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磊 米玉霞 王建业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术前诊断MLNM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80例NSCLC患者中,N0期31例,N1期24例,N2期25例,其中MLNM 25例(31.25%);术前MSCT诊断N0期34例,N1期24例,N2期22例,术前MSCT对NSCLC患者N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性一般(Kappa=0.735);25例合并MLNM患者中,术前MSCT确诊19例,其对NSCLC患者MLNM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31),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80.00%、78.75%、63.33%和88.00%;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直径、胸膜凹陷与否、不同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与否以及不同淋巴结短径的NSCLC患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NSCLC患者MLNM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合原发病灶大小、胸膜凹陷、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等多方面信息可为淋巴结清扫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纵隔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
2
作者 黄春峰 朱彧灵 《智慧健康》 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学、细菌学以及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结果分析影像学特点,经螺旋CT扫描检查155例,显示存在斑片浸润征象、散播病灶、条索节结征象、胸膜增厚、多发空洞、肺不张、胸腔积液,其中斑片浸润征象(89.03%)、散播病灶(69.68%)、条索节结征象(63.23%)占比较高。分析诊断价值,经金标准检查出阳性120例,阴性35例。采用螺旋CT扫描后,检查出阳性117例,阴性32例。经螺旋CT扫描诊断,阳性检出率(77.42%)、灵敏度(97.50%)、特异度(91.43%)、阳性预测值(97.50%)、阴性预测值(91.43%),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符合率(96.13%)虽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实施螺旋CT扫描能够尽早较为精确诊断,诊断效果较高,可较为清晰观察影像学特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为患者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诊断方案中值得大力实施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影像学特点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扫描中非标准定位像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
3
作者 卞红丽 胡梅 +3 位作者 孙小磊 陈骥梁 张久楼 徐露露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通过模体实验探讨非标准定位像对螺旋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包含模体的标准定位像扫描模体并获得基线组图像,利用包含模体、注射器的非标准定位像扫描模体并获得非基线组图像。比较2组图像的质量参数:噪声、CT... 目的通过模体实验探讨非标准定位像对螺旋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包含模体的标准定位像扫描模体并获得基线组图像,利用包含模体、注射器的非标准定位像扫描模体并获得非基线组图像。比较2组图像的质量参数:噪声、CT值线性(3种材料:特氟隆,聚乙烯,空气)、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比较2组扫描协议中的剂量相关参数:有效毫安秒(Effective Milliampere Seconds,eff.mAs)、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结果噪声方面,基线组显示低于非基线组(P<0.05);CT值线性方面,基线组较非基线组更接近标准CT值(P<0.05);密度分辨率方面,基线组可识别的最小孔阵直径显著小于非基线组(P<0.05);2组空间分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f.mAs和CTDIvol在2组扫描协议的比较中,非基线组均高于基线组(P值均<0.05)。结论螺旋CT扫描中标准定位像的使用可以较低辐射剂量来满足图像质量要求;非标准定位像的使用既提高了辐射剂量,也损害了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模体成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对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分析
4
作者 陈爱娥 彭向前 陈利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指导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GCS)患者术式选择的价值。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GCS患者104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根据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显示情况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对指导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GCS)患者术式选择的价值。方法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GCS患者104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根据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显示情况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104例GCS患者胆囊管显示率和显示评分分别为90.4%和(1.5±0.2)分,其中11例走行变异,包括2例低位胆囊管、3例右迷走胆管形成和6例高位胆囊管,胆囊动脉显示率和显示评分分别为94.2%和(1.8±0.2)分,其中13例走行变异,包括4例Ⅰb型、2例Ⅱa型和7例Ⅱb型;16例无法明确胆囊三角区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其余88例患者均行LC术,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36.4±7.8)mL、(46.7±8.3)min和(6.3±1.1)d,显著少于或短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分别为(50.6±8.4)mL、(73.5±9.6)min和(8.9±1.5)d,P<0.05】;LC组术后切口感染、胆道出血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的25.0%(P<0.05)。结论术前MSCT检查能显示GCS患者胆囊三角情况,指导术式选择,能更精准地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炎 多层螺旋ct 胆囊切除术 诊断
下载PDF
三期增强CT扫描联合血清AFP和VEGF水平诊断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哈鹏 苏晓晨 付宾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82例,均接受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采取细针穿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82例,均接受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采取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三期增强CT扫描联合血清AFP和VEGF水平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效能。结果在本组82例肝占位患者中,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细胞癌(HCC)43例,局灶性增生性结节(FPN)39例,MSCT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癌(PLC)36例,诊断良性病灶46例;HCC病灶平扫及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为(33.2±1.7)、(68.2±2.4)、(61.5±1.2)和(31.9±1.6),均显著低于FPN病灶【分别为(40.1±2.5)、(92.5±3.1)、(76.8±2.6)和(63.2±3.7),P<0.05】;HCC患者血清AFP和VEGF水平分别为(310.5±25.3)ng/mL和(97.6±62.1)ng/L,均显著高于FPN患者【分别为(23.6±3.2)ng/mL和(65.4±19.8)ng/L,P<0.05】;MSCT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和97.4%,采用CT联合血清指标诊断可以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提高到97.4%。