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erence values of gait parameters in healthy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1
作者 Jin-Sheng Yu Chen Zhuang +10 位作者 Wen-Xuan Guo Jun-Jie Chen Xiang-Ke Wu Wei Xie Xing Zhou Hui Su Yi-Xuan Chen Li-Kang Wang Wen-Kai Li Kun Tian Ru-Jie Zhu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9期7061-7074,共14页
BACKGROUND Gait is influenced by race,age,and diseases type.Reference values for gai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umerous health outcomes.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ait patterns,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 BACKGROUND Gait is influenced by race,age,and diseases type.Reference values for gai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umerous health outcomes.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ait patterns,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race-related pathologies and disorders,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reference values for gait in daily life considering sex and age.Therefore,our objective was to present sex and age-based reference values for gait in daily life,providing a valuabl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AIM To establish reference values for lower extremity joint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during gait in asymptomatic adult women and men.METHODS Spatiotemporal,kinematics and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in 171 healthy adults(70 males and 101 females)using the computer-aided soft tissue foot model.Full curve 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was performed using independent and paired-samples t-tests.RESULTS Compared with females,males required more time(cycle time,double-limb support time,stance time,swing time,and stride time),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 addition,the step and stride lengths of males were longer.Compared to males,female cadence was faster,and statures-per-second and stride-per-minute were higher.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speed and stride width between the two groups.After adjusting for height,it was observed that women walked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men,and they also had a higher cadence.However,in terms of step length,stride length,and stride width,both genders exhibited similarities.CONCLUSION We established reference values for gait speed and spatiotemporal gait parameters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This contributes to a valuable database for gai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eventive or rehabilitative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t analysis gait Reference values spatiotemporal parameters KINEMATICS Chinese
下载PDF
Xsens惯性传感器系统在步态分析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2
作者 冯雨果 张丁午 +2 位作者 刘玲玥 刘宇 王睿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5,共5页
探究Xsens惯性传感器运动捕捉系统测量时空步态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的重测信度。在2个测试日分别采集15名健康个体步行过程中的时空步态参数(步速、步长、步频、支撑相占比和双支撑相占比)以及髋、膝和踝关节在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的... 探究Xsens惯性传感器运动捕捉系统测量时空步态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的重测信度。在2个测试日分别采集15名健康个体步行过程中的时空步态参数(步速、步长、步频、支撑相占比和双支撑相占比)以及髋、膝和踝关节在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的最大角度和关节活动度,2次测试间隔(6±1)d。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及测量标准误比较两次测试的相对信度与绝对信度。结果发现,两次测试的时空步态参数的相对信度结果为一般至极好,绝大部分时空部分参数的绝对信度表现优秀;矢状面上所有关节角度具有极好的重测性,冠状面和水平面上三个关节角度表现为一般至极好,所有关节角度的绝对信度结果均优秀。综上所述,Xsens系统对于测量健康年轻人的时空步态参数和下肢关节角度是可靠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使用Xsens系统来进行健康人体的步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装置 步态分析 时空步态参数 下肢关节角度 可靠性分析
下载PDF
三维步态分析比较青年人与老年人双任务下步态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凤娇 王芗斌 +5 位作者 侯美金 喻娇 李镇辉 傅升星 林紫玲 刘本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349,共6页
