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tion stability of high-speed maglev systems in consideration of aerodynamic effects: a study of a single magnetic suspension system 被引量:8
1
作者 Han Wu Xiao-Hui Zeng Yang Y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84-1094,共11页
In this study,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aerodynamic effects on the motion stability of a high-speed maglev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The concept of a critical speed for maglev vehicles considering the aerodynamic eff... In this study,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aerodynamic effects on the motion stability of a high-speed maglev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The concept of a critical speed for maglev vehicles considering the aerodynamic effect is proposed.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a single magnetic suspension system,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proposing relevant concepts and obtaining explicit expression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motion stability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ehicle speed when aerodynamic effects are considered. With increases of the vehicle speed, the stability behavior of the system changes. At a certain vehicle speed,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reaches a critical state, followed by instability. The speed corresponding to the critical state is the critical speed. Analysis reveals that when the system reaches the critical state, it takes two forms, with two critical speeds, and thus two expressions for the critical speed are obtained. The condition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ritical speed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and the lift coefficient on the critical speed we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 critical speed appears when the aerodynamic force is upward,and the second critical speed appears when the aerodynamic force is downward. Moreover, both critical speed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ift co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maglev system Critical speed Aerodynamic effect Motion stability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Sensor Applications for Position Detection and Guideway Monitoring in High Speed Maglev
2
作者 Jinho Lee Jeongmin Jo +2 位作者 Yongjae Han Changyoung Lee Yan Sun 《Mode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4期165-174,共10页
The high speed maglev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propulsion using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SM) and vehicle levitation from the guideway surface. In LSM propulsion control, the position detection sensor is used to de... The high speed maglev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propulsion using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LSM) and vehicle levitation from the guideway surface. In LSM propulsion control, the position detection sensor is used to detect running vehicle position for synchronized current generation. To maintain the stable levitating condition during vehicle running, the irregularity of guideway surface should be monitored by sensors measuring the displacement and acceleration between vehicle and guideway. In this study,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these sensors in the high speed maglev are investigated and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by using the small-scale test bed, the validity of examined methods is confi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peed maglev SENSOR POSITION Detection GUIDEWAY MONITORING
下载PDF
System dynamics in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vibration fatigue life assessment of the swing bar for high‐speed maglev train 被引量:1
3
作者 Feng Guo Feifei Hu +3 位作者 Shengchuan Wu Feng He Jianxin Liu Xingwen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ystem Dynamics》 2022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High‐speed maglev trains are subjected to severe dynamic loads,thus posing a failure hazard.It is necessary to account for the vehicle dynamic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fatigue life assessment approach ... High‐speed maglev trains are subjected to severe dynamic loads,thus posing a failure hazard.It is necessary to account for the vehicle dynamics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fatigue life assessment approach under harsh routes and super high‐speed grades.As the most critical load‐carrying part between the vehicle body and levitation frames,the swing