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
1
作者 白利妮 颜双波 吴占月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3-63,共11页
基于福建乡村聚落居民点矢量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指数、泰森多边形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从市域和县区两个层面分析福建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探索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内部驱动机制.... 基于福建乡村聚落居民点矢量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指数、泰森多边形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从市域和县区两个层面分析福建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探索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内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聚落整体呈集聚分布类型;乡村聚落核密度空间分异呈现沿海平原三大核心-西南东北次核-闽西西北稀疏的特征,与乡村聚落密度分布基本一致;乡村聚落集聚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另外,空间格局特征在县区尺度上的差异均比市域尺度更显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在自然地理本底因素和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福建乡村聚落大多分布在缓坡和平缓坡的低海拔丘陵平原地区,邻河3 km、距县道和省道10 km范围内的乡村聚落分布最多,此外,人口和政策等因子与乡村聚落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驱动因素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安溪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康伟锋 颜双波 陈大涌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4-71,共8页
选择典型的闽南山区县安溪为研究区域,以2021年landsat8_oli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采用ERDAS提取乡村聚落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安溪县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 选择典型的闽南山区县安溪为研究区域,以2021年landsat8_oli遥感影像和DEM为数据源,采用ERDAS提取乡村聚落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安溪县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安溪县乡村聚落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块状集聚,小块连成带状,分布不均”;其分布特征受交通、河流、高程和坡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安溪县 RS/GIS
下载PDF
晋城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侯小萌 张娇娇 +4 位作者 孙舔轲 牛俊杰 赵乐 聂震西 吴朝巧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34-240,共7页
以山西省晋城市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核密度估计、Voronoi图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居民点集聚在阳城县北部、市区中心和高平市中部,陵川县居民点分布比较分散... 以山西省晋城市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核密度估计、Voronoi图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居民点集聚在阳城县北部、市区中心和高平市中部,陵川县居民点分布比较分散,高平市、沁水县、阳城县和泽州县呈现为高度聚集分布;(2)高程、坡度、河流等自然因子和距离道路、中心城镇距离等人文因子影响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单因子影响最大的为高程,交互影响最大的为高程与距离中心城镇距离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居民点合理规划和布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晋城市
下载PDF
汶川县灞州镇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楚淋 陈亚颦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口居住场所,是乡村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聚落的空间格局能反映生产生活特征及乡村发展方向。以汶川县灞州镇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遥感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探索... 乡村聚落是乡村地区各种形式的人口居住场所,是乡村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聚落的空间格局能反映生产生活特征及乡村发展方向。以汶川县灞州镇为例,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遥感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探索得出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与南部地区的地势平坦的河谷阶地及高半山的平缓坡地,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条件和城镇建设、道路交通、民族习俗等社会经济条件,最后基于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提出乡村聚落空间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GIS分析 灞州镇
下载PDF
河北省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王楠 郝晋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5,195,共11页
在宏观尺度上剖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全面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并为村庄规划等工作提供研究基础。以河北省为主要研究区域,借助景观格局指数、最邻近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乡村聚落的... 在宏观尺度上剖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全面了解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并为村庄规划等工作提供研究基础。以河北省为主要研究区域,借助景观格局指数、最邻近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乡村聚落的总体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并综合运用分布指数、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之后,河北省乡村聚落主要以外延方式扩大规模,且逐渐呈规模化、集中化分布,其主要集聚分布于地形平坦的东南部地区,且其集聚程度不断提升;高耸地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壤以及大小规模河湖等自然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限制性正在减弱,不同等级城镇、道路等区位因素对乡村聚落产生集聚作用的程度和影响半径等有所差异;乡村产住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基础设施完善度是影响河北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主要社会和经济因素,且不同因素的主要作用区域有所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相关地区开展差异化的乡村聚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分布指数 北方地区 河北省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
6
作者 黄卫 尹雯 宋健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6期84-88,共5页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合理的空间布局对村镇建设模式、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为研究区,基于核密度估计、泰森多边形构建、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合理的空间布局对村镇建设模式、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为研究区,基于核密度估计、泰森多边形构建、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恩施市农村居民点高密度区呈“十”字型带状分布趋势,在乡镇和村级尺度上都表现聚集分布特征。(2)农村居民点分布受到各高程与距公共设施距离2个因子影响作用最为显著,作用力量化结果分别为0.221和0.225,高于其他4个因子。(3)各因子间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交互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效应。距河流距离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基本表现为非线性增强,高程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类型为双因子增强,但影响效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核密度估计 地理探测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舞钢市乡村聚落空间谱系提取与量化方法研究
7
作者 吴怀静 武婷婷 张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5期172-176,188,共6页
