主要包含陆源碎屑滨岸... 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寒武系分布广泛,主要由海相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及其过渡岩类组成。根据钻井、录井和测井等资料以及沉积相标志的综合分析,指出本区寒武纪早期(筇竹寺期和沧浪铺期)发育海相陆源碎屑沉积体系,主要包含陆源碎屑滨岸和浅海陆棚两种沉积相;晚期以发育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为特色,主要由碳酸盐潮坪、混积潮坪、半局限~局限海台地相组成。沉积特征和沉积相分布研究表明,区内物源主要来自西侧的康滇古陆,海域总体上表现出西北浅东南深的变化趋势,沉积相带呈北西—南东向错落有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陆棚 碳酸盐岩台地 滨岸 寒武系 川西南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以川西南上三叠统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施振生 李熙喆 +3 位作者 董大忠 邱振 卢斌 梁萍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控制孔隙演化,并进一步决定相对优质储层分布。川西南上三叠统砂岩储层整体孔隙度小于6%,基质渗透率小于0.1×10-3μm2,属于典型致密砂岩储层。铸体薄片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表明,砂岩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控制孔隙演化,并进一步决定相对优质储层分布。川西南上三叠统砂岩储层整体孔隙度小于6%,基质渗透率小于0.1×10-3μm2,属于典型致密砂岩储层。铸体薄片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表明,砂岩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为主。综合各成岩矿物共生组合关系,结合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确定各成岩事件和成岩矿物形成相对顺序:压实作用→第Ⅰ期裂缝→第Ⅰ期伊利石胶结→第Ⅰ期石英加大→第Ⅰ期方解石胶结→第Ⅱ期石英加大、硅质充填→长石、岩屑溶蚀→绿泥石胶结或者伊利石胶结→第Ⅱ期方解石胶结→长石溶蚀作用→第Ⅱ期破裂作用→第Ⅲ期石英加大、硅质充填→第Ⅲ期碳酸盐胶结→碳酸盐交代长石和石英→第Ⅲ期构造破碎→晚期方解石和石英胶结成岩。镜质体反射率(Ro)及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砂岩储层目前已达到中成岩A2期至B期,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原因,造成孔隙度损失约27.5%,硅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仅损失孔隙度约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成岩演化 孔隙演化 川西南部 上三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