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Fluoroscopy-based Navigation for the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vasive Spinal Tumors 被引量:3
1
作者 Bo Jin ,Yi-Bing Su Ji-Zong Zh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1期2552-2558,共7页
Background:Although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PSP) is a well-established technique for spine surgery,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vasive spinal tumor (PIST) has high surgical risks secondary to destroy... Background:Although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PSP) is a well-established technique for spine surgery,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vasive spinal tumor (PIST) has high surgical risks secondary to destroyed pedicles.Intraoperative three-dimensional fluoroscopy-based navigation (ITFN) system permits safe and accurate instrumentation of the spine with the advantage of obtaining intraoperative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automatic registration.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PSP using ITFN system for patients afflicted with PIST in the thoracic spine.Methods:Fifty-on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IS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157 pedicles screws were implanted in 23 patients using the free-hand technique (free-hand group) and 197 pedicle screws were implanted in 28 patients using the ITFN system (ITFN group).Modified classification of Gertzbein and Robbin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PSP,and McCormick classification was applied for assessment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Demographic data and factors affecting accuracy of screw insertion were compared using independent t-test while comparison of accuracy of screw inser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with Chi-square test.Results:Of 51 patients,39 demonstrated improved neurological status and the other 12 patients reported that symptoms remained the same.In the free-hand group,145 screws (92.4%) were Grade Ⅰ,9 screws (5.7%) were Grade Ⅱ,and 3 screws (1.9%) were Grade Ⅲ.In the ITFN group,192 screws (97.4%) were Grade Ⅰ,5 screws (2.6%) were Grade Ⅱ,and no Grade Ⅲ screw was detected.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ccuracies of pedicle screws in the two group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χ^2 =4.981,P =0.026).Conclusions:The treatments of PISTs include total tumor res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pine stability.The ITFN system provides a high accuracy of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GATION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spinal Cord Tumor Three-dimensional Fluoroscopy
原文传递
后路经皮置钉与开放置钉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刘昌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疼痛程度、伤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肌酸激酶(CK)与血清皮质醇(Cor)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压缩率均比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均能有效促进脊柱骨折患者的伤椎恢复,但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轻、术后疼痛感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置钉 开放置钉 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在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刚 夏磊 +6 位作者 罗明 张华峰 李明君 杨宁宁 申明奎 许根中 刘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究3D打印的个性化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对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主弯Cobb角≥90°)矫形手术中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采用椎弓根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的13例(9女4男)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平均手术... 目的:探究3D打印的个性化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对于重度脊柱畸形患者(主弯Cobb角≥90°)矫形手术中辅助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采用椎弓根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的13例(9女4男)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平均手术年龄12.9±3.1岁(10~19岁),随访时间13.8±1.9个月(12~18个月)。术后2周CT测量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皮质的程度,并将其分成0级(未突破椎弓根皮质)、1级(突破<2mm)、2级(突破2~4mm)、3级(突破>4mm),其中0级和1级认定为螺钉置入准确。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的主弯Cobb角、后凸角、冠状面平衡、脊柱矢状位轴,记录置钉相关并发症。结果:13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术中在119枚椎弓根置钉导向器(238个椎弓根导向孔)的辅助下,成功置入232枚椎弓根螺钉,辅助置钉成功率97.5%(232/238)。依据CT测量分级,0级、1级、2级和3级螺钉数依次为111枚、84枚、33枚和4枚,置钉准确率为84.1%(195/232)。术后2周,主弯Cobb角由术前的110.6°±15.2°纠正至52.3°±16.2°(P<0.05);后凸角由术前的58.3°±20.6°纠正至35.7°±10.4°(P<0.05);冠状面平衡由术前的2.8±1.7cm纠正至1.7±0.5cm(P<0.05);脊柱矢状位轴由术前的3.1±1.8cm纠正至1.4±0.4cm(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严重的置钉相关并发症。结论: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可为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提供准确性较高的辅助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置钉导向器 重度脊柱畸形 椎弓根置钉 置钉准确性
下载PDF
