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omalous Seamount on the Southwestern Mid-Ridg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Yanlin WANG Jun +1 位作者 YAN Pin QIU 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2340-2341,共2页
Obj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seafloor spreading can be predominated by magmatic upwelling (magma-rich) or tectonic stretching (magma-poor). Located in the terminal portion of propagating s... Obj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seafloor spreading can be predominated by magmatic upwelling (magma-rich) or tectonic stretching (magma-poor). Located in the terminal portion of propagating seafloor spread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southwestern mid-ridge of the southwest sub-basin (SWSB) of the SCS was found with much thin crust and numerous faulted blocks coupling with magma-poor continental margins along its flanks. Therefore,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SWSB is most likely to be a tectonic-dominated basin. To justify the hypothesis with further evidence, we investigated the nature of seamounts on the southwestern mid-ridge of the SWSB which may inherit seafloor spre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Mid-Ridge the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A New Discovery of Deep-Water Benthic Organisms from the Southwestern Dongsha Area,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WANG Yanlin YAN P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273-2274,共2页
Dongsha waters are poorly studied for gas hydrates. Previous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and Chirp sub- bottom profiles show that numerous submarine mounds stand up to 100 m high above the seafloor over the conti... Dongsha waters are poorly studied for gas hydrates. Previous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and Chirp sub- bottom profiles show that numerous submarine mounds stand up to 100 m high above the seafloor over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W Dongsha Island in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se mou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hardened seabed, seafloor gas venting and folded structures, which implies the existence of active mud volcanoes. This work aims to confirm this speculation by seafloor sample dredging and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gas hyd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 A New Discovery of Deep-Water Benthic Organisms from the southwestern Dongsha Area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summer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被引量:1
3
作者 SHI Fei LUO Yiyong RONG Zengru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8,共8页
The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 is used to study the summer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Yellow Sea(SWYS). The modeled current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s from both drifters and moorings. Wh... The 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 is used to study the summer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Yellow Sea(SWYS). The modeled current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s from both drifters and moorings. While the summer current in the SWYS flows consistently northeastward on the surface with large magnitude offshore, the current below the surface layer features a cyclonic circulation roughly along the 25 m isobath. The effect of a surface wind stress and bottom thermal fronts on the circulation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process-oriented numerical experi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outheasterly wind dominates the surface current, whereas the bottom thermal fronts, which are formed in a transition area between the vertically well-mixed region and the stratified regio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below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SWYS) Lunan south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Trough bottom thermalfronts summer circulation
下载PDF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event element geochemistry records of southwestern Fujian in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中杰 程日辉 +1 位作者 张莉 王嘹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0期2819-2829,共11页
