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erarin exhibits greater distribution and longer retention time in neurons than astrocytes in a co-cultured system 被引量:3
1
作者 Shu-Yong Wei Jie Tong +5 位作者 Qiang Xue Fang-hong Shang Yan-jun Li Yang Liu Bin-bin Feng Xiao-yu X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05-609,共5页
The phytoestrogen puerarin has been shown to protect neurons and astrocytes in the brain, and is therefore an attra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and cerebral ischemia. Wheth... The phytoestrogen puerarin has been shown to protect neurons and astrocytes in the brain, and is therefore an attra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and cerebral ischemia. Whether puerarin exhibits the same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neurons and astro-cytesin vitro has rarely been reported. In this study, cortical neurons and astrocytes of newborn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separated, identiifed and co-cultured in a system based on Transwell membranes. The retention time and distribution of puerarin in each cell type was detected by lf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and lfuorescence microscope. The concentration of puerarin in both co-cultured and separately cultured neuron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astrocytes. Puerarin concentration reached a maximum 20 minutes after it was added. At 60 minutes after its addi-tion, a scant amount of drug was detected in astrocytes; however in both separately cultured and co-cultured neurons, the concentration of puerarin achieved a stable level of about 12.8 ng/m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uerarin had a higher concentration and longer retention time in neu-rons than that observed in astrocy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UERARIN in vitro experiments co-culture NEURONS ASTROCYTES TRANSWELL neonatal rats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提取鼠尾腱胶原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唯一 刘国民 +5 位作者 袁海波 彭传刚 徐坤 殷德辉 曹洪倩 李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863,I0006,共7页
目的:探讨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对鼠尾腱胶原提取的影响,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的提取工艺,提高胶原提取效率。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鼠尾,采取酸溶法提取鼠尾腱胶原,观察不同浸提时间(12、24、48、72和96h)、乙酸浓度(0.10、0.25、0... 目的:探讨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对鼠尾腱胶原提取的影响,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的提取工艺,提高胶原提取效率。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鼠尾,采取酸溶法提取鼠尾腱胶原,观察不同浸提时间(12、24、48、72和96h)、乙酸浓度(0.10、0.25、0.50、0.75和1.00mol·L-1)及料液比(g∶mL)(1∶5、1∶10、1∶20、1∶40和1∶80)对胶原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判断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单宁酸沉淀实验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等对提取的胶原进行鉴定。结果:单因素分析,胶原提取率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加。正交试验,鼠尾腱胶原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72h、乙酸浓度0.5mol·L-1、料液比为1∶40。SDS-PAGE电泳显示,样品为Ⅰ型胶原,单宁酸沉淀实验显示胶原降解程度低,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胶原结构完整。样品氨基酸含量测定符合胶原蛋白的成分特征。中性胶原溶液在37℃时能够形成固态胶原凝胶,胶原凝胶经过碳化二亚胺(EDC)交联后,扫描电镜下显示内部相互连接,构成孔径适中的蜂窝状多孔结构。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得出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有效提高了鼠尾腱胶原的提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腱 胶原蛋白 胶原海绵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组织工程颌下腺细胞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青 朱耀旻 +1 位作者 邓春富 王玉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材料支架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取8d龄Wistar大鼠颌下腺细胞,传代培养至第2代细胞,按2×104/ml注射法接种于5mm×5mm×2mm胶原海绵表面进行培养。术后1、2、3周行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胶... 目的研究大鼠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材料支架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取8d龄Wistar大鼠颌下腺细胞,传代培养至第2代细胞,按2×104/ml注射法接种于5mm×5mm×2mm胶原海绵表面进行培养。术后1、2、3周行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胶原海绵上接种颌下腺细胞形态结构特点;取复合培养3周的颌下腺细胞行免疫组织化学细胞角蛋白(cytokratin8.13,CK8.1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ular actin,α-SM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鉴定细胞来源。分别取复合培养1d,1、2、3周的培养上清,用Amano法测定淀粉酶含量,检测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的颌下腺细胞功能。结果细胞接种后第1周细胞分散于材料表面,无细胞突起形成;第2周细胞数量有所增加、细胞突起形成并锚定于胶原海绵表面;第3周时附着的细胞数目增多,可见细胞表层有丝状纤维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复合培养的颌下腺细胞上皮细胞特异性抗体CK8.13呈强阳性,肌上皮细胞特异性抗体α-SMA染色呈阳性。透射电镜下颌下腺上皮细胞表面可见微绒毛、胞浆皱褶和细胞顶部的酶原颗粒,胞核大卵圆形,胞质内见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随着接种后培养时间的延长,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的颌下腺细胞分泌的淀粉酶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颌下腺细胞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细胞可保持增殖分化能力及分泌功能,有望成为颌下腺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细胞 胶原海绵 复合培养 大鼠
