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Bergamot Yam Soymilk Yogurt
1
作者 Yi TANG Mei LI +2 位作者 Lulu LI Fang CAO Weixin W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velop a bergamot yam soymilk yogurt.[Methods]With bergamot yam and soybeans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the nutritious bergamot yam soymilk yogurt was finally obtained through s...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velop a bergamot yam soymilk yogurt.[Methods]With bergamot yam and soybeans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the nutritious bergamot yam soymilk yogurt was finally obtained through soymilk deodorization,strain acclim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Results]Soybeans were soaked in a 1∶1 mixture of 0.2%sodium chloride and 0.2%sodium bicarbonate for 10 h,and then added with water for grinding,and the obtained slurry was filtered.The filtrate was heated at 100℃for 20 min on a low fire and mixed with skim milk in a ratio of 6∶4,and the obtained soymilk achieved the best deodorizing effect.Strains adapted to the soybean milk fermentation system were obtained by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ratio of soybean milk in the acclimation medium and performing passage.The curding time before the product acclimation was 6.5 h,and that after acclimation was 5.8 h,which meant that the time was shortened by 0.7 h,and the acid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Finally,an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determining that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process was soybean-to-water ratio 1∶5,sucrose 8%,bergamot yam 8%,and fermentation time 6 h.[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ep processing of bergamot y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gamot yam soymilk yogurt Soybean deodorization Strain acclim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下载PDF
适合豆乳发酵的乳酸菌筛选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涛 马映昆 陈福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2,共7页
以大豆和脱脂奶粉为原料,利用筛选得到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4-4和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L6-2混合发酵制备酸豆乳。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混合发酵的工艺条件:菌种配比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为37℃。... 以大豆和脱脂奶粉为原料,利用筛选得到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4-4和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L6-2混合发酵制备酸豆乳。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混合发酵的工艺条件:菌种配比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为37℃。分析了混合发酵和单菌株发酵酸豆乳感官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异同,与单菌株发酵相比,混合发酵的酸豆乳感官指标优于L4-4,而对营养物质的细化作用好于L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筛选 混合发酵 酸豆乳
下载PDF
大豆酸奶的工艺控制条件及风味改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新健 吴国杰 吴雅红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0年第4期44-47,共4页
研究了乳酸菌配比、总固形物浓度等对大豆酸奶形成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其生产工艺条件。本研究中的大豆酸奶生产是对大豆浸泡、磨浆和细滤后与奶粉等混合,接种S-嗜热乳链球菌和L-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获得了良好风味的产品。研究... 研究了乳酸菌配比、总固形物浓度等对大豆酸奶形成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其生产工艺条件。本研究中的大豆酸奶生产是对大豆浸泡、磨浆和细滤后与奶粉等混合,接种S-嗜热乳链球菌和L-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获得了良好风味的产品。研究表明,添加酪朊酸钠和水解酪朊蛋白有利于促进乳酸菌生长,并添加水溶性香精可以改进大豆酸奶的香型缺陷,还进行了普通商业酸奶对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 质构 乳酸菌 大豆酸奶 工艺条件
下载PDF
烘烤大豆制备发酵豆乳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雷勇刚 李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24-127,131,共5页
