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发芽大豆制备大豆酸奶的研究
1
作者
彭璐
孔祥珍
+3 位作者
陈业明
李兴飞
张彩猛
华欲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3-93,共11页
为获得具有更高生理活性的大豆酸奶,作者研究了大豆发芽对豆浆的乳酸菌发酵性能、发酵豆浆的生理活性和豆浆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初72 h内,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大豆的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豆浆乳酸...
为获得具有更高生理活性的大豆酸奶,作者研究了大豆发芽对豆浆的乳酸菌发酵性能、发酵豆浆的生理活性和豆浆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初72 h内,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大豆的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豆浆乳酸菌发酵性能明显改善,达到发酵终点(pH 4.5)的时间由7.2 h缩短至5.0 h,酸度则由42.18°T提升至66.56°T;乳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的含量增加。发芽使乳酸菌发酵豆浆的硬度降低,质构更细腻。在生理活性方面,发芽72 h后,乳酸菌发酵豆浆的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了19.83 mg/hg,苷元型异黄酮含量增加了115.02%;DPPH、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提高(P<0.05)。另一方面,发芽导致豆浆中异味成分含量明显增加。在综合考虑发芽对生理活性和风味影响的基础上,以发芽36 h的大豆制备大豆酸奶,考察了4种直投式发酵剂对于大豆酸奶风味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剂A发酵得到的大豆酸奶异味成分含量最低,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发芽
大豆酸奶
大豆异黄酮
抗氧化活力
异味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种中国大豆萌芽过程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旭
方芳
+3 位作者
李倩倩
许腾
王艳
王凤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2-958,共7页
为探究大豆萌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以黑河43、黔豆7号、徐豆14和中黄13大豆为研究对象,对其萌芽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大豆异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大豆经萌...
为探究大豆萌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以黑河43、黔豆7号、徐豆14和中黄13大豆为研究对象,对其萌芽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大豆异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大豆经萌芽处理后,GABA大量积累,4种大豆GABA含量峰值分别为萌芽前的30、37、6.8和6.5倍,黔豆7号对GABA的富集最显著;总多酚、总黄酮及异黄酮的含量均有所上升,抗氧化能力有所增强,其中,黔豆7号总黄酮和异黄酮含量最高,说明其抗氧化能力也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大豆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总黄酮、大豆异黄酮含量显著相关。综上,萌芽是提高大豆功能性组分及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手段;黔豆7号是富集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品种,可用于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本研究为萌芽大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萌芽
gaba
异黄酮
抗氧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γ-氨基丁酸等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李振艳
张永忠
任红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6-358,361,共4页
研究了大豆发芽期间氨基酸、γ-氨基丁酸、大豆异黄酮、水分、总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粗脂肪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发芽48h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总糖、粗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升高;γ...
研究了大豆发芽期间氨基酸、γ-氨基丁酸、大豆异黄酮、水分、总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粗脂肪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发芽48h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总糖、粗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大豆异黄酮等功能性因子含量都有明显提高,其中,发芽48h的大豆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是干大豆的700%,发芽48h的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是干大豆的1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大豆
异黄酮
Γ-氨基丁酸
含量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庆真
牛文慧
邵淑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5,共3页
该文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有所增高,且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
该文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有所增高,且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芽子叶,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升高,但芽茎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降低。进而通过DPPH和ORAC两种方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和芽茎的抗氧化活性均和其中的异黄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统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发芽
芽茎
子叶
异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发芽大豆制备大豆酸奶的研究
1
作者
彭璐
孔祥珍
陈业明
李兴飞
张彩猛
华欲飞
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3-93,共11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CXGC010603)。
文摘
为获得具有更高生理活性的大豆酸奶,作者研究了大豆发芽对豆浆的乳酸菌发酵性能、发酵豆浆的生理活性和豆浆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初72 h内,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大豆的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豆浆乳酸菌发酵性能明显改善,达到发酵终点(pH 4.5)的时间由7.2 h缩短至5.0 h,酸度则由42.18°T提升至66.56°T;乳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的含量增加。发芽使乳酸菌发酵豆浆的硬度降低,质构更细腻。在生理活性方面,发芽72 h后,乳酸菌发酵豆浆的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了19.83 mg/hg,苷元型异黄酮含量增加了115.02%;DPPH、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提高(P<0.05)。另一方面,发芽导致豆浆中异味成分含量明显增加。在综合考虑发芽对生理活性和风味影响的基础上,以发芽36 h的大豆制备大豆酸奶,考察了4种直投式发酵剂对于大豆酸奶风味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剂A发酵得到的大豆酸奶异味成分含量最低,感官品质最佳。
关键词
大豆
发芽
大豆酸奶
大豆异黄酮
抗氧化活力
异味成分
Keywords
soybean
s
germination
soy yoghurt
soybean
isoflavon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f-flavor components
分类号
TS2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中国大豆萌芽过程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
被引量:
7
2
作者
罗旭
方芳
李倩倩
许腾
王艳
王凤忠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2-958,共7页
基金
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4)
农业部"948"项目(2016-X31)
+1 种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125161015000150013)
北京市粮经作物产业创新团队(BAIC09-2017)
文摘
为探究大豆萌芽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以黑河43、黔豆7号、徐豆14和中黄13大豆为研究对象,对其萌芽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大豆异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大豆经萌芽处理后,GABA大量积累,4种大豆GABA含量峰值分别为萌芽前的30、37、6.8和6.5倍,黔豆7号对GABA的富集最显著;总多酚、总黄酮及异黄酮的含量均有所上升,抗氧化能力有所增强,其中,黔豆7号总黄酮和异黄酮含量最高,说明其抗氧化能力也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大豆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总黄酮、大豆异黄酮含量显著相关。综上,萌芽是提高大豆功能性组分及抗氧化能力的有效手段;黔豆7号是富集生物活性物质的最佳品种,可用于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本研究为萌芽大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大豆
萌芽
gaba
异黄酮
抗氧化
Keywords
soybean
,
germination
,
gaba
,
isoflavone
,
antioxidant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γ-氨基丁酸等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李振艳
张永忠
任红波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6-358,361,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A06B402-4)
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SB08C02)
文摘
研究了大豆发芽期间氨基酸、γ-氨基丁酸、大豆异黄酮、水分、总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粗脂肪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发芽48h时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水解氨基酸的含量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总糖、粗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大豆异黄酮等功能性因子含量都有明显提高,其中,发芽48h的大豆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是干大豆的700%,发芽48h的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是干大豆的191·2%。
关键词
发芽大豆
异黄酮
Γ-氨基丁酸
含量变化
Keywords
germinated
soybean
isoflavone
γ-
gaba
content change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曾庆真
牛文慧
邵淑娟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5,共3页
文摘
该文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发芽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有所增高,且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芽子叶,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升高,但芽茎中异黄酮的含量有所降低。进而通过DPPH和ORAC两种方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豆芽的增长,子叶和芽茎的抗氧化活性均和其中的异黄酮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的统计关系。
关键词
大豆发芽
芽茎
子叶
异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germinated
soybean
sprout cotyledon
isoflavone
cont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发芽大豆制备大豆酸奶的研究
彭璐
孔祥珍
陈业明
李兴飞
张彩猛
华欲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种中国大豆萌芽过程活性物质及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
罗旭
方芳
李倩倩
许腾
王艳
王凤忠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γ-氨基丁酸等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李振艳
张永忠
任红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曾庆真
牛文慧
邵淑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