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Karma, Qi, Spiritu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People in Taiwan
1
作者 Inna Reddy Edara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9年第2期19-31,共13页
In addition to recognizing well-being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the potent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lso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multivariate.Specifically,some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various indic... In addition to recognizing well-being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the potent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lso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multivariate.Specifically,some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various indices of social beliefs,religious attitudes and spiritual practices have been said to be robustly associated with well-being.Therefore,given the overwhelming need for promoting well-being and an increasing recognition of the multivariate indicators of well-being,this research project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 of Qi,karma,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s,and spiritual practices with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eople in Taiwan.The relevant data from the national sample of 1,933 participants were subjected to factor analysis to extract relevant factors,which included social and religious attitudes of karma and Qi,spiritual indicators of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s and spiritual practices,and positive indica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In addition to significant intercorrelations,the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s suggested that Qi had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to subjective well-being,followed by spiritual practices,karma,and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s.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their implications are elucidated,and th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MA QI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s SPIRITUAL practices subjective WELL-BEING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Hamlet's Excerp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 Motion Theory
2
作者 马晓菲 《海外英语》 2021年第9期218-220,共3页
The Hermeneu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since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George Steiner in1975. Under the guidance of hermeneutics theory, this thesis takes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Hamlet&#... The Hermeneu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since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George Steiner in1975. Under the guidance of hermeneutics theory, this thesis takes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Hamlet's excerp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rying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from Steiner's four specific Hermeneutic Motions of"trust","aggression","incorporation"and"restitution". Therefrom, we can obtai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affects the whole process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meneu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HAMLET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
下载PDF
Meeting with the Depicted Other
3
作者 Marge Paas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10期519-524,共6页
The main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the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server and the subject depicted in a work of art. More precisely, I am interested in the observer's imagination as it is mani... The main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scribe the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server and the subject depicted in a work of art. More precisely, I am interested in the observer's imagination as it is manifested in this relationship. I argue that every act of empathy involves the imagination, but the act of imagination is never understood as an act of empathy. This article will take a new approach towards the perception of a work of art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notion of empathy as "looking into," "looking in," or "seeing-in." I describe the experience of empathy as a lived experience, where I understand it as a type of intentional act that is distinct from imagination; meanwhile, I show that the imagination plays a role in the empa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work of art. How? I understand this situation as one that brings the observer into a new reality, an intersubjective mode of being where she fin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own (as an observer) inner world. I wish to argue that empathy gives a new dimension