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ociation between brain N-acetylaspartate levels and sensory and moto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ho have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spasticity:an observational case-control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Jia-Yi Liu Ya-Jing Li +4 位作者 Xin-Ying Cong Zuliyaer Talifu Xin Zhang Feng Gao Jian-Jun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82-586,共5页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severe and devastating disease,and spasticity is a common and severe complication that is notoriously refractory to treatment.However,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spasticity and... Spinal cord injury is a severe and devastating disease,and spasticity is a common and severe complication that is notoriously refractory to treatment.However,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spasticity and its development remain largely unknown.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find differences,if any,in metabolites of the left precentral gyrus and basal ganglia of patients who have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or without spasticity,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ain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 and clinical status.Thirty-six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o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examination:23 with spinal cord injury(12 with spasticity and 11 without spasticity)and 13 healthy controls.We acquired localized proton spectra from the precentral gyrus and basal ganglia via 10 mm^(3) voxels.Notably,un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ower that the N-acetylaspartate concentration(a marker for neuronal loss)was in the precentral gyrus of the patients,the lower their 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light-touch scores,pinprick scores,and motor scores.Additionally,longer durations of injury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N-acetylaspartate levels in the precentral gyrus.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participants and patients without spasticity,N-acetylaspartate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spasticit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both the precentral gyrus and basal ganglia.Lower N-acetylaspartate levels also correlated with greater sensory and motor dysfunction in the patients who had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sp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 motor score ASIA sensory score basal gangli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uration of injury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ACETYLASPARTATE precentral gyrus SPASTICITY spinal cord injury
下载PDF
Clinical features of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ies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i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143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spine and...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ie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143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spine and spi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features of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combined with spine and spinal cord injuries ASIA
下载PDF
采用ASIA2000标准对42例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评估
3
作者 王丹 王义生 《中原医刊》 2007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ASIA2000标准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ASIA2000标准进行预后评估。对患者伤后与治疗半年后的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 目的研究ASIA2000标准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2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ASIA2000标准进行预后评估。对患者伤后与治疗半年后的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综合治疗,20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1例逆转为不完全性损伤,19例无逆转者随访时ASIA感觉、运动评分有明显增加。2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完全性损伤患者(P〈0.05)。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能逆转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并且可有明显节段性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可有明显的恢复。在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中,ASIA2000标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2000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评价 预后评估
下载PDF
黄芩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4
