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ll-scale tests of wind effects on a long span roof structure 被引量:6
1
作者 Fu Jiyang Zheng Qingxing +1 位作者 Wu Jiurong Xu A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361-372,共12页
Full-scale measurement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to evaluate wind effects on large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Some selected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full-scale measurement of wind ef... Full-scale measurement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to evaluate wind effects on large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Some selected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full-scale measurement of wind effects on a long-span steel roof structure during the passage of Typhoon Fanapi. Some fi eld data, including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acceleration responses, etc., were continuously and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during the passage of the typho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 i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typhoon-generated wind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effects on a long-span steel roof. The fi rst four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their vibration mode shapes of the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Sports Arena(GISA) roof are evaluated by the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 cation(SSI) method and comparisons with those from fi nite element(FE) analysis are made. Meanwhile, damping ratios of the roof are also identifi ed by the SSI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identifi ed by the random decrement method; the amplitude-dependent damping behavior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fullscal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further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ind tunnel test results to evaluate its reliability.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are valuable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ngineer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large-span roof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span steel roof wind effect field measurement
下载PDF
深井松软围岩煤巷采动增跨效应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方田 刘超 +2 位作者 翟景辉 张洋 牛滕冲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针对深井松软煤巷围岩变形严重、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城郊煤矿LW21106工作面沿空巷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采动巷道增跨模型,揭示了采动增跨效应演化机理。通过构建巷道顶板横纵弯曲梁模型,指出顶板横向受力、巷道等效跨度、煤岩强度是... 针对深井松软煤巷围岩变形严重、巷道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城郊煤矿LW21106工作面沿空巷道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采动巷道增跨模型,揭示了采动增跨效应演化机理。通过构建巷道顶板横纵弯曲梁模型,指出顶板横向受力、巷道等效跨度、煤岩强度是巷道围岩损伤破坏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采动增跨效应防控对策并进行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巷道经历“初始围岩稳定—围岩裂隙发育扩展—围岩剪切破坏加剧—等效跨度增加”过程;巷道顶板最大正应力与应力集中系数、顶板等效跨度、巷道断面尺寸及埋深成正相关关系;巷道顶板在高应力环境下易发生拉剪破坏,增加顶板锚索数量以及锚索预紧力有利于增强顶板初期完整性。基于巷道变形破坏主控因素,提出“围岩加固–卸压–强化支护”协同防控策略;针对现场条件,采用煤柱侧向切顶+注浆加固并对破碎区域补充锚索强化支护的防控技术。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煤柱帮最大移近量为18.89cm,顶板下沉量为25.86cm,两帮移近量为29.65 cm,有效控制了煤巷围岩变形,为深井松软围岩巷道变形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松软围岩 采动增跨效应 主控因素 协同防控
