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f Pidan Jianqing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with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heat syndrome
1
作者 Xuehua Xie Jie Zhao +1 位作者 Yueqi Chen Weibo Wen 《TMR Pharmacology Research》 2021年第4期29-33,共5页
Introduction: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idan Jianqi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Methods: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fferentiated as spleen deficiency wit... Introduction: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idan Jianqi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Methods: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fferentiated as spleen deficiency with damp-heat syndrom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treatment group(n=35)or control group(n=32).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diet and exercise guidance and medication in the form of 0.5 g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whil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Pidan Jianqing deco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treatment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Results:Efficacy was 91.4%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68.8%in the control group,which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Significant group differences were also noted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improvement in symptoms such as dry mouth and polydipsia,frequency of urination and polyuria,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loss of appetite,fatigue and weakness,and sticky stools(all P<0.05),with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and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5);howeve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Pidan Jianqing decoction can lower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mpro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an Jianqing Decoction spleen deficiency with damp-heat syndrome type 2 diabet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成 刘桉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本虚标实 脾虚 痰浊 血瘀 调理脾胃 健脾养心 李延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型与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硕 覃乐荣 +6 位作者 刘军霞 郭明 谌海燕 李玲 廖俊尧 廖婧 丁晓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情况、预后情况,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其后几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5例MDS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为主,其次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1),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的血红蛋白(HGB)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01)。3组证型间疾病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疾病分型全为原始细胞增多型(EB型)。3组证型间转录调节因子1(ASXL1)基因突变率、染色质重塑和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3种预后系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组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和3种预后系统积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3个预后积分系统的较高危组中,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占比均高于其他两种证型。结论:MDS病机以虚为本,临床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多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预后较差,推测其机制可能与ASXL1基因突变、7号染色体的完全丢失和其长臂的部分缺失(-7/7q-)等遗传学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 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 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 基因突变 染色体核型 预后
下载PDF
运脾调糖方治疗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4
作者 董兵轮 徐江红 吴含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运脾调糖方对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脾调糖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 目的:探讨运脾调糖方对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脾调糖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统计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动态血糖波动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代谢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HbA1c达标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HbA1c达标率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HbA1c、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调糖方可有效改善脾虚湿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糖脂代谢,降低血糖波动和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脾虚湿瘀 运脾调糖方 糖代谢 脂代谢
下载PDF
白莲治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马玉婷 陈钰凤 范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022-2027,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指毛桃、丹参、郁金、白术、鸡内金、延胡索、莪术、陈皮、厚朴、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 【目的】探讨中药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指毛桃、丹参、郁金、白术、鸡内金、延胡索、莪术、陈皮、厚朴、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变化的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萎缩评估系统(OLGA)分期评分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为81.25%(26/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刺痛、口苦口臭、疲倦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下的黏膜变化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LGA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检测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血清PGⅠ、PGR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GⅡ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态,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脾虚湿热瘀阻型 白莲治萎方 摩罗丹丸 胃蛋白酶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746例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黄锐梅 王文辉 +1 位作者 叶志宁 梁民联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971-1977,共7页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大小等,分析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性别方面,1746例患者中,女性1107例(63.40%),男性639例(36.60%),男女之比为1∶1.73;年龄方面,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老年人是胃息肉的好发人群,≥40岁者占比高达87.40%。