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GENESIS BY FLUID CONVECTION FOR PERMIAN Cu-BEARING Cu-Ag TYPE DEPOSITS AT THE SOUTHWESTERN EDGE OF THE SICHUAN BASIN
1
作者 Tan Kaixuan Gong Gelian Gong Wen jun and Li Xiaoming (Changsha Institute of Geotectonica, Academia Sinica, Changsha 410013, Chin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9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Kupferschiefer type Cu-Ag deposits occur in the Upper Permian Xuanwei Formation in the Leshan-Muchuan region at the southwestern edge of the Sichuan Basin. Evidences from geology, major element, REE and thermolurnines... Kupferschiefer type Cu-Ag deposits occur in the Upper Permian Xuanwei Formation in the Leshan-Muchuan region at the southwestern edge of the Sichuan Basin. Evidences from geology, major element, REE and thermolurninescence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se Kupferschiefer type CuAg deposits were formed during diagenesis and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derived frorn the underlying basalt. Fluid dynamic analyses show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migrated in a unicellular convection, fluids migrated through the basalt, leaching Cu and Ag frorn basalt and forming orebearing solutions, up the western basement highs, moved laterally along the Xuanwei Formation toward the basin centers, presumably to sink back down into the basalt, completing a convection cycle which was about 15 km long, 300 m high and subhorizontal. Further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suggest that there are good geological, tectonic and fluid-dynamic conditions to form middle-scale Cu and giant Ag Kupferschiefer type deposits, but superlarge deposits are unlikely to be formed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erschiefer type CU-AG DEPOSITS FLUID CONVECTION flow ore-forming dynamics PERMIAN system southwestern EDGE of the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路径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文绍牧 李森圣 +3 位作者 何润民 敬兴胜 王盟浩 胡俊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 西南地区正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等国家战略实施,面临能源消费量增长硬需求和碳减排硬约束之间的矛盾,推动CCUS产业发展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建设CCUS区域中心是CCUS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是西南地区打造CCUS区域中心的最佳选择。为了加快建设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系统梳理了国外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其优势和挑战,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CO_(2)排放及分布情况、封存地质条件、源汇匹配关系,针对性提出了建设路径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打造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具有企业减碳和增产的需求巨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碳源丰富且较为集中、地质封存潜力大且分布集中、源汇匹配情况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等5大优势;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缺乏全产业链协同技术攻关的共享平台、缺乏碳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等;③下一步应聚焦CCUS-EGR、CCS、DACCS等3条路径,分启动、扩展、规模化发展3个阶段打造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形成两个千万吨级产业集群和3个百万吨级产业集群,并比选技术路径和商业化路径。结论认为,要重点从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统一的战略规划;强化科技攻关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CCUS全链条技术;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际合作等3个方面入手,加快推动中国西南地区CCUS区域中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 CCUS 区域中心 产业集群 源汇匹配 建设路径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3