以烘烤大豆为原料,经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H-B02)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01)组合发酵制备发酵豆乳,研究了发酵豆乳的流变特性和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大豆经过烘烤处理后,发酵豆乳表现出较弱的粘弹... 以烘烤大豆为原料,经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H-B02)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01)组合发酵制备发酵豆乳,研究了发酵豆乳的流变特性和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大豆经过烘烤处理后,发酵豆乳表现出较弱的粘弹性和剪切稀化特性,酸乳的凝胶体系更加疏松,感官上表现为口感更加柔软;与未经烘烤的大豆发酵豆乳相比,烘烤处理后大豆发酵豆乳的持水力和亮度都显著下降,颜色趋于绿色和黄色;烘烤赋予发酵豆乳淡淡的烘烤香气,豆腥味降低,风味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大豆 发酵豆乳 流变特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亲水胶体对豆乳酸奶质构、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庞志花 曹金诺 +3 位作者 郑羽萌 罗予婉 刘新旗 肖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亲水胶体包括中性多糖瓜尔豆胶(0. 01%~0. 1%)和刺槐豆胶(0. 01%~0. 1%)、蛋白类多糖明胶(0. 1%~1%)以及离子型多糖卡拉胶(0. 01%~0. 1%)和黄原胶(0. 001%~0. 01%)对豆乳酸奶的持水力、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亲水胶体包括中性多糖瓜尔豆胶(0. 01%~0. 1%)和刺槐豆胶(0. 01%~0. 1%)、蛋白类多糖明胶(0. 1%~1%)以及离子型多糖卡拉胶(0. 01%~0. 1%)和黄原胶(0. 001%~0. 01%)对豆乳酸奶的持水力、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持水力方面,明胶(≥0. 5%)的添加可显著增强豆乳酸奶的持水力达100%,中性多糖瓜尔豆胶的添加会降低豆乳酸奶的持水力,离子型多糖对持水力没有显著影响;在质构方面,添加明胶(1%)、卡拉胶(≥0. 05%)可显著提高豆乳酸奶的硬度黏度,低浓度的卡拉胶和高浓度的黄原胶显著降低了豆乳酸奶的弹性,1%明胶也显著提高了豆乳酸奶的内聚性,中性多糖对豆乳酸奶质构特性影响不大;流变学结果表明,1%明胶可以提高豆乳酸奶的黏弹性、屈服应力、稠度系数、假塑性,卡拉胶在高浓度下也可以显著提高豆乳酸奶的黏弹性,所有的亲水胶体都可以显著提高的豆乳酸奶的表观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乳酸奶 亲水胶体 持水力 质构 流变
下载PDF
豆浆保温处理对大豆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爱洁 李理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
以保温不同时间的豆乳为主要原料,经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H-B02)、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 AS1.1482,L.B 1482)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FFI 6038,S.T 6038)组合发酵制备大豆酸奶,应... 以保温不同时间的豆乳为主要原料,经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H-B02)、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bulgaricus AS1.1482,L.B 1482)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FFI 6038,S.T 6038)组合发酵制备大豆酸奶,应用SDS-PAGE和氨基氮来表征豆浆中蛋白质的降解情况,分析了酸奶产品的pH、可滴定酸度、持水力、流变学性质以及感官风味评价。结果表明,豆浆经过55℃的保温处理后,氨基氮显著提高,其中保温6 h的豆浆氨基态氮含量增加了14.04%。经过保温处理后的豆浆在制备成大豆酸奶后,酸度显著提高,粘弹性增加,剪切稀化特性变弱,感官评价表明,保温4 h和6 h后制备的大豆酸奶在外观、质构以及风味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凝乳细腻柔和,总体可接受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内源酶 豆浆保温处理 大豆酸奶
下载PDF
牛乳和豆乳配比对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念 王芳 刘红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17-222,共6页
为了探究牛乳与豆乳配比对酸奶理化性质、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将不同质量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牛乳与豆乳混合,加入1 g/L直投式发酵剂,在43℃条件下发酵至pH=4.8,在4℃条件下贮存并进行分... 为了探究牛乳与豆乳配比对酸奶理化性质、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将不同质量配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牛乳与豆乳混合,加入1 g/L直投式发酵剂,在43℃条件下发酵至pH=4.8,在4℃条件下贮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豆乳比例的增加,酸奶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与纯牛乳酸奶相比,混合乳酸奶的发酵时间缩短,持水力降低,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纯豆乳酸奶的持水力、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居中。纯牛乳或纯豆乳制备的酸奶具有光滑规整的微观结构,混合乳酸奶微观结构粗糙,有大量的微孔。整体上,50%牛乳和50%豆乳制备的酸奶在28 d贮存期内具有良好的风味、较高的感官分数和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乳 酸奶 流变学 微观结构 感官特性
下载PDF
萌发大豆制备益生菌发酵豆乳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媚 李理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1,共4页
以萌发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经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B02)、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AS1.1482)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FFI 6038)组合发酵制成发酵豆乳,研究益生菌发酵豆乳的发酵特性... 以萌发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经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B02)、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AS1.1482)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FFI 6038)组合发酵制成发酵豆乳,研究益生菌发酵豆乳的发酵特性及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大豆经萌发后,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了近2倍;与未萌发大豆制成的发酵豆乳相比,萌发大豆发酵豆乳中乳酸菌菌落总数显著增加,产生更多的游离H离子及有机酸,且其剪切稀化作用减弱,表观黏度显著下降,更为接近发酵纯牛乳的流变特性。大豆萌发后制成发酵豆乳,可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及产酸,有助于改善发酵豆乳的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萌发 大豆酸奶 发酵特性 流变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