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Hf isotope study of metamorphosed basic-ultrabasic rocks from metamorphic basement in southwestern Zhejiang:The response of the Cathaysia Block to Indosinian orogenic event 被引量:25
1
作者 XIANG Hua ZHANG Li +4 位作者 ZHOU HanWen ZHONG ZengQiu ZENG Wen LIU Rui JIN S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6期788-800,共13页
A combined study using LA-ICP-MS U-Pb dating, Hf isotopes, trace elements and the Ti-in-zircon geothermometer was carried out on zircons from the metamorphosed basic-ultrabasic rocks in the metamorphic basement of the... A combined study using LA-ICP-MS U-Pb dating, Hf isotopes, trace elements and the Ti-in-zircon geothermometer was carried out on zircons from the metamorphosed basic-ultrabasic rocks in the metamorphic basement of the Cathaysia Block, southwestern Zhejiang Province. The formation and metamorphic ages of the rocks from the metamorphic basement of the Cathaysia Block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The age for the magmatic crystalline zircons from the protolith is about 1.85 Ga. The ε Hf (t) values of the older zircons were from ?7 to ?3, with two-stage model Hf ages (T DM2 LC ) of about 2.9 to 3.4 Ga, indicating that the source material was derived from anatexis and recycling of the Archean crust. The newly formed metamorphic zircons yielded U-Pb ages of 260–230 Ma. The metamorphic temperature calculated using the Ti-in-zircon geothermometer ranged from 610 to 720°C,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petrographic observations, indicating that the Cathaysia Block experienced an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during the Indosinian.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provided an important timeframe for the tectonic evolution in South China and the Southeast Asia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and Early Triassic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dating Hf isotopes Ti-in-zircon GEOTHERMOMETER INDOSINIAN orogenics southwestern zhejiang Province
原文传递
浙西南八都群泥质麻粒岩的变质演化与pT轨迹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磊 周喜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72,共12页
浙西南古元古界八都群是目前华夏地块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以往研究认为其变质程度仅达角闪岩相。近来在对遂昌地区八都群富铝片麻岩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具有"石榴石+夕线石+正/反条纹长石+黑云母"特征组合的泥质麻粒岩,表明该地体曾... 浙西南古元古界八都群是目前华夏地块最古老的变质基底,以往研究认为其变质程度仅达角闪岩相。近来在对遂昌地区八都群富铝片麻岩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具有"石榴石+夕线石+正/反条纹长石+黑云母"特征组合的泥质麻粒岩,表明该地体曾经历麻粒岩相变质改造。通过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分析,确定该岩石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即:早期进变质阶段(M1),形成"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夕线石+斜长石+石英"的矿物组合;变质峰期阶段(M2-3),形成"石榴石+夕线石+三元长石+黑云母+石英"的矿物组合;峰期后降压冷却阶段(M4),形成"黑云母+白云母+新生斜长石+石英"的矿物组合。岩石中石榴石普遍发育与降温过程有关的扩散成分环带和与降压过程有关的斜长石后生合晶。通过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和GASP压力计估算变质峰期的温压条件为800~850℃、0.6~0.7 GPa,峰期后退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为560~590℃、0.25~0.33 GPa,具有顺时针样式的pT演化轨迹,反映一种陆壳碰撞增厚、后又拉伸减薄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浙西南 八都群 泥质麻粒岩 顺时针PT演化轨迹
下载PDF
浙西南山区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以丽水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叶伟媛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4,共3页
健全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是有效实现农产品价值的保证。以丽水市为例,对浙西南山区的农产品物流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物流主体、物流平台、功能性物流业务和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建设一个有效的农产品物流系统。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系统 物流主体 物流平台 浙西南山区 丽水
下载PDF
浙西南非疫区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江丽莉 余璟璐 丁卉 《浙江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知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明确诊断的1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确诊患者中,有明确牛羊动物及不熟...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知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明确诊断的11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确诊患者中,有明确牛羊动物及不熟生肉接触史者6例;临床表现为发热10例、关节痛4例、畏寒3例、头晕3例及乏力1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1例确诊患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果均增高,谷丙转氨酶升高8例,降钙素原增高7例,血白细胞总数降低7例,淋巴细胞增高6例,血小板总数降低6例,血红蛋白降低5例;血培养送检11例,阳性8例,骨髓培养送检3例,阳性2例;随访结果表明该11例患者经内科积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应考虑布鲁菌病可能,并应早期送检血培养和骨髓培养,避免漏诊和误诊,同时增强高危人群防护意识,防止暴发流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浙西南非疫区 临床特点
下载PDF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岩群印支期变质变形序列
5
