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d isotop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b-Zn-Cu deposits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arim,and their significance 被引量:3
1
作者 SHEN Nengping ZHANG Zhengwei +3 位作者 YOU Fuhua PENG Jiantang ZHU Xiaoqing XIAO Jiafe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2年第4期362-375,共14页
The polymetallic(Pb,Zn,Cu,etc) ore belt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arim is one of the major regions with the greatest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Xinjiang.Report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lead isotope data for 66 sulfi... The polymetallic(Pb,Zn,Cu,etc) ore belt on the southwestern margin of Tarim is one of the major regions with the greatest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Xinjiang.Reported in this paper are the lead isotope data for 66 sulfide samples(including 50 galena samples,15 chalcopyrite samples and 1 pyrite sample) collected from such representative deposits as Tamu,Tiekelike,Kalangu,Abalieke,etc.in this ore belt.The Pb isotopic ratios of 206 Pb/204 Pb,207 Pb/204 Pb and 208 Pb/204 Pb in the galena samples range from 17.931 to 18.176,15.609 to 15.818 and 38.197 to 38.944,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18.017,15.684 and 38.462,respectively.Those in the chalcopyrite samples range from 17.926 to 18.144,15.598 to 15.628 and 38.171 to 38.583,with the average values of 18.020,15.606 and 38.262,respectively.The pyrite sample has the Pb isotopic ratios of 206 Pb/204 Pb,207 Pb/204 Pb and 208 Pb/204 Pb to be 17.980,15.604 and 38.145,respectively.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vious Pb isotope data for sulfides,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only a slight variation in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alena,chalcopyrite,sphalerite and pyrite in the ore belt.However,there is some difference in Pb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alena and chalcopyrite,especially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alena shows an obvious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some other relevant parameters(e.g.β and γ).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lead in galena(maybe including sphalerite and pyrite) was derived principally from wall rocks and underlying basement,and that in chalcopyrite only originated from the basement.The single-stage model ages of these sulfides couldn't indicate the time limit of metallogenesis(Pb,Zn,Cu,etc.),and the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s for 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alena are of no single-stage and two-stage Pb-Pb isochron significance.Furthermore,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genetic type of deposits in this polymetallic ore belt and the Mississippi Valley type(MVT).In addition,the author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differentiation(not paragenesis) for lead and copper eleme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etallogenesis in this ore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塔里木盆地 方铅矿 闪锌矿 铜沉积 南缘 多金属成矿带 铅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生物礁特征——以阿尔塔什剖面石炭系和什拉甫组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巩高阳 张尚锋 +3 位作者 罗顺社 苏奥 董曼 韩睿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5,共10页
