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南—鄂西北一带恐龙蛋化石演化序列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12
1
作者 方晓思 程政武 +4 位作者 张志军 庞其清 韩迎建 谢宏亮 李佩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10,共14页
中生代末期在秦岭大背斜的南翼发育了一系列北西-南东向构造凹陷,它们分别座落在河南的西峡-内乡、淅川、湖北的郧县一带,由北向南依次为:桑坪-夏馆盆地、西坪-赤眉盆地、淅川滔河盆地、郧县-郧西盆地。根据豫西南-鄂西北地区蛋化石地... 中生代末期在秦岭大背斜的南翼发育了一系列北西-南东向构造凹陷,它们分别座落在河南的西峡-内乡、淅川、湖北的郧县一带,由北向南依次为:桑坪-夏馆盆地、西坪-赤眉盆地、淅川滔河盆地、郧县-郧西盆地。根据豫西南-鄂西北地区蛋化石地层分布规律,可揭示出秦岭东端伏牛山南部地区白垩纪构造盆地是由北向南依次形成,盆地基底时代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变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化石 演化序列 白垩系 豫西南鄂西北
下载PDF
豫西南内乡地区金矿成矿与花岗岩、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常秋玲 卢欣祥 宋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7-1004,共8页
对产在河南省内乡地区五朵山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金矿床(点)的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成矿流体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认为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是第一位的,区内所有的矿化都受... 对产在河南省内乡地区五朵山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金矿床(点)的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成矿流体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认为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是第一位的,区内所有的矿化都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五朵山岩体周围,尤其是西南部的岩体内外接触带、断裂构造发育区、富含黄铁矿和金属硫化物的地段为金矿的有利找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断裂构造 花岗岩 豫西南
下载PDF
豫西南铅锌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1
3
作者 燕长海 刘国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43-1148,共6页
豫西南地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①与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状铅锌银矿床、②与燕山期花岗(斑)岩有关的铅锌银(铜)矿床、③与古生界... 豫西南地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①与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状铅锌银矿床、②与燕山期花岗(斑)岩有关的铅锌银(铜)矿床、③与古生界海相火山-碎屑岩建造有关的锌铜(铅、银、金)矿床是今后调查的3种主要矿床类型,并圈定出12处找矿远景较好的矿集区(矿化集中区)为重点工作地区,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集区 层控矿床 铅锌多金属矿 豫西南
下载PDF
豫西南地区铅锌银沉积建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燕长海 赵荣军 +1 位作者 郑红星 张明云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93-396,共4页
通过对豫西南地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上元古界栾川群与铅锌银有关的沉积建造中元素含量分布、表生富集特征及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认为官道口群、栾川群是铅锌银矿的矿源层,并指出龙家园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是寻找与官道口群... 通过对豫西南地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上元古界栾川群与铅锌银有关的沉积建造中元素含量分布、表生富集特征及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认为官道口群、栾川群是铅锌银矿的矿源层,并指出龙家园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是寻找与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控铅锌银矿床的有利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南地区 铅锌银矿 地球化学 表生富集 沉积建造 矿源层
下载PDF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被引量:9
5
