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叶形大豆品种产量性状边际效应指数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滕卫丽
韩英鹏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0-422,427,共4页
高产大豆品种不仅要求单株产量高,而且又适宜密植的品种。以两种叶形的10个品种(系)为材料,从边际效应指数角度,研究了不同叶形大豆品种叶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及其相互关系,期望筛选出耐密型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长叶品种的...
高产大豆品种不仅要求单株产量高,而且又适宜密植的品种。以两种叶形的10个品种(系)为材料,从边际效应指数角度,研究了不同叶形大豆品种叶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及其相互关系,期望筛选出耐密型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长叶品种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的边际效应指数均比圆叶品种的小,适于密植;单株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叶部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相关不显著,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边际效应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的边际效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长叶大豆品种绥农14的单株产量边际效应指数最小,属于耐密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形
产量性状
边际效应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生态研究Ⅶ.光温综合作用与野生大豆营养生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路琴华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叶片生长过程分未展开叶、展开叶、定形叶三个阶段.未展开叶生长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气温>28℃未展开叶生长速度不再加快.气温升高幅度>当天未展开叶生长速度、反应高温促进生长而开始发生分枝.复叶自展开到定形为13~14...
叶片生长过程分未展开叶、展开叶、定形叶三个阶段.未展开叶生长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气温>28℃未展开叶生长速度不再加快.气温升高幅度>当天未展开叶生长速度、反应高温促进生长而开始发生分枝.复叶自展开到定形为13~14天,反应了大豆感光效应持续期。展开叶的感光效应发生初生分枝.定形叶的感光效应发生次生分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长发育
光温综合作用
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粒重、叶形大豆品种的CO_2利用率
3
作者
郑明焕
李康世
全炳武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3年第4期240-245,共6页
测定了不同粒重、不同叶形的大豆品种与CO2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粒大豆中长叶形品种CO2吸收率是19.66μmol/m2.s,它比小粒大豆圆叶形的品种吸收率(18.29μmol/m2.s)要高,而大粒大豆中圆叶形品种的CO2利用率(19.17μmol/m2.s)要比长...
测定了不同粒重、不同叶形的大豆品种与CO2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粒大豆中长叶形品种CO2吸收率是19.66μmol/m2.s,它比小粒大豆圆叶形的品种吸收率(18.29μmol/m2.s)要高,而大粒大豆中圆叶形品种的CO2利用率(19.17μmol/m2.s)要比长叶形品种CO2利用率(17.45μmolm2.s)高.当气孔传导率在0.14~0.15μmol/m2.s范围内变化时,CO2吸收率在19~20μmol/m2.s.范围内.光合效率和气孔传导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重
叶形
大豆
品种
CO2利用率
气孔传导率
光合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大豆叶形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4
作者
杨永庆
陈圣男
+5 位作者
李欣欣
赵青松
付亚书
杨春燕
张孟臣
廖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5-833,共9页
为探究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影响大豆叶形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两个叶形具有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及RIL群体,在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对大豆叶形性状进行遗传和QTL定位等分析。结果显示,叶形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在0.60~0.95之间,环境与基因...
为探究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影响大豆叶形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两个叶形具有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及RIL群体,在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对大豆叶形性状进行遗传和QTL定位等分析。结果显示,叶形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在0.60~0.95之间,环境与基因型间存在互作效应,并且接种根瘤菌可以显著影响叶形指数(LS)与单株粒数(GN)、单株荚数(PD)和单株粒重(GW)的相关系数。此外,两种处理下共检测到8个QTL位点,LOD值范围在2.50~7.03,可解释6.4%~16.9%的遗传变异。其中,qLS-15可解释由根瘤菌×基因型互作引起叶形性状6.4%~9.3%的遗传变异,LOD值在2.50~3.69之间,表明qLS-15是与环境互作的主要遗传位点之一。综上所述,根瘤菌可以通过qLS-15影响大豆叶形,研究结果为解析根瘤菌提升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叶形
根瘤菌
遗传互作
QTL定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形两叶刀片豆浆机腔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5
作者
朱连花
宋强
+1 位作者
昃向博
李国平
《家电科技》
2013年第9期60-62,共3页
对S形两叶刀片的家用豆浆机粉碎腔体进行研究,以获得腔内流体的运动特性。利用FLUNET软件中的多参考系模型处理旋转的刀片与静止的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无凸筋的腔体和有凸筋的腔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腔内速度流线分布、湍动能分布及刀...
