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hased chromosome-scale genome of yellowhorn sheds light on the mechanism of petal color change 被引量:1
1
作者 Quanxin Bi Mengke Wang +6 位作者 Jiang Li Jinmin Lian Yongchao Niu Yifan Cui Xiaojuan Liu Haiyan Yu Libing Wang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93-1206,共14页
Yellowhorn(Xanthoceras sorbifolium), especially its varieties, is the red petal yellowhorn(X. sorbifolium var. purpurea), an important tree species with great ornamental value, and its flower petals change color throu... Yellowhorn(Xanthoceras sorbifolium), especially its varieties, is the red petal yellowhorn(X. sorbifolium var. purpurea), an important tree species with great ornamental value, and its flower petals change color throughout the flowering period. In this study, we mainly focuse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petal color change with 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data. A phased chromosome-scale assembly of the red petal yellowhorn genome was generated using the PacBio high-fidelity reads, Illumina short reads, and Phase genomics Proximo Hi-C data. The final de novo assembly yielded 533.67 Mb with a contig N50 of 5.42 Mb, and 27 501 protein-coding genes were predicted. Notably, an alternate haplotig assembly was also obtained. Furthermore, a variation database for the alleles within the genome was constructed. Subsequently,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flower pigmentation-related genes and allelic expression imbalance events were investigated. Apart from 6 genes involved in the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pathway regulated by the activation of 15 MYB-bHLH-WD40s,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senescencerelated gene 1(SRG1) and 2-ox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DIOX5) might also result in decreasing content of lutein and increasing abundance of(E/Z)-phytoene, cyanidin-3-O-rutinoside, and cyanidin-3-O-sambubioside. These changes in genes and metabolites were most likely related to the petal color change in red petal yellowhorn. This phased chromosome-scale genome assembly provides more accurate genomic information for future molecular breeding and facilitates allele function studies of the red petal yellowh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var.purpurea Phased genome Metabolomics TRANSCRIPTOMICS petal color
下载PDF
The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GaPC controls petal coloration in cotton 被引量:1
2
作者 Caiping Cai Fan Zhou +4 位作者 Weixi Li Yujia Yu Zhihan Guan Baohong Zhang Wangzhen Guo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1319-1330,共12页
Although a few cases of genetic epistasis in plants have been reported, the combined analysis of genetically phenotypic segregation and the related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rarely studied. Here, we have identified ... Although a few cases of genetic epistasis in plants have been reported, the combined analysis of genetically phenotypic segregation and the related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rarely studied. Here, we have identified a gene(named GaPC) controlling petal coloration in Gossypium arboreum and following a heritable recessive epistatic genetic model. Petal coloration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dominant gene,GaPC. A loss-of-function mutation of GaPC leads to a recessive gene Gapc that masks the phenotype