(2)中医证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胃气虚证最多[418例(23.94%)],其他按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寒湿阻滞证394例(22.57%)、脾胃湿热证353例(20.22%)、气滞痰阻证311例(17.81%)和痰瘀互结证70例(15.46%)。(3)不同性别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脾胃气虚证、寒湿阻滞证、气滞痰阻证、痰瘀互结证女性多于男性,而脾胃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岁患者多见脾胃气虚证,30~39岁和40~49岁患者多见脾胃湿热证,50~59岁患者多见气滞痰阻证,≥60岁患者多见寒湿阻滞证。(4)病理类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胃底腺息肉1327例(76.00%),其他依次为增生性息肉266例(15.23%)、炎性息肉146例(8.36%)、腺瘤性息肉7例(0.40%);不同病理类型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胃底腺息肉以脾胃气虚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为主,炎性息肉以寒湿阻滞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痰瘀互结证为主。(5)胃息肉数量方面,以多发性息肉为主[1120例(64.15%)],单发性息肉较少[626例(35.85%)];不同胃息肉数量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发性息肉以脾胃气虚证的占比最高(25.45%),单发性息肉以脾胃湿热证的占比最高(24.28%)。(6)好发部位及大小方面,胃息肉好发于胃体、胃底等部位,直径常≤0.5 cm;但不同发病部位及胃息肉大小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数量具有相关性;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是胃息肉的好发人群;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脾胃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其余证型均以女性多见;胃底腺息肉以脾胃气虚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为主,炎性息肉以寒湿阻滞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痰瘀互结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内镜特征 病理类型 中医证型 相关性 脾胃气虚 气滞痰阻 寒湿阻滞
下载PDF
罗氏肾病Ⅲ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浊毒瘀阻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祝轩 陈曦霞 +3 位作者 王儒平 何泳谦 王春蓬 罗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15-821,共7页
【目的】探讨罗氏肾病Ⅲ号方(由海藻、黄芪、丹参、熟地黄、煅牡蛎、鱼腥草、荆芥穗等组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浊毒瘀阻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脾肾亏虚、浊毒瘀阻型... 【目的】探讨罗氏肾病Ⅲ号方(由海藻、黄芪、丹参、熟地黄、煅牡蛎、鱼腥草、荆芥穗等组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浊毒瘀阻型3-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脾肾亏虚、浊毒瘀阻型3-5期非透析CK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罗氏肾病Ⅲ号方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尿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86/90),对照组为81.11%(73/90),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14/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氏肾病Ⅲ号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浊毒瘀阻型3-5期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缓解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患者的尿蛋白排出量,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肾病Ⅲ号方 脾肾亏虚 浊毒瘀阻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 炎症因子 肾功能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欧晓红 雷金义 +1 位作者 夏裕 李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兼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兼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心绞疼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睡眠质量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PSQI评分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心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VESD和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LVEF的升高幅度及对LVESD和LVEDD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心绞痛发作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瘀阻兼气虚证 血府逐瘀汤 穴位贴敷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9
作者 雷自红 陈冬妮 +2 位作者 郭叙喜 张越 叶仁群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芪丹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腹围(A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血清NF-κB、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LD-C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能改善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下调血清NF-κB、TNF-α水平,改善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脾虚痰瘀型 芪丹颗粒 盐酸二甲双胍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伟 郭凤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观察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的疗效。方法:78例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两组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目的:观察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的疗效。方法:78例分为参照组39例和研究组39例。两组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面部红斑灼热、腰膝酸软痛、关节疼痛、神疲乏力等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LE病情活动程度评分(SLEDAI)、24h蛋白尿定量(24hTUP)、血素氮(BUN)、血肌酐(Scr)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补体C3、补体C4高于参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补降浊方联合针刺辅治轻中度SLE脾肾不足兼湿瘀交阻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湿瘀交阻型 脾肾不足型 通补降浊方 针刺
下载PDF
高蛋白膳食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少聪 秦文君 +1 位作者 张小丽 郝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目的评估高蛋白膳食模式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营养科的78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饮食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9例。饮食组采用高蛋白膳食干预... 目的评估高蛋白膳食模式联合轻身汤对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营养科的78例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饮食组及联合组,每组各39例。饮食组采用高蛋白膳食干预,联合组在饮食组的基础上加服200 ml轻身汤,持续干预60 d。比较两组减重有效率、平均日摄入能量、平均日摄入蛋白百分比、体重指数(BMI)、体重(BW)、腰围(M62)、体脂肪量(BFM)、内脏脂肪面积(V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中医证候积分(TCMSS)。结果联合组减重有效率高于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日摄入能量、BMI、BW、M62、BFM、VFA、TG、TCH、LDL、UA、TCMSS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平均日摄入蛋白百分比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平均日摄入能量、BMI、M62、BFM、VFA、TG、LDL、TCMSS均低于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W、TCH、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期60 d的高蛋白膳食联合轻身汤治疗能显著减轻脾虚湿阻型肥胖患者的体重,改善其血脂代谢,缓解脾虚湿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脾虚湿阻型 高蛋白膳食 轻身汤
下载PDF
经方六君子汤加减对新发2型糖尿病伴脾气壅塞、痰瘀阻络型肥胖的干预作用
12
