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06号台风“烟花”的路径及降水特点分析
1
作者 项素清 韩兴 +1 位作者 方鹤鸣 姜涵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4,共10页
2106号台风“烟花”(In-Fa)在浙江省两次登陆,影响时间从7月22日一直持续到28日,受其影响,浙江过程累积面雨量及单站雨量均破登陆浙江台风历史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台风时段副热带高压位置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北,导致引导气流很弱,是造成台... 2106号台风“烟花”(In-Fa)在浙江省两次登陆,影响时间从7月22日一直持续到28日,受其影响,浙江过程累积面雨量及单站雨量均破登陆浙江台风历史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台风时段副热带高压位置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北,导致引导气流很弱,是造成台风“烟花”移速缓慢甚至在原地回旋的直接原因。2107号台风“查巴卡”和2108号台风“尼伯特”与台风“烟花”无直接互旋作用,而是通过对副热带高压强度和范围的影响,间接对台风“烟花”路径产生影响。西南季风向台风“烟花”持续输送水汽,是其登陆后强度得以维持的原因,台风在杭州湾长时间逗留,水汽供应有利于强度的维持。台风西侧云系在浙江上空受干侵入影响,减弱非常明显,形成非对称结构。对流有效位能很小,影响对流发展,小时雨强普遍较小,但由于台风“烟花”影响时间是一般台风的2倍,故累积雨量大。后期边界层辐合线的形成触发了对流的发展。地形对降水的增幅非常显著,累积雨量大的站点通常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形增水作用下站点雨量可达其他站点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非对称结构 西南急流 边界层辐合线 地形增水
下载PDF
梅雨暴雨中高低空急流与西南涡的活动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帅 丁治英 徐海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1991年7月5日00时—6日12时的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每3 h一次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发现高空急流的走向与西南涡的活动关系密切,当我国东部位于西北风急流时,西南低涡稳定少动;位于西风急流时,西南涡快速东移;...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1991年7月5日00时—6日12时的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每3 h一次模拟结果的诊断分析,发现高空急流的走向与西南涡的活动关系密切,当我国东部位于西北风急流时,西南低涡稳定少动;位于西风急流时,西南涡快速东移;位于西南风急流时,西南涡加强,移速减慢。暴雨活动与西南涡的东移一致。最初暴雨区稳定少动,之后暴雨区快速东移,后期暴雨区缓慢移动。湿位涡对西南涡的斜压性加大有重要的贡献。在西南涡斜压性未建立之前以及冷锋附近,雨区可位于低层西南风急流左侧的任何位置,当低涡的斜压性加大,出现暖空气的作用时,暴雨区均出现在西南风急流的左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流 西南涡 数值模拟 梅雨暴雨
下载PDF
2013年6月7日浙江省中北部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进 丁婷 +1 位作者 赵思楠 单晓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5-1221,共7页
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ERA 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0.75°×0.75°)对2013年6月7日发生在浙江省中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了相关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高空短波小槽东移加深,底层西南涡东移发展的形势下发生的... 利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ERA Interim全球再分析资料(0.75°×0.75°)对2013年6月7日发生在浙江省中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了相关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高空短波小槽东移加深,底层西南涡东移发展的形势下发生的,同时浙江中北部暴雨区位于高低空急流耦合带;暴雨发生前700 hPa以下蕴含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随着西南涡的靠近而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对大气变量物理分解的环境场分析发现此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具有一定的背景环境支持,同时在瞬变扰动场的异常下而诱发了暴雨,暴雨落区位于850 hPa扰动暖切辐合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西南涡 高低空急流耦合 大气变量物理分解
下载PDF
西南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舒建川 蒋兴文 宋云帆 《干旱气象》 2021年第1期15-27,共13页
利用1979—2014年台站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变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西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主要存在两种模态:全区一致型和东西反向型。西南冬季一致偏冷时,东部降温幅度明显大于西部,东部强降温与低层... 利用1979—2014年台站观测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对西南地区冬季气温的年际变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西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主要存在两种模态:全区一致型和东西反向型。西南冬季一致偏冷时,东部降温幅度明显大于西部,东部强降温与低层异常东北风和偏东风引起的冷平流有关;而西部高原地区较小的气温降幅主要与异常上升运动引起的云量增多和辐射降温有关。当西南地区气温变化表现为东西反位相时,显著的气温异常主要位于西部高原地区,该区域显著降温与其上空异常东北风引起的冷平流和异常上升运动引起的云量增多和辐射降温有关。异常活跃的乌拉尔山和西伯利亚西部区域阻塞高压是影响西南冬季气温第一模态的主要因子,其在西南地区东部造成东北风和偏东风异常,导致更强的冷平流,进而引起该区域气温显著偏低。西南西部高原地区气温显著偏低时,中东急流异常在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引起向下游地区传播的波列,在高原和西南地区上空形成异常的气旋性环流,伴随的异常东北风冷平流和异常上升运动引起的辐射降温使西部高原地区显著降温。东亚冬季风、北极涛动和ENSO与西南冬季气温年际变化两个模态的联系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 西南地区 阻塞高压 中东急流
下载PDF
2011年梅雨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卫 吴俊杰 段炼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8年第2期97-104,共8页