of other color genes and shows recessive epistatic interactions. Map-based cloning showed that GaPC encodes an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A 4814-bp long terminal repeat retrotransposon insertion at the second exon led to GaPC loss of function and disabled petal coloration. GaPC controlled petal coloration by regulating the anthocyanin and flavone biosynthesis pathways. Expression of core genes in the phenylpropanoid and anthocyanin pathways was higher in colored than in white petals. Petal color was conferred by flavonoids and anthocyanins, with red and yellow petals rich in anthocyanin and flavonol glycosides,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 o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ecessive epistasis,also has potential breeding value by engineering GaPC to develop colored petals or fibers for multifunctional utilization of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petal color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LTR-RT insertion Flavonoid/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Recessive epistasis
下载PDF
Composi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aeonia lactiflora petal flavonoid extract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 on H_(2)O_(2)-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in BRL3A cells
3
作者 Lei Liu Yingdan Yuan +1 位作者 Jiajia Zuo Jun Tao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35-344,共10页
Flavonoid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ealth benefit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lavonoid profil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aeonia lactiflora petal flavonoid extract(PPF). The UH... Flavonoid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ealth benefits.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flavonoid profil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aeonia lactiflora petal flavonoid extract(PPF). The UHPLC-ESI-Q-Exactive HF MS/MS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21 predominant flavonoid compounds were tentatively identified in PPF. Among them, isoscutellarein-7-(6’-acetylallosyl-(1->2)-glucoside) and scutellarin methylester were discovered in PPF for the first time. Pretreatment with PPF significantly reduced H2O2-induced cell damage, ROS accumulation,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and increased the activity of SOD, CAT, and GSH-Px in buffalo rat liver 3A(BRL3A) cells.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of 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Nrf2) was upregulated by PPF, whose expression trend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heme oxygenase-1(HO-1), 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 and 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herbaceous peony flavonoids can be used as a natural bioactive agent to prevent oxidative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oxidant activity Flavonoid Herbaceous peony petal Oxidative stress Solid-phase extraction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倍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邵雪花 李桂兰 +3 位作者 肖维强 赖多 庄庆礼 秦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目最多,CV值为1.96%,峰形效果最佳;在制备细胞核悬浮液时,过滤后不离心,直接染色后上机的测定效果最好;新鲜番石榴花瓣得到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高于冷藏和其他冷冻处理组,且背景碎片少,主峰明显;-80℃冷冻处理对样本的破坏性最小,检测效果仅次于新鲜的番石榴花瓣。本研究建立的番石榴流式细胞术倍性分析的方法为:取番石榴花瓣0.50-1.00 cm^(2),加入1 mL的mGb裂解液中混合切碎,过滤后加入30μL PI染色1 min即可上机检测。【结论】利用建立的流式细胞术对33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共检测出二倍体32份,六倍体1份。该方法执行简便、高效准确,为番石榴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花瓣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在聚丙烯泡沫中的抗菌性能研究
