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中晚熟玉米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群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锐 白建荣 +1 位作者 张丛卓 贾志宽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11-316,共6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2份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审定品种的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全基因组的4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10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个,平均为5.2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41~0.8...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2份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审定品种的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全基因组的4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10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1个,平均为5.2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41~0.84之间,平均为0.67;标记索引系数(MI)变化范围在0.82~5.14之间,平均为2.49;等位基因有效系数(NE)变化范围在1.70~6.39之间,平均为3.42。共检测出35个稀有等位基因,31个特有等位基因。用UPGMA法把32个自交系大体分成了4个大群。说明山西省中晚熟玉米区审定品种的自交系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很多自交系可能具有特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熟玉米区 玉米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SSR 山西
下载PDF
北方春大豆晚熟区审定品种的遗传进展与演变 被引量:5
2
作者 邱强 于维 +5 位作者 赵婧 张伟 闫晓艳 张鸣浩 石一鸣 李永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44-48,共5页
根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2003—2014年),对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审定的25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其产量、单株荚数和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产量和品质表现极其显著,2011—2014... 根据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2003—2014年),对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审定的25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其产量、单株荚数和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产量和品质表现极其显著,2011—2014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19.3 kg,较2003—2006年增长15.8%,品种的脂肪含量同比对应增长1.29%,期间审定高脂肪品种数占审定品种总数的48.0%,但是没有高蛋白品种审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和0.37;而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春大豆 晚熟区 产量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遗传进展与演变
下载PDF
晋西北高寒区玉米推广种展示及分区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雄 韩美善 +1 位作者 杨书成 王候怀 《山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定点展示、多点调研,对近年来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种性鉴定、产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在专家认可的基础上,针对山西玉米春播特早熟区垂直地带性气候特点,提出“生态类型亚区”及规范应用建议。
关键词 山西 玉米 春播特早熟区 品种展示 生产调查 规范应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晚春播早熟棉生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路正营 李世云 +2 位作者 韩永亮 杨玉枫 崔红印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早熟棉邯686选系HS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对4个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下棉花不同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在获得较多群体总铃数的基... 以早熟棉邯686选系HS901为试验材料,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对4个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和10.5万株/hm2)下棉花不同时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在获得较多群体总铃数的基础上铃重没有明显降低,棉花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处理,子棉产量达4867.5 kg/hm2。由此提出在黄淮棉区采用早熟棉花品种,在晚春播、不覆盖地膜的种植模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使棉花吐絮期躲过雨季,减少烂铃,获得较高产量,节省人力和投入,增加棉田纯收益。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早熟棉 晚春播 生育动态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