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麦Mediaspace核心价值解读及其对未来城市图书馆的启示
1
作者 陈盈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69,共4页
丹麦奥胡斯市城市媒体空间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标识、灵活而专业的空间结构层次、用户是关键因素、协调用户终身学习与学习社群之间的关系、文化与体验、桥接公民、技术与知识以及建立多样性的合作关系网络七个核心价值为基础,打造了... 丹麦奥胡斯市城市媒体空间以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标识、灵活而专业的空间结构层次、用户是关键因素、协调用户终身学习与学习社群之间的关系、文化与体验、桥接公民、技术与知识以及建立多样性的合作关系网络七个核心价值为基础,打造了一个集创造、科技、知识、媒介和用户于一体的城市媒介空间,为未来城市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麦奥胡斯 城市媒介空间 核心价值 城市图书馆
下载PDF
Cyber Spatiotemporal as Media Culture: A Cognitive Level Study of Time (Tempo) and Space (Spatial) Based on Media Types
2
作者 Sang-Hee Kweon Kyung-Ho Hwang Do-Hyun Jo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2年第9期946-964,共19页
This research explores media users' cognition of "time" and "space" across different media platforms, and conducts a comparison among media genres including mass media and intemet media based on user's interacti... This research explores media users' cognition of "time" and "space" across different media platforms, and conducts a comparison among media genres including mass media and intemet media based on user's interactivities. Especially, 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ternet's space and time perception based on communication genres such as e-mail, Blogs, portals, news-media, e-commerce, and social media (SNS). The research adopted two theories (construal level theory of time and space). The time related theory is "temporal distance theory". The space related theory is "media space". The research is designed to measure user's perception of interactivity, time-construal level and its media space cognition while using the media. There are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teractivities (contents, user, and media levels) and user involvement (CMC-user vs. user, HCI-user vs. media); there are two dependent variables: Cogniti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levels. This research also seeks the associated variables relationship among those variables throug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The 307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o test the research ques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mension of the media side's interactivity affected media's usage time and space perception. There are 2 ~ 2 factors variables to affect time and space. One is human and media interaction (HC1) and human to human communication (CMC); the other is traditional mass media (one-way communication) and interuet media (two-ways communication). The results prove the user's perception for media time and space is based on the levels of interactivity. The levels of interactivities depend on media usage: one-one, one-many, synchronous, asynchronous, 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Online media provides greater social space; while traditional media tends toward para-space percep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ers' time cognitions between online media are different such as fixed time versus cyber-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al time space human and media interaction (HCI) human to human communication (CMC) interactivity media space (a) synchronous HYPERTEXT
下载PDF
SPACE-TIME 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 FOR MAXWELL EQUATIONS IN DISPERSIVE MEDIA
3
作者 汪波 谢资清 张智民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1357-1376,共20页