bar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vehicle dynamics to integrate classical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fatigue life with the service conditions.A multiphysics‐coupled dynamic model of an alpha improvement scheme for an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maglev train capable of 600 km/h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ex dynamic loads and fatigue spectra.Using this model,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fatigue life of the wrought swing bar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only a slight effect on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fatigue life of swing bars by the super high‐speed grades.The nonaxial bending moments caused by the uncompensated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vehicle body and bolsters are identified as the decisive factors.The minimum safety factor of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for wrought swing bars is 1.33,while the minimum fatigue life is 34 years.Both matc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but are not conservative enough.Therefore,further ver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are recommended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swing b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fatigue life dynamic strength levitation frame high‐speed maglev train time‐domain stepwise fatigue assessment(TSFA)
原文传递
Carrying capacity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suspension low-speed maglev train on the horizontal curve 被引量:4
4
作者 CUI Peng,LI Jie & LIU DeSheng Maglev Engineering Ce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3,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1082-1087,共6页
Aiming at the lateral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s and the rails on a horizontal curve,we investigated a single magnetic bogie of the maglev train in this paper.The magnetic levitation and guidance forces su... Aiming at the lateral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s and the rails on a horizontal curve,we investigated a single magnetic bogie of the maglev train in this paper.The magnetic levitation and guidance forces supplied by the suspension modules were deduced by the flux tube method.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equations of the maglev train on the curved track with cant,several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arrying capacity were analyzed,and the formula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was presented.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maglev 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speed maglev TRAIN CURVE FLUX TUBE carrying capacity
原文传递
Stability and Hopf Bifurcation of the Maglev System with Delayed Speed Feedback Control 被引量:11
5
作者 WANG Hong-Po LI Jie ZHANG Ku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9-834,共6页
关键词 延时反馈控制 稳定性 磁力悬浮火车系统 霍普夫分岔 规格化形式
下载PDF
短定子磁浮列车基于悬浮间隙实现测速和定位的算法仿真及应用
6
作者 汤彪 朱跃欧 +2 位作者 蒋毅 乔若辉 吴定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短定子磁浮列车测速和定位技术实现方式与传统轮轨不同,目前有多种技术实现方式,但都需要在磁浮列车上设置测速和定位设备或系统,且与悬浮控制系统相互独立,但悬浮控制系统对速度信号和位置信号又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 短定子磁浮列车测速和定位技术实现方式与传统轮轨不同,目前有多种技术实现方式,但都需要在磁浮列车上设置测速和定位设备或系统,且与悬浮控制系统相互独立,但悬浮控制系统对速度信号和位置信号又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悬浮间隙实现测速和定位的算法,并通过仿真达到算法设计预期目的,最后通过编程将算法嵌入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系统硬件平台,实现测速和定位的算法应用,测速和定位信号完全集成于悬浮控制系统中,摆脱悬浮控制系统对外置测速定位系统的依赖,提升磁浮列车在轨道交通市场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定子磁浮列车 悬浮间隙 测速 定位 算法仿真
下载PDF
超导钉扎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7
作者 邓自刚 王珊 +3 位作者 徐焱 李海涛 周徐呈 张卫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8,共13页
为探究超导钉扎磁浮车辆高速运行动态特性,建立车-轨耦合空间模型,开展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学仿真。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得磁轨关系数学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车辆模型,引入截短梁描述建立永磁轨道模型;以磁轨关系为纽带获得超导钉扎磁浮车... 为探究超导钉扎磁浮车辆高速运行动态特性,建立车-轨耦合空间模型,开展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学仿真。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得磁轨关系数学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车辆模型,引入截短梁描述建立永磁轨道模型;以磁轨关系为纽带获得超导钉扎磁浮车-轨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轨道振动、电机法向力和轨道不平顺等对超导钉扎磁浮车辆-轨道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浮车辆系统的振动受轨道不平顺和车速的影响较大,受轨道振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速度为620 km/h时,车体、悬浮架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分别保持在0.5、8 m/s^(2)以下,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建立的模型可为超导钉扎磁浮交通线路设计与参数优化等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钉扎磁浮 高速磁浮 车-轨空间耦合动力学 建模与仿真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梁轨一体轨道梁钢混接头试验研究