to experience, where being "here" becomes being "there." Empathy is in fact a special form of meeting the Other. In the case of a work of art, we do not meet the Other as a person who lives their daily life like everyone else; instead we have an independent empa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work of art, in relation to the depicted subject. The nature of empathy is that it enables the observer to enter the deepest intimacy of the work of art and dwell inside it. This depends solely on the observer on how open they are to this world and how much it coincides with the observer's will, as she always retains limitless freedom when interpreting a work of 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ATHY AEStheTICS image spiritual subject
下载PDF
Listening and the Well-tempered Controversy(With Reference to Intercultural Exchange)
4
作者 Rodica Amel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7年第6期318-325,共8页
The issue of this study continues the analysis of persuasive truth (the "truth" of beliefs), a problem debated by us inseveral articles already published, especially in two of them: Doxastic Dialectics (1999) a... The issue of this study continues the analysis of persuasive truth (the "truth" of beliefs), a problem debated by us inseveral articles already published, especially in two of them: Doxastic Dialectics (1999) and The Probable and theProblem (2010). In this new "chapter," our intention is to develop more detai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ity,which has a grounding role in doxastic dialectics. Doxa's axiomatic mechanism tries to temper the subjectivedimension of persuasive truth, by submitting the doxastic proofs to the control of the oppositional principle(=antithetic "reasoning"). Doxastic thinking discovers dialectically its own ratio (=measure), progressivelyincreas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listening capacity. In the text that follows, the concept of listening is used in a largerthan sensitive sense, being equivalent to condition of recep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uasive truth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horizon doxastic dialectics subjectivity original proof conditions of RECEPTIVITY
下载PDF
“生成主体”——重释福柯《主体解释学》中的精神性
5
作者 姜宇辉 《晋阳学刊》 2024年第6期94-102,共9页
如何恰切理解福柯自《性史》之后所发生的转变,向来是学界深思和热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在经由基督教回溯至古代世界的过程之中,福柯看似逐渐丧失了那种批判的锋芒和抵抗的精神,但这或许只是一个表面的印象甚至误解。在《主体解释学》中... 如何恰切理解福柯自《性史》之后所发生的转变,向来是学界深思和热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在经由基督教回溯至古代世界的过程之中,福柯看似逐渐丧失了那种批判的锋芒和抵抗的精神,但这或许只是一个表面的印象甚至误解。在《主体解释学》中所阐发的精神性这个关键概念的引导之下,不仅令这条贯穿福柯思想发展始终的潜在线索得以清晰呈现,更是得以聚焦于“政治的精神性”这个往往为人忽视的主题,由此进一步敞开人之自由与生成-主体这两个相关的本质维度。布洛赫对晚期福柯的深刻影响,及其中蕴含的极端的否定性精神,也同时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性 《主体解释学》 福柯 布洛赫 否定性 尚未 主体性
下载PDF
中国的经典诠释与“和合诠释学”的义理建构
6
作者 张立文 胡兆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9,共8页
中国的经典诠释之路漫长而丰富。现当代中国学者尝试在西方诠释学研究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的、脱胎于传统的、融合现代诠释方法的诠释新路,然而都难以形成含摄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主体的哲学诠释架构。“和合诠释学”是在“... 中国的经典诠释之路漫长而丰富。现当代中国学者尝试在西方诠释学研究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的、脱胎于传统的、融合现代诠释方法的诠释新路,然而都难以形成含摄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主体的哲学诠释架构。“和合诠释学”是在“和合”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创造性诠释学说,它以“和合生生道体”为本体依据,以“三法”为思辨方法,以“三层次”“三结构”为层次结构,以“三界”“八维”为系统诠释框架,以“五大原理”为价值原则,形成了既有形上支撑亦有现实关怀的人文诠释体系。“和合诠释学”的提出及其义理系统的建构承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中国哲学研究、经典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诠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合 诠释学 经典诠释 道体 主体性
下载PDF
阐释学对译者主体性的解读沿革
7
作者 夏佳 王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译者这一主体却总是被忽略。在阐释学理论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基于此,以阐释学主要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伽达默尔和斯坦纳的主要思想为理...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译者这一主体却总是被忽略。在阐释学理论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基于此,以阐释学主要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伽达默尔和斯坦纳的主要思想为理论发展脉络,分析阐释学框架下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解读。研究发现:施莱尔马赫首先看到译者的主体作用,伽达默尔和斯坦纳则分别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描绘了译者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阐释学 施莱尔马赫 伽达默尔 斯坦纳
下载PDF
心灵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8