作者 石磊 周喜文 +3 位作者 郑常青 董云峰 周枭 郭腾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8-1671,共14页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岩群在印支期变质事件影响下发生变质变形,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可将其划分为3期变质变形序列:S1变形期,NW向片麻理记录的残留紧闭褶皱,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内部定向分布的包裹体矿物,石...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岩群在印支期变质事件影响下发生变质变形,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和岩相学研究,可将其划分为3期变质变形序列:S1变形期,NW向片麻理记录的残留紧闭褶皱,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内部定向分布的包裹体矿物,石榴子石+黑云母+石英(泥质)和石榴子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长英质);S2变形期,区域性宽缓褶皱及NE向缓倾透入性片麻理,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定向分布的基质矿物,矽线石+石榴子石+黑云母+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泥质)和石榴子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长英质);S3变形期,NE向陡倾透入性片麻理及韧脆性断裂大部分被花岗斑岩脉填充,共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及其周围退变矿物,石榴子石+矽线石+堇青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钾长石(泥质)和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钛铁矿(长英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八都岩群印支期变质事件峰期变质程度达到麻粒岩相,显示顺时针近等温降压(ITD)型的p-T演化轨迹,S1-S3变质变形反映出从俯冲碰撞到快速折返冷却的演化过程,伴随S3同期侵位的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结果,将该演化过程完成时间约束在229.7 Ma,可能是浙西南地区对印支期古特提斯洋域内印支华南华北板块之间俯冲碰撞过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都岩群 变质变形序列 共生矿物组合 锆石U-PB定年 浙西南
下载PDF
浙西南松阳地区石榴辉石岩变质作用演化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郭腾达 郑常青 +5 位作者 周喜文 董云峰 周枭 王照元 宋旸 石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27-3642,共16页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为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1),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次透辉石±钛铁矿±石英;峰后近等温减压中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M2),以出现典型的减压反应结构和斜方辉石+斜长石(An_(90-92))为标志;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M3),以角闪石+斜长石(An_(33-53))+钛铁矿±次透辉石±石英等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相平衡模拟与传统地质温压计结合限定M1期温压条件为P=11. 6~12. 5kbar,T=780~840℃,M2期温压条件为P=7. 4~8. 2kbar,T=800~880℃,M3期温压条件为P=6. 6~7. 5kbar,T=500~560℃,三个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具有典型的顺时针近等温减压型ITD型特征,这种演化轨迹通常代表加厚下地壳快速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因此,该项研究对华夏地块构造作用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石榴角闪岩 变质作用演化 八都群 浙西南
下载PDF
浙西南农贸城发展思考
7
作者 张周光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我市比较完善的地域分工,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育良好的地方市场和丰富的绿色资源,为浙西南农贸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作为大型专业市场的浙西南农贸城存在市场自身难以克服的滞后性、短期性、垄断性和倾向性等弱点和缺陷,需要... 我市比较完善的地域分工,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育良好的地方市场和丰富的绿色资源,为浙西南农贸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作为大型专业市场的浙西南农贸城存在市场自身难以克服的滞后性、短期性、垄断性和倾向性等弱点和缺陷,需要通过大力发展通讯事业,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体系和加强宏观调控等政策措施,以实现浙西南农贸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农贸城 浙江 专业市场 农业市场 交通建设
下载PDF
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本质内涵与当代价值探析
8
作者 李伟红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5-30,共6页
上世纪30年代,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力量,在浙江西南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斗争支点,浴血奋战、独立作战,缔造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为浙西南革命老区留下了鲜明而厚重... 上世纪30年代,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力量,在浙江西南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斗争支点,浴血奋战、独立作战,缔造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为浙西南革命老区留下了鲜明而厚重的红色基因.从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入手,着眼于历史作用,剖析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本质内涵,尤其是其当代价值,对新时代革命老区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对老区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践行初心使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激发“丽水之干”提供源源不断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革命精神 形成发展 本质内涵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浙西南南弄铅锌多金属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启 蒋永建 +2 位作者 于海涛 刘国春 刘永利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南弄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浙西南江山—绍兴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间的隆起区,为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床多个钻孔岩芯样进行系统采集分析和计算统计,确定了该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指示元素的组合特征、垂向分带... 南弄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浙西南江山—绍兴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间的隆起区,为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对矿床多个钻孔岩芯样进行系统采集分析和计算统计,确定了该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指示元素的组合特征、垂向分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参数的垂向变化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深部矿体进行预测,为本区寻找和勘查隐伏矿体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原生晕分带 隐伏矿预测 南弄铅锌多金属矿床 浙西南
下载PDF
浙西南山区自然圣境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颖硕 孙名浩 赵富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5-1121,共7页
