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ll Strength of Resistance Spot Weld for QP Steel
1
作者 范春雷 马伯翰 +2 位作者 陈大年 王焕然 马东方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73-77,共5页
The spall tests under the plane tensile pulses for resistance spot weld (RSW) of QP980 steel are performed by using a gun system. The velocity histories of free surfaces of the RSWare measured with the laser velocit... The spall tests under the plane tensile pulses for resistance spot weld (RSW) of QP980 steel are performed by using a gun system. The velocity histories of free surfaces of the RSWare measured with the laser 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 The recovered specimens are investigated with an Olympus GX71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and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measured velocity histories are explained and used to evaluate the tension stresses in the RSW applying the characteristic theory and the assumption of Gathers. The spall strength (1977 2784MPa) of the RSW for 0,P980 steel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and simulated velocity histories. The spall mechanism of the RSW is brittle fracture in view of the SEM investigation of the recovered specimen. The micrographs of the as-received QP980 steel, the initial and recovered RSW of this steel for the spall test are compared to reveal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welding and spall process. It is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welding thermal cycle, the local martensitic phase transforma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location within the fusion zone and the heat affected zone. It is presente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at high strain rate may be cancelled by other phenomenon while the evolution of weld defects is obvious during the spall process. It may be the stress triaxiality and strain rate effect of the RSW strength or the dynamic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RSW structure that the spall strength of the RSW for QP980 steel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yield strength (1200 MPa) of the rnartensite phase in 0,P980 steel. Due to the weld defects in the center of the I^SW, the spall strength of the RSW should be less than the conventional spall strength or the dynamic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condensed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IS spall strength of Resistance Spot Weld for QP Steel QP for HAZ in
下载PDF
Resid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xplosive Spalling Behavior of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 被引量:2
2
作者 Gaifei Peng Juan Yang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7年第4期62-70,共9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resid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xplosive spalling behavior of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UHSC) and high streng...