为探索乡村聚落空间谱系提取与量化研究方法,利用ArcGIS地理信息技术,对河南省舞钢市乡村聚落空间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聚落分布与地形、人口等因素紧密相关,主要集中于海拔较低的东北部和西南地区,形成东北、西南部密集,西北、... 为探索乡村聚落空间谱系提取与量化研究方法,利用ArcGIS地理信息技术,对河南省舞钢市乡村聚落空间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聚落分布与地形、人口等因素紧密相关,主要集中于海拔较低的东北部和西南地区,形成东北、西南部密集,西北、东南部稀疏的格局。人口密度和聚落规模反映了农业生产和人口需求,东北和西南地区因地势低、交通便捷而聚落密集。平均聚落规模3 hm 2,低于全国均值,密度凝聚,地域差异小。聚落凝聚性与地形条件关联大,集中在海拔10~300 m。研究为华北平原乡村聚落空间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对乡村规划管理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基因的演化规律及其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基因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舞钢市
下载PDF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被引量:148
8
作者 杨忍 刘彦随 +2 位作者 龙花楼 王洋 张怡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R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 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R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2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3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4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空间分布模式 地理探测器 村镇体系重构 村庄规划 乡村地理学 中国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 被引量:120
9
作者 田光进 刘纪远 +4 位作者 张增祥 周全斌 张宗科 赵晓丽 谭文彬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12,T005,共7页
利用 2 0 0 0年TM图像判读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提取全国农村居民点信息 ,分析了中国农村规模分布的基本特征。中国农村居民点密度呈现地带性差异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较高 ,西部较低。农村居民点规模区域差异明显 ,北方大于南方 ,... 利用 2 0 0 0年TM图像判读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提取全国农村居民点信息 ,分析了中国农村规模分布的基本特征。中国农村居民点密度呈现地带性差异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较高 ,西部较低。农村居民点规模区域差异明显 ,北方大于南方 ,平原地区大于丘陵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全国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 ,平均规模越小的地区集中在规模较小的居民点较多。全国农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 ,孔隙度指数与农村居民点密度相关程度较高 ,农村居民点密度较高的地区 ,孔隙度指数较小 ,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均匀 ,距离较低 ;农村居民点密度较小的地区 ,孙隙度指数较大 ,农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 ,距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中国 农村居民点 规模分布 罗仑斯曲线 指数分布 孔隙度 空间分布 省际差异
下载PDF
基于GIS的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04
10
作者 陈振杰 李满春 刘永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4,共5页
以浙江省桐庐县为研究区,以DEM和1996、2004年桐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6~2004年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桐庐县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区,且高山区的农村居民... 以浙江省桐庐县为研究区,以DEM和1996、2004年桐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1996~2004年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桐庐县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区,且高山区的农村居民点呈现向河谷平原集中的趋势。②桐庐县农村居民点呈现出两条比较明显的分布带:一条是江南镇—桐庐镇—富春江镇,另一条是横村镇—莪山畲族乡—钟山乡。③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主要有3种:团状分布、带状分布、分散分布。在比较开阔的河谷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主要以团聚状分布;在比较狭窄的河谷地区,农村居民点主要以带状分布;而分散分布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出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④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的总体空间格局,但城镇发展、交通条件、政策引导对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农村居民点 空间格局 低山丘陵区 桐庐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空间聚集特征分析--以茂县为例 被引量:52
11
作者 冯文兰 周万村 +1 位作者 李爱农 张宝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1,共5页
将四川省茂县作为典型研究区,以其ETM影像及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经图像识别与实地验证获得乡村聚落的空间信息,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8.6%的乡村... 将四川省茂县作为典型研究区,以其ETM影像及国家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经图像识别与实地验证获得乡村聚落的空间信息,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8.6%的乡村聚落在局部空间上相对集中,其余的则弥散分布;大部分聚落(约78.2%)分布在海拔1500~2700 m的中高山处,海拔1200~2200 m干旱河谷区聚集的聚落约55.2%,80%以上聚落的坡度大于15°;大多数聚落的水源和交通状况良好,水系和道路缓冲区较小半径内的聚落多沿道路聚集,而较远的则多沿水系聚集。分析还发现,少数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不宜于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也不利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此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后探寻适当的对策对其进行重建或迁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聚集 GIS 茂县 岷江上游地区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宿州市埇桥区为例 被引量:57
12
作者 吴江国 张小林 +1 位作者 冀亚哲 李红波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斑块之间和乡村聚落景观与其它类型景观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景观廊道;乡村聚落景观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重要因子,且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同;国道、省道和县道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有正相关性,铁路、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与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则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景观格局 交通 分布 宿州市埇桥区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被引量:91
13
作者 刘仙桃 郑新奇 李道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93,共5页
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高,规模较大,密度较... 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高,规模较大,密度较高;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低,规模相对较小,密度也较低。公路交通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91.19%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离主要公路距离小于1500m的范围内;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距离河流越远,农村居民点密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图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GIS的麻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谭雪兰 段建南 +1 位作者 包春红 朱红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7-180,185,共5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分散与低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省麻阳县为研究区,应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5年麻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库为数据源,对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分散与低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省麻阳县为研究区,应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5年麻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库为数据源,对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麻阳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密度差异明显,斑块形状不规则但地域差异小。(2)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存在着对耕地及道路依存度高的特征。(3)麻阳县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方案为控制性乡镇2个,发展性乡镇9个,拆并性乡镇12个,形成"两核四轴"的放射布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析 景观指数 布局优化 麻阳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134