5
作者 解爱华 陈代金 +5 位作者 张婵 王晴 孟凡晋 董学卫 王一明 汪爱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0,共4页
采用硝酸锌与氢氧化钾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直接沉淀得到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并对比了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与常规纳米氧化锌在聚丙烯泡沫中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具有交错的三维结构,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较常... 采用硝酸锌与氢氧化钾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直接沉淀得到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并对比了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与常规纳米氧化锌在聚丙烯泡沫中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具有交错的三维结构,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较常规纳米氧化锌比表面积高59.6%,堆积密度达到0.23 g/cm^(3)。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在聚丙烯泡沫中表现出较常规纳米氧化锌更高的抗菌效率。当含量为3%时,添加花瓣状氧化锌纳米片的聚丙烯泡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9%。这可能是由于花瓣状的纳米片结构在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更容易被充分分散,从而发挥了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片 花瓣状 聚丙烯 泡沫 抗菌性能
下载PDF
大功率花瓣加速器X射线闪光放射治疗设备设计研究
6
作者 廖树清 何小中 +5 位作者 杨柳 唐若 魏涛 张卓 石金水 邓建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21-23,28,共4页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用于超高剂量率的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设备,用于超高剂量率Flash-RT的机制研究。方法:Flash-RT设备的设计基于大功率花瓣加速器技术路线,可实现Flash-RT对超高剂量率及多照射角度的需求。从设备总体设计、主要组件...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用于超高剂量率的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设备,用于超高剂量率Flash-RT的机制研究。方法:Flash-RT设备的设计基于大功率花瓣加速器技术路线,可实现Flash-RT对超高剂量率及多照射角度的需求。从设备总体设计、主要组件及特点、束流动力学设计、移动及初步实验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相应设计与研究。结果:设计的Flash-RT设备剂量率在距离靶点0.8 m处可达到100 Gy/s,并且容易实现多角度的放射治疗方式。结论:基于大功率花瓣加速器技术路线设计的X射线设备,可实现超高剂量率的医用Flash-RT设备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放射治疗(Flash-RT) 花瓣加速器 超高剂量率 多角度
下载PDF
基于孢粉学及花瓣微观形态学的玫瑰花品种的鉴定
7
作者 王超 刘鲁冰 +1 位作者 刘江亭 刘红燕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57-961,971,共6页
目的对6种玫瑰花花粉粒、花瓣进行显微特征观察,以期为玫瑰花显微鉴定与品种划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种玫瑰花的花粉粒和花瓣形貌进行观察,并对花粉粒的9个孢粉学特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6种玫瑰花... 目的对6种玫瑰花花粉粒、花瓣进行显微特征观察,以期为玫瑰花显微鉴定与品种划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种玫瑰花的花粉粒和花瓣形貌进行观察,并对花粉粒的9个孢粉学特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6种玫瑰花的花粉粒类型均为等级单粒的N_(3)P_(4)C_(5)型,均具沿极轴方向向两极延伸的条状纹饰。其孢粉学数据结果显示:内孔宽度(We)变异系数过大,不能作为鉴别依据;其它指标包括极轴长(P)、赤道轴长(E)、P/E值、外孔长度(Le)、花粉壁沿极轴长度(Exp)、花粉壁沿赤道轴长度(Exe)、花粉壁沿极轴相对厚度(Exe/P)以及花粉壁沿赤道轴相对厚度(Exe/E)差异明显,可综合应用对6种玫瑰花进行品种鉴定。6种玫瑰花花瓣近轴面乳突结构及远轴面条纹形成的盘状结构差异较大,可作为6个品种的鉴别依据。结论从微观角度对6种玫瑰花花瓣微形貌、花粉粒特征及孢粉学研究,为不同品种玫瑰花的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孢粉学 花瓣 场发射扫描电镜 显微特征
下载PDF
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的电场模拟及优化
8
作者 刘健 董守骏 +3 位作者 王程皓 刘泳汝 潘山山 尹兆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199,共9页