Southwest Fujian area has experienced a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cycle in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and the maximum transgression has taken place in Early Jurassic. The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eoc... Southwest Fujian area has experienced a large-scale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cycle in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and the maximum transgression has taken place in Early Jurassic. The 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eochemical element in the continuous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 the basin recorded the paleosalinity and the paleodepth. The changes of paleosalinity and paleodepth indicate the sea(lake) level relative change in every period of Late Triassic-Middle Jurassic in southwestern Fujian. The relative change curve of sea(lake) level in southwestern Fujia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 value(m=100×w(MgO)/w(Al2 O3)) and the ratios of w(B)/w(Ga), w(Sr)/w(Ba) and w(Ca)/w(Mg). The curve indicates that level I sea-level relative change in southwestern Fujian is composed of the transgression in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and the regression in the late period of Early Jurassic-Middle Jurassic. The level III sea-level relative change is frequent, which is composed by the lake level descent lake level rise lake level descent of Wenbin Shan formation in Late Triassic, the regression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of Lishan formation in Early Jurassic and the lake level rise lake level descent-lake level rise lake level descent of Zhangping formation in Middle Jurassic. The transgression regression cycle in southwestern Fujian is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the sea-level change in the north of South China Sea. The relative change curve trends of the level I sea-level in the north of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one in southwestern Fujian are the same. The maximum transgressions both occur in Early Jurassic. The level III sea-level curve reflects the fluctuation of a transgression and two regression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Early Jur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ern Fujian Early MESOZOIC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element geochemistry sea-LEVEL change comparison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域中尺度涡传播特征分析
5
作者 张舒妍 裘是 +2 位作者 郭佳祺 张哲恩 陈学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本文依据越南离岸流等将该海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基于199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海平面异常卫星高度计数据,追踪了南海西南海域中尺度涡的传播轨迹,研究了中尺度涡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北部区域气旋涡传播方向更易沿等深线传播,反... 本文依据越南离岸流等将该海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基于199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海平面异常卫星高度计数据,追踪了南海西南海域中尺度涡的传播轨迹,研究了中尺度涡的传播特征。结果表明:北部区域气旋涡传播方向更易沿等深线传播,反气旋涡更易跨地形由深水向浅水运动;北部区域冬半年(秋分至春分)会有更多的气旋涡偏北向运动,更多反气旋涡偏南向运动,夏半年(春分至秋分)则会有更多的反气旋涡偏北向运动,更多的气旋涡偏南向运动;南部区域夏半年反气旋涡的传播路径最为独特,主要向东北方向运动,气旋涡则主要向西南方向运动,二者方向完全相反。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全面了解南海旋涡的传播及其物理机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南海域 中尺度涡 传播特征 统计特征
下载PDF
The propagation of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3
6
作者 LI JiaBiao DING WeiWei +2 位作者 WU ZiYin ZHANG Jie DONG ChongZh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24期3182-3191,共10页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on,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SWSB), South China Sea (SC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high resolutio...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ary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on,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Subbasin (SWSB), South China Sea (SC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high resolution multi-beam swatch bathymetry and multi-channel seismic profiles, combined with magnetic anomaly analysis. Spreading propagates from NE to SW and shows a transition from steady seafloor spreading, to initial seafloor spreading, and to continental rifting in the southwest end. The spreading in SWSB (SCS) is tectonic dominated, with a series of phenomena of inhomogeneous tectonics and sedi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海底扩张 南海海盆 中国南海 传播 构造演化 动态模型 地震剖面