作者 尹宏 郑超 +4 位作者 王旭丽 杨华 田云英 辛荣跃 张兴宇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967,共9页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规模发育,在川西坳陷的北部、中部均实现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但南部地区勘探效果较差。为了给下步勘探提供参考,综合分析了川西南部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雷口坡...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规模发育,在川西坳陷的北部、中部均实现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但南部地区勘探效果较差。为了给下步勘探提供参考,综合分析了川西南部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雷口坡组储层主要分布于雷三段、雷四3亚段,雷三段发育滩相白云岩储层,雷四3亚段发育颗粒滩叠合表生岩溶储层,储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向盆内方向逐渐减薄。2)雷口坡组天然气为典型干气,δ13C1和δ13C2同位素特征与典型的Ⅱ型干酪根生成天然气同位素分布接近,具有混源特征,二叠系海相烃源岩和须家河组烃源岩是主要天然气来源。3)雷口坡组发育构造-岩性和构造-地层圈闭气藏,构造-岩性气藏分布于龙门山断褶构造带,圈闭由挤压背斜结合储层横向相变控制,构造-地层气藏主要分布于斜坡区,由储层尖灭形成。4)雷四段岩溶储层发育程度、圈闭形成时间、后期保存及盖层条件是决定天然气是否成藏的关键。综合评价认为,平面上莲花山—高家场—雾中山—鸭子河一带为有利区,并进一步划分为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有利带和东侧的构造-地层圈闭有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成藏 主控因素 雷口坡组 川西南部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沉积微相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翟常博 林良彪 +2 位作者 尤东华 刘冯斌 刘思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0-456,共17页
为了研究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沉积微相和有机质富集规律,开展了岩石学、沉积微相分析。将川西南乐山沙湾剖面茅一段划分为生物碎屑含灰泥岩(MF1)、生物碎屑泥灰岩(MF2)、生物碎屑含泥灰岩(MF3)、灰泥灰岩(MF4)、生物碎... 为了研究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沉积微相和有机质富集规律,开展了岩石学、沉积微相分析。将川西南乐山沙湾剖面茅一段划分为生物碎屑含灰泥岩(MF1)、生物碎屑泥灰岩(MF2)、生物碎屑含泥灰岩(MF3)、灰泥灰岩(MF4)、生物碎屑粒泥灰岩(MF5)、钙藻粒泥灰岩(MF6)、生物碎屑泥粒灰岩(MF7)和钙藻泥粒灰岩(MF8)共8个沉积微相。结合沉积古环境及地球化学分析认为:①茅一段早、中期,主要发育MF2沉积微相,其次为MF7和MF8沉积微相。该期整体为海侵、缺氧环境,发育上升洋流,初级生产力较高。中、晚期主要发育MF6、MF7和MF8沉积微相,为相对海退环境,含氧量略有上升,上升洋流强度减弱,初级生产力下降。末期以MF2沉积微相为主,含氧量略有上升,初级生产力增强。②茅一段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海洋初级生产力与缺氧环境的调控,同时受上升洋流的间接影响。较高的初级生产力与较低的含氧量有利于有机质富集与保存。上升洋流可带来深层营养成分,从而增强海洋初级生产力。③MF2与MF7沉积微相在区域上稳定分布,且具有较高初级生产力和较低含氧量沉积环境,是茅一段有机质富集的有利沉积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富集 地球化学特征 古环境 沉积微相 茅口组一段 中二叠统 川西南地区
下载PDF
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概率定量评价——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5
作者 吕雪莹 李小刚 +6 位作者 王小娟 杨田 陈双玲 潘珂 杨鑫 朱德宇 杜璐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 四川盆地西南部(以下简称川西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远源次生气藏,不同构造天然气富集差异性大,成藏主控因素不清。为此,基于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对比了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7个含气构造的成藏差异性,明确了成藏主控因素,在综合考虑控制致密砂岩气成藏差异性的各类地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的定量评价方法,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沙溪庙组天然气储量丰度。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气藏,天然气均源自下伏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不同含气构造在天然气组分、储层特征、输导保存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烃源岩排烃能力奠定了物质基础,断—盖配置决定了天然气富集层系,断—储耦合控制着天然气聚集效率,储层品质决定了天然气富集规模;(3)烃源岩排烃能力指数、源—储距离指数、储层物性指数、储层厚度指数、断—盖耦合类型指数及断—储配置类型指数可作为评价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标,提出的远源致密砂岩气成藏概率指数(HAI)可用于该地区远源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预测。结论认为,HAI与储量丰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并预测了天府气田简阳区块的HAI值为0.53,沙溪庙组气藏的储量丰度为1.32×10^(8)m^(3)/km^(2),提出的天然气成藏定量评价方法准确度较高,为川西南部地区沙溪庙组天然气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源致密砂岩气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概率指数 中侏罗统 沙溪庙组 四川盆地西南部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下二叠统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6
作者 汤艳玲 李凌 +3 位作者 谭秀成 李明隆 芦飞凡 张本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592,共18页
