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genesis of antibacterial silver nanoparticles using the endophytic bacterium Bacillus cereus isolated from Garcinia xanthochymus 被引量:5
1
作者 Swetha Sunkar C Valli Nachiyar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2年第12期953-959,共7页
Objective:To synthesize the ecofriendly nanoparticles,which is view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hemical method which initiated the use of microbes like bacteria and fungi in their synthesis.Methods:The current study u... Objective:To synthesize the ecofriendly nanoparticles,which is view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hemical method which initiated the use of microbes like bacteria and fungi in their synthesis.Methods:The current study uses the endophytic bacterium Bacillus cereus isolated from the Garcinia xanthochymus to synthesize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The AgNPs were synthesized by reduction of silver nitrate solution by the endophytic bacterium after incubation for 3-5 d at room temperature.The synthesis was initially observed by colour change from pale white to brown which was confirmed by UV-Vis spectroscopy.The AgNPs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using FTIR,SEM-EDX and TEM analyses.Results:The synthesized nanoparticles were found to he spherical with the size in the range of 20-40 nm which showed a slight aggregation.The energy-dispersive spectra of the nanoparticle dispersion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elemental silver.The AgNPs were found to ha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 few pathogenic bacteria like Escherichia coli,Pseudomonas aeruginosa,Staphylococcus aureus,Salmonella typh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Conclusions:The endophytic bacteria identified as Bacillus cereus was able to synthesize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potenti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PHYTIC bacteria bacillus cereus Silver nanoparticles UV-Vis spectra SEM TE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下载PDF
植物病原细菌拮抗菌及其拮抗物质测定——Bacillus cereus G35的产素特性与质粒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朱伟光 李德葆 葛起新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45-351,共7页
用同步培养和异步培养从91株大气腐生菌中筛选出13株对9种植物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Bacillus cereus G35菌株的去菌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去盐、Sephadex G-50凝胶过滤,所得分段收集液对280nm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抑菌... 用同步培养和异步培养从91株大气腐生菌中筛选出13株对9种植物病原细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其中Bacillus cereus G35菌株的去菌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透析去盐、Sephadex G-50凝胶过滤,所得分段收集液对280nm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抑菌活性与第二吸收峰吻合,对蛋白酶E和蛋白酶K敏感,对100℃温度处理10min和酚抽提处理敏感,对胰蛋白酶部分敏感,对核糖核酸酶及温度60℃,80℃ 30min处理稳定,其活性物质提取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硫酸铵饱和度提高而增大。培养基种类、温度、培养时间对该菌株产生拮抗物有不同程度影响,在KMB培养液中30℃振荡培养18h后,拮抗物产生达到稳定,紫外线处理能促进洁抗物产生。此外,还报道了有关B.cereus G35变异株G35-M的某些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原细菌 拮抗菌 测定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as a Starter Culture to Improve Qualities and Safety of Fermented Soybean (SIENG) Produced in Cambodia
3
作者 Ek Sopheap Huon Thavrak +2 位作者 Buntong Borarin Chay Chim Yasuhiro Inatsu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年第8期333-353,共21页
