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ly Modulating Oxygen Vacancies in Flower‑Likeδ‑MnO_(2)Nanostructures for Large Capacity and High‑Rate Zinc‑Ion Storage 被引量:4
1
作者 Yiwei Wang Yuxiao Zhang +7 位作者 Ge Gao Yawen Fan Ruoxin Wang Jie Feng Lina Yang Alan Meng Jian Zhao Zhenjiang Li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49-67,共19页
In recent years,manganese-based oxides as an advanced class of cathode materials for zinc-ion batteries(ZIBs)have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s from numerous researchers.However,their slow reaction kinetics,lim... In recent years,manganese-based oxides as an advanced class of cathode materials for zinc-ion batteries(ZIBs)have attract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s from numerous researchers.However,their slow reaction kinetics,limited active sites and po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evitably give rise to the sever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To solve these problems,herein,we introduce abundant oxygen vacancies into the flower-likeδ-MnO_(2)nano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modulate the vacancy defects to reach the optimal level(δ-MnO_(2)-x-2.0).The smart design intrinsically tunes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guarantees ion chemisorption-desorption equilibrium and increases the electroactive sites,which not only effectively accelerates charge transfer rate during reaction processes,but also endows more redox reactions,as verified by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These merits can help the fabricatedδ-MnO_(2)-x-2.0 cathode to present a l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551.8 mAh g^(-1) at 0.5 A g^(-1),high-rate capability of 262.2 mAh g^(-1) at 10 A g^(-1) and an excellent cycle lifespan(83%of capacity retention after 1500 cycles),which is far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other metal compound cathodes.In addition,the charge/discharge mechanism of theδ-MnO_(2)-x-2.0 cathode has also been elaborated through ex situ techniques.This work opens up a new pathway for constructing the next-generation high-performance ZIBs cath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ic-ion battery δ-MnO_(2)cathode materials Oxygen vacancy modulation Large specific capacity High-rate capability
下载PDF
Research of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 Based on Gypsum and Straw 被引量:1
2
作者 Nikola Vavřínová Kateřina Stejskalová +2 位作者 JiříTeslík Kateřina Kubenková JiříMajer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SCIE EI 2022年第7期1859-1873,共15页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 that could b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aster or plasterboards.This composite material is made of gypsum a...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 that could b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plaster or plasterboards.This composite material is made of gypsum and reinforcing natural fibers.The article verifies whether this natural reinforcement can improve the investigated propertie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plasters and gypsum plasterboards made of pure gypsum.From this composite material,high-strength plasterboards could then be produced,which meet the higher demands of users than conventional gypsum plasterboards.For their production,natural waste materials would be used efficiently.