作者 周毅娟 耿耀国 罗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灵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157例乳腺癌患者依据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n=57)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灵关怀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将157例乳腺癌患者依据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n=57)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灵关怀。干预前后采用灵性需求量表(SNS)、Herth希望量表(HHI)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灵关怀需求度,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韧性及自我效能感,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中文精简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症状自评量表(SCL-90)、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NS、SCL-90、DASS-21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HHI、CD-RISC、GSES、生活满意度、总体情感指数、主观幸福感指数及FACT-B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乳腺癌术后患者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灵关怀,可改善患者灵性需求、希望水平、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及主观幸福感,提升其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关怀 乳腺癌患者 心理韧性 自我效能感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功能、现实挑战与拓展路径--基于马克思精神交往观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德庆 《理论建设》 2024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显著的“对内”和“对外”双重价值。在马克思精神交往观视域下,其双重价值主要包括:对内刻入中国基因,发展国人的“本质性存在”;渗透中国精神,激发现代“生产动能”;融进中国理论,共建民族“自由王国”;以及对外...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显著的“对内”和“对外”双重价值。在马克思精神交往观视域下,其双重价值主要包括:对内刻入中国基因,发展国人的“本质性存在”;渗透中国精神,激发现代“生产动能”;融进中国理论,共建民族“自由王国”;以及对外展示中国形象,推进建设世界“现实共同体”。时下“讲好中故事”面临一些现实挑战:敌对势力正有意扭曲中国故事、多元思潮正持续消解中国故事、数智空间正无声解构中国故事,以及少数“新一代”正被动误解中国故事。应从全面把握中国故事意识形态属性、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中国故事话语叙事、用数智技术全时空赋能中国故事高质传播、分众化观照重点群体对中国故事接受度等方面,持续推进和拓展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使其内外双重功能得以更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 马克思精神交往观 精神生活 主体交往 形象传播
下载PDF
基于“脑玄府-神机”理论的风药开玄在慢性主观性头晕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苏丹丹 于白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23-25,共3页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证候多变,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中医学认为,脑玄府开阖通利,气液流通,神机清明则体健;脑玄府闭郁,气液昧之,伤及脑体,损及脑用,神机散失则发为CSD,主张治疗上重在开玄通府,恢...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证候多变,病情反复,缠绵难愈。中医学认为,脑玄府开阖通利,气液流通,神机清明则体健;脑玄府闭郁,气液昧之,伤及脑体,损及脑用,神机散失则发为CSD,主张治疗上重在开玄通府,恢复神机。本文以脑玄府-神机理论为指导,主要探讨CSD的发病机制及治法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慢性主观性头晕 脑玄府 神机 风药
下载PDF
革命主体的演进:从个体到阶级、群体与大众——中国左翼文学演化的一种精神轨迹
11
作者 陈红旗 《晋阳学刊》 2024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中国左翼知识分子依凭阶级意识的分野,不但抛开了传统观念中家族意识的牵绊,还打破了辛亥革命以来建构的“国民”神话,他们直接以“阶级”的概念将大众命运与国家体制联系起来。“阶级”属于“群”和“集团”的概念,面对阶级兄弟的苦难... 中国左翼知识分子依凭阶级意识的分野,不但抛开了传统观念中家族意识的牵绊,还打破了辛亥革命以来建构的“国民”神话,他们直接以“阶级”的概念将大众命运与国家体制联系起来。“阶级”属于“群”和“集团”的概念,面对阶级兄弟的苦难遭际,“个”必须与“群”相结合并共同战斗才能获得政治权利和真正的“个性解放”。左翼立场使得左翼文学作品凸显了一个中国古典文学很少见的主题模式,即对劳苦大众的“启蒙”最终演变成了“推崇”,进而使得“大众”的主体形象得以建构。抓住阶级意识、群体意识和大众意识这三个维度,也就把握住了左翼文学思潮的主导趋向、价值取向、政治立场和文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左翼文学 革命主体 演化 精神轨迹
下载PDF
灵性健康与负性情绪在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12
作者 霍明姝 钟倩 +2 位作者 邓潇雪 阎佳蓉 于洪宇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探讨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灵性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辽宁省2所三甲医院的3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探讨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灵性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辽宁省2所三甲医院的3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AMOS 24.0软件,基于多重中介模型对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26±7.07)分,负性情绪总分为(16.08±8.17)分,灵性健康总分为(30.89±6.92)分,主观幸福感得分为(64.51±9.51)分。构建链式中介模型,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总间接效应为59.68%,其中链式中介作用占45.6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处在中等水平,负性情绪和灵性健康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间产生链式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减少其负面情绪,赋予患者抗击疾病的勇气和希望,提升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社会支持 灵性健康 负面情绪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双重批判及其逻辑构建
13
作者 姜汪维 张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38,共8页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触及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但混淆了劳动的社会形式与物质规定,因而未能发现“非生产性劳动”中精神生产的独特规律。以康德的先验主体和黑格尔的绝对主体为代表...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触及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但混淆了劳动的社会形式与物质规定,因而未能发现“非生产性劳动”中精神生产的独特规律。以康德的先验主体和黑格尔的绝对主体为代表的德国主体哲学,讨论了精神主体自我生成的动力机制,为马克思有关人的主体能动性理论提供了思想来源。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基础上,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生产劳动的社会历史性为逻辑起点,辩证分析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关系,通过对“生产主义”劳动的批判和对自由劳动的揭示,指明了精神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了科学的精神生产理论。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研究,对以“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产理论 资本逻辑 主体哲学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重特性
14