Fermented food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ambodian health and nutrition,as well as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food preservation methods may be limited.SIENG,a Khmer fermented soybean product,naturally conta... Fermented food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ambodian health and nutrition,as well as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food preservation methods may be limited.SIENG,a Khmer fermented soybean product,naturally contains both beneficial and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Traditional fermentation that relies on natural microbial flora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sults in variable product quality and can lead to spoilage.A starter culture such as Bacillus subtilis can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roduct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trol the growth of Gram positive pathogens contaminated into traditional fermented soybean(SEING)by using antimicrobial Bacillus subtilis isolated from the same kind of food.Out of 120 SIENG samples,49 B.cereus strains were isolated,and 12 of B.cereus were positively synthesized compared with the lyophilized control enterotoxin.Two of these strains(BTM8-7 and BTM8-8)produced high levels of enterotoxin.We identified five Bacillus strains with the ability to fight against indicator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Among the five strains,B.CeM6-2 had the highest activity level against Lactobacillus plantrum ATCC 8014 and the largest diameter.B.CeM6-2 tolerated up to 20 h at 30℃ and 22 h at 37℃.In testing the strains with PK and PK-PMSF enzymes,bacteriocin produced by the strain B.CeM6PK untreated and B.CeM6-2PK-PMSF had a significantly stronger ability to suppress all the pathogenic indicators from 0 h to 47 h compared to the B.CeM6-2PK.Moreover,CeM6-2 outperformed the Miyagino strains,as it actively produced bacteriocin that fought against all four indicator strains of Gram positive and lactic acid groups,especially against Listeria monocytogenes,Streptococcus pyrogene,Leuconostoc mesenterids and L.plantarum,from 0 h-58 h and 0 h-40 h at 35℃.CeM6-2(1%)strain had the highest ability to fight against B.cereus at 24 h and at 34 h to 44 h incubation as well.CeM6-2(10:0 mL)and CeM6-2(9:1 mL)have the strongest ability to fight against B.cereus at room temperature(48 h and 72 h).The longer incubation and time at room temperature produce the highest level of bacteriocin.Thus,bacteriocins produced by B.CeM6-2 can be used as a preservative in food processing industries to avoid food spoilage even in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ENG(Khmer traditional fermented soybean) soybean fermentation BACTERIOCIN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cereus PATHOGENS spoilage MICROORGANISM
下载PDF
溶藻菌CZBC1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研究
4
作者 胡晓娟 杨铿 +6 位作者 文国樑 苏浩昌 许云娜 徐创文 徐煜 徐武杰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5,共7页
为研发氯化物型盐碱水体溶藻菌菌剂,选取溶藻菌菌株CZBC1,探讨了滤液组、菌体组、菌液组在初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密度分别为10^(5)和10^(6)个·mL^(-1)的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结果发现,菌株CZ... 为研发氯化物型盐碱水体溶藻菌菌剂,选取溶藻菌菌株CZBC1,探讨了滤液组、菌体组、菌液组在初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密度分别为10^(5)和10^(6)个·mL^(-1)的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结果发现,菌株CZBC1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2种溶藻方式,菌株CZBC1的滤液组、菌体组、菌液组作用于铜绿微囊藻时能使藻细胞变形、褪色或破裂,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体中可以发挥良好的溶藻效果。当初始藻密度为10^(5)个·mL^(-1)时,第6天菌液组的铜绿微囊藻密度可降至2.30×10个·mL^(-1),菌体组降至1.27×10~2个·mL^(-1),对照组为3.67×10^(5)个·mL^(-1),菌液组和菌体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的最高溶藻率可达99%以上。当初始藻密度为10^(6)个·mL^(-1)时,第6天菌液组的铜绿微囊藻密度可降至8.30×10^(5)个·mL^(-1),对照组为3.17×10^(6)个·mL^(-1),菌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高溶藻率为78.8%。从溶藻效果来看,菌液组>菌体组>滤液组。研究表明,溶藻菌CZBC1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溶藻效果,可用于氯化物型盐碱池塘中的微囊藻水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菌 铜绿微囊藻 蜡样芽胞杆菌 氯化物型盐碱水
