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时空异质性研究
1
作者 陈玲玲 吕宁 汤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 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演化研究对促进区域旅游业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目的地多尺度、景区多等级及空间非稳定现实,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1年,3A、4A是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结构主体;上海、杭州、湖州、南京、安庆、金华、温州和台州的各级景区发展均较好.(2)长三角城市群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集聚性显著,逐渐形成“几”字形高密度景区带结构;各等级景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东南-西北方向分布格局;城市尺度上,各等级景区都趋于均匀分布.(3)至2019年,影响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地交通及社会经济条件.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A级旅游景区 时空异质性 尺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邓灵颖 李红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353,共9页
[目的]产业和人口的集中造成大量资源消耗和高额碳排放,开展城市圈尺度的碳排放研究可以为城市圈碳减排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遥感影像和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武汉城市圈3期(2000年... [目的]产业和人口的集中造成大量资源消耗和高额碳排放,开展城市圈尺度的碳排放研究可以为城市圈碳减排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遥感影像和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武汉城市圈3期(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碳源/碳汇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1)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由2000年的3 129.69万t增加到2020年的14 590.51万t,年均增长8.45%;(2)影响武汉城市圈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建设用地占比;(3)武汉城市圈碳排放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各类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碳排放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城市圈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不同城市资源水平及发展重心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碳排放水平产生变化。在进行区域碳减排政策制定和碳减排任务分配时,应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水平及产业结构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驱动因素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基于STIRPAT-GW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黄怀玉 唐园清 +1 位作者 龚直文 陈小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5-1205,共11页
探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落实差异化的降碳减污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覆盖数据揭示重庆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时空动态特征,综合运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 探究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可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落实差异化的降碳减污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覆盖数据揭示重庆市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时空动态特征,综合运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社会经济因素对碳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市净碳排放量在2000—2020年总计增长3723.14×104 t,其时序变化可划分为急剧增加阶段和缓慢增加阶段;土地利用碳汇与碳源仍存在收支不平衡问题。净碳排放总体呈现“中心高、两翼低”的分布格局,净碳排放增量在主城都市区的增长幅度最为剧烈,在渝东南各区县均呈现微度增长态势,渝东北各区县的增长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土地利用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较大,碳排放强度和人均GDP是关键主导因素,其他依次为城镇人口规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在渝东北地区的影响强度较大,城镇人口规模在主城都市区的正向促进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碳排放 时空动态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重庆
下载PDF
基于局部回归模型的森林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4
作者 卢士欣 贾炜玮 +3 位作者 孙毓蔓 张小勇 吴思敏 肖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基于丰林县地区4期Landsat影像和对应气象站点数据,结合该地区248块固定样地数据,利用全局回归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2种局部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建立研究区乔木地上生物量和遥感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优... 基于丰林县地区4期Landsat影像和对应气象站点数据,结合该地区248块固定样地数据,利用全局回归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2种局部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建立研究区乔木地上生物量和遥感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优模型来研究丰林县乔木地上生物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根据3种模型的模拟结果数据与实测值的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局部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全局模型,加入时间特征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模型评价指标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相比更为理想。统计得到研究区4个时期内总的乔木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63×10^(7)、2.05×10^(7)、2.32×10^(7)、3.37×10^(7)t,4个时期的平均乔木地上生物量分别为54.82、68.98、77.87、113.46 t/hm2,乔木地上生物量呈现出逐期增加的趋势。利用遥感因子估测丰林地区的地上生物量,为未来该地区生物量分布的估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地上生物量 时空动态变化 遥感估算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5
作者 曾强 李琼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3期174-179,共6页
选取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空间计量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也有... 选取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空间计量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对周边地区也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南沿海和中南部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西部和北部地区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定基极差熵权法 空间计量模型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d-and-breakfasts(B&B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s:A Case Study of Jiaodong Peninsula,China
6
