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Pattern of Long-term Residence in the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of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被引量:6
1
作者 CHEN Le XI Meijun +1 位作者 JIN Wanfu HU Y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342-358,共17页
Exploring long-term residence among the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urban growth in China,particularly sinc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By using 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 data for 2012–20... Exploring long-term residence among the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urban growth in China,particularly sinc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By using 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 data for 2012–2014,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 data for 2014–2016,and macroscale urban matched data,we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ong-term residential behavior in China’s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2012–2016 and developed an urban spatial utility equilibrium model containing‘macro’urban factors and‘micro’individual and household factors to explain the pattern.The results first revealed that long-term residence is defined as≥6 yr for the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Second,members of this population are more likely to be long-term residents of the megacities in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eastern China as well a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whereas short-term residence is more likely in cities in central China and near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Third,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housing prices,both have a significant U-shaped effect,ar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ong-term res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erm residence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spatial pattern spatial utility equilibrium model China
下载PDF
Assess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Ripple Effect of Flood Disasters Based on a Spati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Considering Traffic Disruptions 被引量:2
2
作者 Lijiao Yang Xinge Wang +1 位作者 Xinyu Jiang Hirokazu Tatan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488-505,共18页
With grow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transport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critical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vitality but vulnerable to disasters.However,the regional economic ripple effect of a disaste... With growing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transport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critical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vitality but vulnerable to disasters.However,the regional economic ripple effect of a disaster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accurately,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cumulated influence of traffic disruptions.This study explored integrat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alysis with economic modeling to capture the regional economic ripple effect.A state-of-the-art spati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s leveraged to simulate the opera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and the marginal rate of transport cost is introduced to reflect traffic network damage post-disaster.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50-year return period flood in2020 in Hubei Province,China.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First,when traffic disruption costs are considered,the total output loss of non-affected areas is 1.81 times than before,and non-negligible losses reach relatively remote zones of the country,such as the Northwest Comprehensive Economic Zone(36%of total ripple effects).Second,traffic disrup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hindering effect on regional trade activities,especially in the regional intermediate input—about three times more than before.The industries most sensitive to traffic disruptions were transportation,storage,and postal service(5 times),and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manufacturing(4.4 times).Third,the longer the distance,the stronger traffic disruptions'impact on interregional intermediate inputs.Thus,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mitigating disaster ripple effects and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recovery in affect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ripple effect Floods spatial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Supply chain damage Traffic disruption
原文传递
