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犯罪专门性问题流转的虚置与盘活--基于事实建构与技术审查的双重考量
1
作者 孙梦龙 庄新宇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0-92,共13页
网络犯罪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研判是制约证据裁判原则合理适用的重要因素。由于取证人员不充分取证,控辩双方低水平举证质证,法官形式化认证与技术性鉴真手段及文本缺失等现象泛滥,难以避免专门性问题在庭审流转中的虚置,进而影响司法... 网络犯罪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研判是制约证据裁判原则合理适用的重要因素。由于取证人员不充分取证,控辩双方低水平举证质证,法官形式化认证与技术性鉴真手段及文本缺失等现象泛滥,难以避免专门性问题在庭审流转中的虚置,进而影响司法正义的实现。以数据恢复与去重处理的电子数据相关专门性问题研判为实证对象,以判决书的技术性质证认证内容为研判素材,对四十六份裁判文书展开实证研究,可以对专门性问题研判乱象的阐释提供新的视角。我国可在事实建构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专人专事”的技术审查原则,借鉴多伯特规则中“法官参与”的要求,辅以技术鉴真与证据运用案例参考,以实现专门性问题的合理解决和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专门性问题 电子数据 事实建构理论 多伯特规则
下载PDF
域外法查明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詹思敏 侯向磊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3年第1期270-285,共16页
笔者认为 ,域外法的查明属于特殊的事实范畴 ,主要由当事人举证 ,法院在必要时亦可依职权查明域外法。在查明域外法时 ,当事人或法院除了选择适用《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 193条规定的 5种途径外 ,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途径。法院可以认定... 笔者认为 ,域外法的查明属于特殊的事实范畴 ,主要由当事人举证 ,法院在必要时亦可依职权查明域外法。在查明域外法时 ,当事人或法院除了选择适用《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第 193条规定的 5种途径外 ,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途径。法院可以认定域外法“不能查明”的情形是 :当事人拒绝或者未能提供域外法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法 查明 特殊事实
下载PDF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丁为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65,共10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最古老的观念,几乎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相同步,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依次经历了四种形态,这就是王权天授、礼乐文明及其实践落实、个体道德根源以及宇宙生化论基础上的天人比附四种类型。直到理学...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最古老的观念,几乎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相同步,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依次经历了四种形态,这就是王权天授、礼乐文明及其实践落实、个体道德根源以及宇宙生化论基础上的天人比附四种类型。直到理学的开创者张载,传统"天人合一"的含义才形成了一种新突破。张载的天人合一从肯定"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起始,通过"稽天穷地之思",首先剥离古人加于"天"的神性主宰与道德根源的含义,从而仅从生生的角度肯定"天地之大德曰生",进而通过"诚明两进",形成本然存在层面的"与天地参"和功夫实践中的"与天为一"的追求,这就使其必须从体与用以及本体与功夫两个不同层面展开;而这两个不同层面又必须成为一种互渗互证的关系。张载的这一深入,既将中国传统的体用智慧推向高峰,从而显现出儒与道、孟与荀相互融合的特色,同时也面临着在现代社会中"真"与"善"、"事实"与"价值"之重新定位以及如何具体把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天人合一 特殊进路 真与善 事实与价值 现代意义
下载PDF
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肖瑛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76,共38页
功能分化和领域分离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构成许多建基于启蒙理性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分化条件下不同社会领域及功能之间如何整合的问题在启蒙理性传统中却付阙如。本文在M.莫斯的"总体的社会事实"的启发... 功能分化和领域分离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构成许多建基于启蒙理性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分化条件下不同社会领域及功能之间如何整合的问题在启蒙理性传统中却付阙如。本文在M.莫斯的"总体的社会事实"的启发下,尝试构建一个"总体的社会组织"概念来考察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文章认为,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是以在社会组织层面整合国家与个人之间,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以及社会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道德功能之间的人为对立为目标,"法人团体"属于中介性的"总体的社会组织"范畴。虽然涂尔干的这一想象有简单化和乌托邦化的嫌疑,但其对于洞悉和超越高度分化状态下的社会生活弊病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法人团体 社会分化 总体的社会组织 总体的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
下载PDF
论大陆法系民法之权利失效制度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自正 褚卓慧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451-453,共3页
