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大豆11S球蛋白聚合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唐传核 杨晓泉 +1 位作者 彭志英 陈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46,共5页
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催化大豆11S球蛋白的聚合反应条件。研究显示,TGase对11S的不同亚基反应不一样,它只能催化11S酸性亚基聚合,而碱性亚基几乎不受影响。离子强度Ⅰ=0.1时TGase催化活性要高于Ⅰ=0.5,这可能是酶活性受离... 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催化大豆11S球蛋白的聚合反应条件。研究显示,TGase对11S的不同亚基反应不一样,它只能催化11S酸性亚基聚合,而碱性亚基几乎不受影响。离子强度Ⅰ=0.1时TGase催化活性要高于Ⅰ=0.5,这可能是酶活性受离子强度的影响。酶浓度范围为10~40U/g对TGase催化11S酸性亚基影响不大。TGase催化11S聚合的最适pH为7.0~8.0,pH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该酶反应。而在低于50℃范围内,温度越高TGase催化11S聚合越快达到平衡,37℃反应4h与50℃反应2h聚合效果差不多,而60℃已使TGase几乎完全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大豆蛋白 聚合 改性 催化 反应条件
下载PDF
大豆11S球蛋白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学玲 罗金国 +1 位作者 何建军 潘思轶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7,44,共4页
以11S球蛋白粗提物中蛋白质含量和纯度为评价指标,比较了Nagano法、Saio法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效果,并对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效果较好,Tris-HC l缓... 以11S球蛋白粗提物中蛋白质含量和纯度为评价指标,比较了Nagano法、Saio法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效果,并对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效果较好,Tris-HC l缓冲液是适宜的提取液,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11s球蛋白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Thanh法提取7S、11S球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段春红 孙婉 +2 位作者 姚晓琳 韩晓红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82,共4页
以中豆36为原料,分别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PI)、7S、11S球蛋白,系统地比较了它们的功能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SPI、7S及11S的功能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1S球蛋白具有较强的凝胶性、吸油性和溶解度;7S球蛋白具有较高的持水性和乳化性。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功能特性
下载PDF
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孝英 张雪旺 刘汉灵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6年第3期74-77,43,共5页
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 本研究选择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提出并采用碱提酸沉膜分离法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分离纯度,并与传统的几种方法比较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碱提酸沉膜分离法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所得的7S和11S大豆球蛋白的纯度可以分别达到75.5%和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 11s 大豆球蛋白 膜分离
下载PDF
不同节位大豆籽粒中脂肪酸与11S、7S球蛋白含量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鹏 陈思羽 +4 位作者 朱末 李亮 徐克章 张治安 陈展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7-371,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节位上大豆籽粒中5种脂肪酸与11S、7S球蛋白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吉林38和吉农19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节位籽粒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与11S、7S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吉林38和吉农19各节位籽粒中所含脂肪酸... 为了研究不同节位上大豆籽粒中5种脂肪酸与11S、7S球蛋白的含量变化规律,以吉林38和吉农19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节位籽粒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与11S、7S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吉林38和吉农19各节位籽粒中所含脂肪酸及11S、7S球蛋白含量不同。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表现为随节位的上升而逐渐下降,而硬脂酸和油酸含量则表现为随节位的上升而上升。11S球蛋白含量随节位上升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1S球蛋白含量在中下部(4~9节位)含量偏低,上部(13~17节位)含量达到最高;7S球蛋白与11S球蛋白含量在节位中的变化规律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吉林38和吉农19的11S球蛋白与7S球蛋白呈负相关关系。11S/7S比值与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呈负相关关系,与硬脂酸和油酸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节位 脂肪酸 11s球蛋白 7s球蛋白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改善大豆11S球蛋白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颖 徐锦丽 +2 位作者 瑙阿敏 郑智超 窦博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0-183,187,共5页