An Integral Model for Multiclass 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with transportation Competition andConges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ZHANG Ning(Management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 & Astro., 100083, P.R.China)LO Hingpo(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Kowloon, Hong Kong)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SCD 1998年第4期438-444,共7页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prediction of trade distribution ofinter-regions while the transportation costs, commodity supply and demand functions for multiplecommodities are given. Under the condi...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prediction of trade distribution ofinter-regions while the transportation costs, commodity supply and demand functions for multiplecommodities are giv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local transportation competition and congestion,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 in an integral form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inter-region nows,supply prices and demand prices by each commodity class.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programming model is equivalent to the 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problem. An algorithm is proposed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article,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programming model
原文传递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4
作者 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8,共17页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大趋势,进而对产业空间分布特征产生相应的影响。在传统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中心和外围地区为基础的经济地理模型,涵盖了非能源、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三个不同部门,同时考虑了劳动力、资本和能源三个要素,并将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提升作为重要的分散力。研究发现: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份额的大小会影响中心和外围地区的资本收益率差异的长期均衡效用水平,并且可再生能源份额上升会导致中心地区的影响力趋于减弱;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贸易自由度变化对产业空间均衡分布的影响,发现提高零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后,在产业空间分布格局所呈现的“中心-外围”形式中,中心地区的集聚力趋于弱化,外围地区的分散力得以强化;以零碳能源为要素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能够使得产业空间组织方式发生变化,并推动经济空间集聚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可见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产业空间布局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推动能源生产结构由垄断集中向扁平分散化方向转移的动能,从而提速零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加速转轨别离化石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能源转型 产业空间分布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下载PDF
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研究
5
作者 金鑫 张昱 +1 位作者 李伟锋 韩金艳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为推进区级疾控中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2022年面板数据,通过集中度指数、集聚度、空间自相关指数... 目的:分析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为推进区级疾控中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6—2022年面板数据,通过集中度指数、集聚度、空间自相关指数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均衡性及邻近效应。结果:天津市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度指数位于0.2以下,10个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资源集聚度均大于1,7个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均大于1,地理面积维度卫生技术人员全局莫兰指数均大于0。空间滞后模型实证了区域之间存在邻近效应。结论:建议从提高编制使用、增加财政补助、加强院校合作方面改善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从城乡对口帮扶、资源投入倾斜、加强医防融合方面改善区级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不均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技术人员 均衡性 卫生资源集聚度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绿色低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机理、困境及路径选择——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 被引量:31
6
作者 左正龙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9,共9页
乡村振兴需要绿色发展,而绿色金融创新则是促进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点轴面空间结构理论与城乡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得出,低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分支,它除了能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它能造就乡村宜居生态... 乡村振兴需要绿色发展,而绿色金融创新则是促进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点轴面空间结构理论与城乡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得出,低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分支,它除了能实现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它能造就乡村宜居生态,并且这个过程具有动态性。基于我国目前碳金融工具品种单一,且缺乏全国性的碳金融市场和配套的碳金融法律制度,提出应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重点开发以森林抵扣项目为基础的碳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创建高效的碳金融市场以配合碳金融工具流通,构建完善的碳金融法律制度体系以保障碳金融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空间均衡模型 低碳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下载PDF
城市商圈空间均衡模型及仿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红涛 郭凯歌 吴忠才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48-57,共10页
从空间经济学角度出发,考虑了城市商圈空间结构异质性和空间集聚等特性,构建城市商圈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工具对影响城市商圈空间结构的空间演进因素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证实: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商业及其空间结果演化最为重... 从空间经济学角度出发,考虑了城市商圈空间结构异质性和空间集聚等特性,构建城市商圈一般均衡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工具对影响城市商圈空间结构的空间演进因素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证实: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商业及其空间结果演化最为重要的外生动力;人口密度增加后,城市商圈的空间外部性得到显著增强;城市交通设施通过内部交通通达性改变商业空间结构;电子商务极大促进了商业业态的发展,从规模和质量上提升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圈 空间演进 均衡模型 仿真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空间价格均衡的物流中心选址双层规划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会君 高自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42,共4页