基于WRF数值预报模式,对2011年梅雨期6月9—10日和14—1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次暴雨过程(分别简称"6·10"过程和"6·14"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对比分析了暴雨期间西南涡的活动与高低空急流耦合配置之间的... 基于WRF数值预报模式,对2011年梅雨期6月9—10日和14—1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次暴雨过程(分别简称"6·10"过程和"6·14"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对比分析了暴雨期间西南涡的活动与高低空急流耦合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南涡的活动和高低空急流耦合配置与暴雨活动关系密切,是造成两次暴雨过程范围和强度差异的重要因素。2)"6·10"过程中,一个浅薄的西南涡系统受青藏高原浅槽东移北缩减弱影响,向东北方向移动,同时西南低空急流位置偏北,导致暴雨区位置偏北;"6·14"过程中,一个深厚的西南涡系统受高空浅槽东移发展加深影响,沿长江缓慢东移,伴随西南低空急流位置偏南,降水缓慢向东移动,导致暴雨区位置偏南。3)两次过程的强降水中心均位于高低空急流耦合区,"6·10"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区范围偏小且强度偏弱,因此辐合上升运动偏弱,不利于形成大范围的强降水;"6·14"过程中,在长江下游地区形成大范围高低空急流耦合的环流形势,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配合充足的水汽供应,最终形成大范围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期暴雨 西南涡 高低空急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连续两年丹东地区春季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丽丽 高松影 赵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021-3023,共3页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形势场资料对2012和2013年的2次春季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脊前冷空气不断补充,促使浅槽加深东移,低空西南急流建立,均为丹东地区暴雪提供有利环流背景和动力、水汽条件;地面倒槽顶部暖切变以及蒙古...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形势场资料对2012和2013年的2次春季暴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高纬脊前冷空气不断补充,促使浅槽加深东移,低空西南急流建立,均为丹东地区暴雪提供有利环流背景和动力、水汽条件;地面倒槽顶部暖切变以及蒙古低压槽前切变是暴雪直接影响系统;中低层温度的分析是春季降雪预报的关键点,前期冷空气波动以及各层温度的垂直变化,尤其是低层逆温层的分析,均可以为判断降雪相态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暴雪 西南急流 中低层温度 丹东地区
下载PDF
“2018·8”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洁华 江应宏 +1 位作者 陈浩 吴羽翔 《广东气象》 2019年第5期19-22,共4页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2.5°×2.5°再分析资料,对“2018·8”特大暴雨过程从动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次特大暴雨过程主要是季风低压与西南季风配合下造成的;西南暖湿气流为该次过...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2.5°×2.5°再分析资料,对“2018·8”特大暴雨过程从动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次特大暴雨过程主要是季风低压与西南季风配合下造成的;西南暖湿气流为该次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特大暴雨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为暴雨维持提供有利的条件。850hPa假相当位温随高度递减,700hPa以下湿位涡MPV1均为负值,表明暴雨区对流层中低层均为对流层不稳定区;MPV2的正值区逐渐向850hPa以上移动,说明大气的斜压性特别强,一旦有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将发生强对流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2018·8”特大暴雨 季风低压 西南急流 湿位涡 物理量 华南
下载PDF
鲁西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玉芳 王玮 张翠英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2期393-396,共4页
[目的]分析鲁西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方法]利用环流形式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演变数据以及数值预报检验,对2010年7月16~17日鲁西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探讨此次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结果]在我国东部环流径向... [目的]分析鲁西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方法]利用环流形式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演变数据以及数值预报检验,对2010年7月16~17日鲁西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探讨此次天气过程的形成机制。[结果]在我国东部环流径向度较大的情况下,蒙古地区高空冷涡分裂冷空气南下,从西侧冲击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冷涡、副热带高压边缘切变线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急流对暖湿气流的输送为较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和低空切变线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抬升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强降水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切变线 西南急流
下载PDF
新乡2005年5月16日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朝亮 王新红 +4 位作者 钟兴华 李静 李文选 叶东 孟祥翼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B09期115-118,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新乡市2005年5月16日发生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到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西南低涡、低空急流和地面冷锋共同作用造成的。强降水落区位于地面冷锋前部、低空急流前端。
关键词 大到暴雨 冷锋 急流 西南涡
下载PDF
副高北侧一次典型强降水过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湘华 彭月 张湘玲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年第2期35-38,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中小尺度加密站资料和1°×1°fnl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2010-06-19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范围大暴雨过程是多尺度系统影响的结果,稳定的纬向环流和副高的东西向带状分布,影响了天气尺...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中小尺度加密站资料和1°×1°fnl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2010-06-19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大范围大暴雨过程是多尺度系统影响的结果,稳定的纬向环流和副高的东西向带状分布,影响了天气尺度的系统的发展和移动,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为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触发了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中低层切边中出现多个中小尺度雨团排列成带状有组织的向东传播,是导致暴雨、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副高 西南急流 中低层切变
下载PDF