背景:双任务步行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相对单任务更具挑战性,更有利于发现日常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步态异常,被广泛用来评估注意力分散时运动表现和步态控制的变化。目的: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健康青年和老年人在双任务步行时步态... 背景:双任务步行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且相对单任务更具挑战性,更有利于发现日常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步态异常,被广泛用来评估注意力分散时运动表现和步态控制的变化。目的: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健康青年和老年人在双任务步行时步态特征的差异,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青年组21例,年龄(24.57±2.27)岁,身高(1.64±0.08)m;老年组25例,年龄(62.72±2.39)岁,身高(1.60±0.07)m。两组受试者在进行平地步行任务的同时进行"100以内任意数字减1(倒数)"的计算任务。应用Motion Analysis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及Visual 3D软件进行步态数据采集与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执行双任务步行时步态时空参数及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时空参数:老年组跨步长小于青年组[(1.14±0.09)m vs.(1.20±0.07)m,P<0.05]、右侧步长小于青年组[(0.57±0.04)m vs.(0.60±0.04)m,P<0.01];②动力学参数:老年组左侧髋外展肌力矩第二峰值高于青年组[(0.94±0.1)Nm/kgvs.(0.86±0.16)Nm/kg,P<0.01]、左侧踝跖屈肌力矩低于青年组[(1.27±0.11)Nm/kgvs.(1.35±0.15)Nm/kg,P<0.05]、左右两侧的踝外翻肌力矩皆低于青年组[(0.31±0.14)Nm/kg vs.(0.45±0.16)Nm/kg,P<0.01;(0.38±0.15)Nm/kg vs.(0.51±0.14)Nm/kg,P<0.01]。③结果提示:相对于青年人,老年人在双任务步行时,步行自动化能力较低;双任务步行主要影响老年人的髋踝关节,可能与双任务步行对老年人挑战较大有关,使之采取了相应的代偿模式以保持稳定;双任务下老年人的步态变化特征可以考虑为预防跌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 步态分析 时空参数 动力学参数 青年人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临床分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壮 仲敏 +1 位作者 蒋旭 张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随疾病进展帕金森病(PD)患者的步态变化。方法根据Hoehn-Yahr(H-Y)分期将82例PD患者分为1~2期,3期,4期共3组,同时纳入32名健康对照组。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H-Y分期评估PD患者运动症状。所有的受试者完成"指令站立与行走试... 目的研究随疾病进展帕金森病(PD)患者的步态变化。方法根据Hoehn-Yahr(H-Y)分期将82例PD患者分为1~2期,3期,4期共3组,同时纳入32名健康对照组。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H-Y分期评估PD患者运动症状。所有的受试者完成"指令站立与行走试验",同时使用"吉步恩"步态分析系统收集所有受试者步态时空参数及运动学参数。结果(1)步态时空参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2期组步幅明显减少(P<0.001);与3期组相比,1~2期组步幅明显升高(P=0.001)、4期组步幅明显减少(P=0.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3期组步速明显减少(P<0.001)。(2)步态运动学参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2期组足跟着地角度(P=0.012)、踝关节活动度(P=0.002)、膝关节活动度(P=0.009)以及髋关节活动度(P<0.001)均明显降低。与3期组相比,1~2期组足跟着地角度(P=0.007)与髋关节活动度(P=0.003)明显增加。此外,4期组足跟着地角度(P=0.011)、膝关节活动度(P<0.001)以及髋关节活动度(P=0.012)均明显小于3期组。各组之间足趾离地角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即使在疾病的早期,PD患者就已出现步态损害,尤其是步态运动学参数损害更加突出。对于PD患者的步态分析应当综合时空参数与运动学参数系统全面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Hoehn-Yahr分期 步态分析 时空参数 运动学参数
下载PDF
年龄与性别对人体步态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邵企能 王禾 +1 位作者 胡天羿 顾冬云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3-1202,共10页
目的行走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受年龄、性别影响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之间的健康人步态差异来探究年龄及性别因素对于人体步态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生物力学分... 目的行走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受年龄、性别影响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之间的健康人步态差异来探究年龄及性别因素对于人体步态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台和生物力学分析软件,采集和计算28名健康老年人(男女各14名)和30名健康年轻人(男女各15名)行走的时空参数、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并使用双因素方差进行不同年龄与性别之间的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较年轻组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与跖屈力矩更小,膝关节最大内收角度与外翻力矩更小,膝关节最大外旋角度更大,髋关节最大外旋角度与内外旋运动范围、足底向内最大反作用力更小(P<0.05)。男性组较女性组步宽大,踝关节最大内旋角度与内外旋范围、髋关节最大内收角度与最大内旋角度、骨盆最大下倾角度与上下倾运动范围、足底向内最大反作用力更小(P<0.05)。年龄增长对不同性别组行走步态也有不同影响,老年男性组相较于年轻男性组,步速、步长和跨步长较显著下降(P<0.05),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骨盆最大前倾角度与最小前倾角度显著增加(P<0.05),膝关节最大屈曲力矩显著下降(P<0.05)。结论年龄与性别因素在步速,步长,跨步长,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力矩,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展角度、屈伸运动范围、最大伸展力矩和最大屈曲力矩,骨盆最大前倾角度和最小前倾角度和向后最大足底反作用力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临床步态分析与研究中,应重视年龄和性别对步态生物力学各评估指标的影响,建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步态时空参数 下肢运动学 下肢动力学
下载PDF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杨孙芹 禹玲 +4 位作者 武茜 高岑 戴文俊 章晓敏 燕兰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护...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护理,2组均护理2个月并随访半年。比较2组肌力及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疗效及随访半年复发率。结果干预后,2组MI-L、FAC、Bxrthcl指数、GQOLI-74评分、步速、步频、跨步长以及患侧摆动相百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步宽、患侧支撑相百分比、患侧/健侧支撑相比值以及双支撑相百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48/52)高于对照组(69.23%,36/52)(P<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治疗脑梗死偏瘫,可有效增强患肢肌力,改善偏瘫所致的步态异常,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中医康复护理 三维步态分析时空参数 肌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