下载PDF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seismic travelling wave effect on semi-active control for long-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被引量:1
3
作者 亓兴军 李小军 周国良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6年第2期199-206,共8页
The analysis approach of semi-active control for long-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under seismic travelling wave input is established.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 are set on the positions of the bridge beatings. The se... The analysis approach of semi-active control for long-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under seismic travelling wave input is established.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 are set on the positions of the bridge beatings. The semi-active contro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are performed for a five-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under seismic travelling waves with different apparent surface velocit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velling wave effect remarkably influences the uncontrolled seismic responses, the semi-active control seismic responses and vibration control effects for the long-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It is disadvantageous to the responses of the beams and the piers under the travelling wave input with lower apparent surface velocity, and travelling wave effect can decrease the vibration control effects evidently. Therefore, the travelling wave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parameter values of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 in order to get the designing control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ling wave effect semi-active control long-span rigid-continuous bridge magnetorheoiogicai damper
下载PDF
上海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空间变形特性实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泽文 谭勇 +2 位作者 廖少明 李志义 李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0-2390,共11页
基于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对上海城区某大型通道工程超深基坑在开挖和降水耦合作用下地下连续墙的空间变形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基坑长深比、长宽比较小时,受坑角效应影响,地下连续墙变形呈现显著的三维效应,且... 基于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对上海城区某大型通道工程超深基坑在开挖和降水耦合作用下地下连续墙的空间变形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基坑长深比、长宽比较小时,受坑角效应影响,地下连续墙变形呈现显著的三维效应,且局部出现较大横向挠曲,其中靠近坑角两侧的局部挠跨比大于中部,靠近坑角两侧的横向挠跨比平均值约为(0.32~0.56)δ_(h)/H_(e),跨中位置横向挠跨比平均值约为(0.15~0.23)δ_(h)/H_(e);②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δhm随着开挖深度H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变化,特别地当开挖深度H超过12m之后,其变化率明显增加;③大幅度坑内超前预降水的卸荷效应会造成地下连续墙先期变形显著增加,并导致后续累计变形的大幅增加,受此影响,基坑开挖期间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及竖向变形分别为0.7%He,0.1%He(回弹),坑中立柱回弹变形最大为0.2%He,约为地下墙回弹的两倍,各变形量均显著大于上海地铁标准车站基坑(深度16~20 m)的实测统计数据。因此,在超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分步降水方式,避免一次性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坑角效应 挠跨比 超前预降水
下载PDF
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力学性能分析与裂缝宽度检测
5
作者 赵长歌 魏国安 皇民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38,共5页
