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斯金纳Verbal Behavior与奥斯汀Speech Act的解读与翻译
1
作者 张姣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1-68,共8页
Verbal behavior和Speech act分别是斯金纳在《言语行为》和奥斯汀在《如何以言行事》中提出的关键术语。二者的提出都具有开创性贡献:verbal behavior的提出开了言语行为本体研究的先河;speech act的提出开了以言行事研究的先河。然而... Verbal behavior和Speech act分别是斯金纳在《言语行为》和奥斯汀在《如何以言行事》中提出的关键术语。二者的提出都具有开创性贡献:verbal behavior的提出开了言语行为本体研究的先河;speech act的提出开了以言行事研究的先河。然而,学界对其开创性贡献存在极大异议,更有不少学者未基于其学术背景、词源及词典义将二者不加甄别地同译为"言语行为",造成对原著的严重误读。通过追溯这两个术语产生的学术背景、词源及词典义对其进行解读以及译名评价,认为verbal behavior可以保留"言语行为"这一译名,speech act应译成"言语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语举动 学术背景 词源 词典义 解读 翻译
下载PDF
“谢谢”的行为反语功能
2
作者 李宇凤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
本文讨论“谢谢”类施为短句回应抵触性引发行为、实施言语行为对抗的隐性否定新用法,即行为反语。“谢谢”的行为对抗功能,朝着交际非当面、回应对象非可控角度发展。从日常对话向网络虚拟对话演进,其行为对抗强度、负面情绪态度发生强... 本文讨论“谢谢”类施为短句回应抵触性引发行为、实施言语行为对抗的隐性否定新用法,即行为反语。“谢谢”的行为对抗功能,朝着交际非当面、回应对象非可控角度发展。从日常对话向网络虚拟对话演进,其行为对抗强度、负面情绪态度发生强化,形成“我谢谢你”等负面对抗性固化表达。“谢谢”的行为对抗功能填补了不礼貌抵触类行为配对的交际空位,满足了互动平衡中“文明对抗”的交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谢” 冲突回应 行为反语 负面强化 文明对抗
下载PDF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EECH ACT REFUSALS IN CHINESE:EVIDENCE AND MOTIVATING FACTORS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大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6年第3期64-71,128,共9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henomenon of sociocultural transfer and its motivating factors within the realization patterns of speech act refusal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EFL refusal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 written d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henomenon of sociocultural transfer and its motivating factors within the realization patterns of speech act refusal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EFL refusal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 written data collection test (DCT), which was designed and then followed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Using semantic formulas as units of analysis, EFL refusal responses were compared with similar data elicited from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The results show two areas in which sociocultural transfer is existent in EFL learners' speech: options of selecting semantic formulas and content of semantic formulas. Each was found to reflect cultural values transferred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interview data, it was found that learners' social system and political factors, traditional socio-psychological ideology and economy possibly motivate sociocultural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USAL speech act behavior sociocultural transfer motivating factors
原文传递
主体建构性和主体行为宣成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广利 陈耀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7,共6页
后现代女权主义以解构主义为目的,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尽心去解构父权制及男权思想导致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性别规定性、主体建构性、主体行为宣成性等理论观点,希望通过打破一些诸如性别、阶级等... 后现代女权主义以解构主义为目的,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尽心去解构父权制及男权思想导致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性别规定性、主体建构性、主体行为宣成性等理论观点,希望通过打破一些诸如性别、阶级等重要界线,来消除性别不平等。本文试对后现代女权主义这些理论观点、主要代表人物及不足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后现代女权主义有一个较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推动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特征规定性 主体建构性 主体行为宣成性 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性别歧视 性别压迫
下载PDF
论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的行为 被引量:13
5
作者 骆小所 太琼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111-116,共6页