8
作者 秦世强 黄春雷 +2 位作者 龚俊虎 毛羚 王秋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7-876,共10页
针对中低速磁浮分离式轨道梁建筑高度较大、无法考虑F轨刚度贡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开孔钢板式梁轨一体轨道梁结构,并针对其钢-混结合部的静力性能开展足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首先,介绍了梁轨一体轨道梁工程背景以及钢-混结... 针对中低速磁浮分离式轨道梁建筑高度较大、无法考虑F轨刚度贡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开孔钢板式梁轨一体轨道梁结构,并针对其钢-混结合部的静力性能开展足尺模型试验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首先,介绍了梁轨一体轨道梁工程背景以及钢-混结合部的结构特征;其次,设计了钢-混结合部静载模型试验,测试F轨、钢连接件和混凝土等构件在各级荷载下的应力和位移;最后,建立了钢-混结合部实体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钢-混结合部的受力性能、传力机理以及设计参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1.50倍设计荷载内,钢-混结合部基本处于弹性状态,连接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荷载继续增大时,F轨的荷载-应力曲线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5.47倍设计荷载下,混凝土梁体发生开裂破坏.2)F轨内外磁极位移均较小,钢-混结合部刚度较大;F轨内外磁极位移差在设计荷载下满足设计限值;1.58倍设计荷载下内外磁极位移差达到0.54 mm,开始超过位移差限值;表明钢混结合部刚度的富裕量小于强度,钢连接件应以刚度控制设计.3)在正常运营状态,磁浮列车荷载主要由钢连件的钢板承压传递,焊钉与开孔钢板传力比例较小;钢连接件中开孔直径、贯穿钢筋直径对传力影响较小,钢连接件腹板厚度增加使得钢混结合部处传力更加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 模型试验 分离式轨道梁 梁轨一体轨道梁 钢-混结合部
下载PDF
常导高速磁浮工程试验线初期建设长度研究
9
作者 牟瀚林 徐绪宝 +2 位作者 马卫华 吴杰 禹壮壮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6,共5页
研究目的:我国常导高速磁浮已具备推进工程化试验和示范运营线建设的条件,需要建设工程试验线对高速磁浮关键技术进行验证。本文从常导高速磁浮工程试验线初期试验需求入手,工程试验线建设初期不考虑乘坐舒适性,尽量采用较大的加减速度... 研究目的:我国常导高速磁浮已具备推进工程化试验和示范运营线建设的条件,需要建设工程试验线对高速磁浮关键技术进行验证。本文从常导高速磁浮工程试验线初期试验需求入手,工程试验线建设初期不考虑乘坐舒适性,尽量采用较大的加减速度,在满足初期达速试验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初期试验线建设长度,节省试验线初期工程投资。研究结论:(1)高速磁浮工程试验线主要是确认时速600 km时的各种性能及实用化目标的有关试验;(2)工程试验线初期建设长度需满足列车加减速运行最小距离及一定匀速运行距离要求,在国产时速600 km常导高速磁浮列车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加减速度主要取决于牵引变流器的额定电压及最大电流,通过供电系统匹配性仿真计算,车辆越轻,定子分段长度越短,可提供的车辆加速度越大,工程试验线初期建设长度越短;(3)本研究结论可为常导高速磁浮工程试验线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 工程试验线 初期建设长度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搭接结构悬浮系统仿真分析
10
作者 王志强 龙志强 李晓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0-599,共10页
为模拟高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运动过程并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系统响应,本文围绕悬浮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和仿真分析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以搭接结构为基本单元的高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机理分析方法构建理想情况下的... 为模拟高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运动过程并分析不同条件下的系统响应,本文围绕悬浮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和仿真分析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以搭接结构为基本单元的高速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机理分析方法构建理想情况下的悬浮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对悬浮系统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并针对简化模型设计标称控制器;最后,仿真验证了标称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并对比分析仿真和实验条件下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的起浮降落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悬浮间隙、悬浮电流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与实际系统的变化趋势吻合,稳态时误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悬浮系统 仿真分析
下载PDF
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路基轨道梁计算方法
11
作者 贺钢 邹泉锭 +1 位作者 肖世国 齐远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6,63,共6页
研究目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是一种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其路基-轨道梁结构对系统的安全性、运行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有重要影响。为简单合理确定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轨道梁结构的挠度和内力以便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Winkler弹性... 研究目的:中低速磁悬浮铁路是一种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其路基-轨道梁结构对系统的安全性、运行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有重要影响。为简单合理确定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轨道梁结构的挠度和内力以便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模型,建立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路基轨道梁计算方法。研究结论:(1)通过拟静力法将车辆动力荷载转换为等效惯性力,结合梁体边界条件,采用Laplace变换方法,推导出了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轨道基础梁的挠度和内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进行了验证;(2)轨道基础梁的挠度和弯矩沿梁体长度均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抛物线型分布模式,二者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分别约为10%、5.6%;(3)梁体剪力沿长度呈跨中为零的线性分布,理论值与试验值最大误差约为5%;(4)本文所建立的计算方法可为中低速磁悬浮铁路路基轨道梁的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悬浮铁路 路基 轨道基础梁 TIMOSHENKO梁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横向贯通式中低速磁浮一体轨道梁钢-混结合部试验研究
12