作者 WANG Xinyue MA Q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752-763,共12页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bed-and-breakfasts(B&Bs)in terms of customer positioning,economic strength and spatial carrier.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ces in spatial characteri...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bed-and-breakfasts(B&Bs)in terms of customer positioning,economic strength and spatial carrier.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ces i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ach type,is essential for creating urban and rural B&B agglomeration areas.This study used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and the 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model to explo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urban and rural B&Bs o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of China from 2010 to 2022.The results showed that:1)both urban and rural B&Bs in Jiaodong Peninsula went through three stages:a slow start from 2010 to 2015,rapid development from 2015 to 2019,and hindered development from 2019 to 2022.However,urban B&Bs demonstrated a higher development speed and agglomeration intensity,leading to an increasingly evident trend of uneve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sectors.2)The clustering scale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B&Bs continued to expand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volume.Urban B&B clusters characterized by a limited number,but a higher likelihood of transitioning from low-level to high-level clusters.While the number of rural B&B clusters steadily increased over time,their clustering scale was comparatively lower than that of urban B&Bs,and they lacked the presence of high-level clustering.3)In terms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urban B&B clusters exhibited a relatively stable pattern and evolved into high-level clustering centers within the main urban areas.Conversely,rural B&Bs exhibited a more pronounced spatial diffusion effect,with clusters showing a trend of multi-center development along the coastline.4)Transport emerged as a common influencing factor for both urban and rural B&Bs,with the density of road network having the strongest explanatory power for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In terms of differences,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B&Bs an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B&Bs.Rural B&Bs clustering was more influenced by tourism resources compared with urban B&Bs,but increasing tourist stay duration remains an urgent issue to be addressed.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a more precise basis for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B&B agglomera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rural bed-and-breakfasts(B&B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model 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 Jiaodong Peninsula China
下载PDF
公共建筑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与环境污染空间效应研究
7
作者 吴彬锋 黄剑 +2 位作者 杨世旺 詹子仪 张亦晗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39-44,共6页
为了有效管理和减少公共建筑碳排放,并减轻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对公共建筑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与环境污染空间效应进行研究。测算浙江省各地市公共建筑碳排放,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浙江省碳排放环境污染空间... 为了有效管理和减少公共建筑碳排放,并减轻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对公共建筑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与环境污染空间效应进行研究。测算浙江省各地市公共建筑碳排放,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浙江省碳排放环境污染空间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公共建筑碳排放具有集聚性,且各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异质性。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能源强度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浙江省各地市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降低浙江省公共建筑碳排放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建筑 碳排放 时空分布特征 空间效应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STWR模型的森林病虫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少强 阙翔 +5 位作者 严宣辉 何中声 刘金福 李梦航 黄朝法 刘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92,共12页
【目的】探究森林病虫害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关键因素驱动力的空间分布,为森林病虫害防控与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联系局部指标(LISA)和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分析2008-2018年福建省县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时空变化特征,利... 【目的】探究森林病虫害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关键因素驱动力的空间分布,为森林病虫害防控与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联系局部指标(LISA)和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分析2008-2018年福建省县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夏季均温、冬季均温、月均降水量、夜间灯光均值等变量构建时空加权回归(STWR)模型,分析各变量与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之间的时空异质性。【结果】①2008-2018年福建省有16个县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以“低-低”聚集的空间聚集类型为主,空间分布范围先缩小后扩张。不同变量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率的影响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夜间灯光均值、月均降水量、夏季均温、冬季均温。②4种不同变量的影响机制有明显的时空分异性,其中夜间灯光均值、夏季均温、冬季均温对森林病虫害发生有正向促进作用,月均降水量对森林病虫害发生有负向抑制作用。③在森林病虫害高发生率县域中,夜间灯光均值为最大的负向影响因素,月均降水量也通常为负向影响因素。【结论】STWR模型的拟合性能优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与普通线性回归(OLS)模型,且STWR模型预测能力比GWR模型更佳,能更精细地分析4个变量对县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率影响的时空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异质性 森林病虫害 空间统计 时空加权回归(stwr)模型 福建省
下载PDF
城市建成环境对网约车客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耿雪琳 许伦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47-1253,共7页