作者 汪天宇 程业 +3 位作者 章杰民 金莹祺 郑丽丹 张晋红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芩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T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芩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脊髓... 目的:观察黄芩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T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芩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神经功能评分、脊髓功能独立性量表(SCIM-Ⅲ)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SIA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上述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移动能力及SCIM-Ⅲ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上述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ADL评分、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TSCI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黄芩汤 运动疗法 康复评定 BERG平衡量表 ASIA神经功能评分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军卫 孙天胜 +8 位作者 海涌 陈学明 赵庆祥 鲁世保 张志成 王方永 刘亚东 李想 洪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SCI)病例达到康复目标所需的时间、残损分级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家医疗机构协作进行前瞻性病例观察方法,事先预定康复方案,同时开始纳入SCI病例。病例入组...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SCI)病例达到康复目标所需的时间、残损分级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家医疗机构协作进行前瞻性病例观察方法,事先预定康复方案,同时开始纳入SCI病例。病例入组后,参照国际标准为其制定康复目标和方案。在开始康复训练后进行跟踪观察,包括记录康复时间(受伤至达到康复目标所需时间),评估康复前后的ASIA残损分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里先后共入组观察521例患者,男419例,女102例,年龄38.5±12.1岁(18~74岁),随访20±8个月(10~38个月)。按受伤至入组的时间长短,将病例分为围手术期组、术后组和延迟组。各组按SCI节段不同再细分为高位颈髓损伤、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骶段损伤四群。最终将观察结果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组的高位颈髓损伤、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和腰骶损伤病例中,运动完全损伤者(A、B级)所需康复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38d、160d、97d和62d,运动不完全损伤者(C、D级)所需康复时间分别为153d、128d、72d和46d。术后组各群SCI的康复时间比围手术期组相同群SCI增加16~30d(P<0.05)。在延迟组,各群SCI的康复时间较前两组均明显增加(P<0.05),特别是低位颈髓损伤、胸髓损伤和腰骶损伤A、B级病例较围手术期组成倍增加(P<0.05)。同一组患者中,相同ASIA残损分级,损伤平面越低,康复时间越短(P<0.05);同一损伤平面,损伤越重,康复时间越长(P<0.05)。在达到康复目标时,A^D级病例中有一个级别改善的比率分别为A级3.8%、B级13.6%、C级34.0%和D级7.7%,有两个级改善的比率为A级2.35%、B级2.1%、C级0.09%和D级0%。围手术期康复组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下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2%、5.5%、15.4%和11.1%,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降低SCI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缩短康复时间,但对残损分级变化无明确影响。SCI康复所需时间大约为3~9个月,损伤平面越高、程度越重,所需康复时间越长。运动完全损伤者康复前后ASIA残损分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早期康复 康复时间 并发症 ASIA残损分级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斌 石岩 +1 位作者 黄承 王艺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3-719,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T11~L2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统计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T11~L2骨折合并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病史等一般资料,检测并收集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等实验室指标。收集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内的下肢静脉彩超,根据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n=64)和非DVT组(n=7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创伤性SCI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Spearman法和Pearson法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根据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VT组和非DVT组的体重指数(27.03±2.12kg/m2和24.03±3.32kg/m2)、吸烟人数占比(39.06%和20.83%)、输血人数占比(45.31%和27.78%)、肿瘤病史人数占比(46.89%和23.61%)、出血量>600 mL人数占比(42.19%和22.22%)、ASIA分级A级人数占比(45.31%和18.06%)、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人数占比(18.75%和52.78%)、ASIA分级D级人数占比(14.06%和33.33%)、CRP(20.36±4.37和11.45±3.76)、FIB(6.49±1.31和4.51±1.26)以及D-二聚体(1.83±0.39和0.45±0.26)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ASIA分级A级、FIB>5g/L、D-二聚体>1.6mg/L以及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是急性创伤性SCI患者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输血、ASIA分级A级、FIB、D-二聚体以及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7(95%CI:0.791~0.864),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结果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输血、ASIA分级A级、FIB>5g/L、D-二聚体>1.6mg/L以及未进行肢体气压治疗及踝泵练习是急性创伤性SCI患者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独立危险因素之间均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ASIA分级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ASIA)现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洪毅 李想 +1 位作者 张军卫 关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了解国内应用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简称“ASIA”)使用现状。方法登陆“中国知网”网站(http://www.cnki.net),在1979~2006全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模糊匹配检索词为“脊髓损伤”与“ASIA”进行检... 目的了解国内应用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简称“ASIA”)使用现状。方法登陆“中国知网”网站(http://www.cnki.net),在1979~2006全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模糊匹配检索词为“脊髓损伤”与“ASIA”进行检索。结果共检索到164篇,去除不相关及重复文献,共检索到与本研究相关文献共140篇。结论ASIA标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学者的研究为ASIA标准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内在对ASIA标准的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及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学分类 脊髓损伤 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ASIA) 中国
下载PDF
46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8
8
作者 谢娜 张建梅 杨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46例因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46例因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疼痛、并发症预防以及功能锻炼护理。术后随访1年,记录比较2组患者脊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Asia分级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年,2组患者脊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脊髓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且观察组脊椎JO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Asia分级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的康复期护理可以减少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脊椎JOA评分 Asia分级 并发症
下载PDF