下载PDF
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军杰 吕安林 +3 位作者 刁繁荣 苑媛 张荣庆 胡小菁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21-423,427,共4页
目的探索以胶原海绵为支架,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为种子细胞,于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经初步纯化,然后接种于长方形片状胶原海绵中,将此细胞/胶原复合物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5 d,采用常规苏... 目的探索以胶原海绵为支架,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为种子细胞,于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经初步纯化,然后接种于长方形片状胶原海绵中,将此细胞/胶原复合物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5 d,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评价该工程化心肌组织片的形态和功能。结果构建的工程化心肌组织片先是出现局部自发收缩,随时间延长,自发收缩区域增多、强度增大,整个心肌片出现同步收缩,此收缩活动可持续25 d。检测结果显示,工程化心肌组织内细胞间连接广泛存在,细胞多呈纵向分布,胞核呈长圆形;多数细胞胞浆内α-肌节肌动蛋白阳性;细胞间连接清晰可辨,细胞内的肌原纤维排列整齐,可见到肌小节结构和Z线。结论用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胶原海绵为支架,于体外可构建组织形态与生理功能类似于成熟大鼠心肌组织的工程化心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 胶原海绵 工程化心肌组织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bFGF、EGF海绵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及修复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 洪涛 +2 位作者 王忠诚 安沂华 崔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海绵植入损伤脊髓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干细胞的诱导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脊髓半横断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4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6,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和实验组(n=20,造模后...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海绵植入损伤脊髓对脊髓损伤后内源性干细胞的诱导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脊髓半横断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将46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6,不损伤脊髓)、模型组(n=20)和实验组(n=20,造模后应用bFGF、EGF海绵治疗),对3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评分、电生理、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验组动物经bF-GF、EGF海绵治疗后,运动功能高于模型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数量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bFGF、EGF海绵干预可促进脊髓损伤动物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改善受损的脊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海绵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大鼠骨骼肌干细胞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并回植体内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从波 姚启盛 +2 位作者 王晓康 杨勇 龚小新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11-313,317+397,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骨骼肌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骨骼肌干细胞并与胶原海绵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骨骼肌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骨骼肌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骨骼肌干细胞并与胶原海绵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骨骼肌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并回植体内,6周后取出植入组织行HE染色及α-骨骼肌肌动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成功地分离培养了成年大鼠的骨骼肌干细胞,骨骼肌干细胞在胶原海绵上生长良好、增殖迅速,回植体内6周后植入组织α-骨骼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可以纯化骨骼肌干细胞,骨骼肌干细胞与胶原海绵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骨骼肌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回植体内可以存活,本实验为组织工程化骨骼肌干细胞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干细胞 胶原海绵 组织工程 复合培养 大鼠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胶原海绵为载体构建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颖倩 王德伟 +2 位作者 许家军 李玲巧 周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大鼠羊膜上皮细胞(AECs)体外培养并种植于胶原海绵形成细胞支架复合体后,探讨细胞在支架上分别于体内及体外时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第三代AECs细胞种植于胶原海绵支架。光镜下及用荧光标记法观察细胞种植前后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 目的:大鼠羊膜上皮细胞(AECs)体外培养并种植于胶原海绵形成细胞支架复合体后,探讨细胞在支架上分别于体内及体外时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第三代AECs细胞种植于胶原海绵支架。光镜下及用荧光标记法观察细胞种植前后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支架上清液中VEGF、bFGF、TGFβ的含量。并通过荧光标记示踪法观察细胞支架植于体内后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AECs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情况良好,细胞支架上清液中VEGF、bFGF、TGFβ的含量随时间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将细胞支架移植于体内后经过观察发现细胞仍存活良好。结论:AECs在胶原海绵支架上及体内移植后生长情况良好,这为利用AECs胶原海绵支架复合体进行细胞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羊膜上皮细胞 胶原海绵支架 体外培养