为保证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服役寿命,分析了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并检测其裂缝宽度。在制备4种不同剪跨比的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后,制定加载方案。然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构件在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通过构件受剪分析模型计算混凝... 为保证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服役寿命,分析了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并检测其裂缝宽度。在制备4种不同剪跨比的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后,制定加载方案。然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构件在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通过构件受剪分析模型计算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同时利用拉压杆模型检测裂缝宽度。试验结果显示:剪跨比能够直接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剪跨比为0.26、载荷达到600 kN左右时,跨中位移最高值为8.6 mm;剪跨比为1.04、载荷为300 kN左右时,跨中位移达到12.5 mm,构件从剪切破坏状态变化成剪弯破坏;根据构件裂缝之间的受力情况,可以准确获取裂缝最大宽度值;剪跨比较大时,构件裂缝较宽位置,大部分均位于支座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深受弯构件 力学性能 裂缝宽度检测 受剪承载力 剪跨比
下载PDF
城市隧道入口上跨斜交阴影效应对驾驶人眼动影响
6
作者 秦小琳 杜志刚 +2 位作者 吴坤霖 陈莹 焦志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4期628-632,638,共6页
文中在武汉黄龙山隧道开展实车试验,以驾驶人注视持续时间和频率、扫视持续时间和频率为指标,分析普通路段、桥下阴影段、以及隧道入口段的变化规律,并构建驾驶负荷评价模型,对隧道入口区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桥下阴影段的注视... 文中在武汉黄龙山隧道开展实车试验,以驾驶人注视持续时间和频率、扫视持续时间和频率为指标,分析普通路段、桥下阴影段、以及隧道入口段的变化规律,并构建驾驶负荷评价模型,对隧道入口区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驾驶人在桥下阴影段的注视、扫视持续时间总体较普通路段高,但较隧道入口段低,而注视、扫视频率呈相反变化趋势;当隧道入口区域前存在阴影效应时,视觉指标离散度增大,初次阴影效应会使驾驶人视觉指标短时发生较大变化,连续阴影效应会使驾驶人眼动行为逐渐趋于不良状态,在隧道入口段黑洞效应的出现会导致视觉指标突变,阴影效应和黑洞效应会显著提高驾驶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连续上跨斜交桥 阴影效应 隧道入口 眼动
下载PDF
考虑冲刷效应的大跨桥梁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亚伟 朱金 +3 位作者 郑凯锋 苏永华 郭辉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1,共9页
为研究冲刷效应对地震与风联合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已建立的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基础上,利用p-y曲线(p为土阻力,y为变形)折减法考虑不同冲刷深度的桩土荷载-位移关系,根据桩土荷载-位移关系和冲刷深度更新桩基的... 为研究冲刷效应对地震与风联合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已建立的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基础上,利用p-y曲线(p为土阻力,y为变形)折减法考虑不同冲刷深度的桩土荷载-位移关系,根据桩土荷载-位移关系和冲刷深度更新桩基的侧向支撑刚度和长度,从而考虑了冲刷效应对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将模型应用到江顺大桥冲刷效应的分析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基础冲刷减弱了地基土对结构的侧向约束,从而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侧向振型的自振频率最大降低6.01%;在运营车辆和风荷载作用下,基础冲刷对结构的振动响应影响很小;在地震发生后,基础冲刷会增大结构的横向振动,结构的横向位移响应极值最大增大9.1%,横向位移响应谱也相应增大,而对结构的竖向振动影响很小;基础冲刷可能减小车辆横向加速度的响应,车辆的横向加速度响应极值最大降低7.7%,对车辆的竖向振动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效应 P-Y曲线 大跨桥梁 地震-风-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下载PDF
大跨度分离式隧道电缆沟水沟标准化施工技术
8
作者 田海涛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规的水沟电缆槽施工,多采用小模板拼装后分次浇筑,由于模板数量多,连接接缝较多,从而带来一些施工缺陷,使成型后的混凝土整体性不好、表面平整度差和线形不顺等。通过对模板结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一种整体式... 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规的水沟电缆槽施工,多采用小模板拼装后分次浇筑,由于模板数量多,连接接缝较多,从而带来一些施工缺陷,使成型后的混凝土整体性不好、表面平整度差和线形不顺等。通过对模板结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一种整体式移动模架体系,解决了施工工序繁多、模板支撑材料数量多的问题,控制与改善小空间内交叉施工安全的影响,可加快施工进度,有效控制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减少作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沟水沟 移动模架 大跨度 功效 经济
下载PDF
大跨铁路斜拉桥组合梁温度标准化监测及作用规律研究
9
作者 梁金宝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189-193,共5页
