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明春 蔡易 +4 位作者 赵桂兰 财音青格乐 周皓 孙伟 邢来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7,共5页
采用大豆种子萌发5—6d后的子叶节作外植体,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系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r研究。结果表明,将子叶节与农杆菌共培养60h后放入含卡那霉素50mg/L的诱芽培养基上,待苗长至4-5cm后放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最后移... 采用大豆种子萌发5—6d后的子叶节作外植体,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系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r研究。结果表明,将子叶节与农杆菌共培养60h后放入含卡那霉素50mg/L的诱芽培养基上,待苗长至4-5cm后放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最后移栽到培养土中,效果较好。对大豆遗传转化再生的主要因素,如大豆基因型、诱导出芽所需激素浓度、卡那霉素筛选压力等条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遗传转化系统,其转化率达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金华 王丕武 +2 位作者 武丽敏 于彦春 王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7,共3页
通过器官发生途径 ,由大豆子叶节诱导丛生芽。在相同的培养基和激素浓度条件下 ,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诱导率相差很大 ,其中以“吉林 30”、“吉林 4 7”和“美引一号”的诱导率较高。不同的激素组合和水平 ,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率也不... 通过器官发生途径 ,由大豆子叶节诱导丛生芽。在相同的培养基和激素浓度条件下 ,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诱导率相差很大 ,其中以“吉林 30”、“吉林 4 7”和“美引一号”的诱导率较高。不同的激素组合和水平 ,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率也不同 ,其中诱导培养基以MSB +6 BA 4mg/L +IBA 0 2mg/L及MSB +6 BA 2mg/L+IBA 0 2mg/L +K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丛生芽 诱导率
下载PDF
抗生素对根癌农杆菌抑制作用及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福丽 王贤 +3 位作者 李季平 纪瑞杰 黄云云 李成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76-78,共3页
以周豆12大豆子叶节为材料,研究了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唑林钠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以及卡那霉素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子叶节分化率逐... 以周豆12大豆子叶节为材料,研究了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唑林钠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以及卡那霉素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子叶节分化率逐渐降低,当浓度达到45 mg/L时,分化芽的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植株出现白化现象;4种抑菌抗生素中,头孢曲松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头孢呋辛钠和噻肟钠抑菌效果次之,结合抑菌抗生素对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作用,确定在大豆子叶节的遗传转化中,使用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作为抑菌抗生素,临界浓度分别为200 mg/L和300 mg/L。而卡那霉素使用的临界浓度为4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农杆菌 抗生素 抑菌作用 大豆 子叶节再生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晨光 董秋平 +3 位作者 乔亚科 杨晓倩 张锴 李桂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利用农杆菌对大豆成熟种子子叶节进行转化,探究了不同种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浓度、大豆基因型、萌发天数以及共培养天数对提高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植物提取物的共培养菌液侵染子叶节均能够明显提高抗性芽的再生... 利用农杆菌对大豆成熟种子子叶节进行转化,探究了不同种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浓度、大豆基因型、萌发天数以及共培养天数对提高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植物提取物的共培养菌液侵染子叶节均能够明显提高抗性芽的再生率,但不同基因型的大豆所需的最适提取物浓度不同,‘豫豆22’最适浓度为7mL/L,‘中黄42’最适浓度为14mL/L;‘豫豆22’是本研究中最适宜转化的大豆基因型;萌发5d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率最高;共培养10d获得阳性转化植株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农杆菌介导 提取物 转化
下载PDF
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卢平 乔亚科 +3 位作者 李桂兰 钟磊 崔姗姗 纪展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以冀豆12和中黄13的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取材时间和种子发育程度对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12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60~66 d,最佳6-BA浓度为1.0~1.5 mg.L-1,出芽率达96.67%~100%... 以冀豆12和中黄13的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取材时间和种子发育程度对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12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60~66 d,最佳6-BA浓度为1.0~1.5 mg.L-1,出芽率达96.67%~100%。中黄13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49~65 d,6-BA浓度为1.5 mg.L-1,出芽率达93.33%~100%。冀豆12和中黄13未成熟种子子叶节的出芽率比成熟种子子叶节分别提高4%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未成熟种子子叶节 诱导
