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溶性聚酯/碳酸钙/聚酯(COPET/CaCO_(3)/PET)多孔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艳娇 刘蕴莹 +3 位作者 宋若晨 潘茹男 李君美 刘丽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采用自制的碱溶性聚酯/碳酸钙(COPET/CaCO_(3))母粒与聚酯(PET)母粒,经熔融纺丝实现对传统PET纤维的改性,结合单因子控制变量法优选碱酸处理制备COPET/CaCO_(3)/PET多孔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纤维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NaO... 采用自制的碱溶性聚酯/碳酸钙(COPET/CaCO_(3))母粒与聚酯(PET)母粒,经熔融纺丝实现对传统PET纤维的改性,结合单因子控制变量法优选碱酸处理制备COPET/CaCO_(3)/PET多孔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纤维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NaOH质量分数为4%、HCL质量分数为3%时,纤维具有较好的表观形态和孔隙结构。在最优处理条件下,纤维内部含有较多分布均匀的孔隙,孔径主要集中分布在15~54nm。此时,纤维的断裂强度、线密度、比表面积和熔融温度分别为1.29cN/dtex、4.84dtex、5.5273m^(2)/g和25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溶性聚酯/碳酸钙(COPET/caco_(3))母粒 聚酯(PET)母粒 碱溶性聚酯/碳酸钙/聚酯(COPET/caco_(3)/PET)多孔纤维 熔融纺丝 碱酸处理
下载PDF
SDBS调控ZnO/CaC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红英 吴振阳 +1 位作者 丁爱民 姚成立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28-34,共7页
以ZnCl_(2)、CaCl_(2)和Na2CO_(3)为反应物,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分散剂和形貌的调控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O/CaCO_(3)复合材料。XRD和FT-IR结果显示,ZnO/CaCO_(3)复合材料中包含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以及方解石型CaCO_(3)。SEM... 以ZnCl_(2)、CaCl_(2)和Na2CO_(3)为反应物,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分散剂和形貌的调控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O/CaCO_(3)复合材料。XRD和FT-IR结果显示,ZnO/CaCO_(3)复合材料中包含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以及方解石型CaCO_(3)。SEM表明,加入SDBS后,改善了ZnO微粒团聚性。复合材料中ZnO是由片层松散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类球形,而CaCO_(3)为边长4μm左右且表面光滑的六面体形。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ZnO/CaCO_(3)复合材料比ZnO具有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这可能得益于SDBS在材料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复合材料中ZnO和CaCO_(3)的协同作用。经过5次循环降解实验后,ZnO/CaCO_(3)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仍超过94%,说明该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caco_(3) SDBS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叶面CaCO_(3)-P沉淀物产生的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3
作者 陶轶凡 黄蔚 +2 位作者 余成 陈开宁 李子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0-1068,共9页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微环境有利于水体中钙和磷形成CaCO_(3)-P共沉淀,但在不同水环境因子下水体中钙和磷形成CaCO_(3)-P共沉淀的能力不同。本研究以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钙浓度(0、20、35、50、65 mg/L)、碱...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微环境有利于水体中钙和磷形成CaCO_(3)-P共沉淀,但在不同水环境因子下水体中钙和磷形成CaCO_(3)-P共沉淀的能力不同。本研究以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钙浓度(0、20、35、50、65 mg/L)、碱度(0、100、200、300、400 mg/L CaCO_(3))、磷浓度(0、0.1、0.2、0.3、0.4 mg/L)和温度(11、14、17、20℃)对菹草削减水体磷的能力及对CaCO_(3)-P共沉淀产生的差异,并通过分析无植物对照组培养液的饱和指数变化趋势,揭示植物介导下CaCO_(3)-P的发生规律,为湖泊生态修复中沉水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在菹草培养组中,总磷(TP)和溶解性磷酸盐(SRP)浓度显著下降,并且不同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钙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组的TP和SRP浓度均呈减小趋势,而添加钙浓度导致减幅进一步提高。相比之下,在无菹草对照组中,TP和SRP浓度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菹草的引入促进了水中磷的去除效率。②各处理组CaCO_(3)-P共沉淀量随碱度的增加而增加,碱度为400 mg/L CaCO_(3)时,产生最大CaCO_(3)-P共沉淀量,说明菹草在碱性水环境中更有利于产生CaCO_(3)-P共沉淀。共沉淀在中等磷水平(0.2 mg/L)产生量最高,每株菹草每天平均产生23.12 mg共沉淀量。实验验证了自然水体磷浓度对菹草叶面CaCO_(3)-P共沉淀量的产生差异较小,共沉淀在中等温度水平(17℃)含量最高,每株菹草每天平均产生16.61 mg共沉淀量,说明菹草在适宜温度下产生共沉淀的差异不大。以上结果表明,碱度相较于磷浓度及温度对菹草的CaCO_(3)-P共沉淀量影响更大。③在水环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无菹草对照组碳酸钙饱和指数(方解石和霰石饱和指数)均大于0,说明有结晶趋势,但在实验期间并未产生沉淀,而添加菹草的处理组产生了不等量的CaCO_(3)-P共沉淀,表明沉水植物也可通过共沉淀的方式削减水体磷负荷,为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caco_(3)-P共沉淀 菹草