作者 张翠 裴琴 +2 位作者 潘慧 查敏 汪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方六君子汤加减对新发2型糖尿病伴脾气壅塞、痰瘀阻络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9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德谷门冬双胰岛... 目的 探讨经方六君子汤加减对新发2型糖尿病伴脾气壅塞、痰瘀阻络型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9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方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围、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四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围、体质量、BMI、FBG、2 hPBG、HbA1c、TG、TC、LDL、HDL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出现低血糖1例,对照组腹泻1例,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明显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中加用经方六君子汤加减较单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疗效更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等,不良反应少,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2型糖尿病 肥胖 经方六君子汤 脾气壅塞 痰瘀阻络
下载PDF
健脾补肾助卵方与来曲唑、尿促性素联合治疗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
13
作者 李婷 欧玲 杨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助卵方与来曲唑、尿促性素联合治疗在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均符合脾肾两虚型的诊断标准,采用...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助卵方与来曲唑、尿促性素联合治疗在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均符合脾肾两虚型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尿促性素治疗,观察组增用健脾补肾助卵方。比较两组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检测结果,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与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中医症候积分,妊娠情况及用药期间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E_(2)、FSH、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EDV、PSV均大于对照组,主症、次症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排卵率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自然流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肾两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健脾补肾助卵方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提升其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与妊娠率,且对脾肾两虚型相关主症、次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排卵障碍 健脾补肾助卵方 脾肾两虚型
下载PDF
肾衰方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疗效研究
14
作者 邓碧祎 饶克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44-1151,共8页
【目的】观察肾衰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竹茹、巴戟天、积雪草、大黄等中药组成)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肾衰方(由姜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竹茹、巴戟天、积雪草、大黄等中药组成)对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0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CKD常规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肾衰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ysC)、血尿酸(UA)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方面,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共纳入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59.38%(19/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Scr、BUN、CysC、U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Scr、BUN、CysC、UA水平的下降作用及对eGFR水平的升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安全性指标如血常规、粪便常规+潜血、肝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方面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肾衰方在治疗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证CKD 3-4期患者方面疗效确切,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Scr、BUN、CysC、UA水平,提高eGFR水平,改善肾功能,并能降低血清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延缓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方 慢性肾脏病(CKD) 脾肾气虚 浊瘀内蕴证 肾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5
作者 黄钟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9-22,26,共5页
目的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治疗时间≤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及停药6个月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病症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χ^(2)=5.741,P=0.016);2组治疗后胃脘部胀痛、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及两肋胀满评分,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血清三叶因子3水平,大便溏泄、食欲减退、舌诊脉象、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腹部喜按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vs.16.00%,χ^(2)=4.396,P=0.036);试验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70.00%,χ^(2)=11.977,P=0.001),病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00%vs.16.00%,χ^(2)=4.396,P=0.036)。结论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可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降低病症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 理中通络化浊汤 脐灸 胃肠功能 炎性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16
作者 莎依娜 韩达妮 汪红梅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393-2395,共3页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脾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2组都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予微生态制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瘀...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脾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2组都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予微生态制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比较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血清HCY、CysC、CRP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试验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血清HCY、Cys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微生态制剂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减轻临床症状和降低血清HCY、CysC、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劳 早期糖尿病肾病 脾肾气虚型 益气活血化瘀方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中医健康管理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建东 陈刚毅 汤水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45-850,共6页