结论应用三期增强CT扫描扫描联合血清AFP和VEGF水平对判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有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内局灶性增生性结节 多层螺旋ct 甲胎蛋白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CT平扫及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3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常规CT平扫及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良恶性结节不同时期的CT值;比较良恶性结节的CT征象检出率。结果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中,恶性48例(真恶性45例,假恶性3例),良性55例(真良性53例,假良性2例);常规CT平扫中,恶性48例(真恶性35例,假恶性13例),良性55例(真良性43例,假良性12例)。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敏感度95.74%、特异度94.64%、准确度95.15%、恶性预测值93.75%、良性预测值96.36%均高于常规CT平扫的74.47%、76.79%、75.73%、72.92%、78.18%(P<0.05)。恶性结节在平扫期、增强后15 s的CT值与良性结节相当(P>0.05),而恶性结节在增强后30、60、120、180、240、300 s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空泡征、棘突征检出率与良性结节相当(P>0.05);但恶性结节磨玻璃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胸膜凹陷检出率分别为29.79%、61.70%、55.32%、44.68%、40.43%,均高于良性结节的3.57%、28.57%、16.07%、14.29%、7.14%(P<0.05)。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从CT值、CT征象上能有效鉴别良恶性结节,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思维导图引导干预在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杨子 李伟岚 +1 位作者 郑琰 吴景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干预在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引导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思维导图引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干预在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0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引导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思维导图引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检查依从性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总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引导态度、引导及时性、引导正确性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干预能够提高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检查依从性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思维导图引导干预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定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马秋月 王海波 王潇偲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 深入探究螺旋CT扫描技术在鉴别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GGN 10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 目的 深入探究螺旋CT扫描技术在鉴别肺磨玻璃结节(GGN)良恶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GGN 10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GGN良、恶性的效果,总结不同性质GGN影像学及形态学特征。结果 经病理确诊:良性GGN36例,恶性GGN65例。101例GGN经螺旋CT扫描技术检查,良性GGN33例,其中AAH26例,炎症10例,恶性GGN64例,其中原位腺癌29例,浸润型腺.癌28例,微浸润腺癌7例。其中良性漏诊3例,符合率91.66%(33/36),恶性漏诊1例.,符合率98.46%(64/65)。螺旋CT扫描技术对GGN良、恶性灵敏度91.66%(33/36),特异度98.46%(64/65),阳性预测值97.05%(33/34),阴性预测值9552%(64/67)。GGN良、恶性组螺旋CT扫描技术影像学及形态学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扫描技术在GGN良、恶性定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GGN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技术 鉴别 肺磨玻璃结节 良性 恶性
下载PDF
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王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肺结节上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CT扫描结果,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有... 目的分析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在诊断肺结节上的临床价值。方法88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CT扫描结果,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穿刺活检结果显示,88例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29例,良性结节59例;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出恶性结节22例、占比75.86%(22/29),良性结节47例、占比79.66%(47/59);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检出恶性结节23例、占比79.31%(23/29),良性结节49例、占比83.05%(49/59)。低剂量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7.55±1.21)mSv低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的(13.82±2.2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相比,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诊断效能理想,图像质量相当,但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方案的辐射小,安全性更有保障,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64排螺旋ct扫描 低剂量 常规剂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张婧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以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对其进行检查。以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一致性及影像学表现。结果300例疑似肝脏疾病患者中,金标准检查结果示216例为肝脏疾病,剩余84例为其他患者;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检查结果示肝脏疾病患者212例,其他患者88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诊断敏感度为95.83%(207/216)、特异度为94.05%(79/84)、准确度为95.33%(286/300)、阳性预测值为97.64%(207/212)、阴性预测值为89.77%(79/88)。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检查结果和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一致较高(kappa=0.787)。216例确诊的肝脏疾病患者中,100例患者肝内存在较明显的病灶影。216例患者中20例患者肝内存在多发小强化病灶,有3例患者肝内多发小病灶在进行平扫以及超声检查后并未进行提示。在对患者进行二期扫描,即门静脉期扫描时图像显示216例患者下腔静脉、门静脉与其分支、脾静脉、肝静脉均能清晰显示,脾脏均匀强化,肝实质均匀强化。在一期扫描中强化病灶患者40例,在二期扫描中密度显著降低,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12例患者门脉主干存在充盈缺损。在动脉期并未表现出显著变化的20例患者,在二期扫描中边缘表现为不规则强化,在进行三期扫描或延迟扫描时,该20例患者可见病灶造影剂逐步向中心进行充填,另外还有10例患者病灶在二期扫描时表现出不规则强化。在将患者图像与临床症状进行结合后发现,216例患者中,100例患者诊断为肝血管瘤,70例患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30例患者存在肝内多发转移以及门脉癌栓,还有16例患者诊断为肝脓肿。患者肝脏血液的主要供应来源为门静脉以及肝内动脉,其中肝总共血流中肝动脉占比在20%以上。结论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实施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临床医师能够更全面的了解患者肝脏病灶及其周边情况,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螺旋ct 增强扫描技术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EGFR突变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11
