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荷载下强度比对类复合岩样能量耗散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温森 吴斐 +1 位作者 李胜 盛桂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1-118,共8页
利用直径为50 mm的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类复合岩样进行动态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入射波的不同入射顺序、不同强度比、不同入射角度对岩体能量耗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类复合岩样的入射能、吸收能、能量利用率均随应... 利用直径为50 mm的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类复合岩样进行动态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变率、入射波的不同入射顺序、不同强度比、不同入射角度对岩体能量耗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类复合岩样的入射能、吸收能、能量利用率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入射顺序对吸收能和能量利用率有不同影响,且随着强度比增大,不同入射顺序的影响逐渐减小;当应变率约为270 s-1时,不同强度比类复合岩样的能量利用率均随着入射角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入射角为30°时能量利用率最小,入射角90°时能量利用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SHPB) 类复合岩样 不同入射角 强度比 能量耗散
下载PDF
基于气液分离的天然气双入口优化设计
2
作者 邢树宾 陈瑶瑶 +3 位作者 杨乐乐 余福春 许晶禹 吴应湘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天然气井采出的天然气通常含一定量的液体,这些液体不仅会堵塞管线、阀门,影响流量计计量的精确度,而且还会腐蚀设备、管道、仪表,易引起振动,破坏管道结构,严重影响集输生产管道寿命与安全,因此需尽快对采出液进行气液分离。为此,根据... 天然气井采出的天然气通常含一定量的液体,这些液体不仅会堵塞管线、阀门,影响流量计计量的精确度,而且还会腐蚀设备、管道、仪表,易引起振动,破坏管道结构,严重影响集输生产管道寿命与安全,因此需尽快对采出液进行气液分离。为此,根据油气田现场采出液工况,设计了双入口气液分离器,并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耦合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分离器内部的流场分布和分离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双入口的存在,分离器入口处湍流强度较小,流动较为平稳,能够增加入口气液混合液的分层程度,减少分离器下部发生折返的气体流量,进而减少气体出口带液量;(2)当入口液滴粒径大于0.1 mm时,仅有极少量的气体从液体出口流走,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3)随着分流比的减小,液体出口液体体积分数迅速增加,气体出口液体体积分数缓慢增加;(4)入口液体体积分数的变化主要影响分离后气体的纯度,对分离后液体的纯度影响较小。结论认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液滴粒径较小的来液工况,无论入口液体体积分数如何变化,均应调节分流比小于入口液体体积分数,使其液位略高于液体出口,以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分离 双入口 液滴粒径 分流比 液体体积分数 多相流模型 湍流强度
下载PDF
基于潮汐AAPC功能提升分流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卓 崔永强 《长江信息通信》 2023年第1期186-189,共4页
基于潮汐AAPC功能分析,分潮汐时段聚焦用户分布,根据用户数波动情况与天线覆盖角度偏离,通过天线权值进行自优化,从而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覆盖增益,最终快速提升分流比。以B2_JX同文学院ZRD_H站点为例,优化前后,5G分流比由27.69%提升到33.4... 基于潮汐AAPC功能分析,分潮汐时段聚焦用户分布,根据用户数波动情况与天线覆盖角度偏离,通过天线权值进行自优化,从而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覆盖增益,最终快速提升分流比。以B2_JX同文学院ZRD_H站点为例,优化前后,5G分流比由27.69%提升到33.48%,提升5.49%,分流比提升幅度20.92%,RRC连接平均用户数增涨17.1%,PDCP层流量增涨3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AAPC 天线覆盖角度 自优化 覆盖增益 分流比
下载PDF
利用坐标变换求Wollaston棱镜的分束角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化凤 宋连科 +2 位作者 吴福全 郑春红 彭捍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2-364,共3页
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和坐标变换对Wollaston棱镜的分束角随任意入射角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在不同的入射面内分束角分别随入射角的变化 ,对在方位角为 0的入射面内分束角随结构角的变化做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测试 ,新公式得到的... 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和坐标变换对Wollaston棱镜的分束角随任意入射角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在不同的入射面内分束角分别随入射角的变化 ,对在方位角为 0的入射面内分束角随结构角的变化做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测试 ,新公式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LASTON棱镜 分束角 波法线 o光 E光
下载PDF
格兰式偏光分束棱镜光强分束比的入射角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葱敏 宋连科 +1 位作者 王兰 李华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为了分析自然光斜入射格兰式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镜结构角及入射波长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 为了分析自然光斜入射格兰式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镜结构角及入射波长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棱镜结构角及波长变化呈非线性关系。所得结果为格兰式棱镜在光学器件应用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分束棱镜 分束比 入射角 波长