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褚晓东 张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8期1448-145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系统在普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脊柱外科中更加突出。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影像系统及操作系统等组成,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它是微创化、智能化、替代化、自动化的体现,具有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系统在普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脊柱外科中更加突出。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影像系统及操作系统等组成,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它是微创化、智能化、替代化、自动化的体现,具有精度高、准确度好、不易疲劳等优点。该文对国内外各种类型脊柱外科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优缺点、远程遥控技术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脊柱手术 螺钉置入术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金宁 宋达炜 +7 位作者 乔渝森 杨炎 邹俊 张林林 耿德春 杨惠林 吴贵忠 倪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79-4484,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随访数据有限,且是否应进行伤椎置钉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探究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固定修复胸腰段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使用经皮椎弓...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随访数据有限,且是否应进行伤椎置钉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探究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固定修复胸腰段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胸腰段骨折患者2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经伤椎置钉组和跨伤椎固定组。所有治疗均已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使用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使用骨折椎体前缘相对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度评估骨折椎体复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纳入随访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伤椎置钉组随访8-20个月,跨伤椎置钉组随访5-17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伤椎高度丢失等并发症;②2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 < 0.05),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2 组患者术后骨折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提示随访期间使用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段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疗效,而经伤椎置钉和跨节段固定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短节段脊柱骨折内固定 经伤椎置钉 跨伤椎固定 椎体前缘相对高度 COBB角
下载PDF
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治疗双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勇喜 覃海飚 +6 位作者 覃浩然 韦家鼎 付拴虎 伍亮 宋泉生 卢大汉 谷金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治疗双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双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及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5~2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功能优良率。比较患... 目的探讨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治疗双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双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及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5~2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功能优良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28个月腰部、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30. 0±35. 1) min,术中出血量(170. 2±65. 1) ml。术中未出现神经损伤,出现硬脊膜撕裂8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例,但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X线和CT均提示椎间植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7. 1±2. 5)个月,未发生内固定松动、脱出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28个月患者临床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8. 4%(76/86)、90. 7%(7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及术后28个月的腰部、腿部VAS评分及ODI均低于术前(均P <0. 05),而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后28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经皮置钉联合单侧开窗跨顶减压术治疗双侧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减压彻底、创伤小、安全以及脊柱稳定性高等优点,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双侧 经皮置钉 单侧开窗 跨顶减压
下载PDF
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潘冬生 宋振全 +3 位作者 赵明光 张海松 陆宇 金振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评估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39例脊柱脊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脊柱脊髓损伤6例,颅颈交界区畸形6例,脊柱退行性变14例,脊柱脊髓肿瘤1... 目的评估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术中CT辅助下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39例脊柱脊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脊柱脊髓损伤6例,颅颈交界区畸形6例,脊柱退行性变14例,脊柱脊髓肿瘤13例;术后应用Gertzbein-Robbins分级评价螺钉植入的精确性。结果椎弓根螺钉固定总数为112枚,术中根据CT影像进行位置修正的螺钉共38枚;其中脊柱脊髓损伤23枚,颅颈交界区畸形8枚,脊柱退行性变40枚,脊柱脊髓肿瘤41枚;颈椎23枚,胸椎48枚,腰椎41枚。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级0级105枚,1级5枚,2级2枚。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脑脊液漏2例、神经损伤1例,未发生与螺钉植入直接相关的并发症,也无二次翻修病例。结论术中CT能够帮助术者在术中发现位置不良的椎弓根螺钉并对其进行修正,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固定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脊髓疾病 手术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术中CT 疗效
下载PDF
