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ices to monitor biological soil crust growth rate - lab and field experi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Avraham Dody Roni Hakmon +1 位作者 Boaz Asaf Eli Zaady 《Natural Science》 2011年第6期478-483,共6页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dentify test meth-ods for accelerating growth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BSC). The BSC in the Yamin Plateau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Negev Desert is composed of cyanobacteria such as microc...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dentify test meth-ods for accelerating growth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BSC). The BSC in the Yamin Plateau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Negev Desert is composed of cyanobacteria such as microcoleus spp. nostoc spp. and others. Cyanobacteria are well adapted to dry environments, owing to their ability to survive desiccation, high temperatures and solar radiation. Since the BSC is a live component in the ecosystem, it can repair itself in the event of failur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by living things. In the lab, we used five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mediums: natural BSC, pure sand as reference, pure sand with spores and propagules, pure sand with whey, and pure sand with spores and propa-gules and whey. The spores were collected from specified collecting areas in the field. Each Petri dish was irrigated daily with 10 mL of double- distilled water. The testing period ran for 4.5 months with 10 samples taken from each treatment at 1.5 month intervals. The analyses criteria were: NDVI for chlorophyll content by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nfiltration rate through the crust, pro-tein and organic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DVI, polysaccharides and infiltration rates are good indicators for showing growth accel-eration of the crust;while protein and organic content were found to be less indicative. The treatments using whey for preliminary crust failed in the lab since cracks were observed, but succeed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s. In the field, we measured only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with a time interval of 20 months. The methodology of how to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BSC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oleus SPP sporeS NDVI INFILTRATION rate POLYSACCHARIDES Content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凤敏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4期24-26,30,共4页
为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发酵工艺,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率,通过调整碳氮源、无机盐添加和发酵条件(pH值、温度、通气量和转速),探究枯草芽孢杆菌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豆粕粉是最佳的碳氮源,在40 g/L... 为优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发酵工艺,提高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率,通过调整碳氮源、无机盐添加和发酵条件(pH值、温度、通气量和转速),探究枯草芽孢杆菌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豆粕粉是最佳的碳氮源,在40 g/L和15 g/L浓度下菌量和芽孢率最优;添加无机盐能够显著增加菌量和芽孢率;pH值、温度、通气量和转速对菌体生长和芽孢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可为枯草芽孢杆菌的商业利用提供重要的工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碳氮源 菌量 芽孢率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3
作者 林凤敏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0期91-93,共3页