下载PDF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纳米CaCO_(3)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4
作者 管董豪 张亚 +3 位作者 王金玺 焦玉荣 邢艳 李敏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以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为原料,在加氨水、通CO_(2)气体条件下制备纳米CaCO_(3),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对纳米CaCO_(3)进行改性,对改性材料DTAB-CaCO_(3)进行表征。研究刚果红在DTAB-CaCO_(3)表面的吸附行为,考察影响DTA... 以固体废弃物脱硫石膏为原料,在加氨水、通CO_(2)气体条件下制备纳米CaCO_(3),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对纳米CaCO_(3)进行改性,对改性材料DTAB-CaCO_(3)进行表征。研究刚果红在DTAB-CaCO_(3)表面的吸附行为,考察影响DTAB-CaCO_(3)对刚果红吸附性能的因素,数学拟合吸附过程,计算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ρ(刚果红)=50 mg/L、m(DTAB-CaCO_(3))∶V(刚果红)=0.20 g/L、pH=2、t=120 min,吸附率为95%。该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符合Langmuir等温式的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纳米caco_(3) 改性 吸附 刚果红
下载PDF
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动态特性研究及敏感性分析
5
作者 醋文凯 方嘉宾 +2 位作者 魏进家 郭晓蝶 郑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9,共11页
为了获得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其系统设计与安全调控水平,基于有限体积法,构建了MW级的可用于sCO_(2)热发电系统的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该反应器系统在典型扰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 为了获得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其系统设计与安全调控水平,基于有限体积法,构建了MW级的可用于sCO_(2)热发电系统的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该反应器系统在典型扰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并就不同关键参数对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释能过程中传热传质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吸热侧sCO_(2)的进口流量和温度,会显著影响出口温度;相较于改变放热侧颗粒的进口温度,改变其进口流量对吸热侧sCO_(2)出口温度的影响更为明显,10%的放热侧颗粒进口流量阶跃扰动可导致吸热侧sCO_(2)出口温度变化可达17.5℃,而相同比例的进口温度扰动最高只能使吸热侧sCO_(2)出口温度产生3.9℃的变化;增加管数、减少管径和减小粒径有助于提高CaO/CaCO_(3)流化床反应器的热效率和转化率,且增加管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当管数从20增加至40根时,反应器的热效率和CaO颗粒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9%和2.4%。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CaO/CaCO_(3)热化学储能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集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CaO/caco_(3) 流化床反应器 动态特性
下载PDF
硫酸铵强化石膏溶解矿化制备高纯CaCO_(3)
6
作者 刘妍汝 钟山 +4 位作者 唐思扬 杨柯 宋磊 李红娇 梁斌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5,共9页
近年来,利用固废石膏矿化CO_(2)联产CaCO_(3)及硫酸铵工艺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固废石膏成分复杂,分离纯化困难,成本与矿化产品品质难以兼顾导致其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利用。为此,以硫酸钙及磷石膏为原料,提出以石膏矿化液相产物硫酸... 近年来,利用固废石膏矿化CO_(2)联产CaCO_(3)及硫酸铵工艺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固废石膏成分复杂,分离纯化困难,成本与矿化产品品质难以兼顾导致其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利用。为此,以硫酸钙及磷石膏为原料,提出以石膏矿化液相产物硫酸铵溶液强化硫酸钙溶解浸出,液固分离后再进行矿化的间接矿化工艺。试验研究了溶解强化过程中硫酸铵浓度及溶解浸出时间对硫酸钙溶解特性的影响,以及矿化过程中氨水浓度、温度、矿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矿化过程和矿化产物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溶解与矿化工艺条件,基于此,进一步研究磷石膏的间接矿化过程,结果表明,与直接矿化相比,间接矿化可使CaCO_(3)产品纯度由82.2%提高至98.6%,且产品粒度D_(50)由22.00μm降至10.98μm。间接矿化工艺可有效强化石膏溶解浸出过程,避免引入外加介质,并制备高纯度轻质CaCO_(3),相关研究可为固废石膏矿化CO_(2)技术的经济应用提供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矿化 溶解强化 caco_(3) 石膏固废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纳米CaCO_(3)与碳粉低热固固耦合原位制备纳米CaO和CO