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resid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xplosive spalling behavior of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UHSC) an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HSC)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0 ℃ to 800 ℃ were determine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s after exposur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MIP). The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UHSC and HSC wer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as temperature increased. After exposure to 800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UHSC and HSC were 24. 2 % and 22. 3 % of their original strengths at 20 ℃,respectively. The residual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s of both UHSC and HSC were consistently decre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nd were approximately 20% of their original strengths after 800 ℃. However,the residual fracture energies of both concretes tended to ascend even at 600 ℃. The explosive spalling of UHSC wa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HSC.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pecimens governs the explosive spalling of both concretes with a positive correlations,and it is more pronounced in UHSC.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UHSC suffers a substantial loss in load-bearing capacity and is highly prone to explosive spalling due to high temperature. The changes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are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density and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ncrete. The probability and severity of explosive spalling of UHSC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HSC due to the higher pore volume in H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high strength CONCRETE RESID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EXPLOSIVE spallING
下载PDF
Spall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er Reinforced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Subjected to Fire 被引量:2
3
作者 董香军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743-749,共7页
Spall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HPC subjected to fire were tested on notched beam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internal vapor pressure is the leading reason for spalling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Spall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HPC subjected to fire were tested on notched beam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internal vapor pressure is the leading reason for spalling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At the same time, the temperature-increasing velocity and constrained conditions of concrete element also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spalling. Steel fibers cannot reduce the risk of spalling, although they have obvious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before and after exposure to fire. Polypropylene (PP) fibers are very useful in preventing HPC from spalling, however, they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strengths. By using hybrid fibers (steel fibers+PP fibers), both good anti-spalling performance and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e true, which may provide necessary safe guarantee for the rescue work and structure repair after fire disa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reinforced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FRHPC) FIRE spall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flexural toughness