权利失效制度是大陆法系基于民事诚信原则 ,创设于权利观念和制度较发达时代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对防止权利滥用 ,平衡民事主体间的利益起到调整作用。然此制度在国内尚缺专门性研究 ,基于此 ,本文分析了大陆法系权利失效制度的基本理... 权利失效制度是大陆法系基于民事诚信原则 ,创设于权利观念和制度较发达时代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对防止权利滥用 ,平衡民事主体间的利益起到调整作用。然此制度在国内尚缺专门性研究 ,基于此 ,本文分析了大陆法系权利失效制度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侧重对其适用范围、权利失效效果及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关系作了区别与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失效制度 特别事实 权利滥用 抗辩权 大陆法系 民法 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
下载PDF
“地面施工侵权责任”之真相——理论检讨与重构
6
作者 路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民法通则第125条规定了“地面施工侵权责任”,国内法学界对该条规定的理解,不论是侵权致因还是归责原则,或是构成要件以及抗辩事由,均有见仁见智之别。“地面施工侵权责任”是行为致损的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方法采用“过错推定... 民法通则第125条规定了“地面施工侵权责任”,国内法学界对该条规定的理解,不论是侵权致因还是归责原则,或是构成要件以及抗辩事由,均有见仁见智之别。“地面施工侵权责任”是行为致损的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方法采用“过错推定”的特别适用形式。“地面施工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具有特殊性,其中对加害人过错的举证采用“事实自证”的原则。“地面施工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只有不可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施工侵权 致因 行为致损 过错推定 特殊适用 事实自证
下载PDF
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对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二十年总结的再思考
7
作者 杜明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67-169,共3页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总结,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冷静客观,实事求是。正确看待20年发展成绩和"二十个率先"的实际效应,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端正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海南再发展,切实...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总结,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冷静客观,实事求是。正确看待20年发展成绩和"二十个率先"的实际效应,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端正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海南再发展,切实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科学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是求是 科学发展 海南经济特区
下载PDF
论人民陪审员专职事实审的立法进路 被引量:2
8
作者 徐玮琦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88-92,共5页
《人民陪审员法》就陪审员职权做了较大改革,在保留“共享模式”的同时,引入“分权模式”和“建议模式”,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不可忽略的是,此次改革赋予三人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以法律审职权,加剧了司法民... 《人民陪审员法》就陪审员职权做了较大改革,在保留“共享模式”的同时,引入“分权模式”和“建议模式”,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不可忽略的是,此次改革赋予三人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以法律审职权,加剧了司法民主化与司法专业化间的不平衡,还会产生削减法官专业化优势、人民陪审员欠缺法律专业性以及司法责任制适用难等问题。为制衡司法民主与司法专业间的矛盾,应从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分离,人民陪审员专职事实认定方面完善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民主化 司法专业化 事实审 法律审 司法责任制
下载PDF
从轮胎特保案看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责任
9
作者 毛志远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8-121,124,共4页
证明责任是诉讼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司法化倾向突出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中,证明责任越来越可能对案件最终的裁决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明责任规则,对维护我国在WTO组织和国际贸易中的利... 证明责任是诉讼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司法化倾向突出的WTO争端解决机制中,证明责任越来越可能对案件最终的裁决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明责任规则,对维护我国在WTO组织和国际贸易中的利益有着十分现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证明责任 特保措施 初步事实
下载PDF
论新时期专业性的职业新闻人及其培养
10
作者 殷志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34-139,共6页
现代新闻传媒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专业与非专业的新闻传播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今天的新闻人的职业性质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而在中国,由于特有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专业性的职业新闻人始终没有得... 现代新闻传媒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导致专业与非专业的新闻传播形式相互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今天的新闻人的职业性质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而在中国,由于特有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专业性的职业新闻人始终没有得到确立,使得新闻传播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声誉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培养什么样的职业新闻人是一个必须要作出正面回应的问题。就目前的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现状而言,专业性的职业新闻人意识很难在其中得到培养和成长,高校必须将此重任承担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 职业性 观点高于事实 事实高于观点