7
作者 陆子煊 叶献民 +2 位作者 蔡正宇 张冰姿 唐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8-6223,共6页
高温条件下固相CaO可直接与CO_(2)反应生成CaCO_(3),CO_(2)捕集率达78.57%(质量分数),是解决碳排放的高效手段。钙循环技术中如何降低CaCO_(3)分解温度、CaO再生和CO_(2)利用是关键问题。研究通过纳米CaCO_(3)和碳粉的低热固固耦合反应... 高温条件下固相CaO可直接与CO_(2)反应生成CaCO_(3),CO_(2)捕集率达78.57%(质量分数),是解决碳排放的高效手段。钙循环技术中如何降低CaCO_(3)分解温度、CaO再生和CO_(2)利用是关键问题。研究通过纳米CaCO_(3)和碳粉的低热固固耦合反应同时实现纳米CaO再生和CO_(2)原位转化为CO,使纳米CaCO_(3)分解温度下降46℃,分解速率提高约50%,再生的多孔纳米CaO粒径小而均匀,可再次捕集CO_(2)实现钙循环利用,由CO_(2)转化的CO可应用于工业合成气。纳米CaCO_(3)和碳粉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性高、运输便捷等优点,该低热固固耦合反应在低成本前提下具有提高CO_(2)捕集和利用效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_(3) 低热固固耦合 钙循环技术 纳米CaO再生 CO_(2)原位转化CO
下载PDF
CaCO_(3)/Ag_(2)O复合光催化剂降解及抗菌性能研究
8
作者 徐凤 钟燕 +1 位作者 王殿辉 胡朝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46-254,共9页
为提高CaCO_(3)的使用率,拓展其在处理污染物及抗菌方面的应用,利用沉淀法合成Ag_(2)O及添加CaCO_(3)进一步制备CaCO_(3)/Ag_(2)O光催化剂,通过XRD、XPS、SEM、TEM等对其结构组成、形貌晶格等方面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CaCO_(3)与Ag... 为提高CaCO_(3)的使用率,拓展其在处理污染物及抗菌方面的应用,利用沉淀法合成Ag_(2)O及添加CaCO_(3)进一步制备CaCO_(3)/Ag_(2)O光催化剂,通过XRD、XPS、SEM、TEM等对其结构组成、形貌晶格等方面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CaCO_(3)与Ag_(2)O复合比例为1∶1时,在可见光下30 min内对亚甲基蓝降解率可达90%,同时4次循环实验也表明,CaCO_(3)/Ag_(2)O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光催化剂抗菌试验表明,CaCO_(3)/Ag_(2)O复合光催化剂在30 min内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清除。CaCO_(3)负载Ag_(2)O形成异质结,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有效提高了复合体系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aco_(3)/Ag_(2)O 沉淀法 亚甲基蓝 抗菌 降解
下载PDF
稳定非晶态CaCO_(3)在乙二醇无水体系中的制备及形成机理
9
作者 喻欢 肖浩东 +3 位作者 郭韬 曹孟洋 阮泓渊 蒋久信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4,共8页
采用醇钙法在乙二醇钙无水体系中制备了纯净且稳定的非晶态CaCO_(3)(ACC),即利用K_(2)CO_(3)和CaCl_(2)在乙二醇溶液中的反应制备ACC,并研究了溶液浓度、陈化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相类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当溶液混... 采用醇钙法在乙二醇钙无水体系中制备了纯净且稳定的非晶态CaCO_(3)(ACC),即利用K_(2)CO_(3)和CaCl_(2)在乙二醇溶液中的反应制备ACC,并研究了溶液浓度、陈化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相类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当溶液混合后立即有ACC生成;在0℃和20℃的反应温度下,当陈化时间延长至4个月时,产物依然保持非晶态,说明生成的ACC非常稳定;20℃下不同浓度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也为纯净ACC。产物的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以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结果验证了产物CaCO_(3)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反应时间越短、反应温度越低、溶液越稀,ACC越容易呈现疏松多孔状;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ACC由疏松多孔的无定形态逐渐变成不规则颗粒状(0℃)和较规则的椭球状或球状颗粒(20℃)。最后,从CaCl_(2)和K_(2)CO_(3)在乙二醇中电离的角度探讨了ACC的形成机理。该研究为稳定的纯净ACC的制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ACC调控制备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caco_(3) 醇钙法 乙二醇无水体系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及能量演化特征
10
