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on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Its Spatial Heterogeneity
1
作者 HUANG Xiaoyan KANG Chenchen +1 位作者 YIN Chun TANG Junq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453-467,共15页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has been treated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duc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However,only a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has been treated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duc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However,only a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on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their spatial heterogeneity.Based on data from 285 prefecture-level(and above)Chinese cities in 2000,2005,2010,2015,and 2020,this study uses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s to examine how highway accessibility and railway accessibility influence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and to identify their spatial heterogeneity.The result reveals that highway accessibility and railway accessibility have‘coreperiphery’ring-like circle structures.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exhibits strong spatial clustering effects.Both highway accessibility and railway accessibility a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and the former having a greater effect size.Moreover,there is a substitution effect between highway accessibility and railway accessibility in the whole sample.Furthermore,these associations differ in geographic regions.In the central region,highway accessibility is more important in reduc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but its effect is weak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ailway accessibility.In the western region,railway accessibility has a larger effect on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and this effect is strengthened by the increase of highway accessibility.We conclude that improving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is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but its effect is spatial heterogenetic.Highways and railways should be developed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to promote an integrated transport network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income gap regional divergence spatial heterogeneity urban and rural areas China
下载PDF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in Metropolis Fringe Area——Taking Shuangliu County of Chengdu in China as a Case 被引量:3
2
作者 WANG Kaiyong GAO Xiaolu CHEN T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224-234,共11页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ace of urban sprawl has been quickened and most metropolises have ex-perienced expansions in leaps and bounds in suburbanization, which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urban and rural spa...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ace of urban sprawl has been quickened and most metropolises have ex-perienced expansions in leaps and bounds in suburbanization, which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metropolis fringe area. In this paper, Shuangliu County is taken as a case, since it is a typical fringe area of Chengdu Metropolis. Based on Landsat TM images of Chengdu City and Shuangliu County obtained in 1985, 2000 and 2004,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in Shuangliu County were analyzed, such as core-periphery spa-tial structure and some obvious integration trends. Th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some natural,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this paper, Shuangliu County is undergoing a key transition and reform period. Its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was affected not only by such common factors as the location, natural background, industrial transition, migra-tion, etc., but also by some unique factors such as city planning and policy guidanc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its uneven spatial structur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ould be useful for car-rying out spati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metropolis fring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metropolis fi'inge area China
下载PDF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广州市为例
3
作者 何微丹 马倩丽 +1 位作者 魏宗财 李晓军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是保障城乡物资双向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综合使用多源空间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城市...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是保障城乡物资双向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综合使用多源空间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从单核转向多核,具有圈层化、等级化特征,与广州市空间发展方向和空间格局相一致,最外围地区物流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受村级设施分布变化影响,物流设施集聚性呈现“增强—减弱—增强”的波动。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和工业因素对物流设施分布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因素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区位因素对其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丰富对农村物流设施分布演变规律的认识,为城市尺度的农村物流设施的布局优化和支撑要素的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外围地区 农村物流设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广州市
下载PDF
民族地区城乡融合的功能、空间及治理研究
4
作者 陈文烈 唐立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风向标,乡村地区作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均对我国社会平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既推动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也凸显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下城乡功能不协调、空间布局待优化以及协... 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社会稳定的风向标,乡村地区作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均对我国社会平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既推动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也凸显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下城乡功能不协调、空间布局待优化以及协同治理不完善等问题。进入新时代,上述发展模式固化衍生的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及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困境,是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短板,然而重塑城乡空间关系的前提是二者要对等。因此应在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基础之上,通过共融共享、合理有效的空间规划和空间善治促进和推动城乡互动与交流,彰显城乡空间各自价值,促进功能互补,构建城乡双向赋能的空间结构,对于民族地区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发展基础,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城乡融合 功能互补 空间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Land consolidation: An indispensable way of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 被引量:111
5