下载PDF
分流比及取水角度对弯道引水口水流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郭维东 张春雷 +3 位作者 伯彦萍 郑红 李敬库 孙井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1-199,共9页
以引水工程中引水口"护岸防沙"问题为研究背景,探究干渠与引水支渠分流比变化以及取水角度变化对弯道引水口水流流场的影响,为弯道引水工程中的堤岸防护、减少泥沙淤积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雷诺方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弯道水流运... 以引水工程中引水口"护岸防沙"问题为研究背景,探究干渠与引水支渠分流比变化以及取水角度变化对弯道引水口水流流场的影响,为弯道引水工程中的堤岸防护、减少泥沙淤积提供参考依据。基于雷诺方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弯道水流运动三维数学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弯道引水口附近水流形态和流速分布。利用该模型模拟多种分流比工况、若干取水角度下的弯道水流运动,分析引水口附近平面流速分布、口门断面流速分布以及引水口上游分水宽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引水口附近平面均值流速分布为V_(中间层)>V_(近表层)>V_(近底层),口门断面流速峰值位于断面上唇中下部,试验流量为30L·s^(-1)的情况下,该区域最大流速可达0.25m·s^(-1),故实际工程中应对引水口上唇中下部重点进行防护。当分流比η<0.42时,分水宽度呈现d_表<d_中<d_底,η>0.42时,分水宽度呈现d_表>d_中>d_底。取水角度为60°~90°情况下,取水口附近流速较小,平面均值流速不足0.10m·s^(-1),取水角为钝角时取水口附近流速峰值达0.22m·s^(-1)。分流比过小或取水角度过大,支槽右壁均易形成回流区,为减小回流区面积,避免淤沙过多,应尽量选取较小的取水角度,并根据支渠的需水量,合理确定分流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引水口 分流比 取水角度 流速分布
下载PDF
OE双输出棱镜的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伟 吴福全 苏富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0-562,共3页
分析了非偏振光经过OE双输出棱镜起偏、分束后 ,o光 ,e光之分束角及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 (视场角内 )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当入射角变化α时 ,分束角随之变化 2α ;而光强分束比不再保持 1∶1。
关键词 OE双输出棱镜 入射角 分束角 透射光强
下载PDF
单元式偏光分束棱镜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 被引量:3
8
作者 马丽丽 宋连科 +2 位作者 吴福全 郝殿中 王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9-301,共3页
为了研究单元式偏光分束棱镜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与棱镜结构的关系,采用从理论上分析o光、e光的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与光轴取向、棱镜结构角及入射角的关系,并从实验上测量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变化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为了研究单元式偏光分束棱镜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与棱镜结构的关系,采用从理论上分析o光、e光的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与光轴取向、棱镜结构角及入射角的关系,并从实验上测量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变化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分束角和光强分束比随光轴取向、棱镜结构角及入射角的变化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得到了二者随入射角变化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误差所允许的范围内,实验所测的光强分束比和分束角随入射角的变化与理论计算是一致的,且分束角的变化约为入射角的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偏振光学 偏光棱镜 分束角 分束比
下载PDF
双Wollaston棱镜光强分束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邓红艳 吴福全 郑萌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1-1334,共4页
利用折射定律和菲涅耳公式,研究了双Wollaston棱镜的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棱镜结构角以及入射角等参量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大呈线性递减趋势;棱镜的结构角越小,光强分束比也越接近1;... 利用折射定律和菲涅耳公式,研究了双Wollaston棱镜的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棱镜结构角以及入射角等参量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强分束比随入射光波长的增大呈线性递减趋势;棱镜的结构角越小,光强分束比也越接近1;入射角对光强分束比的影响基本呈二次曲线型变化;当光正入射时,光强分束比最接近于1.给出了理论曲线和实验值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光强分束比 菲涅耳公式 双Wollaston棱镜
下载PDF
空隙率与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昭彬 薛明 +1 位作者 易文 何佼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156,共5页
针对橡胶沥青与常规沥青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差异,选用国内外在橡胶沥青混合料中使用较多的AR-AC-13矿质级配,选取实际路面常见的3种空隙率,依据正交试验思路安排试验,采用冻融劈裂强度比评价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通过对3种空隙率橡... 针对橡胶沥青与常规沥青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差异,选用国内外在橡胶沥青混合料中使用较多的AR-AC-13矿质级配,选取实际路面常见的3种空隙率,依据正交试验思路安排试验,采用冻融劈裂强度比评价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通过对3种空隙率橡胶沥青混合料冻融强度比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空隙率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混合料 空隙率 水稳定性 劈裂强度比