作者 孟琴 刘强 +1 位作者 吴茂华 张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纳米SiO_(2)-CaCO_(3)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掺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了纳米SiO_(2)-CaCO_(3)增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和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 采用纳米SiO_(2)-CaCO_(3)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掺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进行了受压性能试验,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了纳米SiO_(2)-CaCO_(3)增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普通混凝土和纳米SiO_(2)-CaCO_(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混掺纳米材料比单掺纳米材料对提升混凝土强度效果更佳,强度最大增幅为31.46%;混掺纳米材料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弹性应变能释放速率,增大了混凝土的总应变能和耗散能,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延性和韧性。基于SEM微观测试结果揭示了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增强效应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 O2-caco3 混凝土 损伤本构模型 能量耗散 SEM
下载PDF
纳米CaCO_(3)影响下重塑软黏土动力特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11
作者 庄心善 张子涵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48,共10页
为研究循环荷载下纳米CaCO_(3)重塑软黏土的动力特性与微观形态,进行GDS动三轴、NMR试验,分析其动应力-动应变、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及微观孔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aCO_(3)掺量增加、围压增大,软黏土的动应变逐渐减小,动弹性模... 为研究循环荷载下纳米CaCO_(3)重塑软黏土的动力特性与微观形态,进行GDS动三轴、NMR试验,分析其动应力-动应变、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及微观孔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aCO_(3)掺量增加、围压增大,软黏土的动应变逐渐减小,动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固结应力比增大使纳米CaCO_(3)重塑软黏土动应变先减小后增大,动弹性模量先增加后减小;围压和固结应力比的提高均可有效降低软黏土的阻尼比;软黏土滞回耗能与动应变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纳米CaCO_(3)重塑软黏土T2分布曲线主峰峰值及峰面积相比于素软黏土显著降低,孔隙比减小使土体结构更加稳定。所进行的纳米CaCO_(3)重塑软黏土动力特性研究,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工程 重塑软黏土 纳米caco_(3) 循环荷载 固结应力比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下载PDF
纳米CaCO_(3)改性聚氨酯复合运动鞋底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12
作者 唐邦全 《塑料助剂》 CAS 2024年第4期14-18,23,共6页
以聚氨酯为基体材料、纳米材料为改性剂,制备纳米材料/聚氨酯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均匀分布于聚氨酯大分子长链结构内,不仅可确保复合材料柔韧度与刚度,还可改善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以此复合材料制成的运动鞋鞋底性能也更为优异。因此,通... 以聚氨酯为基体材料、纳米材料为改性剂,制备纳米材料/聚氨酯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均匀分布于聚氨酯大分子长链结构内,不仅可确保复合材料柔韧度与刚度,还可改善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以此复合材料制成的运动鞋鞋底性能也更为优异。因此,通过分析运动鞋鞋底性能需求,以聚氨酯原液为鞋底基体材料,在预聚法原液内加入纳米CaCO_(3)粒子,并对以此原液制成的运动鞋鞋底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发现,纳米CaCO_(3)/聚氨酯复合材料运动鞋鞋底防滑性明显优于单纯聚氨酯材料运动鞋鞋底,可保护运动员不受损伤;纳米CaCO_(3)/聚氨酯复合材料运动鞋鞋底耐磨性更佳,耐用且使用寿命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caco_(3)粒子 聚氨酯材料 改性处理 运动鞋鞋底 性能测试
下载PDF
纳米CaCO_(3)改性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李志强 付晓琳 +2 位作者 贺向阳 朱赫 张帅 《非金属矿》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研究纳米CaCO_(3)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优化作用,分别以单掺沸石粉和复掺沸石粉、纳米CaCO_(3)(NC)改性的方式制备高性能混凝土(HPC),并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微观结构,研究NC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 为研究纳米CaCO_(3)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优化作用,分别以单掺沸石粉和复掺沸石粉、纳米CaCO_(3)(NC)改性的方式制备高性能混凝土(HPC),并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微观结构,研究NC对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大掺量沸石粉会降低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早期力学性能,但能够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后期力学性能,当沸石粉掺量为20%时,HPC的7 d、28 d、90 d抗压强度分别为基准组的89.52%、97.60%、101.07%,劈裂抗拉强度为基准组的92.65%、99.85%、102.62%,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较基准组提高5.64%;在此基础上复掺NC后,沸石粉混凝土的负面影响得到改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一步增强。