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ance and EXIT analysis of parallel concatenated space time trellis codes
1
作者 Yang Haifen Li Guangjun +1 位作者 Guo Zhiyong Xiong Y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6期1193-1197,共5页
Space time trellis coding (STTC)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achieve both diversity and coding gains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fading channels. But with more transmit antennas STTCs suffer from... Space time trellis coding (STTC)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achieve both diversity and coding gains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fading channels. But with more transmit antennas STTCs suffer from the design dificulty and complexity increas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named parallel concatenated space time trellis codes (PC-STTC), to achieve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performances and complexity of STTCs for a large number of transmit antennas. Simulation results and complexity comparison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over conventional schemes in fast fading channels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regions. And an EXIT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orm) chart is given to analyze the iterativ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t shows that PC-STTC has better iterative convergence in low SNR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time trellis coding EXIT chart Log-map decoder convergence.
下载PDF
多机器人协同路径的时域协作-势场A*规划
2
作者 吴静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41,共5页
为了减小多机器人协同工作路径长度并提高路径平滑度,提出了基于时域协作-势场A*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规划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工作环境的栅格模型,分析了传统A*算法辅助信息不充分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环境中的障碍物和目标点位置等先验信... 为了减小多机器人协同工作路径长度并提高路径平滑度,提出了基于时域协作-势场A*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规划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工作环境的栅格模型,分析了传统A*算法辅助信息不充分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环境中的障碍物和目标点位置等先验信息,基于势场法将障碍物和目标点信息引入到A*算法辅助信息中,提出了基于势场A*算法的单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使用三维时空图代替二维平面图,可以有效判断出多机器人碰撞问题,并根据碰撞类型制定了避撞策略。经验证,势场A*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和平滑度均优于传统A*算法、文献[11]蚁群算法;在多机器人协同路径规划中,在规划出各机器人最优路径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机器人之间的碰撞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时域协作-势场A*算法在多机器人协同路径规划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 协同规划 时域协作 势场A*算法 三维时空图
下载PDF
Gravitational Space-Time Curve Generation via Accelerated Charged Particles
3
作者 Edward A. Walker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6年第9期863-874,共12页
A force with an acceleration that is equal to multiples grea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 per unit time is exerted on a cloud of charged particles. The particles are resultantly accelerated to within an infinitesimal fr... A force with an acceleration that is equal to multiples grea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 per unit time is exerted on a cloud of charged particles. The particles are resultantly accelerated to within an infinitesimal fraction of the speed of light. As the force or acceleration increases, the particles’ velocity asymptotically approaches but never achieves the speed of light obeying relativity. The asymptotic increase in the particles’ velocity toward the speed