作者 秦世强 黄春雷 +2 位作者 龚俊虎 毛羚 王秋萍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为解决中低速磁浮分离式轨道梁存在的养护难、构件多,以及无法考虑F轨刚度贡献等问题,提出一种横向贯通式梁轨一体轨道梁结构,针对其钢-混结合部的静力性能开展有限元分析和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并对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 为解决中低速磁浮分离式轨道梁存在的养护难、构件多,以及无法考虑F轨刚度贡献等问题,提出一种横向贯通式梁轨一体轨道梁结构,针对其钢-混结合部的静力性能开展有限元分析和足尺模型试验研究,并对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5倍设计荷载内,钢-混结合部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且具备较高富裕量;竖向荷载主要通过钢板承压作用传递至混凝土梁体,焊钉对竖向荷载的传递作用较小;设计参数分析表明,适量提高钢连接件钢板厚度有利于竖向荷载的平顺传递。研究结果可以为梁轨一体轨道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中低速磁浮 模型试验 分离式轨道梁 梁轨一体轨道梁 钢-混结合部
下载PDF
基于加权融合的常导高速磁浮列车UKF定位算法
13
作者 张昕 翟凌露 +2 位作者 王舰深 张志 吴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2-838,共7页
为提高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的精确性,本文针对基于长定子齿槽检测的常导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方法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因测速定位信号缺失、干扰、测速定位安装误差等原因引起的定位不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融合无迹卡尔曼滤波(UKF... 为提高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的精确性,本文针对基于长定子齿槽检测的常导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方法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可能因测速定位信号缺失、干扰、测速定位安装误差等原因引起的定位不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融合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常导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算法.介绍了高速磁浮列车基于长定子齿槽的测速定位方法,并对多路冗余速度位置信息进行预处理和自适应加权融合处理;给出基于加权融合UKF的常导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算法模型;基于磁浮列车测速定位在环测试试验台试验,对改进后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磁浮定位算法与原定位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磁浮列车平均速度误差减小了32.6%,速度极差降低了49.3%,有效消除了信号采集噪声,提高了磁浮列车测速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导高速磁浮列车 测速定位 加权融合 无迹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梁耦合系统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研究
14
作者 韩艳 卜秀孟 +2 位作者 王力东 罗颖 李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9,共12页
轨道不平顺是诱发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主要激励源之一,探明系统耦合振动不平顺敏感波长,对线路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建立了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梁耦合系统空间模型,其中磁浮列车被模拟为具有537个自由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轨道梁被... 轨道不平顺是诱发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主要激励源之一,探明系统耦合振动不平顺敏感波长,对线路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建立了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梁耦合系统空间模型,其中磁浮列车被模拟为具有537个自由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轨道梁被模拟为空间有限元模型,两者之间通过基于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tion, PD)控制理论的磁轨关系耦合。其次,以上海高速磁浮为研究背景,选用5车编组列车驶过20跨简支梁桥为计算条件,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考虑轨道谐波不平顺激励,探讨了不同方向的轨道不平顺组合、不同轨道不平顺幅值和不同车速对列车和桥梁动力响应敏感波长及列车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浮列车-桥系统横向振动和竖向振动耦合性很弱;在设计车速430 km/h下,车体竖向、侧滚和点头加速度敏感波长分别为140~180 m、60~100 m和120~160 m,车体横向和摇头加速度敏感波长大于200 m;当波长为80、105、115、140和160 m时,会分别引发车体侧滚、摇头、横向、点头和竖向方向的共振;车体和主梁的响应幅值与轨道不平顺幅值基本呈线性关系;当轨道不平顺幅值为1 mm时,在计算车速200、250、300、350、390和430 km/h工况下,车体侧滚加速度峰值随车速变化不大,其他4个自由度方向的加速度峰值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减小,主梁竖向加速度幅值随车速的增大呈线性增大;从车体的横向和竖向Sperling指标可以看出,车体的Sperling指标均小于2.5,磁浮列车的运行平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轨道不平顺 敏感波长 动力响应 平稳性
下载PDF
基于Adaline算法的高速磁浮列车谐波检测及抑制方法
15
作者 毛中亚 王勇 +1 位作者 李凌霄 王宗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6,共5页
[目的]为了减小高速磁浮谐波对牵引网产生的影响,保障高速磁浮列车的正常运行,需研究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谐波特性及其相应的谐波抑制方法。[方法]分析了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并对双三相半控12脉冲多重整流电路及其谐波进... [目的]为了减小高速磁浮谐波对牵引网产生的影响,保障高速磁浮列车的正常运行,需研究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中的谐波特性及其相应的谐波抑制方法。[方法]分析了高速磁浮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并对双三相半控12脉冲多重整流电路及其谐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根据Adaline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和高速磁浮谐波特性,构建基于Adaline的高速磁浮谐波检测模型。采用谐波补偿控制策略,产生与检测出的谐波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作为补偿信号,对系统畸变电流进行谐波抑制。[结果及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Adaline算法的谐波检测及抑制方法前,谐波畸变率为11.16%,而采用该方法后,各次谐波含量明显降低,谐波畸变率下降为1.41%。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谐波检测及抑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谐波畸变,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 谐波检测及抑制 Adaline算法
下载PDF
计及实时最大功率约束的高速磁浮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存储利用
16
作者 李若琼 郑鑫波 李欣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185,共7页