针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工艺进行系统优化,主要从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碳酸钙)方面入手,通过三角瓶试验及100 L发酵罐放大试验找出最优发酵培养基,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的菌量和芽孢率。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2%豆粕粉+2%蔗糖+1%... 针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工艺进行系统优化,主要从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碳酸钙)方面入手,通过三角瓶试验及100 L发酵罐放大试验找出最优发酵培养基,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的菌量和芽孢率。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2%豆粕粉+2%蔗糖+1%玉米淀粉+0.6%硫酸铵,最优碳酸钙添加量为0.5%,在37℃、转速200 r/min、通气60 L/min、初始pH值7.2的条件下,100 L发酵罐发酵32 h,菌量和芽孢率达到最佳,验证了小试条件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 芽孢率 发酵培养基 菌量
下载PDF
继代培养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幼虫毒力和产孢量的影响及菌株复壮研究
4
作者 陈记娟 朱碧锋 +2 位作者 李皓龙 SHAUKAT Ali 吴建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继代培养10代,得到F_(1)~F_(10)代菌株并测定产孢量。采用浸虫法分别用F_(1)~F_(10)代菌株处理斜纹夜蛾二龄幼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建立模型分析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代数、毒力与产孢量的关系及毒力退化规律。采用活虫复壮法对F_(4)、F_(6)、F_(8)、F_(10)代菌株进行复壮,比较复壮前后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效果,并测定产孢量。【结果】球孢白僵菌F_(1)~F_(5)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毒力无显著差异,处理7 d时校正死亡率为42.44%~45.22%,而F_(6)、F_(8)、F_(10)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降至37.00%、22.94%、12.17%。F_(1)~F_(5)代菌株产孢量为9.65~10.43×10^(8)CFU/mL,F_(6)、F_(8)、F_(10)代菌株产孢量分别降至7.62×10^(8)、5.14×10^(8)、4.69×10^(8)CFU/mL。建立模型发现,菌株继代培养到F_(5)代后,产孢量随培养代数呈现指数下降,且产孢量与毒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继代培养代数较少的菌株产孢量较高,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力较强。通过活虫复壮法对F_(4)、F_(6)、F_(8)、F_(10)代菌株进行复壮后,菌株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50%,且均高于原始菌株的最高致死率,复壮后菌株的产孢量均高于复壮前的产孢量。【结论】球孢白僵菌在继代培养4~5代后,产孢量逐代下降,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也逐代降低,需进行菌种复壮;采用活虫复壮法可将继代后的球孢白僵菌恢复或提高至原有特性;同一菌株的产孢量可作为评价其毒力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斜纹夜蛾二龄幼虫 复壮 毒力 产孢量 校正死亡率
下载PDF
不同品种(系)马铃薯源葡萄糖培养基对腐生真菌的培养效果
5
作者 王英 杨宏羽 +3 位作者 师桂英 马家易 张燕航 李创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107,共8页
【目的】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为供试材料,筛选适合作为腐生真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原料的... 【目的】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为供试材料,筛选适合作为腐生真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原料的马铃薯品种。【方法】选用15个不同品种(系)的马铃薯,以商品PDA培养基为对照,初筛对比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制备的PDA培养基上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验证初筛得到的马铃薯品种(系)是否适宜其他镰刀菌株的生长。【结果】初筛得到马铃薯品种(系)17W-12和大西洋制备的PDA培养基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速度和产孢量的支持效果最好,菌丝密度、均匀度、边缘整齐度都优于其他品种(系)和商品PDA培养基;陇薯7号和青薯9号制备的PDA培养基表现较差。4种镰刀菌在大西洋品种制备的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与青薯9号制备的PDA培养基相比,在大西洋制备的PDA培养基上培养7 d,4种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茄病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的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分别增加了243.73%、243.75%、171.92%、126.28%,产孢量分别增加了18.59倍、4.49倍、1.27倍、2.19倍;与商品PDA培养基相比,在大西洋制备的PDA培养基上培养7 d,4种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燕麦镰刀菌、茄病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的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分别增加了74.53%、78.33%、178.60%、145.09%,产孢量分别增加了6.57倍、2.14倍、24.64倍、1.57倍。【结论】大西洋是全世界广泛栽培的加工型马铃薯经典品种,可作为PDA培养基的优选原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系) 培养基 腐生真菌 菌丝生长速度 产孢量
下载PDF
