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technological partition for “three zones”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 in goaf 被引量:21
1
作者 Pan Rongkun Cheng Yuanping +2 位作者 Yu Minggao Lu Chang Yang 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4期487-491,共5页
On detailed analysis basis of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 for the three zones in mine goaf,we use O2 and CO concentrations to divide the three zones of the coal combustion.Through our experiment,we selected a typical ... On detailed analysis basis of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 for the three zones in mine goaf,we use O2 and CO concentrations to divide the three zones of the coal combustion.Through our experiment,we selected a typical working face and focused on the changes in gas concentrations.In order to overcome establishment limitations of actual layout location and underground conditions in a mine goaf,we based our observations on the three zones,combined them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described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nges in O2 and CO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the goaf,which provided us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the three zones in the form of maps.Essentially,our study summarizes the changes of O2and CO concentrations in the entire goaf and shows them to be in agreement with our observations at the scene.The study show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divide the three zones,given our comprehensive targets of O2,CO and our numerical simulation.This method avoids the limitation of dividing the three zones with a single target and the likely errors of observations at the scene.In addition,the method offers a basis for optimizing measures of fre-fghting with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ree zones Target
下载PDF
CFD simulation of spontaneous coal combustion in irregular patterns of goaf with multiple points of leaking air 被引量:4
2
作者 LI Zong-xia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504-508,515,共6页
Based on the non-linear air leakage seepage equation for an anisotropic porous medium, on the seepage diffusion equation of multicomponent gas and on the seepage synthetic heat transfer equation of a porous medium, th... Based on the non-linear air leakage seepage equation for an anisotropic porous medium, on the seepage diffusion equation of multicomponent gas and on the seepage synthetic heat transfer equation of a porous medium, the numerical model for field flow problems of irregular patterns of a goaf with multiple points of leaking air is established and simultaneously solved by the upwind mode finite element method (G3 computer program).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irregular patterns of a goaf with multiple points of leaking air, the flow pattern in a large area of such a goaf and the variation in gases of methane, oxygen and CO and in temperature are theoretically described. In the calculation, the goaf is regarded as a caving anisotropic medium and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ethane effusion on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s conside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ocess is also simulated, indicating that 1)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ten takes place near the area where fresh air leaks in and 2) the fire sourc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tatic and dynamic zones. Therefore, in practical fire preventing and extinguishing, we should clearly distinguish the upstream air leaking points from the downstream ones in order to take proper measures for leakage sto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egular pattern of goaf multi-points of air leak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mperature field fire zone distribution pressure balance