In this paper, a unified model for time-dependent Maxwell equations in dispersive media is considered. The space-time DG method developed in [29]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un-derlying problem. Unconditional L2-stability... In this paper, a unified model for time-dependent Maxwell equations in dispersive media is considered. The space-time DG method developed in [29]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un-derlying problem. Unconditional L2-stability and error estimate of order O?τr+1+hk+1/2? are obtained when polynomials of degree at most r and k are used for the temporal dis-cretization and spatial discretization respectively. 2-D and 3-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Moreover, numerical results show an ultra-convergence of order 2r+1 in temporal variable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well equations dispersive media space-time DG method L2-stability L2-error estimate
下载PDF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Images of Shanghai Downtown Areas
4
作者 ZHAO Miaoxi XU Gaofeng +1 位作者 LI Xinjian LIU Hu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3年第9期27-32,共6页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citizens have realized the mega-cities space elements largely through media,instead of all-over contact with real physical environment,and dominance hierarchy of urban function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citizens have realized the mega-cities space elements largely through media,instead of all-over contact with real physical environment,and dominance hierarchy of urban functions constructed by all media has represented certain groups’selective transmission of space images.Taking downtown areas of Shanghai City for example,this study explored space images embodied in internet media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lace name frequency in the media texts.First,by reviewing relevant theories of media languages and city space image,media-base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space image were reviewed and sorted out,and theoretical bases for the space images embodied by different media were established and compared.Second,in empirical researches,word frequency of place names in economic news texts was calculated in terms of landmark constructions/buildings,roads,rivers,and sections,spatial accumulative calculation was adopted to describe space images of downtown areas in Shanghai.Third,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space images of these downtown areas in economic news reports and citizens’internet posts were further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 NEWS Internet POSTS space IMAGE SHANGHAI
下载PDF
Large Interactive Media Display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formation Urban Spaces from Neglecting to Action: The Case of Al-Thaqafa Street in Amman City
5
作者 Wael Al-Azhari Lana Haddad Muhammad Al Absi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4年第10期817-827,共11页
In 21st?century, media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ities, including public places. As a result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re-imaging and re-linkage public places by media are e... In 21st?century, media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ities, including public places. As a result of the digital revolution, re-imaging and re-linkage public places by media are essential to create more interactions between public spaces and users, interaction media display, and urban screen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fined media. This interaction can transform the urban space from being neglected to be more interactive space with