空间价格均衡原理是商品出行普遍遵循的运输价格规律,在进行物流中心规划时,可以基于上述原理考虑商品需求量在各区域的分配情况。因此,本文建立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上层规划从系统规划者的角度出发使选址总费用最小,下层规划为在考虑... 空间价格均衡原理是商品出行普遍遵循的运输价格规律,在进行物流中心规划时,可以基于上述原理考虑商品需求量在各区域的分配情况。因此,本文建立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上层规划从系统规划者的角度出发使选址总费用最小,下层规划为在考虑各物流中心相互影响的情况下的空间价格均衡的变分不等式模式。同时设计了启发式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中心 空间价格均衡 双层规划模型 变分不等式
下载PDF
运输成本、土地价格与生产集聚区迁移 被引量:6
9
作者 徐雷 《科学决策》 2011年第4期47-58,共12页
论文将差异化固定成本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建立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模型,讨论了生产集聚区在不同固定成本地区之间的迁移,以此来解释和分析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制造业生产向郊区迁移的过程。主要结论为:企业... 论文将差异化固定成本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模型,建立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模型,讨论了生产集聚区在不同固定成本地区之间的迁移,以此来解释和分析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制造业生产向郊区迁移的过程。主要结论为:企业不会自发地向郊区迁移,即使因为郊区地价低廉发生了企业迁移,也仅是个别企业的逐利行为,而整个集聚区的迁移是不能发生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一是压低迁移目的地的土地价格,另外就是适时加强迁移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两种措施要循序渐进才能有效推动生产集聚区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固定成本 空间均衡 产业区迁移
下载PDF
空间和平衡理论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小玉 肖笃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5,共6页
传统生态学承认生态系统中平衡、稳定状态的存在 ,“自然平衡理论”是其集中体现。而近 30年来 ,非平衡理论的出现 ,使得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非平衡理论认为 ,偶然事件 (如干扰等 )在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 传统生态学承认生态系统中平衡、稳定状态的存在 ,“自然平衡理论”是其集中体现。而近 30年来 ,非平衡理论的出现 ,使得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非平衡理论认为 ,偶然事件 (如干扰等 )在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认识的转变 ,对生态过程中的“空间”和空间异质性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生态学总是试图回避空间动态和空间异质性问题 ,而着重强调时间格局的重要性。但在近 2 0年来 ,空间格局则得到了广泛重视。空间理论及空间格局的研究表明 ,空间异质性既可能增加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稳定性 ,也可能降低其稳定性。分析两种变化趋势 ,指出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同时讨论了空间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并阐述了生态平衡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平衡 景观生态 尺度 空间模型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行政规划促进居民职住平衡作用研究——基于Alonso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华翔 朱宪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7期99-102,共4页
文章基于Alonso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型,对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居民"职住分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国内外的经验显示,许多新城的现行分布与初始规划大相径庭,行政的干预反而加长了城市内部的通勤距离。在报告Alonso理想... 文章基于Alonso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型,对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居民"职住分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国内外的经验显示,许多新城的现行分布与初始规划大相径庭,行政的干预反而加长了城市内部的通勤距离。在报告Alonso理想状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新的假设、建立分析模型,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就职于商务中心的居民居住分布和商务中心外围职住分布进行了研究,前一种情况"职住分离"是有效的市场均衡无需改善,后一种情况有效的市场会使得居住分布接近"职住平衡"。这两个结果说明"职住分离"和"职住平衡"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重要的是,市场本身可以实现最佳的居住分布结果,行政权力对于职住分布的强行干预,反而会扭曲市场,而不是像以往讨论的那样,能够带来正面影响,行政规划实现"职住平衡"这种单一思维定势存在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平衡 城市空间 Alonso模型 市场均衡
下载PDF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空间均衡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鑫 冯杰 苏长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53,62,共5页
为降低污水COD含量,首先对区间直觉模糊集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规划空间均衡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规划,在确定空间水资源和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指标后,得到水资源空间均衡配比模型;再通过计算水资源空间均衡度,优化水资源空间均衡配... 为降低污水COD含量,首先对区间直觉模糊集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规划空间均衡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规划,在确定空间水资源和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指标后,得到水资源空间均衡配比模型;再通过计算水资源空间均衡度,优化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指标,获得空间均衡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而借助系统工程方法,将区间直觉模糊集引入到空间均衡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以提高模型在动态系统中的适用性和可信度。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模型能有效提高协调发展度,降低污水CO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模糊集 空间均衡 水资源配置 配置模型
下载PDF
技术进步、空间竞争与产业区位变化——基于产业区位一般均衡模型的实证与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琦梁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7-138,共12页
构建融入技术进步的产业区位一般均衡模型,并据此推导出应用现实数据估计并进行情景模拟的实证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西北地区水泥工业为例,模拟技术进步对产业区位的影响,探索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塑造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投入要素成... 构建融入技术进步的产业区位一般均衡模型,并据此推导出应用现实数据估计并进行情景模拟的实证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西北地区水泥工业为例,模拟技术进步对产业区位的影响,探索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塑造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投入要素成本不变情况下,技术进步驱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促进新一轮空间竞争;在长期,产业集聚会进一步增强,并聚集到更小的地区范围,原先市场规模大、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仍为主要集聚地区,其他地区则更会被边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空间竞争 产业区位一般均衡模型 产业区位
下载PDF
基于空间均衡计量分析模型的实现
14
作者 朱正根 余秋冬 万能 《中国市场》 2009年第49期26-29,共4页