原文传递
南海西南海域曾母盆地新生界沉积充填演化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邱燕 陈国能 +3 位作者 解习农 吴庐山 刘晓峰 姜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52,共10页
曾母盆地位于南海西南海域,是一个总面积约17×104km2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在综合研究该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和沉积体系发育状况以及模拟沉积层的沉降速率和沉降史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新生界沉积层的充填演化特征和充填序列。晚始... 曾母盆地位于南海西南海域,是一个总面积约17×104km2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在综合研究该盆地新生界沉积特征和沉积体系发育状况以及模拟沉积层的沉降速率和沉降史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新生界沉积层的充填演化特征和充填序列。晚始新世—渐新世时该盆地基本上为东陆西海,位于西部的坳陷为海相沉积,其它地区多为陆相或海岸平原相沉积。中渐新世末至中新世末由于纳土纳等隆起没于水下,该区主物源方向发生改变,致使该盆地早期的沉积环境为南陆北海,而后因古巽他河的作用自南向北逐渐形成三角洲前积复合体。该三角洲沉积复合体随时间由南往北不断推进,形成大范围的三角洲沉积充填序列;与此同时,盆地东部和西部发育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围区深坳部位为巨厚的滨-浅海和半深海充填沉积。从晚始新世至中新世末,该区的沉降速率和沉降中心不断发生变化。上新世和第四纪主要为浅海陆架及半深海充填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序列 曾母盆地 新生界 南海西南海域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晚更新世以来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乔培军 邵磊 杨守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5,共7页
对南海西南部近湄公河三角洲中陆坡上的MD01-2392站样品进行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站的沉积物主要为湄公河带来的陆源碎屑,并且其物源四十万年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分别用元素TiO2、CaO估算出沉积物中陆源碎屑的含量及CaCO3的含量,结果... 对南海西南部近湄公河三角洲中陆坡上的MD01-2392站样品进行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站的沉积物主要为湄公河带来的陆源碎屑,并且其物源四十万年来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分别用元素TiO2、CaO估算出沉积物中陆源碎屑的含量及CaCO3的含量,结果显示CaCO3在间冰期时高,而在冰期时低,表现出“大西洋旋回”的特征。陆源碎屑含量与CaCO3含量相反,显示出南海CaCO3旋回属于稀释旋回。元素的Ti标准化值表明,该站沉积物源区在冰期时化学风化弱,而在间冰期时相对较强,说明间冰期时物源区存在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深海沉积 化学风化 晚更新世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盆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9
作者 邱燕 陈国能 +1 位作者 刘方兰 彭卓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04-2107,共4页
在水深2800~4000m、地壳厚度为8~10km的南海西南海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在3个测站拖网获得花岗岩和沉积-变质岩样品。经显微构造分析与鉴定,这3个测站的样品分别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变沉积岩和花岗闪... 在水深2800~4000m、地壳厚度为8~10km的南海西南海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在3个测站拖网获得花岗岩和沉积-变质岩样品。经显微构造分析与鉴定,这3个测站的样品分别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变沉积岩和花岗闪长岩。全岩Ar-Ar和K-Ar同位素年龄测定1yDG测站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09.7Ma和114.2Ma,离子探针测出其锆石年龄为120Ma,证实该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因而极有可能属于华南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带的组成部分。以往有诸多学者认为南海西南海盆的形成是海底扩张引起的,地壳性质属于洋壳,花岗岩的发现使这种认识受到严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南海西南海盆 地壳结构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海区近200ka来的动力环境与东亚古季风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木宏 颜文 +4 位作者 涂霞 郑范 陆钧 陈忠 杨丽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6,共9页
包括南海在内的热带海洋是东亚夏季风的发源地,分析其动力环境特征的演变历史,可提供东亚古季风活动的海洋证据。对取自该海区的NS93 5柱状样做了详细的粒度分析,结合氧同位素地层结果、微体古生物观察统计和CaCO3测试资料,尝试采用高... 包括南海在内的热带海洋是东亚夏季风的发源地,分析其动力环境特征的演变历史,可提供东亚古季风活动的海洋证据。对取自该海区的NS93 5柱状样做了详细的粒度分析,结合氧同位素地层结果、微体古生物观察统计和CaCO3测试资料,尝试采用高精度的粒度分析作为替代性指标,讨论近200ka以来的水动力及古生产力变化特征。结果认为,自末次盛冰期以来该海区的海洋动力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在此之前则变化不显著,在倒数第2次冰期中由于夏季风作用致该局部区域上升流发育和海面温度偏高。古生产力变化规律一般是:在冰期较高,并呈稳定或上升趋势;在间冰期较低,出现下降现象。近200ka来的特殊情况出现于全新世早期,古生产力达到最高值。通过与黄土高原及其它地区的古季风环境对比,发现东亚古季风区内在全新世和末次盛冰期的遥相关较好,而在倒数第2次冰期中存在明显差别,说明在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特定时期内典型季风区的局部海洋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动力环境 古生物力 古上升流 东亚古季风 古环境 末次盛冰期 古气候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群慧 李木军 +4 位作者 杨胜雄 朱本铎 季福武 王虎 周怀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对南海西南部海域(3°56’~11°53’N、108°30’~113°47’E)9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分布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仅在西南部浅水区分布少量砂和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总体... 对南海西南部海域(3°56’~11°53’N、108°30’~113°47’E)9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分布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仅在西南部浅水区分布少量砂和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参数的总体特征呈现出从浅水向深水粒径越细、分选越好、偏态值更负偏的趋势。用克里格方法对粒度参数进行插值,然后运用GAST程序时沉积物进行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于研究区沉积物的输运起到控制作用。以广雅海台、南薇滩和永署北海台等海底高地形单元为界,以北,来自南海西部陆架的物质通过陆坡被输送进入南海西南海盆;以南,来自巽他陆架和加里曼丹岛的南部陆源物质,通过陆架坡折带被输送进入南薇西和北康陆坡盆地。阵发性的浊流等异常沉积事件会对沉积物粒径输运趋势分析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并且沉积物中〈8μm的细颗粒物质间的黏滞性对于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结果也有影响,影响程度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南中国海西南部海盆海山古地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钟 李全兴 +1 位作者 杨华 李昭荣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8,共8页
