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nalytical study of unsteady heat transfer in the rock surrounding a deep airway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Yijiang Zhou Guoqing +2 位作者 Wu Lei Zhou Yang Lu Y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2年第3期411-415,共5页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an airway and the air flowing though it is an unsteady problem.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unsteady heat transfer was solved using 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The solution is an inf...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an airway and the air flowing though it is an unsteady problem.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unsteady heat transfer was solved using 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The solution is an infinite series including Bessel functions.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 was analyzed by solving for the positive roots of the transcendental equation by iteration. The dimensionless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sur- rounding rock is only affected by the Bi number but not by the thermo-physical coefficients of the rock. The dimensionless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k, decreases with the Fo number similarly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Bi number on k. A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the fully developed stage (FDS) suitable for unsteady heat transfer in the airway is proposed. The FDS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occurs with Fo from 1.6 to 2. The ratio of excess temperature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nd only dependent on the Bi number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in the airway, at the FDS. The calculation error is large when using just the first term from the complete series when Fo is from 2 to 12. Five terms give a solution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at found using the complete series. The first term could replace the complete series only when Fo is greater than 12. The F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in simplified calc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airway Surrounding rock Unsteady heat transfer Fully developed stage
下载PDF
预制T梁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侧向变形研究
2
作者 郭宝君 陈鹏 +2 位作者 贺君 武楠蕾 张飞宇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为控制大跨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阶段由横向温差导致的侧向失稳,以标准截面预制混凝土T梁为背景,对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T梁侧向变形进行研究。建立截面热传递理论模型,通过热传递有限元分析得到主梁温度时程与分布,并与实测结果... 为控制大跨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阶段由横向温差导致的侧向失稳,以标准截面预制混凝土T梁为背景,对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T梁侧向变形进行研究。建立截面热传递理论模型,通过热传递有限元分析得到主梁温度时程与分布,并与实测结果对比以验证有限元分析准确性,分析极端环境条件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温差和最强太阳辐射)截面横向温度梯度分布,提出横向温度梯度多线性分布模式和预制混凝土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简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热传递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混凝土T梁顶、底板温差明显,且均产生较大的横向温度梯度;顶、底板及腹板的最高温度均出现在太阳直射边缘,最低温度出现在横向中心位置附近;采用简化分析方法计算预制混凝土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并得到不同标准截面梁在极端横向温度梯度下的侧向变形与跨径的关系,可为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时侧向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T梁 侧向变形 横向温度梯度 架设阶段 热传递分析 温度时程曲线 有限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关于新型节能蒸汽空气预热器汽水系统的研究
3
作者 王瑞 徐丹 《锅炉制造》 2024年第1期34-35,38,共3页
垃圾焚烧锅炉、碱回收锅炉等设备通常配套蒸汽空气预热器,利用汽包抽汽、汽机抽汽加热一二次风。减少蒸汽的用量或者更少的消耗高参数蒸汽,可以提高机组的能效指标。空气预热器汽水系统通过采用多级闪蒸设计形式,逐步减小闪蒸汽的压力,... 垃圾焚烧锅炉、碱回收锅炉等设备通常配套蒸汽空气预热器,利用汽包抽汽、汽机抽汽加热一二次风。减少蒸汽的用量或者更少的消耗高参数蒸汽,可以提高机组的能效指标。空气预热器汽水系统通过采用多级闪蒸设计形式,逐步减小闪蒸汽的压力,实现分段换热,其中高参数蒸汽耗量只需占较小比例。此外汽机的低压抽汽由于压力很小,导致无法疏水回到除氧器。将疏水方向改至凝汽器,可以实现用低压蒸汽加热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预热器 多级闪蒸 分段换热 除氧器 凝汽器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of Al-Zn-Mg-Cu ultra-thick hot plate during multi-stage quenching
