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中国角色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建中 范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融入国际旅游经济网络是中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举措。以RCEP 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旅游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与效率4个维度构建国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修正的引... 融入国际旅游经济网络是中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举措。以RCEP 15个成员国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旅游经济的规模、增长、结构与效率4个维度构建国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国际旅游经济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0—2018年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中国角色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18年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整体网络结构变动剧烈,呈现紧密度增强、通达度提升、等级度下降趋势,网络结构趋于稳定;网络中单个节点发展差异明显,对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少数核心节点依赖性强。②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可划分为4个凝聚子群,节点间国际旅游经济联系主要在子群内建立,“小群体”现象显著;中国的网络角色演变经历了从一般的旅游贡献者逐步发展为网络“领头羊”和重要“中间人”,现已成为RCEP成员国国际旅游经济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国旅游角色 国际旅游经济网络 网络结构演化
下载PDF
黄河上游省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2
作者 董宝玲 白凯 +1 位作者 马静 程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5-626,共12页
探索干旱与半干旱区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对指导黄河上游省区宁夏旅游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以2010年、2015年、2019年为时间截面,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宁夏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 探索干旱与半干旱区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对指导黄河上游省区宁夏旅游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以2010年、2015年、2019年为时间截面,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宁夏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宁夏呈现出以省域旅游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区域周边城市的网络空间格局,形成以银川为中心,以中卫市、吴忠市、石嘴山市紧密连接的斜三角型旅游经济网络空间;(2)宁夏区域旅游发展的联系逐渐从单极化向多级化演变,中介城市日渐增多,核心城市银川不断巩固发展,中介城市从银川市逐渐增多为中卫市、吴忠市;(3)宁夏整体旅游经济联系日渐紧密,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变化,呈现出空间秩序重构的发展态势。最后,从地理环境、交通距离、资源禀赋、政策支持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宁夏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演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网络结构 时空演变 引力模型
下载PDF
“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省域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3
作者 杨秀平 轩晚月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82-99,共18页
旅游业具备较强的辐射和联动作用,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内外循环能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对促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内旅游内循环、疏通国际旅游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业具备较强的辐射和联动作用,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内外循环能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对促进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内旅游内循环、疏通国际旅游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31个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与标准差椭圆分析中国旅游协同发展状况与演化趋势,运用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各省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空间联系强度。研究表明:(1)中国旅游协同发展总体上呈现“东部隆起,西部凹陷,中部衔接”的态势,形成马太效应,旅游协同发展重心逐渐向西南移动;(2)空间联系的网络结构逐渐向面状式聚集,在东部与中部形成的增长极发挥核心辐射作用,以空间联系强度为划分标准的聚类逐渐集中并打破地域限制。由此提出,东部应用创新突破旅游协同发展瓶颈,中部需要充分挖掘自身旅游优势,西部各方面起头并进,统筹发展;充分调动各省域之间的旅游活力,促进旅游各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实现由小区域向大区域推进旅游协同发展,逐步提高中国整体旅游协同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格局 旅游协同发展 空间联系强度 空间网络结构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胜鹏 滕堂伟 +1 位作者 胡森林 李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本文运用修正的CRITIC评价法测度了2013—2020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空间格局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 本文运用修正的CRITIC评价法测度了2013—2020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空间格局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②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多线程与稠密化的复杂结网态势,网络密度有所提升,整体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空间结构。③经济发达地区在空间网络结构中的优势地位显著,西部及边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能力有待提升;凝聚子群空间分布逐渐形成有序的团块化分布。④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科技创新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及地理空间距离始终表现出显著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效应则体现出先强后弱的阶段性特征,上述因素共同驱动着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与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创新价值链效率: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5
作者 张安伟 胡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共12页