下载PDF
有益内生细菌B946在小麦体内的定殖规律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忠梅 王霞 +2 位作者 赵金焕 王琦 梅汝鸿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通过筛选获得对小麦纹枯病有明显防治效果的蜡状芽孢杆菌B946菌株。采用链霉素和利福平抗性标记B946菌株,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其在小麦根、茎基部、叶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叶部接种B946,该菌能在接种叶内定殖,并能向茎基部、其它叶... 通过筛选获得对小麦纹枯病有明显防治效果的蜡状芽孢杆菌B946菌株。采用链霉素和利福平抗性标记B946菌株,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其在小麦根、茎基部、叶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叶部接种B946,该菌能在接种叶内定殖,并能向茎基部、其它叶和根内转移;用B946菌悬液浸种处理,该菌能向茎基部和叶内转移;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浓度108cfu/ml以上,浸种时间3h以上,栽培温度25℃,有利于B946在小麦体内的定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殖 内生细菌 体内 平板菌落计数法 蜡状芽孢杆菌 小麦纹枯病 防治效果 抗性标记 浸种处理 浸种时间 栽培温度 利福平 链霉素 小麦根 转移 菌株 接种 悬液 叶部
下载PDF
一株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薛东红 刘训理 +3 位作者 陈凯 吴凡 王智文 何亮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从泰山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AY... 从泰山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AY756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鉴定 土壤 生理生化特征
下载PDF
重金属生物吸附研究中蜡状芽孢杆菌菌体微观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与表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葛小鹏 潘建华 +1 位作者 刘瑞霞 汤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3-760,共8页
对蜡状芽孢杆菌在重金属生物吸附条件下细胞的界面形态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成像观察与表征 .结果表明 ,在严格实验对照条件下未加入Pb(II)的空白菌体细胞呈杆状 ,单个细胞长约 3 3μm ,横截面分析结果为宽 1 9μm左右 ,高... 对蜡状芽孢杆菌在重金属生物吸附条件下细胞的界面形态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原子力显微镜成像观察与表征 .结果表明 ,在严格实验对照条件下未加入Pb(II)的空白菌体细胞呈杆状 ,单个细胞长约 3 3μm ,横截面分析结果为宽 1 9μm左右 ,高为 0 3~ 0 4 μm ,细胞壁表面比较光滑 ,细胞之间以竹节结构首尾相连排列成长杆状 ;吸附Pb(II)后细胞的体积则发生膨胀 ,单个细胞长约 3 9μm ,横截面分析结果为宽 3 1 μm左右 ,高约为 1 1 5 μm ,细胞壁表面变得比较粗糙 ,细胞之间较容易发生粘结 ,与对照空白菌体相比 ,细胞之间呈长杆状的竹节结构排列则变得很少 .采用截面分析曲线中形貌特征的高宽度比R对细菌细胞在云母基底表面的横向铺展变形作用进行了定量表征 (吸附铅离子后R值由 0 1 6 5变为 0 4 1 6 ) ,同时探讨了细胞在基底表面的横向铺展变形作用可能与细胞表面电荷影响细胞在基底表面的粘附性能密切相关 ,并受溶液pH、离子强度以及金属离子的暴露与吸附等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 .有关其详细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吸附 蜡状芽孢杆菌 微观形貌 废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3株太湖溶藻细菌的分离及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征宇 宁喜斌 +3 位作者 李文利 王志坚 山树斌 李晓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4,共6页
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太湖作为采样点,取6个不同位置的水样加入含有对数期藻液的三角瓶中,取藻液有黄化现象的对应水样作为分离溶藻细菌的材料,初筛得到21株细菌,其中3株细菌表现出较强的溶藻作用,编号分别为A09、A10、A21。经6 d溶藻实验... 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太湖作为采样点,取6个不同位置的水样加入含有对数期藻液的三角瓶中,取藻液有黄化现象的对应水样作为分离溶藻细菌的材料,初筛得到21株细菌,其中3株细菌表现出较强的溶藻作用,编号分别为A09、A10、A21。经6 d溶藻实验,菌株A09、A10、A21对Microcstis aeruginosa 905藻细胞清除率分别达到93.11%、88.71%、97.20%,叶绿素a清除率分别为87.63%、83.48%、93.16%,溶藻能力A21>A09>A10,均为高效的溶藻细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分子鉴定,A09菌株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p.)、A10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21号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3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机制均为胞外释放某种物质进行间接溶藻,且这种或几种物质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属于非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细菌 铜绿微囊藻 鞘氨醇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太湖