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it is necessary to specif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ir later use in civil engineering.Crushed wheat straw and three gypsum classes with strengths G2(2 MPa)—gypsum Class I.,G5(5 MPa)—gypsum Class II.and G16(16 MPa)—gypsum Class III.were used to create the test samples.Samples were made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the two ingredients,with the percentages of straw being 0%,2.5%,and 5%for each gypsum grade.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straw affects the compos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flexural strength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hange of thermal properties(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heat capacity).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 mentions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fire properties(single-flame source fire test and gross heat of combustion)of this composite material.The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straw reinforcement caused a deterioration in the flexural strength(up to 56.49%in the 3.series of gypsum Class II.)and compressive strength(up to 80.27%in the 3.series of gypsum Class III.)and an improvement in the specific heat capac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up to 31.40%in the 3.series).This composite material is thus not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strength plasterboards,but its redu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do not prevent its use for interior plasters.Based on the performed fire tests,it can be said that this composite material can be classified as a non-flammable material of reaction to fire Classes A1 or A2.From an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it is advantageous to use a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a higher straw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 GYPSUM PLASTERBOARD crushed straw flexural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rmal conductivity specific heat capacity ignitability gross heat of combustion
下载PDF
硅藻土衍生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利锋 王凯 +2 位作者 王晓飞 刘毅 郭守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5,共7页
本文以管状和盘状两种天然硅藻土作为初始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硅藻土衍生硅碳负极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系统表征了所制备样品的晶... 本文以管状和盘状两种天然硅藻土作为初始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硅藻土衍生硅碳负极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系统表征了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将制备的硅藻土衍生硅碳负极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组装为锂离子电池,对比了管状和盘状两种形貌对其储锂性能的影响,并详细考察了沥青衍生碳包覆层的加入量对硅碳负极材料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管DE-1∶3和管DE-1∶6在0.2 A g^(-1)较低电流密度下均具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循环500次之后比容量分别可保持443 mAh g^(-1)和414 mAh g^(-1),而样品管DE-1∶6则在0.5 A g^(-1)较大电流密度下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硅藻土 比容量
下载PDF
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德新 马腾跃 +2 位作者 安金玲 刘进荣 何伟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钠离子电池因环境友好、储量丰富等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的后继者,在储能材料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钠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存在结构不稳定、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a_(0.7)Fe_(x)Mn(1-x)O_(2)(0<x<1)锰基... 钠离子电池因环境友好、储量丰富等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的后继者,在储能材料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钠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存在结构不稳定、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a_(0.7)Fe_(x)Mn(1-x)O_(2)(0<x<1)锰基正极材料,考察铁锰物质的量比对Na_(0.7)Fe_(x)Mn(1-x)O_(2)材料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掺杂稳定了材料P2相晶型且增加了钠层间距;合成的两种材料Na_(0.7)Fe_(0.2)Mn_(0.8)O_(2)和Na_(0.7)Fe0.35Mn0.65O_(2)在电压范围为2~4 V、放电倍率为0.5C的条件下,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8.54、63.73 mA·h/g和74.02、49.01 mA·h/g,循环100次后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1.94、51.36 mA·h/g和52.15、51.59 mA·h/g,循环效率分别为58.01%和69.7%,表现出良好的容量保持和循环性能;在倍率方面,两种材料经过2C大电流充电后,重新循环到0.5C倍率时两种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仍可达113.82、110.25 mA·h/g和51.75、51.11 mA·h/g,两种材料都表现了较好的循环倍率性能,其中Na_(0.7)Fe_(0.2)Mn_(0.8)O_(2)材料的性能表现得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基 正极材料 铁掺杂 P2相 比容量