研究了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ase)改善大豆11S蛋白聚合的条件。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11S,再利用转谷氨酰胺酶对酶解后的大豆蛋白11S进行聚合,得知改性后大豆蛋白11S聚合物的分子量15ku左右。加酶量在30U/g时,TGase... 研究了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ase)改善大豆11S蛋白聚合的条件。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11S,再利用转谷氨酰胺酶对酶解后的大豆蛋白11S进行聚合,得知改性后大豆蛋白11S聚合物的分子量15ku左右。加酶量在30U/g时,TGase对催化大豆蛋白11S聚合效果最佳,加酶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反应。离子强度I=0.2时有利于聚合物的形成。pH在8.0~9.0之间有利于聚合物的形成。反应温度在45℃左右有利于TGase酶发挥活性使得聚合物更易形成。改性前乳化性及其稳定性分别是30.27%和37.78%,改性后乳化性及其稳定性分别是61.15%和7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11s 转谷氨酰胺酶 酶改性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 被引量:71
7
作者 周瑞宝 周兵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42,共4页
主要介绍了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大豆蛋白质各个成分的分子量有所不同,按超速离心分离系数可分为2S、7S、11S、和15S4个组份。7S组份占总蛋白质的30.9%,它是由4种不同大豆蛋白所组成,7S球... 主要介绍了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大豆蛋白质各个成分的分子量有所不同,按超速离心分离系数可分为2S、7S、11S、和15S4个组份。7S组份占总蛋白质的30.9%,它是由4种不同大豆蛋白所组成,7S球蛋白占7S组份的50%,它是由糖蛋白所组成。11S组份占总大豆蛋白质的41%,而且都是单一的11S球蛋白,11S球蛋白的等电点为pH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脱脂溶剂对大豆分离蛋白、7S和11S球蛋白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逸婧 刘永祥 +4 位作者 陈思远 陈海娟 张云璐 周建新 沈新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共4页
研究了正己烷-乙醇(体积比2∶1)、正己烷、乙醚3种脱脂溶剂对大豆分离蛋白(SPI)、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种脱脂溶剂脱脂后的SPI脂类残留和7S球蛋白提取率差异极显著(P<0.01),SPI的... 研究了正己烷-乙醇(体积比2∶1)、正己烷、乙醚3种脱脂溶剂对大豆分离蛋白(SPI)、β-伴大豆球蛋白(7S)和大豆球蛋白(11S)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种脱脂溶剂脱脂后的SPI脂类残留和7S球蛋白提取率差异极显著(P<0.01),SPI的提取率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经乙醚脱脂的脱脂大豆粉及其制备的SPI脂类残留最低,分别为0.3%和0.2%;乙醚脱脂的7S和11S球蛋白提取率和纯度最高,提取率分别为73.5%和84.8%,纯度分别为77.3%和90.2%。根据对SPI、7S和11S球蛋白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大豆脱脂溶剂应选择乙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溶剂 大豆分离蛋白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提取率 纯度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11S球蛋白结构特性与表面疏水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丹 刘春雷 江连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9,共8页
以6个代表性大豆品种制备11S球蛋白,研究大豆11S球蛋白结构特性与表面疏水性关系。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表面疏水性,Ellman试剂分析法测定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激光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空间构象。结论表明,大豆11S球蛋白表面疏水性与α... 以6个代表性大豆品种制备11S球蛋白,研究大豆11S球蛋白结构特性与表面疏水性关系。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表面疏水性,Ellman试剂分析法测定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激光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空间构象。结论表明,大豆11S球蛋白表面疏水性与α-螺旋含量、β-折叠含量负相关,与β-转角含量、无规则卷曲含量正相关;与拉曼光谱色氨酸费米共振I1360/I1340值负相关,与拉曼光谱酪氨酸费米共振I850/I830值正相关,与暴露酪氨酸残基克分子数正相关,与N暴露N包埋值正相关;与暴露巯基含量、巯基暴露程度正相关,与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二硫键构象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11s球蛋白 拉曼光谱 荧光光谱 巯基和二硫键 表面疏水性