users, specially the pedestrians. This paper aims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these new digital factors to transform public spaces, and the influences of large media displa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spaces and pedestrians. The paper focuses on Al-Thaqafa Street as one of the neglected spaces in Amman city, and attempts to analyse this street, explains its problems,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new digital factors on its transformation, to be more active and vital by pedestr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media DISPLAY NEGLECTED spaceS Transform Urban spaceS Active spaceS PEDESTRIANS
下载PDF
媒介空间信息传播感知体系及架构研究——兼论空间偏向的媒介传受特质
6
作者 郭媛媛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1,共8页
互联网媒介产生后,新媒体发展不断呈现出空间偏向,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也越来越依靠并体现为空间感知力的强化。其中,以生活态、情境态、应用态内容的拟真化场景感知为基础,以全息态、多模态、沉浸态形态的数字化生态感知为面貌,以场势态... 互联网媒介产生后,新媒体发展不断呈现出空间偏向,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也越来越依靠并体现为空间感知力的强化。其中,以生活态、情境态、应用态内容的拟真化场景感知为基础,以全息态、多模态、沉浸态形态的数字化生态感知为面貌,以场势态、智势态、动势态状态的符号化态势感知为结构,以效能态、数值态、建模态成效的全域化融合感知为能效,构成了媒介空间信息传播的基本感知体系与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空间 信息传播 感知体系 态势
下载PDF
影像—屏幕—媒介:媒体都市“三位一体”文化的分析
7
作者 秦红雨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9,共7页
随着媒介技术日益渗透进都市空间,都市的影像化趋势逐渐加剧,屏幕社会逐渐显形,传统的人与空间互动的“人—地”关系,在媒介语境下变成“人—媒介—城市”的新型关系,媒体都市展现出影像化、屏幕化、媒介化的特征。因此,文章认为需在把... 随着媒介技术日益渗透进都市空间,都市的影像化趋势逐渐加剧,屏幕社会逐渐显形,传统的人与空间互动的“人—地”关系,在媒介语境下变成“人—媒介—城市”的新型关系,媒体都市展现出影像化、屏幕化、媒介化的特征。因此,文章认为需在把握影像、屏幕、媒介“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思考媒体都市的物质性、文化性和互动性,思考都市空间关系和社会结构,思考媒体都市文化更加繁复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 影像化 屏幕化 媒体都市 空间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境及法规重塑
8
作者 傅琳雅 邬慧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技术媒介。在元宇宙的中心化治理、分布式治理的场景下,个人可以实现深度媒介化的虚拟数字化生存,也伴随着数据安全的挑战,面临着个人信息外延持续扩大、个人生物信息被收集、“知情-同意”原则被冲击、传统... 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数字技术媒介。在元宇宙的中心化治理、分布式治理的场景下,个人可以实现深度媒介化的虚拟数字化生存,也伴随着数据安全的挑战,面临着个人信息外延持续扩大、个人生物信息被收集、“知情-同意”原则被冲击、传统信息监管模式被打破等个人信息保护危机。加强对元宇宙的规则建构探索,对于个人数据安全乃至国家战略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需要通过构建技术促进规则、厘清个人生物信息法律定位、重构分层—动态同意原则、平衡平台与个人权利关系等有效措施,积极解决元宇宙数字媒介空间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据治理 媒介空间 个人信息 数据安全
下载PDF
环境媒介与具身交互:艺术疗愈空间的热点与趋势
9
作者 刘毅 谢尘沐 周安迪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在人们情绪压力不断增大的当今社会,艺术疗愈以其创造性特征和非语言媒介帮助疗愈对象改善心理或身体状态,旨在讨论艺术疗愈空间中的环境媒介与疗愈过程中的具身交互关系、设计实践与价值。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近十年来的重要文... 在人们情绪压力不断增大的当今社会,艺术疗愈以其创造性特征和非语言媒介帮助疗愈对象改善心理或身体状态,旨在讨论艺术疗愈空间中的环境媒介与疗愈过程中的具身交互关系、设计实践与价值。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近十年来的重要文献,揭示艺术疗愈的研究现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索环境媒介在艺术疗愈空间的应用,定义环境媒介的具身性、主体间性、沉浸性特征及三者间的关联;以具身交互理论为线索,结合设计案例分析疗愈空间中环境媒体的具身性实践与作用方式,以期进一步探索结合新兴技术的环境媒介未来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艺术疗愈空间的环境媒介能具身地影响疗愈对象的交互行为与认知,提高疗愈的效率和质量。环境媒介与具身交互能增进疗愈过程中的不同主体间的体验共享,并辅助疗愈对象沉浸地参与或融入艺术疗愈;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丰富环境媒介的形式,提高艺术疗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疗愈 疗愈空间 具身交互 环境媒介 视觉艺术
下载PDF
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馆为例
10