肌间隙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袁利杰 屈路强 夏聪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iltse入路组和常规入路组各50例。Wiltse入...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iltse入路组和常规入路组各50例。Wiltse入路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8~60岁,平均42.2岁;高处坠落伤19例,道路交通伤25例,砸伤6例。常规入路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8~60岁,平均41.5岁;高处坠落伤17例,道路交通伤28例,砸伤5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康复指标、手术效果、恢复情况及术后切口浅表感染、腰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入路组[(119.8±8.3)mL vs.(192.2±10.5)mL、(90.7±6.4)min vs.(119.1±8.7)min、(11.8±1.6)d vs.(15.1±2.0)d,P<0.05]。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5.5±1.8)mm、(26.1±3.0)mm,常规入路组分别为(15.2±1.1)mm、(25.3±3.1)mm,两组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提高(P<0.05);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12个月矢状位椎体Cobb角分别为(23.2±2.5)°、(5.9±0.7)°,常规入路组分别为(22.7±3.3)°、(6.3±1.0)°,两组术后12个月矢状位椎体Cobb角度较术前均降低(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椎体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40.7±5.2)分、(5.0±0.8)分,常规入路组分别为(39.8±6.4)分、(5.2±0.7)分,两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6个月ODI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入路组(2%vs.16%,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实施Wiltse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其解剖结构及脊柱功能恢复效果与常规入路治疗相当,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 置钉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估 被引量:16
9
作者 杜增峰 朱强 +3 位作者 马晓磊 贺耀耀 马志远 薛春堂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20-2423,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椎置钉与否分为置钉组(A组)和不置钉组(B组)...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的术后骨折愈合、创伤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椎置钉与否分为置钉组(A组)和不置钉组(B组),随访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术后3d时测定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后1周、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手术前、Cobb’s角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低于手术后1周、Cobb’s角显著高于手术前1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半年、手术后1年时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B组、Cobb’s角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d时,两组血清中pNF-H、HSP70、NSE、S100β、GFAP、IL-1β、IL-6、IL-8、IL-10、TNF-α、MPO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时进行伤椎置钉能够减少椎体高度以及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改善远期脊髓神经功能且不增加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 伤椎置钉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辅助与骨科机器人在脊柱畸形矫形过程中的精准置钉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玉鑫 张同同 +5 位作者 牛建雄 王增平 文杰 张群立 薛文 刘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4-907,共4页
背景:脊柱畸形导致正常的椎弓根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的难度增加。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辅助与骨科机器人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率和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方法:40例脊柱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 背景:脊柱畸形导致正常的椎弓根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的难度增加。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辅助与骨科机器人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率和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方法:40例脊柱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观察组18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即在开放手术过程中运用机器人进行椎弓根螺钉路径规划,机械臂到达指定位置,置入导针、螺钉;对照组22例,采用3D模型辅助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依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评价置钉准确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的置钉准确率及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甘肃省人民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1)两组之间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类螺钉准确率,观察组85.9%(256/298)高于对照组79.9%(283/354)(P<0.05),B类、C类、D类螺钉准确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单枚螺钉置入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01±0.61),(3.74±0.44)min/枚,P>0.05];(3)结果说明,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显著提高了A类螺钉置入的准确率,准确度高、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 骨科机器人 3D打印技术 置钉准确率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智黔 赵安菊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4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对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对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R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对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安全性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修复术 保守治疗 老年脊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NRS评分 ODI评分
下载PDF