下载PDF
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胶原海绵支架的相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童 支运霞 +4 位作者 张喜 杨向群 李玉泉 李子付 张传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1-744,769,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情况,探讨ADSC和胶原海绵的相容性。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处的脂肪组织,经I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后分离培养大鼠ADSC,观察分析第3代细胞的生长曲线,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第... 目的:研究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情况,探讨ADSC和胶原海绵的相容性。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处的脂肪组织,经I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后分离培养大鼠ADSC,观察分析第3代细胞的生长曲线,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表达,将第3代细胞种植到胶原海绵支架上,采用CM-Dil特异性的细胞膜染色和切片H—E染色,评价大鼠ADSC与胶原海绵的相容性。结果:ADSC呈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排列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漩涡状生长。第3代细胞在第4、5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天到达平台期。细胞免疫荧光显色显示CD13、CD29、CD44均为阳性。种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体外培养,细胞存活,沿胶原支架表面和胶原海绵空洞生长,复合体体外培养的前3d细胞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第5天和第7天细胞数量发生明显的增加。结论:大鼠ADSC与胶原海绵具有很好的相容性,ADSC和胶原海绵的构建物可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干细胞 胶原海绵 组织工程 大鼠
下载PDF
海绵埋植烫伤大鼠模型在创面愈合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密磊 冯世杰 +3 位作者 许伟石 史济湘 章有章 吴建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6-9,共4页
探索海绵理植的方法,获取烧伤创面的组织渗液,以建立一个适合烫伤创面愈合研究的动物模型。将经过预处理的PUA海绵理植大鼠背部二侧皮下,再予背部烫伤,制成海绵理植的大鼠烫伤模型(SB组);同时设立单纯海绵植入而不予烫伤的大鼠... 探索海绵理植的方法,获取烧伤创面的组织渗液,以建立一个适合烫伤创面愈合研究的动物模型。将经过预处理的PUA海绵理植大鼠背部二侧皮下,再予背部烫伤,制成海绵理植的大鼠烫伤模型(SB组);同时设立单纯海绵植入而不予烫伤的大鼠对照组(S组)。收集两组大鼠创面海绵渗液,观察其渗液量、渗液细胞量、渗液细胞TGFα、TGFβ的mRNA表达,以及渗液中IL-1、IL-6及TNF的水平。结果表明:烧伤3d后,SB组大鼠创面渗液的细胞量、IL-1、IL-6、TNF及生长因子水平大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无疑是由烧伤因素造成,因而能反映烫伤创面愈合的规律,是个较理想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海绵埋植 大鼠模型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国产氧化纤维素可吸收止血纱布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智慧 张雅菲 +3 位作者 田田 董晓辉 贾庆忠 张连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93-119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产氧化纤维素可吸收止血纱布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机制。方法8周龄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背侧作3个皮肤全层缺损伤口,分别为空白对照、氧化纤维素纱布和速即纱伤口。观察不同时间点伤口愈合变化、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α-... 目的探讨国产氧化纤维素可吸收止血纱布对大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机制。方法8周龄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背侧作3个皮肤全层缺损伤口,分别为空白对照、氧化纤维素纱布和速即纱伤口。观察不同时间点伤口愈合变化、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3组伤口愈合时相基本一致:术后第4天伤口呈向心性聚缩,可见痂皮和渗出;术后第7~10天,各组创面面积缩小明显,痂皮基本脱落;术后第14~21天,创面基本愈合。病理组织学观察:3组第7天创面伤口肉芽组织最明显;第14天胶原纤维开始增多;第21天复层鳞状上皮完全覆盖伤口。天狼猩红染色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3组术后第7天出现纤细的Ⅲ型胶原;第21天Ⅰ、Ⅲ型胶原比例基本相同。α-SMA免疫组化表达及定量分析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术后第7天表达量达到峰值相比,氧化纤维素纱布组第7天和第14天表达量基本相同,空白对照组第14天表达量明显降低,但3组第21天表达量基本一致。结论使用国产氧化纤维素可吸收止血纱布不影响大鼠皮肤伤口的愈合,与国外同类产品(速即纱)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外科纱布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大鼠
下载PDF
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的构建及其对大鼠皮肤创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温玉莹 钟燕南 +7 位作者 梁佳欣 周竞扬 朱桐 王贤君 符腾越 周清清 彭新生 周艳芳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669-1673,共5页