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燕飞 叶祥明 +1 位作者 程瑞动 章玮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3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病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方式,治疗3、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 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脊髓损伤病例,分别采取个体化的综合康复训练方式,治疗3、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6个月后4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感觉、运动及FIM评分、B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分别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ASIA FIM BBS
下载PDF
应用ASIA标准等评价脊髓锐器伤早期康复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方永 李建军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对脊髓锐器伤的早期康复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1992~2004年40例脊髓锐器伤患者和5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SIA标准(2000年修订)评价脊髓神经功能,FIM评分评价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经... 目的对脊髓锐器伤的早期康复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1992~2004年40例脊髓锐器伤患者和5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SIA标准(2000年修订)评价脊髓神经功能,FIM评分评价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经过综合治疗,脊髓锐器伤患者出院时的ASIA评分和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脊髓挫裂伤( P<0.05~0.01).结论脊髓锐器伤应采取综合康复方法,其预后优于脊髓挫裂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脊髓损伤 锐器伤 ASIA标准 康复疗效评价
下载PDF
ASIA脊髓损伤分类标准在颈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关骅 王新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ASIA标准在颈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ASIA标准对139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82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5例逆转为不完全性损伤,77例无逆转者随访时ASIA感觉、运动评分有明显... 目的:探讨ASIA标准在颈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ASIA标准对139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82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5例逆转为不完全性损伤,77例无逆转者随访时ASIA感觉、运动评分有明显增加。57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完全性损伤患者。结论: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可能逆转为不完全性颈髓损伤,并且可有明显节段性神经功能恢复。在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中,ASIA感觉、运动评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 颈髓损伤 神经功能评定
下载PDF
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治疗脊髓损伤60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水林 黄怀 +3 位作者 沈丹彤 古菁 张旭 张成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e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残存分级标准评定两组脊髓功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和运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ASIA残存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升高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穴位注射 针刺 ASIA残存分级 轻触觉 针刺觉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脊髓锐器伤患者中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亚飞 王方永 洪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锐器伤患者中长期神经功能恢复特点,为临床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脊髓锐器伤患者61例,其中男49例,女12例,受伤年龄28.9±11.7岁(8~53岁)。颈脊... 目的:探讨脊髓锐器伤患者中长期神经功能恢复特点,为临床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脊髓锐器伤患者61例,其中男49例,女12例,受伤年龄28.9±11.7岁(8~53岁)。颈脊髓损伤15例,胸脊髓损伤39例,腰脊髓损伤7例,均进行了无差别的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平均随访时间8.6±5.4年(2~30年)。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Cord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标准评估其伤后1个月内、2年以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照运动与感觉损伤完全性与否评估伤后1个月和2年以上的损伤程度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统计各分级患者例数;并且评估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以上的运动评分(ASIA motor score,AMS)、轻触觉(light touch,LT)、针刺觉(pin prick,PP),比较其与前一次随访数据的差异。同时收集患者随访期内脊髓MRI资料,观察其是否出现脊髓空洞。结果:各损伤程度AIS分级内脊髓锐器伤患者例数为,伤后1个月内A级21例、B级16例、C级7例、D级17例,受伤2年后A级16例、B级9例、C级11例、D级24例、E级1例。伤后1个月AMS、LT、PP评分分别为57.6±22.5、69.9±25.2、68.0±25.3;3个月AMS、LT、PP分数分别为60.8±23.1,71.5±25.3,70.0±25.1;6个月AMS、LT、PP分数分别为68.3±23.2、74.9±24.9、72.9±24.7;1年AMS、LT、PP分数分别为69.6±23.2、75.3±25.1、73.2±24.8;2年后分数AMS、LT、PP分别为67.9±23.4、73.7±26.1、71.7±26.2。患者受伤2年后与伤后1个月内AIS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前6个月AMS、LT、PP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与6个月时ASI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年后与1年时ASI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到完整MRI资料19例,其中6例出现脊髓空洞,脊髓空洞发生率为31.58%(6/19)。发现脊髓空洞的时间为2个月~10年。本组未发现死亡病例。结论:脊髓锐器伤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多发生在伤后半年内,随时间延长神经功能各项指标改善趋于停滞,部分患者出现脊髓空洞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锐器伤 康复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 中长期随访 脊髓空洞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尧 韩树峰 +6 位作者 原一桐 杜若琛 景志杰 赵碧春 张茹鑫 张玉娟 王春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5期4093-4100,共8页