利用夜间灯光亮度与城市经济指标的匹配数据,考察城市内部、外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创新价值链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市内部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创新价值链效率之间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城市外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对... 利用夜间灯光亮度与城市经济指标的匹配数据,考察城市内部、外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创新价值链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市内部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创新价值链效率之间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城市外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创新价值链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内部、外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创新价值链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区位异质性与城市规模异质性,且其传导路径存在差异;配置效率机制与合作共享机制是城市内部、外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影响创新价值链效率的重要途径;集聚经济视角下,内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创新价值链效率的影响受到局部集聚规模与整体集聚规模的影响;网络经济视角下,外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创新价值链效率的影响受到绩效规模借用与功能规模借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空间结构 创新价值链效率 集聚经济 网络经济
下载PDF
旅游生态效率评价与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
作者 王巧 陈琦 +2 位作者 赵蓉蓉 陈秋华 王楠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以2014—2020年福建省及毗邻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一比值法评价旅游生态效率,借助引力矩阵、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空间网络结构,并讨论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明显,闽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高于闽... 以2014—2020年福建省及毗邻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一比值法评价旅游生态效率,借助引力矩阵、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空间网络结构,并讨论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明显,闽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高于闽南、闽东、闽西地区,且仅有闽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优于邻市;旅游生态效率呈现“沿海势弱,内陆均衡,北端聚强,南端落后”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内绝对差异仍然存在,低值城市间差异有所缩小;旅游生态效率网络结构发育程度低,但关联度不断上升;核心节点控制作用有所削弱,愈来愈多的城市“核心化”发展,网络结构日益稳健。因此,建议扩大规模经济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联结区域发展,打造优劣互补、互通有无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效率 单一比值法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旅游经济流动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以黑龙江省城市旅游为例
7
作者 刘志峰 于洪雁 《北方经贸》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基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对2015、2019年黑龙江省9个地级市旅游经济流动的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描述,构建空间联系矩阵并测算联系强度,从时空维度分析旅游经济流动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QAP分析法检验影响因素并建立驱动机制。研究结论为:一是... 基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对2015、2019年黑龙江省9个地级市旅游经济流动的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描述,构建空间联系矩阵并测算联系强度,从时空维度分析旅游经济流动的空间结构特征,利用QAP分析法检验影响因素并建立驱动机制。研究结论为:一是从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流动的特征来看,旅游经济联系度两极分化严重且流动不均衡,呈现出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的格局,但空间结构不断由疏松向紧密、由不完善向完善状态演变。二是引入QAP分析法对其空间结构与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交通通达度、地理空间距离与旅游经济流动的空间结构呈显著负相关。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热度呈显著正相关。三是构建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经济流动的动力机制,包括的外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和基础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理论 动力机制 旅游合作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8
作者 王慧 修新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5-69,共5页
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0年11个地市人均旅游收入统计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块模型等方面探究其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较紧密,呈现以太原... 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20年11个地市人均旅游收入统计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块模型等方面探究其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较紧密,呈现以太原、忻州为核心,运城、朔州、长治、大同为次核心,临汾、阳泉、晋城、晋中、吕梁为边缘的“2-4-5”环状空间结构;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对称性较好,扩散水平与吸引水平不相上下,太原和忻州在网络中的支配能力最强,太原发挥着较强的桥梁作用;山西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可划分为四大板块.基于此,山西省可完善跨区域全域旅游协作机制,强化核心及次核心地市的区域辐射带动力.同时,关注旅游经济板块特征,强化全域旅游空间的优化作用,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 GRANGER因果检验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与空间结构演变
9
作者 吉宜洋 董杭川 +2 位作者 李湘 董鑫宇 聂中萍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85-89,共5页
旅游经济联系是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是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变化的结果。首先,本文选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域,以2015—2019年的旅游经济数据为基础,使用旅游经济联系模型测算旅游经济联系强度。... 旅游经济联系是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是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变化的结果。首先,本文选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域,以2015—2019年的旅游经济数据为基础,使用旅游经济联系模型测算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其次,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核心—边缘结构、结构洞等方面分析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格局。最后,文章从提升交通可达性、旅游资源特色化营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旅游经济联系 旅游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时空演变格局
下载PDF
广西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化与协同发展模式构建
10
作者 叶怡红 吴忠军 李亚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6-47,共12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引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Ucinet软件和ArcGIS专业地理信息软件等探究广西2010-2019年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 2010-2019年广西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逐年上...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引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Ucinet软件和ArcGIS专业地理信息软件等探究广西2010-2019年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 2010-2019年广西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逐年上升且联系紧密,但整体区域网络结构不均衡特征依然明显;(2)区域内各地市网络中心性存在差异,南宁-玉林-桂林-柳州成为广西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联系通道;(3)广西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区分层,核心区旅游经济联系密度值逐年上升,边缘-边缘区提升幅度较小;(4)广西旅游经济联系的4个凝聚子群的空间分布由优变劣,归因于子群内部空间分布存在的不均衡性导致整体旅游经济结构稳定性欠佳。基于此,提出了“旅游核心城市-旅游城市群-旅游经济带”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期助力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协同发展 广西