【目的】西接康滇古陆的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近年来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针对该地区地层充填规律及古地理格局的观点还并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盆内精细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 【目的】西接康滇古陆的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近年来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针对该地区地层充填规律及古地理格局的观点还并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盆内精细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梁山组和栖霞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测录井等资料,在岩石类型与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对栖霞阶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编图单位,结合优势相原则,分别绘制研究区栖霞阶SQ0+SQ1和SQ2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在栖霞阶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从下到上分别为梁山组底界面(I型)、栖一段内部界面(II型)、栖一段\栖二段界面(II型)和栖霞组\茅口组界面(I型),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域和高位域组成。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的对比分析,认为栖霞阶下部的SQ0层序大致对应于传统划分的梁山组+栖一段下部地层,仅发育于研究区内的栖霞阶地层沉积前古地貌低地,并且具有向古地貌高地超覆的层序充填特征,中部的SQ1层序和上部的SQ2层序则遍布全区。川西南栖霞阶层序岩相古地理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西接康滇古陆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古地貌和沉积相带分异比较明显,自西向东依次为:康滇古陆及其东缘的潮坪、台内洼地、台内丘滩体,以及开阔—半局限海台地,而且沿台内坡折带发育的台内丘滩体往往具有环洼规模分布的趋势。【结论】通过剖析台内坡折带对碳酸盐岩成储的影响,指出SQ2层序(栖二段)是研究区栖霞阶最有利于台内丘滩体这一潜力储集相带发育的层位,环台洼坡折带发育的丘滩体相带附近是有利的勘探区。从层序地层学角度重新认识栖霞阶充填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为川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的下一步储层预测及勘探开发提供全新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充填模式 古地理格局 地质意义 栖霞阶 四川盆地西南部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小娟 陈双玲 +5 位作者 谢继容 马华灵 朱德宇 庞小婷 杨田 吕雪莹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综合利用地质构造、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物性、岩性等资料,从烃源岩、储层物性、有效盖层和输导体系等4个方面分析了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并对气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南地区侏罗... 综合利用地质构造、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物性、岩性等资料,从烃源岩、储层物性、有效盖层和输导体系等4个方面分析了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并对气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平均TOC为3.31%,Ro为0.70%~1.75%,为沙溪庙组煤型气的规模聚集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上覆遂宁组泥岩厚度大,泥地比大于0.8,突破压力高,是良好的封盖层;区内广泛发育的气源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输导通道。②研究区致密砂岩气的成藏规模受控于源储距离和储层物性,气藏地质储量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与源储距离呈抛物线关系;致密气的富集层位受控于源-储-盖配置类型,当源储分离、有区域盖层遮挡时,致密气富集于区域盖层下伏储集层,当源储分离、断穿区域盖层时,优势储层多层系富集;烃源岩生烃潜力与输导通道控制了天然气充注方式,区内整体充注程度高,烃源岩侧向运移排烃的成藏条件要好于垂向运移排烃。③研究区地质储量与成藏指数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8;成藏指数大于0.4、泥地比大于0.5、断层封闭性良好的区域为气藏有利分布区,沙溪庙组一段致密气主要分布在名山—邛崃—新津一带、天府含气区;沙溪庙组二段致密气主要围绕浦江、眉山、成都等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成藏条件 源储距离 储层物性 源-储-盖配置类型 沙溪庙组 侏罗系 川西南地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多期叠加变形构造解析:以自流井背斜为例
8
作者 熊小林 张金武 +8 位作者 孟也 花吉清 程辉 陈志宇 尹超 刘嘉伟 杨文雄 钟雅琪 饶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8-1800,共13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由于受到周缘造山带构造隆升及变形扩展作用的影响,构造变形样式复杂,演化期次缺乏准确的时间约束。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次研究选取构造变形幅度相对较小的自流井背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品质地震反... 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由于受到周缘造山带构造隆升及变形扩展作用的影响,构造变形样式复杂,演化期次缺乏准确的时间约束。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次研究选取构造变形幅度相对较小的自流井背斜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品质地震反射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精细解析其构造几何样式和运动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构造变形分层特征明显,深部以寒武系膏盐层为滑脱层,发育断层传播褶皱和滑脱褶皱,中部逆冲褶皱变形主要限制在志留系泥页岩顶界不整合面和下三叠统膏盐岩滑脱层之间,而浅部主要在上三叠统及以上地层发育宽缓褶皱和局部小位移断层。其中,深部寒武系滑脱层对区域构造样式控制起到关键作用。识别出的生长地层及构造平衡恢复结果揭示,自流井背斜带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以及燕山期—喜马拉雅期3期主要挤压构造变形。而上三叠统中发育的北西向断裂指示后期在不同方向构造应力场下发生了叠加变形,可能是受到青藏高原东缘往东向四川盆地扩展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叠加变形 生长地层 滑脱层 断层相关褶皱 四川盆地西南部
下载PDF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Constraints from imaging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
9