下载PDF
SPLIT-FACE模式观察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严 李远宏 +4 位作者 徐媛媛 贾丽丽 祝霞 高兴华 陈洪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74-676,共3页
目的:采用SPLIT-FACE模式观察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10名黄褐斑受试者,随机将每人左右面部分为治疗侧(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共6次,每次间隔3~4周)和未治疗侧(不予治疗)。由医生根据患者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进行4级评分... 目的:采用SPLIT-FACE模式观察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10名黄褐斑受试者,随机将每人左右面部分为治疗侧(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共6次,每次间隔3~4周)和未治疗侧(不予治疗)。由医生根据患者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进行4级评分,计算总积分及积分下降指数;由受试者对疗效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侧总积分于第1次治疗后由治疗前的5.6显著下降至4.7,第2次治疗后略有回升,第4次治疗后积分再次下降,至第6次治疗后达3.8。治疗侧大部分时间点上积分下降指数明显高于未治疗侧。治疗侧疗程结束后80%的受试者表示对治疗满意或非常满意。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微红斑及痂皮,仅1例出现轻度色素沉着。结论:新型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黄褐斑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黄褐斑 SPLIT—FACE
下载PDF
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殿中 吴福全 孔伟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1-403,423,共4页
基于MacNeille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原理 ,以LaK2 (1.6 4 )玻璃为基底 ,采用ZrO2 和SiO2 为高低膜料进行膜系设计。对制作的棱镜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透射p光偏振特性优良 ,其消光比高达 2 .1× 10 -4,同时发现其消光比受视场角的... 基于MacNeille薄膜偏光分束镜的设计原理 ,以LaK2 (1.6 4 )玻璃为基底 ,采用ZrO2 和SiO2 为高低膜料进行膜系设计。对制作的棱镜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透射p光偏振特性优良 ,其消光比高达 2 .1× 10 -4,同时发现其消光比受视场角的影响比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偏光分束镜 消光比 视场角 光学性能测试
下载PDF
转向型复合式平行分束棱镜的新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朋 李国华 彭捍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为了更有效地增大光通过平行分束棱镜时产生的剪切差,以方便实验中光路的搭建,运用棱镜光扩束原理和菲涅耳公式对棱镜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转向型复合式平行分束棱镜。经理论分析和举例论证,其在高透射比的基础上,很好地实... 为了更有效地增大光通过平行分束棱镜时产生的剪切差,以方便实验中光路的搭建,运用棱镜光扩束原理和菲涅耳公式对棱镜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一种新型的转向型复合式平行分束棱镜。经理论分析和举例论证,其在高透射比的基础上,很好地实现了增大剪切差的效果,并伴有光路转向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剪切差 平行分束棱镜 透射比 光强
下载PDF
基于生物组织光场测量的光场分度仪的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友全 范世福 +1 位作者 何振江 郭永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文设计了测定组织光场的光场分度仪 ,它通过光电探测器围绕样本作圆周运动 ,简单、快速地获取其光学传播信息。完成了人体皮肤、疤痕、甲状腺、甲状腺包膜等组织切片光场的实验测定和分析。
关键词 生物组织 光场测量 光场分度仪 研制 生物医学 激光医学
下载PDF
深孔预裂强制放顶断裂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金华 陈文晓 +2 位作者 苏培莉 段东 宋勇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7-223,共7页
预裂强制放顶是一种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为确定初采期间深孔预裂强制放顶的合理参数,根据基本顶岩层的结构特点,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含斜裂隙的深孔预裂强制放顶断裂力学模型,推导基本顶初次破断距及支架阻力表达式,对模型... 预裂强制放顶是一种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为确定初采期间深孔预裂强制放顶的合理参数,根据基本顶岩层的结构特点,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含斜裂隙的深孔预裂强制放顶断裂力学模型,推导基本顶初次破断距及支架阻力表达式,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本顶初次破断距随预裂裂隙倾角或垂深比的增大而减小,随支架阻力的增大而增大;裂隙倾角从10°增加到90°,基本顶初次破断距的最大减幅为83.16%;裂隙垂深比从0.1增加到0.9,基本顶初次破断距的最大减幅为65.84%;支架阻力从3 MN增加到18 MN,基本顶初次破断距的最大增幅为1.4倍;理论计算与现场实测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坚硬顶板煤层深孔预裂强制放顶参数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预裂 强制放顶 初次破断距 裂隙倾角 垂深比 支架阻力 力学分析
下载PDF
橡胶沥青老化对其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谢昭彬 马韧 贺国京 《公路工程》 2011年第2期178-182,共5页