根内根孢囊霉对正茬和迎茬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敏 接伟光 +6 位作者 谭义雯 阚连宝 孟剑侠 孙珊珊 张勇 石贺 张思怡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37-45,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在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高大豆生物量方面的效应。以‘黑农48’品种的大豆为对象,通过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以及直接测量法,分别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 本研究旨在探究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在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高大豆生物量方面的效应。以‘黑农48’品种的大豆为对象,通过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以及直接测量法,分别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及大豆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正茬大豆田的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是迎茬的2.2倍。在自然土壤条件下,接种R.intraradices的正茬与迎茬土壤中的大豆植株,其根系AM真菌侵染率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组,其中根长最为显著,分别提高了31.60%和33.57%。在迎茬土壤中接种R.intraradices菌剂的大豆生物量与正茬土壤中未接种处理组的接近。在相同接菌处理条件下,灭菌土壤中的大豆植株根系AM真菌侵染率和生物量均低于自然土壤。本研究这些发现为缓解大豆迎茬障碍和提升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正茬与迎茬 迎茬障碍 根内根孢囊霉 侵染率 生物量 AM真菌孢子密度
下载PDF
灵芝孢子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红霞 赵圳昱 +3 位作者 董晓芬 薛强 孔云胜 连运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224-230,共7页
为探究灵芝孢子油制备工艺路线,考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影响,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研究分子蒸馏精制对灵芝孢子油质量的改善。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与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所得灵芝孢子油提取率、三萜含量、... 为探究灵芝孢子油制备工艺路线,考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影响,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条件,研究分子蒸馏精制对灵芝孢子油质量的改善。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与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所得灵芝孢子油提取率、三萜含量、酸价皆无显著差异;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中,前处理需进行制粒工艺,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50℃、压力28 MPa、时间3.5 h。此条件下小试灵芝孢子油得率为28.57%,中试得率为29.12%;经分子蒸馏后,灵芝孢子油的感观、酸价及塑化剂含量得到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正己烷浸提 超临界CO_(2)萃取 提取率 分子蒸馏
下载PDF
3种牧草根际平脐蠕孢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秀蓉 南志标 +3 位作者 杨成德 任继周 刘召兄 常生华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86-92,共7页
自甘肃环县沟壑草地牧草根部常规组织分离获得特异平脐蠕孢、高粱平脐蠕孢和麦根腐平脐蠕孢,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平脐蠕孢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明显差异,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的温限为5 45℃,最适萌发温度为35℃,在45... 自甘肃环县沟壑草地牧草根部常规组织分离获得特异平脐蠕孢、高粱平脐蠕孢和麦根腐平脐蠕孢,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平脐蠕孢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明显差异,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的温限为5 45℃,最适萌发温度为35℃,在45℃时萌发率仍高达85.1%;高粱平脐蠕孢孢子的萌发温限为540℃,最适萌发温度为15~30℃;麦根腐平脐蠕孢孢子的萌发温限为545℃,最适温度15~25℃,在45℃时萌发率仅为2.3%;不同pH值时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率均较后2种高,且前者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5.59~6.47,后两者pH值均为6.47;土壤液等4种营养液对特异平脐蠕孢孢子萌发率在4h后有促进作用,对高粱平脐蠕孢在最初2h有促进作用,而对麦根腐平脐蠕孢则有抑制作用;3种菌萌发均需要液态水,但对光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脐蠕孢 形态 生物学特性 孢子萌发率
下载PDF
细菌芽孢形成机制在微生态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9
作者 徐世荣 陈骧 吴云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益生菌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是生产者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临的两大挑战。由于芽孢对多种不利环境有极大的抗性而成为近年来益生菌剂中一个研究热点。芽孢的抗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并通过芽孢这种独特结构来实现。Spo0A和σ是芽孢形成过程中基因... 益生菌的生存能力和稳定性是生产者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临的两大挑战。由于芽孢对多种不利环境有极大的抗性而成为近年来益生菌剂中一个研究热点。芽孢的抗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并通过芽孢这种独特结构来实现。Spo0A和σ是芽孢形成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关键调节因子。杆菌和梭菌在芽孢形成中的主要差别是梭菌形成感受态细胞和淀粉粒的积累。为了得到最高的菌体浓度和芽孢形成率,需要优化培养条件。其中,遗传性、接种量、培养温度、pH值、无机盐、淀粉、菌体浓度、营养因子的限量添加都与芽孢的形成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芽孢 芽孢的结构 芽孢形成机制 芽孢形成率 培养条件