作者 曹纪虎 向世红 +4 位作者 薛春纪 张旭 李永峰 李丙奇 程文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9-171,共13页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是最近在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板内构造-岩浆地质环境,工业矿体主要是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垂直造山带走向的断裂构造中的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矿脉,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石...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是最近在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板内构造-岩浆地质环境,工业矿体主要是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垂直造山带走向的断裂构造中的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矿脉,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石英-黄铁矿、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早、中、晚3个不同阶段。矿石中以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捕获水溶液、CO2-H2O和含子矿物三类流体包裹体,早、中、晚成矿阶段流体温度(分别为310~270、230~200、180~150℃)逐渐降低,流体盐度先升高后降低(NaClequiv.质量分数分别为10%~6%,18%~14%、12%~8%)。估算周庄铅锌银成矿流体压力早、中、晚不同阶段分别为270~235、230~200、79.39~39.37MPa,对应成矿深度分别为10~8.7、8.5~7.4、2.9~1.5km,成矿过程中伴随地壳持续抬升。铅锌银成矿从早阶段到中阶段,成矿流体中水δDH2O V-SMOW从-59‰~-70‰降到-70‰~-82‰,δ18 OH2O V-SMOW从5.19‰~6.53‰降到2.32‰~2.46‰,成矿晚阶段流体中水的δ18 OH2O V-SMOW进一步降至-0.05‰,成矿流体主体来自深部岩浆或变质水,晚阶段有浅部大气降水的加入。研究丰富了对豫西南铅锌银成矿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流体包裹体 H、O同位素 脉状铅锌银矿 周庄 豫西南
下载PDF
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县中 贺德先 吴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91,共7页
为给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豫西南盆地的典型浅山丘陵区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小麦肥料效应和耕地地力等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建立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区域肥料配方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 为给豫西南浅山丘陵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豫西南盆地的典型浅山丘陵区河南南召县为代表,通过对小麦肥料效应和耕地地力等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建立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并制定出区域肥料配方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表明,该区麦田土壤全氮含量极低、低、中、高指标分别为1.34g·kg^-1,有效磷含量分别为24mg·kg^-1,速效钾含量分别为89mg·kg^-1,不同肥力水平下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225、0-120、0-135kg·hm^-2;根据丘陵旱作区、山前平原区和水旱轮作区土壤养分供应特点及小麦需肥规律,3个种植生态区一次性施肥方案的肥料配方(N-P2O5-K2O)分别为45%(27-8-10)、40%(25-6-9)、35%(22-5-8);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方案的通用基肥配方为40%(15-10-15),3个种植生态区基肥施用量分别为450-600、420-540、360-480kg·hm^-2,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结合雨水或灌水分别再追施尿素200-260、180-240、150-2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豫西南浅山丘陵区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下载PDF
大比例尺重力测量在豫西南地区寻找多金属矿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纪中 马振波 宋耀武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0年第4期315-320,共6页
通过在豫西南栾川地区1/20万重力低值异常上进行1/2.5万重力测量,把原低值异常分解成十余个规模不等的局部低值异常,结合地质矿产资料推测,有9个局部低值异常是在大的隐伏花岗岩基上局部埋深较浅的花岗岩体的反映,是钼铅锌银多金属矿良... 通过在豫西南栾川地区1/20万重力低值异常上进行1/2.5万重力测量,把原低值异常分解成十余个规模不等的局部低值异常,结合地质矿产资料推测,有9个局部低值异常是在大的隐伏花岗岩基上局部埋深较浅的花岗岩体的反映,是钼铅锌银多金属矿良好的成矿靶区,目前已在3个异常上新发现隐伏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测量 隐伏 花岗岩体 多金属矿 豫西南
下载PDF
南秦岭淅川地区上石炭统周营组生物群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裴中朝 朱广彬 杨振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3-69,共7页