针对橡胶沥青与常规沥青材料微观结构的差异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实际工程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问题,采取室内模拟试验制作不同老化程度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选取冻融劈裂强度比评价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橡... 针对橡胶沥青与常规沥青材料微观结构的差异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实际工程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问题,采取室内模拟试验制作不同老化程度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选取冻融劈裂强度比评价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橡胶沥青混合料冻融强度比的对比分析,探讨了老化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混合料 老化 水稳定性 劈裂强度比
下载PDF
钒酸钇偏光分束棱镜光强分束比的入射角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华 李国华 邵俊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5,共3页
为了分析He-Ne激光斜入射钒酸钇偏光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理论值和实验值相符合,并对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这... 为了分析He-Ne激光斜入射钒酸钇偏光分束棱镜时光强分束比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关系,根据几何关系、菲涅耳公式及相位匹配条件从理论上推导出光强分束比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理论值和实验值相符合,并对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这为钒酸钇棱镜在偏光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分束棱镜 分束比 入射角
下载PDF
轴向涡流分离器工作机理及机筒最佳锥角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姬宜朋 陈家庆 +4 位作者 周登来 李风春 李锐锋 周树青 龚金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112,共7页
为了研究轴向涡流分离器的结构和分离机理,促进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采用涡动力学对轴向涡流分离器机筒内液体的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转速、分流比下机筒锥角对切向速度和分离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非结构网格和结构网格对轴... 为了研究轴向涡流分离器的结构和分离机理,促进该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采用涡动力学对轴向涡流分离器机筒内液体的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转速、分流比下机筒锥角对切向速度和分离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非结构网格和结构网格对轴向涡流分离器物理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取模型网格数量为140万个。模拟结果表明,当机筒锥角为10°时,机筒内液体的涡流半径最小而平均切向速度最大;安装有10°锥角机筒的轴向涡流分离器最佳转毂转速范围是3 100~4 300 r/min,在此转速范围内运行时分离器分离效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涡流分离器 油水分离 机筒锥角 RSM模拟 分流比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分光镜分光比测量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靖 黄重庆 元秀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以激光为光源 ,设计了集光、电为一体的分光镜分光比测量系统 ,消除了传统检测显示仪由于光源光强不稳定产生的误差 ,实现了数字化检测显示 ,在实验研究、工艺加工。
关键词 测量系统 分光镜 分光比 光强 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紫外老化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莉骍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164,169,共6页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紫外老化过程中的水稳定性能,采用实验室模拟紫外环境和自然大气暴露两种老化方式,改进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循环劈裂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实现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环境模拟,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混合料,采用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紫外老化过程中的水稳定性能,采用实验室模拟紫外环境和自然大气暴露两种老化方式,改进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循环劈裂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实现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环境模拟,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混合料,采用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残留劈裂强度比和车辙深度评价其水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老化时间延长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衰减。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实验室模拟紫外老化与自然大气老化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采用冻融循环劈裂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评价紫外老化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老化 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残留稳定度 劈裂强度比 车辙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