针对目前多针头静电纺丝易堵塞、针头之间存在边缘效应和无针头静电纺丝供液易挥发、泰勒锥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花瓣状多尖端喷头静电纺丝方法。喷头为半封闭式结构,上半部分为圆柱直管多流道结构,下半部分为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 针对目前多针头静电纺丝易堵塞、针头之间存在边缘效应和无针头静电纺丝供液易挥发、泰勒锥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花瓣状多尖端喷头静电纺丝方法。喷头为半封闭式结构,上半部分为圆柱直管多流道结构,下半部分为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每层的花瓣之间的间距为4 mm,能够在花瓣尖端高电场诱导作用下激发多股射流;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下半部分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的各个参数电场强度进行模拟,研究喷头下端花瓣数量、花瓣长度和花瓣排布方式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静电纺丝喷头花瓣数量为4对(8个)、花瓣内层长度为21 mm、外层长度为20 mm、接收距离为200 mm、电压为30 kV时,电场强度平均值为5.441×10^(6) V/m,变异系数(CV)值为5.58%,表明该静电纺丝喷头可激发较高的电场强度且分布均匀;最后采用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实验,验证了该新型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能够降低边缘效应,减小能耗,射流多且稳定可控,可进行规模化静电纺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花瓣状喷头 多尖端 COMSOL软件 电场模拟
下载PDF
不同樱花花瓣色值和花色素测定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莎莎 曹受金 +6 位作者 熊颖 吴思政 禹霖 柏文富 聂东伶 李建挥 严佳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3,18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樱花花瓣的色值与其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以11份不同樱花花瓣为材料,采用RHSCC比色卡和色差仪测定花色表型,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花瓣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运用HPLC分... 【目的】研究不同樱花花瓣的色值与其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以11份不同樱花花瓣为材料,采用RHSCC比色卡和色差仪测定花色表型,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花瓣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运用HPLC分析其花瓣花青素成分。【结果】1)11份樱花花色可以分为紫罗兰、红紫和紫色3个色系。樱花花瓣L*值越大花瓣颜色越浅,b*随花瓣颜色变深而降低,a*则表现出相反趋势,a*和b*值的大小是影响L*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与目测法的RHSCC比色结果存在一定差异;2)11份樱花花瓣中检测出的总酚、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琉球寒绯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最高,为19.31、59.61 mg·g^(-1)。八重红大岛的总酚含量最低,为9.35 mg·g^(-1),椿寒樱总黄酮含量最低,为12.75 mg·g^(-1)。颜色最深的八重寒绯樱花色苷含量最高,为2.12 mg·g^(-1),颜色最浅的八重红大岛含量最低,为0.05 mg·g^(-1);3)在不同樱花花瓣中检测出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芍药色素和锦葵色素4种花青素,其种类及含量有较大区别,矢车菊色素和矮牵牛色素为花瓣中主要的花青素;4)11份樱花花瓣的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花瓣对铁离子还原能力比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花瓣的总酚和总花色苷含量与各抗氧化能力指标均呈现极显著性正相关。【结论】11份樱花花瓣在色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总花色苷含量以及不同花青素种类及含量的差异是决定樱花花色差异的主要因素,酚类物质含量会影响花瓣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花花瓣 色值 花色苷 花青素 抗氧化
下载PDF
蔷薇属植物花青素苷的测定及其对花瓣呈色的影响
10
作者 刘冉 寇亚平 +6 位作者 陈庆阳 牛鹏飞 王晓飞 葛红 贾瑞冬 赵鑫 杨树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0-812,共13页
通过目测法及比色卡进行表型观测并选取8种不同花色的蔷薇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色差仪测定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青素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蔷薇属植物花色与花青素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蔷薇属植物... 通过目测法及比色卡进行表型观测并选取8种不同花色的蔷薇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色差仪测定花色表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花青素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讨蔷薇属植物花色与花青素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蔷薇属植物材料首次检测出8种花青素苷成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咖啡酰基)-葡萄糖苷(Cy3CafG)、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Cy3Gal)、芍药素-3-(咖啡酰基)-葡萄糖苷(Pn3CafG)、矢车菊素-3-(顺式-咖啡酰基)-二甲基葡萄糖苷(Cy3(cis Caf)DmG)、矢车菊素-3-(反式-咖啡酰基)-二甲基葡萄糖苷(Cy3(trans Caf)DmG)、矢车菊素-3-二甲基-葡萄糖苷(Cy3DmG)、芍药素-3-(顺式-咖啡酰基)-芸香苷(Pn3(cis Caf)Ru)、芍药素-3-(反式-咖啡酰基)-芸香苷(Pn3(trans Caf)Ru)。8种花青素苷的生物修饰类型包含半乳糖糖基化、甲基化修饰和咖啡酰基化修饰3种,这3种生物修饰类型均在蔷薇属植物中首次报道。花青素苷与CIELab参数相关性结果显示Cy3CafG、Cy3(cis Caf)DmG与花瓣红度(a^(*))呈正相关,Cy3Gal、Cy3(trans Caf)DmG与花瓣黄度(b^(*))和亮度(L^(*))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5。本研究为蔷薇属植物中花青素苷的精准鉴定和花色呈色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蔷薇属植物分子育种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属 花青素苷 花色