南秦岭淅川地区上石炭统周营组有多门类化石共生 ,类为晚石炭世的标准分子 ,菊石、腕足、珊瑚、双壳、腹足类多具泥盆纪生物群特征。岩石组合、岩性特征、层序特征、沉积环境演变及构造古地理、生态的综合研究表明 ,周营组为晚石炭世... 南秦岭淅川地区上石炭统周营组有多门类化石共生 ,类为晚石炭世的标准分子 ,菊石、腕足、珊瑚、双壳、腹足类多具泥盆纪生物群特征。岩石组合、岩性特征、层序特征、沉积环境演变及构造古地理、生态的综合研究表明 ,周营组为晚石炭世沉积地层 ,其内的晚石炭世、中晚泥盆世古生物组合是在有障壁的局限滞留盆地这一特殊的古地理和生态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南秦岭淅川地区特有的组合 ,不具有搬运再沉积的物质条件 ,不是搬运再沉积的结果。每一次海侵 ,海水的加深和有机质的富集 ,是周营组生物群得以发生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海水的退出、咸化和相对闭塞环境下食物的缺乏 ,是生物群绝灭 ,并很好保存埋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周营组 生物 豫西南
下载PDF
豫西南方言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南阳市地处豫西南,文章的豫西南方言指除桐柏方言以外的南阳方言。1982—2012三十年间豫西南方言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方言著作4部、研究论文50余篇,成果不菲。前二十年的研究,涉及南阳市辖区内方言的内部分区、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 南阳市地处豫西南,文章的豫西南方言指除桐柏方言以外的南阳方言。1982—2012三十年间豫西南方言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方言著作4部、研究论文50余篇,成果不菲。前二十年的研究,涉及南阳市辖区内方言的内部分区、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研究主要聚焦在普—方的对比上和服务于推广普通话的层面上。后10年的代表成果是30篇论文,研究呈现新趋势,既注重内部差异的探求,也注重多角度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南方言 三十年 述评
下载PDF
略论豫西南民间曲艺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奇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以南阳大调曲为首的豫西南民间曲艺,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民间曲艺文化的生存状况十分艰难,需要扶持保护,更需要唤起全体民众珍爱自己的传统艺术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 豫西南 民间曲艺 传统艺术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豫西南豪绅政治的特点及其实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振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6,100,共8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豫西南地方豪绅通过掌握地方武装,牢固控制当地社会资源,建立起"自治"或"半自治"式的地方政权,当地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暴力倾向。新的豪绅政权不但未能改变当地畸形的社会结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豫西南地方豪绅通过掌握地方武装,牢固控制当地社会资源,建立起"自治"或"半自治"式的地方政权,当地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暴力倾向。新的豪绅政权不但未能改变当地畸形的社会结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的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南 豪绅政治 社会结构
下载PDF
近代豫西南溺婴陋俗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振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5-20,共6页
近代以来,豫西南地区溺婴陋俗盛行。溺婴陋俗是当地社会衰败和畸形的厚嫁之风造成的社会恶果。溺婴之风的盛行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当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无力娶妻男子数量极大,致使社会结构日趋畸形,加剧了当地社会的衰败。
关键词 豫西南 溺婴 社会衰败
下载PDF
河南泌阳条山富铁矿床交代成矿作用浅析
13
作者 陈冲 魏俊浩 +3 位作者 付乐兵 田宁 张道涵 熊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8-196,共9页
条山中型富铁矿床位于豫西南东秦岭二郎坪群内,为区内富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区主要构造形迹为轴向北西-南东的条山背斜,褶皱内层间滑脱面的张性空间控制了区内主要矿体的定位。矿区由两个矿带组成:A矿带位于背斜北东翼,以块状磁铁矿矿... 条山中型富铁矿床位于豫西南东秦岭二郎坪群内,为区内富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区主要构造形迹为轴向北西-南东的条山背斜,褶皱内层间滑脱面的张性空间控制了区内主要矿体的定位。矿区由两个矿带组成:A矿带位于背斜北东翼,以块状磁铁矿矿石为主,含少量浸染状矽卡岩型磁铁矿矿石;B矿带位于背斜轴部偏北东翼,以条带状磁铁矿矿石为主。矿体均自北西向南东斜列顺层分布,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同步褶曲、整合产出。从矿石组构特征来看,A矿带块状磁铁矿矿石镜下可见围岩的残留,而浸染状矽卡岩型矿石中可见后期磁铁矿交代早期石榴子石、绿帘石;B矿带条带状磁铁矿矿石中磁铁矿与围岩条带的接触界线呈港湾状、孤岛状,均表明条山富铁矿床以交代成矿作用为主。泥盆纪至早石炭世,二郎坪群弧后盆地的碰撞闭合过程导致区内存在一次较大规模的成矿作用,条山富铁矿床应为该期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组构 交代成矿 二郎坪群 东秦岭 豫西南