通过野外露头观察与镜下薄片鉴定,综合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以下简称塔西南盆地)阿尔塔什剖面石炭系和什拉甫组生物礁沉积特征和成礁模式,认为研究区生物礁为开阔台地内部发育的点礁,分为高凸起型点礁和低凸起型点礁2类;造礁生物为... 通过野外露头观察与镜下薄片鉴定,综合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以下简称塔西南盆地)阿尔塔什剖面石炭系和什拉甫组生物礁沉积特征和成礁模式,认为研究区生物礁为开阔台地内部发育的点礁,分为高凸起型点礁和低凸起型点礁2类;造礁生物为四射珊瑚,附礁生物种类较多,包括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与䗴类等;生物礁在地貌上呈隆起状,其礁基、礁核、礁盖等亚相清晰。综合研究区生物礁发育特征及古地貌和海平面的演化过程认为:高凸起型点礁是生长在台地内地貌高处的生物礁,随着海平面下降暴露死亡,主要由珊瑚骨架灰岩、含生物碎屑颗粒灰岩组成;低凸起型点礁为在台地内部较为平坦地貌处发育的礁体,因海平面上升被淹死,礁体厚度薄,横向展布广,呈条带状,主要由珊瑚骨架灰岩与生物碎屑泥晶灰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塔西南盆地 石炭系 和什拉甫组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弧后裂谷系统基性、超基性岩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白云来 陈启林 +2 位作者 汤中立 范育新 江荣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伸展系统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可追溯到中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认为该区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可分为两类: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早期(中元... 伸展系统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可追溯到中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认为该区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可分为两类: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早期(中元古代),另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鼎盛时期或弧后盆地阶段(早古生代).后者可归入蛇绿杂岩中;前者与镍铜成矿系统密切相关,但很难完全归入已有的基性、超基性岩分类之中,属于一种新类型,建议将其命名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Sm-Nd模式年龄为1 026~1 749Ma,其深成岩(黑山岩体)岩石组合为:石英正长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含云母斜长角闪辉橄岩-含云母角闪辉橄岩-含云母斜长角闪橄榄岩-辉石岩,超基性岩m/f平均值为5.5,∑REE为20.9×10-6~64.71×10-6,平均29.91,LREE略富集,辉长岩TiO2为0.92%;浅成岩(黑山北岩体)岩石组合为:灰黑色细粒角闪辉长(玢)岩-暗绿黑色细粒绿泥石化辉长苏长岩-深黑色中粒橄榄二辉岩,TiO2强烈富集,其中辉长(玢)岩TiO2为1.32%~3.32%,MgO、CaO亏损,Rb、Sr、Y、Zr、Nb、Ba、Cs、Hf、Ta、Th、U强烈富集,Sc、V、Cu较富集,Cr、Co、Zn亏损,LREE略富集.表明中元古代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已经出现活动大陆边缘后方伸展体制,在该体制下岩浆多期次脱离地幔而上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超基性岩 塔里木板块 裂谷型 岩石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早二叠世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罗金海 张敬艺 +2 位作者 王超 车自成 刘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9,共14页
塔里木地块西北缘的阔什布拉克钾长花岗岩富碱(Na_2O+K_2O平均8.36%>8%),富钾(K_2O/Na_2O=1.27~1.47),准铝质(A/CNK=0.82~0.88),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岩石的稀土含量较高(∑REE=263.90×10^(-6)~445.75×10^(-6)),... 塔里木地块西北缘的阔什布拉克钾长花岗岩富碱(Na_2O+K_2O平均8.36%>8%),富钾(K_2O/Na_2O=1.27~1.47),准铝质(A/CNK=0.82~0.88),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岩石的稀土含量较高(∑REE=263.90×10^(-6)~445.75×10^(-6)),富集Th、U、Ta、Nb、Hf和Y等高场强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具有强的负Eu异常(δEu=0.003~0.019),富集高不相容元素(Zr+Nb+Ce+Y=368×10^(-6)~531×10^(-6)>350×10^(-6)),高Ga(Ga/Al×10 000=4.17~4.72>2.6),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Th/U比值(平均为3.86)、Nb/Ta比值(平均为12.75)和Rb-Th富集、Ti亏损指示其壳源成因。对花岗岩进行的LA-ICP-MS微区原位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的结晶侵位年龄为275.4±2.8 Ma。综合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花岗质岩浆活动的特点,认为早二叠世西南天山的后碰撞岩浆活动不仅在西南天山内部引起了强烈的花岗质岩浆活动,而且对塔里木地块西北边缘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也有显著的影响。阔什布拉克A型花岗岩也说明西南天山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在275.4±2.8 Ma之前已经趋于结束,以南天山洋盆为代表的古亚洲洋已基本结束了其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西南天山 早二叠世 后碰撞 花岗岩
下载PDF
塔西南缘铅锌矿硫同位素特征及硫的来源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游富华 张正伟 +5 位作者 程远 沈能平 朱笑青 肖加飞 张中山 周灵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9-457,共9页