下载PDF
感染松墨天牛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29
10
作者 何学友 陈顺立 黄金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5-981,共7页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文对分离自松墨天牛的6株金龟子绿僵菌,以及从光肩星天牛、大蜡螟、伊藤厚丝角叶蜂和土蝽上分离的各1个菌株,共10个菌株的产孢情况、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出金龟子绿僵菌1291、1349和2... 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文对分离自松墨天牛的6株金龟子绿僵菌,以及从光肩星天牛、大蜡螟、伊藤厚丝角叶蜂和土蝽上分离的各1个菌株,共10个菌株的产孢情况、孢子萌发率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出金龟子绿僵菌1291、1349和2049三个菌株及球孢白僵菌F-263菌株,采用成虫跗节接种法和幼虫浸渍法进行室内松墨天牛及大蜡螟的毒力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供试绿僵菌菌株对松墨天牛幼虫在接种15天后的感染僵虫率为76.9%~93.1%(1×107孢子/mL);成虫在接种20天后的僵虫率亦达57.9%~75.0%(6.5×105~3.4×106孢子/成虫);2049菌株表现尤其突出;对应的球孢白僵菌F-263对幼虫和成虫的僵虫率分别是96.3%(1×107孢子/mL)和55%(9.7×105孢子/成虫)。但这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大蜡螟的毒力较低,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这3个菌株今后在防治松墨天牛方面具有较大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金龟子绿僵菌 菌株筛选 产孢量 发芽率 致病力
下载PDF
内蒙古盐碱土中AM真菌的多样性与分布 被引量:34
11
作者 唐明 黄艳辉 +2 位作者 盛敏 张峰峰 肖文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4-1110,共7页
在内蒙古盐碱土13种主要植物分离到3属26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22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是该区域盐碱土中的优... 在内蒙古盐碱土13种主要植物分离到3属26种AM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22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是该区域盐碱土中的优势种。13种主要植物均能被AM真菌侵染,其中玉米和马蔺的侵染率最高,达100%;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范围为29~182个g^-1烘干土,其中稻的孢子密度最高,达182个g^-1烘干土;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植物的菌根侵染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其规律为草甸盐土〉碱化盐土〉盐化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以碱化草甸土最高(101个g^-1烘干土),其次为碱化盐土、草甸盐土和盐化草甸土。相关分析表明,根际土壤中AM真菌孢子密度与菌根侵染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侵染率 孢子密度 盐碱土
下载PDF
绿色木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组合正交筛选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英姿 祁之秋 +5 位作者 魏松红 程根武 张杨 谷祖敏 李兴海 纪明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3,共3页
以测定绿色木霉菌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为指标,分析比较了5种单一固体培养基和7种一般组合固体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初筛出单一培养基玉米碎粒、稻壳和麸皮以及一般组合培养基玉米碎粒+麸皮+稻壳+脲为基本培养基。在此基础上选取玉米碎... 以测定绿色木霉菌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为指标,分析比较了5种单一固体培养基和7种一般组合固体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初筛出单一培养基玉米碎粒、稻壳和麸皮以及一般组合培养基玉米碎粒+麸皮+稻壳+脲为基本培养基。在此基础上选取玉米碎粒、麸皮、稻壳、脲为4个组分因子进行不同配比的正交试验,筛选出6号为最佳组合配方,其分生孢子量最高为9.90×1010个/g,比初筛出的最佳基本培养基麸皮+脲(3.37×1010个/g)提高约3倍,孢子萌发率为9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菌 固体发酵 产孢量 萌发率
下载PDF
绿僵菌农药助剂的筛选及混配防治荔枝蝽蟓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志 梁昌聪 +3 位作者 杨腊英 刘磊 陆红霞 黄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19-11621,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杀虫剂与绿僵菌菌株MA4、JF-813的相容性以及菌药混用的增效作用。[方法]以荔枝蝽蟓为供试昆虫,绿僵菌MA4、JF-813为供试菌株,研究5种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菌药混用防治荔枝蝽蟓的效果。[结果]供试的5种... [目的]探讨化学杀虫剂与绿僵菌菌株MA4、JF-813的相容性以及菌药混用的增效作用。[方法]以荔枝蝽蟓为供试昆虫,绿僵菌MA4、JF-813为供试菌株,研究5种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菌药混用防治荔枝蝽蟓的效果。[结果]供试的5种化学药剂对MA4、JF-813菌株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乳油氰戊菊酯与MA4、JF-813菌株的相容性最好,低剂量20%乳油氰戊菊酯对菌落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其他4种化学药剂。低剂量的农药与绿僵菌混合使用对绿僵菌的致病力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绿僵菌JF-813和次亚致死剂量的2.5%溴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绿僵菌MA4和4.5%高效氯氰菊酯混用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绿僵菌混合制剂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荔枝蝽蟓 相容性 孢子萌发率 增效作用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对四种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丹 秦顺义 +2 位作者 朱连勤 朱风华 陈甫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5-167,297,共4页