下载PDF
贵州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刘康 王玲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探究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格局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可为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地理探测器以及其他空间分析工具,揭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综合指数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贵州县域旅游经济呈现联系... 探究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格局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可为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地理探测器以及其他空间分析工具,揭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综合指数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贵州县域旅游经济呈现联系频繁化、合作紧密化的发展态势。绥阳、织金、西秀、白云、观山湖、乌当6县区在网络中的中心行动者地位较为明显。随着旅游经济网络中“第三方”角色逐渐增多,县区间旅游直接合作越来越弱。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综合指数由以贵阳周边县区为中心的单核集聚空间分布格局逐渐演化为以贵阳、安顺、毕节、遵义四市核心县区为中心的‘四核驱动’模式,这一演变是交通条件、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水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质量等多种因素及其空间交互作用强度驱动的结果。交通条件作为旅游经济网络格局演变的首要正向影响因子,其影响程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投资、重视旅游劳动力培养、提升旅游资源质量,以期促进贵州县域旅游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网络结构 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贵州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研究
12
作者 程质彬 刘学玲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利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度、联系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形成“中间高、南北低”的格局,差异较大,其中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联... 利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度、联系网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联系总量形成“中间高、南北低”的格局,差异较大,其中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增长较快,浙江省2020年成为与域内其他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区域;(2)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间密、两头疏”,2015年后联系网络逐渐达到均衡状态;(3)长三角地区国内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可划分为东南部子群、中部子群、中西部子群、东北部子群和西北部子群五大凝聚子群。最后提出了构建五大发展集群、提升上海市对安徽省国内旅游发展支持力度、增强区域内交通联系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旅游经济 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长三角
下载PDF
高速铁路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善铭 张文静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5,共10页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高速铁路作为新兴交通方式,降低了出行成本,缩短了旅行时间,扩大了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由此改变了旅游者的空间选择,增强了旅游经济联系,改变了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而引起了区域旅游空间的重构。高速铁路建...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高速铁路作为新兴交通方式,降低了出行成本,缩短了旅行时间,扩大了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由此改变了旅游者的空间选择,增强了旅游经济联系,改变了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而引起了区域旅游空间的重构。高速铁路建设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旅游可达性呈现出以广州、深圳、东莞等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逐渐减低的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能够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呈现出以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为核心,以佛山、中山、东莞、珠海和江门为辐射区域,以惠州和肇庆为边缘区域的态势;可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使其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极网络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多极网络空间结构
下载PDF
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与门槛效应的检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澄 《中国商论》 2023年第22期82-85,共4页
新发展阶段,旅游消费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数字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 新发展阶段,旅游消费已成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数字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还能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的驱动效应更强;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存在数字经济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旅游消费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果将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产业结构转型 空间溢出效应 门槛效应 数字经济
下载PDF
基于百度指数的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15
作者 胡叶星寒 徐若璠 贾建楠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21,共7页
基于互联网搜索指数的旅游流研究,可以克服对时滞性强的传统统计数据的依赖,更侧重城市间的实际旅游经济对流。改进城市间信息流公式,使其适合旅游经济关联度分析。利用京津冀游客搜索百度指数,对比分析三地旅游合作前后的旅游经济空间... 基于互联网搜索指数的旅游流研究,可以克服对时滞性强的传统统计数据的依赖,更侧重城市间的实际旅游经济对流。改进城市间信息流公式,使其适合旅游经济关联度分析。利用京津冀游客搜索百度指数,对比分析三地旅游合作前后的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和城市聚类分级演变,为及时改进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分析结论发现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后的区域旅游经济主干结构演变为京津双核辐射型;河北城市旅游经济影响提升明显,北京的旅游遮蔽效应正在减弱,区域网络结构从点轴式向网络式成长;区域旅游合作举措中的政企合作和企企合作效果优于仅在政府层达成协议,区县层面的合作举措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旅游合作 百度指数 空间结构 旅游经济
下载PDF
兵地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共生发展研究