文章选取成都市内一个65 km^(2)范围为研究区域,运用表征城市建成环境的6种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和土地利用混合度数据,结合网约车订单数据,构建影响网约车客流的建成环境因素集,建立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 文章选取成都市内一个65 km^(2)范围为研究区域,运用表征城市建成环境的6种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和土地利用混合度数据,结合网约车订单数据,构建影响网约车客流的建成环境因素集,建立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的网约车客流影响模型,探究各因素与网约车客流之间的关系。相比于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法和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采用GTWR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城市建成环境因素对网约车客流的影响,并定量分析解释城市建成环境因素的时空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约车客流主要受购物服务、公司企业、餐饮服务影响,且影响程度时空分布不均衡;土地利用混合度始终会抑制网约车的客流出行,但抑制程度较弱。研究结果可为网约车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 客流 城市建成环境 时空异质性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的服务区驶入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晓梅 崔洪军 +1 位作者 朱敏清 马新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828-8838,共11页
为掌握河北省服务区驶入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了服务区规模、服务区地理区位、关联地区土地利用、高速公路类型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服务区不... 为掌握河北省服务区驶入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模型,揭示了服务区规模、服务区地理区位、关联地区土地利用、高速公路类型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服务区不同车型驶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显著优于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断面交通量对3种车型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地区服务区对于小型车驶入量促进作用显著;2~4 h车程范围内,风景名胜密度对小型车驶入量具有促进作用,且在旅游旺季及位于旅游业发达城市的服务区影响最显著;2~4 h车程范围内工商业型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POI)密度对大中型车驶入量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货运高峰期及位于商贸发达城市的服务区促进作用显著;所属高速公路沿途资源型城市数量对服务区大型车驶入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供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运输工程 服务区 时空差异 土地利用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
下载PDF
城市时空特性停车泊位需求影响分析
11
作者 范勇强 胡永仕 +2 位作者 范勇迎 王辛岩 楚彭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1期25-30,36,共7页
文中构建时空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揭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交通基础设施、节点位置和土地利用变量对停车泊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对泊位影响拟合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和准确度;CBD邻近度、就业岗位密度、生活... 文中构建时空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揭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交通基础设施、节点位置和土地利用变量对停车泊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时空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对泊位影响拟合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解释度和准确度;CBD邻近度、就业岗位密度、生活设施密度和休闲娱乐密度对城市停车泊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公共交通线网密度与停车泊位数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出入口邻近度和土地价值在不同区域上呈现出正负两种不同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泊位 交通规划 时空地理加权泊松回归模型 城市时空特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成都市建成环境对网约车载客点影响的时空分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雪琴 赵欢 +2 位作者 周萌 毛健旭 陈亦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76-2084,共9页
利用网约车订单数据,提出基于网络距离搜索的核密度估计方法进行载客热点识别,分析网约车载客热点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以兴趣点(POI)、土地利用多样性、路网密度以及公共交通临近性作为解释变量、载客点网络核密度值作为因变量的地理... 利用网约车订单数据,提出基于网络距离搜索的核密度估计方法进行载客热点识别,分析网约车载客热点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以兴趣点(POI)、土地利用多样性、路网密度以及公共交通临近性作为解释变量、载客点网络核密度值作为因变量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各类解释变量回归系数分布的空间异质性,挖掘了城市建成环境在空间区域上对网约车出行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餐饮住宅、风景医疗、科教购物设施、土地利用多样性与载客点网络核密度值总体呈正相关性;从微观角度,各类设施对载客点网络核密度值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且异质性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利用多样性、道路属性和交通可达性的影响作用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行为 载客热点 网络核密度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分异性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翁剑成 何寒梅 +2 位作者 王媛 张可 钱慧敏 《交通运输研究》 2020年第6期28-38,45,共12页
为更好地调度出租车运力,缓解热点载客区域出租车供需不平衡现象,需探究出租车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鉴于此,基于出租车GPS数据、计价器数据、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ing,POI)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结合... 为更好地调度出租车运力,缓解热点载客区域出租车供需不平衡现象,需探究出租车需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鉴于此,基于出租车GPS数据、计价器数据、公共交通刷卡数据和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ing,POI)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结合相关性分析法对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建立多维度的影响因素集,构建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区域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模型。以北京市1 398个交通小区的数据为例,分析不同时空条件下各影响因素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出租车出行需求空间分布具有空间集聚效应,影响因素对出租车需求的影响程度具有空间非稳态特征;各中心区域住宅密度、周边且公司密集区域办公密度及城市外围区域的休闲娱乐服务密度对出租车出行需求有很强的正影响;城市外围区域住宅密度、各中心区域办公密度与出租车出行需求呈负相关;非工作日休闲娱乐服务密度对出租车出行需求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工作日;区域公共交通产生量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早、晚高峰差异显著。通过模型对比分析可知,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解释各影响因素对出租车出行需求影响的时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 出行需求影响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分布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华北地区地表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柯碧钦 何超 +7 位作者 杨璐 叶志祥 易嘉慧 田雅 慕航 涂佩玥 韩超然 洪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2-1574,共13页