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地位。采用关键人物访谈、重要值、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方法,对浙西南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片区及其周边8个代表性村寨的4种自然圣境〔风水林、水口林(水尾林)、古坟... 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地位。采用关键人物访谈、重要值、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方法,对浙西南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片区及其周边8个代表性村寨的4种自然圣境〔风水林、水口林(水尾林)、古坟林和古道林〕及其植物群落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裸子植物在浙西南圣境乔木层中占有明显优势,但不同的自然圣境乔木层优势科和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由于文化信仰和当地管理的作用,圣境中保存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并且圣境中许多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景观、科研、生态和经济等价值。然而,随着人口外流,文化信仰逐步消失,已难以保护这些自然圣境,急需创新管护机制,将重要但遭受威胁的自然圣境纳入现代保护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圣境 浙西南山区 百山祖国家公园 传统知识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浙西南畲族革命斗争史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韵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3-59,共7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西南革命斗争中,畲族人民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与信念,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浙西南革命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浙西南畲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均积极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彰显出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西南革命斗争中,畲族人民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与信念,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浙西南革命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浙西南畲族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均积极参与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彰显出革命参与的广泛性、团结性、组织性以及彻底性。浙西南畲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畲族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浙西南 浙西南革命斗争 革命斗争史
下载PDF
浙西南山区月平均气温分布研究
12
作者 柳岳清 杨羡敏 +2 位作者 吴昊旻 茅军念 王益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719-13721,13729,共4页
[目的]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浙西南山区气候生态资源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70个气象台站常规历史资料和浙西南山区丽水16个气象哨资料,通过分布式模拟方法,实现了浙西南山区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的定量空间扩展。[结果]... [目的]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浙西南山区气候生态资源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利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70个气象台站常规历史资料和浙西南山区丽水16个气象哨资料,通过分布式模拟方法,实现了浙西南山区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气温的定量空间扩展。[结果]完成了浙西南山区100 m×100m分辨率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制图,并初步分析了月平均气温的局地分布规律。[结论]浙西南山区月平均气温空间分布模型具有良好的空间扩展性能和时间外推性能,是浙西南山区生态气候多变要素外推的一种实际、可行的方法。模拟台站月平均气温误差均在0.5℃以内,野外考察资料的绝对误差在1.0℃以内,较客观地反映了浙西南山区月气温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能够满足实际业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山区 月平均气温 分布式模拟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浅析浙西南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
13
作者 胡伟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35期36-37,共2页
分析了浙西南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的现状,以庆元县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为例,提出了制度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 县(市)级公共图书馆 规章制度建设 浙西南地区
下载PDF
浙西南深垟畲族民居的乡土田野调查
14
作者 范霄鹏 王天时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年第6期9-13,共5页
畲族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依据不同地形、气候、生产条件和社会环境,探索出适合自身生产生活的建筑形式。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汲取,深垟畲族传统民居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本民族文化内涵,更是对浙西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深... 畲族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依据不同地形、气候、生产条件和社会环境,探索出适合自身生产生活的建筑形式。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汲取,深垟畲族传统民居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本民族文化内涵,更是对浙西南地区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深垟畲族民居建筑反映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内容与建造技巧,其朴素的自然建造观,极富考究的建造技艺,是我国浙南丘陵地带民居的优秀案例,也是我国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与聚落建筑的重要遗产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浙西南民居 乡土建造 田野调查
下载PDF
浙东北与浙西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比较
15
作者 马永俊 黄中伟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3期93-97,共5页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然就其内部而言,其东北部与西南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试从各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浙东北与浙西南今后各自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 浙江