4
作者 FAN ShiTong DENG YunLai +2 位作者 ZHANG Yong HUANG XinYue WU PengF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916-922,共7页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oling manner of an ultra-thick hot aluminum alloy plate during multistage quenching. Cooling curves and heat flux curves of different rapid quenching flux varied from 23...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oling manner of an ultra-thick hot aluminum alloy plate during multistage quenching. Cooling curves and heat flux curves of different rapid quenching flux varied from 23 to 40 L min^(-1) and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is investigation, cooling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steps:(I) starting step,(II) rapid cooling step,(III) slow cooling step, and(IV) stopping step. Based on the curv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surface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provided, and the effects of coefficient on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quenching flux we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fer coefficient disagreed with heat flux and that it is a nonlinear function of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coefficient was observed not in the rapid cooling step with the largest heat flux but in the slow cooling step with lower heat flux. The coefficient increased with surface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480 to 150°C, and a coefficient peak appea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50–100°C. The coefficient also increased with quenching flux. Finally, a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efficient results, which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系数 多级式 熄灭 试验性 流动曲线 冷却方式 表面温度 学习
原文传递
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切削热全过程传递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潇 曹华军 +2 位作者 陈永鹏 张成龙 周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89-196,共8页
高速干切滚齿工艺消除了切削油/液的使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齿轮制造工艺。切削热伴随着高速干切滚齿工艺全过程且区别于传统湿式滚切工艺,是造成干切滚刀磨损和机床热变形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制造成本和加工精度。根据干切滚刀周期性断... 高速干切滚齿工艺消除了切削油/液的使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齿轮制造工艺。切削热伴随着高速干切滚齿工艺全过程且区别于传统湿式滚切工艺,是造成干切滚刀磨损和机床热变形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制造成本和加工精度。根据干切滚刀周期性断续传热特性,综合考虑切削热在切屑、工件、干切滚刀、冷却介质以及滚齿机床加工空间的传递规律,提出将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切削热的发生与传递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的研究思想,从关系模型和热传递方程两个层面建立了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切削热全过程传热模型,包括切削接触界面热传递、切削区域热传递和机床加工空间热传递三个阶段的模型,然后基于工艺仿真试验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揭示了高速干切滚齿工艺系统的切削热在工件、干切滚刀、切屑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干式滚切 切削热 三阶段传热
下载PDF
机床加工系统切削热全过程传递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潇 曹华军 +1 位作者 陈永鹏 张成龙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2,共7页
经典切削热研究主要考虑了切削区热量的发生机理及其在切屑、工件、刀具之间的分配。综合考虑切削热在切屑、工件、刀具、冷却介质以及机床加工空间的传递规律,提出了机床加工系统切削热三阶段传递的新思路。从热传递框图模型及热传递... 经典切削热研究主要考虑了切削区热量的发生机理及其在切屑、工件、刀具之间的分配。综合考虑切削热在切屑、工件、刀具、冷却介质以及机床加工空间的传递规律,提出了机床加工系统切削热三阶段传递的新思路。从热传递框图模型及热传递计算模型2个层面,分别建立了切削接触界面热传递动态模型、切削区域热传递动态模型、机床加工空间热传递动态模型。最后通过现有文献试验数据对比对所建模型的置信度进行了分析。该模型的建立将为切削热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刀具寿命和机床加工系统温度场控制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热 三阶段传热 框图模型 动态模型
下载PDF
具有强化凝结面的全被动多级迭盘式太阳能蒸馏器的稳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程金铭 郑宏飞 +2 位作者 谢果 何开岩 陈志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8-312,共5页