下载PDF
Study on Mechanism of Explosive Spalling of ULC Castables During Rapid Drying
4
作者 WANG Zhanmin ZHAO Jin +5 位作者 CAO Xiying YU Lingyan ZHANG Sanhua SHI Gan HUANG Yufei ZHU Zhu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Inner vapo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vulnerable explosive spalling positions in refractory castables during rapid drying were measured by embedding pressure transmitting pipes and thermocouples during casting. The ... Inner vapo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f vulnerable explosive spalling positions in refractory castables during rapid drying were measured by embedding pressure transmitting pipes and thermocouples during casting. The measured vapor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astable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 hollow sphere shell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ress induced by the vapor pressure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refractory castables. The mechanism of refractory castables explosive spalling caused by vapor-induced pore split was proposed. By comparing the vapor-induced stress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astables, the explosive spalling mechanism was validated quantit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actory castables explosive spalling vapor pressure tensile strength DRYING
下载PDF
钽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力学特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林 蔡灵仓 +3 位作者 王悟 李大红 汪小松 陈宏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70,共6页
在对称碰撞实验中 ,用VISAR测试系统记录了自由面粒子速度剖面。结合材料常压弹性纵波声速的测量 ,利用冲击加载的双波结构 ,测量了钽在 30GPa以内的冲击波速度 ,给出了线性相关性非常好的D up 关系 ,并与高压下的测量结果作了比较。同... 在对称碰撞实验中 ,用VISAR测试系统记录了自由面粒子速度剖面。结合材料常压弹性纵波声速的测量 ,利用冲击加载的双波结构 ,测量了钽在 30GPa以内的冲击波速度 ,给出了线性相关性非常好的D up 关系 ,并与高压下的测量结果作了比较。同时对由自由面粒子速度剖面来计算层裂强度的模型进行了讨论 ,发现模型差异对钽的层裂强度的影响超过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断裂 层裂强度 冲击波 动态力学 合金 冲击载荷
下载PDF
混凝土层裂强度测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磊 胡时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7-542,共6页
提出了利用Hopkionson压杆测量混凝土层裂强度的新实验方法:用高聚物材料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透射杆,混凝土试件为细长杆,由于高聚物波阻抗比混凝土小,试件中压缩波在试件/吸收杆界面反射后形成拉伸波使试件产生层裂破坏,通过吸收杆上透... 提出了利用Hopkionson压杆测量混凝土层裂强度的新实验方法:用高聚物材料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透射杆,混凝土试件为细长杆,由于高聚物波阻抗比混凝土小,试件中压缩波在试件/吸收杆界面反射后形成拉伸波使试件产生层裂破坏,通过吸收杆上透射波形可以确定混凝土层裂强度。由于波在粘弹性材料中的弥散效应,吸收杆中透射波形会发生变化,但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在利用吸收杆上透射波确定混凝土层裂强度时弥散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按照一维特征线理论,可以由吸收杆上的应变波形确定出混凝土材料的层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层裂强度 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 层裂
下载PDF
无钴合金钢的冲击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桂毓林 王彦平 +2 位作者 刘仓理 孙承纬 张克明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利用一级轻气炮作为加载手段,研究了无钴合金钢在3~20GPa压力区间的冲击响应特性。用激光干涉测速———VISAR记录了双波结构的自由面速度剖面,并利用常压下的弹性纵波速度近似替代低压冲击下的弹性先驱波速度,确定了无钴合金钢的Hugon... 利用一级轻气炮作为加载手段,研究了无钴合金钢在3~20GPa压力区间的冲击响应特性。用激光干涉测速———VISAR记录了双波结构的自由面速度剖面,并利用常压下的弹性纵波速度近似替代低压冲击下的弹性先驱波速度,确定了无钴合金钢的Hugoniot关系。根据自由面速度反映的层裂信息,给出了无钴合金钢的Hugoniot弹性极限、层裂强度以及层裂片厚度等动态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力学 无钴合金钢 Hugoniot关系 层裂强度 弹性极限
下载PDF