当NC掺量为1.0%时,HPC 7 d、28 d、90 d抗压强度分别较未掺NC时提高12.34%、8.90%、5.91%,劈裂抗拉强度提高14.76%、11.30%、7.95%,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20.92%。NC能够促进沸石粉水泥体系水化反应,优化水化产物形态,细化浆体孔隙结构,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当沸石粉掺量为20%,NC掺量为1.0%时,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达到较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掺量沸石粉混凝土 纳米caco_(3) 力学性能 抗氯离子渗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碳化法由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的工艺条件研究
14
作者 张如 王百年 +2 位作者 王朋辉 蒋国华 杨保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842,共5页
以CaY沉淀为钙源,CO_(2)为碳化沉淀剂,由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研究碳化沉淀反应工艺条件对纳米CaCO_(3)的粒径大小、粒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沉淀反应较适宜的复配晶形控制剂为2.5%ZX+1%ZY;较适宜的碳化沉淀反应工艺条件为... 以CaY沉淀为钙源,CO_(2)为碳化沉淀剂,由磷石膏制备纳米CaCO_(3)。研究碳化沉淀反应工艺条件对纳米CaCO_(3)的粒径大小、粒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沉淀反应较适宜的复配晶形控制剂为2.5%ZX+1%ZY;较适宜的碳化沉淀反应工艺条件为:复配晶形控制剂添加量3.5%,碳化反应温度15℃,CO_(2)流率400 mL/min。优化条件下所制备CaCO_(3)为方解石晶型,平均粒径约33 nm,粒度均匀,分散良好;并对复配晶形控制剂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纳米碳酸钙 碳化法
下载PDF
CO_(2) mineralization by typical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for preparing ultrafine CaCO_(3): A review
15
作者 Run Xu Fuxia Zhu +8 位作者 Liang Zou Shuqing Wang Yanfang Liu Jili Hou Chenghao Li Kuntong Song Lingzhao Kong Longpeng Cui Zhiqiang Wang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679-1697,共19页
Mineral carbonation is a promising CO_(2) sequestration strategy that can utilize industrial wastes to convert CO_(2) into high-value CaCO_(3).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advancements in CO_(2) mineralization using typ... Mineral carbonation is a promising CO_(2) sequestration strategy that can utilize industrial wastes to convert CO_(2) into high-value CaCO_(3).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advancements in CO_(2) mineralization using typical industrial wastes to prepare ultrafine CaCO_(3).This work surveys the mechanisms of CO_(2) mineralization using these wastes and its capacities to synthesize CaCO_(3),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carbonation pathways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preparation of CaCO_(3),analyzes the current industrial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conomics of this technology.