下载PDF
共价有机骨架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晋恺 李佳莉 +1 位作者 刘晓明 母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通过缩合聚合反应制备了两种热稳定性高、结晶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的共价有机骨架(COF-1,COF-2)材料.将它们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时,均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经过150次循环后,COF-1和COF-2的充电比容量分别为484和327 mA·h/g... 通过缩合聚合反应制备了两种热稳定性高、结晶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的共价有机骨架(COF-1,COF-2)材料.将它们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时,均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经过150次循环后,COF-1和COF-2的充电比容量分别为484和327 mA·h/g)、出色的倍率性能(2和10 A/g电流密度下,COF-1和COF-2的可逆容量分别为296,180 mA·h/g和265,166 mA·h/g)、超大电流密度下的工作能力(5 A/g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次,COF-1和COF-2的充电比容量分别为572和332 mA·h/g)以及极端温度下的运行性能(50和‒15℃环境中循环40次后,COF-1和COF-2的充电比容量分别为2101,218 mA·h/g和1760,172 mA·h/g).两种COF均具有随着充放电的持续进行,电化学活性基团被激活的能力,COF-1和COF-2在不添加导电剂的情况下循环400次,充电比容量分别从23和16mA·h/g增长到45和31mA·h/g;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证明了在大电流密度以及高温环境等能使离子扩散速率加快的条件下,更有利于这种激活效应的发生.通过对比两种COF材料,发现含有三嗪环结构的COF-1的储锂性能及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性质优于全部为苯环结构的COF-2,表明芳香环中的C=N可能是一种具有较高电化学活性的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比容量上升 电化学活性
下载PDF
锂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嘉玲 宋焕巧 +1 位作者 何志宏 罗明生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锂离子电容器是弥补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缺陷的选择之一。锂离子电容器由电容型正极和电池型负极组成,但电池型负极材料较差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导致与电容型正极材料性能不匹配,阻碍了其应用。对负极材料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 锂离子电容器是弥补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缺陷的选择之一。锂离子电容器由电容型正极和电池型负极组成,但电池型负极材料较差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导致与电容型正极材料性能不匹配,阻碍了其应用。对负极材料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介绍锂离子电容器的工作原理,讨论锂离子电容器对负极材料的要求及转化型、合金型和插层型等3种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对未来锂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容量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循环稳定性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容器
下载PDF
石油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曙民 刘天波 +2 位作者 赵雷 冯震恒 王际童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11-16,31,共7页
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人造石墨是重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油焦的热膨胀系数低,空隙度低,灰分、硫、金属元素含量低,导电率高,易石墨化。此次研究选择3种普通石油焦,并通过石墨化制备人造石墨。对3种石油焦原样... 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人造石墨是重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油焦的热膨胀系数低,空隙度低,灰分、硫、金属元素含量低,导电率高,易石墨化。此次研究选择3种普通石油焦,并通过石墨化制备人造石墨。对3种石油焦原样和石墨化样品进行分析表征,比较其各种性能,研究石油焦石墨化后的变化,并通过电化学分析验证石油焦石墨化后其性能是否达到商用锂电池负极材料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在2750℃石墨化处理后,相较于原石油焦样品,3种石墨化样品结构重排,拥有更明显的规整层状结构;含碳量提升,其他例如氢、氧等杂元素和金属元素含量下降;均显现出较低的电极电位和稳定的充放电平台,首次库伦效率分别为85.00%、78.20%、82.96%。