导引通道辅助经皮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雁春 于海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导引通道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及置钉准确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新型导引通道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技术治疗的35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同一术... 目的分析新型导引通道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及置钉准确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新型导引通道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技术治疗的35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同一术者共完成178枚椎弓根螺钉置钉。记录分析每枚椎弓根螺钉置入时间及术者射线暴露时间,根据术后连续2次手术节段CT扫描结果,对置钉准确性进行分级和评估。结果本组置钉技术成功率为100%。单枚椎弓根螺钉平均置钉时间为(11.35±2.82)min,平均射线暴露时间为(8.06±2.15)s;156枚(87.64%)螺钉评定为A级,20枚螺钉(11.24%)为B级,1枚螺钉(0.56%)为C级,1枚螺钉(0.56%)为D级。结论新型导引通道有助于辅助经皮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定位穿刺点,提高置钉准确性,明显减少置钉时间及射线暴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X线透视检查 辐射 脊柱微创 经皮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术在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小威 崔赓 王铀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术在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于解放军某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矫形手术的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患者100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CT导航辅助分为导航组(n=37)及非导航组... 目的:探讨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术在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于解放军某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矫形手术的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患者100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CT导航辅助分为导航组(n=37)及非导航组(n=63);根据椎体旋转程度的不同,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G1、G2、G3、G4组)。置钉完毕后,行术中CT扫描三维重建,并进行置钉准确性分级(Ⅰ级螺钉:位置良好;Ⅱ、Ⅲ级螺钉:误置螺钉,需重新置入),分析并比较两组存在椎体旋转时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结果:导航组总置钉破出率及误置返修率均低于非导航组(P<0.01)。两组的G1、G2亚组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航组G3、G4亚组置钉准确率明显高于非导航组(P<0.01)。结论:当椎体旋转角度>10°时,术中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技术可提高脊柱矫形手术的置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矫形 术中CT导航 椎弓根置钉术 椎体旋转
下载PDF
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脊柱置钉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昊楠 张元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7期191-192,195,共3页
近年来,脊柱置钉手术已经向着微创化、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发展,高精度的手术设备是现代医学追求的方向,手术简单高效,且保证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成为研究的重点项目。常规的人工脊柱置钉手术需要拥有较高经验的医生才能实施,并且手术... 近年来,脊柱置钉手术已经向着微创化、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发展,高精度的手术设备是现代医学追求的方向,手术简单高效,且保证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成为研究的重点项目。常规的人工脊柱置钉手术需要拥有较高经验的医生才能实施,并且手术时长及创伤程度对医生和患者都是双重考验。本文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脊柱置钉中的研究应用,并分析其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脊柱置钉 置钉打孔 创伤程度
下载PDF
脊柱骨折矢状面不同角度置钉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兵 常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4-869,共6页
背景: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者采用后路置钉方式治疗时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采取不同角度置入,但何种角度对术后效果更优暂无明确定论。目的:建立胸腰段脊柱椎体骨折的有限元模型,以探讨矢状面不同角度置入椎弓根螺钉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背景: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者采用后路置钉方式治疗时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采取不同角度置入,但何种角度对术后效果更优暂无明确定论。目的:建立胸腰段脊柱椎体骨折的有限元模型,以探讨矢状面不同角度置入椎弓根螺钉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壮年L_(1)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3例,通过有限元软件构建骨折模型(L1椎体骨折,T_(12)-L_(2)模型),利用HyperMesh装配螺钉建立L_(1)骨折在矢状面3种不同角度(以矢状面平行上终板、斜向上终板7°、斜向下终板7°)置钉方式的模型,对模型施加各类载荷,对其受力情况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垂直状态下,不同置钉方式后椎体的最大位移都出现在T_(12)椎体表面;在扭转状态下,椎体的最大位移均向后移动到了上位椎体后柱部分及连接杆上部;在前屈状态下,椎体最大位移出现在T_(12)椎体的前缘或者后柱部分;在后伸状态下,椎体最大位移主要集中在T_(12)椎体的后柱部分;在侧曲状态下,椎体较大位移主要集中在T12椎体侧曲方向一侧;在相同状态下,斜向上置钉下的椎体位移最小,表明斜向上7°置钉时椎体会取得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柱骨折 后路置钉 有限元分析 椎弓根螺钉 稳定性 矢状角
下载PDF
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置钉:人工智能发展将如何提高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路 唐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4-479,共6页
背景:下颈椎椎弓根钉因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优势而广泛用于创伤、肿瘤及畸形导致的多种颈椎疾病。如何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一直是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研究的热点。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下颈椎椎弓根钉... 背景:下颈椎椎弓根钉因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优势而广泛用于创伤、肿瘤及畸形导致的多种颈椎疾病。如何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一直是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研究的热点。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的相关解剖形态学特点、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生物力学特点及其置钉技术的研究,分析各置钉技术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分别以"cervical,pedicle"及"颈椎,椎弓根"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及CNKI、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文献52篇,其中中文文献22篇,英文文献30篇。结果与结论:(1)对于椎弓根的皮质厚度与强度而言,内侧壁均高于外侧壁;从C3-C7椎弓根的外展角逐渐减小,而椎弓根的形态则类似于长圆形;椎弓根上缘距其上位神经根从C3-C7逐渐增大,椎弓根下缘距其下位神经根从C3-C7逐渐减小,而椎弓根前外侧壁紧贴椎动脉,椎弓根前内侧壁紧贴硬膜外窦;(2)椎弓根的上、下、外侧三侧壁的突破力均小于内侧壁;在抗拔出力方面,直接拔出力椎弓根钉优于椎间孔钉与侧块螺钉,疲劳拔出力椎弓根钉与椎间孔钉优于侧块螺钉;(3)目前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置钉技术主要包括徒手置钉、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等,但各种技术流派均有一定不足,今后一段时间内徒手置钉技术仍将是下颈椎椎弓根钉置钉技术的主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和配套人工智能辅助科技设备的完善,人工智能辅助置钉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入物 下颈椎 椎弓根螺钉 解剖 生物力学 置钉 3D打印技术 综述
