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学生“兼差”及其影响研究 |
宁川
|
《巢湖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论西南联大的历史贡献 |
周本贞
余冰释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4
|
|
3
|
大西南抗战小说的审美品格 |
陈思广
冯鸽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4
|
抗战视窗下西南蛮区风俗习尚改良运动 |
徐德莉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5
|
长汀时期的厦门大学与西南联大之比较 |
潘懋元
石慧霞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6
|
唐朝、吐蕃、南诏西南战事与长安战略防御——以代宗、德宗朝为中心 |
胡岩涛
|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
|
|
7
|
试论抗战时期西南城市民众生活习俗的变迁 |
徐杨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8
|
“跑警报”:西南联合大学战时生活研究之一 |
闻黎明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试论抗战时期西南城市民众生活习俗的变迁 |
徐杨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5 |
2
|
|
10
|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的和而不同 |
吴锦旗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11
|
吕海寰与清末国防述略 |
刘超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全面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战略地位的确立 |
荀利波
|
《学术探索》
|
2019 |
2
|
|
13
|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 |
杨绍军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4
|
|
14
|
抗战时期迁居西南的民族语言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对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贡献 |
聂蒲生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5
|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奖助制度 |
李锋亮
钱婷
蔡政庭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6
|
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学术发展 |
杨绍军
|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7
|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 |
谭刚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2 |
3
|
|
18
|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后方职业教育成就综述 |
吴文华
|
《职业技术教育》
|
2007 |
4
|
|
19
|
中国民俗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37-1945) |
刘薇
|
《攀枝花学院学报》
|
2021 |
1
|
|
20
|
试论西南剧展的文化感召力 |
罗天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