设计制作了一台蒸发面积为1.2m2,具有强化凝结面的多级迭盘式太阳能蒸馏器,该蒸馏器最下面一级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供热,最上面一级能被动接收阳光,可在晴好天气下,无需动力自动产生淡水。用普通电热器作为热源对其进行稳态性能测试,... 设计制作了一台蒸发面积为1.2m2,具有强化凝结面的多级迭盘式太阳能蒸馏器,该蒸馏器最下面一级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供热,最上面一级能被动接收阳光,可在晴好天气下,无需动力自动产生淡水。用普通电热器作为热源对其进行稳态性能测试,给出系统运行温度和产水量的关系,并给出系统在稳定供热时的升温曲线及在无热量输入时的降温曲线。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温度大于70℃时,系统的产水性能明显提高。对影响产水率的其他因素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蒸馏 多级蒸馏 强化传热传质 多级迭盘
下载PDF
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冷却水箱关键热工水力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陆道纲 张钰浩 +4 位作者 李向宾 周世梁 曹琼 隋丹婷 王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30-1940,共11页
第3代大型先进压水堆设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大容积高位水箱及其内置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HX)和自动降压系统(ADS)喷洒器,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气液两相热工水力现象和独特的传热、传质特性。近年来随着非能动安全系... 第3代大型先进压水堆设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大容积高位水箱及其内置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HX)和自动降压系统(ADS)喷洒器,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气液两相热工水力现象和独特的传热、传质特性。近年来随着非能动安全系统工程需求和相关研究的兴起,国内外开展了一些针对大容积非能动冷却水箱及其内置关键部件热工水力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于PRHRHX,评价特殊C型管束在单相自然对流、两相沸腾条件下的传热特性,分析经典传热模型及改进经验关联式的适用性;对于ADS1~3级喷洒器高温高压蒸汽喷放冷凝过程,综合分析其喷放冷凝流型、特征参数、冷凝换热系数等关键传热、传质特性。以上研究大幅丰富了第3代大型先进压水堆大容积水箱的设计理论,并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换料水箱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 第1~3级自动降压系统 传热特性 综述
下载PDF
轮胎硫化中的传热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长云 唐跃 吕柏源 《轮胎工业》 CAS 2002年第6期364-367,共4页
应用传热学原理研究分析了轮胎硫化过程中的热传递 ,指出了分段硫化的优点 ,并探讨了热扩散系数对橡胶硫化程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热扩散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 ,热扩散系数降低时制品的硫化时间延长 ;而胶料中炭黑用量在 2 5~ 40份范围内... 应用传热学原理研究分析了轮胎硫化过程中的热传递 ,指出了分段硫化的优点 ,并探讨了热扩散系数对橡胶硫化程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热扩散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 ,热扩散系数降低时制品的硫化时间延长 ;而胶料中炭黑用量在 2 5~ 40份范围内时 ,炭黑用量每增大 1份 ,则胶料的热扩散系数增大约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热传递 分段硫化 热扩散系数
下载PDF
多级降膜式太阳能蒸馏器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宏飞 葛新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用热水作为供热热源,对一台小型多级降膜式蒸馏器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装置,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产水量。研究了蒸发-凝结板偏离铅垂线的角度θ与产水量的关系,给出蒸馏器单级和四级时的比产水率(单位能耗的产水率)曲线。... 用热水作为供热热源,对一台小型多级降膜式蒸馏器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装置,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产水量。研究了蒸发-凝结板偏离铅垂线的角度θ与产水量的关系,给出蒸馏器单级和四级时的比产水率(单位能耗的产水率)曲线。对影响产水率的其它因素也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蒸馏 强化传热 多级降膜蒸馏 海水谈化
下载PDF
梭式窑预混富氧燃烧预热阶段换热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青 王化能 +1 位作者 朱庆霞 付海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6,共4页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研究了富氧浓度对预热阶段梭式窑内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最高温度随富氧浓度的增加非线性增大。梭式窑内的富氧燃烧可以减少高温高速烟气射流直接对窑墙的冲刷。由于烟气不能充分冲刷烧嘴附... 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研究了富氧浓度对预热阶段梭式窑内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最高温度随富氧浓度的增加非线性增大。梭式窑内的富氧燃烧可以减少高温高速烟气射流直接对窑墙的冲刷。由于烟气不能充分冲刷烧嘴附近区域和烟气射流顶部回流的影响,窑炉断面出现温差。为使窑内温度尽量均匀,预热阶段也可通过控制燃料量,点燃全部烧嘴。富氧助燃可以使窑内换热增强,减小窑内温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式窑 预混富氧燃烧 富氧浓度 换热特性 预热阶段
下载PDF
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烟气余热三级换热技术
12
作者 宋长忠 申欣 +2 位作者 石欣颖 刘锟 张博文 《节能》 2017年第12期56-59,共4页