作者 LONG Hualo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211-225,共15页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rategies lacks of a major hand grip and spatial supporting platform, due to long-term existed "dual-track" struc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rategies lacks of a major hand grip and spatial supporting platform, due to long-term existed "dual-track" structure of rural-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well as un- stable 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and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restructure rural pro- 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by carrying out land consolidation, so as to establish a new platform for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and realiz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Basing on the effects analy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rural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the mechanism of pushing forwar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by carry- ing out land consolidation is probe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models of rural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is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agricultural land con- solidation, hollowed villages consolidation and industrial and mining land consolidation. Fi- nall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 "bottom-up" restructuring strategy accompanied by a few "top-down" elements is helpful for smoothly pushing forwar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In addition, the optim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rural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will rely on the innovations of reg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olicy and mechanism, and mod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rural space, the foundation base and platform for realiz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nsolidation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land use transition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rural geography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效应研究——来自新疆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侯震梅 刁晓燕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第8期64-78,共15页
文章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金融发展与收入平等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新疆地州面板数据,借助分位数回归和广义空间模型,研究新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异质性及差距缩小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城乡居民收... 文章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金融发展与收入平等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新疆地州面板数据,借助分位数回归和广义空间模型,研究新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异质性及差距缩小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具有异质性,且在不同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增长效应有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缩小效应,但是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分维度研究发现,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城乡差距的缩小作用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加快边疆地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建设规模与速度;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增强“一圈一带一群”中心城市对落后地区的辐射作用;加快现代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分位回归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
7
作者 陈燕赟 杨林燕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7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空间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由于经济发展突出的二元性与“晋升锦标赛”...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7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空间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由于经济发展突出的二元性与“晋升锦标赛”下激烈的区域竞争环境,产业就业结构与城乡结构对邻近地区有显著的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须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协作、深化制度改革、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就业承载力的全面提升,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空间格局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8
作者 方鹏飞 罗震东 +1 位作者 张佶 毕瑜菲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9-349,共11页
当前国内外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也未形成明确的标准,导致了城乡接合部空间治理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方法,对广州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以自然资源... 当前国内外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也未形成明确的标准,导致了城乡接合部空间治理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方法,对广州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以自然资源部高精度遥感和土地调查数据准确识别的城市实体地域范围为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测算指标,以明确的行政村、居委会为最小统计单元,可以有效地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2)采用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认同的25%~75%理想值与聚类分析法,并以广州市为典型案例进行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阈值的优化与检验,最终确定广州市城乡接合部空间界定合理阈值为10%~75%;3)精准的测算指标、明确的研究单元和可操作性强的界定方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出城乡接合部空间,同时也为更深入的空间研究与治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接合部 城市实体地域 空间界定 国土空间规划 广州市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乡村建设用地减量策略研究
9
作者 李文霞 张瑞霞 +1 位作者 汪哲玮 翁进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随着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建设用地从“宽供给”逐渐走向“总量减量、盘活存量”发展的新阶段。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乡村建设用地持续蔓延扩张,用地规模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政策演变与相关实... 随着我国土地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建设用地从“宽供给”逐渐走向“总量减量、盘活存量”发展的新阶段。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乡村建设用地持续蔓延扩张,用地规模难以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政策演变与相关实践经验,以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为例,深度剖析乡村建设用地减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从规划编制体系、具体实施路径、政策创新三个方面提出减量化策略,即“完善规划编制,构建‘全链条’减量治理体系”、“精准识别减量区域,推进‘精细化’减量实施路径”、“创新减量政策,探索‘生态+减量’协同治理模式”,以期为我国跨区域城郊地区乡村空间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化 乡村建设用地 减量策略 空间治理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徐江林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6期52-59,共8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时间地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时间地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在两者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信息化水平能够调节二者的关系;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和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刘小妍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20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法综合评价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用时间固定的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城乡基本公共服...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20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法综合评价城乡融合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用时间固定的空间滞后模型研究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城乡融合水平逐步上升,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的城乡融合水平最高、发展最快;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也在逐步上升;同时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城乡融合有显著正效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该省以及邻省的城乡融合发展;最后,长江经济带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地理位置越远,城乡融合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 莫兰指数 空间滞后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文化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效应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师晓娟 刘泽 黄容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9,共9页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差距背后的机制。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且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存在显著...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差距背后的机制。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且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该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而衰减。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但对毗邻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却产生了明显的虹吸效应和抑制作用。第二,数字经济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之间呈现“U”型关系。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并未得以改善反而扩大,跨过拐角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才得以改善。第三,从区域特征来看,东部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更明显。因此,加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消费数字化和文化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是缩小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文化消费 城乡差距 空间效应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相互影响
13
作者 王江波 刘威 +1 位作者 赵梦涵 苟爱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1027-11040,共14页