本文以朱、前田、川口的3种生产财的国际贸易空间均衡模型作为理论出发点,建立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三种财的非线性均衡模型。同时以VB作为开发语言,实现了能够计算N种生产财的国际贸易空间均衡模型的程序。在进行中长期的计量经济分析中,... 本文以朱、前田、川口的3种生产财的国际贸易空间均衡模型作为理论出发点,建立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三种财的非线性均衡模型。同时以VB作为开发语言,实现了能够计算N种生产财的国际贸易空间均衡模型的程序。在进行中长期的计量经济分析中,使用该模型能够较全面地保证正确率,同时该模型适用于整个农畜产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均衡模型 计量分析 VB语言
下载PDF
生态地区发展动力机制及其优化调控研究
15
作者 哈斯巴根 李同昇 《未来与发展》 2012年第2期45-50,共6页
针对主体功能区在空间上均衡发展,尝试以区域发展脆弱性最小化为目标的空间均衡发展模式,初步构建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机制、脆弱性以及优化调控试图区域发展脆弱性最小化,并以生态地区太白县作为典型案例。结果... 针对主体功能区在空间上均衡发展,尝试以区域发展脆弱性最小化为目标的空间均衡发展模式,初步构建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机制、脆弱性以及优化调控试图区域发展脆弱性最小化,并以生态地区太白县作为典型案例。结果表明:增加生态基础投资力度、促进技术进步将提高太白县的生态建设水平,使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同时技术进步使生态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且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不仅不会降低产出,还会减缓产出扰动度,利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均衡 动力机制 SD模型 生态地区
下载PDF
CGE与GIS集成的中国城市增长情景模拟框架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沈体雁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53-1163,共11页
建立机理和空间明确的城市模拟模型,对刻画我国城市未来情景、推演城市增长的环境影响、解释城市增长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城市模拟模型偏重于对单个城市或城市区域进行模拟,大多缺乏可靠的经济学基础。通过有效集成CGE模型、GIS... 建立机理和空间明确的城市模拟模型,对刻画我国城市未来情景、推演城市增长的环境影响、解释城市增长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城市模拟模型偏重于对单个城市或城市区域进行模拟,大多缺乏可靠的经济学基础。通过有效集成CGE模型、GIS空间分析和格网动力学模型,采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分散的城市模拟模型连接成为相互作用的“城市模型体系”,提出一个经济机理和地理参考明确的、多维度、多尺度、可运行的中国城市未来模拟模型框架,阐述其假设、逻辑、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词:中国城市未来模拟模型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 GIS 城市空间增长 复杂性
下载PDF
硅酸盐固溶体矿物中组分的非韵律型空间分布及其形成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江海 吴金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探讨了固溶体矿物中组分非韵律型空间分布的两种局域平衡结晶动力学模型: (1) 当固相中无扩散,而熔体中完全混合时,结晶作用满足如下模型: dx/ed=(x-f)/(1-e) (2) 当固相中无扩散,而熔体中仅有扩散时,结晶作用满足如下模型:提出了... 本文探讨了固溶体矿物中组分非韵律型空间分布的两种局域平衡结晶动力学模型: (1) 当固相中无扩散,而熔体中完全混合时,结晶作用满足如下模型: dx/ed=(x-f)/(1-e) (2) 当固相中无扩散,而熔体中仅有扩散时,结晶作用满足如下模型:提出了非韵律型组分空间分布的成因主要归因子岩浆的非平衡结晶和结晶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固溶体 矿物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旅客运输可达性的空间均衡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勇敢 张宁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3期75-79,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旅客运输对于商品空间流动的影响,从而探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交通方式组合.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只考虑货运价格的因素,而忽略了商务旅客运输对于区域间贸易的作用.本文在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中加入旅客运输的约束,提出... 本文旨在研究旅客运输对于商品空间流动的影响,从而探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交通方式组合.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只考虑货运价格的因素,而忽略了商务旅客运输对于区域间贸易的作用.本文在传统的空间均衡模型中加入旅客运输的约束,提出了客运支撑系数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包含旅客运输的空间均衡模型.新模型克服了传统空间均衡模型缺点,考察旅客运输对于货物贸易的支撑作用,从时间花费角度说明客运可达性对于货物贸易的影响.并结合算例,分析不同的交通方式组合对区域间贸易量和均衡价格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既需要便宜的货物运输方式,也需要快速、可达的旅客运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空间均衡模型 客运支撑系数 可达性 重力模型
下载PDF
基于空间均衡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樊红梅 刘晓民 +2 位作者 刘廷玺 王文娟 冯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67,共7页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而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突出。研究引入“空间均衡”治水思路,在传统水资源配置基础上,加入空间均衡的目标函数与...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而水资源短缺且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突出。研究引入“空间均衡”治水思路,在传统水资源配置基础上,加入空间均衡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构建以空间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目标函数,以空间均衡、可供水量、变量非负为约束条件的水资源双层多目标配置模型,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将模型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结果表明:规划年水资源空间均衡水平明显提高,2025年水资源总体空间均衡度由现状年的0.40提高到0.71,空间均衡水平达到较均衡等级,2030年水资源总体空间均衡度将继续提高至0.83,达到基本均衡等级。本研究更新了水资源配置思路,可为科尔沁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开展水资源规划配置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空间均衡 多目标模型 科尔沁区
下载PDF
空间均衡模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万励 金鹰 +3 位作者 崔博庶 茅明睿 吴晨 杨蕾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9年第2期140-158,共19页
城市模型是对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理论抽象的产物。在城市研究方面,城市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以量化的方式从系统层面理解城市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城市系统的理论理解;在城市规划政策方面,城市模型可以对规划政策的成本... 城市模型是对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理论抽象的产物。在城市研究方面,城市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以量化的方式从系统层面理解城市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城市系统的理论理解;在城市规划政策方面,城市模型可以对规划政策的成本效益、社会、经济及环境影响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规划情景分析,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发现关键的政策变量,为优化政策设计与决策提供实证数据支持。本文对城市空间规划领域的主要城市模型类型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于空间均衡理论的城市土地和交通整合模型在北京市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实践。参照城市模型在国外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研究和应用的经验,城市模型在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加强规划研究的跨学科融合,同时提升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模型 土地利用 土地规划 交通规划 空间均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