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高温蓝绿色料的固相合成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昆
胡庆
+4 位作者
谭灵
聂鹏举
程智鹏
包启富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5,共7页
以工业纯的ZnO、Cr_(2)O_(3)、CoO为主要原料,硼砂为矿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蓝绿色料。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CIELab色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钴离子掺杂量、矿化剂用量、煅烧温度...
以工业纯的ZnO、Cr_(2)O_(3)、CoO为主要原料,硼砂为矿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蓝绿色料。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CIELab色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钴离子掺杂量、矿化剂用量、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色料的晶体结构、呈色性能、在高温基础釉中着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中的Zn^(2+)/Co^(2+)比及合成工艺条件,能获得粒径分布均匀、在高温基础釉中呈色稳定且可调控的亚微米级(<1μm)尖晶石型高温蓝绿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1-x)
co
_(x))Cr_(
2
)
o
_(
4
)
尖晶石
固相烧结法
高温蓝绿色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Ni_(1)O_(4)/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
被引量:
7
2
作者
曾庆乐
刘小超
+1 位作者
刘超
漆小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64-3774,共11页
电解水包括析氢反应(HER)与析氧反应(OER),由于OER是复杂的4电子转移过程,制作出具有优异耐久性的高活性的非贵金属OER电催化剂对于电解水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304型不锈钢网(SS)作为基体,使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钴-镍双氢氧化物,...
电解水包括析氢反应(HER)与析氧反应(OER),由于OER是复杂的4电子转移过程,制作出具有优异耐久性的高活性的非贵金属OER电催化剂对于电解水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304型不锈钢网(SS)作为基体,使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钴-镍双氢氧化物,利用真空煅烧的方法制备钴-镍氧化物。使用XRD、SEM、TEM、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o_(2)Ni_(1)O_(4)/SS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催化OER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制备的钴-镍双氢氧化物煅烧之后转变成尖晶石结构的钴-镍氧化物;在不锈钢表面成功合成了大量密集的层状结构;在1.0 mol/L KOH电解液中,Co_(2)Ni_(1)O_(4)/SS电极表现出优异的OER电催化性能,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时所需要的过电位仅为240 mV,Tafel斜率为53.92 mV·dec^(−1),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不锈钢
尖晶石化合物
co
_(
2
)
ni
_(1)
o
_(
4
)
水分解
析氧反应
原文传递
题名
(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高温蓝绿色料的固相合成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昆
胡庆
谭灵
聂鹏举
程智鹏
包启富
周健儿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5,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ICM-202004)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09702)
景德镇市科技局项目(20201GYZD013-12)资助。
文摘
以工业纯的ZnO、Cr_(2)O_(3)、CoO为主要原料,硼砂为矿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蓝绿色料。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CIELab色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钴离子掺杂量、矿化剂用量、煅烧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色料的晶体结构、呈色性能、在高温基础釉中着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中的Zn^(2+)/Co^(2+)比及合成工艺条件,能获得粒径分布均匀、在高温基础釉中呈色稳定且可调控的亚微米级(<1μm)尖晶石型高温蓝绿色料。
关键词
(Zn_(1-x)
co
_(x))Cr_(
2
)
o
_(
4
)
尖晶石
固相烧结法
高温蓝绿色料
Keywords
(Zn_(1-x)
co
_(x))Cr_(
2
)
o
_(
4
)
spinel
S
o
lid-phase sintering
High temperature blue-green material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Ni_(1)O_(4)/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
被引量:
7
2
作者
曾庆乐
刘小超
刘超
漆小鹏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
出处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64-3774,共11页
基金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2BBEL53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65015)。
文摘
电解水包括析氢反应(HER)与析氧反应(OER),由于OER是复杂的4电子转移过程,制作出具有优异耐久性的高活性的非贵金属OER电催化剂对于电解水至关重要。为了降低成本,选择304型不锈钢网(SS)作为基体,使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钴-镍双氢氧化物,利用真空煅烧的方法制备钴-镍氧化物。使用XRD、SEM、TEM、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Co_(2)Ni_(1)O_(4)/SS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催化OER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沉积制备的钴-镍双氢氧化物煅烧之后转变成尖晶石结构的钴-镍氧化物;在不锈钢表面成功合成了大量密集的层状结构;在1.0 mol/L KOH电解液中,Co_(2)Ni_(1)O_(4)/SS电极表现出优异的OER电催化性能,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时所需要的过电位仅为240 mV,Tafel斜率为53.92 mV·dec^(−1),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关键词
电沉积
不锈钢
尖晶石化合物
co
_(
2
)
ni
_(1)
o
_(
4
)
水分解
析氧反应
Keywords
electr
o
dep
o
siti
o
n
stainless steel
spinel
compounds
co
_(2)
ni
_(1)
o
_(4)
water splitting
o
xygen ev
o
luti
o
n reacti
o
n
分类号
TB3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Q426 [化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Zn_(1-x)Co_(x))Cr_(2)O_(4)尖晶石型高温蓝绿色料的固相合成研究
刘昆
胡庆
谭灵
聂鹏举
程智鹏
包启富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o_(2)Ni_(1)O_(4)/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
曾庆乐
刘小超
刘超
漆小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