目的:目前脊髓损伤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细胞治疗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其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具有易获取、低成本、伦理争议少和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大范围使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目前脊髓损伤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细胞治疗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其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具有易获取、低成本、伦理争议少和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大范围使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争议。文章使用Meta分析来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EMbase)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数据库),搜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4月。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阅读纳入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使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评分,并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队列研究采用NOS量表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370例患者,包括6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队列研究,文献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的ASIA感觉功能评分(MD=5.20,95%CI:3.50-6.90,P<0.00001)、AIS分级改善率(RR=2.26,95%CI:1.40-3.65,P=0.0008)、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MD=5.12,95%CI:1.04-9.20,P=0.01)均高于对照组;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在ASIA运动功能评分(MD=3.48,95%CI:-0.14-7.10,P=0.06)、ASIA感觉功能评分中细化的针刺觉(MD=7.58,95%CI:-0.44-15.59,P=0.06)、轻触觉(MD=7.67,95%CI:-0.42-15.77,P=0.06)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ASIA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MD=6.14,95%CI:4.46-7.81,P<0.00001),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结论与之前保持一致。纳入的10篇文献中,均报道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是个别病例存在轻微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消失。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安全有效,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可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干细胞治疗 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ASIA评分 AIS分级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META分析
下载PDF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112例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究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士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 目的探究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士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能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Asia分级中E级占比为26.79%,高于对照组(1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骶尾部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脑脊液漏、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9%、0、1.79%、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50%、7.14%、12.50%和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2.71±0.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6±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为(12.76±1.13)分、HAMD评分(13.17±1.20)分,低于对照组的(18.44±1.72)分、(19.52±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68.15±6.71)分、(67.28±6.61)分、(66.15±6.50)分、(68.11±6.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9.03±5.82)分、(61.93±6.04)分、(60.37±5.94)分、(61.42±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为96.43%,高于对照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但能够促进患者运动感觉能力更好地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还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综合护理干预 Asia分级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分析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品奇 杨杰 +2 位作者 陈朝奎 贺家州 何先游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3期48-50,57,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治疗)和观察...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治疗)和观察组(31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ASIA评级、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19.14±1.52)分、ASIA评分(3.21±0.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5.27±1.43)分、ASIA评分(2.45±0.55)分,VAS评分(1.75±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92±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5、5.060、7.308,P=0.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22.25±2.06)分、ASIA评分(4.14±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19.45±2.29)分、ASIA评分(3.48±0.66)分,VAS评分(0.84±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43±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1、3.762、10.944,P=0.001),且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P=0.031)。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后路减压治疗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前后门路减压治疗 JOA ASIA VAS
下载PDF
Microsurgical repair of severed thoracic spinal cord and clinical outcome:technical case report
17
作者 Chandrasekaran Kaliaperumal 《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 CSCD 2022年第4期300-306,共7页
Background:This report describes a case of successful repair of severed thoracic spine in a young man who presented with a penetrating stab injury to spine resulting in Brown-Séquard syndrome.Surgical technique a... Background:This report describes a case of successful repair of severed thoracic spine in a young man who presented with a penetrating stab injury to spine resulting in Brown-Séquard syndrome.Surgical technique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Case presentation:A 34-year-old fit and well healthy man was admitted with a history of stab injury to the thoracic spine at thoracic T2/3 level with ASIA impairment score(AIS)score D with an incomplete spinal cord affecting his left lower limb with complete paralysis and right lower limb paresis with impaired sensation below T6 level to