南海西南部海盆七座海山古地磁研究表明,中中新世开始海山向南平均运动了个纬度左右,运 4 动速率约为。西南海盆形成中先作顺时针旋转后改为逆时针旋转,反映了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2.4 cm/a碰撞后华南大陆南缘向东南裂离扩散的同时,受... 南海西南部海盆七座海山古地磁研究表明,中中新世开始海山向南平均运动了个纬度左右,运 4 动速率约为。西南海盆形成中先作顺时针旋转后改为逆时针旋转,反映了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2.4 cm/a碰撞后华南大陆南缘向东南裂离扩散的同时,受到来自于东部构造运动影响的结果。南海西南部海盆为陆缘裂离后,由陆壳逐渐向洋壳转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中新世 印度洋板块 欧亚板块 陆壳 洋壳 南海 西南海盆 海山 海山 古地磁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973-3岩心古菌多样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玉峰 雷怀彦 史春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5-421,共7页
海底微生物产甲烷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对全球甲烷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在全球升温的背景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地球上的一个巨大甲烷库,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利用基于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潜在... 海底微生物产甲烷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对全球甲烷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在全球升温的背景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地球上的一个巨大甲烷库,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利用基于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南海北部台西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沉积物中古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成岩环境因素对古菌种群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在973—3岩心20—450cm深度段,Methanosaeta为优势菌群,所占比例为32.9%;Methanosarcinales在542—870cm深度段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8.3%;Methanomicrobia—zes在1075—1162cm深度段所占比例高达20.7%。973—3岩心古菌种群分布与甲烷产生、氧化密切相关,预示其下部赋存天然气水合物。973—3岩心成岩环境参数垂向变异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有着明显响应关系:pH值随岩心深度增加而变大,Eh(氧化还原电位)值、盐度和沉积物粒径的变化趋势则相反。973—3岩心与日本海、南海神狐海域等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非赋存区古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这是由于pH值、Eh值和沉积物粒径等成岩环境参数对973—3岩心古菌种群分布有着显著影响,故必须深入研究微生物代谢甲烷活动的生态位,以提高古菌群落结构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菌多样性 成岩环境 天然气水合物 台西南盆地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北康盆地主要地质界面时代确定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帅庆伟 张莉 +4 位作者 雷振宇 骆帅兵 钱星 刘建平 周佳维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0期32-41,共10页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开展了南海西南部北康盆地主要不整合界面及特征识别、年代重新厘定以及油气地质意义分析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北康盆地新生代发育6个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分别对应于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开展了南海西南部北康盆地主要不整合界面及特征识别、年代重新厘定以及油气地质意义分析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北康盆地新生代发育6个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分别对应于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海运动、南沙运动、万安运动和广雅运动。其中,T3不整合是后南海扩张期的分界,对应于南沙运动及南海西南次海盆的扩张终止。Mulu-1井井震对比显示,T3对应于中中新世不整合面(MMU),时代为16 Ma。该界面总体表现为强振幅、下部地层强烈削蚀、界面起伏大,上下地层结构、产状、地震反射特征发生突变,是构造变形前后两大套地层的分界面,对局部圈闭形成及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界面 构造运动 油气地质 北康盆地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NH973-1测线地震解释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长煜 宋海斌 +2 位作者 李家彪 宋洋 田丽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58-3268,共11页
针对973项目"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2009年新采集的多道地震剖面NH973 1测线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西南次海盆深海平原南端下伏巨厚沉积体,表明陆坡坡脚不是洋陆边界的位置,深海平原南端为陆壳分布... 针对973项目"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2009年新采集的多道地震剖面NH973 1测线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西南次海盆深海平原南端下伏巨厚沉积体,表明陆坡坡脚不是洋陆边界的位置,深海平原南端为陆壳分布区,也可解释为洋陆过渡带.这种情况在南海的洋陆边界确定过程中应加以考虑.(2)西南次海盆洋壳基底存在两种类型,反映了不同海底扩张阶段岩浆活动与变形的强弱不同,与扩张速率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南次海盆 洋陆过渡带 地震解释 沉积构造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珊瑚礁区活动断裂分析