一次大暴雨预报偏差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苹 王桂春 +1 位作者 李绍云 叶泓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891-18893,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卫星云图、数值预报对2010年7月20日台安地区大暴雨过程强度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西南涡、高空槽、切变线、副高、低空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强度与实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日...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雷达回波、卫星云图、数值预报对2010年7月20日台安地区大暴雨过程强度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西南涡、高空槽、切变线、副高、低空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强度与实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日本数值预报形势预报量级偏小,水汽输送分析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西南涡 副高 低空急流
下载PDF
“08.7”襄樊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特征与物理机制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芹 喻威 +1 位作者 王成 王飞 《暴雨灾害》 2009年第1期43-50,共8页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GOES卫星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机制等方面,重点对2008年7月22日襄樊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特征与物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GOES卫星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机制等方面,重点对2008年7月22日襄樊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特征与物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高空槽、西南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切变线上对流云团在暴雨区合并、加强是造成襄樊罕见特大暴雨天气的直接原因,强降水发生在TBB低值中心;沿低空急流建立的从南海到华中地区的水汽通道,为暴雨发生发展直接输送暖湿空气;低层强烈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使暴雨区大气湿层迅速增厚,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整层正涡度的配置以及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能量锋锋生、湿度锋锋生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具有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高空槽 西南低涡 低空急流 湿度锋锋生
下载PDF
秋季台风“彩虹”引发的清远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艾米 陆德辉 邓小良 《广东气象》 2016年第2期11-14,共4页
为研究1522号台风"彩虹"影响过程中清远地区的暴雨产生机制,利用高空常规气象资料、FY2E红外云图、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应用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台风"彩虹"的移动路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 为研究1522号台风"彩虹"影响过程中清远地区的暴雨产生机制,利用高空常规气象资料、FY2E红外云图、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应用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台风"彩虹"的移动路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副高和低空急流的作用十分显著。低空急流生成于热带气旋右侧,不断将低层高能暖湿空气向暴雨区输送,是暴雨区低空不稳定层结的建立者和维持者,再加上多支低层气流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和不稳定条件。另外,台风牵引西南季风北上,螺旋云系源源不断北上影响同一区域是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彩虹” 暴雨 低空急流 西南季风 物理量场 清远市
下载PDF
2009年7月3—4日柳州市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14
作者 王文波 封雅琼 +2 位作者 王鹏 梁倩 吴冠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221-223,共3页
对2009年7月3—4日柳州市突发性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资料等再分析资料,进行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柳州大暴雨是由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西南涡等系统共同影响产生的;暴雨前对流不稳定能量急剧升... 对2009年7月3—4日柳州市突发性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资料等再分析资料,进行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柳州大暴雨是由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西南涡等系统共同影响产生的;暴雨前对流不稳定能量急剧升高,850h Pa逐渐形成利于水汽辐合的锋面低槽和低空切变线,配合锋区导致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高低空急流给暴雨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急流 西南涡 广西柳州 2009年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热带气旋对西南低涡暴雨作用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强 刘德 +2 位作者 陈贵川 王中 廖峻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9-368,共10页
基于WRF模式,利用发生在远距离"天鹅"台风作用下的西南低涡暴雨个例,通过修改台风动力风场,分析了不同数值试验中西南低涡降水系统对台风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天鹅"台风作用下,增强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 基于WRF模式,利用发生在远距离"天鹅"台风作用下的西南低涡暴雨个例,通过修改台风动力风场,分析了不同数值试验中西南低涡降水系统对台风系统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天鹅"台风作用下,增强了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导致了长时间强降水的发生;不同的台风动力风场作用下,西南低涡的移动路径具有明显的不同,降水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局地差异;在增强(减弱)台风倒槽动力风场环流作用下,低涡系统中心偏西(东)偏北(南),相应地,低空急流输送带偏东(西),进而导致中低层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输送偏东(西),以及中低层辐合带空间位置偏东(西),进而对区域性降水空间位置产生影响,导致了降水区域局地性差异,表明远距离台风对西南低涡环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西南低涡 低空急流 V分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