一种新的概念性层裂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大年 俞宇颖 +3 位作者 尹志华 刘国庆 王焕然 谢书港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在重建Cochran-Banne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性层裂模型。这种新模型仅保留CochranBanner模型中的强度函数,重新定义损伤,并抛弃了基本假设:一旦微损伤形成,使微损伤演化远远易于使固体进一步体积应变,进而修正了差分微元中固... 在重建Cochran-Banner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性层裂模型。这种新模型仅保留CochranBanner模型中的强度函数,重新定义损伤,并抛弃了基本假设:一旦微损伤形成,使微损伤演化远远易于使固体进一步体积应变,进而修正了差分微元中固体比容的计算。在新的模型中,一旦拉伸应力达到层裂强度,重新定义的损伤将由强度函数确定的应力松弛方程、计及损伤的能量守恒方程、状态方程以及本构方程等一系列封闭方程组确定。新模型中也仅包含两个参数:层裂强度及临界损伤度,它们的确定能使在一定初、边值条件下的层裂试验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得的靶自由面速度历史或靶低阻抗界面应力历史以及回收观测的层裂面上的损伤一致。强调指出,选定强度函数或应力松弛方程提供了确定损伤的可能,同时排除了任何外加的损伤演化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裂模型 强度函数 临界损伤 固体力学 应力松弛方程
下载PDF
对于层裂强度传统测定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大年 俞宇颖 +2 位作者 尹志华 王焕然 刘国庆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8,共7页
基于Gathers的工作,对试件靶背部贴有低阻抗材料的平面冲击波致层裂试验,导出了传统方法测定层裂强度的一般方程,在无低阻抗材料且作声学近似的条件下,即为Novikov的测定层裂强度的方程。研究指出,传统方法确定的层裂强度测定方程仅仅... 基于Gathers的工作,对试件靶背部贴有低阻抗材料的平面冲击波致层裂试验,导出了传统方法测定层裂强度的一般方程,在无低阻抗材料且作声学近似的条件下,即为Novikov的测定层裂强度的方程。研究指出,传统方法确定的层裂强度测定方程仅仅可能对采用瞬时层裂准则得到的数值模拟的层裂信号有效。数值模拟表明,层裂面上的由损伤演化引起的应力松弛严重影响层裂片中的应力剖面,因而影响靶板自由面速度历史或靶板-低阻抗材料界面应力历史。研究揭示,传统方法导出的估算层裂强度方程由于没有计及应力松弛,对于实测的靶板自由面速度历史或靶板-低阻抗材料界面应力历史并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裂强度 实验测定 层裂判据 研究法 有效性
下载PDF
不同应变率下45钢的层裂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昌明 贺红亮 胡时胜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6-250,共5页
本文在利用轻气炮加载技术,确定击靶速度为500m/s左右的非对称碰撞情况下,利用VISAR测试技术,测得样品后表面的的自由面速度历史,并通过在靶前加不同阻抗的铝和有机玻璃(PMMA)来改变材料的加载应变率,其应变率范围在104~105/s情况下,测... 本文在利用轻气炮加载技术,确定击靶速度为500m/s左右的非对称碰撞情况下,利用VISAR测试技术,测得样品后表面的的自由面速度历史,并通过在靶前加不同阻抗的铝和有机玻璃(PMMA)来改变材料的加载应变率,其应变率范围在104~105/s情况下,测得45钢的层裂强度受应变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 45钢 层裂强度 力学性能 轻气炮试验 动态断裂
下载PDF
材料层裂研究的主要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洪强 张凤国 +2 位作者 潘昊 何安民 王裴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共20页
层裂是一种重要的动态损伤破坏现象,由物质界面的反射稀疏波相互作用引起,其细观尺度上的物理机制是微损伤(即微孔洞和微裂纹)的成核、生长和汇合。围绕美国物理学会George E.Duvall冲击压缩科学奖的3位获奖者Grady、Curran和Johnson的... 层裂是一种重要的动态损伤破坏现象,由物质界面的反射稀疏波相互作用引起,其细观尺度上的物理机制是微损伤(即微孔洞和微裂纹)的成核、生长和汇合。围绕美国物理学会George E.Duvall冲击压缩科学奖的3位获奖者Grady、Curran和Johnson的相关工作,概述层裂现象的一些主要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层裂现象的研究历史,以期更深刻地理解那些著名的层裂物理模型和实验技术。此外,报道了最近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冻结不同损伤水平状态的双层靶层裂实验技术与Hopkinson压杆共通的工作原理。针对微损伤成核和生长断裂破碎模型NAG/FRAG在数学上的不一致性和在物理上的不完备性,指出对于延性材料的层裂过程,只要微孔洞成核的累积数目密度满足尺寸的指数分布、微孔洞半径的生长速度与半径呈线性关系,就能够得到解析形式的损伤度演化方程,该修正模型MNAG在数学上是一致的,在物理上是完备的;对于白以龙等建立的欧拉形式的微损伤数目守恒方程,指出计算损伤度不必显式求解该方程,损伤度的表达式一般通过拉格朗日形式的微损伤数目守恒方程获得;针对损伤度函数模型或封加坡模型,以更加简洁的方法进行了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裂损伤 层裂强度 双层靶层裂技术 NAG/FRAG模型 Carroll-Holt-Johnson模型 Gurson模型 Grady模型 封加坡模型
下载PDF
改性轻骨料混凝土高温抗压性能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17
12
作者 郭荣鑫 何科成 +3 位作者 马倩敏 颜峰 林志伟 孙彦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8,344,共7页