作者 Fan YANG Juan LI +3 位作者 Sidan CHEN Yun CHEN Long LI Yinshuang 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2340-2352,共13页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SW-SCB)is adjacent to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Affected by the Indo-Eurasian collision and subsequent intru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into the Eurasian plate during the C...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SW-SCB)is adjacent to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Affected by the Indo-Eurasian collision and subsequent intru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into the Eurasian plate during the Cenozoic,this region is ideal for the study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deep and shallow structures.In this study,we applied the receiver function technique to the data obtained from a recently deployed high-density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across the Sichuan Basin and Sichuan-Yunnan block(SCB-SYB).We conducted a multi-frequency and multi-model correction analysis to image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beneath this region.The results showed the660-km discontinuity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depth by 10-30 km beneath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Anninghe-Xiaojiang Fault,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thermal anomalies caused by the subducted Indian plate from west to east.At the junction of the SCBSYB,the 410-km discontinuity exhibited a slight uplift of 5-10 km,while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showed a significant depression of~30 km over a lateral range of~150 km.Based on previous surface GPS observation and 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ies,we suggest that the sharp lateral small-scale topography of this 660-km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SW-SCB may have resulted from dripping delamin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within the strain localization area.Furthermore,the aggregation of delaminated lithospheric material at the base of the 660-km discontinuity determines the regional topography of mantle transition zone discontinuities.In this study,we provided 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challenging detection of small-scale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e dripping delamination.Moreover,it provides a new view for studying deep and shallow dynamic processes in intracontinental regions with stress concentration resulting from plate/continental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le transition zone Receiver function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ichuan basin Dripping lithospheric delamination sichuan-Yunnan block
原文传递
川西南宝兴地区二叠系栖霞组一段白云岩储层充填序列及流体指示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明友 高瑞琪 +4 位作者 王兴志 徐亮 赵金 刘小洪 尚俊鑫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0,共10页
川西南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受多期成岩作用改造明显,优质储层成因复杂。结合野外勘察、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阴极发光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对研究区白云岩储层充填特征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宝兴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一段白... 川西南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受多期成岩作用改造明显,优质储层成因复杂。结合野外勘察、宏观—微观岩石学特征、阴极发光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对研究区白云岩储层充填特征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宝兴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一段白云岩由半自形中—粗晶白云石组成,斑马构造及构造角砾白云岩发育,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晶间孔、残余晶间溶孔及溶蚀缝为主,其次为扩溶缝及晶洞,孔隙度多为1%~4%。(2)研究区白云岩储层以中—粗晶鞍状白云石及亮晶方解石充填为主,其次为少量石英充填,局部见中—粗晶白云石呈带状与方解石共同分布于裂缝中,总体上白云岩的分布受断层控制明显,缝洞较发育且表现为粗晶鞍状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的充填序列。(3)研究区在中—晚三叠纪,深盆富镁热卤水沿断裂进入地层并交代原岩形成热液白云岩,热液冷却效应对早期储层进行溶蚀改造,并伴随压力降低导致粗晶鞍状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沉淀;侏罗纪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深盆富硅热液进入储层,部分交代早期鞍状白云石并见少量石英充填孔洞;燕山期晚期,高温-低盐度富二氧化碳流体因构造抬升过饱和析出晚期方解石,大幅度降低了储集空间。(4)多期流体对白云岩复合改造后,区内储层致密化明显,部分孔洞缝连通的晶粒白云岩可形成渗透性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 流体作用 充填序列 成岩作用 栖霞组 二叠系 宝兴地区 川西南