利用趋势分析(TA)、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和多因素广义相加模型(MGAM),研究了2015~2020年华北地区O_(3)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年均O_(3)浓度>70μg/m^(3),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平... 利用趋势分析(TA)、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和多因素广义相加模型(MGAM),研究了2015~2020年华北地区O_(3)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及驱动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年均O_(3)浓度>70μg/m^(3),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平均增加速率为2.3μg/(m^(3)·a)(P<0.01);季节上O_(3)浓度呈春夏高、秋冬低,其中夏季(136.6μg/m^(3))>春季(112.4μg/m^(3))>秋季(78.8μg/m^(3))>冬季(56.5μg/m^(3));空间上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气温是华北地区O_(3)浓度的主要气象驱动因子,其次是风速与降水;O_(3)浓度与气温、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相对湿度、降水、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气温与相对湿度、气温与能见度以及气温与气压的交互作用对O_(3)浓度的影响较大.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是华北地区O_(3)浓度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工业生产用电量、工业SO_(2)排放量对O_(3)浓度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O_(3)) 时空分布 驱动因子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GTWR) 多因素广义相加模型(MGAM)
下载PDF
基于时空维度变量的杭州市轨道交通站点聚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亮 赵星 +1 位作者 张海燕 杜希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2,共12页
为捕捉由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与客流时变特征的互动关系而反映的站点类型差异,基于地铁刷卡数据与站点周边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分别通过客流时间序列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时空维度聚类变量提取.应用K-means+... 为捕捉由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成环境与客流时变特征的互动关系而反映的站点类型差异,基于地铁刷卡数据与站点周边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分别通过客流时间序列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时空维度聚类变量提取.应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杭州地铁1、2、4号线站点划分为工作导向型、居住导向型、商业型以及工作-居住混合型4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K-means算法具有更优的性能表现,其中轮廓系数、Davies-Bouldin指数与Calinski-Harabaz指数等3项聚类评价指标的改善幅度分别为30.43%、10.51%、9.02%,因而能够准确识别时空视角下的轨道交通站点类型并反映其客流出行模式,进而为站点客流预测、站城一体化建设等后续研究提供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维度变量 地铁站点聚类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K-means++算法 客流出行模式
下载PDF
延安市坡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土壤侵蚀效应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祯 吴金华 +2 位作者 白帅 史飞航 韩株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研究黄土高原坡耕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变化的时空联系,以延安市的坡耕地与土壤侵蚀强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坡耕地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RUSLE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阐明了坡耕地与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演变规律... 为研究黄土高原坡耕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变化的时空联系,以延安市的坡耕地与土壤侵蚀强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坡耕地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RUSLE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阐明了坡耕地与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了坡耕地时空变化带来的土壤侵蚀效应。结果表明:(1)1990—2018年,延安市坡耕地总面积经历了“上升→下降→下降”的变化,总体坡耕地动态度为-0.68%/a。缓坡耕地、陡坡耕地、峭坡耕地面积均减少,减少的剧烈程度为峭坡耕地>陡坡耕地>缓坡耕地。(2)1990—2018年延安市坡耕地最主要的转入和转出的土地利用类型均为草地和林地,其中转入、转出面积最大的坡耕地类型均为陡坡耕地。(3)1990—2018年年间延安市的缓坡耕地主要集中在南部北洛河沿岸,陡坡耕地与峭坡耕地集中在北部丘陵沟壑区。坡耕地减少区域分布在延河沿岸、清涧河—永坪川沿岸与西北部北洛河沿岸;西部葫芦河沿岸坡耕地少量增加,主要的增加类型是陡坡耕地与峭坡耕地。(4)1990—2018年延安市的土壤水力侵蚀状况显著改善,土壤侵蚀模数大部分区域均有减少,主要增加区分布在西部葫芦河与北洛河之间的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延河与西川的交界地带。(5)1990—2018年延安市不同类型坡耕地动态变化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总体下降,土壤侵蚀变化的剧烈程度为峭坡耕地>陡坡耕地>缓坡耕地。不同类型坡耕地动态变化区域的土壤侵蚀量强烈减少区在空间上均呈现出左开口的“C”字形,其空间分布格局受植被覆盖度变化、降雨侵蚀力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变化影响,影响力大小为植被覆盖变化>降雨侵蚀力变化>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时空变化 土壤侵蚀 RUSLE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自然资源大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子凡 熊茂秋 +6 位作者 李福杰 刘晓煌 郝玉恒 邢莉圆 王新华 赖明 袁鹏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92-2502,共11页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比较重要的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主要参数,研究NPP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监测和预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0-2019年逐年MOD17A3–NPP产品数据以及降水、...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比较重要的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主要参数,研究NPP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监测和预测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0-2019年逐年MOD17A3–NPP产品数据以及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光照时长、地表蒸散、高程、NDVI值等因子数据,研究内蒙古草原自然资源大区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通过Theil-Sen Median方法、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方法和Hurst指数分析方法,对2000-2019年内蒙古草原自然资源大区NPP值的时空变化和变化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NPP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在2000-2019年,区域NPP的平均值为208.96 g·(m^(2)·a)^(−1),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约4.06 g·(m^(2)·a)^(−1)。在空间分布上,显著上升(|Z|>1.96)的区域占79.88%,包括极显著上升(|Z|>2.576)的区域占60.31%,显著区域占19.57%;显著减少的区域仅占0.15%,呈零星分布。(2)尽管大部分区域NPP值呈增加趋势,但未来呈持续增加的区域(呈上升趋势,H>0.5)约占19.45%,而潜在减少的区域约占74.15%(呈上升趋势,H<0.5)。(3)研究区NPP值变化与降水、相对湿度、NDVI值与NPP的关系主要呈正向相关关系,在2000年的回归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368、0.218和0.402,在2019年的回归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57、0.081和0.559;其中相对湿度和NDVI值对NPP值的影响从西南到东北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降水对NPP的影响在该研究区西南和东北部分有些呈负相关,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性和异质性。(4)NPP的变化与温度、光照时长和蒸散发呈现负相关关系,在2000年回归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027、−0.061和−0.020,在2019年回归系数分别为−0.145、−0.201和−0.001,光照时长和蒸散发对NPP值的影响由西南向东北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时空变化 MK显著性检验 HURST指数 空间异质性 影响因子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urban landscape forms on PM_(2.5)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20