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impurities in solid wastes,the purity of CaCO_(3) prepared by indirect methods is greater than that prepared by direct methods.Crystalline CaCO_(3) includes three polymorphs.The polymorph of CaCO_(3) synthesized by carbonation process is determine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These parameters essentially impact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CaCO_(3) by altering the CO_(2) supersaturation in the reaction system and the surface energy of CaCO_(3) grains.Increasing the initial pH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CO_(2)flow rate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vaterite,but calcite is formed under excessively high pH.Vaterite formation is favored at lower temperatures and residence time.With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prolonged residence time,it passes through aragonite metastable phase and eventually transforms into calcite.Moreover,polymorph modifiers can decrease the surface energy of CaCO_(3) grains,facilitating the synthesis of vaterite.However,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including high costs,high energy consumption,low calcium leaching rate,low carbonation efficiency,and low product yiel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ways to accelerate carbonation,optimize operating parameters,develop cost-effective agents,and understand the kinetics of CaCO_(3) nucle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to obtain products with specific crystal forms.Furthermore,more studies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LCA)should be conducted to fully confirm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ed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Resource utilization Mineral carbonation Ultrafine caco_(3)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下载PDF
CH_(3)COONa-NH_(4)OH-H_(2)O体系下磷石膏矿化CO_(2)-联产高纯CaCO_(3)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文金 刘卓齐 +2 位作者 卢海臣 孙红娟 彭同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24-3833,共10页
基于我国面临CO_(2)减排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巨大压力,本文提出助剂循环使用的CO_(2)矿化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过程耦合的学术思想,立题以磷石膏为原料,研究醋酸钠体系下氨水强化磷石膏浸出液矿化CO_(2)联产高纯CaCO_(3)的反应过程。实... 基于我国面临CO_(2)减排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巨大压力,本文提出助剂循环使用的CO_(2)矿化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过程耦合的学术思想,立题以磷石膏为原料,研究醋酸钠体系下氨水强化磷石膏浸出液矿化CO_(2)联产高纯CaCO_(3)的反应过程。实验过程中系统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磷石膏中Ca^(2+)的浸出及浸出液矿化CO_(2)反应效能的影响,并系统表征了反应条件对矿化产物晶粒尺寸、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常压条件下1t磷石膏可以矿化吸收208kg的CO_(2),同时联产472kg纯度为99.63%的球形球霰石。通过调节矿化反应条件可有效调控矿化产物的晶粒尺寸;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亚稳态的球霰石向热力学更稳定的文石和方解石转化。实验过程中实现了醋酸钠的循环利用与回收。本文为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与高纯CaCO_(3)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CO_(2)矿化 碳酸钙 循环利用 产物调控
下载PDF
CaCO_(3)对复合粉粒和实心焊丝明弧堆焊高铬合金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建勋 刘超 +2 位作者 黄洪江 艾孝文 刘书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目的将活性剂引入复合粉粒,旨在改变电弧对其的作用属性,以提高堆焊金属的合金化元素量,从而改善其耐磨性。方法以复合粉粒和实心焊丝作为填充材料,采用自保护明弧焊法制备系列高铬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附属电子能谱仪等手... 目的将活性剂引入复合粉粒,旨在改变电弧对其的作用属性,以提高堆焊金属的合金化元素量,从而改善其耐磨性。方法以复合粉粒和实心焊丝作为填充材料,采用自保护明弧焊法制备系列高铬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附属电子能谱仪等手段,研究复合粉粒添加CaCO_(3)含量对其堆焊高铬合金的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随着CaCO_(3)添加量增大,焊缝的碗形熔深随之消除,堆焊合金的粉粒填充量由43.7%提高到47.5%,熔合比由0.281降低至0.140。这使堆焊合金组织由亚共晶变为过共晶结构,初生M7C3相的体积分数随之明显增加,堆焊合金硬度从55.4HRC提高至62.3HRC,磨损质量损失从54.9mg降低至16.7mg,耐磨性净增加2.3倍,合金磨损方式包括微观切削和显微剥落。高速摄影仪所拍电弧影像和电流电压数据显示,复合粉粒添加CaCO_(3)粉,使其堆焊电弧形态从圆锥形转变变为扁平钟罩形,电弧覆盖面积扩展约2倍。结论复合粉粒引入CaCO_(3)粉,促使电弧扩展,这不仅提高了复合粉粒的熔化量,而且显著降低了母材的稀释作用,以微小成本而显著改善了合金组织及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粉粒 明弧 堆焊 高铬合金 活性剂 碳酸钙 耐磨性