下载PDF
川西南部PLB气田栖霞组气藏开发潜力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静 冉丽君 +5 位作者 袁港 朱天印 朱遂珲 朱亮 李开发 周盈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了进一步落实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PLB构造下二叠统栖霞组气藏开发潜力,以PT1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气藏的地质特征、试采动态特征及稳产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PLB构造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发育,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显示具有... 为了进一步落实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PLB构造下二叠统栖霞组气藏开发潜力,以PT1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气藏的地质特征、试采动态特征及稳产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PLB构造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发育,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显示具有双重渗流的特征,测井解释无水层,产出液分析结果认为PT1井产凝析水;(2)容积法计算结果显示,PLB构造栖霞组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为81.13×10^(8)m^(3),地质储量丰度为3.08×10^(8)m^(3)/km^(2);(3)PT1井试采期间生产稳定,产能缓慢下降,试井结果显示远井储层物性较好,渗透率介于1.69~7.46 mD,近井区域渗流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4)采用3种方法计算PT1井栖霞组气藏动态储量介于(44.39~59.69)×10^(8)m^(3),预测PT1井在25×10^(4)m^(3)/d、34×10^(4)m^(3)/d、45×10^(4)m^(3)/d不同生产制度下的稳产时间分别为23年、15年、11年,在当前配产条件下,PT1井可以保持较长的稳产时间。结论认为:(1)PLB构造栖霞组气藏地质储量大,渗流条件好,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2)PT1井试采期产量稳定,产少量凝析水,试井解释储层物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3)根据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PT1井栖霞组气藏动态储量大,预测气藏稳产能力较强,展示了该区PLB构造栖霞组气藏良好的天然气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部 栖霞组 开发潜力 稳产潜力
下载PDF
川西南部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形成期次 被引量:29
12
作者 白斌 邹才能 +6 位作者 朱如凯 张健 谭嘉言 张本健 杨华 崔景伟 苏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1-1846,共6页
四川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须二段致密砂岩储集物性受构造裂缝明显影响。根据研究区露头地层、钻井岩芯及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同时利用古地磁岩芯定向和ESR测年分析,对研究区构造裂缝优势方位、宽度、间距、充填物以及裂缝发育程度和形成期... 四川盆地西南部晚三叠世须二段致密砂岩储集物性受构造裂缝明显影响。根据研究区露头地层、钻井岩芯及岩石薄片实物资料,同时利用古地磁岩芯定向和ESR测年分析,对研究区构造裂缝优势方位、宽度、间距、充填物以及裂缝发育程度和形成期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有4组构造裂缝,分别为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和东东南向,其中优势方位为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和近东西方向。构造裂缝发育期次主要为印支晚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与喜马拉雅晚期,其中印支晚期与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最为强烈,裂缝较为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部 致密砂岩 构造裂缝 裂缝期次 晚三叠世 须二段
下载PDF
川西南构造复杂区龙马溪组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茜 王剑 +3 位作者 余谦 王小飞 赵安坤 雷子慧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9-406,共8页
深入研究川西南构造复杂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沉积环境,指导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对该地区荥经县泥巴山剖面龙马溪组泥岩进行系统采样,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化学蚀变指数为68,略低于世界页岩的平均化学蚀变指... 深入研究川西南构造复杂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岩沉积环境,指导区域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对该地区荥经县泥巴山剖面龙马溪组泥岩进行系统采样,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化学蚀变指数为68,略低于世界页岩的平均化学蚀变指数70,Th/U为3.73,与大陆地壳Th/U平均值3.80接近,表明物源区曾遭受低—中度风化;较高含量的易水解元素、铁族元素及较低含量的亲硫元素,表明沉积水体为滨浅海环境。氧化还原指标δU,U/Th,V/Cr及Ni/Co均说明沉积水体为弱氧化环境,且越到龙马溪组沉积晚期氧化性越强。古气候指标Sr/Cu说明源区沉积期气候干旱,古盐度指标Sr/Ba,B/Ga说明研究区龙马溪组为半咸水海相沉积。研究区总有机碳含量较低,且与风化指标、氧化还原指标、古盐度古气候指标均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总有机碳含量受沉积环境的控制。研究区龙马溪组为一套深水—浅水陆棚相烃源岩,受沉积环境及构造隆升的影响,其下段有机质品质相对较好,上段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构造复杂区 龙马溪组 泥页岩 地球化学 古环境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1