目的构建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并探讨其修复大鼠皮肤创伤的效果。方法(1)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乙醇渗透法检测其孔隙率,高相液相法检测药物体外释放量。(2)将24只SD大鼠... 目的构建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并探讨其修复大鼠皮肤创伤的效果。方法(1)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乙醇渗透法检测其孔隙率,高相液相法检测药物体外释放量。(2)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胶原蛋白海绵支架组和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组各8只。3组均建立全层皮肤切除模型,模型组创口不做其他处理,两个支架组植入相应的支架后包扎。造模后第7、14、21、28天,计算各组创口愈合率,镜下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量造模后第28天新生上皮厚度。结果(1)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具有高互联性和高孔隙率结构,药物释放不受影响。(2)在造模后各个时间点两个支架组的创口愈合率均大于模型组(均P<0.05),造模后第14天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组的创口愈合率大于胶原蛋白海绵支架组(P<0.05),造模后第28天两个支架组大鼠的创口基本愈合。造模后第28天3组创面组织达完全再上皮化,新生表皮各层分化良好,但只有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组的新生上皮厚度接近正常皮肤(P>0.05),并有附属器形成。结论红景天苷-胶原蛋白海绵支架可成功构建,其能够促进皮肤创口的修复和皮肤的再上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胶原蛋白 海绵支架 皮肤创伤 修复 大鼠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雷霆 孙东旭 +3 位作者 周军 魏海梁 张习禄 陈志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再以钕铁硼磁铁压轧大鼠背部制作溃疡创面造成DFU模型。将60只DFU模型... 目的:研究三七/白及胶海绵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再以钕铁硼磁铁压轧大鼠背部制作溃疡创面造成DFU模型。将60只DFU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组,即生理盐水纱布组)、B组(凡士林纱布组)、C组(明胶海绵组)、D组(三七/白及胶海绵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纱布/敷料覆盖创面进行干预治疗,每1~2天换药1次。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分别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集创缘组织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创面组织中β-连环素(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R-脊椎蛋白3(Rspo3)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干预治疗后第3、7天时,与A、B、C组分别比较,D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5);创面组织的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均明显增加;β-catenin、Rspo3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升高,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降低,且除了干预治疗后第3天时的β-catenin和第7天时的GSK-3β与C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白及胶海绵可有效促进DFU模型大鼠溃疡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Rspo3的m RNA表达的上调和GSK-3β的mRNA表达的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白及胶海绵 糖尿病足溃疡 创面 促愈合 WNT/Β-CATENIN通路 机制 大鼠
下载PDF
胶原蛋白海绵对大鼠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杰 陶雯琪 +2 位作者 陶敏芳 郑燕伟 周杨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0期2207-2209,共3页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大鼠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12周龄性成熟的雌性大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切开的子宫切口放入胶原蛋白后缝合,对照组切开后不放胶原蛋白。观察手术后14 d、28 d、35 d切口成纤维细胞数。结...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对大鼠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12周龄性成熟的雌性大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切开的子宫切口放入胶原蛋白后缝合,对照组切开后不放胶原蛋白。观察手术后14 d、28 d、35 d切口成纤维细胞数。结果术后35 d时,实验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大鼠自身对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与实验组中未放置胶原海绵的子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在创面组织重构期具有有抑制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可能是一种利于子宫切口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将观察更长时间的切口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海绵 子宫切口 大鼠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胶原促进周围组织中血管新生与胶原合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昶 高峰 +3 位作者 陈运 缪雪华 周勇 邵大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黄芪多糖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通过探讨黄芪多糖胶原促进周围组织中血管新生与胶原代谢的关系及其对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为该胶原作为促进血管新生与组织愈合的支架提供依据。方法以交联剂将黄芪多糖与空白胶原进行1∶1(W/W)共价结合... 目的黄芪多糖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通过探讨黄芪多糖胶原促进周围组织中血管新生与胶原代谢的关系及其对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为该胶原作为促进血管新生与组织愈合的支架提供依据。方法以交联剂将黄芪多糖与空白胶原进行1∶1(W/W)共价结合,形成黄芪多糖胶原。取10周龄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 g。于脊柱两侧作纵形切口,皮下向两侧游离形成"口袋",左侧植入大小为5 mm×5 mm×5 mm的黄芪多糖胶原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相同大小空白胶原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3、7、14、21 d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胶原周围肉芽组织,组织学染色观察并计数毛细血管,测量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血管生成素1(angiopoetin 1,Ang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两组胶原周围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逐渐增多,14 d时达峰值,实验组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Hyp含量逐渐升高,各时间点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21 d外,实验组术后3、7、14 d的Ang1及MMP-9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TIMP-1 mRNA表达逐渐减弱,实验组呈逐渐增强趋势;除术后7 d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胶原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与胶原合成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组织中Ang1、MMP-9及TIMP-1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胶原 血管新生 胶原合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大鼠