针对高速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及运行规则特殊性导致再生制动能量无法主动利用、能量回馈方式对局域网电压影响大的问题,在对高速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基于地面式超级电容储能的高速磁浮列... 针对高速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及运行规则特殊性导致再生制动能量无法主动利用、能量回馈方式对局域网电压影响大的问题,在对高速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基于地面式超级电容储能的高速磁浮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系统拓扑结构;考虑高速磁浮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容量配置小、超级电容工作电压变化明显的特性,以高效回收再生制动能量为目标,将储能系统实时的可运行最大功率作为约束功率,制定相应的能量管理策略,实现系统不同工况下的能量管理,并通过分层控制策略实现整个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使高速磁浮列车牵引能耗降低21.83%;与储能系统采用固定功率约束的功率分配方式相比,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提高了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实时最大功率约束 再生制动能量 超级电容储能 能量管理
下载PDF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17
作者 姜梅 寇峻瑜 汪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制式,其车辆及轨道系统依靠非接触式支撑运行,且车辆走行机构内嵌于轨道梁内,因此需针对其车线匹配原理、车辆和轨道梁结构特点,研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以支撑工程设计。[方法... [目的]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制式,其车辆及轨道系统依靠非接触式支撑运行,且车辆走行机构内嵌于轨道梁内,因此需针对其车线匹配原理、车辆和轨道梁结构特点,研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以支撑工程设计。[方法]介绍了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的基本原理;基于车辆行驶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线路的旅客舒适度标准及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结果及结论]在列车运行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主要取决于横坡角允许值和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允许值。在参考国内外其他轨道交通制式的试验结果、相关标准规定、传统中低速磁浮系统实际建设运营情况的基础上,建议最大横坡角不大于8°,最大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在一般和困难情况下分别不大于0.4 m/s^(2)和0.6 m/s^(2)。当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设计速度为200 km/h时,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和困难情况下分别可取为1800 m和16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 线路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下载PDF
预应力效应对中速磁浮线路简支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
18
作者 李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6,共5页
以长沙磁浮线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预应力效应的磁浮线路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预应力效应对中速磁浮线路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效应的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明显,预应力增加显著加剧桥梁竖... 以长沙磁浮线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不同预应力效应的磁浮线路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预应力效应对中速磁浮线路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效应的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明显,预应力增加显著加剧桥梁竖向振动加速度,预应力由0.67P0(P0为张拉控制应力)增加到1.33P0时,桥梁跨中竖向最大加速度从0.21 m/s^(2)增至0.44 m/s^(2);车速增加会加剧预应力效应的影响,对桥梁竖向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尤为明显,车速由20 km/h增加到200 km/h时,在1.00P0作用下,桥梁跨中竖向最大加速度从0.15 m/s^(2)增至0.76 m/s^(2);箱壁局部变形对车-桥耦合竖向振动响应有显著影响,预应力导致的箱壁局部变形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磁浮线路 简支梁桥 数值模拟 车-桥耦合振动 预应力效应 动力分析
下载PDF
考虑四极子声源的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噪声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加利 于梦阁 +1 位作者 陈大伟 杨志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四极子声源对列车气动噪声的贡献增大,高速磁浮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600 km/h时,有必要考虑四极子声源对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噪声的影响.为此,本文建立考虑四极子声源的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噪声数值模拟方法,对高速磁浮列车...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四极子声源对列车气动噪声的贡献增大,高速磁浮列车的运行速度达到600 km/h时,有必要考虑四极子声源对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噪声的影响.为此,本文建立考虑四极子声源的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噪声数值模拟方法,对高速磁浮列车流线型尾部、头部区域的积分面进行局部外推,探索流线型尾部、头部区域的四极子声源对高速磁浮列车气动噪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速磁浮列车的尾涡会穿过下游的积分面,流线型尾部区域不能采用全封闭积分面,否则会产生非常大的伪声;流线型尾部区域的积分面需要较多地向尾涡区延伸,并去除尾涡穿过的区域;高速磁浮列车流线型头部区域四极子声源的贡献很小,流线型头部区域的积分面可以取为流线型头型表面;在600 km/h下,高速磁浮列车四极子声源引起的气动噪声能量占比达到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气动噪声 四极子声源 尾涡
下载PDF
交通强国背景下高速磁浮经济性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高速磁浮项目存在建设资金投入大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高速磁浮项目费用和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在研究日本中央新干线、我国规划高速磁浮项目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从降低或延缓资金投入、提升效益等角度出发,提出交通强国背景下高速... 高速磁浮项目存在建设资金投入大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高速磁浮项目费用和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在研究日本中央新干线、我国规划高速磁浮项目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从降低或延缓资金投入、提升效益等角度出发,提出交通强国背景下高速磁浮经济性发展的若干思考:适配客流需求,科学选定技术标准,包括设计速度、到发线长度、正线数量等;合理选择地下、地面、高架等敷设方式,着力降低地下线比例,以降低建筑工程费;分阶段确定运营主体,降低运营成本,如初期可由地方轨道交通机构负责运营,后期可成立国家级机构负责运营管理;优化服务供给以提升客票收入;联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管理,形成产业链以提升综合效益;统筹社会经济及运输需求等,确定建设时机,优先城市群范围内的试验线,再考虑长大干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强国 高速磁浮 资金投入 费用效益 投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