通过塔西南缘铅锌矿带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的硫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显示δ34S值范围在-38.3‰~24.0‰,具双峰式分布,推测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相混合是导致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一类硫化物的δ34S值... 通过塔西南缘铅锌矿带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的硫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显示δ34S值范围在-38.3‰~24.0‰,具双峰式分布,推测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相混合是导致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一类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在-6‰~6‰,组成的矿石呈细粒、草莓状结构及浸染状构造;另一类硫化物的δ34S值集中在-32‰~-24‰,组成的矿石呈粗粒、脉状或角砾状构造。两种流体受构造应力和压实作用的影响,沿着断裂或岩石的裂隙运移并相混合,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产生的HS-与Zn2+、Pb2+结合形成闪锌矿、方铅矿,在有利部位沉淀成矿。硫主要来源于海水硫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硫同位素特征 硫源 塔西南缘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陆缘型侵入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被引量:31
6
作者 姜常义 穆艳梅 +2 位作者 赵晓宁 白开寅 张虹波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断续出露一条侵入岩带,总长度800多公里。岩石组合是: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各种类型岩石的化学组成显示了清晰的钙碱性岩浆演化趋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富集型,而且...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断续出露一条侵入岩带,总长度800多公里。岩石组合是: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各种类型岩石的化学组成显示了清晰的钙碱性岩浆演化趋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富集型,而且,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富集,而Ta、Nb、Zr、Hf、Ti等高场强元素显著贫化。这些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均证明,该侵入岩带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带 岩石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塔里木板块
下载PDF
塔里木西南缘新太古代变质辉长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黎敦朋 李新林 +5 位作者 周小康 李玮 杜少喜 戴新宇 高小平 刘幼骐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62-269,共8页
在塔里木西南缘发现多条变质辉长岩脉,经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辉长岩岩脉具有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征。通过锆石SHRIMP法U-Pb测年,6个点207Pb/206Pb加权年龄平均值为(2675±12)Ma(MS... 在塔里木西南缘发现多条变质辉长岩脉,经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辉长岩岩脉具有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征。通过锆石SHRIMP法U-Pb测年,6个点207Pb/206Pb加权年龄平均值为(2675±12)Ma(MSWD=0.20);根据9个点获得的不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为(2671±13)Ma、下交点年龄为(287±16)Ma(MSWD=0.91)。2675Ma权重年龄或不一致曲线上交点2671Ma年龄代表变质辉长岩的结晶年龄;下交点(287±16)Ma年龄代表变质年龄。塔里木西南缘新太古代变质辉长岩脉的发现,证实塔里木西南缘存在太古宙古陆核,提供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古陆核裂解的岩浆活动记录,为该区地层划分对比以及古陆核早期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辉长岩脉 SHRIMP U—Pb定年 新太古代 塔里木西南缘
下载PDF
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中元古代岩浆活动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建国 杨瑞东 +2 位作者 杨剑 崔春龙 侯兰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7-885,共19页
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侵入前寒武纪结晶基底(Ch)的中元古代两期岩体,早期以喀特列克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567 Ma,晚期以阿孜巴勒迪尔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423 Ma。早期岩体(δoPt)具有贫硅、高钙、中碱和准铝质等特征;岩性主要为钙碱性... 西昆仑北缘库斯拉甫一带侵入前寒武纪结晶基底(Ch)的中元古代两期岩体,早期以喀特列克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567 Ma,晚期以阿孜巴勒迪尔岩体为代表,年龄为1 423 Ma。早期岩体(δoPt)具有贫硅、高钙、中碱和准铝质等特征;岩性主要为钙碱性石英闪长岩,岩石稀土总量为168.4×10^(-6)~374.38×10^(-6)、轻重稀土比值为9.3~18.23,中等负铕异常(8Eu=0.53~0.82)。晚期岩体(ηγPt)具有富硅、高碱、富钾、强过铝质和全铁含量高等特征;岩性主要为碱性二长花岗岩,岩石具高的104*Ga/Al比值(3.01~3.5),很高的REE含量(375.68×10-6~1 075.46×10^(-6)),高LREE/HREE(7.07~16.87)和高(LaN/YbN)(8.32~25.2)及强烈负Eu异常(δEu=0.25~0.31)。通过对两期岩体(δoPt和ηγPt)同位素年龄、矿物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系统地研究,认为西昆仑北缘在中元古代发生两次明显的岩浆—构造事件,早期事件(δoPt的侵位)与兴地运动(I幕)有关;晚期事件(ηγPt的侵位)在时间及区域上与兴地运动(Ⅱ幕)比较吻合;早期岩浆(δoPt)可能存在部分幔源物质的加入,显示I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属于造山期后花岗岩类;晚期岩浆(ηγPt)可能经历过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或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过程,属于A2型花岗岩的范畴。