为研究大跨铁路斜拉桥组合梁温度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本文依托新建沪苏湖铁路某大跨铁路斜拉桥工程,开展主桥组合梁温度分布规律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分析大跨铁路斜拉桥组合梁温度传递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梁于07:00达到最小负温度梯度,... 为研究大跨铁路斜拉桥组合梁温度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本文依托新建沪苏湖铁路某大跨铁路斜拉桥工程,开展主桥组合梁温度分布规律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分析大跨铁路斜拉桥组合梁温度传递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梁于07:00达到最小负温度梯度,于15:00达到最大正温度梯度,距桥面板顶面400 mm范围内热传导规律明显;组合梁横向温度梯度于受太阳辐射影响的钢风嘴位置变化剧烈,双边箱横向温度变化幅值均匀;采用指数形式对竖向温度梯度拟合效果好,可供类似大跨铁路桥梁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提供参考;正温度梯度作用下组合梁跨中竖向上拱为4.76 mm,混凝土板上缘最大压力为-3.5 MPa,负梯度作用下跨中竖向下挠值为-2.1 mm,混凝土板上缘最大压力为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铁路 组合梁 温度作用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某综合体育中心篮球馆结构设计
10
作者 董海凤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5期21-23,共3页
通过对大跨空间结构屋盖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对曲面复杂的大跨空间结构可以折线代替弧线,通过檩条找形而形成弧线,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也更加经济。通过分析对比两端固定铰支座和一端固定另一端单向滑动支座这2种方式对下部主体结构框架... 通过对大跨空间结构屋盖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对曲面复杂的大跨空间结构可以折线代替弧线,通过檩条找形而形成弧线,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也更加经济。通过分析对比两端固定铰支座和一端固定另一端单向滑动支座这2种方式对下部主体结构框架柱水平推力的影响,尤其是在温差比较大的地区,其影响更加明显,最后提出了对大跨空间结构运营期间进行健康监测的必要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 滑动支座 温度作用
下载PDF
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地震响应解析解
11
作者 李文博 刘铁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目的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小跨度结构响应行波效应的影响,以探究小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的产生机理。方法给出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使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地震行波激励下屋面绝对位移和柱剪力的解析... 目的研究地震波中频率成分对小跨度结构响应行波效应的影响,以探究小跨度结构地震行波效应的产生机理。方法给出地震行波激励下单层单跨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使用相对运动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推导地震行波激励下屋面绝对位移和柱剪力的解析解,分别研究低频成分丰富和低频成分不丰富地震波激励下的峰值柱剪力。结果地震行波激励下柱剪力解析解不仅与时间延迟有关,还与结构基频和激励频率比值的平方有关;对于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大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相反,对于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激励下峰值柱剪力要小于一致激励下峰值柱剪力。结论结构响应地震行波效应除取决于时间延迟外,还取决于地震波中的低频成分;在低频成分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小跨度结构会产生行波效应,且低频成分越丰富的地震波,行波效应越显著;在低频成分不丰富的地震波激励下,不会产生行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跨度结构 地震激励 解析解 行波效应 低频成分
下载PDF
铁路独塔斜拉桥结构温度效应分析
12
作者 王海涵 彭琦 梁金宝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2期215-218,284,共5页
为研究大跨铁路独塔斜拉桥温度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本文以广汕客专跨深汕西高速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主桥温度效应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梁外侧腹板位置温度变化明显,受太阳照射影响日温差达到18.13℃,且主梁温度传递具有滞... 为研究大跨铁路独塔斜拉桥温度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本文以广汕客专跨深汕西高速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主桥温度效应的现场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梁外侧腹板位置温度变化明显,受太阳照射影响日温差达到18.13℃,且主梁温度传递具有滞后性;结构应变及支座位移与结构温度相关性较强,主梁应变最小为14.65με,最大为63.04με,支座位移最大为11.24 mm,最小为4.43 mm;设计温度荷载包络情况下,主梁跨中截面钢梁上缘最大应力为18.4 MPa,最小应力为-26.7 MPa,主梁纵向最大伸缩为39.1 mm,现场实测值远小于设计计算值,主桥运营期状态指标在安全范围内,分析结果可供类似大跨铁路桥梁设计和标准化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铁路 斜拉桥 温度效应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长锚杆/锚索改善深埋大跨度隧道初支结构受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阳 来弘鹏 +3 位作者 王兴广 孔军 李志磊 洪秋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3-863,共11页