下载PDF
CaCO_(3)为钙源固相法合成榍石时SiO_(2)和TiO_(2)物相的影响
18
作者 敖卫华 徐卓群 +3 位作者 张童 冯增军 王炫 丁浩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榍石为主要乳浊相物质制备陶瓷釉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而固相法是合成榍石的有效手段。因此,明确原料的物相在固相法合成榍石过程中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以CaCO_(3)为钙源,通过CaCO_(3)-SiO_(2)-TiO_(2)体系固相法煅烧合成榍... 采用榍石为主要乳浊相物质制备陶瓷釉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而固相法是合成榍石的有效手段。因此,明确原料的物相在固相法合成榍石过程中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以CaCO_(3)为钙源,通过CaCO_(3)-SiO_(2)-TiO_(2)体系固相法煅烧合成榍石(CaTiSiO_(5))过程所用不同物相SiO_(2)和TiO_(2)对榍石产物成分、颗粒形貌的影响,对反应机理和榍石产物的主要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当SiO_(2)和TiO_(2)均为非晶相物质(白炭黑和偏钛酸)时,将CaCO_(3)-SiO_(2)-TiO_(2)在1200℃煅烧,可得到由单一榍石相组成的产物;而SiO_(2)和TiO_(2)均为晶体(石英和锐钛矿),或其中一种为晶体时,1200℃煅烧产物主要成分为榍石,同时含少量石英和金红石。说明SiO_(2)和TiO_(2)为非晶相物质有利于提高CaCO_(3)-SiO_(2)-TiO_(2)高温时各组分的化合反应程度,抑制各组分形成游离态和发生自身相变。本研究为以CaCO_(3)为钙源,通过固相法合成高品质榍石及消除TiO_(2)高温时游离态和自身相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_(3) SiO_(2) TiO_(2) 固相法 榍石
下载PDF
添加剂对高能球磨法制备CaCO_(3)晶型和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蕊 陶冲 +3 位作者 谭振亚 李沁娱 吴月 蒋久信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9,共8页
由于球霰石相碳酸钙(CaCO_(3))热力学的不稳定性,其制备需要苛刻的条件。在不添加氯化钠(NaCl)或氯化钾(KCl)稀释剂的前提下,首先研究了机械研磨时间、研磨转速和球料比对高能球磨法制备的CaCO_(3)晶体类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球霰石相碳酸钙(CaCO_(3))热力学的不稳定性,其制备需要苛刻的条件。在不添加氯化钠(NaCl)或氯化钾(KCl)稀释剂的前提下,首先研究了机械研磨时间、研磨转速和球料比对高能球磨法制备的CaCO_(3)晶体类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初期和低转速时会生成无定形CaCO_(3)(ACC),其他条件下产物全部为方解石相;延长球磨时间、提高球磨转速和增加球料比均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和方解石的结晶。然后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N)和六偏磷酸钠(SHMP)对CaCO_(3)晶体类型和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DSN和SHMP均能促进球状球霰石的生成。SDSN的添加可以得到球霰石相含量为58.2 wt.%的CaCO_(3)粉体,而SHMP的添加可以使球霰石相的含量提高至81.9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_(3) 球霰石 高能球磨法 添加剂
下载PDF
纳米CaCO_(3)对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子扬 陈国夫 屠艳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8-235,共8页
研究了纳米CaCO_(3)(NC)和粉煤灰(FA)单掺及复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坍落度、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水化反应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C能够提高RAC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水化反应速率,但会降低其坍落度;FA能够提... 研究了纳米CaCO_(3)(NC)和粉煤灰(FA)单掺及复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坍落度、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水化反应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C能够提高RAC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水化反应速率,但会降低其坍落度;FA能够提高RA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后期力学性能,但会降低其水化反应速率和早期力学性能;两者复掺后,单掺NC、FA时的负面影响得到改善,RAC具有较优的坍落度、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水化反应速率;复掺NC和FA可以降低RAC中氢氧化钙(CH)晶体的含量,填充RAC浆体结构的孔隙,修复新旧砂浆之间的界面过渡区(ITZ),提高RAC的密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_(3) 粉煤灰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