经过150次循环后,比容量分别保持在273.00、259.00、226.20 mAh/g,库伦效率接近100%,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在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石墨化程度 首次库伦效率 比容量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锗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磊 曲昌宇 +2 位作者 李治庆 董昱免 高培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15,共6页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以石墨为负极,比容量低,已无法满足储能需求,因此,开发高比能量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采用高比容量的硅锗基负极材料替代传统石墨,可以协同发挥二者优势,提高比容量的同时获得高...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以石墨为负极,比容量低,已无法满足储能需求,因此,开发高比能量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采用高比容量的硅锗基负极材料替代传统石墨,可以协同发挥二者优势,提高比容量的同时获得高倍率性能,是制备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有效途径。然而,硅锗基负极材料在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结构变化是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对硅锗基负极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和组分优化,可以有效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对制备高能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结构设计、组分优化及电化学性能方面对现阶段硅锗基负极材料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该类负极材料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锗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高比容量 协同效应
下载PDF
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威 何敏 +1 位作者 陈璐宁 韩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到262.54 F/g,且经10 000次循环后仍保持82.1%的初始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Ti3C2Tx 异质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 循环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微米硅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晓磊 宋信信 +9 位作者 张恩凤 王振 叶翠翠 闫允涛 马强 刘聪 杜宁 张雁南 张英杰 周忠仁 《有色设备》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高性能负极材料的发展是锂离子电池新材料领域的一大主题。相比于商业化的石墨负极,硅具有储锂容量高的天然优势,无疑是下一代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纳米硅负极材料虽然具备很高的理论比容量,但低的振实密度和面积载量严重削弱了... 高性能负极材料的发展是锂离子电池新材料领域的一大主题。相比于商业化的石墨负极,硅具有储锂容量高的天然优势,无疑是下一代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纳米硅负极材料虽然具备很高的理论比容量,但低的振实密度和面积载量严重削弱了体积比容量和质量比容量。因此,设计高振实密度微米硅基负极可以赋予更好的综合性能。本文首先阐明了微米硅应用存在的问题,然后综述了微米硅结构设计、碳复合和黏结剂设计等改性方法,为微米硅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材料 微米硅 硅碳 黏结剂 锂离子电池 理论比容量 体积膨胀效应
下载PDF
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Ni_(0.2)Mn_(0.6)O_(2)的表面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朱守聪 施志聪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Ni_(0.2)Mn_(0.6)O_(2)因高比容量、低成本等优点备受关注,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Li_(1.2)Ni_(0.2)Mn_(0.6)O_(2)材料存在首次库伦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及容量衰减等问题,限制了其进... 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Ni_(0.2)Mn_(0.6)O_(2)因高比容量、低成本等优点备受关注,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Li_(1.2)Ni_(0.2)Mn_(0.6)O_(2)材料存在首次库伦效率低、倍率性能差及容量衰减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解决此问题,采用柠檬酸溶液表面处理结合再重新煅烧方法,通过在其表面包覆一层尖晶石相,对Li_(1.2)Ni_(0.2)Mn_(0.6)O_(2)开展了表面改性研究,并对改性前后样品进行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Li_(1.2)Ni_(0.2)Mn_(0.6)O_(2)正极材料,形貌基本一致,均为尺寸100—400 nm的不规则颗粒,改性后的粉末颗粒边缘略有不平整。使用柠檬酸溶液表面处理后,Li_(1.2)Ni_(0.2)Mn_(0.6)O_(2)材料形成了内部为层状相、表面为尖晶石相的结构。尖晶石相的存在不仅为锂离子扩散提供了三维离子扩散通道、提高倍率性能,还可充当正极材料表面与电解液间的保护层,提高首次库伦效率,改善循环性能。改性后的Li_(1.2)Ni_(0.2)Mn_(0.6)O_(2)的首次库伦效率为92.4%,可逆比容量为292 mAh·g^(-1),与改性前相比分别提高了13.8%和22 mAh·g^(-1),并且在不同倍率下的可逆比容量和长循环容量保持率均有明显提升,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和更优的循环稳定性能。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方法,该改性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应用于不同组分的富锂正极材料,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表面改性 首次库伦效率 尖晶石相 电化学性能 可逆比容量
下载PDF
煤沥青基碳点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12
作者 赵海鹏 赫瑞元 +1 位作者 张伟 尚阳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97-99,共3页