下载PDF
豫西南晚白垩世盆地断裂构造和沉积特征的自相似性分析
14
作者 曹高社 徐国强 +3 位作者 高立祥 林玉祥 杨启浩 徐光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4-678,701,共6页
豫西南地区晚白垩世由北向南依次发育有桑坪盆地、夏馆盆地、西峡盆地、滔河盆地和李官桥盆地,呈北西向雁行式排列.通过分析控盆断裂特征,发现晚白垩世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分维值为1.228 3,相关系数为0.999,这一分形特征产生... 豫西南地区晚白垩世由北向南依次发育有桑坪盆地、夏馆盆地、西峡盆地、滔河盆地和李官桥盆地,呈北西向雁行式排列.通过分析控盆断裂特征,发现晚白垩世的活动断层具有明显的自相似性,分维值为1.228 3,相关系数为0.999,这一分形特征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晚白垩世秦岭造山带一级和二级活动在豫西南地区产状发生变化,产生具有分形特征的右行右阶羽状断裂的结果.由控盆断裂控制的晚白垩世盆地在形态上和沉积特征上都具有自相似特征,在盆地形态上,无论是单个小盆地,还是小盆地群的整体,都具有西部较窄、东部撒开的特点;在沉积特征上,无论是单个小盆地,还是小盆地群的整体,沉积中心平行并靠近于南部主控断裂,由西向东,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细,沉积相逐渐由冲积扇相到曲流河相或滨浅湖相.这一认识对于分析晚白垩世盆地的沉积构造背景以及该时期秦岭造山带的大地构造性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盆地 自相似 豫西南
下载PDF
鲁西南、豫东地区民俗事象中的泰山崇拜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铁生 《泰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1-26,共6页
鲁西南和豫东地区历史悠久,民间宗教信仰源远流长,这里的居民对泰山的崇拜非常普遍,泰山崇拜往往体现在日常的民俗活动中。
关键词 鲁西南 豫东 民俗活动 泰山崇拜
下载PDF
豫西南矿集区锡石重砂异常及其找矿指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韵文 陈志敏 +3 位作者 肖抒 左爱萍 李敬 曹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75-1983,共9页
通过对河南省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的重新处理,在豫西南矿集区圈定了11处锡石自然重砂异常,集中分布于卢氏县官坡—兰草、卢氏县冯家岭和嵩县车村—木植街3个地区。通过锡石异常特征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这3个异常区带中的自然重... 通过对河南省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的重新处理,在豫西南矿集区圈定了11处锡石自然重砂异常,集中分布于卢氏县官坡—兰草、卢氏县冯家岭和嵩县车村—木植街3个地区。通过锡石异常特征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这3个异常区带中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进行分类,探讨了与锡石相关矿物组合的成因,认为它们分别形成于花岗伟晶岩、锡石硫化物脉和锡石—石英脉型矿化。结合异常区地质矿产背景及锡化探异常讨论了3个锡石异常带锡矿的找矿前景和找矿方向,对豫西南矿集区锡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自然重砂异常 聚类分析 找矿前景 豫西南矿集区
下载PDF
豫西南伏牛山地区户外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7
作者 赵连保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豫西南伏牛山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如: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技术因素相对匮乏;各部门在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 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豫西南伏牛山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如: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人才技术因素相对匮乏;各部门在项目管理的实际操作上缺乏整体、协调的统一配合;宣传力度不够;各运动项目间的关联性差。基于此,本文指出促进豫西南伏牛山地区户外运动发展的策略,即:充分发挥现有的有利因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薄弱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化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和宣传优势品牌;注重系统整合原则。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豫西南伏牛山地区户外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同时也可对其他地区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南 伏牛山 户外运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豫西南高庄金矿床Re-Os定年及S-Pb同位素和REE示踪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健 薛春纪 +1 位作者 曹纪虎 彭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173,共11页