对S形两叶刀片的家用豆浆机粉碎腔体进行研究,以获得腔内流体的运动特性。利用FLUNET软件中的多参考系模型处理旋转的刀片与静止的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无凸筋的腔体和有凸筋的腔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腔内速度流线分布、湍动能分布及刀片表面压力分布等规律。比较发现,腔体加凸筋后流场流动性能有很大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家用豆浆机粉碎腔体结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豆浆机
S形两叶刀片
转动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叶形大豆品种产量性状边际效应指数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滕卫丽
韩英鹏
李文滨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0-422,427,共4页
基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资助项目(2006-G5)
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GA06B101-1-3)
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LBH-Z07228)
文摘
高产大豆品种不仅要求单株产量高,而且又适宜密植的品种。以两种叶形的10个品种(系)为材料,从边际效应指数角度,研究了不同叶形大豆品种叶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及其相互关系,期望筛选出耐密型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长叶品种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的边际效应指数均比圆叶品种的小,适于密植;单株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叶部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相关不显著,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的边际效应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的边际效应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长叶大豆品种绥农14的单株产量边际效应指数最小,属于耐密型品种。
关键词
大豆
叶形
产量性状
边际效应指数
Keywords
soybean
leaf
shape
Yield traits
Marginal effect index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生态研究Ⅶ.光温综合作用与野生大豆营养生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路琴华
机构
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
出处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叶片生长过程分未展开叶、展开叶、定形叶三个阶段.未展开叶生长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气温>28℃未展开叶生长速度不再加快.气温升高幅度>当天未展开叶生长速度、反应高温促进生长而开始发生分枝.复叶自展开到定形为13~14天,反应了大豆感光效应持续期。展开叶的感光效应发生初生分枝.定形叶的感光效应发生次生分枝。
关键词
大豆
生长发育
光温综合作用
效应
Keywords
soybean
vegetative grwth rolled
leaf
unrolled
leaf
shape
d
leaf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are
Responsibity to photoperiod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粒重、叶形大豆品种的CO_2利用率
3
作者
郑明焕
李康世
全炳武
机构
延边大学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院
韩国群山大学
出处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3年第4期240-245,共6页
文摘
测定了不同粒重、不同叶形的大豆品种与CO2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粒大豆中长叶形品种CO2吸收率是19.66μmol/m2.s,它比小粒大豆圆叶形的品种吸收率(18.29μmol/m2.s)要高,而大粒大豆中圆叶形品种的CO2利用率(19.17μmol/m2.s)要比长叶形品种CO2利用率(17.45μmolm2.s)高.当气孔传导率在0.14~0.15μmol/m2.s范围内变化时,CO2吸收率在19~20μmol/m2.s.范围内.光合效率和气孔传导率密切相关.
关键词
粒重
叶形
大豆
品种
CO2利用率
气孔传导率
光合效率
Keywords
availability of CO_2
soybean
variety
leaf
shape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大豆叶形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4
作者
杨永庆
陈圣男
李欣欣
赵青松
付亚书
杨春燕
张孟臣
廖红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5-833,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020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1828)。
文摘
为探究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影响大豆叶形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两个叶形具有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及RIL群体,在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对大豆叶形性状进行遗传和QTL定位等分析。结果显示,叶形相关性状的遗传率在0.60~0.95之间,环境与基因型间存在互作效应,并且接种根瘤菌可以显著影响叶形指数(LS)与单株粒数(GN)、单株荚数(PD)和单株粒重(GW)的相关系数。此外,两种处理下共检测到8个QTL位点,LOD值范围在2.50~7.03,可解释6.4%~16.9%的遗传变异。其中,qLS-15可解释由根瘤菌×基因型互作引起叶形性状6.4%~9.3%的遗传变异,LOD值在2.50~3.69之间,表明qLS-15是与环境互作的主要遗传位点之一。综上所述,根瘤菌可以通过qLS-15影响大豆叶形,研究结果为解析根瘤菌提升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叶形
根瘤菌
遗传互作
QTL定位
Keywords
soybean leaf shape
rhizobium
genetic interaction
QTL mapping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形两叶刀片豆浆机腔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5
作者
朱连花
宋强
昃向博
李国平
机构
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家电科技》
2013年第9期60-62,共3页
文摘
对S形两叶刀片的家用豆浆机粉碎腔体进行研究,以获得腔内流体的运动特性。利用FLUNET软件中的多参考系模型处理旋转的刀片与静止的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无凸筋的腔体和有凸筋的腔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腔内速度流线分布、湍动能分布及刀片表面压力分布等规律。比较发现,腔体加凸筋后流场流动性能有很大提高,研究结果可为家用豆浆机粉碎腔体结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家用豆浆机
S形两叶刀片
转动模型
数值模拟
Keywords
Household
soybean
milk machine
The two
leaf
blade with S
shape
, Rotation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M925.5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叶形大豆品种产量性状边际效应指数分析
滕卫丽
韩英鹏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生态研究Ⅶ.光温综合作用与野生大豆营养生长关系的研究
路琴华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粒重、叶形大豆品种的CO_2利用率
郑明焕
李康世
全炳武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大豆叶形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杨永庆
陈圣男
李欣欣
赵青松
付亚书
杨春燕
张孟臣
廖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S形两叶刀片豆浆机腔内流场数值模拟
朱连花
宋强
昃向博
李国平
《家电科技》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