作者 张宇 甘志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3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8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8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肺良性病变组)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增强扫描检查,并采用xTAG70pl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EGFR突变情况。比较两组MSCT增强扫描征象、EGFR突变阳性率,并分析MSCT增强扫描联合EGFR突变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MSCT增强扫描征象中肺组织边界不清晰、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比例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两组病灶位置、病灶形状及内部结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性病变组EGFR突变阳性率为6.00%(3/50),肺癌组为63.75%(51/80),肺癌组EGFR突变阳性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χ^(2)=42.257,P<0.05)。肿瘤最大直径≥5 cm患者EGFR突变阳性率高于<5 cm患者,Ⅲ、Ⅳ期患者EGFR突变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低分化患者EGFR突变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EGFR突变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两组不同病理类型肺癌EGFR突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MSCT增强扫描联合EGFR突变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92.0%,均高于MSCT增强扫描、EGFR突变检测的78.5%、87.2%和76.0%、78.5%。结论:MSCT增强扫描联合EGFR突变检测能提高肺癌诊断效能,可对肺癌临床筛查诊断、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影响
12
作者 陈鲁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7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诏安县医院收治的9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MSCT增强扫描,以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肝脏占位性病变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对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诏安县医院收治的9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MSCT平扫、MSCT增强扫描,以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诊断效能及病灶检出情况,并分析不同病灶的图像特征。结果:MS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83%,较MSCT平扫的90.2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确诊为阳性31例,阴性61例,MSCT平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19%、81.97%、67.65%、86.21%,MSCT增强扫描分别为96.77%、95.08%、90.91%、98.31%,MSCT增强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MSCT平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增强扫描肝癌病灶检出准确率较MSCT平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有清晰边界,呈稍低密度影,动脉期病灶对比增强,边缘呈片状或结节状,静脉期边缘强化向中央发展;肝囊肿呈低密度影,病灶内无明显钙化及强化现象;局灶性结节增生呈低密度改变,也可呈等密度改变,增强扫描时可见内有中央瘢痕填充,或出现高密度影;肝癌边界模糊不清,整体呈低密度影,部分区域可见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动脉期强化效果明显,静脉期强化程度降低。结论:MS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能够提高图像质量,辅助医师准确鉴别病灶类型,清晰显示病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图像质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Diameters and form of skull base foramen ovale measured by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T thin-slice scan in healthy adults
13
作者 Xiaohua Chen Fengxian Deng +1 位作者 Shuhang Wei Tingsong F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3-346,共4页
BACKGROUND: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various data of the bone diameters of foramen ovale of living person can change the methods of puncturing trigeminal gasserian ganglion via foramen ovale for treating trifacia... BACKGROUND: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various data of the bone diameters of foramen ovale of living person can change the methods of puncturing trigeminal gasserian ganglion via foramen ovale for treating trifacial neuralgia from the experience of puncture operator only to puncture by taking the objective data of measurement as the evidence, which i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puncturing trigeminal ganglion and reducing side effects. OBJECTIVE : To observe the forms of foramen ovales in healthy adults displayed by volume rendering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after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T thin-slice scan of skull base, and measure the longitudinal diameter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DESIGN : A repetitive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SETTINGS :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and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RTICIPANTS: Fifty healthy adults (100 sides), who were exam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T sca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Fo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05 to January 2006, including 26 males and 24 females, aged 25-68 years with an average of 48 years old. They were all informed and agreed with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 The subjects were examined with the Philips 16-slice spiral CT-Mx 8000 IDT CT apparatus (Philips Company, Holland), the scanning ranged from 2 cm below the canthomeatal line to the level of suprasellar cistem. The width of collimator was 0.75 mm, pitch was 0.663; tube current was 350 mA, voltage was 120 kV, resolution was 512×512 matrix; slice thickness of reconstruction was 1 mm, and interval was 0.5 mm. After the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T thin-slice scan of skull base, the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volume rendering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were applied to observe the forms of foramen ovales, and measure the size, longitudinal diameter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of the foramen ovales. The figures of the foramen ovales were drawn with mouse along the boundary of bone porous margin and soft tissue.