以自制煤沥青基碳点为前驱体,聚丙烯腈为纺丝载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煤沥青基碳点复合纳米纤维(CNF@CDs)。通过SEM、XRD、Raman等对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煤沥青基碳... 以自制煤沥青基碳点为前驱体,聚丙烯腈为纺丝载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煤沥青基碳点复合纳米纤维(CNF@CDs)。通过SEM、XRD、Raman等对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煤沥青基碳点添加量是影响CNF@CDs形貌、层间距及缺陷程度等微观结构的重要因素。采用CNF@CDs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当电流密度为100 mA/g时,CNF@CDs-2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27 mA·h/g;当电流密度为1000 mA/g时,其平均可逆比容量为104 mA·h/g,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基碳点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比容量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LiNi_(0.9)Co_(0.06)Mn_(0.04)O_(2)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13
作者 苏柏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162-164,共3页
高镍系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在动力电池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结构稳定性较差。开发高能量密度兼顾良好稳定性能的正极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前驱体Ni_(0.9)Co_(0.06)Mn_(0.04)(OH)_(2)和锂源LiOH·H_(2)O为原料... 高镍系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在动力电池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结构稳定性较差。开发高能量密度兼顾良好稳定性能的正极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前驱体Ni_(0.9)Co_(0.06)Mn_(0.04)(OH)_(2)和锂源LiOH·H_(2)O为原料在纯氧气氛下烧结制得多晶LiNi_(0.9)Co_(0.06)Mn_(0.04)O_(2)三元正极材料,并对一次烧结样品以ZrO_(2)进行一次包覆、H_(3)BO_(3)二次包覆等改性研究,从而使镍钴锰三元材料满足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稳定的要求。纽扣式半电池测试结果表明:当一次烧结镍钴锰酸锂材料分别包覆ZrO_(2),接着再包覆H_(3)BO_(3),材料的0.1C克容量达216.32 mAh/g;材料的循环性能明显改善,1C/1C的倍率充放电下进行100次循环测试,容量保持率达9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正极材料 包覆改性 循环寿命 克容量
下载PDF
纳米硒化铁/三维多孔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4
作者 王明哲 刘天宇 +4 位作者 周子朋 田连网 李东霖 汲佳琦 包硕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0期26-30,共5页
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Se_(2)在循环过程中易发生团聚,导致循环性能下降,通过制备碳基复合材料可解决此问题。本文以NaCl为模板,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三维多孔碳(3DPC),同时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Se_(2)、FeSe_(2)/3DPC负极材料,通... 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Se_(2)在循环过程中易发生团聚,导致循环性能下降,通过制备碳基复合材料可解决此问题。本文以NaCl为模板,利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三维多孔碳(3DPC),同时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Se_(2)、FeSe_(2)/3DPC负极材料,通过调节FeSe_(2)含量制备了不同比例的FeSe_(2)/3DPC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FeSe_(2)/3DPC复合材料具有比FeSe_(2)和3DPC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0 C倍率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823 mA·h/g,循环1000周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25.2%。当FeSe_(2)质量分数为40%时,材料具有最高的放电比容量;在1.0 C倍率下,循环1000周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为150 mA·h/g,电化学性能最佳。本研究成果可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二硒化铁 三维多孔碳 电化学性能 水热法 复合材料 放电比容量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15
作者 韦珍海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7-20,30,共5页
使用Si粉、SiO_(2)粉、丙烯作为主要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硅基内核,用碳酸钠-氢氧化钠、三聚磷酸硅对硅基内核进行包覆,制备了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对样品的粒度、XRD、SEM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 使用Si粉、SiO_(2)粉、丙烯作为主要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硅基内核,用碳酸钠-氢氧化钠、三聚磷酸硅对硅基内核进行包覆,制备了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对样品的粒度、XRD、SEM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采用该负极材料制备了扣式电池并测试其循环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池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材料 表征 放电比容量 放电倍率 性能优异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纳米α-MnO_2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琦 郑明森 +4 位作者 朱亚薇 董全峰 金明钢 詹亚丁 林祖赓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用KMnO4和MnSO4水溶液作为原料,用液相沉淀法制备无定形α-MnO2·nH2O.对样品进行比表面积测定(BET)、XRD、SEM等测试.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行为.合成的无定形α-MnO2·nH2O在0.5mol/L的Na2SO4电... 用KMnO4和MnSO4水溶液作为原料,用液相沉淀法制备无定形α-MnO2·nH2O.对样品进行比表面积测定(BET)、XRD、SEM等测试.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行为.合成的无定形α-MnO2·nH2O在0.5mol/L的Na2SO4电解液中,在0~0.9 V(vs.SCE)范围内,电流为10 mA,2 mV/s的扫描速度下的比电容可达126.4 F/g.无定形α-MnO2·nH2O是较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二氧化锰 比容量