14
作者 田景春 郭维 +1 位作者 黄平辉 林小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组的岩性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茅口组为台内浅滩和开阔海微相环境,并可划分出3个沉积旋回,代表了茅口期的3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其中第二沉积旋...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西南部茅口组的岩性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茅口组为台内浅滩和开阔海微相环境,并可划分出3个沉积旋回,代表了茅口期的3次海平面升降变化。其中第二沉积旋回——海平面下降阶段为最重要的成滩期,这一时期浅滩广泛发育亮晶生屑灰岩,局部高地发育白云岩,经后期东吴运动改造,有望成为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特征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部 中二叠统 茅口组 岩相古地理 沉积旋回
下载PDF
川西南部嘉陵江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本健 裴森奇 +1 位作者 尹宏 杨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80-83,96,共5页
对四川盆地川西南部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集空间特征、储层性质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认为:嘉陵江组纵向上具多产层、多储盖组合特征,因孔、洞、缝发育程度的差异,使嘉五1、嘉四1、嘉二1—嘉一各段以发育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嘉四3亚段... 对四川盆地川西南部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储集空间特征、储层性质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认为:嘉陵江组纵向上具多产层、多储盖组合特征,因孔、洞、缝发育程度的差异,使嘉五1、嘉四1、嘉二1—嘉一各段以发育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嘉四3亚段、嘉三段主要发育裂缝-孔隙型或裂缝型储层;沉积相控制了有利岩相带的时空分布、储层物性、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和储层的几何形态,白云石化、溶蚀作用控制了次生孔、洞的形成和分布,而构造作用影响了裂缝的发育程度。汉王场、大兴场等构造处于加里东古隆起的斜坡带,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勘探方向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川西南部
下载PDF
川西南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荣生 张铭杰 +2 位作者 张同伟 李立武 唐俊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2-527,共6页
采用真空磁力破碎包裹体与质谱计在线连接的方法 ,分析了四川盆地西南威远气田、资阳气田和隆昌气田不同时代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碳同位素组成 ,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 ,研究了储层流体的来源。研究表明 :流体包裹体气体... 采用真空磁力破碎包裹体与质谱计在线连接的方法 ,分析了四川盆地西南威远气田、资阳气田和隆昌气田不同时代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碳同位素组成 ,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 ,研究了储层流体的来源。研究表明 :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以CH4和CO2 为主 ,不同时代的储层原岩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明显不同 ,同一时代储层原岩及次生脉体中气体的含量变化不一。二叠系储层原岩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 ,CH4含量一般在80 %以上 ,而震旦系储层原岩则以CO2 为主 ,CO2 含量大于 6 0 %。震旦系储层沥青脉中的包裹体CH4含量最低 ,储层原岩包裹体CH4含量次之 ,次生白云岩及方解石脉体中的包裹体CH4的含量均大于前两者 ;而CO2 的含量却刚好于此相反。依据储层原岩、次生矿物脉体和沥青脉中包裹体CH4和CO2 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讨论了二叠系 (P  3 12A、P  3 12B)和震旦系 (Z4、Z3 、Z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地区 碳酸盐岩储层 流体包裹体 气体地球化学 同位素组成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蓉 苏成鹏 +3 位作者 贾霍甫 石国山 林辉 李素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5,共13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栖霞组基质白云岩主要是细—中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细晶白云岩,并伴生少量粗晶鞍形白云石。(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栖霞组基质白云岩主要是细—中晶白云岩,其次为粉—细晶白云岩,并伴生少量粗晶鞍形白云石。(2)研究区细—中晶白云岩与同期颗粒灰岩方解石胶结物的稀土配型模式一致,具有现代海水典型稀土配分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动荡环境下沉积的颗粒灰岩交代而成;粉—细晶白云岩具有∑REE含量较高、Ce微弱正异常、LREE整体抬升的平坦稀土配型形态特征,为半局限水体安静环境下沉积的泥晶灰岩或粒泥灰岩交代而成。不同类型白云石Fe,Mn元素含量随云化程度加深表现出协同性升高,表明其具有相同成因。(3)研究区沿坡折带发育的生屑滩滩间存在局部蒸发受限环境,形成浓缩咸化海水,发生准同生期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主要形成粉—细晶白云岩;早成岩—浅埋藏期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活动提供异常高热,高温孔隙水与先期白云岩进一步进行水岩作用,形成细—中晶白云岩,具“雾心亮边”特征;埋藏期深部热液沿裂缝运移,在裂缝和围岩中沉淀出鞍形白云石。生屑滩导致的半局限环境与热源叠加是研究区白云岩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生期回流渗透 热液作用 白云石化 滩间海 半局限环境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川西南
下载PDF
川西南部地区栖霞组储层地震相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聪 赵晓红 +4 位作者 陈伟 孙偲轶 王书彦 房平超 李居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80-85,共6页