下载PDF
RcAGL61基因调控雄蕊和花瓣之间转变影响月季花瓣数量
11
作者 戚雨岑 杨淑敏 +3 位作者 苏琳 杨艺 张启翔 潘会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4-911,共8页
[目的]为探究月季重瓣性状的调控机制,研究克隆了前期筛选到的1个与花发育相关的AG同源基因RcAGL61,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方法]用荧光定量对该基因在‘窄叶藤本月季花’ב月月粉’杂交群体中重瓣株系和单瓣株系花芽5个发育时期... [目的]为探究月季重瓣性状的调控机制,研究克隆了前期筛选到的1个与花发育相关的AG同源基因RcAGL61,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方法]用荧光定量对该基因在‘窄叶藤本月季花’ב月月粉’杂交群体中重瓣株系和单瓣株系花芽5个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重瓣株系和单瓣株系为材料,克隆RcAGL6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VIGS实验。[结果](1)该基因表达水平在单瓣株系的5个发育时期均显著高于重瓣株系,在单瓣株系花发育的S4-S5期比S1-S3期表达量明显升高。(2)RcAGL61编码区序列在单瓣株系和重瓣株系中一致,长度为495 bp,与RcAG基因序列相似度为30.75%,编码164个氨基酸,含有1个MADS-box保守结构域,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3)RcAGL61蛋白定位于烟草表皮细胞的细胞核。(4)沉默该基因后,瓣化雄蕊数量增加,雄蕊数量减少,花瓣数量增加,萼片数量和雌蕊数量无显著变化。[结论]RcAGL61参与调控雄蕊原基和花瓣原基间的转变,影响月季的花瓣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RcAGL61 重瓣性 雄蕊瓣化
下载PDF
不同花色洋紫荆花瓣花青素和类黄酮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勇 李嘉杰 +4 位作者 郑丹菁 罗树凯 孟诗原 钱磊 代色平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花色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L.)为实验材料,应用LC-MS/MS技术分析花青素和类黄酮物质,比较不同花色洋紫荆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洋紫荆有53种花青素和340种类黄酮物质。不同花色洋紫荆花瓣中的花青素差异较大,... 本研究选择3种不同花色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L.)为实验材料,应用LC-MS/MS技术分析花青素和类黄酮物质,比较不同花色洋紫荆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洋紫荆有53种花青素和340种类黄酮物质。不同花色洋紫荆花瓣中的花青素差异较大,紫红色花中的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等含量较高,粉红色花中的飞燕草素-3-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槐糖苷、矮牵牛素-3-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锦葵色素-3-O-桑布双糖苷-5-葡萄糖苷等含量较高,白色花中的天竺葵素-3-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等含量较高。白色花中几乎不含天竺葵素-3-O-桑布双糖苷、天竺葵素-3-O-槐糖苷、飞燕草素-3-O-桑布双糖苷等。紫红色花中几乎不含飞燕草素-3-O-槐糖苷。不同花色洋紫荆花瓣中的类黄酮差异较大,粉红色花中的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芍药花素-3,5-O-二葡萄糖苷、金圣草黄素-7-O-芸香糖苷-5-O-葡萄糖苷、异牡荆素-7-O-(6’’-芥子酰)葡萄糖苷等含量较白色、紫红色花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紫荆 花青素 类黄酮物质 花色
下载PDF
烘瓣子和阴瓣子发酵过程中风味品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四强 邓维琴 +4 位作者 范智义 李雄波 王泽亮 李恒 陈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6,共10页
为探究发酵工艺对甜瓣子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对烘瓣子和阴瓣子中微生物、风味物质、色差、质构特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烘瓣子和阴瓣子品质差异显著(P<0.05)。两种甜瓣子发酵过程霉菌和细菌数量差异显著,发酵结束时,烘瓣子... 为探究发酵工艺对甜瓣子品质的影响,该研究对烘瓣子和阴瓣子中微生物、风味物质、色差、质构特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烘瓣子和阴瓣子品质差异显著(P<0.05)。两种甜瓣子发酵过程霉菌和细菌数量差异显著,发酵结束时,烘瓣子和阴瓣子中细菌与霉菌数量分别为5.07、4.81和2.75、2.13 lg CFU/g。两种甜瓣子的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有明显提升,阴瓣子总酸(1.81 g/100 g)显著高于烘瓣子(1.48 g/100 g),同时硬度(30.69 N)高于烘瓣子(14.48 N);烘瓣子中氨基酸态氮(0.69 g/100 g)显著高于阴瓣子,其瓣子颜色更红亮。风味分析结果显示,烘瓣子风味较突出,阴瓣子风味相对协调。阴瓣子和烘瓣子共检出57种风味物质,两种甜瓣子的风味物质组成相似,同种风味物质在两种甜瓣子中相对含量差异较大,烘瓣子中风味化合物种类更多和相对含量更高,2-甲基丁醇、乙酸异戊酯、乙醇、乙酸和异戊醛等14种物质是主要差异性风味化合物。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烘瓣子品质优于阴瓣子。综上所述,烘瓣子发酵周期短,风味更突出,适于现代甜瓣子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瓣子 烘瓣子 阴瓣子 风味品质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粒子的pH传感
14
作者 张铭中 关鹏程 +5 位作者 林嘉盛 许珊珊 张凡利 张月皎 李志勇 李剑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2,共6页