针对深埋大跨度软岩隧道拱脚及拱顶处初支开裂、钢架变形过大问题,提出了局部增设长锚杆或锚索的支护技术,以实现对该类隧道初支结构受力的调节改善。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隧道结构性能测试平台,对比分析了同等围岩荷载作用下系统锚杆... 针对深埋大跨度软岩隧道拱脚及拱顶处初支开裂、钢架变形过大问题,提出了局部增设长锚杆或锚索的支护技术,以实现对该类隧道初支结构受力的调节改善。基于课题组自主研发的隧道结构性能测试平台,对比分析了同等围岩荷载作用下系统锚杆支护与多类长锚杆/锚索支护方案的初期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研究了不同环向间距与布设范围的长锚杆/锚索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支护时,大跨度隧道初期支护整体呈压扁趋势,拱顶内侧与拱脚外侧承受结构最大弯矩而最先开裂,仰拱内侧拉裂后模型加速变形进而引起结构整体失稳破坏;(2)4种增设长锚杆或锚索支护方案下,初支拱顶处结构安全系数分别为常规支护体系的4.59,2.12,1.96,1.80倍,拱脚处结构安全系数分别为常规支护的5.23,2.80,2.34,2.37倍;(3)在拱部120°范围以2 m环向间距布设长锚杆对初支结构内力改善效果最佳,支护点轴向强拉力产生的局部负弯矩组合效应抵消了拱顶处较大正弯矩;(4)不同位置长锚杆/锚索支护力整体呈从拱顶处至拱肩侧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跨度隧道 长锚杆/锚索 模型试验 破坏特征 支护效果
下载PDF
大跨径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研究
14
作者 谢承志 《江西建材》 2024年第4期263-265,共3页
双侧壁导坑法是大跨径隧道施工常用方法之一。文中结合某隧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方案,并采用监测技术评估该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项目整体的实施效果良好,有效保证了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双侧壁导... 双侧壁导坑法是大跨径隧道施工常用方法之一。文中结合某隧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方案,并采用监测技术评估该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项目整体的实施效果良好,有效保证了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双侧壁导坑法具有控制地表沉降、提升围岩稳定安全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施工效果
下载PDF
某游泳馆网架计算模型探讨
15
作者 何雁斌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钢结构网架因其强度高、轻质化、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屋盖的体育建筑中。此类建筑通常由上部大跨钢结构屋盖和下部混凝土结构支承。设计时为了简化,通常把上部屋盖和下部混凝土主体分开建模进行设计。由于忽略了上下部... 钢结构网架因其强度高、轻质化、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屋盖的体育建筑中。此类建筑通常由上部大跨钢结构屋盖和下部混凝土结构支承。设计时为了简化,通常把上部屋盖和下部混凝土主体分开建模进行设计。由于忽略了上下部分结构的协同作用,使得整体结构分析与独立网架模型计算结果存在差异。本文以某游泳馆网架屋盖为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模计算,分析对比整体结构模型与独立网架模型在支座反力、杆件内力、单元应力分布和构件位移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对于此类结构整体分析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架结构 大跨度屋盖 整体分析 协同工作
下载PDF
沿海地区索结构体育馆风洞试验与群风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吉化 许伟 +4 位作者 聂竹林 汪大洋 区彤 陈伟 吴福成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6,共11页
针对两类屋面型式(上凸型和下凹型)、四种屋盖结构(单层马鞍形索网、轮辐式双层索网、索穹顶、弦支穹顶),设计制作了缩尺比分别为1∶250、1∶200两个试验模型,在B类地貌下开展了60组模型风洞试验,探究了全风向角下两类屋盖结构的风压峰... 针对两类屋面型式(上凸型和下凹型)、四种屋盖结构(单层马鞍形索网、轮辐式双层索网、索穹顶、弦支穹顶),设计制作了缩尺比分别为1∶250、1∶200两个试验模型,在B类地貌下开展了60组模型风洞试验,探究了全风向角下两类屋盖结构的风压峰值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风向角、邻近建筑对目标建筑物风压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全风向角下来流方向无邻近建筑影响时,两类屋盖迎风面区域的负风压峰值最大,分别较上凸型和下凹型屋盖中间区域的负风压峰值高约3.0、1.5倍;屋盖中间区域风压峰值分布均匀,以承载负风压为主,仅下凹型屋盖中部出现正风压;风向角对屋盖风压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邻近建筑物的干扰上,其对屋盖平均和脉动风压系数的影响以来流方向无邻近建筑时最大、来流方向有邻近建筑时次之、尾流方向有邻近建筑物时最小;屋盖迎风面测点风压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非高斯特征,存在极大负压值,而屋盖中间和尾流区域的测点风压具有典型的正态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屋盖 大跨结构 风洞试验 全风向角 群风效应
下载PDF
大跨索穹顶屋盖结构风洞试验及敏感风速研究
17
作者 聂竹林 吴福成 +4 位作者 陈伟 毛吉化 汪大洋 郭荣幸 罗创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5,128,共10页
大跨索穹顶屋盖结构频率密集,其风振动力响应复杂,不同风速下脉动风响应对大跨索屋盖结构的风敏感性影响一直是当前风工程研究的热议难题。针对大跨索穹顶屋盖结构,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250的试验模型,在B类地貌下开展了36组风洞测压试... 大跨索穹顶屋盖结构频率密集,其风振动力响应复杂,不同风速下脉动风响应对大跨索屋盖结构的风敏感性影响一直是当前风工程研究的热议难题。针对大跨索穹顶屋盖结构,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250的试验模型,在B类地貌下开展了36组风洞测压试验,研究了全风向角下大跨索穹顶屋盖结构的风压峰值分布规律和典型不利风向角,最后基于风洞试验数据,探究了索穹顶屋盖在不同风速等级下的风振敏感性。结果表明:索穹顶屋盖主要以承载负风压为主;屋面以承载Z向负风振位移响应为主,呈现中心区域向周边下降的变化规律;屋面Z向风振位移响应随风速增大而递增,平均风响应随风速增大呈线性递增;部分风速等级下索穹顶屋盖的脉动风位移响应和总极值位移响应敏感,且风振系数较大;结构屋面响应最大点处风压系数时程傅里叶变换幅值在结构前10阶部分频段为峰值,表明索穹顶屋盖结构存在敏感风速范围,其脉动风响应显著,且与结构模态自振特性密切相关,抗风设计时应找出敏感风速范围,并对响应显著区域加强抗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穹顶 大跨结构 敏感风速 时程分析 频率效应 模态效应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斜拉桥模型振动台台阵试验