下载PDF
适于子叶节和胚尖再生体系的大豆基因型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丽红 季静 +3 位作者 王罡 关春峰 王萍 王婉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以吉育91等6个基因型大豆的子叶节和胚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大豆不同基因型在子叶节、胚尖2个再生体系中的不定芽诱导率、不定芽伸长率和不定芽数。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大豆不同再生体系的再生有显著影响,合丰35和合丰25在子叶节体系中的不... 以吉育91等6个基因型大豆的子叶节和胚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大豆不同基因型在子叶节、胚尖2个再生体系中的不定芽诱导率、不定芽伸长率和不定芽数。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大豆不同再生体系的再生有显著影响,合丰35和合丰25在子叶节体系中的不定芽诱导率和伸长率均高于胚尖体系,而黑农37的不定芽诱导率和伸长率在胚尖体系高于子叶节体系。不同基因型适合的大豆再生体系不同,合丰35、合丰25和绥农14适合选用子叶节再生体系,黑农37更适合选用胚尖再生体系,而吉育91和北京小粒豆则既可以选择子叶节再生体系又可选择胚尖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型 子叶节 胚尖 再生体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pac1基因转化大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庆荣 李岩 +2 位作者 甄波 杨丽娜 高洁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选用高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而再生能力较强的大豆品种和品系作为受体,对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侵染菌液的制备以及根的诱导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将pac1导入大豆,MSB培养基中附加2 mg/L6-BA+0.2 mg/LIBA进... 选用高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而再生能力较强的大豆品种和品系作为受体,对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侵染菌液的制备以及根的诱导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将pac1导入大豆,MSB培养基中附加2 mg/L6-BA+0.2 mg/LIBA进行丛生芽诱导,液体YEB重悬活化菌体后侵染,MSB培养基中蔗糖含量15%+2 mg/LIBA+0.2 mg/L6-BA进行生根诱导。共获得8株PCR检测呈阳性植株,经SouthernBlot检测,证明pac1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对病毒的抗性评价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pac1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法
下载PDF
“黑生101”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肖刚 逯慧 +1 位作者 王帆 李建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420-424,共5页
以高产、抗病、高蛋白"黑生101"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以子叶节(带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再生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在B5基本培养基基础上附加0.8 mg/L6-BA对"黑生101"大豆进行预培养,将能够较好地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 以高产、抗病、高蛋白"黑生101"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以子叶节(带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再生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在B5基本培养基基础上附加0.8 mg/L6-BA对"黑生101"大豆进行预培养,将能够较好地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完整子叶培养,子叶节芽诱导率平均为44.26%,每个子叶节外植体平均出芽数为3.23,略高于以1/2子叶培养的结果,并且丛生芽生根率高达100%.为今后实现以"黑生101"大豆作为受体进行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以及将"黑生101"大豆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转基因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生101”大豆 种子萌发 子叶节 芽诱导 再生体系
下载PDF
转录调控基因GmLEC1转化大豆及转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红林 沙爱华 +3 位作者 符秀梅 陈银华 单志慧 周新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2,共6页
以高油大豆"中豆30"开花后30 d的发育种子为材料,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脂肪酸合成相关转录因子LEC1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序列法从大豆种子中分离了大小为850 bp的cDNA片段;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i表达载体pHGlec;分别利... 以高油大豆"中豆30"开花后30 d的发育种子为材料,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脂肪酸合成相关转录因子LEC1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序列法从大豆种子中分离了大小为850 bp的cDNA片段;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i表达载体pHGlec;分别利用大豆子叶节和胚尖为外植体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抗性芽获得率,PCR检测阳性率为指标,对转化系统进行优化。确定了6.0 mg.L-1的6-BA为胚尖转化法最佳激素配比;经PCR鉴定,优化后的胚尖转化法阳性苗获得率为7.58%,子叶节转化法转化率为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LEC1基因 RNA干涉载体 转化 子叶节 胚尖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皮照兴 廉玉利 +2 位作者 李依娜 崔唱 杨楠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6-90,共5页