语言是人们交际时反映客观世界和心理行为的载体。语言的选择使用表现了人类交际的目的性、语言的功能性和自然性,反映了发话主体的言语行为和心理行为,即理性行为和情感行为。科学语言是发话主体的理性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 语言是人们交际时反映客观世界和心理行为的载体。语言的选择使用表现了人类交际的目的性、语言的功能性和自然性,反映了发话主体的言语行为和心理行为,即理性行为和情感行为。科学语言是发话主体的理性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属于发话主体的审美行为。它表现为一种情象,即意象方式。它反映情感时的核心是借助于情感因素的互渗的表象,这表现了艺术语言的情感的运思过程和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艺术语言 情感行为 审美行为 情象
下载PDF
行为语言·无意识结构·文学活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大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8,共13页
人的意识是由言语行为记忆建构的,无意识则是由行为语言记忆建构的。两种语言(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性决定着意识、无意识结构的联系和区别,也决定着双方既可沟通又不可通约的关系。因此,拉康以普通语言的结构来解释无意识是不严谨的。审... 人的意识是由言语行为记忆建构的,无意识则是由行为语言记忆建构的。两种语言(行为)的共性和差异性决定着意识、无意识结构的联系和区别,也决定着双方既可沟通又不可通约的关系。因此,拉康以普通语言的结构来解释无意识是不严谨的。审美和文学艺术活动是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充分合作,是言语行为记忆与行为语言记忆间的充分合作,是双方的共鸣共振,两种语言(行为)的特征决定着审美和文学艺术活动具有双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无意识 言语行为 行为语言 审美 文学艺术
下载PDF
“理论”“后理论”的症结及其疗救——对西方理论话语的批判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大康 王正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1-181,共11页
“理论”是在西方思想“语言论转向”的基础上兴盛起来的。“后理论”对“理论”的批判性重构并没有放弃语言论,只不过通过更新语言学研究范式来构建小写的、复数的理论。老庄的语言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理论”“后理论”思想基础... “理论”是在西方思想“语言论转向”的基础上兴盛起来的。“后理论”对“理论”的批判性重构并没有放弃语言论,只不过通过更新语言学研究范式来构建小写的、复数的理论。老庄的语言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批判“理论”“后理论”思想基础和话语方式的“外位性”立场:过分夸大语言的作用,把语言学视为研究人文学科的范式,必定会造成人与世界之复杂关系被简单化、片面化,造成思想的盲视,这正是理论、后理论的症结所在。在人与世界之间并存着两种基本关系:其一,人通过行为语言(行为)来关联世界,建立非对象性关系来体验、直觉、悟解世界;其二,人通过言语行为(语言)与世界建立对象性关系来观察、分析、认识世界。人的所有文学艺术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建立在这两种符号系统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为此,我们提出“新诗学”及“新解释学”就同时包容着言语行为(语言)与行为语言(行为)交互作用的二维张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后理论 言语行为 行为语言 新诗学 新解释学
下载PDF
汉语感谢行为话语模式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军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汉语感谢行为的本质和感谢模式的生成机制,认为感谢行为是受惠人对施惠行为给予正向回馈以平衡人际状态的言语行为,带有表态类行为和承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感谢策略的本质是补偿,感谢话语模式由受惠人承认受惠、赞誉施惠、... 本文分析了汉语感谢行为的本质和感谢模式的生成机制,认为感谢行为是受惠人对施惠行为给予正向回馈以平衡人际状态的言语行为,带有表态类行为和承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感谢策略的本质是补偿,感谢话语模式由受惠人承认受惠、赞誉施惠、提供补偿和关注施惠人受损四条路径生成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谢 言语行为 话语模式
下载PDF
符号、艺术及其解释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大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144,共10页
人类最初的符号活动即言语行为和行为语言,我们称之为"原生性符号",其他符号则是"次生性符号"。所有符号活动都同时存在两个最终解释项,即行为语言、言语行为,由此决定着体验、直觉、悟解和观察、分析、认知两种迥... 人类最初的符号活动即言语行为和行为语言,我们称之为"原生性符号",其他符号则是"次生性符号"。所有符号活动都同时存在两个最终解释项,即行为语言、言语行为,由此决定着体验、直觉、悟解和观察、分析、认知两种迥然不同而又交相影响的解释方式。艺术符号则强化了行为语言这一解释项,因而它才可能对"不可言说的"做出言说,而它自身也是言语行为所不能言说的。艺术的"氛围"、"神韵"是行为语言解释的成果,机械复制技术取消了行为语言的介入,也就从根本上消解了"氛围"和"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艺术符号 解释 行为语言 言语行为
下载PDF
论普遍语用学“场域原则”的新佐证——英汉道歉语研究新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莉 刘立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运用跨文化语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比英汉语言中的道歉语,发现两者的差异根植于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这一研究对普遍语用学的"场域原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形成一种场域。在各自不同的场域中,人们争夺象征... 运用跨文化语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比英汉语言中的道歉语,发现两者的差异根植于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这一研究对普遍语用学的"场域原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形成一种场域。在各自不同的场域中,人们争夺象征资本的游戏规则决定着语用学的习。这告诫人们语用学研究必须纳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具概括力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歉语 言语行为 道教策略 象征资本 场域原则
下载PDF