某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运行中发现排烟温度高,大量烟气余热未充分利用,影响了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采用烟气余热三级换热技术对机组烟气系统进行改造,第一级在引风机出口至脱硫增压风机入口烟道上安装H型鳍片管换热器(FGC1),第二... 某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运行中发现排烟温度高,大量烟气余热未充分利用,影响了机组的整体经济效益。采用烟气余热三级换热技术对机组烟气系统进行改造,第一级在引风机出口至脱硫增压风机入口烟道上安装H型鳍片管换热器(FGC1),第二级在第一级的后面安装形式相同的H型鳍片管换热器(FGC2),第三级采用氟塑料换热器(FGC3),布置在脱硫塔出口烟道。烟气余热三级换热技术能够适应由于煤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在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条件下,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所提出的烟气余热品质提升并逐级利用的三级换热技术是一种创新技术,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对于更大型的电厂应用也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烟气系统 余热利用 三级换热 节能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化学清洗对超临界机组末级过热器换热管传热过程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涛 胡杨 +6 位作者 张恒 张祥金 刘锋 姚建涛 文慧峰 龙国军 张贵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0,共6页
化学清洗是解决超临界机组过热器频繁超温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某超临界660 MW机组末级过热器T91换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该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与ANSYS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锅炉末级过热器换热管传热过程,并对化学清洗前后换... 化学清洗是解决超临界机组过热器频繁超温的有效措施。本文以某超临界660 MW机组末级过热器T91换热管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该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与ANSYS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锅炉末级过热器换热管传热过程,并对化学清洗前后换热管壁温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氧化皮越厚、机组负荷越高,过热器换热管壁温越高;化学清洗可以显著改善末级过热器换热性能,降低末级过热器管屏之间的温度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末级过热器 换热管 超温 化学清洗 传热过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冷凝式油田加热炉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笑松 程伟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9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加热炉是油气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主要耗能设备,常规加热炉排烟温度偏高导致热效率较低,不利于节能环保。冷凝式加热炉是将水的相变传热特性应用到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上,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过热水蒸气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凝结放出汽化潜... 加热炉是油气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主要耗能设备,常规加热炉排烟温度偏高导致热效率较低,不利于节能环保。冷凝式加热炉是将水的相变传热特性应用到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上,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过热水蒸气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中凝结放出汽化潜热,使排烟温度降低到较低温度,充分回收烟气中的热能,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冷凝式加热炉在结构上可以设计为一体式、分体式、整体橇装式三种形式。经过对不同材料在烟气冷凝液中的腐蚀对比试验,确定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管来解决低温烟气导致的受热面腐蚀问题。通过现场应用测试,冷凝式加热炉大幅提高了加热炉热效率,投资回报率高,可实现烟气净化,保护环境,该产品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式加热炉 相变传热 两级冷凝 凝液腐蚀
下载PDF
基于微/纳尺度冷却扩展热电元件的制冷极限(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腾 刘静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6年第7期342-350,共9页
提出一种借助于在热电冷却器热端引入微尺度冷却,以提高其制冷性能参数的新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来刻画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有助于提高制冷性能的潜在途径进行了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热电臂中存在一个最佳冷却长度,可在... 提出一种借助于在热电冷却器热端引入微尺度冷却,以提高其制冷性能参数的新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来刻画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有助于提高制冷性能的潜在途径进行了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热电臂中存在一个最佳冷却长度,可在其冷热端实现最大的温度差。讨论了将该方法在低温环境及其他几类特殊场合的应用,并分析了加工该结构的相关问题。与通过改进材料来提高制冷性能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材料性能已趋极限时,提供一种新的物理途径用以强化热电冷却元件制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冷却 传热 彬纳尺度 多级制冷器 优化 制冷极限 热电元件
下载PDF