下载PDF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7,共9页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在南京同一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以及各亚基组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但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著相关。从中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这些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sojasieb.etZucc.) 栽培大豆(G.max(L.)Merr.) 11s蛋白质 7s蛋白质 11s/7s比值 蛋白质亚基组 遗传变异 生态区
下载PDF
卡拉胶/大豆11S蛋白共混体系相容性及凝胶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建华 杨晓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31,共6页
研究了大豆11S蛋白分别与3种不同荷电量卡拉胶组成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热性质、凝胶流变性质及微结构,并探讨了共混凝胶的成胶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ι-卡拉胶对大豆11S蛋白的相容性比κ-卡拉胶弱,添加λ-卡拉胶样共混体系更易发生相分... 研究了大豆11S蛋白分别与3种不同荷电量卡拉胶组成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热性质、凝胶流变性质及微结构,并探讨了共混凝胶的成胶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ι-卡拉胶对大豆11S蛋白的相容性比κ-卡拉胶弱,添加λ-卡拉胶样共混体系更易发生相分离;添加3种卡拉胶均提高了大豆11S蛋白的热变性温度,但降低了热焓值,影响效果依次是λ-卡拉胶﹥ι-卡拉胶﹥κ-卡拉胶;共混凝胶随卡拉胶所带负电荷的增加其弹性模量值呈降低趋势,且凝胶网络结构由蛋白-多糖双连续结构转变为蛋白凝胶网络单连续结构;增加卡拉胶所带负电荷可降低共混凝胶形成过程表观活化能,同时降低了温控程序终点的弹性模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大豆11s蛋白 相容性 凝胶 流变 微结构
下载PDF
高静压处理对醇变性大豆11S球蛋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烨 王金梅 +2 位作者 齐军茹 尹寿伟 杨晓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
研究了高静压处理对醇变性大豆11S球蛋白溶解性及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11S球蛋白以1:15的比例添加65%乙醇处理后溶解度降低为14.24%。利用300 MPa高静压处理醇变性大豆11S球蛋白,可使其溶解度恢复至95.5%。凝胶渗透色谱显示,... 研究了高静压处理对醇变性大豆11S球蛋白溶解性及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11S球蛋白以1:15的比例添加65%乙醇处理后溶解度降低为14.24%。利用300 MPa高静压处理醇变性大豆11S球蛋白,可使其溶解度恢复至95.5%。凝胶渗透色谱显示,醇变性大豆11S球蛋白在不同高静压下形成多种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溶性聚集体。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对高静压处理的醇变性大豆11S球蛋白结构的测定证实其结构逐步被打开,形成柔性三级结构;醇诱导稳定的α-螺旋结构部分被破坏,高静压处理后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β-折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11s球蛋白 醇变性 高静压 可溶性聚集体 去折叠
下载PDF
大豆7S与11S球蛋白QTL元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庆山 张泽鑫 +3 位作者 刘函西 齐照明 韩思宁 董晓慧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9,共10页
大豆蛋白作为重要营养来源,其含量在大豆种子中约占40%。7S球蛋白(b-伴大豆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约占种子总蛋白70%,其含量直接影响大豆蛋白品质及特性。因此,大豆7S与11S球蛋白含量相关QTL定位与候选基因挖掘非常重要。研究... 大豆蛋白作为重要营养来源,其含量在大豆种子中约占40%。7S球蛋白(b-伴大豆球蛋白)和11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约占种子总蛋白70%,其含量直接影响大豆蛋白品质及特性。因此,大豆7S与11S球蛋白含量相关QTL定位与候选基因挖掘非常重要。研究调查国内外已报道的42个7S与11S球蛋白相关QTL数据,通过利用BioMercator ver.2.1软件对其进行元分析得到11个Meta-QTL区间。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基因本体数据库分析Meta-QTL区域基因,确定18个参与调控7S与11S球蛋白含量的相关基因作为候选基因,该候选基因分别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氨基酸生物合成等过程。其中1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2S白蛋白超家族蛋白,6个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细胞器的生长发育相关,5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影响贮藏蛋白积累的转录因子家族蛋白,6个基因与贮藏蛋白运输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相关QTL定位及分子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元分析 候选基因挖掘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对大豆11S蛋白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巍巍 于国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6-98,共3页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对大豆11S球蛋白改性并对其疏水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分析,得出最佳改性条件的组合为加酶量是30U/g,pH是7·5,反应温度是45℃,测得的最大11S蛋白表面疏水性指数(S0)为3076·6。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 大豆11s球蛋白 疏水性
下载PDF
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简便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雷继鹏 田少君 李晓霞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6期6-7,共2页