下载PDF
Study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evention mechanism by nitrogen injection in goaf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宗翔 何保 贾进章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6年第1期73-78,共6页
Based on heterogeneous and porous medium seepage of air leakage-diffusion equation, as well as, gas and porous medium synthesis heat transferring equation, a spontaneous combustion non-steady numerical model of nitrog... Based on heterogeneous and porous medium seepage of air leakage-diffusion equation, as well as, gas and porous medium synthesis heat transferring equation, a spontaneous combustion non-steady numerical model of nitrogen injection goaf was established, which can be solved by upwind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si- multaneously. Taking the working face for example; air leakage seepage, nitrogen flow and gas distribution can be described in visual display in nitrogen injection goaf and the oxygen (O2), carbon monoxide (CO)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ir change were described in theory during the coal left behind combustion in goaf, which above reveals the complex mechanics course (mechanism) of seepage, diffusion and oxidation heat releasing during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its restraining. During the calculation, the effect factors of gas springing out and working face advancing were considered fully, and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urse under different amount of nitrogen injection was simulated. The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that under nitrogen injection condition, the high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mperature area lean to the inlet air, but the shape becomes narrower, with the amount of nitrogen rising,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iod becomes longer till to it does not happen. Meanwhile the nitrogen injection accelerates gas springing out in goaf. The result that turns out in theory simulation fits to practical nitrogen in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f opening area nitrogen injection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eriod
下载PDF
岩块尺度对采空区煤自燃区域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高科 张瑶 +3 位作者 石连增 李启文 刘泽毅 刘玉姣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2,共7页
为探究综放采空区岩块尺度对煤自然发火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不同直径岩块条件下采空区的煤自燃规律,分析采空区氧浓度场和风速场,分别以氧气体积分数和风速为指标,确定采空区氧化带面积并以二场叠加场作为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 为探究综放采空区岩块尺度对煤自然发火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不同直径岩块条件下采空区的煤自燃规律,分析采空区氧浓度场和风速场,分别以氧气体积分数和风速为指标,确定采空区氧化带面积并以二场叠加场作为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划分标准,研究煤自燃危险区域与岩块直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岩块直径由0增加到10 m时,以氧气体积分数为指标,氧化带宽度变小,面积由5563.84 m^(2)减至2602.69 m^(2);以风速为指标,氧化带面积由3376.60 m^(2)减至1262.95 m^(2);将2种指标确定的氧化带进行叠加得到煤自燃危险区,随着岩块直径的增加,其面积由1854.04 m^(2)减至552.91 m^(2),煤自燃危险区最大宽度由20.40 m缩减至9.06 m。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煤自燃发火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块尺度 采空区 氧化带 遗煤自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覆岩离层注浆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
5
作者 刘海东 刘彦池 +1 位作者 林柏泉 刘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7,共10页