从符号系统结构探析“文化基因”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大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人类最原初、最基本的符号系统就是"文化基因",它由性质及功能迥然不同的两种行为(语言),即"行为语言"和"言语行为"共同构成。这两种行为(语言)共同建构了人与世界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由于行为语言与言... 人类最原初、最基本的符号系统就是"文化基因",它由性质及功能迥然不同的两种行为(语言),即"行为语言"和"言语行为"共同构成。这两种行为(语言)共同建构了人与世界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由于行为语言与言语行为相互结合、相互协作的整体结构存在民族差异性,由此形成的张力结构及倾向性决定着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方式,影响着中西方对世界的解释,并为思维方式和文化生产打下鲜明的民族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系统 行为语言 言语行为 文化基因 世界观 民族性
下载PDF
模因论视角的言说动词认知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安萍 钟守满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0-84,共5页
文章从模因论视角对言说动词进行认知分析,探讨言说动词的模因理据,揭示其传播复制与强势使用的内在语义结构方式,以促进言说动词在词与句接口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言说动词具有语言模因性,通过复制与传播,成为了强势模因;同时,言说动... 文章从模因论视角对言说动词进行认知分析,探讨言说动词的模因理据,揭示其传播复制与强势使用的内在语义结构方式,以促进言说动词在词与句接口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言说动词具有语言模因性,通过复制与传播,成为了强势模因;同时,言说动词具有行为模因性,在句法中使用不仅仅传递信息,更是一种行为或行动需求;言说动词的行为模因是其广泛使用的根源所在,因为语言模因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行为模因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言说动词 语言模因 行为模因
下载PDF
汉语致歉言语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
13
作者 关英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6-122,共7页
汉语致歉言语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它的实施与否、实施方式、实施频率和实施效果等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冒犯行为是致歉的根本原因,是致歉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影响致歉言语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致歉策略和致歉话语的选择;主体... 汉语致歉言语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它的实施与否、实施方式、实施频率和实施效果等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冒犯行为是致歉的根本原因,是致歉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影响致歉言语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致歉策略和致歉话语的选择;主体对致歉言语行为的认知态度将影响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致歉主体的年龄、职业和情绪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致歉策略和话语形式的选择;致歉语境中的物理时空、背景知识和交际方式也都或多或少地影响致歉策略和话语形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致歉言语行为 冒犯行为 主体态度 语境
下载PDF
体育教师非言语行为教学的基本原则
14
作者 龙伟健 唐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6-137,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体育教师非言语行为教学进行了探讨。合理运用非言语行为进行教学,要遵循四大基本原则:终极目标——服务教学原则,健康得体原则,师生共识原则,言语与非言语行为优化搭配原则。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 非言语教学 基本原则
下载PDF
论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
15
作者 史一鸿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6-88,共3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依托转喻理论与事态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进行了以下阐述:转喻是言语行为生成和理解的内在机制;事态场境理论是对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进行描述的工具;事态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转喻的力度... 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角度出发,依托转喻理论与事态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进行了以下阐述:转喻是言语行为生成和理解的内在机制;事态场境理论是对言语行为的转喻机制进行描述的工具;事态场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转喻整个言语行为,转喻的力度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各部分距离场境核心的距离,二是语境。通过以上论述从而提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对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做出科学性的解释,是语用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转喻 事态场境 语境
下载PDF
企业员工对领导批评言语的认知评价、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16
作者 陈美娟 张积家 王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91,共8页