为了探索鼠李糖乳杆菌对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将鼠李糖乳杆菌与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共同培养,测定其抑菌面积、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48~72h对4种霉菌... 为了探索鼠李糖乳杆菌对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试验将鼠李糖乳杆菌与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共同培养,测定其抑菌面积、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率。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48~72h对4种霉菌的抑制面积逐渐下降;上清液组黄曲霉、黑曲霉和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41.70%、26.79%和30.68%(P〈0.01),全菌液组黄曲霉、黑曲霉、串珠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少了93.48%、17.30%、29.01%和17.54%(P〈0.01),全菌液组黄曲霉和串珠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上清组相比分别减少了51.78%和29.54%(P〈0.01),上清液组黑曲霉和禾谷镰刀菌的孢子萌发率与全菌液组相比分别减少了9.49%和13.14%(P〈0.01或P〈0.05);48小时时上清液对黑曲霉和串珠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全菌液对4种霉菌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鼠李糖乳杆菌对霉菌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黄曲霉和串珠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全菌液的抑菌效果优于上清液或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曲霉菌 镰刀菌 抑制作用 孢子萌发率 霉变
下载PDF
钙、镉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对根内球囊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瑞恒 姚青 +3 位作者 郭俊 龙良鲲 黄永恒 朱红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含有1 mmol/L磷酸的培养基中设置不同浓度的钙离子、镉离子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Verpam il,对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孢子萌发、菌丝极性生长以及菌丝分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离子促进了孢子萌发、菌丝极性生长和菌丝分支;镉... 在含有1 mmol/L磷酸的培养基中设置不同浓度的钙离子、镉离子和钙离子通道抑制剂Verpam il,对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孢子萌发、菌丝极性生长以及菌丝分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离子促进了孢子萌发、菌丝极性生长和菌丝分支;镉离子起到了强烈的抑制作用;然而钙离子没有减弱重金属对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与此同时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抑制了菌丝生长和分支,并没有减弱重金属的毒害作用,镉离子并不是主要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AMF的菌丝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内球囊菌 孢子萌发率 菌丝长度 菌丝分支
下载PDF
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匡群 孙梅 施大林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0期36-39,共4页
为使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都达到最大,我们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1.0%、胰蛋白胨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适量合适的无机盐类,接种前活化菌种,接种量10%,培养36h可获最大菌体浓度和芽孢转... 为使酪酸梭状芽孢杆菌的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都达到最大,我们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1.0%、胰蛋白胨1.0%、酵母膏0.5%、牛肉浸膏0.3%,适量合适的无机盐类,接种前活化菌种,接种量10%,培养36h可获最大菌体浓度和芽孢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状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菌体浓度 胰蛋白胨 无机盐类 转化率 葡萄糖 酵母膏 接种量 浸膏
下载PDF
不同气候条件下AM真菌资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6
17