of light as acceleration increasingly surpasses the speed of light per unit time does not compensate for the momentum value produced on the particles at sub-light velocities. Hence, the particles’ inertial mass value must increase as acceleration increases. This increase in the particles’ inertial mass as the particles are accelerated produce a gravitational field which is believed to occur in the oscillation of quarks achieving velocities close to the speed of light. The increased inertial mass of the density of accelerated charged particles becomes the source mass (or Big “M”) in Newton’s equation for gravitational force. This implies that a space-time curve is generated by the accelerated particles. Thus, it is shown that the acceleration number (or multiple of the speed of light greater than 1 per unit of time) and the number of charged particles in the cloud density are surjectively mapped to points on a differential manifold or space-time curved surface. Two aspects of Einstein’s field equation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 produced by the accelerated particles and the resultant space-time curve. The two aspects are the Schwarzchild metric and the stress energy tensor. Lastly, the possibility of producing a sufficient acceleration or electromagnetic force on the charged particles to produce a gravitational field is shown through the Lorentz force equation. Moreover, it is shown that a sufficient voltage can be generated to produce an acceleration/force on the particles that is multiples grea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 per unit time thereby generating gra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d Particles Accelerated Particles Inertial Mass Gravitational Force Einstein’s Field Equations space-time Manifold Schwardchild Metric Stress Energy Tensor Surjective mapping Lorentz Force
下载PDF
A Design Method of Noncoherent Unitary Space-Time Codes
4
作者 Li Peng Qiuping Peng Lingling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11年第7期430-435,共6页
We generalized an constructing method of noncoherent unitary space time codes (N-USTC) over Rayleigh flat fading channels. A family of N-USTCs with T symbol peroids, M transmit and N receive antennas was constructed b... We generalized an constructing method of noncoherent unitary space time codes (N-USTC) over Rayleigh flat fading channels. A family of N-USTCs with T symbol peroids, M transmit and N receive antennas was constructed by the exponential mapping method based on the tangent subspace of the Grassmann manifold. This exponential mapping method can transform the coherent space time codes (C-STC) into the N-USTC on the Grassmann manifold. We infered an universal framework of constructing a C-STC that is designed by using the algebraic number theory and has full rate and full diversity (FRFD) for t symbol periods and same antennas, where M, N, T, t are general positive integer. We discussed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that the exponential mapping has only one solution, from which we presented a approach of searching the optimum adjustive factor αopt that can generate an optimum noncoherent codeword. For different code parameters M, N, T, t and the optimum adjustive factor αopt, we ga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several N-UST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OHERENT Uintary space-time CODES (N-USTC) Coherent space-time CODES (C-STC) GRASSMANN Manifold Degree of Freedom Exponenatial map Full Rate and Full Diversity (FRFD)