18
作者 郑庆涛 苏俊省 李忠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60,共11页
针对大跨斜拉桥空间跨度范围广、局部场地条件差异性大,服役期内可能遭受空间地震动影响的问题,开展了空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斜拉桥振动台台阵试验。研究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斜拉桥关键截面动力响应(加速度、位移和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 针对大跨斜拉桥空间跨度范围广、局部场地条件差异性大,服役期内可能遭受空间地震动影响的问题,开展了空间地震动作用下大跨斜拉桥振动台台阵试验。研究了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斜拉桥关键截面动力响应(加速度、位移和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斜拉桥的地震动力响应有明显影响,其中行波效应影响较小,考虑行波效应和相干效应时影响次之,同时考虑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时影响最为显著。以主塔为例,与一致激励相比,同时考虑空间地震动的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时,主塔加速度、位移和应变最大增加幅值分别为55.69%、62.37%和67.37%。因此,开展大跨斜拉桥结构抗震设计时,采用一致激励或仅考虑行波效应时可能会低估斜拉桥的实际地震响应,应综合考虑行波效应、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等地震动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斜拉桥 振动台台阵试验 行波效应 相干效应 局部场地效应
下载PDF
氧化锌避雷器故障状态指示器试验方法研究
19
作者 董俊杰 徐健 +2 位作者 梁悦薇 胡妍媛 熊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76-80,共5页
氧化锌阀片在冲击电流的作用下,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电流流过,阀片吸收冲击能量后的升温过程可近似看作绝热温升,因而冲击老化的机理主要是热老化。冲击老化会给阀片造成较大的损坏,多次冲击对阀片老化造成累积效应。资料中显示阀片在4/10... 氧化锌阀片在冲击电流的作用下,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电流流过,阀片吸收冲击能量后的升温过程可近似看作绝热温升,因而冲击老化的机理主要是热老化。冲击老化会给阀片造成较大的损坏,多次冲击对阀片老化造成累积效应。资料中显示阀片在4/10μs波形、100 kA冲击电流作用后,其在直流1 mA电压下的功率损耗可增加20%。试验发现,用于线路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为10 kA的ZnO阀片在经过18次20 kA、8/20s电流的冲击后,阀片功率损耗为初始功率损耗的2倍,根据功率损耗密度分析法,可认为此时阀片已接近其寿命终点。对于带间隙线路避雷器,在正常运行时不承受工频电压,不存在泄漏电流,可以记录避雷器遭受冲击大电流的次数,用于反映避雷器的寿命检测,达到设定值会有告警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热老化 累积效应 雷击次数 寿命监测 告警指示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ip vortices and aerodynamics of a wing with ground effect 被引量:2
20
作者 Ruimin Sun Daichin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2011年第3期44-49,共6页
The tip vortices and aerodynamics of a NACA0012 w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ground were studied in a wind tunnel.The wing tip vortex structures and lift/drag forces were measured by a seven-hole probe and a force bala... The tip vortices and aerodynamics of a NACA0012 w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ground were studied in a wind tunnel.The wing tip vortex structures and lift/drag forces were measured by a seven-hole probe and a force balance,respectively.The evolution of the flow structures and aerodynamics with a ground height were analyzed.The vorticity of tip vortices was found to reduce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ground height,and the position of vortex-core moved gradually to the outboard of the wing tip.Therefore,the down-wash flow induced by the tip vortices was weakened. However,vortex breakdown occurred as the wing lowered to the ground.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erodynamics,the maximum lift-to-drag ratio was observed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 was 2.5°and the ground clearance was 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n dominated ground effect wing tip vortices aerodynamic loa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