两期岩浆活动可能为古塔里木板块的固结—裂解提供了新的证据及裂解模式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北缘 中元古代岩浆活动 A型花岗岩 古塔里木板块 固结-裂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库斯拉甫一带泥盆纪砂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以赛格孜干勒克铜矿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建国 杨剑 +2 位作者 崔春龙 李文杰 侯兰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库斯拉甫一带砂岩型铜矿发育于晚古生代早期大陆边缘裂陷盆地中,含矿岩系为一套滨海-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浅-紫"交互带的浅色砂岩中,受一定层位制约,具有沉积矿床的一些特征...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库斯拉甫一带砂岩型铜矿发育于晚古生代早期大陆边缘裂陷盆地中,含矿岩系为一套滨海-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浅-紫"交互带的浅色砂岩中,受一定层位制约,具有沉积矿床的一些特征。含矿岩系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出矿区西侧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可能为铜矿的初始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沿构造带(线)矿体明显发育碳酸盐化和硅化等围岩蚀变,矿区附近的早石炭世中基性岩浆喷发活动可能对矿源层具有改造和富集作用,成因上总体表现为沉积改造型矿床的特征。在相似层位中普遍发育铜矿化,表明这一地区具有形成中-大型砂岩型铜矿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 砂岩型铜矿 地质特征 泥盆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早二叠世深水遗迹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孝忠 刘训 +4 位作者 吴绍祖 傅德荣 姚建新 王永 闫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5-500,共6页
在新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下二叠统比尤勒提群中部首次发现了大量深水遗迹化石 ,主要包括GlockeriaKsi azkiewicz 196 8,Helminthoidasp .,Megagraptonsp .,Paleodictyonsp .,Paleodictyon (Glenodictyum )CroaticumUlchman 1995 ,Planoli... 在新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下二叠统比尤勒提群中部首次发现了大量深水遗迹化石 ,主要包括GlockeriaKsi azkiewicz 196 8,Helminthoidasp .,Megagraptonsp .,Paleodictyonsp .,Paleodictyon (Glenodictyum )CroaticumUlchman 1995 ,Planolitessp .,Protopaleodictyonsp .,ScalaritubamissouriensisWeller 1899,Spirophycussp .等 ,代表典型深海环境的Nereites遗迹相。根据对温古尔剖面的研究 ,比尤勒提群下部为浅海陆棚相砂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晶灰岩等 ;而含丰富遗迹化石的比尤勒提群中部为一套深海海底扇沉积的浊积岩系夹少量硅质岩 ,并且在浊积扇的不同位置所产遗迹组合类型也明显不同 ,扇根以觅食迹为主 ,含大量穿相分子 ,扇中开始出现牧食迹 ,扇梢则出现特征的耕作迹 ;比尤勒提群上部为浅海陆棚—滨海相沉积的硅质灰岩、泥晶灰岩和砂质灰岩及粉砂质泥岩、钙质砂岩等。该套遗迹化石组合与深海浊积事件密切相关 ,同时表明塔里木板块西北缘早二叠世时期存在一个陆棚浅海—深海盆地沉积环境 ,晚二叠世时期海水向西退去形成陆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早二叠世 深水遗迹化石 构造古地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爱芳 黎敦朋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87-94,共8页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发现多个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岩体表现为高S i、A l、N a,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Z r、H f、T i,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P、N i、C r,地球化学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通过锆石SHR IM P U-Pb测...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发现多个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岩体表现为高S i、A l、N a,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Z r、H f、T i,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P、N i、C r,地球化学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通过锆石SHR IM P U-Pb测年,获得3组年龄:第一组年龄,T=(1 970±47)M a(n=4,M SW D=2.4),代表岩浆捕获的继承锆石年龄;第二组年龄,T=(764±33)M a(n=4,M SW D=2.50),代表岩浆结晶年龄;第三组年龄,T=(424±16)M a(n=6,M SW D=1.03),代表加里东期构造事件年龄。T=(764±33)M a的锆石年龄可能是塔里木地块在新元古代末期R od in ia超大陆裂解岩浆活动的记录,对约束该区地层时代、研究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片麻状花岗岩 RODINIA超大陆裂解 塔里木西南缘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塔中-古城区块早-中奥陶世沉积格局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振宇 韩杰 +2 位作者 熊益学 孙崇浩 于红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8-230,共3页
从沉积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和区域地层厚度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塔中和古城地区早中奥陶世的沉积格局。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分别存在两个孤立的台地边缘-斜坡体系,之间由一个相对低洼的中古海槽所间隔。孤立台地-海槽沉积格局的确立... 从沉积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和区域地层厚度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塔中和古城地区早中奥陶世的沉积格局。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分别存在两个孤立的台地边缘-斜坡体系,之间由一个相对低洼的中古海槽所间隔。孤立台地-海槽沉积格局的确立,对寻找和圈定中下奥陶统台缘高能相带以及扩大该区的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板块 塔中 古城 奥陶纪 台地边缘 海槽 沉积格局