16
作者 詹文欢 孙宗勋 +1 位作者 孙龙涛 姚衍桃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5,共5页
利用SEABAT8111多波束系统在南海西南部珊瑚礁区海域进行地形地貌探测,同时还进行了单道和多道地球物理调查。探测表明该区珊瑚礁礁体的活动断裂主要有NE、NW、SN向3组。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岛礁区内,是晚燕山期南海第一次海底扩张时形... 利用SEABAT8111多波束系统在南海西南部珊瑚礁区海域进行地形地貌探测,同时还进行了单道和多道地球物理调查。探测表明该区珊瑚礁礁体的活动断裂主要有NE、NW、SN向3组。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岛礁区内,是晚燕山期南海第一次海底扩张时形成的断裂系,强烈活动于晚白垩世—始新世,晚第三纪以来继承性活动,以张剪性断裂为主,现今活动性中等至弱。NW向断裂主要分布在曾母盆地,以张剪性断裂为主,切割至基底,强烈活动于渐新世至上新世,构成了曾母盆地的主要张裂期,第四纪仍有活动,均为弱活动断裂。SN向断裂主要有南海西部的滨海断裂带,它是南海SN向扩张时期的转换断层,具张剪性,为中活动断裂,是南海西南部珊瑚礁区活动性较强的断裂,该断裂带历史上曾有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活动断裂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西南地区二叠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24
17
作者 覃建雄 曾允孚 +5 位作者 陈洪德 田景春 李余生 钱奕中 寿建峰 沈安江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8年第1期19-35,共17页
西南地区二叠系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它们代表11次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其中有6次可与欧美地区二叠纪海平面变化相对比,它们是伦纳德(Leonard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早期、瓜... 西南地区二叠系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它们代表11次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其中有6次可与欧美地区二叠纪海平面变化相对比,它们是伦纳德(Leonard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晚期、卡赞(Kazanian)早期、鞑靼(Tatarian)早期和鞑靼(Tatarian)晚期的海平面旋回。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纪相对海平面变化作为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同沉积构造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与欧美地区乃至联合古陆发展具反向效应,即具有以海侵型碳酸盐沉积序列为典型的主体海平面上升的特点。作者认为显生宙全球海平面旋回曲线的二叠纪部分总体具有两种类型或分支:其一是以海侵型碳酸盐沉积序列为主的反映海平面主体上升的特提斯型或华南型;其二是以海陆过渡—陆相海退沉积序列为主的揭示海平面主体下降的经典型或欧美型。作者强调,全球二叠纪海侵型全球海平面旋回曲线应以西南地区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二叠系 西南地区 特提斯型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扩张期热液循环与洋壳增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慧慧 许鹤华 +2 位作者 姚永坚 邵佳 纪顺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27-2941,共15页
洋壳厚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前人大多关注地幔温度、地幔源成分等岩石圈深部因素,很少关注岩石圈浅层的热液循环对洋壳厚度的影响。利用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手段,对扩张期不同背景(洋中脊、拆离断层)、不同扩张速率的热液循环与洋壳... 洋壳厚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前人大多关注地幔温度、地幔源成分等岩石圈深部因素,很少关注岩石圈浅层的热液循环对洋壳厚度的影响。利用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手段,对扩张期不同背景(洋中脊、拆离断层)、不同扩张速率的热液循环与洋壳增生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洋壳增生达到稳定前,热液循环导致理论洋壳厚度发生阶段性减薄,减薄量随时间改变,并且推迟了上地幔中熔融体出现的时间;当洋壳增生达到稳定后,热液循环下产生的理论洋壳厚度反而比无热液循环的更厚。结合洋壳增生过程中对流热通量的变化分析,在洋壳增生前期的上地幔温度低,驱动热液循环的热源小,产生的对流热通量相对较小且不稳定,热液循环缓慢冷却上地幔顶部的温度,进而推迟上地幔初始熔融的时间,减弱上地幔的熔融,并造成一定时间阶段内的生成理论洋壳比正常理论洋壳厚度更薄;当洋壳增生达到稳定后,对流热通量达到最大并稳定,热液循环持续快速的冷却上地幔顶部温度,导致上地幔深部的热向上地幔顶部补给,反而增大了上地幔顶部的温度和熔融量,进而增大了理论洋壳厚度。随着扩张速率的增大,理论洋壳厚度增大,对流热通量增大,热液循环导致的洋壳阶段性减薄的最大减薄量也增大,阶段性减薄的时间缩短。结合南海西南次海盆的洋壳结构特征分析:两条横跨南海西南次海盆的地震剖面显示,海盆内存在异常薄的洋壳区域,并且两条地震剖面的最薄洋壳厚度相差0.85 km,推测海盆内异常薄洋壳和不同扩张时期的最薄洋壳厚度差异受到扩张期热液循环阶段性减薄洋壳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循环 洋壳增生 洋壳厚度 数值模拟 南海西南次海盆 扩张速率 地幔熔融
下载PDF
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荣伟 姚永坚 +3 位作者 刘海龄 徐子英 聂鑫 杜文波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5-898,共14页
为探究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地块在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及其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利用过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对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前新生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为探究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地块在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及其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利用过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对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前新生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物质组成存在差异,属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微地块;两侧陆缘前新生代地层在晚中生代经历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挤压作用,且遭受抬升剥蚀.结合南海及邻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进一步推测两侧陆缘地块在晚中生代以俯冲碰撞的方式完成拼贴缝合,该俯冲碰撞带是南海北部俯冲带在南海西南方向的延伸,并且新生代南海的扩张可能与该俯冲碰撞带这个先存的软弱带有关,是南海海盆初始破裂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晚期 构造接触关系 俯冲碰撞 西南次海盆 南海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