下载PDF
猕猴桃溃疡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抗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海云 马瑜 +1 位作者 柯杨 李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2,共7页
从野生银杏中分离、筛选抗猕猴桃溃疡病内生细菌,并明确其对常见植物真菌病害的抑菌谱。采用“三步法”分离银杏内生细菌,并以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作为指标菌筛选拮抗菌;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 从野生银杏中分离、筛选抗猕猴桃溃疡病内生细菌,并明确其对常见植物真菌病害的抑菌谱。采用“三步法”分离银杏内生细菌,并以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作为指标菌筛选拮抗菌;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对拮抗菌进行鉴定;开展盆栽防治实验研究其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率,并应用平板对峙法研究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共得到7株对Psa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其中,以菌株MA23的拮抗活性最为显著,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MA23发酵液上清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盆栽防治效率为93.6%,同时其对多种病原真菌也具有拮抗活性。从银杏中筛选到一株对Psa具有较好拮抗活性的内生蜡样芽孢杆菌MA23,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拮抗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猕猴桃溃疡病 蜡样芽孢杆菌 抗真菌活性
下载PDF
常温贮藏软烤扇贝品质及潜在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彩华 许钟 +1 位作者 郭全友 杨宪时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3期222-227,共6页
对软烤扇贝制品在常温贮藏期间的感官、化学和微生物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感官品质良好,水分含量40.65±2.38%,Aw0.92±0.02,符合产品标准要求;但细菌菌落总数和耐热菌落总数分别为4.16±1.54 log10cfu/g和3.98±... 对软烤扇贝制品在常温贮藏期间的感官、化学和微生物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感官品质良好,水分含量40.65±2.38%,Aw0.92±0.02,符合产品标准要求;但细菌菌落总数和耐热菌落总数分别为4.16±1.54 log10cfu/g和3.98±1.02 log10cfu/g,pH6.77±0.14,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对潜在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进行测试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检出5组菌,2组为葡萄球菌属,但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组为芽孢杆菌属。探究其是否具有致病性,需要增加样本并与产品加工过程关联,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烤扇贝 品质 耐热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孢杆菌 潜在性
下载PDF
婴幼儿辅食中细菌总数及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文龙 陈雅蘅 +2 位作者 王继金 刘勇 周帼萍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0期26-30,共5页
通过平板菌落计算法和最大近似值(MPN)法检测市售婴儿辅食中细菌总数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并对MPN法得到的疑似蜡样芽胞杆菌进行基因间隔序列(ITS)插入性序列分析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01份样品中只有30份样品菌落总数达标,合格率仅... 通过平板菌落计算法和最大近似值(MPN)法检测市售婴儿辅食中细菌总数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并对MPN法得到的疑似蜡样芽胞杆菌进行基因间隔序列(ITS)插入性序列分析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01份样品中只有30份样品菌落总数达标,合格率仅为29.7%,部分超标产品的细菌总数达105CFU/g^106CFU/g。市售3种婴幼儿辅食-米粉、奶伴侣和面条中细菌总数及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情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辅食 蜡样芽孢杆菌 菌落总数 基因间隔序列分析 污染
下载PDF
357细菌及其拮抗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谌晓曦 陈卫良 李德葆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1,共5页
Bacilluscereus 357细菌及其分泌的拮抗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它们可抑制或杀死这两种病原菌的菌丝 ,可使菌丝枯萎和产生畸形。 357细菌分泌的拮抗物质还可抑制草莓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孢子的形成。该拮... Bacilluscereus 357细菌及其分泌的拮抗物质对水稻纹枯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它们可抑制或杀死这两种病原菌的菌丝 ,可使菌丝枯萎和产生畸形。 357细菌分泌的拮抗物质还可抑制草莓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孢子的形成。该拮抗物质对热、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cereus357细菌 拮抗物质 水稻纹枯病菌 草莓灰霉病菌
下载PDF