汗液是一种可无创测量的分析物,其pH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各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是一种快速、灵敏、无创、无标记的分析检测技术,但存在因信号波动导致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通过制备一种内标型花瓣状间隙... 汗液是一种可无创测量的分析物,其pH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各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是一种快速、灵敏、无创、无标记的分析检测技术,但存在因信号波动导致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通过制备一种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纳米颗粒并构建pH传感器,实现了对人体汗液中pH值的精确实时分析。该传感器通过在间隙结构内部修饰4-巯基苯甲氰(4-MBN)分子获得内标拉曼信号,并基于外部花瓣状壳层表面修饰pH传感分子4-巯基苯甲酸(4-MBA)获得增强的探针信号,显著提高了检测稳定性和灵敏度。该研究先使用原位分析池建立了pH 5.0~8.0条件下的标准分析曲线,相关系数(r2)高达0.99。该传感器对4种不同pH值汗液(pH 5.0~7.0)的检测结果与标准pH计测试结果的误差率分别为(2.17±5.0)%、(4.62±1.1)%、(5.80±0.3)%、(3.68±1.0)%。结果表明,基于该内标型花瓣状间隙纳米拉曼标签的传感器可用于人体汗液的pH值监测,并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以及分析精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 内标 PH检测 汗液 SERS
下载PDF
茉莉花和勿忘我花瓣在沐浴露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秋芳 李月菲 +3 位作者 梁瀚清 韦冬萍 海慧清 龙致科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为了找到合适的悬浮剂和防腐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对花瓣进行处理,从而让花瓣在加入到沐浴露产品后,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形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茉莉花和勿忘我花瓣在预处理前后,以及置于沐浴露5年... 为了找到合适的悬浮剂和防腐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对花瓣进行处理,从而让花瓣在加入到沐浴露产品后,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形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茉莉花和勿忘我花瓣在预处理前后,以及置于沐浴露5年后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花瓣采用沸水和强氧化剂处理后,脱去了色素和易挥发的成分;置于沐浴露中5年,依然能够保持花瓣形状完好且均匀悬浮,同时未发现微生物超标现象;由于花瓣中非挥发性物质减少,导致花瓣颜色变淡,质地变薄,但有利于花瓣形态在沐浴露配方中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勿忘我 花瓣 沐浴露 液相色谱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处理制备墨红玫瑰花还原糖的工艺
16
作者 周慧伟 张红霞 +3 位作者 高莉 段焰青 刘秀明 杜芝芝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7期46-54,共9页
以墨红玫瑰花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处理墨红玫瑰花瓣,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墨红玫瑰花瓣酶解过程中料液比、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检测酶解提取对样品抗氧化、弹性蛋白酶抑制活... 以墨红玫瑰花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处理墨红玫瑰花瓣,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墨红玫瑰花瓣酶解过程中料液比、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的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检测酶解提取对样品抗氧化、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料液比1∶54.20(g/mL),纤维素酶添加量4.00%,提取时间3 h 49 min,所得提取物中还原糖含量达到139.07±1.32 mg/g。果胶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1.80(g/mL),酶添加量5.52%,提取时间3 h 12 min,此条件下墨红玫瑰花瓣还原糖含量为122.99±1.14 mg/g。HPLC分析发现2种酶解处理的墨红玫瑰花瓣提取物所含的主要还原糖均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经酶法处理后获得的墨红玫瑰花瓣提取物的还原糖含量、抗氧化性及弹性蛋白酶抑制力均得到明显提升,为墨红玫瑰花深加工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红玫瑰 酶解 响应面优化 还原糖含量 抗氧化 弹性蛋白酶
下载PDF
具有花瓣形结构的弯管抗冲蚀特性研究
17
作者 郭姿含 张军 黄金满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5-983,共9页
冲蚀破坏是气固两相流弯管中的常见问题,其直接关系到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管道寿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内壁具有花瓣形的弯管结构,以提高弯管的抗冲蚀特性。采用CFD-DPM方法对该弯管结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 冲蚀破坏是气固两相流弯管中的常见问题,其直接关系到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管道寿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内壁具有花瓣形的弯管结构,以提高弯管的抗冲蚀特性。采用CFD-DPM方法对该弯管结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花瓣形结构具有与普通弯管相同的“V”形冲蚀分布;当位于颗粒壁面第一次碰撞之前,可以改变颗粒轨迹并在背部形成循环区,一定程度上抑制冲蚀;花瓣形结构最佳抗冲蚀位置为θ=20°且该位置不随流速和颗粒质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相比于不具有花瓣结构的普通弯管,抗冲蚀性能提高17.27%。这种结构可提高弯管的抗冲蚀性能,延长管道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 DPM 气固两相流 结构优化 花瓣形 弯管