下载PDF
帕米尔突刺东缘冲断带构造形成机制:物理模拟及讨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珍云 尹宏伟 +1 位作者 张涛 范小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3-677,共15页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两个不同边界条件的模型分别模拟帕米尔突刺东缘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的逆冲走滑构造演化过程,进而分析和讨论了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帕米尔突刺东缘...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建立了两个不同边界条件的模型分别模拟帕米尔突刺东缘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的逆冲走滑构造演化过程,进而分析和讨论了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帕米尔突刺东缘的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均形成于压扭应力场作用下,发育明显断层走滑现象,前者逆冲前缘断层兼具左行走滑特征,后者逆冲前缘断层则具右行走滑特征,但前者总体走滑量明显小于后者;(2)帕米尔突刺东缘的柯克亚-和田褶皱冲断带和喀什-叶城转换断层带走滑作用均主要位于山前边界断层带,越靠近逆冲前缘(盆地内部),走滑效应越微弱,挤压效应越明显;(3)在边界走滑断层前缘(往盆地方向),弧形断裂由挤压方向向前依次产生,并且斜向相交,验证了帕米尔东缘冲断带构造演化符合自南向北依次变新的规律;(4)在斜向压扭作用过程中,走滑断层构造带不一定发育明显的高角度甚至直立的断层,也可能表现为逆冲叠瓦构造楔样式,形成走滑逆断层,故在进行帕米尔突刺东缘(如塔西南山前)地震剖面构造解析时应充分关注这种构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东缘 物理模拟 塔西南 斜向挤压 走滑构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压扭构造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4
作者 向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33-240,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发育甫沙—齐姆根和柯克亚—和田南2个压扭构造体系,前者主要是帕米尔弧形构造东北侧的侧向滑移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的不均匀冲断活动的联合作用结果,后者则主要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的不均匀冲断作用... 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发育甫沙—齐姆根和柯克亚—和田南2个压扭构造体系,前者主要是帕米尔弧形构造东北侧的侧向滑移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的不均匀冲断活动的联合作用结果,后者则主要与西昆仑造山带向塔里木盆地的不均匀冲断作用有关。这2个压扭构造体系主体形成于新近纪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其构造样式在平面上主要为走滑—逆冲断裂和雁列式分布的断裂与背斜,在剖面上则呈现为双重构造与反冲构造的叠加。压扭构造带所遭受的压扭作用从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形成新的油气圈闭、促进油气运移与成藏等方面对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油气成藏发挥了积极作用,压扭构造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南边缘 压扭构造体系 构造特征 石油地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金刚石找矿前景及其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英霞 崔洪斌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在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地构造背景条件的对比、区域重力、航磁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通过深源岩浆活动特征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并且通过金刚石找矿基本理论和上述研... 在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地构造背景条件的对比、区域重力、航磁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通过深源岩浆活动特征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并且通过金刚石找矿基本理论和上述研究成果,以及金刚石指示矿物特征的分析,对和田地区金刚石成矿区范围、金刚石母岩岩性及其含矿性、出土金刚石的源区位置以及金刚石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并将金刚石成矿预测区分为南北两段,分别对其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金刚石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华北板块西南缘义马盆地中侏罗世沉积相及古地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迪 邵龙义 +2 位作者 王德伟 李猛 刘建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13,共7页
义马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是河南省境内唯一可采的中生代煤田,位置特殊。为了揭示其中侏罗世阿林期-巴柔期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演化特征,运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等方法,以义马盆地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为例,进行地... 义马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是河南省境内唯一可采的中生代煤田,位置特殊。为了揭示其中侏罗世阿林期-巴柔期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演化特征,运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等方法,以义马盆地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为例,进行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和古地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属阿林期-巴柔期,该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等4种沉积相。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成煤期为节点,定量恢复了阿林期-巴柔期的古地理特征,从成煤期前到成煤期后,各优势古地理单元变化明显,具有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的变化规律,整体上是一个退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地理 中侏罗世 华北板块西南缘 义马盆地