1株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珊 吕雯婷 +4 位作者 刘杰 宋亮丽 张海峰 孙小琴 颜其贵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73-78,共6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大熊猫粪便内筛选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并研究其酶学特性。分离获得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A1,通过形态学和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大熊猫粪便内筛选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并研究其酶学特性。分离获得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A1,通过形态学和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A1最适生长条件和酶活力测定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7℃,Na Cl浓度为0.5%,p H值为7.0,内切葡聚糖苷酶、外切葡聚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总酶活的最大值分别为0.139、0.074、0.126、0.108 5 IU/m L。丰富了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种类,为后续研究大熊猫如何消化利用竹纤维提供了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纤维素降解菌 蜡样芽胞杆菌
下载PDF
棉花抗虫工程菌对棉铃虫的离体及活体生物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静 寻广新 +2 位作者 赵同海 张青文 周明牂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92-97,共6页
棉花抗虫工程菌是以能在棉株体内定殖的优势内生细菌Bacilluscereus (Bc910 2 )为宿主菌 ,将Btkurstaki的δ 内毒素基因cryIA (c)整合到其染色体上形成的内生工程菌。以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为供试昆虫的离体生测结果表明 :在同一... 棉花抗虫工程菌是以能在棉株体内定殖的优势内生细菌Bacilluscereus (Bc910 2 )为宿主菌 ,将Btkurstaki的δ 内毒素基因cryIA (c)整合到其染色体上形成的内生工程菌。以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为供试昆虫的离体生测结果表明 :在同一剂量水平上 ,HE 1、HE 2、ME14 2、ME14 3、MK14 1等工程菌株对棉铃虫幼虫的毒力高于或等于Bt野生菌株HD 73,浓度最高时这几个工程菌处理的棉铃虫死亡率分别为 96 7%、 83 3%、 93 3%、 83 3%、 80 0 % ,而HD 73为 80 0 % ,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在用上述工程菌接种棉花的活体生测中 ,注射处理和喷雾处理法杀虫效果均优于浸种处理法。以HE 1为例 ,注射、喷雾、浸种处理 4周后棉铃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 90 0 %、 76 0 %和 2 3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芽孢杆菌 抗虫工程菌 棉铃虫
下载PDF
低温熏煮香肠中腐败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1
15
作者 钱昆 周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26,130,共4页
研究低温熏煮香肠中腐败菌相,分离出一株主要腐败菌,命名为NO.1A。利用生理生化检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进行鉴定,结合生理生化检验结果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确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关键词 低温熏煮香肠 腐败菌 16S RDNA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紫花针茅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振东 陈秀蓉 李鹏 《草原与草坪》 CAS 2011年第1期8-12,共5页
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采集优势牧草紫花针茅并分离其内生细菌,以辣椒立枯丝核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小麦离蠕孢、甜瓜枯萎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筛选拮抗菌,用阿须贝无氮... 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采集优势牧草紫花针茅并分离其内生细菌,以辣椒立枯丝核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小麦离蠕孢、甜瓜枯萎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8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筛选拮抗菌,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和PKO培养基筛选固氮菌和溶磷菌,采用传统生理生化测定法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筛选出的内生细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紫花针茅分离到6株内生细菌,其中,菌株ZH4和ZH6对辣椒立枯丝核病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平板对峙时的抑菌带宽分别为5 mm和4 mm;没有分离到固氮菌和溶磷菌。ZH4和ZH6菌体均为杆状,革兰氏阳性,产芽孢,16S rDNA序列在GenBank中登录号分别为EU236750和EU236752,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ZH4和ZH6均为蜡状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内生拮抗菌 蜡状芽孢杆菌 16SrDNA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中甲酸脱氢酶基因产氢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海燕 郝瑞霞 +4 位作者 赵雅琪 刘伟 程水源 王冕超 徐岚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9-736,共8页