采用骨料表面裹覆处理措施改善轻骨料混凝土抗高温爆裂性能,设计了2类改性陶粒混凝土,测试了200,400,600,800,1 000,1 200℃高温作用后改性陶粒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情况及相对残余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高温后改性陶粒混凝土中... 采用骨料表面裹覆处理措施改善轻骨料混凝土抗高温爆裂性能,设计了2类改性陶粒混凝土,测试了200,400,600,800,1 000,1 200℃高温作用后改性陶粒混凝土的高温爆裂情况及相对残余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高温后改性陶粒混凝土中骨料-水泥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改性陶粒混凝土的抗高温爆裂性能较普通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提升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改性陶粒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不断劣化;在1 200℃高温后,普通陶粒混凝土严重爆裂,而改性陶粒混凝土仍有25%~35%的相对残余抗压强度.同时探讨了改性轻骨料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改性 高温 爆裂 相对残余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含湿量和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边松华 朋改非 +1 位作者 赵章力 易全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研究了含湿量和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及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0~440℃范围内,高性能混凝土易发生爆裂,爆裂的频率和损伤程度随混凝土试件内部含湿量的上升而加大.单掺最小体积分数为0.1%的聚丙烯纤维能够减少... 研究了含湿量和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及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0~440℃范围内,高性能混凝土易发生爆裂,爆裂的频率和损伤程度随混凝土试件内部含湿量的上升而加大.单掺最小体积分数为0.1%的聚丙烯纤维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混凝土爆裂的发生,而以特定掺量混掺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则既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爆裂性能,又能提高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湿量 纤维 高温 爆裂 残余抗压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混凝土材料拉伸强度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应乾 俞鑫炉 +3 位作者 董新龙 周风华 宁建国 李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1,共9页
混凝土材料的拉伸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采用同批制作的混凝土圆盘和圆杆试样,利用霍普金森杆加载,进行动态劈裂实验和一维杆应力波层裂实验。借助超高速摄像机、数字图像相关(DIC)等测试方法观察实验中试件破坏过程,以准确测... 混凝土材料的拉伸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采用同批制作的混凝土圆盘和圆杆试样,利用霍普金森杆加载,进行动态劈裂实验和一维杆应力波层裂实验。借助超高速摄像机、数字图像相关(DIC)等测试方法观察实验中试件破坏过程,以准确测量混凝土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强度。在劈裂实验中注重加载方式,以保证试件满足求解弹性解析解的中心起裂条件;在层裂实验中精确确定层裂发生位置和时刻,获得了可靠的材料拉伸强度,并分析劈裂拉伸与层裂拉伸强度的应变率强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动态劈裂实验,DIC方法显示圆盘中心起裂与否的临界应变率约为10 s-1;而对于层裂实验,采用DIC方法可以得到多次层裂对应的拉伸强度及相应的应变率(10~100 s-1);通过线性拟合拉伸强度应变率强化规律,层裂拉伸强度随应变率增长的斜率较劈裂实验结果偏高,混凝土的层裂拉伸强度动态增强因子可达5以上。所得研究结果对脆性材料动态拉伸强度及应变率强化效应的准确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材料 动态 劈裂 层裂 拉伸强度 应变率 动态扩大因子
下载PDF
动态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裂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万成 尚世明 +2 位作者 李占海 魏晨慧 朱亮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简单介绍了材料破裂过程分析(MFPA)程序模拟混凝土动态破裂过程的基本原理.用MFPA程序模拟了非均质混凝土在静态和动态应力作用下的破裂过程,给出了不同应力波幅值时试样的破裂模式,并探讨了应力波幅值和应力波作用时间对混凝土破裂模... 简单介绍了材料破裂过程分析(MFPA)程序模拟混凝土动态破裂过程的基本原理.用MFPA程序模拟了非均质混凝土在静态和动态应力作用下的破裂过程,给出了不同应力波幅值时试样的破裂模式,并探讨了应力波幅值和应力波作用时间对混凝土破裂模式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态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破裂过程受控于应力波传播及其诱发损伤的过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非均质性是造成其动态强度提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应力波 剥落破裂 动态强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高纯铝板材层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伟 谢普初 +3 位作者 刘东升 史同亚 李治国 王永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9,共9页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3种晶粒尺寸(60、100、500μm)的高纯铝板材,利用平板撞击实验研究了其层裂行为。通过改变飞片击靶速度,在靶板中实现初始层裂状态和完全层裂状态。基于自由面速度时程曲线和微损伤演化及断口显微形貌分析,讨...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3种晶粒尺寸(60、100、500μm)的高纯铝板材,利用平板撞击实验研究了其层裂行为。通过改变飞片击靶速度,在靶板中实现初始层裂状态和完全层裂状态。基于自由面速度时程曲线和微损伤演化及断口显微形貌分析,讨论了晶粒尺寸对高纯铝板材层裂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1)晶粒尺寸对高纯铝板材层裂特性的影响强烈依赖于冲击加载应力幅值,在低应力条件下,层裂强度与晶粒尺寸之间表现出反Hall-Petch关系,而在高应力条件下,晶粒尺寸对层裂强度几乎没有影响;(2)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靶板损伤区微孔洞的尺寸和分布范围均增大,但数量显著减少,在微孔洞周围还发现比较严重的晶粒细化现象;(3)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层裂微观机制从韧性沿晶断裂向准脆性沿晶断裂转变,且在断口上观察到少量随机分布的小圆球,归因于微孔洞长大和聚集过程中严重塑性变形引起的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尺寸 层裂强度 损伤演化 高纯铝板材