本研究通过情境仿真法,探讨企业员工对领导批评言语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的领导批评言语在员工身上引起不同的认知评价、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不同类型的领导批评言语的效能有优劣之分:诱导教诲、困扰担忧最能... 本研究通过情境仿真法,探讨企业员工对领导批评言语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的领导批评言语在员工身上引起不同的认知评价、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不同类型的领导批评言语的效能有优劣之分:诱导教诲、困扰担忧最能引起员工的积极情绪和正面反应;其次是伤心失望,愤怒批评容易引起员工的消极情绪和抗拒行为。(2)领导批评言语的效果受员工的性别及言语事件影响。员工对领导批评言语的行为倾向无性别差异,但对领导批评言语的认知评价、情绪体验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女性比男性更能准确地认知领导的意图。(3)员工对领导批评言语的认知评价与情绪反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员工对领导批评言语的情绪体验取决于对批评言语的认知。如果员工对领导批评言语的认知评价积极,就容易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4)员工对不同类型的领导批评言语均具有较高的服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批评 情绪反应 行为倾向 言语行为
下载PDF
车贴语的语用含义、言语行为及其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阳 刘文楠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和探讨车贴语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方面。有些车贴语的语用含义,常常是由具体的语言环境赋予的;而车贴语的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表述、劝说、请求、警告等种类;面子威胁的行为,对车贴语的应用起到了很...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和探讨车贴语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方面。有些车贴语的语用含义,常常是由具体的语言环境赋予的;而车贴语的言语行为主要包括表述、劝说、请求、警告等种类;面子威胁的行为,对车贴语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贴语 语用含义 言语行为 威胁面子行为
下载PDF
间接言语行为与语言矛盾的升级和化解
18
作者 陈颖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54-55,124,共3页
日常言语行为是导致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奥斯汀"说话就是做事"之观点启发人们要从实际语言交流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语言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如实地把语言看作一种实施行为的手段。美国哲学家塞尔依据奥斯汀的... 日常言语行为是导致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奥斯汀"说话就是做事"之观点启发人们要从实际语言交流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语言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如实地把语言看作一种实施行为的手段。美国哲学家塞尔依据奥斯汀的理论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对奥斯汀的理论作了继承修正和改进。本文主要依据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讨间接言语行为与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之间存在的联系,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对怎样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化解人际矛盾提出个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首要言外行为 次要言外行为 非公约性
下载PDF
中韩邀请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19
作者 邹俊秀 《科教导刊》 2015年第3期44-46,共3页
邀请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言语现象,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会给对话双方带来负担。一般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邀请方使用的邀请策略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 邀请是日常生活中典型的言语现象,可以起到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会给对话双方带来负担。一般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邀请方使用的邀请策略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中韩邀请行为中使用的邀请策略也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邀请言语行为 邀请策略 辅助行为语
下载PDF
网络语境下建议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以天涯社区为例
20
作者 王亚宁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2年第1期84-96,共13页
言语行为一直是语用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论题,而建议因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而广被研究。以往对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过多集中于面对面交际,然而在网络交际背景下的建议言语行为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该文以发生在天涯社区上的建议... 言语行为一直是语用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论题,而建议因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而广被研究。以往对建议言语行为的研究过多集中于面对面交际,然而在网络交际背景下的建议言语行为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该文以发生在天涯社区上的建议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收集关于情感关系问题提出的征求建议问题的帖子建立语料库。基于布朗和莱文森的礼貌理论,以定性研究为主,以定量分析为辅,试图回答2个研究问题:(1)网络论坛上实施建议言语行为的策略主要有哪些?(2)使用这些策略会产生什么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言语行为 礼貌 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 威胁面子的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