覆岩离层注浆技术通过压实采空区内的破碎岩体,改变了采空区的流场特性和自燃“三带”的分布情况。为了探讨屯兰矿22301综采工作面离层注浆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燃风险范围,基于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工作面采空区内存在的自燃“... 覆岩离层注浆技术通过压实采空区内的破碎岩体,改变了采空区的流场特性和自燃“三带”的分布情况。为了探讨屯兰矿22301综采工作面离层注浆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燃风险范围,基于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工作面采空区内存在的自燃“三带”进行准确划分;并提出了注浆钻孔的空隙率三维数学模型,评估不同注浆钻孔位置对采空区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空隙率三维数学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注浆后采空区的气体流场,其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的残差精度提高22%;相比于未注浆情况,离层注浆后采空区受到压实作用,有效抑制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并导致工作面漏风风流向上汇聚,使采空区垮落带较高位置的氧气体积分数增加;注浆钻孔的布置参数对采空区流场将产生影响,其影响关联度依次为钻孔间距、钻孔排数、钻孔影响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离层注浆 采空区自燃 空隙率 注浆钻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密闭采空区不同惰化置换方案效果仿真
6
作者 邢震 马砺 +2 位作者 韩安 王伟峰 王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针对密闭采空区瓦斯抽采过程中在负压作用下外界O_(2)通过裂隙进入采空区易引发煤自燃的问题,常采用抽采的同时注惰性气体以置换抽出的瓦斯的方案,此法可平衡气压、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采空区,达到防治煤自燃的目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 针对密闭采空区瓦斯抽采过程中在负压作用下外界O_(2)通过裂隙进入采空区易引发煤自燃的问题,常采用抽采的同时注惰性气体以置换抽出的瓦斯的方案,此法可平衡气压、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采空区,达到防治煤自燃的目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置换过程中相关物理参数流场变化规律,并提出了自由混合置换法、正压置换法、负压置换法、正压-负压置换法4种方案;以O_(2)最大体积分数低于2%为置换达标标准,对比了4种方案下耗费总时长、消耗氮量、通风机运转时间、累计注氮时长等置换成本评价指标,找出可用于置换方案决策的方法,并给出不同地质条件下密闭采空区适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采空区 惰化置换 煤自燃 气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朱集西煤矿自燃“三带”分布及注氮参数研究
7
作者 王俊杰 张雷林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为了研究朱集西煤矿115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在进、回风巷侧埋设束管对采空区内部氧气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现场实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注氮流量下自燃“三带”分布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的注氮流量。研究表明:... 为了研究朱集西煤矿115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在进、回风巷侧埋设束管对采空区内部氧气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现场实测,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注氮流量下自燃“三带”分布变化规律,确定合理的注氮流量。研究表明:增加注氮流量,采空区氧化带的分布范围和宽度会减小,当注氮流量增加至900 m^(3)/h以上时对减小氧化带宽度效果甚微,据此确定了合理的注氮流量900 m^(3)/h;通过计算得到11503工作面安全通风量为222 m^(3)/min。研究结果为该工作面的后续防灭火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三带” 注氮流量 数值模拟 采空区
下载PDF
基于PFC-CFD的采空区自燃“三带”预测
8
作者 曹东京 夏鸣泽 +1 位作者 解树亮 王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4,共12页
采空区遗煤自燃是导致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数发生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氧化带中。为更准确地预测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预防矿井火灾,提出了PFC-CFD采空区流场演化模型。首先利用PFC颗粒流模拟软件模拟采空区覆岩的垮落和... 采空区遗煤自燃是导致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多数发生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氧化带中。为更准确地预测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预防矿井火灾,提出了PFC-CFD采空区流场演化模型。首先利用PFC颗粒流模拟软件模拟采空区覆岩的垮落和空隙率分布,然后使用UDF函数将PFC模拟得到的空隙率分布数据导入CFD中,通过建立采空区物理模型对采空区内的氧气流场进行模拟预测,最终得到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现场实测表明,基于PFC-CFD的采空区自燃“三带”预测结果更接近现场实际,优于单一CFD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空隙率动态演化分析采空区流场变化,进而预测遗煤自燃危险区域的方法是可靠的,对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具有一定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煤自燃 空隙率 数值模拟 自燃“三带” 预测 采空区
下载PDF
大倾角工作面采空区均压-注氮联合防火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张俊杰 刘宇 +1 位作者 蔡德芳 由洋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44-149,共6页
以峻德煤矿93172大倾角外部漏风工作面为例,研究大倾角外部漏风采空区均压参数合理性以及对注氮防火的影响。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空区进行流场分析,充分考虑位压的影响,合理设置工作面和采空区进回风口及漏风口压力边界参数;建... 以峻德煤矿93172大倾角外部漏风工作面为例,研究大倾角外部漏风采空区均压参数合理性以及对注氮防火的影响。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空区进行流场分析,充分考虑位压的影响,合理设置工作面和采空区进回风口及漏风口压力边界参数;建立了“L”形大倾角采空区冒落分布模型,进行采空区“恰当均压”,“欠均压”,“过均压”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均压工况的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同时探讨了采空区均压注氮的合理参数选择。结果表明:“恰当均压”的采空区自然氧化带宽度最短;注氮防火应在“恰当均压”条件下进行,否则将会极大降低采空区惰化效果,徒增注氮量。研究结果对现场科学制定均压-注氮联合防火措施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压力边界参数设置方法为大倾角工作面采空区均压-注氮联合防火相关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防火 采空区注氮 外部漏风 煤自燃 CFD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上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才 赵婧雯 +1 位作者 李建伟 张海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4-922,共9页