大豆遗传转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通过实验确立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条件.实验利用含有pCAMBIA3301质粒的农杆菌LBA4404对辽豆-45子叶节进行了侵染,对消毒方法、草铵膦浓度、侵染浓度、侵染时间... 大豆遗传转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通过实验确立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条件.实验利用含有pCAMBIA3301质粒的农杆菌LBA4404对辽豆-45子叶节进行了侵染,对消毒方法、草铵膦浓度、侵染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共培养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氯气灭菌5h的二次消毒法,可在不影响种子活力的同时把污染率降低为0,确定草铵膦的选择压力为6mg/L.同时确定辽豆-45子叶节遗传转化的最佳条件为:农杆菌侵染菌液的浓度为OD600=0.6,侵染时间为30 min,暗培养条件下共培养时间为96h,且共培养液体培养基添加2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有利于转化.经草铵膦抗性筛选、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R检测,证实pCAMBIA3301质粒的T-DNA已经整合进了辽豆-45基因组,共获得23株转基因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农杆菌介导 二次消毒 遗传转化
下载PDF
鸡溶菌酶A元件在大豆中对uidA基因瞬时表达的影响(英文)
11
作者 杨少辉 丁东风 +2 位作者 侯建华 Ludmila Mlynárová 李明刚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2-136,共5页
本研究将报告基因uidA(β-葡糖苷酶基因)两侧各含有一个鸡溶菌酶A元件(chiMAR)的中间表达载体pLM9与不含chiMAR的中间表达载体pLM5经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以研究chiMAR对外源uidA基因瞬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品种科丰6号和冀豆12... 本研究将报告基因uidA(β-葡糖苷酶基因)两侧各含有一个鸡溶菌酶A元件(chiMAR)的中间表达载体pLM9与不含chiMAR的中间表达载体pLM5经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以研究chiMAR对外源uidA基因瞬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品种科丰6号和冀豆12中,chiMAR均能显著提高uidA基因的瞬时表达率(p<0.01),并且chiMAR对不同品种中uidA基因瞬时表达率的影响不同;在科丰6号中,chiMAR对uidA基因的瞬时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降低uidA基因瞬时表达的个体差异度;chiMAR可以显著降低uidA基因在冀豆12中的瞬时表达量(p<0.01),同时提高uidA基因瞬时表达的个体差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AR uidA基因 瞬间表达 大豆 子叶节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作者 杨晓倩 李桂兰 +3 位作者 刘晨光 董秋平 张锴 乔亚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96,共6页
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方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共培养阶段浸染液浓度及外界培养条件(共培养温度和天数)和培养基添加物对转化效率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染液OD600=0.5的诱导率最高,共培养温... 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方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共培养阶段浸染液浓度及外界培养条件(共培养温度和天数)和培养基添加物对转化效率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染液OD600=0.5的诱导率最高,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天数为10 d具有较高转化效率,共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NM)对诱导卡那霉素抗性不定芽有促进作用。PCR检测表明PHR1基因已整合到T1代大豆基因组中,初步证明可在大豆基因组中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大豆子叶节 共培养 单壁碳纳米管
下载PDF
多胺诱导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凤鸣 胡文婷 苏国兴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6-1010,共5页
以栽培大豆幼苗子叶节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产物H2O2在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mol·L-1时3种外源多胺(Put,Spm和Spd)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其中Spd的作用... 以栽培大豆幼苗子叶节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产物H2O2在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mol·L-1时3种外源多胺(Put,Spm和Spd)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其中Spd的作用最显著,Put和Spm作用次之,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己胺(CHA)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形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此对应的是,外源多胺处理促进了子叶节外植体的二胺氧化酶(Cu AO)活性和H2O2含量水平。有趣的是,用多胺氧化酶抑制剂-氨基胍(AG)和H2O2清除剂DMTU分别处理,也可显著抑制多胺对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的促进作用;AG和DMTU在丛生芽分化上的作用,可能与AG处理导致外植体Cu AO活性和H2O2水平的降低,以及与DMTU清除H2O2的作用有关。研究结果暗示多胺降解产物H2O2可能参与多胺对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丛生芽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子叶节 过氧化氢 多胺氧化降解 丛生芽
下载PDF
大豆子叶节再生及农杆菌介导转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荣仲 谭裕模 +2 位作者 李松 张木清 陈如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3-38,共6页