当前,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与城乡建设的快速扩张导致人地灾矛盾加剧。因此,研究城乡建设空间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尤显重要。以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城乡建设空间及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探究粤港澳... 当前,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与城乡建设的快速扩张导致人地灾矛盾加剧。因此,研究城乡建设空间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尤显重要。以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城乡建设空间及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自然灾害关系密切,且是双向影响关系;城乡建设空间扩张与灾害演变相关性大小存在区域差异,灾害易发区与城市建设密集区的重合,两者关系更为密切;地质灾害、暴雨洪涝灾害的演变与城乡建设空间扩张相互影响程度大;城乡建设空间扩张加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自然灾害的存在限制了城乡建设空间扩张的发展方向,增大了城市开发的成本,易发生灾害的区域需要避免进行高强度建设和重要设施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空间扩张 自然灾害 粤港澳大湾区 相互影响
下载PDF
城乡经济社会与生态耦合发展评价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德明 吴大维 +1 位作者 韩宝龙 张彩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6-164,共9页
城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焦点。论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VIIRS)、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NPP... 城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焦点。论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VIIRS)、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数据(NPP)搭建评价模型量化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市级与区县级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水平,并通过空间相关性模型(Moran’s I)、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粤港澳城乡经济社会系统与城乡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交互耦合关系。研究发现,粤港澳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与城乡生态协调度较高的区域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城乡经济发展与生态水平之间存在权衡关系。耦合协调度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度与城乡生态协调度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良好,珠海以0.871的耦合协调度得分位列第一,但肇庆和深圳以0.315、0.314的耦合协调度得分排在末位,依然存在轻度失调现象。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经济社会 空间自相关 耦合协调 生态
下载PDF
武汉市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和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奇志 黄晓芳 +2 位作者 杨静 喻建华 谢新朋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9期38-45,54,共9页
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内较早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的城市。本文梳理了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前武汉市在乡村地区的规划实践,总结不同阶段、不同层级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关注重点和规划方法。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 湖北省武汉市是国内较早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的城市。本文梳理了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前武汉市在乡村地区的规划实践,总结不同阶段、不同层级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关注重点和规划方法。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大背景下,乡村地区已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向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多功能转变,规划对象也从建设空间向全域空间转变。为应对这一转变,武汉市乡村地区规划采取“以乡带村”的方式,以“田园功能单元”为实施单元,通过“刚弹结合”的管理方式,提升乡村地区功能,引领乡村活力复兴。同时,通过规划纵向传导、横向融合,最终实现乡村地区全域全要素规划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 田园功能单元 武汉
下载PDF
城乡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16
作者 李宁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5-121,共7页
城乡共同富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实践探索的结果,改革创新为其注入推动力。在城乡共同富裕实践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化... 城乡共同富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城乡共同富裕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实践探索的结果,改革创新为其注入推动力。在城乡共同富裕实践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化,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水平的提升,都为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利契机。城乡生产方式的封闭性、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的不均衡性与城乡生活形态的非共享性,使城乡共同富裕的推进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从畅通城乡资源融合、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加速城乡制度融合等方面着手,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共同富裕 资源融合 空间融合 制度融合
下载PDF
中国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和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王念念 郑金辉 《上海管理科学》 2023年第6期30-36,共7页
基于2007—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及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出发重构城乡发展的指标体系,计算出城乡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以此来衡量中国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水平,对该协调水平的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在... 基于2007—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理念及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出发重构城乡发展的指标体系,计算出城乡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以此来衡量中国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水平,对该协调水平的动态演进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且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但整体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各省份协调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不断缩小且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东、西、中部地区对地区内差异的贡献率依次递减。人力资本、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经济水平和金融水平对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是促进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高质量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 动态演进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18
作者 段芳 《科技通报》 2023年第1期40-43,48,共5页
采用传统规划方法对城乡居民点进行空间布局规划时,未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导致方法存在去噪效果差、搬迁总距离大、聚集度总量低和规划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结合基于K-奇异值分... 采用传统规划方法对城乡居民点进行空间布局规划时,未对获取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导致方法存在去噪效果差、搬迁总距离大、聚集度总量低和规划效果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结合基于K-奇异值分解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无人机遥感影像进行去噪处理,消除遥感影像中存在的噪声,保留遥感影像的细节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通过元胞自动机构建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模型,完成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去噪效果好、搬迁总距离小、聚集度总量高、规划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影像 城乡居民点 奇异值分解算法 元胞自动机 空间布局规划
下载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9
作者 高灿 黄爱教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诉求。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而“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空间概念,在教育政策实施、教育资源配置、信息技术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呈现为诸多不公正形...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诉求。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而“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空间概念,在教育政策实施、教育资源配置、信息技术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呈现为诸多不公正形态。空间正义理论为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提供新视角,有助于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政策的制定、推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教育信息透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城乡 教育公平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乡村的空间转型 被引量:45
20
作者 陈晓华 张小林 马远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中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成长期,随着乡村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城乡空间格局出现大幅度变动与调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空间转型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扩大、乡村工业化引致分散城市化、村庄空废化趋向、村庄建设分散无序、日益严重... 中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成长期,随着乡村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城乡空间格局出现大幅度变动与调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空间转型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扩大、乡村工业化引致分散城市化、村庄空废化趋向、村庄建设分散无序、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等结构和空间问题.当前我国乡村空间转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非农产业已成为塑造乡村经济空间的主导力量、乡村工业集聚区逐渐成为乡村工业布局的主要形式、乡村城市化全方位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是我国乡村空间转型的方向等.重构乡村空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手段是:规划建设"中心城市—重点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农村城市化平台;以村镇布点规划为抓手重构村庄生产与生活空间;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乡村空间 空间转型 乡村空间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