原文传递
舌下神经植入组织工程骨骼肌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休发 张富贵 +3 位作者 冯扬 周伟 刘济远 华成舸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构建高表达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成肌细胞(myoblast,Mb)并作为种子细胞,以去细胞胶原海绵为支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观察构建组织能否与舌下神经断端发生连接。方法取7只2日... 目的构建高表达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成肌细胞(myoblast,Mb)并作为种子细胞,以去细胞胶原海绵为支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观察构建组织能否与舌下神经断端发生连接。方法取7只2日龄雄性Lewis大鼠四肢肌肉体外分离培养Mb,采用携带GDN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DNF转染第3代Mb(MbGDNF)。将Mb及MbGDNF与去细胞胶原海绵支架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细胞支架复合物,24 h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取8周龄雌性Lewis大鼠54只,解剖分离舌下神经,取1.0~1.5 cm舌下神经离断其远心端,用Mb支架复合物(Mb组,n=27)和MbGDNF支架复合物(MbGDNF组,n=27)包裹并固定其近心端,术后1、6及12周分别行HE染色,myogenin、slow skeletal myosin及乙酰胆碱受体α1(actylcholine receptorα1,AchRα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植入物生长情况,并行霍乱毒素B标记的过氧化物酶逆行示踪染色检测损伤后舌下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存活情况。结果构建的MbGDNF能高表达转染基因。Mb及MbGDNF在支架上黏附和生长状态良好。HE染色:术后12周,两组植入物与周围组织紧密连接,有新生肌纤维从周围正常肌组织长入,与正常组织分界渐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术后1、6及12周均可检测到细胞质呈myogenin及slow skeletal myosin阳性的肌源性细胞,以及AchRα1呈弥散性阳性细胞。Y染色体染色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而减少。术后1、6及12周,MbGDNF组阳性标记的神经元数量分别为261.0±6.6、227.3±8.5及173.3±9.1;Mb组分别为234.7±5.5、196.0±13.5及166.7±11.7;术后1、6周MbGDNF组神经元数量多于Mb组(P<0.05),术后12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组织工程骨骼肌与舌下神经断端发生了直接物质联系,MbGDNF产生的重组GDNF能通过逆行运输方式保护损伤后舌下神经核团内运动神经元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骨骼肌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去细胞胶原海绵 舌下神经 成肌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肌源性干细胞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陈从波 姚启盛 +6 位作者 王晓康 杨勇 龚小新 黄力 王黎 杨二江 刘正清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纯化培养方法以及与胶原海绵的细胞相容性,探讨构建组织工程化肌性吊带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肌源性干细胞并与胶原海绵体外复...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纯化培养方法以及与胶原海绵的细胞相容性,探讨构建组织工程化肌性吊带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雌性SD大鼠前肢肱三头肌,用胶原酶和Dispase进行消化,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肌源性干细胞并与胶原海绵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肌源性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结果:成功地分离培养了成年大鼠的肌源性干细胞,肌源性干细胞在胶原海绵上生长良好、增殖迅速。结论: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可以纯化肌源性干细胞,肌源性干细胞与胶原海绵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本实验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肌性吊带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源性干细胞 胶原海绵 纯化 复合培养 大鼠 压力性尿失禁
原文传递
SIS重塑为海绵状后对BMSCs诱导的软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17
作者 吴波 郑德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5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在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海绵状猪小肠粘膜下层(SIS)表面的生长情况,探讨SIS由薄膜状重塑为海绵状后对软骨样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新型的天然生物衍生材料。方法原代培...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在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海绵状猪小肠粘膜下层(SIS)表面的生长情况,探讨SIS由薄膜状重塑为海绵状后对软骨样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新型的天然生物衍生材料。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BMSCs,流式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诱导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按Abraham法将猪近段空肠制备成脱细胞的SIS,再将薄膜状的SIS经液氮低温研磨制成微粒,交联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重塑形为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海绵状SIS。将软骨细胞与海绵状SIS共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培养组织ColⅡ的表达;DMMB法测量葡萄糖胺聚糖(GAG)表达量。应用材料浸提液培养软骨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并可分化为软骨细胞,甲苯胺蓝将糖胺多糖染成蓝色。脱细胞的SIS未见有核物质,海绵状的SIS具有大量较均匀的三维孔隙。软骨细胞能在材料孔隙内良好生长,软骨分化指标ColⅡ与GAG表达量明显增加;浸提液培养的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强。结论重塑形后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海绵状SIS促进BMSCs来源的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了新型的天然生物衍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软骨细胞 增殖分化 海绵状SIS 支架材料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