【目的】评价中医健康管理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症状负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1例ESRD湿浊瘀阻、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 【目的】评价中医健康管理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症状负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1例ESRD湿浊瘀阻、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管理方案(包括中医情志调护、膳食调养、穴位按摩等)干预治疗,共随访12个月。使用透析症状指数(DSI)、抑郁症自评量表(PHQ-9)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分别评估2组ESRD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负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症状负担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DS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DSI总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抑郁状况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对抑郁程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除对照组的精神健康评分外,2组患者SF-36量表的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健康管理可以显著减轻ESRD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康管理 终末期肾脏病 湿浊瘀阻 脾肾气虚 症状负担 抑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159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焕君 欧海涛 +1 位作者 黎耀和 胡莉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探索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MM-CIPN)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纳入159例MM-CIPN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归纳总结该病的高频证候及其中医证型。【结果】(1)共筛...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探索多发性骨髓瘤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MM-CIPN)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纳入159例MM-CIPN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归纳总结该病的高频证候及其中医证型。【结果】(1)共筛选出27个高频证候,其中,频率超过50%的证候有5个,分别是肢体麻木151例(占95.0%)、肢体刺痛115例(占72.3%)、畏寒肢凉93例(占58.5%)、疲倦乏力89例(占56.0%)和屈伸不利82例(占51.6%)。(2)根据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可将MM-CIPN的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证、痰瘀痹阻证、肾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4型,其中,以气虚血瘀证及肾虚血瘀证居多,阴虚血瘀证、痰瘀痹阻证次之。(3)中医证候分型与患者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年龄方面,在34~40岁和41~50岁年龄段,均以痰瘀痹阻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75.0%(3/4)和44.5%(4/9);在51~60岁和61~70岁年龄段,均以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6.9%(29/51)和43.6%(30/69);在71~80岁年龄段,以肾虚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为46.2%(12/26),其次为阴虚血瘀证,占26.9%(7/26)。【结论】肢体麻木、肢体刺痛为MM-CIPN的主要证候;MMCIPN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及肾虚血瘀证居多,阴虚血瘀证、痰瘀痹阻证次之;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中医证型有所差异,中年患者以痰瘀痹阻证居多,中老年患者以气虚血瘀证多见,老年患者以肾虚血瘀证及阴虚血瘀证所占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证型 气虚血瘀证 肾虚血瘀证 阴虚血瘀证 痰瘀痹阻证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首发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单伟 谢慧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首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首次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共70例,将其分为痰浊阻肺证、痰瘀互...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危险分层及首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首次明确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共70例,将其分为痰浊阻肺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阳气暴脱证4种证型,分析其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探索与西医危险分层及不同首发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方面,气虚血瘀证占比最多,为31.43%(22/70),阳气暴脱证占比最少,为18.57%(13/70),从高到低排序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痰浊阻肺证>阳气暴脱证。(2)性别、年龄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方面,不同性别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比较,痰浊阻肺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小,阳气暴脱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大,各证型患者年龄分布由小到大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阳气暴脱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西医危险分层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方面,痰浊阻肺证主要分布在低危组与中低危组,阳气暴脱证主要分布在中高危组与高危组;各危险分层中占比最多的证型依次为低危组的痰浊阻肺证42.86%(9/21),中低危组的痰瘀互结证47.83%(11/23),中高危组的气虚血瘀证66.67%(10/15),高危组的阳气暴脱证90.91%(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首发症状与中医证型分布及西医危险分层的关系方面,不同首发症状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西医危险分层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晕厥的危险度最高,多分布在阳气暴脱证中,咳嗽咳痰的危险度最低,多分布在痰浊阻肺证中。【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气虚血瘀证与痰瘀互结证分布较多,年龄、西医危险分层和首发症状对其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中医证型 气虚血瘀证 痰瘀互结证 痰浊阻肺证 首发症状
下载PDF
肠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及与大便性状改变相关性研究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夏诗 樊冬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708-2715,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简称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大便性状的相关性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住院的患者共299例,根据有无肠息肉分为肠息肉组20...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简称肠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大便性状的相关性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住院的患者共299例,根据有无肠息肉分为肠息肉组202例和无肠息肉组97例,根据大便性状有无改变分为大便性状改变组161例和非大便性状改变组138例。分析肠息肉与大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结果显示,202例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脾虚湿瘀证92例(45.54%)、肠道湿热证71例(35.15%)、气滞血瘀证39例(19.3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息肉组与无肠息肉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胆囊病史、血脂异常、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OR=2.17,95%CI:1.15-4.10,P=0.017)、年龄(OR=1.03,95%CI:1.01-1.06,P=0.008)、Hp感染(OR=2.18,95%CI:1.20-3.94,P=0.010)、BMI≥25 kg·m^(-2)(OR=2.52,95%CI:1.34-4.74,P=0.004)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肠息肉与大便性状改变的相关性:大便性状改变患者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64.60%(104/161),其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瘤为主,占39.42%(41/104);且以多发性息肉为主,占86.54%(90/104);大小多在1~10 mm之间,占88.46%(92/104)。肠息肉患者中大便性状改变者占51.49%(104/202),而且以腹泻患者居多,占31.68%(64/202)。【结论】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虚湿瘀证为主。大便性状改变患者的肠息肉检出率高,且以管状腺瘤为主;肠息肉患者中大便性状改变患者占比高,且以腹泻患者居多。年龄的增长、男性患者、Hp感染、BMI≥25 kg·m^(-2)是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性状 结直肠息肉 便秘 腹泻 中医证型 脾虚湿瘀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