18
作者 Shoutao Zhu Jiayi Tang +6 位作者 Xiaolu Zhou Peng Li Zelin Liu Cicheng Zhang Ziying Zou Tong Li Changhui P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SCIE EI 2023年第1期3417-3434,共18页
Urban landscape forms ca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increasing PM_(2.5) concentrations due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making it crucially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quantify the spatiotemporal impact of urban landscape form... Urban landscape forms ca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increasing PM_(2.5) concentrations due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making it crucially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quantify the spatiotemporal impact of urban landscape forms on PM_(2.5) variations.Three landscape indices and six control variables were selected to assess these impacts in 362 Chinese cities during different time scales from 2001 to 2020,using a spatiotemporal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random forest models and partial dependence plo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s of landscape indices on PM_(2.5).the proportion of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PLAND-UGI)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FRACT-UGI)exacerbate PM_(2.5) concentrations in the northwest,the proportion of impervious surfaces(PLAND-Impervious)mitigates air pollution in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China,and 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HDI)has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 northwest.PLAND-UGI is the landscape index with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30%)and interpretable rang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CT and PM_(2.5) was more complex than for other landscape indice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s on PM_(2.5),contributing to clean urba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index particulate matter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spatiotemporal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random forest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及驱动因子时空非平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甘畅 刘依飞 王凯 《中国生态旅游》 CSCD 2024年第1期113-130,共18页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锚点。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松弛值测算(Super-SBM)模型、时间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勾勒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化...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锚点。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松弛值测算(Super-SBM)模型、时间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链勾勒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进一步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旅游业碳排放效率驱动因子的时空非平稳性。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演化态势,但总体仍处于中等水平;其核密度分布形态大致经历了“双峰-三峰-双峰”的演化过程。(2)中国省域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显著,L-L空间关联类型的省份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在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中,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类型较稳定,短期内难以实现跨越式转移,各地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类型转移的概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且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3)不同驱动因子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时空非平稳性,城镇化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华东地区的旅游业碳排放效率主要由环境规制强度、旅游业技术水平驱动,而华北地区则主要由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强度、旅游业技术水平等因素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时空非平稳性 同伴效应 俱乐部收敛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绿色低碳转型
原文传递
南昌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及综合生态效应研究
20
作者 胡梦姗 叶长盛 +1 位作者 李媛洁 刘彦 《生态科学》 2024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不透水地表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不透水地表与区域综合生态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对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具有促进意义。基于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获取2000、2010、2020年三个年份不透水地表盖度,分析南昌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地表... 不透水地表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不透水地表与区域综合生态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对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具有促进意义。基于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获取2000、2010、2020年三个年份不透水地表盖度,分析南昌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地表温度、地表径流、水网密度、生境质量、NDVI、碳排放量等指标构建综合生态效应评价体系。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南昌市不透水地表显著增长的趋势下,不透水地表变化与研究区综合生态效应指数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昌市不透水地表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5.80%增至13.59%,整体分布由中心城区向外围递减,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安义县与新建区等多个次核心且多层次的分布格局;2)2000—2020年,南昌市各区县空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强,不透水地表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心城区是自然地表向人工地表转化最为激烈的地域;3)2000—2020年南昌市不透水地表盖度与综合生态效应指数负向回归影响先增强后减弱,由-0.1304降至-0.3745,再升至-0.1099,不透水地表恶化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南昌市正积极解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质量降低等问题,力求在发展经济的步调上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向区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地表 时空变化 综合生态效应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南昌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