16
作者 白洋 吴剑 +3 位作者 窦开龙 路雯 谭李娜 哈丽旦·巴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6-2097,共12页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旅游的资源共生演化、经济联系变化、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兵地旅游共生发展的模式、格局与机制。结果表明:(1)兵地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处于偏利共生关系。(2)兵地旅游资源非均衡共生特征明显,呈现“兵团依附地方、弱势依托强势”共生分布特征,形成“中央一心多点→外围多心多点”共生演化格局。(3)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圈层递减结构,依托旅游交通网络形成偏利共生纽带。(4)旅游经济联系具有距离衰减、南北差异、兵地差距、同城效应特征。(5)归纳兵地旅游“间歇寄生、间歇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的区域共生模式,文化共生、资源共生、产业共生主次递进和主客互动的要素共生维度,“一核三点八心两圈三带”的共生发展格局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同美”的共生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网络结构 共生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
下载PDF
长三角数字经济网络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冷硕峰 席广亮 甄峰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0-635,共16页
基于长三角数字经济企业股权关联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数字经济网络的演化特征,并通过QAP模型挖掘数字经济网络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10—2020年,长三角各类型数字经济网络呈现等级扩散和节点集聚特征。2)数字经济网... 基于长三角数字经济企业股权关联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长三角数字经济网络的演化特征,并通过QAP模型挖掘数字经济网络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10—2020年,长三角各类型数字经济网络呈现等级扩散和节点集聚特征。2)数字经济网络投资格局整体上呈现投资净流入地区不断扩展的态势,且研究单元从以承接省内投资为主转变为以承接省外投资为主。3)认知邻近、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差、二产比重差异、信息化设施差异以及前期网络基础对数字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制度邻近、三产比重差异、数字经济企业成立时间差、创新能力差距则对数字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呈现负向作用;地理距离不再成为制约数字经济网络形成的主要因素。这反映数字经济对信息获取、知识创新与资源整合协作的强烈需求,及其对地理空间约束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网络 空间结构 投资格局 企业股权关联数据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传统节点与新型节点:深圳旅游流网络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柯景怡 周子涵 张高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8,共12页
提出新型节点的概念,以深圳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扩充旅游节点的选取范围,利用问卷调查采集行程信息,构建有向旅游流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揭示深圳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为目的地、运营商、旅游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 提出新型节点的概念,以深圳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扩充旅游节点的选取范围,利用问卷调查采集行程信息,构建有向旅游流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揭示深圳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为目的地、运营商、旅游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参考。结果显示:(1)旅游者的空间流动并不局限于传统节点,新型节点在旅游流网络中表现出优异的控流能力;(2)每条热门旅游线路中都包含新型节点,传统节点仍作为旅游起点,但不再是旅游终点,旅游者更倾向于将最终行程安排在文旅商综合体;(3)深圳旅游流存在核心-次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节点集聚效应显著;(4)从空间结构看,深圳旅游流呈现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的特征,主要集中于南部的南山、福田、罗湖3个区,尤其是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分析 新型节点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百度指数的四川省旅游景区关注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宇 张红 李玥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3期64-69,共6页
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已成为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新动能,渗透到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以百度指数为代表的数字轨迹数据,在挖掘旅游者行为规律方面独具优势。以四川省124处国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例,收集其百度指数用户关注度数据,从统计分布... 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已成为大众旅游和智慧旅游新动能,渗透到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以百度指数为代表的数字轨迹数据,在挖掘旅游者行为规律方面独具优势。以四川省124处国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例,收集其百度指数用户关注度数据,从统计分布、空间形态、网络结构三个角度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景区关注度数值差异显著,呈“二八”分布;(2)网络关注度空间异质性明显,景区关注度与景区星级均形成了集聚性分布特征;(3)旅游景点关注度网络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景区自身的星级与网络关注度等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配特征。最后,以旅游景区自身星级和关注度等级为依据进行划分,识别出高星级低关注度、低星级高关注度等不同类型景点,分别给出对应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A级旅游景区 网络关注度 旅游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及其差异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昊 刘军胜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10,共15页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以黄河中下游四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城市群政策实施前后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发展特征及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各城市群内部... 为探究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经济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以黄河中下游四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城市群政策实施前后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发展特征及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各城市群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整体呈现出“中游弱下游强”、“以点带面”的发展特点;城市群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各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网络格局表现出“整体稀疏,局部紧密”的特点;四大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但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群政策实施后四大城市群网络密度增长2.7倍以上;城市群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内部各节点城市旅游经济的均衡发展,兰州、西宁、西安、郑州、开封、青岛是支撑黄河中下游城市群旅游发展的核心节点城市;结构洞与核心-边缘分析发现,兰州、西宁、西安、郑州、开封、洛阳、青岛、潍坊等8个城市受到限制最小,竞争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结构 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