作者 孙光 李宇莎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空间通常是在博物馆内向人们展示历史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展示空间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并逐渐开始融入建筑空间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光影技术,不但可以体现出各个展区...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空间通常是在博物馆内向人们展示历史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展示空间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并逐渐开始融入建筑空间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光影技术,不但可以体现出各个展区独特的文化属性,还可以塑造博物馆的整体空间感。文章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设计中的应用思路,探求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的表现效果与体验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手法。以期为今后的博物馆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并补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示空间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 现代科学
下载PDF
智媒时代建筑表皮的媒介化研究
11
作者 冯亚星 王骁夏 刘野 《灯与照明》 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
智媒时代背景下,建筑表皮的媒介化带来了城市空间设计语言的转向。探讨了建筑表皮如何建构起城市空间的丰富性、交互性,以及如何作为营造虚拟数字化城市空间的入口。
关键词 建筑表皮 媒介化 智媒时代 数字化空间
下载PDF
论国际传媒产品消费环节价值认可的路径
12
作者 刘建华 《南海学刊》 2024年第3期42-52,共11页
国际传媒产品进入到消费环节,规避文化差异,减少文化折扣,最大化使东道国消费者接受的战略选择就是获得消费者对传媒产品的价值认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传媒产品生产者,要深刻认识到国际接受中的文化差异障碍,尽力获得消费者对自己文... 国际传媒产品进入到消费环节,规避文化差异,减少文化折扣,最大化使东道国消费者接受的战略选择就是获得消费者对传媒产品的价值认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传媒产品生产者,要深刻认识到国际接受中的文化差异障碍,尽力获得消费者对自己文化价值观的认可,力争以平等的交换环境实现传媒产品的最大化接受。实现价值认可的路径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文化间性为塑造和把握国家间文化主体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共通的意义空间是国家族群间理解沟通、价值认可、行动支持的必要条件;最后,精神效用补偿是国际传媒产品消费的目标和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媒产品 文化间性 共通的意义空间 精神效用补偿
下载PDF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13
作者 陈铭 周悦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211-214,共4页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沉浸式展览已从单一的“被动式”展览转变为多元的“互动式”展览;在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沉浸式展览空间的设计需求不同于传统的展览空间设计需求,因此文章从展览空间的尺度划分、空间形态、虚...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沉浸式展览已从单一的“被动式”展览转变为多元的“互动式”展览;在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沉浸式展览空间的设计需求不同于传统的展览空间设计需求,因此文章从展览空间的尺度划分、空间形态、虚拟界面融入沉浸式展览空间,以及展览空间物理环境设计四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为今后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 沉浸式展览 展览空间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城市空间传播的可能性、话语体系、交往关系
14
作者 吴晓虹 曾庆香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文章从媒介本体论视角探讨了城市传播领域的基本问题:城市空间作为媒介如何使传播得以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何种交往关系?从城市起源来看,人们对于恐惧的规避和城市空间对浪漫主义的召唤为城市空间中社会关系的形成创造了可能;就城... 文章从媒介本体论视角探讨了城市传播领域的基本问题:城市空间作为媒介如何使传播得以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何种交往关系?从城市起源来看,人们对于恐惧的规避和城市空间对浪漫主义的召唤为城市空间中社会关系的形成创造了可能;就城市发展而言,以现代性为标志的技术象征空间、蕴含特定意识形态的形式象征空间和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体验性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基本的话语体系,三者的博弈不断主导着城市的空间实践。其中,城市象征空间构造出的是不对称服膺关系,而体验性的城市空间促成了对称不确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媒介 话语体系 交往关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背景下展陈空间的媒介组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雯景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信息在当下以各种不可预见的方式不断流通,当它们被围合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中时,会经由各种类型的媒介被最大程度的释义与传递。媒介的多样化与常态化使得具备信息传递功能的展陈空间捕捉到了一种更加全面的陈列组合形式。围绕展陈空间的... 信息在当下以各种不可预见的方式不断流通,当它们被围合在一定范围的空间中时,会经由各种类型的媒介被最大程度的释义与传递。媒介的多样化与常态化使得具备信息传递功能的展陈空间捕捉到了一种更加全面的陈列组合形式。围绕展陈空间的静态媒介与动态媒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技术与艺术”进行拓展延伸,探索两大类主体媒介在空间中编排的合理性,并结合在不同类型的展陈空间中静态与动态的媒介组合表现,思考科学技术在具体艺术表现过程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展陈空间 媒介组合 技术与艺术
下载PDF