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ions, the diameters were measured with computer to observe the forms of foramen ovales. MAIN OUTCOME MEASURES : The longitudinal diameter, transverse diameter and form of foramen oval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ll the 50 healthy adults (100 sides) were involved in the analysis of results. (1) It was observed in the volume rendering images that foramen ovales had four forms of oval shape (77 sides), kidney shape (12 sides), round shape (7 sides), ribbon shape (4 sides). (2) The longitudinal diameters of left and right foramen ovales were (7.67±1.32) and (7.98±1.45) mm, and the transverse diameters were (4.04±0.83), (4.09±1.07) mm;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left and right longitudinal diameters (t = 1.63, P = 0.11 ), and left and right transverse diameters were close (t = 0.45, P= 0.65). CONCLUSION : The non-invasive techniques of volume rendering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after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T thin-slice scan can clearly display the formand size of foramen ovale in healthy ad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meters and form of skull base foramen ovale measured by three-dimensional spiral ct thin-slice scan in healthy adults ct base
下载PDF
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的价值
14
作者 沈瑜琳 张辉扬 林水金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5-29,共5页
目的:探索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优势。方法:以疑似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支撑本次研究,开展各项数据分析,截取时间点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筛选70例,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对患者... 目的:探索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优势。方法:以疑似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支撑本次研究,开展各项数据分析,截取时间点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筛选70例,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对患者开展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诊断,观察其诊断结果,分析该技术诊断优势与价值。结果:疑似70例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患者病理诊断检出阳性68例,2例阴性,该结果作为金标准,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检出阳性68例,阴性2例,误诊与漏诊情况存在(1例漏诊、1例误诊),计算指标诊断符合、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14%、98.53%、50.00%),相比病理诊断指标无对比性(P>0.05)。诊断结果中,病理诊断检出肿瘤6例(8.82%)、输尿管畸形15例(22.06%)、泌尿系结石28例(41.18%)、尿路狭窄19例(27.94%),检出率100.00%;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诊断检出肿瘤6例(8.82%)、输尿管畸形15例(22.06%)、泌尿系结石28例(41.18%)、尿路狭窄18例(26.47%),检出率98.53%,数值无对比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精准地进行病灶观察,减少外界因素对病症产生的影响,提高诊断精准性,有助于患者尽早确诊,对于临床病症诊断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平扫 三维尿路成像技术 泌尿系梗阻性疾病
下载PDF
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研究
15
作者 郭子祺 田茜 廉丽敏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入的72例疑似小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MR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者诊断效能。结... 目的探讨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在小肝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入的72例疑似小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MR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者诊断效能。结果72例疑似小肝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3例为恶性(73.61%)、19例为良性(26.39%),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中诊断准确率为94.44%,高于MRI的准确率(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疑似小肝癌患者中,经病理明确病灶大小,病灶直径<2 cm为14例、2~5 cm为34例、>5 cm为24例。MRI与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明确病灶大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小肝癌患者中,33例为肝细胞癌、8例为胆管细胞癌、6例为混合细胞癌、6例为转移性肝癌,MRI与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肝癌类型确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上腹部增强多层螺旋CT疾病诊断准确率高于MRI检查,且在病灶大小确诊及肝癌类型确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用于临床疾病早期诊断,为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MRI 小肝癌 增强扫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刘平安 陈忠英 +4 位作者 孙雪 朱欢 薛靖文 王春风 房蒙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均于病理检查前接受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正常肝脏组织与肝癌病灶MS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均于病理检查前接受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正常肝脏组织与肝癌病灶MSCT不同时相扫描的CT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共96个病灶,MSCT检查共检出94个病灶,检出率为97.92%。MSCT增强扫描动脉期检出88个病灶,检出率为91.67%,高于门脉期的78.12%和延迟期的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脏组织CT平扫、动脉期CT值均明显低于肝癌病灶,门脉期、延迟期CT值均明显高于肝癌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中心性肝细胞癌CT平扫可见肝脏体积增大,形态欠规整;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模式,动脉期可见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延迟期呈低密度影。结论MSCT增强扫描可清晰地显示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强化特征,提高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性肝细胞癌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占位准确率的临床效果研究