川西南部地区栖霞组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栖霞组储层分为白云岩储层与灰岩储层,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二段,灰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一段。为解决该区储层地震识别存在多解性的难题,结合测井资料、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了地震... 川西南部地区栖霞组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栖霞组储层分为白云岩储层与灰岩储层,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二段,灰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栖霞组一段。为解决该区储层地震识别存在多解性的难题,结合测井资料、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开展了地震相识别以及不同储层发育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可划分出5种储层发育类型,对应5类地震相:Ⅰ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二段中上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Ⅱ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二段中下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Ⅲ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一段中上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Ⅳ类地震相与栖霞组一段中下部发育储层相对应;Ⅴ类地震相与栖霞组储层不发育相对应。研究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部地区 栖霞组 储层 测井响应特征 地震响应特征 正演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何江林 刘伟 +5 位作者 杨平 余谦 王剑 汪正江 陆俊泽 秦川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0-58,共9页
利用四川盆地西南缘志留系龙马溪组最新钻井、露头资料及样品分析结果,从富有机质泥页岩区域分布、岩性、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地层压力等方面,重点研究四川盆地西南缘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优选。研究发现,... 利用四川盆地西南缘志留系龙马溪组最新钻井、露头资料及样品分析结果,从富有机质泥页岩区域分布、岩性、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地层压力等方面,重点研究四川盆地西南缘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优选。研究发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具有有机质含量高(TOC 0.12%~6.49%,平均2.06%)、有效厚度大(普遍大于30m)、热演化程度高(Ro2.62%~2.80%)、脆性矿物含量高(56%~92%)、孔隙度较高(0.50%~11.36%,平均3.85%)等特征,钻井岩心现场解析气量最大值达3.38 m3/t、埋深适中(浅于3500m),这些条件均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与富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云荞、木杆、高桥地区是四川盆地西南缘页岩气勘探的3个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四川盆地西南缘 龙马溪组 有利区 富集条件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模式及勘探启示:一个页岩气新区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平 余谦 +6 位作者 牟传龙 汪正江 刘伟 赵瞻 刘家洪 熊国庆 邓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54,共13页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为了进一步开拓页岩气的新战场,寻找新的页岩气储量、产量接替区块,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建立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页岩气评层选区标准。前期的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西南缘...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是目前中国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最为成功的地区,为了进一步开拓页岩气的新战场,寻找新的页岩气储量、产量接替区块,需要不断丰富、完善和建立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页岩气评层选区标准。前期的勘探实践表明,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含气性差异大,系统研究分析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对于寻找页岩气勘探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5口井的实钻资料,在对龙马溪组页岩露头和岩心、岩屑有机地球化学、物性、含气量、生烃史和孔隙演化史开展系统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含气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和页岩富集模式,为一个页岩气新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龙一段1亚段页岩平均TOC为3.02%~4.97%,R_(o)为2.38%~3.37%,局部富集区平均总含气量可达4.62 m^(3)/t,属于优质页岩;②生烃史研究表明,页岩具有“慢热低熟”特征,生烃时间晚,热演化速率慢,现今成熟低,晚期扩散时间短,为页岩气的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③孔隙演化史揭示页岩孔隙演化可以划分为孔隙锐减、孔隙减少、有机孔形成、孔隙保存、有机孔消亡和岩溶作用等6个演化阶段,有机质孔及有机碳含量是页岩含气量最直接的控制因素;④有利陆棚沉积相带利于形成规模储集空间和有效孔隙,不同构造样式和构造部位保存条件的差异性控制了不同孔隙演化阶段,山地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具有水平分带、差异富集的特点,“慢热低熟”和“构造缓抬”有利于页岩气的长期富集与保存。结论认为,四川盆地西南缘山地复杂构造区具有“沉积控源、成岩控储、构造控保”的页岩气富集模式,该成果为寻找页岩气新区、页岩气新战场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缘 山地页岩气 复杂构造区 龙马溪组 孔隙演化 富集模式 勘探启示 页岩气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