为揭示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地表裂隙发育对上覆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规律及影响范围,以苏家沟煤矿为研究背景,建立采空区流场流动及低温氧化的数学模型和三维几何模型。采用FLUENT模拟软件模拟了下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覆采... 为揭示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中地表裂隙发育对上覆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规律及影响范围,以苏家沟煤矿为研究背景,建立采空区流场流动及低温氧化的数学模型和三维几何模型。采用FLUENT模拟软件模拟了下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的氧气分布情况,得到了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基于裂隙动态发育的氧气场和风流场的分布规律。依据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对上部煤层采空区内的自然发火危险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连通地表与采空区的裂隙数量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增加,上覆采空区氧化升温区域主要集中在滞后工作面0~20 m范围内,采空区深部的氧化带分布在新、老裂隙附近,在进风侧靠近地表且在回风侧靠近裂隙底端;当工作面推进120 m,即产生3条贯通型裂缝时,采空区自燃危险性最大,结合风流场云图确定上煤层底板自燃危险区距工作面水平距离为97.5 m,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点防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近距离煤层群 采空区自燃 数值模拟 危险区预测
下载PDF
注氮条件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规律
11
作者 侯宪港 辛世龙 +2 位作者 韦宇翔 秦涛 傅永帅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0-516,536,共8页
为解决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因采高大、回采率低、开采扰动强等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增大的问题,以宁夏某煤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应用渗透率演变方程和气体流动模型,分析注氮前后氧浓度时空演化规律及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 为解决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因采高大、回采率低、开采扰动强等造成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性增大的问题,以宁夏某煤矿大采高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应用渗透率演变方程和气体流动模型,分析注氮前后氧浓度时空演化规律及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空区氧浓度在注氮条件下呈现出中部大,两侧小的倒“U”型分布;在氧浓度划分下,氧化带范围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半月形,最大宽度由未注氮时的100 m缩小到50 m;在风速划分下,氧化带较未注氮时整体向工作面方向前移了15 m左右,有效降低了自燃危险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氮 综放工作面 采空区遗煤 自燃“三带”
下载PDF
贵州某矿采空区标志性气体优选及自燃“三带”划分
12
作者 张诺 江成玉 +1 位作者 张毅 覃晓波 《煤》 2024年第5期23-27,31,共6页
为解决贵州某矿采空区自然发火早期精准预测预报的难题,以该矿12501工作面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程序升温实验重点分析煤样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CO_(2)、C_(2)H_(4)、C_(2)H_(6)等气体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对采空区自燃“... 为解决贵州某矿采空区自然发火早期精准预测预报的难题,以该矿12501工作面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程序升温实验重点分析煤样在升温氧化过程中CO、CO_(2)、C_(2)H_(4)、C_(2)H_(6)等气体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CO、C_(2)H_(4)、C_(2)H_(2)可作为自然发火标志气体,C_(2)H_(4)/C_(2)H_(6)可作为判别煤自然发火进程的辅助指标;散热带平均宽度约18 m,氧化带平均宽度约53 m,氧化带以外为窒息带;当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大于0.53 m/d时,采空区无自然发火危险;当工作面连续超过114 d时,推进速度均小于0.53 m/d,采空区将有自然发火危险。研究结果为贵州某矿煤层自燃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对防治煤层自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然发火 程序升温 标志性气体 自燃“三带”
下载PDF
再生顶板条件下煤自燃危险区域空间分布特征
13
作者 李敏 罗欧文 +3 位作者 鲁义 施式亮 李贺 林志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避免煤层开采过程中再生顶板遗煤自燃,明确其内部流场特性,探究煤自燃危险区域动态特征,以山东某矿再生顶板遗煤自燃特性分析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采空区及再生顶板在不同风量下的漏风特征,并结合再生顶板结构特性,基于氧... 为避免煤层开采过程中再生顶板遗煤自燃,明确其内部流场特性,探究煤自燃危险区域动态特征,以山东某矿再生顶板遗煤自燃特性分析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采空区及再生顶板在不同风量下的漏风特征,并结合再生顶板结构特性,基于氧气质量分数与漏风速度复合指标,采取投影叠加判定新方法,确定煤自燃危险区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深度小于60 m时,氧气质量分数逐渐减小,60 m后氧气质量分数不再受风量影响;而再生顶板氧气质量分数分布具有非对称性,在回风巷尾端会形成一个“三角形”中空区域。采空区在倾向上20~40 m范围内发生漏风回流,而再生顶板漏风速度分布呈“U”型对称分布。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变化特征与氧化带相类似,而再生顶板煤自燃危险区域范围主要分布在靠近进风巷中部及回风巷前中部内侧区域,且随风量的增加,危险区域面积逐渐增大并逐渐向尾部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顶板 煤自燃 危险区域 采空区 氧化带