下载PDF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石榴角闪二长片麻岩成因及变质演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枭 郑常青 +4 位作者 周喜文 董云峰 王照元 宋旸 韩晓萌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19,共21页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群中分布一套含石榴石、角闪石的二长片麻岩,发育典型石榴石"白眼圈"反应结构,但其成因及变质演化目前尚不明确.运用矿物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并结合全岩主微量元素进行了研... 浙西南遂昌-大柘地区八都群中分布一套含石榴石、角闪石的二长片麻岩,发育典型石榴石"白眼圈"反应结构,但其成因及变质演化目前尚不明确.运用矿物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并结合全岩主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识别出3个阶段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进变质阶段(M_1)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变斑晶内部的包裹体矿物石榴石+角闪石+斜长石+石英(Grt_1+Amp_1+Pl_1+Q),变质峰期矿物组合(M_2)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幔部和基质矿物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Grt_2+Kf_2+Pl_2+Bt_2+Q),退变质阶段矿物组合(M_3)为"白眼圈"后成合晶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钛铁矿(Amp_3+Pl_3+Bt_3+Ilm).矿物地质温压计和相平衡模拟估算的3阶段P-T条件分别为:进变质阶段为600~700℃/0.60~0.65GPa,变质峰期为800~820℃/0.94~0.96GPa,退变质阶段为550~700℃/0.56~0.71GPa,变质程度达到麻粒岩相,变质作用PTt轨迹显示顺时针型式,具有近等温降压(ITD)特征,暗示其经历了地壳加厚和快速折返过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原岩为准铝质A型花岗岩,含有少量幔源组分,形成于造山后的陆壳拉张环境;锆石U-Pb定年呈现二阶段年龄特征,成岩年龄为1.83~1.85Ga,表明石榴角闪二长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古元古代,变质年龄为220~230Ma,显示了印支期变质作用对古元古代花岗岩的改造,是浙西南地区对印支期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过程的响应,也为浙西南地区印支期造山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角闪二长片麻岩 变质演化 锆石U-PB定年 印支期造山 浙西南 岩石学
原文传递
浙西南山区畲族传统几何纹饰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洁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年第A01期168-170,共3页
浙西南山区是畲族主要居住地之一。浙西南山区的畲族的纹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对浙西南山区畲族传统几何纹的种类、构成法则以及独特寓意进行研究,以纹饰结合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论述蕴含于纹饰背后的畲族... 浙西南山区是畲族主要居住地之一。浙西南山区的畲族的纹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对浙西南山区畲族传统几何纹的种类、构成法则以及独特寓意进行研究,以纹饰结合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论述蕴含于纹饰背后的畲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赋予纹饰双重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山区 畲族 传统 几何纹饰
原文传递
主谓主语句还是主谓谓语句?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探宙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68,511,512,共17页
汉语里主谓结构可不可以做主语?“他说话很快”应该看成主谓主语句还是主谓谓语句?结构主义语法时期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马氏文通》系统引入西方语法的主谓概念时,遇到了主谓观念与汉语子句/短语边界不清的矛盾,于是借用传... 汉语里主谓结构可不可以做主语?“他说话很快”应该看成主谓主语句还是主谓谓语句?结构主义语法时期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马氏文通》系统引入西方语法的主谓概念时,遇到了主谓观念与汉语子句/短语边界不清的矛盾,于是借用传统诵读单位“读”“顿”来称说。结构主义语法原则不支持主谓主语句,而汉语论者又从未将其灭绝,原因就在于“主谓主语”反映了汉语的韵律现实。汉语里主谓关系不是第一性的,对言语法容纳了主谓主语和主谓谓语两种切分,更好地揭示了汉语特性跟语言共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谓主语 主谓谓语 对言语法
原文传递
浙西南吴语“鸡嗉子”读音的本字——兼论浙西南吴语模、虞韵读如鱼韵白读现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留文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9-453,511,共6页
浙西南吴语“鸡嗉子”的“嗉”,方言文献都写成同音字“卸、细”。论文通过对浙西南吴语遇摄模韵读音层次的辨析,指出模韵有读同鱼韵的白读层次,其本字就是一等模韵的“嗉”字。浙西南吴语与江西赣语模韵和虞韵都有读同鱼韵白读的层次,... 浙西南吴语“鸡嗉子”的“嗉”,方言文献都写成同音字“卸、细”。论文通过对浙西南吴语遇摄模韵读音层次的辨析,指出模韵有读同鱼韵的白读层次,其本字就是一等模韵的“嗉”字。浙西南吴语与江西赣语模韵和虞韵都有读同鱼韵白读的层次,反映了二者早期音韵特征上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南吴语 鸡嗉子 读音层次 本字
原文传递
Paleoproterozoic reworking of ancient crust in the Cathaysia Block,South China:Evidence from zircon trace elements,U-Pb and Lu-Hf isotopes 被引量:24
20
作者 LIU Rui ZHOU Han Wen +6 位作者 ZHANG Li ZHONG ZengQiu ZENG Wen XIANG Hua JIN Song LU Xin Qian LI ChunZh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9期1543-1554,共12页
A combined study of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trace elements and Hf isotope was carried out for gneissic granite from the Sanzhishu area in Jingning, SW Zhejiang Province. Nearly all the zircons separated from the... A combined study of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trace elements and Hf isotope was carried out for gneissic granite from the Sanzhishu area in Jingning, SW Zhejiang Province. Nearly all the zircons separated from the granite exhibited oscillatory zoning and high Th/U ratios (>0.1). The REE profile showed a pronounced positive Ce anomaly, negative Eu anomaly and an enrichment of HREE, which ar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gmatic zircon. Thirteen concordant or nearly concordant analytical data yielded a weighted mean 207Pb/206Pb age of 1860±13 Ma (MSWD=0.084), representing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granite. The magmatic zircons had negative εHf(t) values of -15.6 to -10.0 and two-stage Hf model ages of 3.1 to 3.4 Ga, indicating that the granites were formed by reworking of ancient crust. The major- and trace-element data indicate that the gneissic granites are metaluminous high-K calc-alkaline rocks and exhibit the sam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s aluminous A-type granites, implying the emplacement of the granite in a post-orogenic extensional tectonic sett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reworking event in the Cathaysia Block of South China marked the transition from assembly to break-up of the Columbia super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铪同位素 古元古代 锆石 改造 地壳 中国 P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