社会媒介化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的地方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琢玮 保继刚 周彤昕 《旅游论坛》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社交媒介不断发展,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成为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社交媒介—人—地方”的新型人地关系,然而现有的地方建构研究较少关注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的角色和效应。文章对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 社交媒介不断发展,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变迁,成为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社交媒介—人—地方”的新型人地关系,然而现有的地方建构研究较少关注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的角色和效应。文章对社交媒介在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概念性的探索,依托社会媒介化理论与地方建构理论,从媒介化的视角提出地方建构的概念框架。根据该框架,目的地的地方建构涉及虚拟空间、现实空间、虚实交叠空间等3个层面。在目的地地方建构的过程中,社交媒介不仅作为变量对地方建构产生影响,而且还作为社会语境融入旅游目的地地方建构的动态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媒介化 地方建构 社交媒介 虚拟空间 虚实交叠空间
下载PDF
成为行动者:社交媒体时代“网红空间”的主体性建构
17
作者 李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7-106,共10页
“网红城市”或“网红景点”等地方空间已经成为一道特别的媒介景观。作为传统社会中被凝视、被建构和被操控的客体,地方空间正在获得某种主体性。在社交媒体时代,数字技术赋权的地方行动者编织了一张“无缝之网”(seamless web)链接和... “网红城市”或“网红景点”等地方空间已经成为一道特别的媒介景观。作为传统社会中被凝视、被建构和被操控的客体,地方空间正在获得某种主体性。在社交媒体时代,数字技术赋权的地方行动者编织了一张“无缝之网”(seamless web)链接和沟通社会,建构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播形式,用以呈现地方性特色内容,打造社会共享空间,提升地方可见度。如此,地方行动者组成的地方空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呈现出独特的精神属性、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并且重构地方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空间” 社交媒体 行动者网络 主体性建构
下载PDF
元宇宙用户身份、传播空间与媒介表述的嬗变
18
作者 赵勔雯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1,共6页
元宇宙深度融汇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世界。元宇宙用户身份发生深刻变化,从接受者成为生产者、参与者和设计者,用户角色变得多维;从个体认知到群体性、集体认知,用户聚合日益增多。元宇宙传播空间延伸可谓是无远弗届,从区域到全球打... 元宇宙深度融汇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世界。元宇宙用户身份发生深刻变化,从接受者成为生产者、参与者和设计者,用户角色变得多维;从个体认知到群体性、集体认知,用户聚合日益增多。元宇宙传播空间延伸可谓是无远弗届,从区域到全球打破了时空限制,从现实到虚拟消除了“次元”壁垒。元宇宙媒介表述能够“皆得所愿”,其媒介呈现方式从单一到多元、全方位多层次,媒介表述主体从个体叙事到集体叙事、媒介记忆更加广泛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用户身份 传播空间 媒介表述 嬗变
下载PDF
“空间”感知与“地方”生成:在线社群的媒介实践——基于F市某地缘微信群的考察
19
作者 黄林静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在智媒时代,人们对所在“空间”的感知受到媒介技术多方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的地方性形成自然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媒介技术的运作对“地方”生成的具体作用能够反映出当下技术对日常生活的逻辑式嵌入,以及技术与文化层面的深层互动关... 在智媒时代,人们对所在“空间”的感知受到媒介技术多方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的地方性形成自然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媒介技术的运作对“地方”生成的具体作用能够反映出当下技术对日常生活的逻辑式嵌入,以及技术与文化层面的深层互动关系。文章结合空间生产理论与“地方”理论,运用量化分析、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考察了一个基于地方归属感与文化认同而建立起来的地缘微信群,研究发现市民对这一在线社群的媒介实践呈现出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首先,通过个人既有“空间”经验的书写与传播联通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通过创设新的“空间”经验联通当下空间与历史空间,达到强化“空间”感知的作用;其次,在重大公共议题中发挥信息发布中心与集体决策中心、构建行动联合体的作用,凸显地方性价值,加强了地缘微信群的凝聚力,生成了“地方”,超出了传统线下社区的功能,重塑了人地关系,联结人与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地方” 在线社群 媒介实践
下载PDF
互承与共有 余德耀美术馆新馆
20
作者 陈青文 祝晓峰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文章深入剖析了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在上海蟠龙新镇的新作余德耀美术馆新馆的设计过程,并以此探讨了社会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建筑设计实践的影响,尤其是在空间作为媒介的观念下,公共文化空间共有性对城市和建筑空间的重要价值。同时,文章... 文章深入剖析了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在上海蟠龙新镇的新作余德耀美术馆新馆的设计过程,并以此探讨了社会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建筑设计实践的影响,尤其是在空间作为媒介的观念下,公共文化空间共有性对城市和建筑空间的重要价值。同时,文章也阐述了如何运用廊院空间、互承结构等建筑本体语言,将一座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拓展到整体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实现不同场景之间的交互与共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作为媒介 共有性 互承结构 江南水乡 余德耀美术馆 蟠龙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