下载PDF
垂直分层空时码的MAP检测器及其神经网络实现
5
作者 陈其铭 尹俊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33-1439,共7页
该文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给出了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最佳检测箅法.算法对接收到的符号矢量的符号分量进行逐个地判决以使误符号率最小.同时还详细说明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可以完全等价于最大后验概率检测算法,由于神经网络的硬件可实现... 该文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给出了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最佳检测箅法.算法对接收到的符号矢量的符号分量进行逐个地判决以使误符号率最小.同时还详细说明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可以完全等价于最大后验概率检测算法,由于神经网络的硬件可实现性,本文提出的算法是可能在实际中应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码 最大后验概率 符号率 接收 map 检测器 检测算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硬件 矢量
下载PDF
Solar Radiation, Perelman Entropy Mapping, DNA, Viruses etc. 被引量:1
6
作者 Kai W. Wong Peter C. W. Fung Wan K. Chow 《Open Journal of Biophysics》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A short note based on the homogeneous 5D space-time topological mappings is extended to cover DNAs of viruses and how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can be enhanced to recognize and remove it.
关键词 5D Homogeneous space-time and Perelman mapPINGS Nitrogenous BASES DNA Viruses CORONAVIRUS Immune System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空时Turbo网格码Log-MAP译码算法
7
作者 李杰海 庞伟正 《信息技术》 2008年第8期102-104,共3页
提出应用于多天线系统的空时编码是未来无线移动通信中极具前途的一种技术。文中在详细论述了空时Turbo网格码的基础上,针对Log-MAP译码提出了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算法在大大降低译码复杂度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译码性能,使其非... 提出应用于多天线系统的空时编码是未来无线移动通信中极具前途的一种技术。文中在详细论述了空时Turbo网格码的基础上,针对Log-MAP译码提出了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算法在大大降低译码复杂度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译码性能,使其非常接近Log-MAP算法的译码性能,同时也非常有利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TURBO网格码 LOG-map算法 空时网格码 迭代译码
下载PDF
生命史策略框架下时间焦点对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
8
作者 王悦 王晓玉 +1 位作者 宋莹 李莹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1-791,共11页
时间焦点是塑造内隐时空映射的关键因素,但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取向差异是否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以及二者如何交互影响内隐时空映射尚不清晰。本文通过3个研究考察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偏好,并进一... 时间焦点是塑造内隐时空映射的关键因素,但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取向差异是否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以及二者如何交互影响内隐时空映射尚不清晰。本文通过3个研究考察不同生命史策略个体的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偏好,并进一步探讨生命史策略和时间焦点如何对内隐时空映射起作用。研究1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不存在时间焦点偏好,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焦点。研究2发现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方向没有明显偏好,而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偏好“未来在前”的内隐时空映射。研究3发现干预时间焦点可以塑造快生命史策略个体的内隐时空映射,但对慢生命史策略个体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甚微。整个研究从进化适应性角度证明生命史策略能够影响时间焦点和内隐时空映射,并发现时间焦点假设的影响具有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一致性效应 生命史策略 时间焦点 内隐时空映射
下载PDF
基于高分卫星姿态监测的姿态参数算法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缪毓喆 王伟之 杨秀策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2,共10页
目前航天测绘相机几何参数的在轨标定通常经由地面检校场数据处理完成。然而,由于一次摄影中难以保证获取的地面检校场影像完整,使得在轨标定周期较长,进而导致实时监测与标定非常困难。“高分十四号”卫星搭载了一种新的姿态测定系统,... 目前航天测绘相机几何参数的在轨标定通常经由地面检校场数据处理完成。然而,由于一次摄影中难以保证获取的地面检校场影像完整,使得在轨标定周期较长,进而导致实时监测与标定非常困难。“高分十四号”卫星搭载了一种新的姿态测定系统,利用高精度的相机光轴监测实现对相机几何参数的在轨实时标定。文章在此基础上对高分卫星星地相机间夹角在轨解算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基于数值仿真和在轨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影像内定向稳定度和最终的定位精度,未来有望在高精度立体测绘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卫星姿态 在轨实时监测 低频误差 航天测绘相机