隔板位置对透平级凹槽叶顶传热和冷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明亮 晏鑫 何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4,共9页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燃气透平第1级动叶带3种双凹槽的叶顶传热与冷却性能,双凹槽叶顶的隔板位于凹槽25%、50%和75%弦长位置且垂直于弦长方向(叶顶结构分别称为rib25,rib50和rib75),并与常规凹槽叶顶的透平级内效率、叶顶传热系数、叶顶...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燃气透平第1级动叶带3种双凹槽的叶顶传热与冷却性能,双凹槽叶顶的隔板位于凹槽25%、50%和75%弦长位置且垂直于弦长方向(叶顶结构分别称为rib25,rib50和rib75),并与常规凹槽叶顶的透平级内效率、叶顶传热系数、叶顶气膜冷却有效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无气膜冷却时,不论是常规凹槽叶顶还是双凹槽叶顶,在凹槽底部前缘均存在高传热系数区域;相比于常规凹槽叶顶,双凹槽叶顶可以提高透平级的总等熵效率,其中rib50的气动性能最好,总等熵效率可以提高0.43%,但叶顶平均传热系数增大13.7%;叶顶中弧线位置布置气膜冷却孔后,由于叶片的旋转作用和凹槽隔板的限制,使冷气在凹槽内积累,对凹槽底部形成良好的气膜冷却效果;相对于传统凹槽叶顶,3种双凹槽叶顶的气膜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其中rib50的气膜冷却有效度最大并且气动性能最好,带rib50叶顶的透平级内等熵效率可以提高0.36%,叶顶平均传热系数减小14.4%,叶顶平均气膜冷却有效度提高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透平 透平级 凹槽叶顶 叶顶传热 气膜冷却
下载PDF
己内酰胺降膜再沸器的大型化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庆华 王博 +2 位作者 杨根柱 刘国帅 张际平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己内酰胺精制装置降膜再沸器外购设备占用资金多、周期长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各种形式再沸器的结构、原理,完成了具有三级分布(十字管分布器、筛板式分布盘和导流插件)的降膜再沸器的优化设计,通过三级分布器将进料在换热管内壁均匀... 针对己内酰胺精制装置降膜再沸器外购设备占用资金多、周期长的问题,深入研究了各种形式再沸器的结构、原理,完成了具有三级分布(十字管分布器、筛板式分布盘和导流插件)的降膜再沸器的优化设计,通过三级分布器将进料在换热管内壁均匀分布并成膜,促进了己内酰胺的蒸发,提高了传热效率,实现了降膜再沸器国产化和大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再沸器 三级分布 传热效率 国产化
下载PDF
基于弹性分析的空分变负荷操作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润杰 高静雨 +2 位作者 章渊昶 孙健 祝铃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5,共8页
针对空分装置变负荷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提出用弹性分析对不同控制精度下的操作变量进行优化的方法。建立等价超结构换热网络模型用以描述多股流换热器,进而建立可用于操作分析的空分装置机理模型以准确描述空分变负荷过程。引入弹性指... 针对空分装置变负荷过程的优化控制问题,提出用弹性分析对不同控制精度下的操作变量进行优化的方法。建立等价超结构换热网络模型用以描述多股流换热器,进而建立可用于操作分析的空分装置机理模型以准确描述空分变负荷过程。引入弹性指数表示关键操作变量的控制范围和精度,用柱形代数分解方法求解关键操作变量弹性边界的显式表达式,将复杂多变量非线性过程模型转换为多项式显式模型。提出基于弹性分析的优化命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空分装置操作优化。以空分氮气液化流程为例,建立流程模型并求解优化命题,计算结果证明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 变负荷 多股流换热器 分级超结构换热网络 弹性 柱形代数分解
下载PDF
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清洁利用技术途径分析与策略建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岩 白效言 袁殷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高温含焦油热解煤气携带大量显热与潜热,该部分热量高效回收利用对于整个工艺系统能效提升至关重要。为促进中低温热解过程余热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分析了激冷工艺、废热锅炉余热利用等中低温热解煤气冷却与余热利用方式的主要技术特点及... 高温含焦油热解煤气携带大量显热与潜热,该部分热量高效回收利用对于整个工艺系统能效提升至关重要。为促进中低温热解过程余热资源高效回收利用,分析了激冷工艺、废热锅炉余热利用等中低温热解煤气冷却与余热利用方式的主要技术特点及不足;阐述了初冷器上段余热回收、循环氨水余热回收、上升管余热回收等高温热解煤气热量利用技术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含焦油高温热解煤气冷凝过程中焦油黏附问题、低温低压煤气热量捕捉与高效利用等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基于该技术难点及前期相变换热技术研究积累,以含焦油热解煤气冷凝-传热特性为科学基础,提出了热解煤气分级冷凝与相变换热相耦合的能量梯级回收利用一体化技术。即以焦油蒸汽不同组分露点差异与析出特性为基础,形成基于温度梯度的热解煤气分级冷凝工艺技术,逐级回收热解煤气所含热量,并实现不同馏程焦油产物在线分质回收;同时耦合复合相变换热技术,换热介质与热解煤气分级逆流换热,针对性回收热解煤气显热及低品位热解煤气潜热,实现含油热解煤气分级冷凝与热量梯级回收利用一体化,从而达到热解系统热效率与产品品质提升的双重效果。以100万t/a流化床热解工艺为例,提出了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回收技术路线并进行了热量衡算。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中低温热解煤气热量利用率可达到81. 17%,初步显示了其可行性。高效回收利用热解过程中的余热资源将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热解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潜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热解 煤气余热 分级冷凝 相变换热
下载PDF
梯级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宗弘盛 杨兆晟 +1 位作者 张群力 张世红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8-625,共8页
文章设计了包含多种蓄热材料的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建立了该装置蓄放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并对比了单级、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在相同工况下的蓄热量、有效能利用率、液相率、传热热流密度等性能的差异。在相同工况下,与单级硬脂酸相变蓄热... 文章设计了包含多种蓄热材料的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建立了该装置蓄放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并对比了单级、梯级相变蓄热装置在相同工况下的蓄热量、有效能利用率、液相率、传热热流密度等性能的差异。在相同工况下,与单级硬脂酸相变蓄热装置相比,梯级相变蓄热装置的蓄热量提高16.9%,有效能利用率提高10.1%,蓄热/放热平均热流密度分别提高97.6%,64.9%,蓄热/放热用时分别缩短50.5%和39.2%。梯级相变蓄热装置的蓄热用时随传热流体进口流速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梯级相变蓄热装置的蓄热用时长短受传热流体进口流速工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相变蓄热 传热 数值仿真 相变材料 蓄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