高庄金矿床是豫西南一处重要金矿,成矿时代、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类型尚不清楚。本文对高庄金矿石中载金矿物磁黄铁矿进行Re-Os测年,获得(137±2)Ma成矿年龄,表明金矿床为燕山晚期成矿。分别对载金矿物磁黄铁矿、容矿地层(二郎坪... 高庄金矿床是豫西南一处重要金矿,成矿时代、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类型尚不清楚。本文对高庄金矿石中载金矿物磁黄铁矿进行Re-Os测年,获得(137±2)Ma成矿年龄,表明金矿床为燕山晚期成矿。分别对载金矿物磁黄铁矿、容矿地层(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和侵入岩体(堂坪岩体)进行了S、Pb和REE组成分析。矿石硫化物δ34SCDT值为-3.0‰^-1.5‰,平均值为-2.24‰,深源S特征明显,矿石S可能来源于容矿的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基性火山岩地层。矿石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106~17.505、15.469~15.602、37.835~38.194。堂坪岩体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244 3~19.238 2、15.594 8~15.693 5、38.504 2~39.616 3,二郎坪群火山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8.176 8~18.669 2、15.607 1~15.801 9、38.375 9~39.080 9。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层和岩体的岩石铅组成相近,表明岩体和地层都提供了成矿物质。矿石与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地层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都为平坦型。可见,豫西南高庄金矿形成于秦岭碰撞造山之后的燕山晚期陆内构造-岩浆热液过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体周围火山岩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测年 S-Pb同位素和REE示踪 陆内成矿 高庄金矿 豫西南
下载PDF
北秦岭西峡骨头崖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仁 梁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9-1496,共18页
骨头崖花岗岩位于北秦岭构造带东部,西峡县北部,对其开展岩石成因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燕山期北秦岭豫西南段深部构造演化。岩体定年样品(GTY01)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0个锆石测点中有25个测点的U-Pb同位素测定值位于或者接近^(207... 骨头崖花岗岩位于北秦岭构造带东部,西峡县北部,对其开展岩石成因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燕山期北秦岭豫西南段深部构造演化。岩体定年样品(GTY01)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0个锆石测点中有25个测点的U-Pb同位素测定值位于或者接近^(207)Pb/^(235)U–^(206)Pb/^(238)U一致线,23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介于108.4±0.9Ma^114.3±1.0Ma之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11.7±0.6Ma(MSWD=1.4),代表了骨头崖花岗岩的形成时代。锆石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Ce正异常及负Eu异常的特征,形成温度介于626℃~769℃之间,岩体的锆石/熔体中重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骨头崖花岗岩为富硅、碱和贫钙、镁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富集Rb、Th和亏损Nb、Ta、Ti。岩体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右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和负Eu异常的特征,(Eu值介于0.48~0.60之间,(La/Yb)_N范围为5.82~11.19,源区组成和部分熔融程度控制了骨头崖花岗岩的成分变异。骨头崖花岗岩形成于厚度为~40km的地壳内,其部分熔融源区为角闪岩相,部分熔融残余相主要为角闪石和斜长石。骨头崖花岗岩是岩石圈拆沉作用所触发的岩浆底侵作用的产物,从源区岩石部分熔融到最终上侵固结成岩耗时~15Ma,它是岩石圈拆沉作用滞后的岩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头崖花岗岩 U-PB定年 岩浆混合 底侵作用 JL秦岭 豫西南 西峡
下载PDF
豫西南盆地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特征探微 被引量:1
20
作者 党君和 吕红医 《华中建筑》 2012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豫西南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其传统民居兼具南北民居的匠作特征。该文在对豫西南盆地的传统民居详细踏勘的基础上,分类详细地介绍了豫西南盆地传统民居木作、瓦作、砖作和土作等营造技术及方法,并进而讨论了豫西南盆地传统民居营造技... 豫西南盆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其传统民居兼具南北民居的匠作特征。该文在对豫西南盆地的传统民居详细踏勘的基础上,分类详细地介绍了豫西南盆地传统民居木作、瓦作、砖作和土作等营造技术及方法,并进而讨论了豫西南盆地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的主要影响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南盆地 传统民居 营造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