下载PDF
带有凹非线性项的平均曲率半正问题正解的确切个数
10
作者 李晓东 高红亮 徐晶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1349,共9页
该文研究了一维Minkowski空间中给定平均曲率问题{−(u′/√1−u^(′2))′=λf(u),x∈(−L,L),u(−L)=0=u(L)正解的确切个数及分歧图,其中λ>0为参数,L>0为常数,f∈C^(2)([0,∞),R)满足f(0)<0,并且对于0<u<L,f″(u)<0.基... 该文研究了一维Minkowski空间中给定平均曲率问题{−(u′/√1−u^(′2))′=λf(u),x∈(−L,L),u(−L)=0=u(L)正解的确切个数及分歧图,其中λ>0为参数,L>0为常数,f∈C^(2)([0,∞),R)满足f(0)<0,并且对于0<u<L,f″(u)<0.基于时间映像原理,讨论了两种情形,得到了该问题根据λ的取值范围不同,分别有零解,一个解和两个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KOWSKI 空间 半正 正解 时间映像 确切个数
下载PDF
带有凹凸非线性项的平均曲率问题正解的确切个数
11
作者 李晓东 高红亮 《滨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4-57,共4页
基于时间映像原理,研究了一维Minkowski空间中带有凹凸非线性项的平均曲率问题正解的确切个数及分歧图。
关键词 MINKOWSKI空间 平均曲率 时间映像 凹凸非线性项
下载PDF
云及元宇宙操作系统——知识化时代的软件及交互
12
作者 陈昆良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3年第1期114-115,118,共3页
到目前为止的计算机编程技术,都是为功能服务的,甚至于操作系统也是以管理软硬件功能为本的,这样对于所谓人性化和人体工程之类的要求是不够符合的。考虑到未来以虚拟仿真为主要应用的物联网和元宇宙的编程,现在的编程方法也没有竞争性... 到目前为止的计算机编程技术,都是为功能服务的,甚至于操作系统也是以管理软硬件功能为本的,这样对于所谓人性化和人体工程之类的要求是不够符合的。考虑到未来以虚拟仿真为主要应用的物联网和元宇宙的编程,现在的编程方法也没有竞争性,所以考虑一种以人的思维方式为计算机软硬件组织方式及使用方式的编程方式,即知识的组织方式,而不是信息的组织方式,力图实现信息化向知识化过渡的目标,并以显性描述时空概念,来作为包容知识分布的云计算及其丰富表达的元宇宙的计算机技术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的新表达 思维导图 知识时空
下载PDF
基于法拉第旋转角的TEC反演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李庆丰 方涵先 +1 位作者 唐满 龙燕飞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8-547,共10页
基于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法拉第旋转角的测量原理,提出一种计算全球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的新方法.通过“天拓五号”卫星上搭载的AIS接收机和极化天线,利用极化天线接... 基于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法拉第旋转角的测量原理,提出一种计算全球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的新方法.通过“天拓五号”卫星上搭载的AIS接收机和极化天线,利用极化天线接收到的功率信息计算出法拉第旋转角,通过TEC与法拉第旋转角之间的转换关系反演出TEC值,并基于Kriging方法估算出的TEC值进行区域TEC地图的构建.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测量出的TEC值与IGS探测到的TEC值最大误差比例为10%左右,误差一般在0.3~0.8 TECU,估计值与IGS探测到的TEC值最大相差1.5 TECU.估算结果与IGS探测得到的TEC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旋转角 星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测量 区域地图 实时监测
下载PDF
车间生产过程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85
14
作者 柳林燕 杜宏祥 +1 位作者 汪惠芬 刘庭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6-1545,共10页
数字孪生可以真实地反映物理世界,车间生产过程数字孪生可以使生产过程透明化,利用孪生数据可以优化生产。为此,在数字孪生的理论背景下,建立了车间生产过程数字孪生系统体系架构,并对系统实现的3项关键技术——车间生产过程关键要素数... 数字孪生可以真实地反映物理世界,车间生产过程数字孪生可以使生产过程透明化,利用孪生数据可以优化生产。为此,在数字孪生的理论背景下,建立了车间生产过程数字孪生系统体系架构,并对系统实现的3项关键技术——车间生产过程关键要素数字孪生建模与实现、基于OPC统一架构的车间生产过程物理实体数据获取以及车间生产运行实时映射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对车间实际生产线进行了数字孪生的实现,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车间生产过程数字孪生的实现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生产过程 孪生模型 OPC统一架构 数字空间 实时映射
下载PDF
时间隐喻研究述评 被引量:40
15
作者 陈燕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4-609,共6页
综述了近十多年来时间隐喻研究的现况,分析了时间隐喻表征的主要维度,结果表明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时间隐喻的原型为空间-时间隐喻。从运动方式、方向和形状论述了空间-时间隐喻的构念特点,并讨论了空间-时间隐喻产生的心理机制以及关于空... 综述了近十多年来时间隐喻研究的现况,分析了时间隐喻表征的主要维度,结果表明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时间隐喻的原型为空间-时间隐喻。从运动方式、方向和形状论述了空间-时间隐喻的构念特点,并讨论了空间-时间隐喻产生的心理机制以及关于空间、时间图式在隐喻映射中的相互关系的几种理论构想和实证研究。由于现有研究主要宏观地对时间隐喻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跨文化研究,未来研究将更侧重于微观地研究时间隐喻的认知过程及其与人格间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隐喻 映射 空间-时间隐喻
下载PDF