15
作者 汤国安 赵牡丹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本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本技术手段 ,以国家 1:2 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等数字信息为主要信息源 ,对陕北榆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区位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综合应用基于GIS的缓冲区分析、多层面的复合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 ,揭示... 本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本技术手段 ,以国家 1:2 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等数字信息为主要信息源 ,对陕北榆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区位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综合应用基于GIS的缓冲区分析、多层面的复合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 ,揭示了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影响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可望为该地区的城乡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GIS 陕西
下载PDF
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 被引量:97
16
作者 郭晓东 马利邦 张启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1,共7页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基于GIS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秦安县乡村聚落密度较高且聚落空间分布极为分散;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基于GIS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秦安县乡村聚落密度较高且聚落空间分布极为分散;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呈明显的正态分布,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③秦安县复杂多样的乡村聚落类型,与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大中型、集聚型、商品经济型和半商品经济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川道地区,而小型、分散型、传统农业型和劳务输出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聚落类型 秦安县
下载PDF
秦巴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 被引量:46
17
作者 李姗姗 曹广超 赵鹏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探讨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依据。基于宁强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和SRTM-DEM,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空间"热点"探测方法,研究农... 探讨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依据。基于宁强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和SRTM-DEM,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空间"热点"探测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着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主导因素地形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度较大,斑块规模较小,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用地规模差异显著,规模较大的斑块集中分布在河流阶地、低山区,呈"拱形分层"结构。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宁强县农村居民点的整合优化可分为积极发展型、内部挖潜型、异地搬迁型,为该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宁强县
下载PDF
竹溪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胜坤 张毅 +1 位作者 闫欣 曹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3-207,218,共6页
以水土流失趋于严重的湖北省竹溪县为研究区,以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DEM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竹溪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借助GIS技术对影响竹溪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分... 以水土流失趋于严重的湖北省竹溪县为研究区,以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DEM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竹溪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借助GIS技术对影响竹溪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溪县属农村居民点较密集区;竹溪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农村居民点高值区形成两条明显的分布带:一条是县河镇—城关镇—蒋家堰镇,另一条是城关镇—龙坝镇;全县农村居民点形状比较规则;该县东部和北部农村居民点数量多,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高值区和核密度高值区在空间上并不重合;农村居民点分布受高程、坡度、坡向、耕种环境等因素影响明显,与耕地的空间分布关系非常密切;在拥有较多人口和较多农村居民点的区域,耕地的侵蚀面积也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景观指数 核密度估计 空间分布 竹溪县
下载PDF
RS与GIS支持下的桓仁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1
19
作者 于淼 边振兴 李建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4,共9页
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方法,以辽东山区桓仁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5个景观指数,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态、分离度4个方面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方法,以辽东山区桓仁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选取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5个景观指数,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态、分离度4个方面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并从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土壤侵蚀、经济发展3个方面进行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桓仁县农村居民点呈现出用地比重偏少,聚落斑块数量多、平均斑块面积小,大部分规模较小,分布稀疏零散,分维数小、斑块稳定,分离度较大的景观格局;桓仁县居民点分布与海拔、坡度均呈"倒数"关系,与土壤侵蚀呈较明显的线性关系,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仁县 农村居民点 景观格局 RS&GIS 景观指数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探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孝坤 李忠峰 冯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247,252,共7页
基于对重庆三峡库区地理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的认识,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采用PSR剖析了影响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的自然力(自然环境基础)和非自然力(包括区位力、经济力、社会力、政治力)的作用,揭示了重庆三峡库区... 基于对重庆三峡库区地理环境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的认识,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资料,采用PSR剖析了影响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的自然力(自然环境基础)和非自然力(包括区位力、经济力、社会力、政治力)的作用,揭示了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可以划分为:平行岭谷区河谷平坝与缓丘通达良好高度聚集型、岩溶低山与中山槽谷一般通达松散聚集型、平行岭谷丘陵与低山一般通达松散团聚型、低山与中山山麓及盆地通达良好松散聚集型、低山与中山一般通达松散团聚型、低山与中山岭谷封闭散居孤立型、低山与中山坡地封闭散居孤立型等地域类型;(2)上述乡村聚落地域类型空间发展呈现集聚与扩散并行的总体特点,具体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网络扩展并行、团聚型分布—带状伸展并进、散居型分布—串珠状伸延并存等演进类型;(3)非自然力是驱动重庆三峡库区乡村聚落分布与演进的重要力量,但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制约作用也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分布 地域类型 空间演变 重庆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