作者 方燕 唐明 +1 位作者 孙学广 屈庆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8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气候条件下AM真菌资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以陕西宁陕、横山的刺槐和小叶杨为材料,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的种属分布,以及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关系。【结果】(1)在... 【目的】探讨不同气候条件下AM真菌资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以陕西宁陕、横山的刺槐和小叶杨为材料,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的种属分布,以及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关系。【结果】(1)在宁陕、横山的刺槐和小叶杨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22种,分别隶属于球囊霉属(Glomus)、原囊霉属(Archaeospora)、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其中球囊霉属(Glomus)为优势属。宁陕、横山小叶杨和刺槐根际土壤中鉴定出的AM真菌种类数目分别为13,13和18,19。(2)有效N、速效P含量与各采样地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呈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与横山刺槐根际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呈正相关,与横山、宁陕小叶杨及宁陕刺槐均呈负相关;pH与横山、宁陕小叶杨及宁陕刺槐根际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呈正相关,与横山刺槐呈负相关。(3)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宿主植物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影响程度不同。【结论】不同气候带AM真菌多样性存在差异;不同宿主植物、土壤理化性质对其根际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影响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侵染率 孢子密度
下载PDF
山西历山珍稀药用植物AM真菌资源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森 唐明 +1 位作者 牛振川 张好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以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暴马丁香、连香树、南方红豆杉和领春木4种珍稀药用植物为材料,研究其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菌根结构类型和种属分布,同时分析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暴马丁香菌根类型为中间型... 以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暴马丁香、连香树、南方红豆杉和领春木4种珍稀药用植物为材料,研究其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菌根结构类型和种属分布,同时分析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暴马丁香菌根类型为中间型(I-型),连香树和领春木为重楼型(P-型),南方红豆杉为疆南星型(A-型);4种植物根际共鉴定AMF 27种,分别隶属于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和原囊霉属(Archaeospora)5属,其中Glomus为优势属。(2)pH与暴马丁香和领春木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但与连香树和南方红豆杉呈负相关;速效磷与暴马丁香、南方红豆杉和领春木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但与连香树呈负相关;碱解氮、有机质与暴马丁香、连香树和领春木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但与南方红豆杉呈负相关。(3)4种药用植物的菌根侵染率主要受其根际土壤碱解氮的影响,而根际AMF孢子密度主要受根际土壤pH制约。可见,历山自然保护区内AMF资源丰富,多样性程度也较高;宿主植物不同,土壤因子对其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药用植物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因子 侵染率 孢子密度
下载PDF
芸薹根肿菌的休眠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铉哲 陈聪 +3 位作者 解明静 孙畅 芮星海 朴海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114,共3页
以哈尔滨市阿城区白菜根肿菌的休眠孢子为试材,对其进行萌发测定,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适宜pH为6.3;黑暗处理的休眠孢子比光照处理的休眠孢子萌发率高,分别为73.33%和12.16%,腐... 以哈尔滨市阿城区白菜根肿菌的休眠孢子为试材,对其进行萌发测定,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适宜pH为6.3;黑暗处理的休眠孢子比光照处理的休眠孢子萌发率高,分别为73.33%和12.16%,腐烂处理根肿的萌发率最高为73.33%。以上结果表明白菜根肿病容易发生在低温和偏酸性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根肿菌 休眠孢子 萌发率
下载PDF
破壁灵芝孢子粉破壁率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倪伟锋 邢增涛 +3 位作者 赵晓燕 李明容 尚晓东 谢宝贵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通过筛选,得到7%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以10: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能使灵芝孢子更好的悬浮。利用该悬浮体系,辅以超声60 min和涡旋处理30 s,通过血球计数板对不同质量的孢子粉进行计数,建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和孢子数之间的标准曲线... 通过筛选,得到7%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以10: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能使灵芝孢子更好的悬浮。利用该悬浮体系,辅以超声60 min和涡旋处理30 s,通过血球计数板对不同质量的孢子粉进行计数,建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和孢子数之间的标准曲线,对同批未知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的破壁率进行检测,并人为混合7个标准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悬浮体系下,灵芝孢子粉在0.01~0.05 g/25 mL与孢子数线性关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破壁孢子粉 破壁率 血球计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