用大豆早熟一号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进行再生研究发现都能获得再生植株,但再生能力差异较大,以子叶节和顶芽的再生能力较强且以子叶节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较好,宜用带少量子叶的子叶节作外植体,AS浓度160μmol/L、40min浸染时间、共培养2d... 用大豆早熟一号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进行再生研究发现都能获得再生植株,但再生能力差异较大,以子叶节和顶芽的再生能力较强且以子叶节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较好,宜用带少量子叶的子叶节作外植体,AS浓度160μmol/L、40min浸染时间、共培养2d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和Kan浓度120mg/L筛选获得的转化抗性苗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再生 农杆菌介导转化 无菌苗 外植体 再生植株 顶芽 AS浓度
下载PDF
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文婷 杨北宁 苏国兴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81-87,共7页
以"吉林小粒7号"大豆种子[Glycine max(L.)Merr.]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外源多胺(Put,Spd和Spm)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已胺(CHA)对... 以"吉林小粒7号"大豆种子[Glycine max(L.)Merr.]为材料,研究多胺氧化降解在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外源多胺(Put,Spd和Spm)都能显著促进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而亚精胺合酶抑制剂环已胺(CHA)对大豆子叶节分化出不定根有抑制作用;多胺氧化酶专性抑制剂氨基胍(AG)可显著抑制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与此相一致的是,外植体DAO活性和H2O2含量相应降低,内源多胺有一定的积累;H2O2清除剂N,N-二甲基硫脲(DMTU)处理可显著抑制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并可降低外源多胺对大豆子叶节分化形成不定根的促进作用.这些结果暗示,大豆子叶节分化出不定根的过程可能与多胺氧化降解有关,并且降解产物H2O2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子叶节 多胺氧化降解 二胺氧化酶 过氧化氢
下载PDF
山西不同大豆品种再生体系的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换丽 王丹 +4 位作者 张树伟 雷佳 吴霞 王新胜 马燕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探究品种对大豆再生体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山西省选育的10个大豆品种,对其子叶节再生体系和胚尖再生体系中不定芽诱导率、伸长率、生根率及再生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晋豆37号与中黄13号的各个参数值较其他... 为探究品种对大豆再生体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山西省选育的10个大豆品种,对其子叶节再生体系和胚尖再生体系中不定芽诱导率、伸长率、生根率及再生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晋豆37号与中黄13号的各个参数值较其他品种高,且差异显著;而在胚尖再生体系中,晋豆36号各参数值均较高。同一大豆品种在不同的再生体系中表现也不同。邯豆5号、晋豆19号、晋豆36号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的4个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在胚尖再生体系中,而中黄13号与晋豆37号在子叶节再生体系中的各项数值均比在胚尖再生体系中高。初步认为,品种与大豆的再生能力有关,其中,邯豆5号、晋豆19号、晋豆36号较适合胚尖再生体系的研究,中黄13号与晋豆37号较适合子叶节再生体系的研究。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进行大豆遗传转化提供较好的受体材料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植体 子叶节 胚尖 再生体系
下载PDF
福建大豆主栽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
17
作者 张戊英 张韵春 张蔚勇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利用福建大豆主栽品种的子叶节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研究,探讨不同品种、不同激素和除草剂不同浓度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诱导分化能力差别较大,供试品种中“莆豆8008”的诱导能力较强,丛生芽诱导率和平均丛生芽数分别... 利用福建大豆主栽品种的子叶节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研究,探讨不同品种、不同激素和除草剂不同浓度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诱导分化能力差别较大,供试品种中“莆豆8008”的诱导能力较强,丛生芽诱导率和平均丛生芽数分别为94.2%和2.69。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诱导,表明6-BA较适合于丛生芽的诱导,适宜浓度为1.67mg/L。大豆子叶节不定芽分化和伸长的除草剂Glufosinate梯度实验表明除草剂Glufosinate5mg/L可作为不定芽分化和伸长的选择压力,生根培养基上不宜加除草剂Glufosin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组织培养 激素 GLUFOSINATE
下载PDF
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思言 高玮 +5 位作者 夏海丰 姚丹 关淑艳 金慧卿 曲静 王丕武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5,I0002,共5页
以吉农28、吉农27、吉农17三个基因型大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大豆的基因型和子叶节再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大豆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基因型是吉农27,最佳诱导培养基是MS+6-BA 3.0mg/L+I... 以吉农28、吉农27、吉农17三个基因型大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大豆的基因型和子叶节再生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大豆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基因型是吉农27,最佳诱导培养基是MS+6-BA 3.0mg/L+IBA 0mg/L+2,4-D0mg/L。适合大豆子叶节不定芽继代的基因型是吉农17,最佳继代培养基是MS+6-BA 1.0mg/L+IBA 0.1mg/L。适合大豆子叶节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基因型是吉农27,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6-BA1.0mg/L+NAA 0.1mg/L+GA31.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 再生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