下载PDF
花瓣型配电网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宝成 金震 +1 位作者 侯炜 徐光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4-254,共11页
针对花瓣型配电网发生故障后,若故障无法被保护可靠隔离时会导致区域备自投系统无法实现“花瓣”恢复供电的问题,基于控制策略对等式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新型控制策略主动进行故障隔离并通过相邻开关房的信息交... 针对花瓣型配电网发生故障后,若故障无法被保护可靠隔离时会导致区域备自投系统无法实现“花瓣”恢复供电的问题,基于控制策略对等式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新型控制策略主动进行故障隔离并通过相邻开关房的信息交互,实现“花瓣”的恢复供电及恢复供电后线路过载时各开关房中负荷的智能选切功能,通过信息交互也确保了安全稳定系统切负荷功能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经主保护闭锁的后备保护,解决了“花瓣”内合环运行时后备保护定值整定配合困难和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现场应用结果验证了新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对其他配电网区域备自投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型配电网 区域备自投系统 控制策略 信息交互 智能选切负荷
下载PDF
Clo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DNA Sequence of XTH Gene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Petal
19
作者 苏媚 孙悦 +3 位作者 王蕾 姬筱雅 郑必平 谈建中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2期2461-2463,共3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 of xy- I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hydrolase (XTH) gene in ethylene-insensitive feverfew. [Method] The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Chrysanthemu...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 of xy- I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hydrolase (XTH) gene in ethylene-insensitive feverfew. [Method] The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Chrysanthemum rnorifolium petal using Trizol reagent, and the cDNA fragment of XTH gene was cloned by RT-PCR and T/A cloning. [Result] The sequencing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loned cDNA sequence was 911 bp. It was predicted to encode a polypeptide of 293 amino acids and had seven active sites of XTH family, and then named as CmXTH (gene accession number HM752243). In addition, The BLAS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CmXTH showed high homology with other 19 chosen plant XTHs. Among of these, CmXTH shared closer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Gerbera jamesonii, Solanum lycopersicum, whereas had relatively distant relationship with Populus euparatica, Fragaria ananassa, Actinidia deliciosa, etc. [Conclusion] The cloned fragment was certainly the cDNA of XTH gene,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petal growth and senescence in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ysanthemum morifoliurn petal XTH gene SENESCENCE RT-PCR
下载PDF
头部刻槽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实验研究
20
作者 张博 张丁山 +1 位作者 全嘉林 赵永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58,共5页
针对高速侵彻弹体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花瓣形头部刻槽结构,利用火炮次口径发射实验技术,开展了头部刻槽结构弹体与传统尖卵形头部结构的弹体高速侵彻C80钢混靶侵彻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结构弹体以1000 m/s速度正侵彻3 m的C80钢混靶... 针对高速侵彻弹体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花瓣形头部刻槽结构,利用火炮次口径发射实验技术,开展了头部刻槽结构弹体与传统尖卵形头部结构的弹体高速侵彻C80钢混靶侵彻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结构弹体以1000 m/s速度正侵彻3 m的C80钢混靶时,花瓣形头部刻槽弹体相比于尖卵形头部弹体具有更高的截面比动能,因此头部刻槽弹体侵彻余速提升4.49%~11.67%;弹体头部刻槽降低了混凝土碎块对弹体头部的摩擦作用力,导致头部刻槽结构弹体质量损失率为2.61%~2.00%,小于尖卵形头部结构弹体的质量损失率3.19%~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侵彻 头部刻槽弹体 尖卵形弹体 弹体侵蚀 C80钢混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