时间焦点对前后方向上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来自汉族和羌族的证据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恒 曹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3-1093,共11页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汉族和羌族被试内隐时空映射的联结方向及其影响因素。实验1利用时间图表任务发现,汉族被试对"过去在前"和"未来在前"两种内隐时空映射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而羌族被试更加倾向于使用"...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汉族和羌族被试内隐时空映射的联结方向及其影响因素。实验1利用时间图表任务发现,汉族被试对"过去在前"和"未来在前"两种内隐时空映射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而羌族被试更加倾向于使用"过去在前"的内隐时空映射。由于二者均使用汉语,但其内隐时空映射却存在差异,显示出时间语言和时间思维的分离性。实验2利用时间焦点量表考察汉族和羌族被试对过去和未来时间的关注程度。结果发现,前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注意力程度相当,而后者表现出较强的"过去朝向思维",说明文化中的时间焦点偏好可以较好地预测二者的内隐时空映射。实验3利用时间概念分类任务发现,内隐时空映射有利于促进汉族和羌族被试时间概念的表征和加工,出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整个研究表明,汉族和羌族文化中个体对待时间的态度可以决定其内隐时空映射联结方向,支持"时间焦点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羌族 内隐时空映射 时间焦点 概念隐喻
下载PDF
中心型时间地图的构建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丽娜 李响 +2 位作者 江南 杨振凯 杨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中心型时间地图是表达各个点到中心点时间距离的一种有效可视化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中心型时间地图的构建方法。与以往的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解决了中心型时间地图构建中出现的3个问题:(1)通过距离恒定性等原则解决... 中心型时间地图是表达各个点到中心点时间距离的一种有效可视化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中心型时间地图的构建方法。与以往的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解决了中心型时间地图构建中出现的3个问题:(1)通过距离恒定性等原则解决了时间地图与原地图的尺度一致性问题;(2)通过约束条件的控制解决了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拓扑错误问题;(3)通过多种可视化方法解决了时间地图变形的可视化表达问题。最后,以2016年度北京市到全国307个市县的真实铁路时间数据为例,构建了以北京市为中心的时间地图,该时间地图以全新的视角展示了北京市与全国各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关系,并为进一步揭示和挖掘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状况的规律和趋势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距离可视化 时间地图 移动最小二乘法 空间变形
下载PDF
MIMO CDMA系统中的空时映射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卓 陈惠民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5-488,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天线(MIMO)技术的空时信号处理技术,即空时映射(space-time mapping,STM)技术.从减少多天线间相关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适用于不同MIMO CDMA系统结构的符号级及码片(chip)级的空时映射技术.仿真结果证明空时映射技术能够... 提出一种基于多天线(MIMO)技术的空时信号处理技术,即空时映射(space-time mapping,STM)技术.从减少多天线间相关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适用于不同MIMO CDMA系统结构的符号级及码片(chip)级的空时映射技术.仿真结果证明空时映射技术能够明显提高MIMO CDMA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空时映射 扩频
下载PDF
采用时空混沌耦合映象格子产生混沌扩频序列 被引量:8
19
作者 唐秋玲 姚海涛 覃团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7-90,共4页
利用耦合映象格子这一具体的时空混沌模型来产生混沌扩频序列 ,研究了产生混沌扩频序列的方法 ,并对序列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证明产生出来的序列扩频特性性能良好 ,可以应用于扩频通信系统 .
关键词 时空混沌 混沌扩频序列 耦合映象格子 扩频通信系统 序列分析 格子距离 偏微分方程
下载PDF
超快平面显微成像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宏伟 邢芳俭 +3 位作者 王雨西 雷诚 陈明华 谢世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5-900,共6页
快速成像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基于超短光脉冲的时-空-频映射原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超快平面显微成像技术。利用色散傅里叶变换及空间色散器件把光脉冲的宽带频谱信息分别映射到时域和空域,利用高速光电探测器进行串行... 快速成像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基于超短光脉冲的时-空-频映射原理,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超快平面显微成像技术。利用色散傅里叶变换及空间色散器件把光脉冲的宽带频谱信息分别映射到时域和空域,利用高速光电探测器进行串行单像素成像,最终获得了帧速率为20.9 MHz,空间分辨率为22μm和55μm的一维及二维平面成像系统。在实验中用标准的分辨率目标板验证了成像效果。该技术为超快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并将应用于高速平面检测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像素成像 色散傅里叶变换 时-空-频映射 显微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