下载PDF
华北地块西南缘陇县保家山古元古代花岗岩及其构造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欢 赵慧 +3 位作者 罗金海 程佳孝 尤佳 王师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4-1296,共13页
在华北地块西南缘陇县保家山西部铁马河剖面出露钾长花岗斑岩,与其伴生的有蚀变辉绿玢岩,整体沿六盘山断裂带分布.保家山钾长花岗斑岩富钾(Na2O/K2O=1.66~ 3.36),具钙碱性和准铝—弱过铝质特征(A/CNK =0.85 ~ 1.18).富集轻稀土元... 在华北地块西南缘陇县保家山西部铁马河剖面出露钾长花岗斑岩,与其伴生的有蚀变辉绿玢岩,整体沿六盘山断裂带分布.保家山钾长花岗斑岩富钾(Na2O/K2O=1.66~ 3.36),具钙碱性和准铝—弱过铝质特征(A/CNK =0.85 ~ 1.18).富集轻稀土元素且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4.08~12.03),Eu负异常明显(δEu =0.50~0.53).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Hf,强烈亏损P、Sr,且具有较高的Rb/Sr和Ga/Al比值,表现出A型花岗质岩石的特征.对两个样品进行锆石U-Pb LA-ICP-MS测年,分别获得n(206Pb)/n(207Pb)加权平均年龄1814±12Ma和1781±12Ma,说明岩体属于古元古代岩体.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表明,华北地块西南缘在古元古代期间处于强烈伸展背景,推测应该与古元古代贺兰坳拉槽的向南延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块西南缘 钾长花岗斑岩 古元古代 伸展作用 贺兰坳拉槽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石炭、二叠系腕足动物组合序列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中强 孙东立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9-440,共12页
对塔里木盆地地西南缘石炭、二叠系腕足动物组合序列进行系统研究 ,将其分为 10个腕足动物组合。据腕足类及其共生的类、非有孔虫及牙形类等门类化石组合的分析 ,将每个腕足动物组合给予较为精确的年代地层范围 ,并讨论乌斯特利茨基... 对塔里木盆地地西南缘石炭、二叠系腕足动物组合序列进行系统研究 ,将其分为 10个腕足动物组合。据腕足类及其共生的类、非有孔虫及牙形类等门类化石组合的分析 ,将每个腕足动物组合给予较为精确的年代地层范围 ,并讨论乌斯特利茨基 (196 0 )所描述的石炭、二叠系腕足动物群的具体层位和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足动物组合序列 石炭系 二叠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缘霍布哈尔白山组流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骁 王根厚 +3 位作者 王振义 刘得文 唐宇 周洁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8-279,共12页
探讨塔里木板块东北缘额济纳旗霍布哈尔地区上石炭统白山组流纹岩的形成环境、厘定晚石炭世雅干地区的古大地构造环境。对白山组流纹岩样品开展了岩相学分析以及主元素、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流纹岩SiO_2平均质量分数为75.63%,... 探讨塔里木板块东北缘额济纳旗霍布哈尔地区上石炭统白山组流纹岩的形成环境、厘定晚石炭世雅干地区的古大地构造环境。对白山组流纹岩样品开展了岩相学分析以及主元素、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流纹岩SiO_2平均质量分数为75.63%,K_2O/Na_2O比值平均为1.09,里特曼指数δ平均为2.05,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TiO_2、MgO含量较低(质量分数分别为0.06%~0.17%、0.12%~0.29%),显示壳源岩浆岩的特点。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强烈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和U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具明显负铕异常,流纹岩具有大陆边缘火山弧的地化特征。综合岩石组合特征及与西侧白山岩浆弧的对比,认为晚石炭世霍布哈尔地区为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哈尔 地球化学 塔里木板块 大陆边缘火山弧 晚石炭世
下载PDF
塔里木北缘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来自新元古代早期花岗岩成因的证据
20
作者 雷会敏 郭瑞清 +3 位作者 刘桂萍 米尔古丽·阿布拉 梁文博 邹明煜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5-312,共8页
对塔里木板块拼入Rodinia超大陆聚合时限进行限定,报道塔里木板块北缘库鲁克塔格隆起奥依库如克岩体花岗闪长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55±29)Ma,为新元古代早期岩... 对塔里木板块拼入Rodinia超大陆聚合时限进行限定,报道塔里木板块北缘库鲁克塔格隆起奥依库如克岩体花岗闪长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55±29)Ma,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作用产物。全岩化学组成上,该岩石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显著,基本无Eu异常,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Ti,Nb,Ta等高场强元素。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εHf(t)值为-15.12^-11.5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2.46~2.66 Ga。研究表明,奥依库如克岩体形成于板块俯冲消减环境,指示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年龄 LU-HF同位素 板块俯冲 塔里木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