该文研究一种实验室直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简便方法,并讨论影响分离效果的一些因素。发现在本方法中最适分离的pH值范围为6.2~6.4,Tris-HCl缓冲液浓度在不超过0.06M时有助于7S和11S球蛋白的分离,高蛋白质浓度(不大于4%)有利于7S和... 该文研究一种实验室直接分离7S和11S大豆球蛋白简便方法,并讨论影响分离效果的一些因素。发现在本方法中最适分离的pH值范围为6.2~6.4,Tris-HCl缓冲液浓度在不超过0.06M时有助于7S和11S球蛋白的分离,高蛋白质浓度(不大于4%)有利于7S和11S球蛋白分离,而NaCl浓度对这两种球蛋白分离影响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7s 11s 分离
下载PDF
空气/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膨胀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春霞 温其标 杨晓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采用轴对称滴形分析法检测了不同体相蛋白含量和pH值条件下,空气/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表面膨胀特征参数随吸附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膜的表面膨胀模量增大,相角减小;膨胀弹性明显高于膨胀粘性,因此,从... 采用轴对称滴形分析法检测了不同体相蛋白含量和pH值条件下,空气/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表面膨胀特征参数随吸附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膜的表面膨胀模量增大,相角减小;膨胀弹性明显高于膨胀粘性,因此,从流变学的角度分析,空气/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粘弹性实际上是弹性的;表面膨胀模量随体相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受pH值的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11s球蛋白 空气/水界面 吸附膜 膨胀特性 轴对称滴形分析法
下载PDF
pH对大豆7S、11S球蛋白功能特性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红 康玉凡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20,共4页
通过pH对大豆7S、11S球蛋白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随pH变化,大豆7S、11S球蛋白溶解度和乳化性变化趋势相同,即在等电点处值最小,偏离等电点区域则逐渐增大;且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随pH升高呈上升趋势;而乳化稳定性则随pH升高呈下... 通过pH对大豆7S、11S球蛋白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随pH变化,大豆7S、11S球蛋白溶解度和乳化性变化趋势相同,即在等电点处值最小,偏离等电点区域则逐渐增大;且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随pH升高呈上升趋势;而乳化稳定性则随pH升高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大豆蛋白
下载PDF
超声增容对大豆11S蛋白-刺槐豆胶冷致凝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建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2-1616,共5页
通过超声处理大豆11S蛋白-刺槐豆胶共混溶液,并随后添加葡萄糖酸内酯(GDL)冷致酸化制备刺槐豆胶增强大豆11S蛋白共混复合凝胶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经47.5 W功率超声强度处理4 min后,共混凝胶的强度有显著提高,且刺槐豆胶分散相... 通过超声处理大豆11S蛋白-刺槐豆胶共混溶液,并随后添加葡萄糖酸内酯(GDL)冷致酸化制备刺槐豆胶增强大豆11S蛋白共混复合凝胶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样相比,经47.5 W功率超声强度处理4 min后,共混凝胶的强度有显著提高,且刺槐豆胶分散相所占孔隙率和平均孔隙直径分别降低了50.6%和34.6%。随超声处理功率的增加,孔隙率和孔隙直径进一步降低,表明有效改善了刺槐豆胶与大豆11S蛋白的相容性。共混凝胶强度随超声处理功率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超声处理样共混凝胶强度均大于对照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大豆11s蛋白 刺槐豆胶 微结构 流变性质
下载PDF
大豆蛋白11S组分的分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丽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49,共3页
采用Nagano法结合电泳图谱ImageMaster 1 D Elite V4.00软件分析法,对大豆分离蛋白的11S组分进行了分离效果研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酸沉pH值6.4、Ca2+浓度40mmol/L和冰浴时间5h。制得的样品中11S组分含量可以达到81.9%。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11s蛋白 电泳
下载PDF
11S球蛋白水解产物功能特性及其对猪肉肠质构影响
20
作者 段春红 潘思轶 胥钦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以中豆36为原料,提取11S球蛋白,用菠萝蛋白酶对其水解,研究不同水解度酶解产物的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疏水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水解度为5%时11S球蛋白酶解产物吸油性、持水性、乳化活性最高;并将不同水解度酶解蛋白... 以中豆36为原料,提取11S球蛋白,用菠萝蛋白酶对其水解,研究不同水解度酶解产物的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疏水性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水解度为5%时11S球蛋白酶解产物吸油性、持水性、乳化活性最高;并将不同水解度酶解蛋白添加到猪肉肠中,水解度5%酶解蛋白可明显改善猪肉肠质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s球蛋白 酶解 大豆蛋白 猪肉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