17
作者 程钉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0期13-15,18,共4页
目的分析肝占位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56例疑似肝占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和手术病理检查,并以手术病... 目的分析肝占位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56例疑似肝占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和手术病理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CT平扫、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占位诊断中的结果差异。结果①经手术病理检查方式,全部56例疑似肝占位患者中共确诊45例,其中存在7例肝脓肿患者、5例肝转移瘤患者、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6例肝囊肿患者、2例肝脏局灶性增生和9例肝血管瘤患者,剩余11例非肝占位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脂肪肝;②经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发现,全部56例疑似肝占位患者中共确诊43例,其中存在6例肝脓肿患者、5例肝转移瘤患者、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5例肝囊肿患者、2例肝脏局灶性增生和9例肝血管瘤患者;③经CT平扫发现,全部56例疑似肝占位患者中共确诊37例,其中存在5例肝脓肿患者、4例肝转移瘤患者、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3例肝囊肿患者和10例肝血管瘤患者;④通过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在肝占位诊断中的结果发现,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通过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发现,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的优良率要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占位诊断中,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且该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也较高,有助于医生更好地明确受检者是否患有肝占位,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 诊断 肝占位
下载PDF
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分析
18
作者 王超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7例疑似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X线检查及MSCT三维重组扫描检查.检查结果的分析均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7例疑似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X线检查及MSCT三维重组扫描检查.检查结果的分析均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通过双盲法完成.分析不同诊断方法应用于跟骨骨折中的诊断效能.此外,比较不同诊断方法评估骨折程度、位移情况以及关节受累情况的效能.结果:X线检查共检出跟骨骨折113例,其中漏诊35例,误诊7例.MSCT三维重组扫描共检出跟骨骨折141例,其中漏诊0例,误诊0例.以临床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跟骨骨折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高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单线骨折、粉碎性骨折、碎片位移及关节受累的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组扫描诊断对跟骨骨折的诊断能效较高,具有较为理想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组扫描 诊断能效 X线检查
下载PDF
320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9
作者 闫龙 郭巍 +4 位作者 刘瑞 兰雪琴 沙菲菲 张瑞雪 刘国庆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目的 观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2例肾癌患者,为其开展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检查,并依据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 观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2例肾癌患者,为其开展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检查,并依据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CT平扫,42例肾癌患者病灶主要为类圆形或圆形,病灶直径1.5~18.0 cm之间。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40例患者可见明显病灶实质强化,CT值超过40 HU。实质期肿瘤密度降低,低于正常肾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相对于实质期也有所下降。结论 肾癌诊断应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可全面、直观、准确地对病变进行评估,有效地提高肾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同时可以对周围血管解剖及受累情况进行精确评价,对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肾癌 多期增强扫描 三维重建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分析
20
作者 赵雪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索腮腺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腮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诊断,将患者诊断的病理结果作为金... 目的探索腮腺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应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腮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诊断,将患者诊断的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效能,对比良性组与恶性组影像学资料,观察并分析腮腺占位性病变特点。结果60例腮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2例恶性肿瘤(20%)和48例良性肿瘤(80%);经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60例腮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检查确诊恶性病变9例(15%),良性病变51例(85%),特异度为95.83%(46/48),敏感度为58.33%(7/12),准确度为88.33%(53/60),一致性为0.762>0.74,具备良好一致性;良性和恶性组患者影像学资料对比,病灶形态、边界存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腺淋巴瘤平扫CT值最高,平扫CT最低为多形性腺瘤,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明中,腺淋巴瘤动脉期强化程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各病理类型腮腺肿瘤强化程度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够准确诊断腮腺占位性病变性质,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结论CT技术采取双期增强扫描方式在诊断腮腺占位性病变中,准确性较高,能准确诊断病灶边界、形态,具有临床诊断与应用的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 腮腺占位性病变 临床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