下载PDF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中应用机器人辅助下皮质骨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继鹏 林万程 +4 位作者 姚思远 张垚 易蒙 姚明涛 丁立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8-1106,共9页
目的:探讨对于腰椎管狭窄症且行单节段减压融合的患者,机器人辅助下的皮质骨螺钉(robot-assist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RCBTS)固定与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robot-assisted pedicle screw,RPS)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 目的:探讨对于腰椎管狭窄症且行单节段减压融合的患者,机器人辅助下的皮质骨螺钉(robot-assist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RCBTS)固定与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robot-assisted pedicle screw,RPS)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了2020年6月~2022年月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单节段减压融合且行机器人辅助下置钉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纳入99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7.07±4.65岁;应用皮质骨螺钉固定者41例(RCBTS组),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者58例(RPS组)。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24h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术后3d、3个月、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JOA评分和VAS评分变化进行了固定效应检验;通过审查术后影像学资料,根据Gertzbein-Robbins方法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计算两种术式的置钉准确率;比较两种术式围术期以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RCBTS组患者的手术时长(134.39±22.23min vs 152.93±19.10min,P<0.001)、切口长度(64.93±3.71mm vs 78.84±3.82mm,P<0.001)、术中出血(155.61±37.15mL vs 172.41±43.22mL,P=0.001)、术后24h引流量(83.66±21.54mL vs 101.21±29.80mL,P=0.002)以及术后住院天数(4.90±1.26d vs 6.26±1.66d,P<0.001)均显著小于RPS组患者。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VAS评分变化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固定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时间是JOA和VAS评分变化的固定效应(P<0.001)。两组的各级别置钉率(A级:152/164 vs 211/232,P=0.538;B级:9/164 vs 15/232,P=0.688;C级:3/164 vs 6/232,P=0.619)、临床可接受率(161/164 vs 226/232,P=0.619)、置钉不良率(3/164 vs 6/232,P=0.619)以及术后并发症(仅RCBTS组一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的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RPS相比,接受RCBTS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功能恢复和腰痛改善间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皮质骨螺钉置入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 腰椎管狭窄症 单节段 减压融合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学军 陈晓东 +3 位作者 蔚辰强 舒高 梁鹏展 李全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18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本院行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在本院行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使用X线次数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高度比及Cobb角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高度比及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96.00%)及置钉准确率(95.0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8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3.16±0.2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8±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术中置钉成功率,并降低术中X线使用频率,提高手术效率,且该治疗方法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置入术 脊髓损伤 VAS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置钉与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翁文敏 郭建邦 王仁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置钉与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Wiltse肌间隙入...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置钉与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置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手术时长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及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中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多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术后各阶段疼痛评分等级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阶段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均无发生固定松动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经皮椎弓根置钉与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对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效果,但行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方式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术程时间,减少透视次数与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出血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置钉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置钉 胸腰段脊椎骨折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品奇 陈朝奎 +2 位作者 杨杰 何先游 贺家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 目的探究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与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脊柱功能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JOA、SF-36、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SF-36、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JOA和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JOA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9%)明显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缓解疼痛,缩短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置钉 椎体成形术 短节段固定 脊柱骨折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