下载PDF
电解工艺条件对铝箔腐蚀形貌与比电容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班朝磊 刘伟 +2 位作者 郭刚 张春花 张莹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4,共5页
利用扫面电镜(SEM)、数字电桥研究了铝电解电容器用高压电子铝箔在硫酸+盐酸体系中进行电化学腐蚀扩面时,工艺条件对铝箔腐蚀形貌与比电容的影响规律:电解腐蚀时间对铝箔腐蚀后形貌与比电容影响较大,发孔时间延长、扩孔时间缩短,隧道孔... 利用扫面电镜(SEM)、数字电桥研究了铝电解电容器用高压电子铝箔在硫酸+盐酸体系中进行电化学腐蚀扩面时,工艺条件对铝箔腐蚀形貌与比电容的影响规律:电解腐蚀时间对铝箔腐蚀后形貌与比电容影响较大,发孔时间延长、扩孔时间缩短,隧道孔密度增加、孔直径减小;发孔电流密度对铝箔腐蚀形貌与比电容影响较小,只要高于点蚀电流密度,小电流长时间发孔与大电流短时间发孔都可以在铝箔表面形成足够密度的蚀孔结构;电解液温度对铝箔腐蚀形貌和比电容影响较大,随着发孔液温度的提高,蚀孔密度增加、蚀孔孔径减小,隧道孔长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电蚀 电子铝箔 铝电解电容器 比电容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彬 傅强 +4 位作者 黄小文 谢忠巍 何兴权 孙海珠 谢德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60-2262,共3页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质量轻、体积小、电压高、安全性好和无记忆效应等特点 ,而正极材料是其研究的重点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结果表明 ,其初始容量高 ,循环性能理想 ,并且整个合成过程也较为简单 ,合成...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质量轻、体积小、电压高、安全性好和无记忆效应等特点 ,而正极材料是其研究的重点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结果表明 ,其初始容量高 ,循环性能理想 ,并且整个合成过程也较为简单 ,合成的温度相对较低 ,样品的颗粒比较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2O4 制备 电化学性能 比容量 锂锰氧化物
下载PDF
新型保温砂浆性能的实验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巨松 鞠成 +2 位作者 王喜林 郭金波 金亮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0-934,共5页
目的研究相变蓄热材料的添加对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和比热的影响,以及保温砂浆抵抗温度破坏的能力.方法向保温砂浆中添加自制的相变蓄热材料,对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进行测试.通过保温砂浆和泡沫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破坏程度,比较保温砂浆与泡... 目的研究相变蓄热材料的添加对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和比热的影响,以及保温砂浆抵抗温度破坏的能力.方法向保温砂浆中添加自制的相变蓄热材料,对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进行测试.通过保温砂浆和泡沫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破坏程度,比较保温砂浆与泡沫混凝土抗冻能力.结果保温砂浆中添加了相变蓄热材料,其导热系数没有因为添加密度较大物质而变大;保温砂浆中添加质量为5%的相变蓄热材料后,比热容增大了54%;经过测试保温砂浆的吸湿量要小于泡沫混凝土的吸湿量;经过5次冻融循环试验后,保温砂浆试件的边缘棱角处基本没有变化,而泡沫混凝土试件的边缘棱角处已经出现明显的脱落,其试件形状出现变化.结论添加相变蓄热材料对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基本不造成影响,相变蓄热材料的添加可大幅度提高保温砂浆的蓄热能力,保温砂浆的吸湿能力不及泡沫混凝土,表明保温砂浆内部积水的机率要小于泡沫混凝土,由于保温砂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苯粒,其抵抗冻融的能力要大于泡沫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热材料 导热系数 比热 吸湿率 冻融循环
下载PDF
微热量热法测定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热容 被引量:5
20
作者 孟祥艳 刘运传 +5 位作者 周燕萍 王雪蓉 王康 郑会保 段剑 王倩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62-1966,共5页
为研究利用微热量热法测定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热容,用焦耳效应建立微热量热仪的灵敏度曲线,在该仪器上测定了30~150℃标准品α-氧化铝的比热容,在此温度范围内α-氧化铝比热测量值与文献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41%,该方法具有较高... 为研究利用微热量热法测定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热容,用焦耳效应建立微热量热仪的灵敏度曲线,在该仪器上测定了30~150℃标准品α-氧化铝的比热容,在此温度范围内α-氧化铝比热测量值与文献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4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利用微热量热仪测定了碳纤维及3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连续比热容数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热量热仪能准确快捷的测定纤维及复合材料的连续比热数据,纤维及复合材料比热容随温度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微热量热仪 比热容 纤维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