作者 孙旭武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四个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关联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种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四个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关联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种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识,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性;社会主义社会的先进性保证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进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先进性;世界其他文化具有现代性的有益成分,对其积极吸纳创新,助力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现代性。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四重特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主体性 精神性 先进性 现代性
下载PDF
公共阐释与宽容的阐释学实践——以当代文学批评现场为观察对象
15
作者 卓今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28-38,共11页
公共阐释在当代文学批评现场是一种可见的阐释行为。在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公共理性与阐释主体的独立是公共阐释的重要前提,阐释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公共理性的基本尺度上,阐释主体清醒的、理性的、自知的行为,是阐释得以在公共空间中展开... 公共阐释在当代文学批评现场是一种可见的阐释行为。在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公共理性与阐释主体的独立是公共阐释的重要前提,阐释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公共理性的基本尺度上,阐释主体清醒的、理性的、自知的行为,是阐释得以在公共空间中展开的前提。文学文本的自在性包含其成长性,阐释的叠加使文本不断生长,公共阐释的多层次对话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批评家的眼界限制;同时文学阐释实践中的宽容,既使阐释主体意识的自由得到充分发挥,又使文学文本得到广泛而深刻的理解,这也正是文学阐释学不同于其他阐释学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 阐释主体 阐释空间 实践阐释学
下载PDF
“语言文字+”:浸润式“现代汉语”课程思政举隅
16
作者 张春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在人文学科领域,“现代汉语”等语言类的工具理性相对于价值理性多一些的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资源”要少一些,但也可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进行“语言文字+”这种浸润式的课程思政建设--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课程思政建设,藉此充分... 在人文学科领域,“现代汉语”等语言类的工具理性相对于价值理性多一些的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资源”要少一些,但也可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进行“语言文字+”这种浸润式的课程思政建设--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课程思政建设,藉此充分培育这门课程的价值理性。就教学目的而言,需像做词类划分一样求完备;就教学内容而言,需像做隐喻辨析一样求关联;就教学方式而言,需像做义素分析一样求特色。“语言文字”加载的是价值理性,是情商,是主体精神理念(含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文化互融互鉴、科学精神、团队意识、真诚、审美情趣、探索精神等)。这里所“+”的内容可以同时进行、并行不悖、自然贴切、得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言文字 主体精神理念 外部功能
下载PDF
老年人精神幸福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可怡 王冬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123,共4页
介绍老年人精神幸福感的测评工具及影响因素,从宁静灵性课程、精神疗法、体育锻炼、回忆疗法4个方面综述提升老年人精神幸福感的干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人 精神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探寻现代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化”阐释学——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晓平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42-52,共11页
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问题意识之下出现了新的研究动态,“历史化”成为学界倡导的口号。然而对于如何实践,却有不同理解和路径。从贺桂梅等一些学者的近期研究来看,当前形成了三个研究热点的成果及其方法论意识:对1940... 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问题意识之下出现了新的研究动态,“历史化”成为学界倡导的口号。然而对于如何实践,却有不同理解和路径。从贺桂梅等一些学者的近期研究来看,当前形成了三个研究热点的成果及其方法论意识:对1940—1970年代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的再解读、对1980年代文学的新探索、对21世纪以来文化现象的新阐释。而这种研究贯穿始终的是新的“建立中国(文化与政治)主体性”的意识,伴随着这种主体性建构自觉的是“认知中国”的清醒努力。在方法论上,这种文学分析和文化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化”原则所要求的“反思性”和“总体性”为指导,来探寻新时代中国主体性建构的历史/政治阐释学实践,也是一场新一轮“重写文学史”的范式革新。为此所提出的“打开中国视野”“书写中国气派”的新思路、新论断,展现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努力。这种在自觉的新研究方法指导下的领域重构,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化 当代文学研究 重写文学史 政治阐释学 主体性
下载PDF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研究
19
作者 孙亦凡 魏锋 +1 位作者 郭胜浩 韩莉媛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1期49-52,共4页
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加快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着农民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缺失的问题,农... 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加快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着农民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缺失的问题,农民主体意识缺失主要由历史、现实、文化和制度原因造成,阻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必须夯实农村思想阵地,提升农民家园建设凝聚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动村民自治参与力;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引导,提高农民发展内生力;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提高农民自我认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精神文明 乡村振兴 农民 主体意识 “三农”
下载PDF
浅论洪灵菲小说中的“青年”形象塑造
20
作者 吴怡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
在洪灵菲的小说中,最突出、最常见的形象是“青年”。以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为主,兼谈洪灵菲其他短篇小说,探讨“青年”的形象塑造、主体意识与精神困惑。“青年”形象具有革命倾向与文艺气质两个特点,前者表现为浓烈敏感的情感、对... 在洪灵菲的小说中,最突出、最常见的形象是“青年”。以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为主,兼谈洪灵菲其他短篇小说,探讨“青年”的形象塑造、主体意识与精神困惑。“青年”形象具有革命倾向与文艺气质两个特点,前者表现为浓烈敏感的情感、对浊世的深刻体认,以及对未来理想化的想象;后者表现为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关注、对改变不满现状的渴念,以及饱含献身革命的风云之志。“青年”的形象塑造,一方面以“启蒙者”职任确认“青年”的主体意识,建立“青年”价值并找寻摆脱苦闷的可能;另一方面展露出“青年”的精神困惑,即“青年”的革命理想与现代自我常常处于对抗与交并之中。洪灵菲对“青年”形象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剖露超越了文本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映现出作家的内心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灵菲 “青年” 主体意识 精神困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