下载PDF
一种基于空穴聚集的层裂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大年 谭华 +4 位作者 俞宇颖 谢书港 王焕然 刘国庆 尹志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4,共8页
基于如下假设,给出了层裂过程中的应力松弛方程,并建立了一种基于空穴聚集的延性层裂模型:在层裂早期,微空穴的主要效应是减小应力作用面积;在层裂后期,应力按空穴聚集时的应力-空隙度依赖关系减小。把P.F.Thomason、D.L.Tonks等及S.Coc... 基于如下假设,给出了层裂过程中的应力松弛方程,并建立了一种基于空穴聚集的延性层裂模型:在层裂早期,微空穴的主要效应是减小应力作用面积;在层裂后期,应力按空穴聚集时的应力-空隙度依赖关系减小。把P.F.Thomason、D.L.Tonks等及S.Cochran等给出的依赖于应力(压力)的层裂空隙度方程分别耦合于守恒方程、计及损伤的状态方程及本构方程,建立了求解所有变量包括损伤的封闭方程组。这种基于空穴聚集的层裂模型已被应用于一维层裂试验的数值模拟。模型中的层裂强度及临界损伤度初始可以估计,最终的确定将使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的速度(或应力)剖面以及观测的层裂面上的损伤基本一致。分别基于D.L.Tonk等及S.Cochran等给出的依赖于压力的层裂空隙度方程所作的一维层裂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而与基于P.F.Thomason给出的依赖于应力的层裂空隙度方程所作的相应数值模拟结果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层裂模型 空穴聚集 延性层裂 层裂强度 临界损伤
下载PDF
动载荷作用下HR-2钢的层裂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美兰 秦晓云 +2 位作者 张林 贺红亮 晏石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5,共4页
利用轻气炮加载技术和VISAR(激光速度干涉仪)光测技术,在500 m/s的冲击加载速度下,对3种不同厚度的HR-2抗氢钢样品进行了层裂实验,得到样品自由面速度剖面曲线。根据所得曲线波形计算出相应条件下的层裂强度、层裂片厚度以及各自的应变... 利用轻气炮加载技术和VISAR(激光速度干涉仪)光测技术,在500 m/s的冲击加载速度下,对3种不同厚度的HR-2抗氢钢样品进行了层裂实验,得到样品自由面速度剖面曲线。根据所得曲线波形计算出相应条件下的层裂强度、层裂片厚度以及各自的应变率,最后得到层裂强度随拉伸应变率变化的关系曲线。通过实验与分析可知,在相同冲击压力下,层裂强度随拉伸应变率的增长而增长,随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气炮 HR-2抗氢钢 层裂强度 拉伸应变率
下载PDF
研究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技术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时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2-1319,共8页
采用波形整形技术、万向头技术和应变直接测量技术测量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损伤"冻结"试验及相应的MTS静态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直接测得层裂信号,进而可确定混凝土材... 采用波形整形技术、万向头技术和应变直接测量技术测量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损伤"冻结"试验及相应的MTS静态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利用Hopkinson压杆技术直接测得层裂信号,进而可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层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Hopkinson压杆技术 动态力学性能 损伤演化 层裂强度
下载PDF
纯钒在冲击加载下的动态拉伸断裂和弹性波衰减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雪梅 俞宇颖 +3 位作者 胡昌明 张祖根 彭建祥 王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利用平板撞击和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实验研究了国产热等静压纯钒在压力5.2~9.0 GPa、拉伸应变率0.47×10~5~1.19×10~5s^(-1)冲击加载下的层裂特性。结果表明:国产热等静压纯钒具有较强的抗动态拉伸断裂能力,其层裂强度在4.0~5... 利用平板撞击和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实验研究了国产热等静压纯钒在压力5.2~9.0 GPa、拉伸应变率0.47×10~5~1.19×10~5s^(-1)冲击加载下的层裂特性。结果表明:国产热等静压纯钒具有较强的抗动态拉伸断裂能力,其层裂强度在4.0~5.3 GPa范围,明显高于相似加载条件下文献给出的熔炼钒结果,这主要与热等静压加工工艺下纯钒杂质含量更低、内缺陷更少有关;同时,纯钒层裂强度对冲击压力和拉伸应变率均比较敏感。此外,对弹塑性加载速度剖面的分析发现:在6 mm样品厚度范围,纯钒的弹性波幅值随样品厚度增大而减小,雨贡纽弹性极限随样品厚度的衰减规律较好地满足指数关系σ_(HEL)=3.246 (h_s/h_0)^(-0.386),h_0为单位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钒 层裂强度 弹性前驱波衰减 热等静压 拉伸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