通过基因筛选,成功分离并克隆到蜡样芽胞杆菌XN12(Bacillus cereus XN12)的甲酸脱氢酶基因fdh F(formate dehydrogenase),该基因全长2937bp,GC含量39.3%,编码978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蜡样芽孢杆菌Q1的fdh F基因(Gen Bank No.CP000227.1)... 通过基因筛选,成功分离并克隆到蜡样芽胞杆菌XN12(Bacillus cereus XN12)的甲酸脱氢酶基因fdh F(formate dehydrogenase),该基因全长2937bp,GC含量39.3%,编码978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蜡样芽孢杆菌Q1的fdh F基因(Gen Bank No.CP000227.1)同源性达到100%.将其连接在表达载体p ET32a上并融合His标签,构建了重组质粒p ET32a-FDHF-His,转入大肠杆菌BL21(Escherichia coli BL21)后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后经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108k Da.通过对重组菌株产氢性能试验表明,重组菌对提高产氢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产氢量为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和甲酸盐分别能产生0.73mol和0.20mol的氢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脱氢酶基因(fdhF)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 产氢细菌 生物制氢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溶藻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文利 刘征宇 +2 位作者 陆雅雅 章忠辉 李晓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24,共5页
通过优化培养温度、转速、装瓶量、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培养条件提高蜡样芽孢杆菌的溶藻活性,为水华的防治提供新的选择。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通过分泌一种耐高温的代谢产物或细胞外物质起到对铜绿微囊藻905的溶藻作... 通过优化培养温度、转速、装瓶量、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培养条件提高蜡样芽孢杆菌的溶藻活性,为水华的防治提供新的选择。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通过分泌一种耐高温的代谢产物或细胞外物质起到对铜绿微囊藻905的溶藻作用,属于间接溶藻。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并结合实际条件的可控制性考虑,得到蜡样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温度39℃、转速170r/min、装瓶量75mL、接种量6%(体积分数)、发酵时间9h。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905的叶绿素a清除率为8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细菌 蜡样芽孢杆菌 铜绿微囊藻 培养条件 溶藻方式
下载PDF
蜡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产氢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海燕 程水源 孟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0-1546,共7页
为了研究纯菌种对产氢的影响,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纯的产氢菌种XN12,根据16S rDNA序列和DnaJ基因序列、细胞形态、生理生化数据等多项鉴定分析,该菌种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了研究该纯菌的产氢性能,实验以葡萄... 为了研究纯菌种对产氢的影响,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了纯的产氢菌种XN12,根据16S rDNA序列和DnaJ基因序列、细胞形态、生理生化数据等多项鉴定分析,该菌种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了研究该纯菌的产氢性能,实验以葡萄糖为底物,在不同pH值条件下观察其产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以每摩尔葡萄糖计,该菌在中性条件下获得最大产氢量为1.6 mol.对反应的液相产物的检验结果表明:该菌为丁酸发酵菌,通过丙酮酸代谢途径产出氢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菌种鉴定 产氢性能
下载PDF
高效解磷细菌与菌根真菌菌剂交互作用对杨树的促生效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姚如斌 吴小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0-173,共4页
近年来,高效解磷细菌与菌根真菌互作对植物的促生效应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分别制备3种单菌胶丸菌剂[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YZ-SD1)、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JW-JS1)、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eysenteron,X... 近年来,高效解磷细菌与菌根真菌互作对植物的促生效应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分别制备3种单菌胶丸菌剂[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YZ-SD1)、荧光假单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JW-JS1)、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eysenteron,Xc)]和3种复合胶丸菌剂[JYZ-SD1+Xc、JW-JS1+Xc、JYZ-SD1+JW-JS1+Xc]。将单菌胶丸菌剂和3菌复合胶丸菌剂对杨树施用后,测定其对苗木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与液体菌液和固体菌剂相比较。结果表明,JYZ-SD1、JW-JS1和Xc的3菌复合液体菌液对杨苗的促生及光合效应促进最大,3菌复合胶丸菌剂次之,但与其复合液体菌液无显著差异。JYZ-SD1的菌剂促生效果好于JW-JS1菌剂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细菌 蜡状芽孢杆菌 荧光假单胞杆菌 菌根真菌 红绒盖牛肝菌 杨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