下载PDF
基于“三带”分析的采空区遗煤自燃气体分布规律及自燃危险研究
14
作者 李存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4-370,共7页
采空区漏风导致遗煤自燃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为提高把控采空区漏风遗煤自燃的能力,本文以神东某煤矿311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覆岩“三带”分布特征,探究了采空区覆岩孔隙率分布规律,基于密闭漏风条件下采空区氧浓... 采空区漏风导致遗煤自燃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为提高把控采空区漏风遗煤自燃的能力,本文以神东某煤矿311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覆岩“三带”分布特征,探究了采空区覆岩孔隙率分布规律,基于密闭漏风条件下采空区氧浓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对自燃影响性进行研究,并结合31103工作面实际情况分析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密闭漏风量在5.3 m^(3)/min时,随着密闭位置的增大,漏风源对采空区氧气分布及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漏风源形成的高氧区扩大了遗煤的自燃危险性。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漏风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燃的针对性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漏风 孔隙率 自燃发火 氧气分布规律 遗煤自燃
下载PDF
一面四巷瓦斯抽采对采空区遗煤自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姜延航 周露函 +1 位作者 韩明旭 王丽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69,共8页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瓦斯治理条件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某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的实际条件,构建了“一面四巷”采空区自然发火物理模型,将程序升温试验得到的煤样氧化耗氧参数和放热参数应用到数值模拟中... 为研究高瓦斯易自燃煤层不同瓦斯治理条件下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变化规律,结合某高瓦斯易自燃工作面的实际条件,构建了“一面四巷”采空区自然发火物理模型,将程序升温试验得到的煤样氧化耗氧参数和放热参数应用到数值模拟中,分别研究了不同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及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氧化带最大宽度、氧化带面积和采空区最高温度点等参数随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测试范围内,提高供风量、低抽流量及高抽流量均会造成采空区漏风量增多,不利于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最高温度点变化不明显(仅在1 K范围内变化),高抽流量变化对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和面积及最高温度的影响大于供风量和低抽流量;氧化带最大宽度随供风量增大而增加,采空区最高温度和氧化带面积随供风量增加而减小,供风量从1600 m^(3)/min增加到19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增加了2 m(74~76 m),最高温度降低了0.1 K(315.38~315.28 K),氧化带面积减小了180.08 m^(2)(8669.49~8489.41 m^(2));氧化带最大宽度随低抽流量增大而增加,采空区最高温度和氧化带面积均随抽采流量增大而增加,低抽流量从200 m^(3)/min增加到3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增加了2 m(75~77 m),最高温度升高了0.152 K(315.340~315.492 K),氧化带面积扩大了51.56 m^(2)(8553.79~8605.35 m^(2))。高抽流量从80 m^(3)/min增加到24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保持在75 m,最高温度升高了0.76 K(315.13~315.89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供风量 抽采流量 氧化带宽度 采空区
下载PDF
采空区遗煤自燃红外非接触探测距离研究
16
作者 王晓强 米万升 杨永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1,共8页
采空区遗煤自燃是造成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受井下采空区实际情况限制,现有探测手段无法直接获得遗煤蓄热自燃的真实情况。本文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的非接触测温特点,通过测温原理分析、实验系统设计和搭建的手段,开展了贴近井下采... 采空区遗煤自燃是造成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受井下采空区实际情况限制,现有探测手段无法直接获得遗煤蓄热自燃的真实情况。本文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的非接触测温特点,通过测温原理分析、实验系统设计和搭建的手段,开展了贴近井下采空区真实环境的FOTRIC348红外热成像仪有效探测距离的测定实验,并进行了井下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区域测温模式、线测温模式和点测温模式中FOTRIC348的有效探测距离分别为8~12 m、10~13 m和9~13 m;井下试验时FOTRIC348的有效探测距离为10~12 m;对上述探测距离取交集,综合判断FOTRIC348红外热成像仪在判断工作面两顺槽采空区遗煤蓄热自燃阶段的有效探测距离为10~12 m。该值的确定可为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采空区 煤自燃 探测距离 工程验证
下载PDF
烟气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特性抑制作用研究
17
作者 王智欣 刘立仁 +1 位作者 吕明杰 杜松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0,共11页