下载PDF
论地区监督站在核电厂特殊事件中的职责问题
11
作者 李永国 陈敏 《核安全》 2006年第2期40-43,共4页
简要探讨了我国地区监督站职责中符合性监督和审评性监督问题,并结合核安全法规的价值理论,详细论述了地区监督站在核电厂特殊事件中的作用。本文所指“特殊事件”是指除会导致核电厂事故应急的其他偏离核电厂正常运行的或大修管理的事... 简要探讨了我国地区监督站职责中符合性监督和审评性监督问题,并结合核安全法规的价值理论,详细论述了地区监督站在核电厂特殊事件中的作用。本文所指“特殊事件”是指除会导致核电厂事故应急的其他偏离核电厂正常运行的或大修管理的事件或事故,包括电厂执照运行事件。指出地区监督站应建立应对核电厂特殊事件的集体决策机制,以便正确理解和履行法规赋予的职责,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为核安全监管起到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责 价值 事实判断 特殊事件 监督
下载PDF
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适用研究
12
作者 杨云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2年第6期125-132,共8页
《民诉法解释》第109条将五类特殊待证事实的证明标准提高至“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但由于对其内涵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司法实践中常存在民事、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相混同以及证明标准层次性体现不足的问题。为更好地提升诉讼的效率性与... 《民诉法解释》第109条将五类特殊待证事实的证明标准提高至“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但由于对其内涵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司法实践中常存在民事、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相混同以及证明标准层次性体现不足的问题。为更好地提升诉讼的效率性与公正性,可以考虑对民事、刑事诉讼证明度标准进行界定,进一步明确民刑证明标准在证明区间内的层次差异。同时,认识到坚持“怀疑”合理性,坚持民刑证明标准相区别,强化案例指导,防范自由裁量权滥用等民事诉讼层次化证明体系的优化路径,对于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未来设计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制度 排除合理怀疑 证明标准 层次化证明体系 特殊待证事实
下载PDF
工伤认定案件中的优势证据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杰 《证据科学》 2018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南通龙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诉南通市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案判决中表明,工伤认定案件中的优势证据标准是行政诉讼案件中优势证据标准的具体化类型之一,所谓优势证据标准,就是法官经过庭审、质证等方式综合分析比对原被告... 南通龙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诉南通市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案判决中表明,工伤认定案件中的优势证据标准是行政诉讼案件中优势证据标准的具体化类型之一,所谓优势证据标准,就是法官经过庭审、质证等方式综合分析比对原被告所提出的证据,判断优势程度的基础上,选择可信度高的、盖然性、说服力占优势的一方当事人的诉求得以支持的一种证明标准。工伤认定案件中优势证据标准的适用仅限两个特殊要件:一是特殊身份要件,二是特殊待证事实要件。特殊身份要件指向受伤职工,在适用优势证据标准的证明过程中,受伤职工为初步举证方,此要件是为了在保证证据证明力的条件下,最大限度降低受伤职工的证明标准而设立。特殊待证事实要件指向受伤职工就其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遭受到事故伤害的事项进行证明。针对受伤职工就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提出的证据,只要客观真实且盖然性高于不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的盖然性,就应当认定职工完成了举证责任,若双方都无直接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受伤职工应当具有证据优势。该类型判决书对法律的理解,使相关条文更加具体化,同时也为工伤认定类案件提供了具有一定判例属性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证据标准 工伤认定 判决书 特殊身份要件 特殊待证事实要件
原文传递
私法中善意认定的规则体系 被引量:53
14
作者 石一峰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149,共19页
私法中适用信赖保护之善意普遍存在且多样。究其本质,善意是对私法主体认知状态的评价结果,这一认知状态是私法主体对可信赖事实之表象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不知悉。对于此种不知悉的评价,依善意的发展历史及其认定的特性,应属于法律价值... 私法中适用信赖保护之善意普遍存在且多样。究其本质,善意是对私法主体认知状态的评价结果,这一认知状态是私法主体对可信赖事实之表象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不知悉。对于此种不知悉的评价,依善意的发展历史及其认定的特性,应属于法律价值判断,并可通过过失要件进行利益衡量。鉴于善意及其认定的共性,为化解善意认定规则上的争议,可以可信赖事实之可信赖性为主线脉络,对善意的认定进行体系化的规则建构。其中,一般可信赖程度是善意认定类型的层级区分依据,依此形成的规范标准以过失作为层级协调因素。一般可信赖程度加上影响特定可信赖性的因素,决定了具体认定善意中的实体考量因素和程序方式选择。依此,可形成"非为明知"和"非因过失而不知"的实体标准判断要素,以及一般性推定与有条件推定的程序展开方式,最终构建起以体系思维为引导的善意认定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意认定 可信赖事实 一般可信赖性 特定可信赖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