L5.Neuroimaging confirmed a penetrating knife injury traversing the T2/3 level causing hemi-section of the spinal cord confirmed intraoperatively.He underwent an urgent exploratory surgery of his spine and a T2/3 laminectomy was performed to aid removal of the knife.The dura was noted to be contused and severed spinal cord was noted to be severed with associated cord oedema.A microsurgical repair of the severed cord was performed with duroplasty followed by intense neuro-rehabilitation.On a 3 month follow up his AIS score is E with lower limb power is 5/5 bilaterally and he is able to mobilise independently up to 8-10 steps without any supportive aid and with crutches he is independently functional and mobile.Conclusion:This is the first documented case of microsurgical repair of severed thoracic spinal cord secondary to traumatic knife injury.In the management of such scenario,apart from the removal of foreign body,repair of the cord with duroplasty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The role of spinal neuroplasticity in healing following timely repair of the spinal cord along with intense rehabilitation remains the key.This had resulted in a good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 with in a 18-month follow 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injury Stab injury Penetrating injury to spinal cord spinal cord repair ASIA score Brown-Séquard syndrome
原文传递
脊髓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于波 王自鸿 +1 位作者 丁茹虎 姜廷华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8月~2022年5月收治的140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26分者设为认知正常组,MoCA...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8月~2022年5月收治的140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26分者设为认知正常组,MoCA≤26分者设为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脊髓损伤ASIA分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炎症水平。结果140例患者中,MoCA>26分者57例,占40.71%;MoCA≤26分者83例,占59.29%。两组的性别、年龄、脊髓损伤时间、脊髓损伤性质、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正常组的脊髓损伤ASIA分级显著高于认知障碍组,颈脊髓损伤比例、脑损伤比例显著低于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正常组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认知障碍组(P<0.05);两组的IL-1β、IL-6、CRP、TNF-ɑ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颈脊髓损伤、脑损伤、脊髓损伤ASIA为A级和B级、HAMA和HAMD评分均是脊髓损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普遍较高,且与颈脊髓损伤、脑损伤等密切相关,临床应积极干预,针对性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ASIA分级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ICU内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坤 戴建强 +3 位作者 张雷 周秋香 林兆奋 李文放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分析近7年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从2010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上海长征医院ICU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TCSCI)患者,所统计的一般流行病学资... 目的分析近7年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从2010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上海长征医院ICU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traumatic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TCSCI)患者,所统计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病因、损伤节段、损伤严重程度(ASIA分级)、并发症。结果总计纳入病例109例,年龄(53.72±14.86)岁,60~69岁患者最多,达25.69%。患者男女比例为9:1,大部分为已婚患者,退休患者最多为30.27%。道路交通事故及坠落伤是ICU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损伤节段以C5最多,其次为CA。109例患者中30.28%伴多发伤,26.61%的患者存在颅脑损伤。并发症以褥疮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最多,83例患者出现至少一个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达98.79%,其次是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65.06%,发生两个及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达51例(46.79%)。死亡患者20例,病死率为18.35%。结论交通事故是ICU内TCSCI的主要原因,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低处坠落也逐渐成为TCSCI的主要致病因素。ICU内的TCSCI患者病死率高,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最常见为呼吸系统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可能与ASIA分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创伤性颈髓损伤 流行病学 ASIA分级 交通事故 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 病死率
原文传递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学明 许崧杰 +4 位作者 刘亚东 崔利宾 朱旭 于振山 王德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组(Ⅰ)与重度损伤组(Ⅱ),其中轻度损伤组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重度损伤组分为...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组(Ⅰ)与重度损伤组(Ⅱ),其中轻度损伤组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重度损伤组分为Ⅱa(非手术组)与Ⅱb(手术组)两组。应用ASIA残损分级及JOA评分对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进行评定并计算其改善率;分析脊髓损伤程度及不同治疗方法与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后脊髓损伤ASIA残损分级结果显示轻度损伤组非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而重度损伤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治疗前后JOA评分其改善率Ⅰa与Ⅰb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Ⅰa、Ⅰb与Ⅱa之间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a与Ⅱb之间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轻度脊髓损伤经保守治疗后可得到满意的效果,重度脊髓损伤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但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依据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程度来选择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得到更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JOA评分 ASIA残损分级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