为研究烟气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烟气中各组分对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采空区遗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气体释放特性及对煤炭的吸附量和竞争吸附选择性等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探究了低温氧化过程中烟气组分抑制煤... 为研究烟气对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抑制作用,通过分析烟气中各组分对国家能源集团国神公司三道沟煤矿采空区遗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气体释放特性及对煤炭的吸附量和竞争吸附选择性等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探究了低温氧化过程中烟气组分抑制煤自燃特性的竞争吸附与稀释作用,揭示了烟气对煤自燃特性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烟气可以通过关键组分CO_(2)的竞争吸附作用优先占据吸附位点,同时通过烟气的稀释作用降低环境中的O_(2)浓度,进而减少煤氧接触,抑制煤氧复合反应,减缓遗煤低温氧化进程。利用数值模拟采空区不同注入条件下氧化带的变化规律,注气后氧化带宽度变小,且向工作面推移,最终确定最佳注气位置为进风侧距工作面156m处,最佳注气流量为1 205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遗煤 煤自燃 电厂烟气 竞争吸附 稀释
下载PDF
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上覆采空区火灾及气体下泄防治研究
18
作者 任仲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针对沙坪煤矿13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煤层自燃和气体下泄问题,综合利用地面红外探测和同位素测氡等多种方法探测13103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状态,在此基础上用SF6气体进行漏风通道测定,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CO气体... 针对沙坪煤矿13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上覆采空区煤层自燃和气体下泄问题,综合利用地面红外探测和同位素测氡等多种方法探测13103工作面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状态,在此基础上用SF6气体进行漏风通道测定,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CO气体的下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煤层自燃倾向性、复杂埋藏条件和老窑火区是发生煤层自燃的主要原因,在标定12个火区中心点和39 077 m2隐患区域基础上,发现地面、采空区火区和工作面三者裂隙相互连接是导致CO气体在工作面后半部分涌入工作面并在回风隅角处聚集的主要原因。同时,研究发现,采用井上下联防联控手段可消除上覆采空区内高温点,使得CO气体浓度稳定在0.05%以下,有效控制了采空区自燃和气体下泄问题,保障了13103工作面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采空区 煤层自燃 气体下泄 数值模拟 井上下联防联控
下载PDF
综合防灭火技术在切顶卸压留巷工作面开采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强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71-172,206,共3页
针对62711综采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期间面临漏风严重、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风险高等问题,结合现场条件提出以减少漏风、快速惰化采空区为核心的防灭火技术,并进行工程应用。采面回采时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可实现采空区内气体成分实... 针对62711综采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期间面临漏风严重、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风险高等问题,结合现场条件提出以减少漏风、快速惰化采空区为核心的防灭火技术,并进行工程应用。采面回采时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可实现采空区内气体成分实时监测,实现遗煤自燃发火预警;喷洒阻化剂及注氮等均可减少遗煤与氧气接触,从而减缓甚至抑制遗煤自燃氧化进程;留巷段采空区帮喷射聚氨酯封堵可减少采空区内漏风量;当采面或采空区出现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时,通过向采空区灌注凝胶覆盖潜在的自燃氧化区域,及时阻化氧化进程。现场应用后,62711综采工作面得以安全高效回采,采面各位置、采空区等均未监测到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现场取得较好防灭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自燃煤层 切顶卸压 采空区漏风 遗煤自燃
下载PDF
对综放开放采空区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的研究
20
作者 余鹏程 陈孝兵 《科技资讯》 2024年第5期174-177,共4页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炭作为重要能源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开采过程中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尤其是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煤炭自燃等矿井灾害问题日益突出。煤炭自燃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综放...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炭作为重要能源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开采过程中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尤其是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煤炭自燃等矿井灾害问题日益突出。煤炭自燃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安全隐患,特别是在综放开放采空区,由于空间大、通风条件差,煤炭自燃的风险更高,这也使综放开放采空区煤炭自燃成为代表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采煤效率及矿井安全生产,因此开展针对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聚焦于综放开放采空区煤炭自燃问题,可有针对性地提出完整的应对方案,希望通过采用综防技术在根本上有效控制和预防井下自燃现象的发生,为矿业生产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放采空区 煤炭自燃 防治技术 防治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